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多條掃描線、多條資料線、多個畫素單元、第二基板、顯示介質以及彩色濾光層。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資料線設置於第一基板上。多個畫素單元與掃描線以及資料線電性連接。每一個畫素單元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第一畫素之狹縫圖案以及第二畫素之狹縫圖案的延伸方向不同於第三畫素之狹縫圖案以及第四畫素之狹縫圖案至少其中之一的延伸方向。彩色濾光層包括對應第一畫素設置的第一顏色濾光圖案、對應第二畫素設置的第二顏色濾光圖案以及對應第三畫素以及第四畫素設置的第三顏色濾光圖案。
公开号:TW201321851A
申请号:TW100142918
申请日:2011-11-23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Wen-Zong Chang;Chin-An Tseng;Hsiao-Wei Cheng
申请人:Au Optronics Corp;
IPC主号:G02F1-00
专利说明:
顯示面板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邊際場切換式(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液晶顯示面板。
近年來隨著光電技術與半導體製造技術之成熟,帶動了平面顯示器(Flat Panel Display)之蓬勃發展。液晶顯示器基於其低電壓操作、無輻射線散射、重量輕以及體積小等優點更逐漸取代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而成為近年來顯示器產品之主流。然而,液晶顯示器仍存在視角受限的問題。目前,能夠達成廣視角要求的技術包括了扭轉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液晶加上廣視角膜(wide viewing film)、共平面切換式(in-plane switching,IPS)液晶顯示器、邊際場切換式(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液晶顯示器與多域垂直配向式(Multi-domain vertically alignment,MVA)液晶顯示器等。
目前邊際場切換式液晶顯示器所面臨的是紅、藍、綠畫素在大視角有不同程度的色偏問題。為了解決上述色偏問題,習知技術是將紅、藍、綠畫素設計成具有兩配向區域(two domains)。然,此種具有兩配向區域的紅、藍、綠畫素的缺點是會在畫素的中央產生暗線(disclination),而導致顯示器的顯示品質下降。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以解決傳統邊際場切換式液晶顯示面板所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所提出的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多條掃描線、多條資料線、多個畫素單元、第二基板、顯示介質以及彩色濾光層。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資料線設置於第一基板上。多個畫素單元與掃描線以及資料線電性連接,其中每一個畫素單元包括第一畫素、第二畫素、第三畫素以及第四畫素,且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各自包括主動元件、畫素電極以及共用電極。畫素電極與主動元件電性連接,共用電極對應畫素電極設置,且畫素電極或是共用電極具有至少一狹縫圖案。第一畫素之狹縫圖案以及第二畫素之該狹縫圖案具有第一延伸方向,第三畫素之狹縫圖案以及第四畫素之狹縫圖案至少其中之一具有第二延伸方向,且第一延伸方向與第二延伸方向不相同。第二基板位於第一基板的對向。顯示介質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彩色濾光層包括對應第一畫素設置的第一顏色濾光圖案、對應第二畫素設置的第二顏色濾光圖案以及對應第三畫素以及第四畫素設置的第三顏色濾光圖案。
基於上述,第一畫素之狹縫圖案以及第二畫素之狹縫圖案的延伸方向不同於第三畫素之狹縫圖案以及第四畫素之狹縫圖案至少其中之一的延伸方向,且彩色濾光層之第三濾光圖案對應第三畫素以及第四畫素設置。藉由上述設計可以降低顯示面板在大視角的色偏問題。另外,因本發明之畫素並未採用兩個配向區域的設計,因此不會有傳統畫素所存在的產生暗線(disclination)而導致顯示器的顯示品質下降的問題。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圖2是對應圖1之顯示面板之剖面線I-I’以及MLII-II’處的剖面圖。請同時參照圖1以及圖2,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0、多條掃描線SL1~SLn、多條資料線DL1~DLm、多個畫素單元P、第二基板200、顯示介質300以及彩色濾光層CF。
第一基板100上設置有畫素陣列。如圖1所示,多條掃描線SL1~SLn(圖示僅繪示SL1、SL2為例)以及多條資料線DL1~DLm(圖示僅繪示DL1~D2為例)設置於第一基板100上。畫素單元P與掃描線SL1~SLn以及資料線DL1~DLm電性連接,且每一個畫素單元P包括第一畫素P1、第二畫素P2、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
掃描線SL1~SLn以及資料線DL1~DLm彼此交越設置,且定義出多個畫素區。掃描線SL1~SLn與資料線DL1~DLn之間夾有絕緣層102。基於導電性的考量,掃描線SL1~SLn與資料線DL1~DLm一般是使用金屬材料。然,本發明不限於此,根據其他實施例,掃描線SL1~SLn與資料線DL1~DLm也可以使用其他導電材料。例如:合金、金屬材料的氮化物、金屬材料的氧化物、金屬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它合適的材料)、或是金屬材料與其它導材料的堆疊層。
