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腦裝置進行無線連線之方法
专利摘要:
電腦裝置進行無線連線之方法,包含執行一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當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使用內建在該電腦裝置中之一無線模組掃描鄰近的至少一存取點,及將該無線模組連結到該至少一存取點中之一存取點。 公开号:TW201304587A 申请号:TW100149521 申请日:2011-12-29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Shu-yu JIANG;Yung-Sen Lin 申请人:Acer Inc; IPC主号:H04W48-00
专利说明:
電腦裝置進行無線連線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腦裝置無線連線至網際網路之方法,尤指一種使電腦裝置快速完成透過無線連線至網際網路之方法。 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藍芽(bluetooth)及第三代行動通信系統(3G)等無線連線技術,目前已廣泛地運用在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以提供使用者無線上網的服務,且存取點(access point,AP)在各大城市中已經越來越普及,因此如何有效率地運用行動裝置進行無線連線是極需探討的議題。 以目前的作法而言,使用者在將電腦裝置(如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等)透過進行無線連線時,必須先開啟電腦裝置的電源,使電腦裝置進入執行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的程序,並於執行完BIOS程序後,再執行一作業系統,如視窗作業系統(Windows)。在作業系統就緒後,才可對電腦裝置輸入指令使電腦裝置透過無線連結至網際網路,或藉由已安裝的軟體使電腦裝置於作業系統就緒後使電腦裝置自動無線連結至網際網路。 由於上述方法必須等待電腦裝置執行完BIOS程序及作業系統後,電腦裝置才可無線連結至網際網路,造成使用者使用電腦裝置進行無線上網時往往必須等待冗長的時間,因而對使用者造成極大的不便。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提供一種電腦裝置進行無線連線之方法,包含執行一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當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使用內建在該電腦裝置中之一無線模組掃描鄰近的至少一存取點,及將該無線模組連結到該至少一存取點中之一存取點。 透過本發明所提供之方法,電腦裝置時可在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使用內建在該電腦裝置中之無線模組掃描鄰近的至少一存取點,因此無線模組可在啟始作業系統之前,決定欲連線至哪一個存取點。 請參考第1圖,第1圖係為本發明電腦裝置30在無線通訊環境100下無線連結至網際網路70之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電腦裝置30係內建有一無線模組32,以透過無線模組32掃描鄰近的存取點20。電腦裝置30係於無線模組32掃描到存取點20後,再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無線模組32可以是使用WiFi、3G、藍芽等無線通訊方式的無線模組。 請參考第2圖,第2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腦裝置100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之流程圖,說明如下: 步驟202:開啟電腦裝置30之電源; 步驟204:電腦裝置30執行一BIOS程序; 步驟206:內建在電腦裝置30中之無線模組32掃描鄰近的存取點; 步驟208:電腦裝置30執行一系統驅動程式; 步驟210:電腦裝置30完成執行該系統驅動程式時,啟始一作業系統; 步驟212:根據搜尋到的存取點比對無線模組32的存取點偏好列表,選取一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並根據對無線模組32的設定執行步驟214或步驟216; 步驟214:當無線保真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時,分配一靜態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值至無線模組32,使無線模組32以分配到的靜態IP值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執行步驟218; 步驟216:當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時,分配一浮動IP值至無線模組32,使無線模組32以分配到的浮動IP值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 步驟218:無線模組32連線至網際網路後,電腦裝置30透過網際網路70更新資料; 步驟220:作業系統啟始完成後,進入一桌面(desktop)畫面。 從以上步驟可知,電腦裝置30係於執行BIOS程序時,以內建的無線模組32搜尋鄰近的存取點。或者無線模組32亦可自行開始搜尋步驟。當搜尋到多個存取點時,無線模組32會將每一存取點與無線模組32的存取點偏好列表進行比對,以在啟始作業系統時,選擇一偏好的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存取點偏好列表係根據存取點20被使用的優先順序及/或使用次數而被更新,亦即無線模組32會根據存取點偏好列表而對較常被連結的存取點優先地進行無線連結。使用者可根據需求,預先設定無線模組32被分配IP的類型,分配IP的類型可以是靜態IP,也可以是透過動態主機設定協定(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分配的浮動IP。因此,在步驟214或步驟216中,無線模組32將根據作業系統中的設定,以分配到的靜態IP值或浮動IP值使無線模組32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在步驟218中,電腦裝置30已經完成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透過第一實施例的裝置及方法,由於無線模組32已事先完成與存取點20的無線連結,使用者可在電腦裝置30的作業系統啟始完成後,進入桌面畫面時,即可立即地使用網際網路,而不用在電腦裝置進入作業系統後,耗費額外的時間來等待無線模組32搜尋存取點及等待無線模組32透過存取點連結至網際網路。 請參考第3圖,第3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電腦裝置100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之流程圖,說明如下: 步驟302:開啟電腦裝置30之電源; 步驟304:電腦裝置30執行一BIOS程序; 步驟306:內建在電腦裝置30中之無線模組32掃描鄰近的存取點; 步驟308:根據搜尋到的存取點比對無線模組32的存取點偏好列表,選取一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 步驟310:電腦裝置30執行一系統驅動程式; 步驟312:電腦裝置30完成執行該系統驅動程式後啟始一作業系統,並根據對無線模組32的設定執行步驟314或步驟316; 步驟314:當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時,分配一靜態IP值至無線模組32,使無線模組32以分配到的靜態IP值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執行步驟318; 步驟316:當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時,分配一浮動IP值至無線模組32,使無線模組32以分配到的浮動IP值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 步驟318:無線模組32連線至網際網路後,電腦裝置30透過網際網路70更新資料; 步驟320:作業系統啟始完成後,進入一桌面畫面。 從以上步驟可知,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別在於,第二實施例係在執行BIOS程序時,就已透過步驟308將無線模組32無線連結至存取點20。在步驟318中,電腦裝置30已經完成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同樣地,透過第二實施例的裝置及方法,使用者可在電腦裝置30的作業系統啟始完成後,進入桌面畫面時,即可立即存取網際網路,而不用在電腦裝置進入作業系統後,耗費額外的時間來等待無線模組32搜尋存取點及等待無線模組32透過存取點連結至網際網路。 