专利摘要:
一種電氣連接器組件(100)包含具有一匹配介面(124)之一前外殼(122)。接點模組(128)係由該前外殼所固持,並從該前外殼向後延伸。該等接點模組係各具有由一介電質接點模組本體(240)所固持之複數個導件,該等導件具有從該接點模組本體延伸之匹配部分(246)與從該接點模組本體延伸之固定部分(248)。該等接點模組具有形成於其中之通道(260),且在該等通道中係有一整線條(142)容置其中。該整線條係由一介電材料所製成。該整線條使該等接點模組的位置相對於彼此而固定。
公开号:TW201324968A
申请号:TW101133946
申请日:2012-09-17
公开日:2013-06-16
发明作者:Christopher David Ritter;Ronald A Carns;David Keay Fowler
申请人:Tyco Electronics Corp;
IPC主号:H01R13-00
专利说明:
電氣連接器組件
本發明係與具有接點模組的電氣連接器組件有關。
使用直角型電氣連接器的習知電氣系統一般係包括一起固定在一共同外殼中的複數個接點模組或晶圓。接點模組具有導件,其係延伸於彼此垂直的一匹配介面與一固定介面之間。固定介面具有複數個接腳,其係配置以固定至電路板。這類電氣連接器並非沒有缺點。舉例而言,由於製造的容限度、預載於匹配介面處的接點或其他因素,接點模組係被不適當地定位或定向而固定至電路板。舉例而言,接點模組係相對於彼此而呈偏斜或傾斜,及/或該外殼係固定該等接點模組,使得接腳與電路板中的對應連通柱錯配。在這樣情形中,將電氣連接器固定至電路板是會破壞接腳的。
為解決這類錯配問題,部分習知系統係使用加強件或夾具來將接點模組耦接在一起。加強件一般係金屬平板,其沿著接點模組的外部延伸,並接合部分的接點模組以將接點模組彼此固定在預定位置處。加強件增加了電氣連接器的整體尺寸。加強件也會因作用為天線而影響電氣連接器的電氣性能。
仍需要一種可以緊密對齊的方式來固定接點模組,同時維持良好電氣性能的電氣連接器組件。
根據本發明,一種電氣連接器組件包含具有一匹配介面之一前外殼。接點模組係由該前外殼所固持,並從該前外殼向後延伸。該等接點模組係各具有由一介電質接點模組本體所固持之複數個導件,該等導件具有從該接點模組本體延伸之匹配部分及從該接點模組本體延伸之固定部分。該等接點模組具有形成於其中之通道,且在該等通道中係有一整線條容置其中。該整線條係由一介電材料所製成。該整線條使該等接點模組的位置相對於彼此而固定。
第一圖是根據一例示具體實施例所形成之電氣連接器系統100的立體圖,其說明了彼此直接連接的兩個連接器組件102、104。連接器組件102、104係各分別直接連接至第一與第二電路板106、108。
連接器組件102、104係用以使第一與第二電路板106、108電氣連接在一起。連接器系統100電氣連接第一與第二電路板106、108,而未使用固定至一中間平面電路板之頭座連接器。或者是,連接器系統100可使用固定至一中間平面電路板之頭座連接器,其具有連接器組件以匹配至頭座組件。在第一與第二電路板106、108之間僅設有一個可分離匹配介面,亦即在第一與第二連接器組件102、104之間的可分離匹配介面。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也可能有其他型態,包含使用與一中間平面電路板上之中間平面連接器匹配的連接器組件之一連接器系統。
第一與第二電路板106、108為共平面或彼此平行。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其他型態的電路板106、108也是可行的。匹配軸110係延伸通過第一與第二連接器組件102、104兩者,且第一與第二連接器組件102、104係彼此匹配於平行且沿著匹配軸110的方向中。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電路板106、108兩者都延伸而大致平行於匹配軸110。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連接器系統100係電氣連接第一與第二電路板106、108,而未使用配置在第一與第二連接器件102、104之間、與匹配軸110垂直取向之電路板。
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組件102係建構為一插座組件,且在下文中係稱為插座組件102。第二連接器組件104係建構為一頭座組件,且在下文中係稱為頭座組件104。插座組件102係配置以匹配於頭座組件104。
應理解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插座組件102與頭座組件104係可彼此互換,使得插座組件102可固定於第二電路板108,而頭座組件104可固定至第一電路板106。也可理解亦可使用不同類型的電氣連接器,以使第一與第二電路板106、108電氣連接,而不使用一中間平面電路板(帶有對其固定之對應頭座連接器)。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不同類型的電氣連接器係具有不同形狀、形狀因子、匹配介面、接點排列、接點類型等。插座組件102與頭座組件104係僅為連接器系統100的例示具體實施例的代表說明。