承上所述,掃描線SL1~SLn以及資料線DL1~DLm在基板100上定義出多行(column)以及多列(row)的單元區域。在此,掃描線SL1~SLn由上至下排列成多列,且資料線DL1~DLm由左至右依序排列成多行。而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則是排列在上述掃描線SL1~SLn以及資料線DL1~DLm所定義出的多行以及多列的單元區域中。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畫素P1以及第二畫素P2是排列於同一列,且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排列於同一列。更詳細而言,若第一畫素P1以及第二畫素P2排列於第一列,那麼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則是排列於第二列。然而,本發明不限制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的排列方式。換言之,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也可以都排列在同一列。
承上所述,第一畫素P1包括主動元件T1、畫素電極PE1以及共用電極CM。根據本實施例,共用電極CM是設置在絕緣層104上,畫素電極PE1是對應設置在共用電極CM的上方,且畫素電極PE1與共用電極CM之間被絕緣層106隔離。畫素電極PE1與主動元件T1電性連接。更詳細的說明是,畫素電極PE1是透過貫穿絕緣層104、106的接觸窗C1而與主動元件T1電性連接,如圖4A所示,其中主動元件T1包括閘極g1、通道ch1、源極s1以及汲極d1,且畫素電極PE1是透過接觸窗C1而與汲極d1電性連接。此外,共用電極CM中具有開口O1,以使貫穿絕緣層104、106的接觸窗C1不會與共用電極CM電性接觸。在此,絕緣層104可包括保護層104a以及平坦層104b,保護層104a例如為無機材料而平坦層104b例如為有機材料,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承上所述,在此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1的下方,且共用電極CM與畫素電極PE1之間被絕緣層106隔離。另外,畫素電極PE1具有至少一狹縫圖案ST1,且狹縫圖案ST1的延伸方向為D1。由於畫素電極PE1之狹縫圖案ST1具有單一的延伸方向D1,因此第一畫素P1具有單一配向區域(one domain)。在本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1之下方,且狹縫圖案ST1是形成在畫素電極PE1中為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也可以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1之上方,且狹縫圖案ST1是形成在共用電極CM中。
第二畫素P2包括主動元件T2、畫素電極PE2以及共用電極CM。根據本實施例,共用電極CM是設置在絕緣層104上,畫素電極PE2是對應設置在共用電極CM的上方,且畫素電極PE2與共用電極CM之間被絕緣層106隔離。畫素電極PE2與主動元件T2電性連接。類似地,主動元件T2包括閘極、通道、源極以及汲極(未標示),且畫素電極PE2是透過貫穿絕緣層104、106的接觸窗C2而與主動元件T2電性連接。在此,共用電極CM中具有開口O2,以使貫穿絕緣層104、106的接觸窗C2不會與共用電極CM電性接觸。
承上所述,在此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2的下方,且共用電極CM與畫素電極PE2之間被絕緣層106隔離。另外,畫素電極PE2具有至少一狹縫圖案ST2,且狹縫圖案ST2的延伸方向為D2。由於畫素電極PE2之狹縫圖案ST2具有單一的延伸方向D2,因此第二畫素P2具有單一配向區域。在本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2之下方,且狹縫圖案ST2是形成在畫素電極PE2中為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也可以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2之上,且狹縫圖案ST2是形成在共用電極CM中。
第三畫素P3包括主動元件T3、畫素電極PE3以及共用電極CM。根據本實施例,共用電極CM是設置在絕緣層104上,畫素電極PE3是對應設置在共用電極CM的上方,且畫素電極PE3與共用電極CM之間被絕緣層106隔離。畫素電極PE3與主動元件T3電性連接。類似地,主動元件T3包括閘極、通道、源極以及汲極(未標示),且畫素電極PE3是透過貫穿絕緣層104、106的接觸窗C3而與主動元件T3電性連接。在此,共用電極CM中具有開口O3,以使貫穿絕緣層104、106的接觸窗C3不會與共用電極CM電性接觸。
承上所述,在此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3的下方,且共用電極CM與畫素電極PE3之間被絕緣層106隔離。另外,畫素電極PE3具有至少一狹縫圖案ST3,且狹縫圖案ST3的延伸方向為D3。由於畫素電極PE3之狹縫圖案ST3具有單一的延伸方向D3,因此第三畫素P3具有單一配向區域。在本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3之下方,且狹縫圖案ST3是形成在畫素電極PE3中為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也可以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3之上方,且狹縫圖案ST3是形成在共用電極CM中。
第四畫素P4包括主動元件T4、畫素電極PE4以及共用電極CM。根據本實施例,共用電極CM是設置在絕緣層104上,畫素電極PE4是對應設置在共用電極CM的上方,且畫素電極PE4與共用電極CM之間被絕緣層106隔離。畫素電極PE4與主動元件T4電性連接。類似地,主動元件T4包括閘極、通道、源極以及汲極(未標示),且畫素電極PE4是透過貫穿絕緣層104、106的接觸窗C4而與主動元件T4電性連接。在此,共用電極CM中具有開口O4,以使貫穿絕緣層104、106的接觸窗C4不會與共用電極CM電性接觸。
承上所述,在此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4的下方,且共用電極CM與畫素電極PE4之間被絕緣層106隔離。另外,畫素電極PE4具有至少一狹縫圖案ST4,且狹縫圖案ST4的延伸方向為D4。由於畫素電極PE4之狹縫圖案ST4具有單一的延伸方向D4,因此第四畫素P4具有單一配向區域。在本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4之下方,且狹縫圖案ST4是形成在畫素電極PE4中為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也可以是設置於畫素電極PE4之上方,且狹縫圖案ST4是形成在共用電極CM中。
