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組裝式燈條結構包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凹槽;一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配置於該基板上且分別位在該凹槽之相對平行的兩側;以及至少一發光單元。該發光單元受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之擠壓而以可拆卸方式固定於該基板之該凹槽內,且該發光單元電性接觸於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
公开号:TW201321653A
申请号:TW100142607
申请日:2011-11-21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Kai-Hsuan Hsu
申请人:Lextar Electronics Corp;
IPC主号:F21V29-00
专利说明:
組裝式燈條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組裝式燈條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替換發光單元之組裝式燈條結構。
電燈的發明帶給人類生活很大的便利。目前常用的照明設備,比如日光燈、傳統鎢絲燈泡、或是日漸普及的省電燈泡,雖然其成本較低,但其有高耗量、高熱、壽命短等缺點。故而,目前已有應用發光二極體(LED)的照明燈具。
以應用發光二極體的照明燈具而言,通常此種照明燈具會包括多個LED。以目前而言,如果有一個或數個LED壞掉不亮的話,就可能會造成整個照明燈具無法使用而報廢,即其餘仍可運作的LED只好隨之放棄,這無疑是一種浪費。
因此,本案提出一種可替換發光單元之組裝式燈條結構,即便是其中一或多個發光單元壞了,仍可將壞的發光單元替換,以繼續使用此燈條結構。
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替換發光單元之組裝式燈條結構,其利用導電複合彈性材料的特性,用可拆卸方式來固定發光單元,以方便替換發光單元。
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組裝式燈條結構,包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凹槽;一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配置於該基板上且分別位在該凹槽之相對平行的兩側;以及至少一發光單元。該發光單元受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之擠壓而以可拆卸方式固定於該基板之該凹槽內,且該發光單元電性接觸於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
根據本案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組裝式燈條結構,包括:一基板,具有複數凹槽;一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配置於該基板上且分別位在該等凹槽之相對平行的兩側;以及複數發光單元。該等發光單元受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之擠壓而以可拆卸方式固定於該基板之該等凹槽內,且該等發光單元電性接觸於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
為了對本案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一實施例
請同時參考第1圖與第2圖。第1圖顯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之組裝式燈條結構之分解圖。第2圖顯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之燈條結構之組裝圖。
燈條結構100包括:基板110,具有複數凹槽111;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配置於基板110上且分別位在該等凹槽111之相對平行的兩側;以及複數發光單元130。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由非導電材質所形成;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比如但不受限於為導電橡膠(conductive rubber);以及發光單元130比如但不受限於為發光二極體(LED)。
該等發光單元130受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之擠壓而以可拆卸方式固定於基板110之該等凹槽111。該等發光單元130電性接觸於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
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分別具有複數第一與第二凸出部121a與122a。該等第一與第二凸出部121a與122a部分重疊於該等凹槽111之開口。
各發光單元130之兩側分別具有第一與第二導電單元130a與130b。當該等發光單元130固定於該等凹槽111內時,該等發光單元130之該等第一與第二導電單元130a與130b分別電性接觸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之該等第一與第二凸出部121a與122a。也就是說,在本案實施例中,利用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之彈性特徵將發光單元130固定於該等凹槽111內,並利用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之導電特徵以將電源透過第一與第二導電單元130a與130b而導入至發光單元130,以使得發光單元130通電後發光。
基板110之各該等凹槽111之面積大小略大於各該等發光單元130。
請注意,於第2圖中,有一顆發光單元130懸在空中,以顯示出,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之第一與第二凸出部121a與122a乃是部分重疊於該等凹槽111之開口,但是於實際實作上,這顆發光單元130如同其他顆發光單元130一般,乃是受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之擠壓而以可拆卸方式固定於基板110之該等凹槽111內,且電性接觸於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
