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一種電子元件,包括一基材、複數個電極墊、一焊材以及複數個插針。電極墊形成於該基材之上。焊材設於該等電極墊上方。插針接觸該焊材,並電性連接該等電極墊,其中,至少一插針包括一針腳以及一基座。基座設於該針腳之一固定端,其中,複數個開口形成於該基座之上,並沿一軸向貫穿該基座,該軸向平行於該針腳。
公开号:TW201304288A
申请号:TW100124880
申请日:2011-07-14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Chang-Hsing Yeh;Wei-Chun Tsai
申请人:Nan Ya Printed Circuit Board;
IPC主号:H01L23-00
专利说明:
電子元件及其插針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子元件,特別係有關於一種設有插針的半導體電子元件。
參照第1A圖,其係顯示習知之電子元件(例如、中央處理機)的插針10,包括一針腳11以及一底座12。底座12具有圓錐形構造。參照第1B圖,當插針10被植於基材20之上時,插針10向下插入焊材30之中,並接觸導電材40。接著,參照第1C圖,電子元件進入回焊製程,以排除焊材30中的氣泡空洞31,然而,在回焊製程中,插針10容易發生歪斜。
本發明即為了欲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而提供之一種電子元件,包括一基材、複數個電極墊、一焊材以及複數個插針。電極墊形成於該基材之上。焊材設於該等電極墊上方。插針接觸該焊材,並電性連接該等電極墊,其中,至少一插針包括一針腳以及一基座。基座設於該針腳之一固定端,其中,複數個開口形成於該基座之上,並沿一軸向貫穿該基座,該軸向平行於該針腳。
申請人發現,在回焊製程中,氣泡在逸散的過程中,容易推擠底座,而使得插針發生歪斜,此為插針發生歪斜的真正主因。
應用本發明,在回焊製程中,焊材中的氣泡空洞會直接通過該等開口而逸散,並不會推擠基座,因此可有效防止插針發生歪斜。
第2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插針101的俯視圖,第2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插針101的立體圖。參照第2A、2B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插針101,包括一針腳110以及一基座120。基座120設於該針腳110之一固定端。其中,複數個開口121形成於該基座120之上,並沿一軸向Y貫穿該基座120,該軸向Y平行於該針腳110。在此實施例中,該基座120為圓盤,該等開口121的數量至少為3個。該等開口121為半圓形、U字形或其他形狀之缺口,並等距形成於該基座120的邊緣。
雖然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基座120為圓盤,但其並未限制本發明,基座亦可以為矩形、多邊形或其他形狀。
第2C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元件200的插針101植入過程示意圖。電子元件200包括基材220、電極墊250、導電材240、焊材230以及插針101。電極墊250設於基材220之上。導電材240夾設於電極墊250與焊材230之間。搭配參照第2D圖,當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插針101被植於基材220之上時,插針101向下插入焊材230之中,並接觸導電材240以電性連接電極墊250。基座120包括一底面122以及一頂面123。該針腳110之該固定端111接觸該頂面123,該底面122接觸該導電材240。該焊材230經過該等開口121,接觸該等開口121的內壁。在一實施例中,該焊材230可能溢流至該基座120之該頂面123。
申請人發現,在回焊製程中,氣泡在逸散的過程中,容易推擠底座,而使得插針發生歪斜,此為插針發生歪斜的真正主因。
參照第2D圖,應用本發明,在回焊製程中,焊材230中的氣泡空洞231會直接通過該等開口121而逸散,並不會推擠基座120,因此可有效防止插針101發生歪斜。
此外,由於該焊材接觸基座之開口的內壁,因此大幅增加了基座與焊材的接觸面積,也因而增加了插針、導電材及電極墊等元件在焊接後的結合力。
參照第3A圖,該底面122’可以為弧狀表面;或,參照第3B圖,該底面122”可以為不規則表面。該底面的形狀可視需要變化,然,無論基座的底面形狀如何變化,該等開口121均會沿軸向Y貫穿該基座。
第4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插針102的俯視圖,第4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插針102的立體圖。參照第4A、4B圖,其特點在於,該等開口121’為圓形通孔,並等距環繞該基座120的圓心。同樣的,在此實施例中,該等開口121’的數量至少為3個。在第二實施例中,基座的底面形狀亦可視需要適度變化(例如,底面可以為弧狀表面或不規則表面)。
第5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插針103的俯視圖,第5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插針103的立體圖。參照第5A、5B圖,其特點在於,該等開口121”為扇形通孔,並等距環繞該基座120的圓心。同樣的,在此實施例中,該等開口121”的數量至少為3個。在第三實施例中,基座的底面形狀亦可視需要適度變化(例如,底面可以為弧狀表面或不規則表面)。
第6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插針104的俯視圖,第6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插針104的立體圖。參照第6A、6B圖,該開口121’’’為一槽孔,該槽孔呈環狀,並延伸環繞該基座120的圓心。在第四實施例中,基座的底面形狀亦可視需要適度變化(例如,底面可以為弧狀表面或不規則表面)。
雖然本發明已以具體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仍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插針
11...針腳
12...底座
20...基材
30...焊材
31...氣泡空洞
40...導電材
101、102、103、104...插針
110...針腳
111...固定端
120...基座
121、121’、121”、121’’’...開口
122、122’、122”...底面
123...頂面
200...電子元件
220...基材
230...焊材
240...導電材
250...電極墊
第1A圖係顯示習知之電子元件的插針;
第1B圖係顯示習知之插針的植入過程;
第1C圖係顯示習知之插針在回焊製程中傾斜的情況;
第2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插針的俯視圖;
第2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插針的立體圖;
第2C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插針的植入過程;
第2D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插針在回焊製程中的情形;
第3A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插針之一變形例;
第3B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插針之另一變形例;
第4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插針的俯視圖;
第4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插針的立體圖;
第5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插針的俯視圖;