在本實施例中,對應於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之共用電極CM為未圖案之電極膜層且電性連接至共用電壓(Vcom)。根據其他實施例,倘若狹縫圖案ST1~ST4是形成在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之共用電極CM中,那麼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之共用電極CM為圖案化之電極膜層,且透過電極膜層之圖案設計使得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之共用電極CM電性連接至共用電壓(Vcom),如圖3所示。請參照圖3,在圖3之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中,狹縫圖案ST1~ST4是形成在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之共用電極CM中,且共用電極CM是設置在畫素電極PE1~PE4的上方。另外,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之畫素電極PE1~PE4不具有狹縫圖案,因此其各自為塊狀圖案之畫素電極。
承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畫素P1之狹縫圖案ST1的延伸方向D1與第二畫素P2之狹縫圖案ST2的延伸方向D2相同,且第三畫素P3之狹縫圖案ST3的延伸方向D3與第四畫素P4之狹縫圖案ST4的延伸方向D4相同。而且,延伸方向D1/D2不同於延伸方向D3/D4。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一畫素P1之狹縫圖案ST1的延伸方向D1與第二畫素P2之狹縫圖案ST2的延伸方向D2相同,而延伸方向D1/D2可以是不同於延伸方向D3或延伸方向D4。
根據本實施例,倘若掃描線SL1~SL2的延伸方向為D,那麼延伸方向D1與延伸方向D之間具有夾角θ1,延伸方向D2與延伸方向D之間具有夾角θ2,延伸方向D3與延伸方向D之間具有夾角θ3,且延伸方向D4與延伸方向D之間具有夾角θ4。夾角θ1實質上等於夾角θ2,夾角θ3實質上等於夾角θ4,且夾角θ1/θ2不等於夾角θ3/θ4。在本實施例中,夾角θ3/θ4與夾角θ1/θ2互補,且夾角θ1/θ2與夾角θ3/θ4其中之一的角度小於90度且大於80度。舉例來說,若夾角θ1/θ2為85度,那麼夾角θ3/θ4為95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使畫素具有最佳的開口率,資料線DL1~DLm是順著延伸方向D1/D2以及延伸方向D3/D4延伸。換言之,本實施例之資料線DL1~DLm並非直線形式延伸或佈局,本實施例之資料線DL1~DLm是隨著各畫素P1~P4之狹縫圖案ST1~ST4的延伸方向來佈局,因而資料線DL1~DLm是以折線形式延伸或佈局。然而,本發明不限制資料線DL1~DLm的佈局形式。
除了上述位於第一基板100上之畫素陣列之外,本發明之顯示面板還包括第二基板200以及顯示介質300。請參照圖2,第二基板200位於第一基板100的對向。顯示介質300位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顯示介質300包含液晶分子,且顯示介質300的厚度可大於3.2微米以上。在本實施例中,彩色濾光層CF是設置於第二基板200,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彩色濾光層CF包括對應第一畫素P1設置的第一顏色濾光圖案F1、對應第二畫素P2設置的第二顏色濾光圖案F2以及對應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設置的第三顏色濾光圖案F3。在此,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顏色濾光圖案F1、F2、F3分別為紅色、綠色、藍色濾光圖案。換言之,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上方都是對應設置第三顏色濾光圖案F3(藍色)。另外,彩色濾光層CF還可進一步包括遮光圖案層BM,其是對應設置於各顏色濾光圖案F1、F2、F3之間。
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對應第一顏色濾光圖案F1(紅色)設置的第一畫素P1中的畫素電極PE1之狹縫圖案ST1的延伸方向D1與對應第二顏色濾光圖案F2(綠色)設置的第二畫素P2中的畫素電極PE2之狹縫圖案ST2的延伸方向D2相同。對應第三顏色濾光圖案F3(藍色)設置的第三畫素P3之狹縫圖案ST3的延伸方向D3與第四畫素P4之狹縫圖案ST4的延伸方向D4相同。而且,延伸方向D1/D2不同於延伸方向D3/D4。
在另一實施例中,彩色濾光層CF也可以設置於第一基板100上,如圖4B所示。當彩色濾光層CF設置於第一基板100上時,所述彩色濾光層CF之濾光圖案(例如是第一顏色濾光圖案F1)是設置於絕緣層(保護層)104a上方,且畫素電極PE1~PE4以及共用電極CM是設置在彩色濾光層CF之濾光圖案(例如是第一顏色濾光圖案F1)上方。換言之,在本發明中,彩色濾光層CF可以設置於第一基板100上也可以設置於第二基板200上。
另外,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可進一步包括偏光片PO1、PO2。偏光片PO1位於第一基板100之表面上,且偏光片PO2位於第二基板200表面上。特別是,偏光片PO1(或PO2)的偏振方向與掃描線SL1~SLn的延伸方向平行或是垂直。倘若偏光片PO1(或PO2)的偏振方向與掃描線SL1~SLn的延伸方向平行,那麼偏光片PO1(或PO2)的偏振方向與第一、第二畫素P1/P2的狹縫圖案ST1/ST2的延伸方向D1/D2之間具有夾角θ。偏光片PO1(或PO2)的偏振方向與第三、第四畫素P3/P4的狹縫圖案ST3/ST4的延伸方向D3/D4之間具有夾角θ’。在此,夾角θ與夾角θ’互補,且夾角θ與夾角θ’其中之一不等於90度且大於80度。舉例來說,若夾角θ為85度,那麼夾角θ’為95度。