請參考第4圖,第4圖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電腦裝置100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之流程圖,說明如下: 步驟402:開啟電腦裝置30之電源; 步驟404:電腦裝置30執行一BIOS程序; 步驟406:內建在電腦裝置30中之無線模組32掃描鄰近的存取點; 步驟408:根據搜尋到的存取點比對無線模組32的存取點偏好列表; 步驟410:電腦裝置30執行一系統驅動程式; 步驟412:電腦裝置30完成執行該系統驅動程式後啟始一作業系統; 步驟414:選取一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並根據對無線模組32的設定執行步驟416或步驟418; 步驟416:當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時,分配一靜態IP值至無線模組32,使無線模組32以分配到的靜態IP值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執行步驟420; 步驟418:當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時,分配一浮動IP值至無線模組32,使無線模組32以分配到的浮動IP值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 步驟420:無線模組32連線至網際網路後,電腦裝置30透過網際網路70更新資料; 步驟422:作業系統啟始完成後,進入一桌面畫面。 從以上步驟可知,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別在於,第三實施例係於啟始作業系統後,再根據步驟408中,存取點比對無線模組32之上的存取點偏好列表的結果執行步驟414,以選取一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同樣地,透過第三實施例的裝置及方法,使用者可在電腦裝置30的作業系統啟始完成後,進入桌面畫面時,即可立即存取網際網路,而不用在電腦裝置進入作業系統後,耗費額外的時間來等待無線模組32搜尋存取點及等待無線模組32透過存取點連結至網際網路。 請參考第5圖,第5圖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電腦裝置100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之流程圖,說明如下: 步驟502:開啟電腦裝置30之電源; 步驟504:電腦裝置30執行一BIOS程序; 步驟506:內建在電腦裝置30中之無線模組32掃描鄰近的存取點; 步驟508:根據搜尋到的存取點比對無線模組32的存取點偏好列表,以選取一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並根據對無線模組32的設定執行步驟510或步驟512; 步驟510:當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時,分配一靜態IP值至無線模組32,使無線模組32以分配到的靜態IP值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執行步驟514; 步驟512:當存取點20與無線模組32進行無線連結時,分配一浮動IP值至無線模組32,使無線模組32以分配到的浮動IP值透過存取點20連結至網際網路70; 步驟514:無線模組32連線至網際網路後,電腦裝置30透過網際網路70更新資料; 步驟516:電腦裝置30執行一系統驅動程式; 步驟518:電腦裝置30完成執行該系統驅動程式後啟始一作業系統; 步驟520:作業系統啟始完成後,進入一桌面畫面。 從以上步驟可知,第四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差別在於,第四實施例係在電腦裝置30執行系統驅動程式前,亦即執行BIOS程序時,就已透過步驟508將無線模組32無線連結至存取點20,並透過步驟510或步驟512將無線模組32連結至網際網路70,以透過網際網路70更新電腦裝置30的資料。同樣地,透過第四實施例的裝置及方法,使用者可在電腦裝置30的作業系統啟始完成後,進入桌面畫面時,即可立即存取網際網路,而不用在電腦裝置進入作業系統後,耗費額外的時間來等待無線模組32搜尋存取點及等待無線模組32透過存取點連結至網際網路。 綜上所述,透過本發明所提供之方法,電腦裝置30可在作業系統啟始完成之前就完成透過存取點連結至網際網路的程序,因此當作業系統啟始完成後,使用者即可立即存取網際網路,而不用再耗費額外的時間來等待無線模組32搜尋存取點及等待無線模組32透過存取點連結至網際網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20...存取點 30...電腦裝置 32...無線模組 70...網際網路 100...無線通訊環境 202至220、302至320、402至422、502至520...步驟 第1圖係為本發明電腦裝置在無線通訊環境下連結至網際網路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腦裝置透過存取點連結至網際網路之流程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電腦裝置透過存取點連結至網際網路之流程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電腦裝置透過存取點連結至網際網路之流程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電腦裝置透過存取點連結至網際網路之流程圖。 202至220...步驟
权利要求:
Claims (18) [1] 一種電腦裝置進行無線連線之方法,包含:執行一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當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使用內建在該電腦裝置中之一無線模組掃描鄰近的至少一存取點;及將該無線模組連結到該至少一存取點中之一存取點。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存取點是一電子裝置中的無線模組。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根據一存取點偏好列表,自該至少一存取點選取該存取點。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選取該存取點係於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執行。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將該無線模組連結到該存取點係於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執行。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執行一系統驅動程式。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於完成執行該系統驅動程式時,啟始一作業系統。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於啟始該作業系統時,根據一存取點偏好列表,自該至少一存取點選取該存取點。 [9] 如請求項3或8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根據該至少一存取點被使用的優先順序及/或使用次數更新該存取點偏好列表。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將該無線模組連結到該存取點係於啟始該作業系統時執行。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於啟始該作業系統時,分配一靜態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值至該無線模組;於啟始該作業系統時,該無線模組根據該靜態網際網路協定值透過該存取點連線至網際網路;及於啟始該作業系統時,該電腦裝置透過網際網路更新資料。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於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分配一靜態網際網路協定值至該無線模組。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於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該無線模組根據該靜態網際網路協定值透過該存取點連線至網際網路。 [14]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於啟始該作業系統時,分配一浮動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值至該無線模組;於啟始該作業系統時,該無線模組根據該浮動網際網路協定值透過該存取點連線至網際網路;及於啟始該作業系統時,該電腦裝置透過網際網路更新資料。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於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分配一浮動網際網路協定值至該無線模組。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於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該無線模組根據該浮動網際網路協定值透過該存取點連線至網際網路。 [17] 如請求項13或16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於執行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該電腦裝置透過網際網路更新資料。