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藉由燃燒裝置而效率良好地在短時間熔削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的金屬塊,而能適當地洗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為了洗淨熔融金屬容器30的澆道32,係使用一種燃燒裝置,該燃燒裝置在燃燒器10前端的中央部,係設置複數個具有能以高速送出助燃性氣體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與送出燃料氣體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a之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並在該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外周側,設置複數個具有能以高速送出助燃性氣體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b與送出燃料氣體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b之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
公开号:TW201321102A
申请号:TW101126926
申请日:2012-07-26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Kimio Taniyama;Kunio Fujii;Shinichi Fukunaga;Yuuji Hiramoto;Kiyoshi Yamaji;Yoshinori SHIN
申请人:Chugai Ro Kogyo Kaisha Ltd;
IPC主号:B22D43-00
专利说明:
燃燒裝置及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清洗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熔削附著於漏斗(tundish)等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的金屬塊所使用之燃燒裝置,及藉由該燃燒裝置熔削去除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的金屬塊,以防止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阻塞之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清洗方法。尤其是具有能效率良好地在短時間熔削前述之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的金屬塊,而能適當地洗淨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的特徵。
以往,在漏斗等之熔融金屬容器中,如專利文獻1所示,熔融金屬會被供通過熔融金屬之澆道部分的耐火材料等吸走熱能而凝固,而會在澆道附著金屬塊,會有因此而造成澆道阻塞的問題。此外,如同專利文獻2所示,以澆道的其他形態而言,具有澆口(漏斗上部注嘴),該澆口也有相同的問題。
因此,以往至今,不斷地在進行去除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的金屬塊,來防止澆道在熔融金屬容器之中阻塞之情形。
而且,在如此去除附著於澆道之金屬塊時,以往係藉由使用燃燒器之燃燒裝置,來進行加熱熔融以去除附著於澆道之金屬塊,惟會有欲加熱熔融以去除附著於澆道之金屬塊須要許多時間的問題。
此外,為了迅速地加熱熔融以去除附著於澆道之金屬塊,還從燃燒裝置的相反側使用氧氣噴流噴槍(jet lance)來噴吹氧氣。
但是,在如此使用氧氣噴流噴槍來噴吹氧氣時,作業員係使氧氣噴流噴槍設置於適當的位置來進行氧氣之噴吹,因此,不但作業繁複,並且還會伴隨著金屬塊的加熱熔融而產生煙霧等,而有對作業員帶來不良影響之虞。
此外,如專利文獻2所示,在以往,還有人已提出一種發明,係在作為澆道之漏斗的澆口之出口側設置封套(seal cover),通過封套內而從電漿火炬(plasma torch)對附著於澆道的金屬塊噴吹以非氧化性氣體、還原性氣體、或該等之混合氣體為原料氣體之電漿噴流(plasma jet),來洗淨澆道。
但是,如此在作為澆道之漏斗的澆口之出口側設置封套,並以如同前述之原料氣體作為電漿噴流而從電漿火炬噴吹時,不但作業繁複且成本高昂,並且還會有無法迅速地去除附著於澆道之金屬塊的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2206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11-138240號公報
本發明係以解決在熔削附著於漏斗等之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的金屬塊時的前述之問題為課題者。
亦即,本發明之課題係在於:在藉由燃燒裝置熔削去除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之金屬塊時,能效率良好地在短時間熔削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之金屬塊,而適當地洗淨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
在本發明之燃燒裝置中,為解決如同前述之課題,在燃燒器前端之中央部設置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並在該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外周側設置外焰用之燃燒用噴嘴,且能將內焰與外焰獨立並控制。
而且,於此種燃燒裝置中,係能在燃燒器前端之中央部設置複數個具有送出助燃性氣體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與送出燃料氣體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的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並且能在該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外周側設置複數個具有送出助燃性氣體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與送出燃料氣體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的外焰用之燃燒用噴嘴。
在此,於該燃燒裝置中,以前述之助燃性氣體而言,能使用氧氣或空氣等,但為了提高燃料氣體的燃燒性,較佳為於助燃性氣體使用氧氣。
此外,於該燃燒裝置中,在從前述之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送出助燃性氣體時,為了效率良好地在短時間熔削附著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並朝前方吹跑,較佳為以高速從前述之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送出助燃性氣體,另一方面,當送出助燃性氣體之速度變得過快時,火焰會升起(lift)而有無法進行穩定的燃燒之虞。因此,較佳為將從前述之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所送出之助燃性氣體的送出速度設在450至500m/s的範圍。
此外,如同前述,為了作成即使在以高速從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送出助燃性氣體時,亦使燃料氣體穩定燃燒,較佳為在前述之各燃燒用噴嘴的前端部設置燃燒用凹部。