基於上述,在本實施例中,對應第一顏色濾光圖案F1(紅色)設置的第一畫素P1中之狹縫圖案ST1的延伸方向D1與對應第二顏色濾光圖案F2(綠色)設置的第二畫素P2的狹縫圖案ST2的延伸方向D2相同。對應第三顏色濾光圖案F3(藍色)設置的第三畫素P3之狹縫圖案ST3的延伸方向D3與第四畫素P4之狹縫圖案ST4的延伸方向D4相同。而且,延伸方向D1/D2不同於延伸方向D3/D4。由於本實施例之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各自皆為單一配向區域(one domain),因此在各畫素中不會有傳統畫素所存在的產生暗線(disclination)而導致顯示器的顯示品質下降的問題。
另外,本實施例藉由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1~P4中之狹縫圖案ST1~ST4的延伸方向的設計可以調整大視角的色座標,進而得以控制白點色座標。特別是,藉由在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3、P4上方設置第三顏色濾光圖案(藍色)來修正純色色座標,可以改善色偏的問題,如圖5所示。更詳細來說,當以大視角觀看顯示面板時,第一與第二畫素P1、P2(紅色以及綠色)的色座標(實線-色座標以及虛線----色座標)會往同一個方向偏移。由於本實施例之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3、P4(藍色)之狹縫圖案的延伸方向與上述第一與第二畫素P1、P2(紅色以及綠色)之狹縫圖案的延伸方向不同,因此可使得第三以及第四畫素P3、P4(藍色)之色座標(虛線---色座標)往反方向偏移。如此一來,便可以達到降低色偏的現象。
另外,本實施例之畫素陣列更包括金屬線ML,其對應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設置,且金屬線ML與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的共用電極CM電性連接。以本實施例為例,金屬線ML是直接與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的共用電極CM接觸,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透過金屬線ML的設置可以降低共用電極CM整體的電阻值。此外,由於畫素陣列之各畫素的共用電極CM都是彼此電性連接在一起,因此即使金屬線ML是上與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的共用電極CM接觸,金屬線ML的設計可達到降低整體共用電極CM的電阻值。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上方都是對應設置第三顏色濾光圖案F3(藍色),因此本實施例將金屬線ML設置於第三畫素P3以及第四畫素P4不會對畫素單元P之整體亮度或是色度造成很大的影響。
除此之外,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中的顯示介質300的厚度可以大於3.2微米以上。一般來說,若顯示介質300的厚度可以大於3.2微米時會產生黃化現象。但是,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之畫素陣列以及彩色濾光層具有特殊設計,因此即使將顯示介質300的厚度可以大於3.2微米以上也不會產生黃化現象。另外,因顯示介質300的厚度可以大於3.2微米以上,因此可以提高顯示面板的穿透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第一基板
102、104、106...絕緣層
104a...保護層
104b...平坦層
200...第二基板
300...顯示介質
SL1、SL2...掃描線
DL1、DL2...資料線
P...畫素單元
P1~P4...畫素
T1~T4...主動元件
PE1~PE4...畫素電極
CM...共用電極
O1~O4...開口
ST1~ST4...狹縫圖案
g1...閘極
ch1...通道
s1...源極
d1...汲極
CF...彩色濾光層
F1~F4...彩色濾光圖案
BM...遮光層
ML...金屬線
PO1、PO2...偏光片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顯示面板之畫素陣列的上視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圖2是對應圖1之畫素陣列之剖面線I-I’以及剖面線II-II’處的剖面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顯示面板之畫素陣列的上視示意圖。
圖4A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單元中之第一畫素的剖面示意圖。
圖4B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畫素單元中之第一畫素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色座標的示意圖。
SL1、SL2...掃描線
DL1、DL2...資料線
P...畫素單元
P1~P4...畫素
T1~T4...主動元件
PE1~PE4...畫素電極
CM...共用電極
ST1~ST4...狹縫圖案
ML...金屬線
C1~C4...接觸窗
D、D1~D4...延伸方向
θ1~θ4...夾角
O1~O4...開口
权利要求:
Claims (14)
[1]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資料線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上;多個畫素單元,其與該些掃描線以及該些資料線電性連接,其中每一畫素單元包括一第一畫素、一第二畫素、一第三畫素以及一第四畫素,且該第一、第二、第三以及該第四畫素各自包括:一主動元件;一畫素電極,與該主動元件電性連接;以及一共用電極,其對應該畫素電極設置,且該畫素電極或是該共用電極中具有至少一狹縫圖案;其中該第一畫素之該狹縫圖案以及該第二畫素之該狹縫圖案具有一第一延伸方向,該第三畫素之該狹縫圖案以及該第四畫素之該狹縫圖案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第二延伸方向,且該一延伸方向與該第二延伸方向不相同;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的對向;一顯示介質,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以及一彩色濾光層,包括對應該第一畫素設置的一第一顏色濾光圖案、對應該第二畫素設置的一第二顏色濾光圖案以及對應該第三畫素以及該第四畫素設置的一第三顏色濾光圖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彩色濾光層位於該第二基板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彩色濾光層位於該第一基板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彩色濾光層覆蓋該主動元件,且該畫素電極或是該共用電極設置於該彩色濾光層上方。