此外,在本案第一實施例之其他可能實施方式中,燈條結構100可以選擇性更包括透明蓋140,如第3圖所示,透明蓋140位在基板110上以覆蓋該等發光單元130。如此的話,可以保護該等發光單元130避免受到外物撞擊而損傷。基板110之兩側更具有導槽112,使得透明蓋140藉由導槽112而以可滑動方式設置於基板110上。
此外,於本案第一實施例之其他可能實施方式中,燈條結構100可以選擇性更包括散熱模組150,位在基板110下方,如第4A圖與第4B圖所示。第4A圖與第4B圖顯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之又一種組裝式燈條結構之分解圖與組裝圖,該組裝式燈條結構之凹槽更具有孔洞。
基板110之該等凹槽111更具有孔洞113,貫穿基板110且裸露出位在基板下方之散熱模組150,使得該等發光單元130與散熱模組150之間形成熱接觸。
此外,雖然於第4A圖與第4B圖中乃是顯示各凹槽111具有孔洞113,但本案實施例並不受限於此。於本案實施例之其他可能做法中,不一定得要各凹槽111都具有孔洞113,可以是有些凹槽111具有孔洞113,而有些凹槽111則不具有孔洞113。更甚者,於本案實施例之其他可能做法中,不一定一個凹槽111只能具有一個孔洞113,一個凹槽111可以具有多個孔洞113。一般來說,孔洞愈多的話,散熱效果可以更好。
此外,於本案實施例之其他可能做法中,基板110與散熱模組150之間的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種方式。比如,散熱單元150的頂端可以有一個凸槽或凹槽(未示出),其卡合於基板110的底部凹槽或底部凸槽(未示出),以使得散熱單元150固定於基板110。 第二實施例
請參考第5圖。第5圖顯示根據本案第二實施例之燈條結構之組裝圖。原則上,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第一實施例之燈條結構包括複數個凹槽與複數個發光單元;而第二實施例之燈條結構包括單一凹槽與單一發光單元。
燈條結構300包括:基板310,具有單一凹槽(未示出);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321與322,配置於基板310上且分別位在凹槽之相對平行的兩側;以及單一發光單元330。
在本第二實施例中,基板310、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321與322、與發光單元330原則上相同或相似於第一實施例之基板110、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121與122、與發光單元130,故其細節在此不重述。
相似地,發光單元330受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321與322之擠壓而以可拆卸方式固定於基板310之凹槽。發光單元330電性接觸於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321與322。
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321與322分別具有單一第一凸出部(未示出)與單一第二凸出部(未示出)。第一與第二凸出部部分重疊於凹槽之開口。
發光單元330之兩側分別具有第一導電單元(未示出)與第二導電單元330b。當發光單元330固定於凹槽內時,發光單元330之第一導電單元與第二導電單元330b分別電性接觸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321與322之第一與第二凸出部。相同地,在本案第二實施例中,利用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321與322之彈性特徵將發光單元330固定於凹槽內,並利用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321與322之導電特徵以將電源透過第一導電單元(未示出)與第二導電單元330b而導入至發光單元330,以使得發光單元330通電後發光。
基板310之凹槽之面積大小略大於發光單元330。
此外,在本案第二實施例之其他可能實施方式中,燈條結構300可以選擇性更包括透明蓋(未示出),其位在基板310上以覆蓋發光單元330。如此的話,可以保護發光單元330避免受到外物撞擊而損傷。基板310之兩側更具有導槽(未示出),使得透明蓋藉由導槽而以可滑動方式設置於基板310上。
此外,於本案第二實施例之其他可能實施方式中,燈條結構300可以選擇性更包括散熱模組(未示出),位在基板310下方。
基板310之凹槽更選擇性具有孔洞(未示出),貫穿基板310且裸露出位在基板310下方之散熱模組,使得發光單元330與散熱模組之間形成熱接觸。
此外,第二實施例中之凹槽與孔洞間之關係可相同或相似於第一實施例,故其細節在此不重述。
此外,於本案第二實施例,基板310與散熱模組之間的固定方式可相同或相似於第一實施例,故其細節在此不重述。
綜上所述,在本案上述實施例中,如果要替換燈條結構的發光單元的話,將發光單元從基板凹槽內取出,並將替代用發光單元置入凹槽。所以,其替換簡單,且不會因為一個或數個發光單元壞掉就得丟棄整組燈條結構。
另外,在製造燈條結構的過程中,由於不需使用迴焊爐來將發光單元固定於燈條結構,所以可降低高溫對於發光單元的影響。
更甚者,在本案上述實施例中,由於燈條結構的構造簡單,加工容易,易於拆解,無需焊接,所以可在短時間可快速製作出成燈條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及縮短產品生產時間。
綜上所述,雖然本案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本案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燈條結構
110...基板
111...凹槽
112...導槽
113...孔洞
121與122...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
121a與122a...第一與第二凸出部
130...發光單元
130a與130b...第一與第二導電單元
150...散熱模組
140...透明蓋
300...燈條結構
310...基板
321與322...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
330...發光單元
330b...第二導電單元
第1圖顯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之組裝式燈條結構之分解圖。
第2圖顯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之燈條結構之組裝圖。