此外,如同前述,在燃燒器前端分別設置複數個內焰用與外焰用之燃燒用噴嘴之情況,當對內焰用及外焰用之各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與燃料氣體送出噴嘴,分別適當地供給助燃性氣體與燃料氣體時,可將對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供給助燃性氣體的內焰用助燃性氣體供給管、對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供給燃料氣體的內焰用燃料氣體供給管、對外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供給助燃性氣體的外焰用助燃性氣體供給管、及對外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供給燃料氣體的外焰用燃料氣體供給管,作成為多重管構造。
此外,在該燃燒裝置中,為了作成在相鄰的燃燒用噴嘴中彼此能進行適當的燃燒,並且能彼此補足燃燒,而在將前述之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的內徑設為D,並將相鄰之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間的間隔設為P時,較佳為設成滿足3≦P/D≦5的條件。
另外,本發明之燃燒裝置,係作為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洗淨裝置來使用。一般而言,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剖面,係為直徑50mm以上、400mm以下的圓形,或與該圓形同面積的面。
而且,在本發明之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洗淨方法中,係使用前述之燃燒裝置,來熔削去除附著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
在此,在藉由前述之燃燒裝置來熔削去除附著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時,較佳為在熔削附著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的初期,使前述的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比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還強烈。此外,亦可設成在熔削附著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的初期,僅進行前述的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而在其後僅進行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
在本發明之燃燒裝置中,因在燃燒器前端的中央部設置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並且在該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外周側設置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並能獨立並控制內燄與外燄,因此,在使用該燃燒裝置來洗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時,能在熔削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的初期,使前述的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比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還強烈。進而,還能在熔削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的初期,僅進行前述的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而在其後僅進行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
此外,於本發明之燃燒裝置,在設置於燃燒器前端之複數個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及設置於其外周側之複數個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中,在作成分別從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送出助燃性氣體而使燃料氣體燃燒時,能以高速分別從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送出助燃性氣體而使燃料氣體強烈燃燒,並且在以此種方式以高速使助燃性氣體從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送出時,即使一部分的燃燒用噴嘴之火焰變得不穩定,仍可藉由鄰接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來補足,能於各燃燒用噴嘴進行穩定的燃燒,而不會發生火焰飛揚的情形。
而且,在使用本發明之燃燒裝置,來熔削去除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的金屬塊時,在設置於燃燒器前端之複數個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及複數個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中,能分別以高速從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送出助燃性氣體而使燃料氣體燃燒,即使不使用習知之氧氣噴流噴槍,亦能藉由設置在燃燒器前端之複數個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與複數個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來使附著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迅速地熔融,而能效率良好地在短時間熔削去除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並能適當地洗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
以下,根據所附圖式,具體性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燃燒裝置及使用該燃燒裝置來熔削去除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的金屬塊的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洗淨方法。另外,本發明之燃燒裝置及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洗淨方法並非為限定於下述所示之實施形態者,而係為能在不變更發明主旨之範圍內適當變更而實施者。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之燃燒裝置中,在燃燒器10前端的中央部,設置有複數個具有使用能以音速以上的高速將由氧氣或空氣構成之助燃性氣體送出之拉瓦爾噴嘴(De Laral nozzle)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及送出燃料氣體之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a的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並且在該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的外周側,設置有複數個具有使用能以音速以上的高速將由氧氣或空氣構成之助燃性氣體送出之拉瓦爾噴嘴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b、及送出燃料氣體之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b的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並且在該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設置有用以使該燃燒器10冷卻之冷卻部14。