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彩色濾光層之該第一顏色濾光圖案、該第二顏色濾光圖案以及該第三顏色濾光圖案分別為紅色、綠色以及藍色濾光圖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畫素陣列之該第三畫素之該狹縫圖案以及該第四畫素之該狹縫圖案皆具有該第二延伸方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些掃描線的一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與該些掃描線的該延伸方向與該第二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互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些掃描線的該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或是該些掃描線的該延伸方向與該第二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大於80度且小於90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金屬線,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上,對應該第三畫素以及該第四畫素設置,且該金屬線與該第三畫素以及該第四畫素的該共用電極電性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些畫素單元排列成多行以及多列,該第一畫素以及該第二畫素排列於同一列,且該第三畫素以及該第四畫素排列於同一列。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三畫素以及該第四畫素排列於該第一畫素以及該第二畫素的下一列。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些資料線沿著該第一延伸方向以及該第二延伸方向設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括至少一偏光片,位於該第一基板以及該第二基板至少其中之一上,其中該偏光片的一偏振方向與與該些掃描線之一延伸方向平行或是垂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介質的厚度大於3.2微米以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65802B|2014-12-21|顯示面板
TWI465817B|2014-12-21|顯示面板
US10088720B2|2018-10-02|TFT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ilt angle between strip-like pixel electrodes and direction of initial alignment of liquid crystals
US9507230B2|2016-11-29|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5881057B2|2016-03-09|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007555B2|2015-04-14|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structure
US8072569B2|2011-12-06|Fringe field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9429805B2|2016-08-30|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146089B2|2018-12-04|Curved display device
US10620487B2|2020-04-14|Pixel structure,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19880B|2016-02-01|顯示面板
TW202014776A|2020-04-16|顯示裝置
JP2014525053A|2014-09-25|液晶パネル、tft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021323A|2015-03-02|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 어레이 기판
TWI422910B|2014-01-11|液晶顯示面板
CN106526988B|2019-12-03|显示器阵列基板画素结构及其应用的显示设备
WO2019200964A1|2019-10-24|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TW202032235A|2020-09-01|顯示裝置
TWI692089B|2020-04-21|顯示裝置
KR102081250B1|2020-02-26|액정 표시 장치
JP6086403B2|2017-03-01|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20078127A|2012-07-10|수평전계 구동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CN102566181B|2015-11-25|
TWI465802B|2014-12-21|
US9151994B2|2015-10-06|
CN102566181A|2012-07-11|