第5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插針的立體圖;
第6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插針的俯視圖;以及
第6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插針的立體圖。
101...插針
110...針腳
120...基座
121...開口
权利要求:
Claims (22)
[1] 一種電子元件,包括:一基材;複數個電極墊,形成於該基材之上;一焊材,設於該等電極墊上方;以及複數個插針,接觸該焊材,並電性連接該等電極墊,其中,至少一插針包括:一針腳;以及一基座,設於該針腳之一固定端,其中,複數個開口形成於該基座之上,並沿一軸向貫穿該基座,該軸向平行於該針腳。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更包括一導電材,夾設於該焊材與該等電極墊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基座包括一底面,該底面接觸該導電材,該焊材接觸該等開口的內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底面為平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底面為弧狀表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底面為不規則表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基座更包括一頂面,該針腳之該固定端接觸該頂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基座為圓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等開口的數量至少為3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等開口為半圓形缺口,並等距形成於該基座的邊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等開口為圓形通孔,並等距環繞該基座的圓心。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等開口為扇形通孔,並等距環繞該基座的圓心。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元件,其中,該基座為平盤狀。
[14] 一種插針,包括:一針腳;以及一基座,設於該針腳之一固定端,其中,複數個開口形成於該基座之上,並沿一軸向貫穿該基座,該軸向平行於該針腳。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插針,其中,該基座為圓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插針,其中,該等開口的數量至少為3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插針,其中,該等開口為半圓形缺口,並等距形成於該基座的邊緣。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插針,其中,該等開口為圓形通孔,並等距環繞該基座的圓心。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插針,其中,該等開口為扇形通孔,並等距環繞該基座的圓心。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插針,其中,該基座為平盤狀。
[21] 一種電子元件,包括:一基材;複數個電極墊,形成於該基材之上;一焊材,設於該等電極墊之上;以及複數個插針,接觸該焊材,並電性連接該等電極墊,其中,至少一插針包括:一針腳;以及一基座,設於該針腳之一固定端,其中,一開口形成於該基座之上,並沿一軸向貫穿該基座,該軸向平行於該針腳,該等開口為一槽孔,該槽孔呈環狀,並延伸環繞該基座的中心。
[22] 一種插針,包括:一針腳;以及一基座,設於該針腳之一固定端,其中,一開口形成於該基座之上,並沿一軸向貫穿該基座,該軸向平行於該針腳,該等開口為一槽孔,該槽孔呈環狀,並延伸環繞該基座的中心。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36529B|2014-05-01|電子元件
TW578285B|2004-03-01|Semiconductor with multiple rows of bond pads
WO2019007034A1|2019-01-10|一种电路板、电气元件和显示装置
JP2007110104A|2007-04-26|コンタクト抵抗を最小化するボールを有するパッケージ及びテスト装置、並びにその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TW201803076A|2018-01-16|具有增大的附接角度的導電線之半導體裝置及方法
US20100139970A1|2010-06-10|Wiring board having lead pin, and lead pin
TWI610413B|2018-01-01|半導體封裝結構、半導體晶圓及半導體晶片
JP2006294976A|2006-10-26|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533873A|2015-09-01|覆晶式封裝基板、覆晶式封裝件及其製法
KR20110058938A|2011-06-02|반도체 패키지용 리드핀 및 반도체 패키지
TW201508848A|2015-03-01|一種植球裝置及其植球方法
JP2016076580A|2016-05-12|インターポーザ、プリント基板ユニット、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KR101954393B1|2019-03-05|전자 장치
JP2009043844A|2009-02-26|リードピン付き配線基板およびリードピン
TWI721442B|2021-03-11|用於半導體裝置之測試治具
TWI424525B|2014-01-21|晶片封裝體的承載裝置及承載組件
US20130153278A1|2013-06-20|Ball grid array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469753B2|2013-06-25|Pin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586228B|2017-06-01|印刷電路板
JP2006134929A|2006-05-25|半導体チップの実装方法、実装基板
JP2011181872A|2011-09-15|半導体搭載基板用リードピン
JP2010016278A|2010-01-21|導電性ボール配置用マスク
JP2018098370A|2018-06-21|電子制御装置
JP2006134930A|2006-05-25|半導体チップの実装方法、半導体チップ
KR101101513B1|2012-01-03|반도체 패키지용 리드핀 및 반도체 패키지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8460014B2|2013-06-11|
CN102881672A|2013-01-16|
TWI436529B|2014-05-01|
US20130017740A1|2013-01-17|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4017142A|1975-03-14|1977-04-12|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Self-staking circuit board pin contact|
US4752250A|1985-02-05|1988-06-21|American Specialties Corp.|Compliant connector|