在此,如第2圖所示,在前述之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中,係於各者之前端部設置有燃燒用凹部15a,15b,並在該燃燒用凹部15a,15b使助燃性氣體從前述之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送出,並且使燃料氣體從前述之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a,12b送出,在該燃燒用凹部15a,15b使燃料氣體與助燃性氣體接觸而燃燒。
此外,在對前述之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之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供給助燃性氣體,並且對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a,12b供給燃料氣體時,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如第3圖所示,將對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供給助燃性氣體的內燄用助燃性氣體供給管16a、對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a供給燃料氣體的內燄用燃料氣體供給管17a、對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b供給助燃性氣體的外燄用助燃性氣體供給管16b、及對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b供給燃料氣體的外燄用燃料氣體供給管17b,以同心圓狀的方式配置為多重管構造,而連接至以前述方式設置有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的燃燒器10前端之噴嘴部10a。
而且,如第4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之燃燒裝置中,藉由控制裝置20控制從助燃性氣體供給裝置21供給至前述的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及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之助燃性氣體的量,並且控制從燃料氣體供給裝置22供給至前述的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及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a,12b之燃燒氣體的量。
而且,如第5圖所示,在漏斗等之熔融金屬容器30中,在將附著於設置在耐火物31的供熔融金屬通過之澆道32的部分的金屬塊33,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燃燒裝置進行熔削時,係將前述之燃燒器10前端朝向前述之澆道32的部分進行安裝,且在前述的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的前述燃燒用凹部15a,15b使助燃性氣體分別從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送出,並使燃料氣體從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a,12b送出,而使燃料氣體在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燃燒,熔削附著在澆道32的部分之金屬塊33。
在此,如同前述,在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的燃燒用凹部15a,15b,當分別使助燃性氣體從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送出,並且使燃料氣體從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a,12b送出,則會因助燃性氣體與燃料氣體在各燃燒用凹部15a,15b內部彼此碰撞攪拌而混合,而能在各燃燒用噴嘴13a,13b得到穩定的火焰,並且亦能防止火焰在燃燒器10的內部產生逆火。
在此,當以音速以上的高速使助燃性氣體分別從設置在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的前述之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送出時,藉由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之高速的火焰,會使附著在澆道32的部分之金屬塊33迅速地熔融,而迅速地熔削附著在澆道32的部分之金屬塊33。
此外,如同前述,在分別使助燃性氣體以音速以上的高速從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送出時,在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的前述之燃燒用凹部15a,15b中,使火焰成為火燄穩定,並且會因為鄰接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的燃燒,亦不會使火焰飛揚而消失,而能在各燃燒用噴嘴13a,13b中進行穩定的燃燒。
在此,當從前述的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送出助燃性氣體的送出速度變慢時,會無法如同前述將熔融之金屬塊33朝前方推出來適當地吹飛。另一方面,當送出速度過快時,各燃燒用噴嘴13a,13b的火焰會升起而使燃燒變得不穩定,且燃燒效率因此降低,噪音會隨著熔化效率的降低而變大。因此,較佳為將從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所送出之助燃性氣體的送出速度設在450至500m/s的範圍。
此外,在前述的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中,為了作成相鄰的燃燒用噴嘴13a,13b、13a,13b會彼此進行適當的燃燒,並且能補足彼此的燃燒,如第1圖所示,較佳為在將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之內徑設為D,而在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及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將相鄰之燃燒用噴嘴13a,13b、13a,13b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11b、11a,11b間的間隔設為P時,滿足3≦P/D≦5的條件。
再者,如同前述,使燃料氣體在內燄用及外燄用之各燃燒用噴嘴13a,13b中使燃料氣體燃燒,而熔削附著在澆道32的部分之金屬塊33時,在初期的階段中,係藉由前述之控制裝置20,來使從內燄用之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a所送出之助燃性氣體的量及從內燄用之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a所送出之燃料氣體的量,比從外燄用之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b所送出之助燃性氣體的量及從外燄用之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b所送出之燃料氣體的量還多,如第6圖所示,較佳為使內燄用燃燒用噴嘴13a的燃燒比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燃燒還強烈。
如此一來,即使澆道32的開口因為附著於澆道32的金屬塊33而變小,藉由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之燃燒的火焰,該澆道32的中心部之金屬塊33仍會迅速地被熔削,貫通澆道而使開口逐漸變大,來適當地熔削附著於澆道32的金屬塊33,並且防止火焰反衝(backlash)。此外,由於藉由前述的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外燄而防止周圍空氣的捲入,故能減輕內燄之速度衰減、及溫度降低之情形。