插座組件102包括一前外殼112,其具有在前外殼112的前部116處之一匹配介面114。複數個接點模組118係由前外殼112予以固持。接點模組118係經由前外殼112的後部120而載入並自其向後延伸。接點模組118包括導件,其係電氣連接至第一電路板106。匹配介面114係取向為與第一電路板106及匹配軸110垂直。
頭座組件104包括一前外殼122,其在前外殼122的前部126處具有一匹配介面124。複數個接點模組128係由前外殼122予以固持。接點模組128係經由前外殼122的後部130而載入並自其向後延伸。接點模組128包括導件,其係電氣連接至第二電路板108。匹配介面124係取向為與第二電路板108及匹配軸110垂直。
前外殼122包括一腔室132,其係容置至少一部分的插座組件102。接點200之陣列係排列在腔室132內,以匹配於插座組件102的對應匹配接點(未示)。當接點模組128耦接至前外殼122時,匹配接點200係從對應的接點模組128延伸至腔室132中。匹配接點200係藉由接點模組128中的導件而電氣連接至第二電路板108。在一替代具體實施例中,插座組件102的前外殼112包括一腔室,其中係容置有頭座組件104的至少一部分。
插座組件102包括一整線條140,其耦接至接點模組118。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整線條140係接合所有的接點模組118,然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整線條140係接合少於全部的接點模組118,及/或可使用一個以上的整線條140來接合所有的接點模組118。整線條140使接點模組118對彼此及/或對前外殼112而固定其相對位置。整線條140係以一預定間距及/或間隔來固定接點模組118。整線條140係使接點模組118固定而彼此平行。整線條140係使接點模組118的導件固定於預定位置處,例如在插座組件102的固定介面處,以固定至電路板106。
頭座組件104包括一整線條142,其耦接至接點模組128。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整線條142係接合所有的接點模組128,然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整線條142係接合少於全部的接點模組128,及/或可使用一個以上的整線條142來接合所有的接點模組128。整線條142使接點模組128對彼此及/或對前外殼122而固定其相對位置。整線條142係以一預定間距及/或間隔來固定接點模組128。整線條142係使接點模組128固定而彼此平行。整線條142係使接點模組128的導件固定於預定位置處,例如在頭座組件104的固定介面處,以固定至電路板108。視情況而定,整線條142係實質類似於或等同於整線條140。整線條140、142係以類似方式而分別耦接至對應的接點模組118、128。
第二圖是頭座組件104的一分解後視圖,其繪示了用於載入前外殼122中的其中一個接點模組128。接點模組128包括接點200,且接點模組128與接點200兩者都被載入通過前外殼122的後部130。視情況而定,在匹配介面處,接點200為具有概呈矩形截面之葉片形接點,然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也可能有其他接點類型。接點200係配置以電氣連接至電路板108(如第一圖所示)。接點200包括訊號接點202之子集合,與接地接點204之子集合。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接地接點204比訊號接點202更長,使得在訊號接點202接合插座組件102的接點之前,接地接點204先接合插座組件102(如第一圖所示)的接點。這類排列定義了一種序列匹配介面。視情況而定,頭座組件104可包括其他類型的接點,例如電源接點(未示)。電源接點可具有與接地接點204及/或訊號接點202不同的長度。此外,頭座組件104可具有不同長度之訊號接點202。
接點模組128定義了頭座組件104的一固定面224。固定面224係配置以固定至電路板108(如第一圖所示)。匹配介面124係取向為與固定面224垂直,然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非垂直的形態亦屬可行。
外殼122包括一本體230,其係延伸於匹配介面124處的前部126與後部130之間。接點模組128係耦接至外殼122的後部130,並且自後部130向後延伸。視需要而定,至少一部分的接點模組128係載入後部130中並對其鎖固。
本體230包括一頂部232與一底部234。本體230包括相對的側部236、238,其係延伸於頂部232與底部234之間。腔室132係定義於頂部232與底部234之間。
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接點模組128包括具有相對側部242、244之一接點模組本體240。接點模組本體240係固持接點200。接點200包括自接點模組本體240向前延伸之匹配部分246以及從接點模組本體240向下延伸之固定部分248。在匹配部分246與固定部分248之間的接點200之轉換部分係由接點模組本體240所封裝。視需要而定,接點模組本體240係射出成形於接點200上方,其中匹配部分246與固定部分248係從接點模組本體240延伸。視需要而定,接點200係由一引線框形成,且接點模組本體240可射出成形於引線框附近。或者是,個別的訊號接點(例如壓鑄成形之接點)係可獨立位於接點模組本體240內。