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模組係為無線保真(WiFi)、3G或藍芽之無線模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20200252863A1|2020-08-06|Roaming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572091B2|2017-02-14|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network search US10212210B2|2019-02-19|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access point | JP6362761B2|2018-07-25|ローミ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5508921A|2015-03-23|プリンタ用のプリンタ固有のソフトウェアのインストールに先立ってプリンタのサポート対象機能へのアクセスを可能にする方法 US20210334110A1|2021-10-28|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xecuting application program RU2614578C2|2017-03-28|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ресурса для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рминала EP3338181A1|2018-06-27|Application installs using remote applications US10555247B2|2020-02-04|Roaming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450626B|2014-08-21|電腦裝置進行無線連線之方法 US10149329B2|2018-12-04|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40282057A1|2014-09-18|System for applying applications of different operating systems in on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9100704A1|2019-05-31|用于多模IoT设备的启动方法、多模IoT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35944A|2019-12-31|一种集群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805659B2|2020-12-23|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設定プログラム JP2013183396A|2013-09-12|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90310954A1|2019-10-10|Data Access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WO2017166750A1|2017-10-05|壁纸展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电子设备 CN103179276B|2017-04-05|网络播放器对手机安装apk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34899A1|2020-07-02|一种搜网列表生成方法、搜网方法及相应装置 KR20140011647A|2014-01-29|와이파이 장치 및 이의 와이파이 접속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방법 US11086640B2|2021-08-10|Composite graphical interface with shareable data-objects US10409404B2|2019-09-10|Method of processing touch event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dapted thereto US20150334193A1|2015-11-19|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loc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JP2010263271A|2010-11-18|携帯端末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50626B|2014-08-21| CN102883406A|2013-01-16| EP2547153A2|2013-01-16| EP2547153A3|2015-09-09| US20130019088A1|2013-01-17|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3799289B2|2002-04-18|2006-07-19|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コンピュータ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レスシステム設定方法| US7203183B2|2002-06-26|2007-04-10|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Access point initiated forced roaming based upon bandwidth| US7652995B2|2003-12-19|2010-01-26|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Autonomic reassociation of client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275165B2|2004-03-22|2007-09-25|Dell Products L.P.|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ncluding wireless scanning feature| CN1705290A|2004-06-03|2005-12-07|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种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 US7480521B2|2005-09-15|2009-01-20|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during network scanning operations with adverse battery conditions| US7793339B2|2005-09-28|2010-09-07|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network information in an authorization process| CN1988487A|2005-12-22|2007-06-27|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自动侦测无线网络的方法| JP4267018B2|2006-10-06|2009-05-27|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無線通信の可能な携帯式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検出方法| US9288751B2|2007-08-29|2016-03-15|Qualcomm Incorporated|Use of position data to select wireless access point| TW200925881A|2007-12-14|2009-06-16|Inventec Corp|Notebook having a separatable war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CN101801106A|2010-01-22|2010-08-11|深圳市权智掌上电脑有限公司|WiFi接入点连接系统及连接方法| US8560822B1|2011-05-26|2013-10-15|Phoenix Technologies Ltd.|Pre-boot operating environment|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201161506647P| true| 2011-07-12|2011-07-12|| US201161506650P| true| 2011-07-12|2011-07-12||US13/449,306| US20130019088A1|2011-07-12|2012-04-17|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link for a computer| EP12166332.2A| EP2547153A3|2011-07-12|2012-05-02|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link for a computer|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