US4735575A|1986-10-06|1988-04-05|Amp Incorporated|Electrical terminal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5135403A|1991-06-07|1992-08-04|Amp Incorporated|Solderless spring socket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5497546A|1992-09-21|1996-03-12|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Method for mounting lead terminals to circuit board|
US5451174A|1993-06-29|1995-09-19|Autosplice Systems, Inc.|Surface mounted pins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6835898B2|1993-11-16|2004-12-28|Formfactor, Inc.|Electrical contact structures formed by configuring a flexible wire to have a springable shape and overcoating the wire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resilient conductive material, methods of mounting the contact structures to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applications for employing the contact structures|
JPH08306421A|1995-04-28|1996-11-22|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雌型端子|
JP3843514B2|1995-12-15|2006-11-08|イビデン株式会社|電子部品搭載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68441B1|1997-03-07|2001-01-02|Fct Electronic Gmbh|Contact element|
TWI252719B|1998-12-16|2006-04-01|Ibiden Co Ltd|Conductive connecting pin and package board|
US7085146B2|1999-12-20|2006-08-01|Synqor, Inc.|Flanged terminal pins for DC/DC converters|
US6623283B1|2000-03-08|2003-09-23|Autosplice, Inc.|Connector with base having channels to facilitate surface mount solder attachment|
JP4343390B2|2000-04-06|2009-10-14|イビデン株式会社|プリント配線板用導体ピン、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
US6552277B1|2000-09-08|2003-04-22|Emc Corporation|Techniques for form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 pin and a circuit board|
US6616459B2|2001-08-24|2003-09-09|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Card edge contact including compliant end|
US7347750B2|2003-09-02|2008-03-25|Interplex Nas, Inc.|Solder-bearing contac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use in connectors|
US6997757B2|2004-06-24|2006-02-14|Sm Contact|Electrical contact pin carrying a charge of sold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JP4836425B2|2004-09-15|2011-12-14|イビデン株式会社|半導体搭載用リードピン|
JP3737823B1|2005-06-07|2006-01-25|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リードピン付き配線基板およびリードピン|
US7485017B2|2007-06-05|2009-02-03|Intel Corporation|Pin grid array package substrate including pins having anchoring elements|
US8153900B2|2007-08-30|2012-04-10|Shinko Electric Industries Co., Ltd.|Wiring substrate with lead pin and lead pin|
KR101003684B1|2008-07-03|2010-12-23|삼성전기주식회사|패키지 기판용 리드핀|
US8766450B2|2009-09-22|2014-07-01|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Lead pin for package substrate|JP2012164965A|2011-01-21|2012-08-30|Ngk Spark Plug Co Ltd|配線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247642B2|2012-06-26|2016-01-26|Intel Corporation|Pin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CN104279169B|2013-07-09|2017-10-03|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离心式风扇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4916944A|2014-03-14|2015-09-16|鸿富锦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插接件及针脚|
CN105981167B|2014-08-12|2019-05-28|富士电机株式会社|半导体装置|
US20160156111A1|2014-12-02|2016-06-02|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Electrical ground assembly for a vehicle|
法律状态:
2018-02-0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24880A|TWI436529B|2011-07-14|2011-07-14|電子元件|TW100124880A| TWI436529B|2011-07-14|2011-07-14|電子元件|
CN2011102299480A| CN102881672A|2011-07-14|2011-08-09|电子元件及其插针|
US13/283,482| US8460014B2|2011-07-14|2011-10-27|Electronic device and pin thereof|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