接點模組本體240包括一前部250與前部250垂直之一底部252與前部250相對之一後部254以及與底部252相對之一頂部256。前部250定義了載入前外殼122中且與其匹配之接點模組128的一匹配邊緣。底部252定義了一固定邊緣,其係配置以固定至電路板108。接點200一般係沿著一導件平面而延伸於匹配邊緣與固定邊緣之間。匹配部分246自前部250延伸,固定部分248係自底部252延伸。接點200可排列成對,其中兩個訊號接點係代表一差動對,且訊號接點對係由接地接點所分隔。
固定部分248係針眼式接點,其係匹配於電路板108中的連通柱中。也可針對貫孔而使用其他類型的接點,以固定或表面固定至電路板108。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可使用不同類型的接點以將接點模組128端接至纜線,而非端接至電路板。
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至少部分的接點200是表示接地接點204,其為引線框的部件且被固持在接點模組本體240內。接地接點204係連接至插座組件102的對應接地匹配接點。或者是,除接點模組本體240所固定之接地接點204以外,一分離的遮蔽部(未示)係可耦接至接點模組本體240,其中該遮蔽部具有自其延伸且散置在接點模組128的訊號接點202的匹配部分246之間的接地接點204。
接點模組本體240包括延伸通過其間之一通道260。通道260係容置整線條142。通道260沿著一通道軸262而延伸於側部242、244之間。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通道軸262一般係平行於前外殼122的匹配介面124。通道260一般為圓柱形,然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也可能有其他形狀。
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通道260係設於後部254與頂部256之間的交錯處。通道260係開放於後部254與頂部256間所定義的角落處。通道260係呈開放側部,使得整線條142係可經由通道260的開放側部而卡扣至通道260中。
通道260係由接點模組本體240的一內表面264所定義。通道260係呈階梯狀並包括至少一肩部266。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通道260包括複數個凸緣268,其自內表面264延伸至通道260中。凸緣268在凸緣268的兩側部上定義了肩部266,其係從內表面264的徑向最外部分向內徑向延伸。凸緣268具有比內表面264小之直徑。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除延伸至通道260中的凸緣之外,一溝槽係從內表面264凹下,其具有之直徑係大於內表面264的直徑。溝槽係定義了肩部。在通道260中可設有其他類型的特徵結構,其與整線條142互相作用以對整線條142定位接點模組本體240。
接點模組本體240包括由前部250、底部252、後部254與頂部256所定義之一外周邊。通道260係凹下至接點模組本體240的外周邊內部的接點模組本體240中。當容置在通道260中時,整線條142係整個被置於接點模組本體240的外周邊內。整線條142的外表面係位於頂部256下方及後部254的前方。通道260具有一上壁部270與一後壁部272。一開口274係被定義於上壁部270與後壁部272之間。開口274提供了對通道260之接取。整線條142係經由開口274而被載入通道260中。當整線條142在通道260中時,上壁部270係延伸於整線條142的一部分上方。後壁部272的一部分係延伸於整線條142的一部分的後方或之後。上壁部270係限制了整線條142的移除。後壁部272係限制了整線條142的移除。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開口274的寬度係小於整線條142的直徑。當整線條142被載入至通道260中時,上壁部270及/或後壁部272係至少部分偏折而使整線條142通過開口274而至通道260中。整線條142係卡扣至通道260中,並且藉由上壁部270與後壁部272而固定於其中。
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整線條142係由一介電材料所製成,例如塑膠材料。視情況而定,整線條142係由介電常數與接點模組本體240的介電常數類似之介電材料所製成。藉由以介電材料來製成整線條142,整線條142對於頭座組件104的電氣特性即無不良影響。
整線條142沿著一縱向軸280而延伸。整線條142具有一外表面282,其具有一概呈圓形之截面。整線條142的外表面282係呈階梯狀且包括複數個肩部284。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整線條142中包括複數個溝槽286,其定義了階梯狀的外表面282。溝槽286定義了肩部284,其係從外表面282的徑向最外部分向內徑向延伸。當整線條142被裝載入通道260中時,凸緣268係容置在溝槽286中。肩部266接合肩部284,以對整線條142固定接點模組本體240的位置。在一替代具體實施例中,除溝槽286以外,整線條142可包括其他特徵結構,例如從外表面282向外延伸之凸緣或柱體,其係配置以延伸至通道260中的互補特徵結構中,以使接點模組128對整線條142縱向定位。