第3圖顯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之另一種組裝式燈條結構之組裝圖,該組裝式燈條結構更包括透明蓋。
第4A圖與第4B圖分別顯示根據本案第一實施例之又一種組裝式燈條結構之分解圖與組裝圖,該組裝式燈條結構之凹槽更具有散熱模組與孔洞。
第5圖顯示根據本案第二實施例之燈條結構之組裝圖。
100...燈條結構
110...基板
111...凹槽
112...導槽
121與122...第一與第二導電彈性元件
121a與122a...第一與第二凸出部
130...發光單元
130a與130b...第一與第二導電單元
150...散熱模組
权利要求:
Claims (20)
[1] 一種組裝式燈條結構,包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凹槽;一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配置於該基板上且分別位在該凹槽之相對平行的兩側;以及至少一發光單元;其中,該發光單元受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之擠壓而以可拆卸方式固定於該基板之該凹槽內,且該發光單元電性接觸於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分別具有一第一、第二凸出部,且該第一、第二凸出部與該凹槽之開口部分重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發光單元之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第二導電單元,當該發光單元固定於該凹槽內時,該發光單元之該第一、第二導電單元分別與該第一、第二凸出部電性接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基板由一非導電材質所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基板之該凹槽之面積大小略大於該發光單元。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更包括一透明蓋位在該基板上以覆蓋該發光單元。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基板更具有一導槽,使得該透明蓋藉由該導槽而以可滑動方式設置於該基板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更包括一散熱模組位在該基板下方。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基板之該凹槽更具有一孔洞,貫穿該基板且裸露出位在該基板下方之該散熱模組,使得該發光單元與該散熱模組之間形成熱接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發光單元係一發光二極體。
[11] 一種組裝式燈條結構,包括:一基板,具有複數凹槽;一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配置於該基板上且分別位在該等凹槽之相對平行的兩側;以及複數發光單元;其中,該等發光單元受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之擠壓而以可拆卸方式固定於該基板之該等凹槽內,且該等發光單元電性接觸於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第一、第二導電彈性元件分別具有複數第一、第二凸出部,且該等第一、第二凸出部與該等凹槽之開口部分重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等發光單元之兩側分別具有複數第一、第二導電單元,當該等發光單元固定於該等凹槽內時,該等發光單元之該等第一、第二導電單元分別與該等第一、第二凸出部電性接觸。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基板由一非導電材質所形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基板之各該等凹槽之面積大小略大於各該等發光單元。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更包括一透明蓋位在該基板上以覆蓋該等發光單元。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基板更具有一導槽,使得該透明蓋藉由該導槽而以可滑動方式設置於該基板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更包括一散熱模組位在該基板下方。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該基板之該等凹槽更具有一孔洞,貫穿該基板且裸露出位在該基板下方之該散熱模組,使得該等發光單元與該散熱模組之間形成熱接觸。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燈條結構,其中各該等發光單元係一發光二極體。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45899B|2014-07-21|組裝式燈條結構
US8919996B2|2014-12-30|LED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lamp using same
US9228724B2|2016-01-05|Modular LED lamp structure with replaceable modules
JP2005285446A|2005-10-13|Led光源装置
US20130208477A1|2013-08-15|Easily collapsible led bulb
JP2014139946A|2014-07-31|照明器具
US20140247585A1|2014-09-04|Semiconductor lighting apparatus
US20130062631A1|2013-03-14|Light emitting structure,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RU2654203C1|2018-05-17|Лампа и осветительный прибор
KR20110003543U|2011-04-13|조명 하우징 및 이를 구비한 엘이디 조명기구
KR20200045594A|2020-05-06|조명기구
JP2016046191A|2016-04-04|ランプ
KR101380345B1|2014-04-02|Led 조명기구