此外,設成在以此方式熔削澆道32的中心部之金屬塊33,而將附著有金屬塊33之澆道32的貫通孔變大到某種程度之後,使從外燄用之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11b所送出之助燃性氣體的量及從外燄用之燃料氣體送出噴嘴12b所送出之燃料氣體的量增多,而使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燃燒增強,來熔削附著在澆道32的周邊部之金屬塊33。
再者,在前述之實施形態中,雖然設成在熔削附著於澆道32之金屬塊33的初期使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的燃燒比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燃燒還強烈,但亦可設成在熔削附著於澆道32之金屬塊33的後期使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燃燒比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的燃燒還強烈。
此外,亦可設成在熔削附著於澆道32之金屬塊33的初期,僅進行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的燃燒,而在使附著有金屬塊33之澆道32的貫通孔變大到某種程度之後,僅進行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燃燒。
如同前述,在本發明中,係設成將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的燃燒、及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燃燒分別獨立來控制,並在澆道32的開口因所附著的金屬塊33而變小時,使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的內燄比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外燄還強烈,來使澆道32的中心部之金屬塊33熔解,並在為了使貫通澆道32的開口逐漸變大而集中燃料來使用,且在貫通澆道32的開口變大到某種程度的時間點,使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b的燃燒比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13a的燃燒還強烈,並為了擴大貫通澆道32之開口而集中燃料。因此,能效率良好地使用燃料,並能比以往更在短時間內洗淨澆道32。
10‧‧‧燃燒器
10a‧‧‧噴嘴部
11a‧‧‧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
11b‧‧‧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
12a‧‧‧燃料氣體送出噴嘴
12b‧‧‧燃料氣體送出噴嘴
13a‧‧‧燃燒用噴嘴
13b‧‧‧燃燒用噴嘴
14‧‧‧冷卻部
15a‧‧‧燃燒用凹部
15b‧‧‧燃燒用凹部
16a‧‧‧內燄用助燃性氣體供給管
16b‧‧‧外燄用助燃性氣體供給管
17a‧‧‧內燄用燃料氣體供給管
17b‧‧‧外燄用燃料氣體供給管
20‧‧‧控制裝置
21‧‧‧助燃性氣體供給裝置
22‧‧‧燃料氣體供給裝置
30‧‧‧熔融金屬容器
31‧‧‧耐火物
32‧‧‧澆道
33‧‧‧金屬塊
D‧‧‧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的內徑
P‧‧‧相鄰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間的間隔
第1圖係為在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燃燒裝置中,燃燒器之前端側的概略前視圖。
第2圖係為在前述實施形態的燃燒裝置中,設置在燃燒器前端之燃燒用噴嘴的剖面說明圖。
第3圖係為顯示在前述實施形態的燃燒裝置中,對設置在燃燒器前端的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與燃料及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與燃燒用噴嘴,分別供給助燃性氣體及燃料氣體之構造的概略剖面說明圖。
第4圖係為顯示在前述實施形態的燃燒裝置中,藉由控制裝置來控制供給至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及燃料氣體的量,並控制供給至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及燃料氣體的量之構成的方塊圖。
第5圖係為顯示使用前述實施形態的燃燒裝置,來熔削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的狀態的概略剖面說明圖。
第6圖係為顯示使用前述實施形態的燃燒裝置來熔削附著於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初期,使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比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還強烈之狀態的概略說明圖。
10‧‧‧燃燒器
11a、11b‧‧‧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
12a、12b‧‧‧燃料氣體送出噴嘴
13a、13b‧‧‧燃燒用噴嘴
16a‧‧‧內燄用助燃性氣體供給管
16b‧‧‧外燄用助燃性氣體供給管
17a‧‧‧內燄用燃料氣體供給管
17b‧‧‧外燄用燃料氣體供給管
D‧‧‧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的內徑
P‧‧‧相鄰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間的間隔
权利要求:
Claims (8)
[1] 一種燃燒裝置,在燃燒器前端之中央部設置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並在該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外周側設置外焰用之燃燒用噴嘴,且能將內焰與外焰獨立並控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燃燒裝置,其中,在燃燒器前端之中央部設置複數個具有送出助燃性氣體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與送出燃料氣體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的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並且在該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外周側設置複數個具有送出助燃性氣體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與送出燃料氣體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的外焰用之燃燒用噴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燃燒裝置,其中,在前述之各燃燒用噴嘴的前端部設置燃燒用凹部,並在該燃燒用凹部之中設置前述之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與燃料氣體送出噴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燃燒裝置,其中,對前述之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供給助燃性氣體的內焰用助燃性氣體供給管、對內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供給燃料氣體的內焰用燃料氣體供給管、對外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供給助燃性氣體的外焰用助燃性氣體供給管、及對外焰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料氣體送出噴嘴供給燃料氣體的外焰用燃料氣體供給管,係構成為多重管構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燃燒裝置,其中,從前述之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所送出之助燃性氣體的送出速度係在450至500m/s的範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燃燒裝置,其中,在將前述之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的內徑設為D,並將相鄰之燃燒用噴嘴的助燃性氣體送出噴嘴間的間隔設為P時,係滿足3≦P/D≦5的條件。