當整線條142鎖固地接合於通道260中時,各接點模組128係相對於其他接點模組128固定定位。整線條142係固定固定部分248的真實位置,以固定至電路板108。
接點模組128的縱向位置係由整線條142加以控制。舉例而言,接點模組本體240的後部254係適當分隔,且由整線條142予以固定,同時接點模組本體240的前部250係由前外殼122所固持。整線條142與前外殼122係共同運作以使接點模組128沿著平行平面而定向。由於接點模組128係適當定位,接點模組128的固定部分248係可於頭座組件104固定至電路板108時適當對準以載入對應的連通柱中。
第三圖為插座組件102的側視圖,其說明裝設在接點模組118中的整線條140。整線條140係配置在接點模組118所定義的外周邊內;舉例而言,整線條140係位於接點模組118的頂部365下方且在接點模組118的後部354之前方。使整線條140延伸通過所有的接點模組118係有助於固定接點模組118對彼此之相對移動。舉例而言,整線條140係沿著軸300而對彼此固定水平位置(例如由前部至後部的位置),整線條140係沿著軸302而對彼此固定垂直位置(例如由頂部至底部的位置)。在整線條140的肩部以及接點模組118的通道360內所定義之肩部之間的接合係固定了接點模組118的側部對側部位置。
100‧‧‧電氣連接器系統
102‧‧‧第一連接器組件,插座組件
104‧‧‧第二連接器組件,頭座組件
106‧‧‧第一電路板
108‧‧‧第二電路板
110‧‧‧匹配軸
112‧‧‧前外殼
114‧‧‧匹配介面
116‧‧‧前部
118‧‧‧接點模組
120‧‧‧後部
122‧‧‧前外殼
124‧‧‧匹配介面
126‧‧‧前部
128‧‧‧接點模組
130‧‧‧後部
132‧‧‧腔室
140‧‧‧整線條
142‧‧‧整線條
200‧‧‧接點
202‧‧‧訊號接點
204‧‧‧接地接點
224‧‧‧固定面
230‧‧‧本體
232‧‧‧頂部
234‧‧‧底部
236‧‧‧側部
238‧‧‧側部
240‧‧‧接點模組本體
242‧‧‧側部
244‧‧‧側部
246‧‧‧匹配部分
248‧‧‧固定部分
250‧‧‧前部
252‧‧‧底部
254‧‧‧後部
256‧‧‧頂部
260‧‧‧通道
262‧‧‧通道軸
264‧‧‧內表面
266‧‧‧肩部
268‧‧‧凸緣
270‧‧‧上壁部
272‧‧‧後壁部
274‧‧‧開口
280‧‧‧縱向軸
282‧‧‧外表面
284‧‧‧肩部
286‧‧‧溝槽
300‧‧‧軸
302‧‧‧軸
354‧‧‧後部
360‧‧‧通道
365‧‧‧頂部
第一圖是根據一例示具體實施例而形成的一共平面連接器系統的立體圖,其說明了兩個連接器組件係直接彼此連接。
第二圖是頭座組件的一分解後視圖,其說明了用以載入該前外殼中的其中一個接點模組。
第三圖是插座組件的一側視圖,其說明安裝在接點模組中的整線條。
100‧‧‧電氣連接器系統
102‧‧‧連接器組件,插座組件
104‧‧‧連接器組件,頭座組件
106‧‧‧第一電路板
108‧‧‧第二電路板
110‧‧‧匹配軸
112‧‧‧前外殼
114‧‧‧匹配介面
116‧‧‧前部
118‧‧‧接點模組
120‧‧‧後部
122‧‧‧前外殼
124‧‧‧匹配介面
126‧‧‧前部
128‧‧‧接點模組
130‧‧‧後部
132‧‧‧腔室
140‧‧‧整線條
142‧‧‧整線條
200‧‧‧接點
权利要求:
Claims (9)
[1] 一種電氣連接器組件(100),其包含具有一匹配介面(114或124)之一前外殼(112或122)、由該前外殼所固持並從該前外殼向後延伸之一接點模組(118或128),該等接點模組係各具有由一介電接點模組本體(240)所固持之複數個導件,該等導件具有從該接點模組本體延伸之一匹配部份(246)與從該接點模組本體延伸之一固定部分(248),其特徵在於:該等接點模組具有形成於其中之一通道(260)、在該等通道中係有一整線條(140或142)容置其中,該整線條係由一介電材料所製成,且該整線條係使該等接點模組的位置相對於彼此而固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氣連接器組件,其中該等通道係側部開放,且該整線條係經由該等通道的該開放側部而卡扣至該等通道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氣連接器組件,其中該整線條包含一外表面(282),該外表面係呈階梯狀且包含複數個肩部(284),該等通道(260)包含對應的肩部(266),且該整線條的該等肩部係接合該等通道的該對應肩部,以維持該等接點模組對該整線條之相對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氣連接器組件,其中各接點模組本體(240)包含一頂部(256)、一底部(252)、一前部(250)、一後部(254)與一相對側部(242、244),該等匹配部分(246)係從該前部延伸,該等固定部分(248)係從該底部延伸,相鄰接點模組(118或128)的該側部係彼此相對,且該等通道(260)係位於該等接點模組本體(240)的該頂部(256)與該後部(254)的交錯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電氣連接器組件,其中該整線條(140或142)係容置在該等通道中,使得該整線條的一外表面(282)係位於該頂部(256)下方及該後部(254)的前方。