KR20150045221A|2015-04-28|조명 장치 및 조명 시스템
JP2014135202A|2014-07-24|照明装置
KR20170064433A|2017-06-09|벌브형 led 램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램프
TW201400746A|2014-01-01|Led燈管
JP2012054104A|2012-03-15|円形照明装置
JP3175197U|2012-04-26|着脱が容易なledランプ
RU114505U1|2012-03-27|Модуль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е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KR101040691B1|2011-06-10|발광 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형광등
TWI530642B|2016-04-21|發光二極體燈管
JP6331876B2|2018-05-30|ランプ
KR20090014776A|2009-02-11|광유도확산체 교체가 용이한 엘이디 조명기구
WO2016031370A1|2016-03-03|ランプ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20130128581A1|2013-05-23|
TWI445899B|2014-07-21|
US8814388B2|2014-08-26|
CN103133923A|2013-06-05|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4349661B2|1996-05-14|2009-10-21|三菱電機株式会社|蛍光灯ソケット|
US11082664B2|2004-07-06|2021-08-03|Tseng-Lu Chien|Multiple functions LED night light|
TWI311181B|2006-06-12|2009-06-21|Anteya Technology Corp|High power led light bar construction|
TWI319632B|2006-11-22|2010-01-11|Lighthouse Technology Co Ltd||
CN101226976B|2007-10-09|2012-01-04|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定位结构|
TWM345341U|2008-05-30|2008-11-21|Unity Opto Technology Co Ltd|Light-emitting structure|
CN201382283Y|2009-03-26|2010-01-13|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光二极管灯管结构|
JP5517239B2|2009-11-10|2014-06-11|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コネクタ|
CN201568797U|2010-01-04|2010-09-01|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Led灯条|
TWM390412U|2010-02-12|2010-10-11|Ledtech Electronics Corp|Assembly-type LED lamp strip structure for generating the continuous light, and lamp device|
CN201851944U|2010-10-18|2011-06-01|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一种led灯条|
TWM416168U|2011-03-01|2011-11-11|Dawin Co Ltd|Illumination structure with combined stereoscopic molded body|TWI507631B|2013-03-08|2015-11-11|Lite On Technology Corp|導光罩組裝結構及應用其之照明裝置|
USD780704S1|2014-08-27|2017-03-07|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Light source module|
USD774006S1|2014-08-27|2016-12-13|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Light source module|
CN104235663B|2014-09-23|2015-12-30|中山市欧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一种led软灯条的生产工艺|
US10976032B2|2014-11-07|2021-04-13|Sls Superlight Solutions Ug|Luminaire comprising an LED chip|
USD768584S1|2014-11-13|2016-10-11|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Light source module|
CN104900638B|2015-05-27|2017-10-24|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发光元件组装结构|
USD886751S1|2016-09-29|2020-06-09|Genesis Photonics Inc.|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法律状态:
2020-04-2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2607A|TWI445899B|2011-11-21|2011-11-21|組裝式燈條結構|TW100142607A| TWI445899B|2011-11-21|2011-11-21|組裝式燈條結構|
CN201110431618XA| CN103133923A|2011-11-21|2011-12-21|组装式灯条结构|
US13/560,235| US8814388B2|2011-11-21|2012-07-27|Assembly light bar structu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