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輛發電機之冷卻系統
专利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車輛發電機之冷卻系統,其包括有一引擎、一發電機及一集風罩;該發電機中設有一轉子及一風扇,該轉子可被引擎所驅動,該轉子可同步轉動該風扇,該集風罩以一導風管連通該機殼;藉此,該風扇將外界空氣吸入並依序經由集風罩之進風口、導風管、入風口導引至發電機之機殼內部進行散熱,再由出風口及出風管排出,達到在密閉的引擎室中對發電機進行散熱的目的。 公开号:TW201321224A 申请号:TW100143694 申请日:2011-11-29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Jian-Ping Zeng;Wen-Ming Su 申请人:Kwang Yang Motor Co; IPC主号:F02B41-00
专利说明:
車輛發電機之冷卻系統 本發明為一種車輛之冷卻系統,尤指一種對位於密閉引擎室中之發電機進行散熱冷卻的冷卻系統。 車輛為了對設置之電器提供電力,例如:燈具、空調裝置及電瓶之電力回充,會在車輛上設置一發電機,發電機經由引擎帶動而產生電力,當發電機在高負荷之高速運轉時,會產生高溫高熱之現象,若未能及時進行降溫將造成發電機的運轉不順,故需要進行散熱。 因此現有技術中有一種發電機,其係於發電機之機殼上穿設有複數之散熱孔,以將機殼內部之熱量排出達到降溫目的,但由於發電機及引擎通常設置在一密閉之引擎室中,引擎室內部之空氣無法大量與外界空氣流通,散熱孔無法有效將發電機所產生的熱量排出引擎室外並引進車輛外部的空氣,使得發電機的溫度仍持續增加,導致其使用壽命縮短,實有待進一步改良。 有鑒於現有技術之車輛的發電機位於密閉的引擎室中,在高速高負荷運轉時無法有效散熱的缺點,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即為提供一種能對發電機進行散熱、冷卻的冷卻系統。 為達到所述的發明目的,本發明之車輛發電機之冷卻系統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包括有一引擎、一發電機及一集風罩;該發電機包括有一機殼,於中空狀的機殼內設有一轉子及一風扇,該轉子被引擎所驅動,該轉子同步帶動風扇;該集風罩為一中空殼體且一側形成有一進風口,該集風罩之殼體內部以一導風管連通該機殼。 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發電機位於引擎的一側,該引擎具有一傳動箱,該傳動箱以另一導風管連通該集風罩。 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另一導風管係連通至該集風罩之殼體內部。 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集風罩與發電機設置在相對引擎的同一側處,且該集風罩的位置高於發電機。 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機殼上形成有一入風口及一出風口,該集風罩之導風管係連接該機殼之入風口,該機殼之出風口延伸設有一出風管,該引擎連接有一排氣管,該出風管之一端延伸至該引擎的排氣管處。 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入風口及出風口的內徑相同。 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導風管及該出風管的管徑相同。 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傳動箱內設有無段變速機構。 藉由上述技術手段的運用,引擎運轉時,由於集風罩可連通引擎室外部,該發電機之風扇將外界空氣吸入並依序經由進風口、導風管、入風口導引至機殼內部進行散熱,再由出風口及出風管排出,達到提高在密閉的引擎室中進行散熱的目的;由於風扇係與該轉子可同步轉動的連接,在轉子以高速高負荷運轉時,風扇的轉動速度也隨之增加,使由集風罩導入發電機內部的風量亦增加,提升散熱效率以有效冷卻高負荷運轉的發電機;該引擎之傳動箱以另一導風管連通該集風罩,可與發電機同步進行散熱,避免重複設置集風罩所增加的成本,以及節省引擎室內部空間;該集風罩的位置鄰近於發電機,兩者之間的距離極短,可提高入風之效率,該集風罩的位置又高於發電機的位置,可避免車輛行駛時泥沙進入集風罩的情形。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為一種車輛發電機之冷卻系統,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其係設置在一車輛之引擎室10內,該引擎室10呈封閉狀,該引擎室10內部設有一引擎20、一發電機30,於該引擎室10的上方處設有一集風罩40,該集風罩40與發電機30位於相對引擎20的同一側處。 該引擎20為現有技術,其包括有一排氣管及傳動箱22,該傳動箱22內可設有現有技術中之無段變速機構,該引擎20可將產生之動力輸送至傳動箱22中的無段變速機構。 請配合參閱圖4所示,該發電機30包括有一機殼31,該機殼31為一中空殼體,在該機殼31的兩端外壁面上分別形成一入風口320及一出風口322,於機殼31內設有一轉子(圖中未示)及一風扇321,該轉子與該傳動箱22內部的無段變速機構相連接,並可由引擎20經由無段變速機構所帶動旋轉,該轉子可同步帶動該風扇321,該風扇321設置在該機殼31內部位於入風口320之一端處,該風扇321具有複數放射狀排列之正向斜下葉片或螺旋斜下葉片,其轉動時可於入風口320處產生吸力,可將機殼31外部之空氣導流至出風口322處排出,於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該入風口320及出風口322具有相同之內徑,於該出風口322延伸設有一出風管33,該出風管33的一端管口延伸至相對於該引擎20的排氣管處。 該集風罩40為一中空之殼體,殼體之一側具有一與殼體內部連通的進風口41以形成一單向引出風盒,該集風罩40的位置鄰近於發電機30且高於發電機30的位置,該集風罩40以一導風管42連接該發電機30之機殼31上的入風口320,使該集風罩40內部與該入風口320相連通,於圖中所示之較佳實施例中,該導風管42之管徑與該出風管33之管徑相同,該集風罩40以另一導風管43連接該引擎裝置20之傳動箱22,使該集風罩40內部與該傳動箱22之殼體內部相連通,可將空氣導引至傳動箱22中。 藉由上述的技術手段,安裝有本發明之冷卻系統的車輛於行駛時,該引擎20帶動發電機30及風扇321運轉,由於風扇321旋轉時可將外界空氣由集風罩40之進風口41及導風管42吸入,外界空氣依序經由進風口41、導風管42、入風口320導引至發電機30之機殼31內部進行散熱,再由出風口322及出風管33排出並同時將熱量帶出,在轉子以高速高負荷運轉時,風扇321的轉動速度也隨之增加,同時增加由集風罩40導入發電機30內部的風量,使其散熱效率增加,有效對高負荷運轉中的發電機30進行降溫;由於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該傳動箱22以一導風管43與該集風罩40相連通,提供傳動箱22內的無段變速機構可與發電機30同步進行散熱,避免重複設置集風罩40所增加的成本,以及節省引擎室10內部空間。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引擎室 20...引擎 22...傳動箱 30...發電機 31...機殼 320...入風口 321...風扇 322...出風口 33...出風管 40...集風罩 41...進風口 42、43...導風管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外觀示意圖(一)。 圖2為本發明的立體外觀示意圖(二)。 圖3為本發明的立體外觀示意圖(三)。 圖4為本發明之發電機的部份內部結構示意圖。 10...引擎室 20...引擎 22...傳動箱 30...發電機 33...出風管 40...集風罩 42、43...導風管