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電氣連接器組件,其中該接點模組本體(240)包含由該前部(250)、該頂部(256)、該後部(254)與該底部(252)所定義之一外周邊,且該整線條(140或142)係整體置於該接點模組本體的該外周邊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電氣連接器組件,其中該等通道(260)係位於該等接點模組本體(240)的該頂部(256)與該後部(254)的交錯處,該等通道係各由一上壁部(270)與一後壁部(272)所包圍,一開口(274)係延伸於該上壁部與該後壁部之間,該整線條(140或142)係經由該等上壁部與該等後壁部之間的該等開口而容置在該等通道中,該等開口係比該整線條的一直徑更窄,使得該整線條係由該等上壁部與該等後壁部保持於該等通道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氣連接器組件,其中該整線條(140或142)係由介電常數等於該接點模組本體(240)之介電常數的一材料所製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氣連接器組件,其中該等通道(260)係由該等接點模組本體(240)的一內表面(264)所定義,該等內表面係呈階梯狀且包含自該等內表面向外延伸至該等通道中的一或多個凸緣(268),該整線條(140或142)包含一溝槽(286),其延伸於該整線條周圍附近,且該等凸緣係容置在該等溝槽中。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44691B|2016-08-01|電氣連接器組件
TWI424638B|2014-01-21|性能增強之接點模組總成
US10431936B2|2019-10-01|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edance control members at mating interface
US6540559B1|2003-04-01|Connector with staggered contact pattern
TWI528663B|2016-04-01|頭座與插座組件之接地結構
US9017103B2|2015-04-28|Modular connector assembly
US7618289B2|2009-11-17|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rogrammable lead frame
TWI527322B|2016-03-21|頭座與插座組件之接地結構
US8187034B2|2012-05-29|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US8157591B2|2012-04-17|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US7758357B2|2010-07-20|Receptacle backplane connector having interface mating with plug connectors having different pitch arrangement
US8282415B1|2012-10-09|Multi-port connector assembly
CN107658586B|2021-05-25|具有共电位的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CN107706632B|2021-08-03|具有对准特征的插座连接器
US20210399472A1|2021-12-23|Backplan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effect
US9312650B1|2016-04-12|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662932B2|2014-03-04|Connector system using right angle, board-mounted connectors
CN102255180B|2015-03-04|电连接器系统
TWI606650B|2017-11-21|具有對準特徵結構的連接器組件
US9287671B1|2016-03-15|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210296831A1|2021-09-23|Adapter connector
TWI735209B|2021-08-01|連接器