[7] 一種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清洗方法,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燃燒裝置,在熔削附著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的初期,使前述的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比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還強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清洗方法,其中,在熔削附著在熔融金屬容器的澆道之金屬塊的初期,僅進行前述的內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而在其後僅進行外燄用之燃燒用噴嘴的燃燒。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5336090B2|2013-11-06|アーク炉における冶金処理のための多機能インジェクタ及び関連燃焼プロセス
JP2016505487A|2016-02-25|液中燃焼溶融のための旋回バーナ及びプロセス
JP2008039362A|2008-02-21|バーナ及び粉体可燃物の燃焼方法並びに冷鉄源の溶解・精錬方法
TWI584889B|2017-06-01|燃燒裝置及熔融金屬容器之澆道清洗方法
JP3181222B2|2001-07-03|電気炉用高速純酸素助燃バーナ
JPH09248497A|1997-09-22|耐火物溶射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1263609A|2001-09-26|外部混合式液体燃料バーナ
JP5988014B1|2016-09-07|電気炉による溶鉄の製造方法
TWI573635B|2017-03-11|熔金屬鍋的附著物去除方法及熔金屬鍋的附著物去除裝置
JP2012172867A|2012-09-10|助燃バーナーおよび電気炉
JP3754576B2|2006-03-15|表面溶融炉
JP4731260B2|2011-07-20|表面溶融炉
JP2017008394A|2017-01-12|低温溶射用hvaf溶射装置
JP2004108656A|2004-04-08|廃プラスチックバーナ・ランス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冷鉄源の溶解方法
SU672216A1|1979-07-05|Фурма дл продувки металла газокислородной смесью
CN105328300A|2016-02-17|一种清除钢坯表面裂纹的方法
JP5179989B2|2013-04-10|表面溶融炉
KR100905515B1|2009-07-01|안정된 화염 생성을 보장하는 용사용 산소버너
JP2001132911A|2001-05-18|アーク炉用廃プラスチックの吹き込み方法及び廃プラスチック燃焼バーナ
JP2007101065A|2007-04-19|酸素ガスバーナ
JPH08247665A|1996-09-27|火炎溶射補修材料
JP2008087993A|2008-04-17|光学ガラスの加工方法
KR20120054439A|2012-05-30|버너 블록 및 고체 용해 장치
JPH07225011A|1995-08-22|酸素バーナ
JPH08320189A|1996-12-03|付着溶融金属の除去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KR20140041462A|2014-04-04|
CN103561889A|2014-02-05|
JP2013031859A|2013-02-14|
CN103561889B|2016-05-18|
TWI584889B|2017-06-01|
JP5749112B2|2015-07-15|
WO2013018754A1|2013-02-07|
KR101866604B1|2018-06-1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573635B|2014-04-23|2017-03-11|中外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熔金屬鍋的附著物去除方法及熔金屬鍋的附著物去除裝置|US3529915A|1967-06-09|1970-09-22|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Burner|
US4475885A|1983-07-28|1984-10-09|Bloom Engineering Company, Inc.|Adjustable flame burner|
US5112219A|1990-09-14|1992-05-12|Rocky Mountain Emprise, Inc.|Dual mixing gas burner|
JP3164408B2|1992-04-08|2001-05-08|中外炉工業株式会社|酸素−ガス燃料バーナ|
JP2976826B2|1994-10-17|1999-11-10|日本鋼管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バーナ機構|
JPH08300112A|1995-04-28|1996-11-19|Nippon Steel Corp|連続鋳造方法|
JPH09220647A|1996-02-12|1997-08-26|Nippon Steel Corp|連続鋳造用タンディッシュの湯道耐火物|
JP3181222B2|1996-06-20|2001-07-03|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電気炉用高速純酸素助燃バーナ|
JP3227417B2|1997-11-04|2001-11-12|川崎製鉄株式会社|連続鋳造用タンディッシュ上ノズルの洗浄方法|
JP2002295812A|2001-03-30|2002-10-09|Chugai Ro Co Ltd|拡散火炎二段燃焼式ガスバーナ|
JP2004043195A|2002-07-03|2004-02-12|Chiyoda Corp|低級炭化水素ガスから合成ガス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976772B|2004-06-28|2011-12-14|联合工程公司|清除铸件飞边和堵塞的方法和装置|
JP2007139380A|2005-11-22|2007-06-07|Osaka Gas Co Ltd|加熱炉用の燃焼装置|
JP4645972B2|2005-12-14|2011-03-09|修 廣田|噴射炎バーナー及び炉並びに火炎発生方法|
US8393892B2|2007-05-30|2013-03-12|Taiyo Nippon Sanso Corporation|Burner for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spheroidized particle|DE102015105144A1|2015-04-02|2016-10-06|Gefam Gmbh|Flämmkopf|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168055A|JP5749112B2|2011-08-01|2011-08-01|燃焼装置及び溶融金属容器の湯道洗浄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