权利要求:
Claims (8) [1] 一種車輛發電機之冷卻系統,其包括有一引擎、一發電機及一集風罩;該發電機包括有一機殼,於中空狀的機殼內設有一轉子及一風扇,該轉子被引擎所驅動,該轉子同步帶動風扇;該集風罩為一中空殼體且一側形成有一進風口,該集風罩之殼體內部以一導風管連通該機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發電機位於引擎的一側,該引擎具有一傳動箱,該傳動箱以另一導風管連通該集風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另一導風管係連通至該集風罩之殼體內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集風罩與發電機設置在相對引擎的同一側處,且該集風罩的位置高於發電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任一項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機殼上形成有一入風口及一出風口,該集風罩之導風管係連接該機殼之入風口,該機殼之出風口延伸設有一出風管,該引擎連接有一排氣管,該出風管之一端延伸至該引擎的排氣管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入風口及出風口的內徑相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導風管及該出風管的管徑相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車輛發動機之冷卻系統,其中該傳動箱內設有無段變速機構。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20070048343A|2007-05-09|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배터리유닛 및 모터제어유닛 냉각시스템 TWI477411B|2015-03-21|Vehicle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CN202550740U|2012-11-21|无风扇的电机冷却结构 CN101776007B|2012-07-11|箱型柴油发电机组散热结构 US9279427B2|2016-03-08|Cooling system for a generator of a vehicle CN208923982U|2019-05-31|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 CN102427700A|2012-04-25|机柜散热装置 CN205518734U|2016-08-31|手持式直流清洗机 CN104143883B|2017-11-21|多部件同时冷却的发电机 CN201620943U|2010-11-03|箱型柴油发电机组散热结构 CN204706996U|2015-10-14|水冷式马达装置 CN212155210U|2020-12-15|一种高效率的外转子离心风机 CN202756307U|2013-02-27|一种配水冷却箱的高温轴流风机 CN103475156A|2013-12-25|牵引电机冷气冷却系统 CN208923985U|2019-05-31|新型风冷车载汽油变频发电机组 CN202424408U|2012-09-05|车辆发电机的冷却系统 WO2012041210A1|2012-04-05|碎纸机 CN102261545B|2012-12-19|一种推车式风冷低噪音箱式电站 CN215521311U|2022-01-14|一种耐高温离心风机 CN212992233U|2021-04-16|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性能好的电机控制器 CN212619452U|2021-02-26|一种金属基板半导体制冷装置 JP2015117676A|2015-06-25|空気圧縮機 CN211670730U|2020-10-13|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速电机 CN213754253U|2021-07-20|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机电一体化电机 CN111082343B|2021-04-13|一种除湿降温配电箱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77411B|2015-03-21| US20130133322A1|2013-05-30|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5515816A|1995-05-08|1996-05-14|Ball; Ronald|Electrical generator set| TWM249854U|2003-10-29|2004-11-11|Kwang Yang Motor Co|Cooling structure for stepless gearshift system of all terrain vehicle| JP4041467B2|2004-02-17|2008-01-30|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2006290295A|2005-04-14|2006-10-26|Yamaha Motor Co Ltd|鞍乗型車両| TWI258533B|2005-09-23|2006-07-21|Yamaha Motor Co Ltd|Exhaust device| WO2008032414A1|2006-09-14|2008-03-20|Shindaiwa Corporation|Générateur de moteur insonore| JP4922080B2|2006-09-20|2012-04-25|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排風ダクトを備える車両搭載内燃機関| TWI323313B|2007-03-01|2010-04-11|Kwang Yang Motor Co|| US8517136B2|2010-04-06|2013-08-27|Polaris Industries Inc.|Vehicle|DE102014209279A1|2014-05-16|2015-11-19|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Fahrzeug mit einem Verbrennungsmotor und einer Luftleiteinrichtung|
法律状态:
2018-12-2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3694A|TWI477411B|2011-11-29|2011-11-29|Vehicle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TW100143694A| TWI477411B|2011-11-29|2011-11-29|Vehicle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US13/685,451| US20130133322A1|2011-11-29|2012-11-26|Cooling system for an exhaust pipe of a vehicle|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