US20130127698A1|2013-05-23|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9507222B2|2014-03-14|2016-11-29|Innolux Corporation|Display device|
US9513514B2|2014-03-14|2016-12-06|Innolux Corporation|Display device|
US9570365B2|2014-03-14|2017-02-14|Innolux Corporation|Display device and test pad thereof|
US9632375B2|2014-03-14|2017-04-25|Innolux Corporation|Display device|
US9659973B2|2014-03-14|2017-05-23|Innolux Corporation|Display device|
US9750140B2|2014-03-14|2017-08-29|Innolux Corporation|Display device|
US10324345B2|2014-03-14|2019-06-18|Innolux Corporation|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ubstrate|
TWI716676B|2018-03-20|2021-01-21|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顯示面板|JPH11149070A|1997-08-28|1999-06-02|Canon Inc|液晶素子|
US6081309A|1997-08-28|2000-06-27|Canon Kabushiki Kaisha|Liquid crystal device|
KR100978254B1|2003-06-30|2010-08-26|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4화소구조 횡전계모드 액정표시소자|
KR101251994B1|2005-07-01|2013-04-08|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액정 표시 장치|
US7764329B2|2005-12-02|2010-07-27|Au Optronics Corp.|MVA LCD device and pixel circuit thereof|
EP2270583B1|2005-12-05|2017-05-10|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 Horizontal Electric Field Configuration|
JP4717672B2|2006-03-17|2011-07-06|ソニー株式会社|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1319331B1|2007-03-20|2013-10-16|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액티브 매트릭스 표시장치|
JP2010540983A|2007-09-20|2010-12-24|コーニンクレッカフィリップ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エヌヴィ|ビーム成形装置|
US20100225252A1|2008-10-01|2010-09-09|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Novel amoled display architecture|
US8144295B2|2008-11-18|2012-03-27|Apple Inc.|Common bus design for a TFT-LCD display|
US8531408B2|2009-02-13|2013-09-10|Apple Inc.|Pseudo multi-domain design for improved viewing angle and color shift|CN103885256B|2012-12-21|2017-04-26|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边缘开关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单元和阵列基板|
JP6250408B2|2014-01-17|2017-12-20|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液晶表示装置|
KR102206377B1|2014-01-24|2021-01-22|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액정 표시 장치|
JP6415856B2|2014-05-30|2018-10-31|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液晶表示装置|
JP6333754B2|2015-02-20|2018-05-30|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70087554A|2016-01-20|2017-07-31|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표시 장치|
US20180239181A1|2017-02-21|2018-08-23|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JP6452789B2|2017-11-22|2019-01-16|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液晶表示装置|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2918A|TWI465802B|2011-11-23|2011-11-23|顯示面板|TW100142918A| TWI465802B|2011-11-23|2011-11-23|顯示面板|
CN201210022685.0A| CN102566181B|2011-11-23|2012-01-20|显示面板|
US13/369,310| US9151994B2|2011-11-23|2012-02-09|Display pane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