CN212849137U|2021-03-30|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CN111834824A|2020-10-27|具有接地总线插接件的插座连接器
CN112038841A|2020-12-04|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CN103066425A|2013-04-24|
US8529300B2|2013-09-10|
TWI544691B|2016-08-01|
CN103066425B|2017-09-12|
US20130072071A1|2013-03-2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6743057B2|2002-03-27|2004-06-01|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Electrical connector tie bar|
US6863543B2|2002-05-06|2005-03-08|Molex Incorporated|Board-to-board connector with compliant mounting pins|
US7682193B2|2007-10-30|2010-03-23|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Retention member|
CN201323312Y|2008-11-10|2009-10-07|富士康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电连接器|
CN201355673Y|2008-12-02|2009-12-02|富士康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电连接器|
CN201355691Y|2008-12-02|2009-12-02|富士康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电连接器|
US7871296B2|2008-12-05|2011-01-18|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High-speed backplane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CN201374417Y|2009-03-02|2009-12-30|富士康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背板连接器|JP2013137922A|2011-12-28|2013-07-11|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電気コネクタ|
US8747158B2|2012-06-19|2014-06-10|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ing material|
US8974253B2|2013-05-31|2015-03-10|Te Connectivity Nederland B.V.|Contact module for a receptacle assembly|
US8992253B2|2013-07-16|2015-03-31|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transmitting data signals|
US9362693B2|2014-01-14|2016-06-07|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Header assembly having power and signal cartridges|
US9118147B1|2014-02-19|2015-08-25|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5070095U|2015-09-15|2016-03-02|富士康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电连接器|
US9812817B1|2017-01-27|2017-11-07|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mating connector interface|
US10276984B2|2017-07-13|2019-04-30|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pin organizer|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13/236,282|US8529300B2|2011-09-19|2011-09-19|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