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物理鋼化玻璃及利用該物理鋼化玻璃之太陽能電池板。本發明之物理鋼化玻璃具有約0.5毫米至約2.8毫米的厚度,約120 MPa至約300 MPa的抗壓強度,約120 Mpa至約300 Mpa的抗彎強度,及約90 MPa至約180 Mpa的抗拉強度。本發明亦揭示該物理鋼化玻璃及太陽能電池板的製造方法。
公开号:TW201304167A
申请号:TW101124301
申请日:2012-07-05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jin-xi Lin;jin-han Lin;Yu-Ting Lin
申请人:Changzhou Almaden Stock Co Ltd;
IPC主号:C03B27-00
专利说明:
物理鋼化玻璃、太陽能電池上蓋板、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及太陽能電池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物理鋼化玻璃,尤其是一種厚度薄,且具有良好機械性質、熱穩定性和透光率的物理鋼化玻璃。本發明亦關於一種太陽能電池板,特別是一種具有本發明之物理鋼化玻璃之太陽能電池板。
鋼化玻璃又稱為強化玻璃,比一般玻璃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質和熱穩定性。一般普通退火玻璃的抗張強度(tensile strength)約為40 MPa,而鋼化玻璃約為120至200 MPa,視玻璃的厚度、邊緣處理、是否鑽孔或挖槽而異。鋼化玻璃就是增加了玻璃的抗張強度。玻璃若事先經過鋼化處理,則可以允許150至200℃的溫度差,同時也增加了安全性,因此廣泛應用於各領域中。
鋼化玻璃是平板玻璃,如浮法玻璃或退火玻璃的二次加工產品,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個壓應力層,同時在玻璃內部形成一個張應力層。當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時,這個壓應力層可將部分張應力抵銷,避免玻璃的碎裂。即使玻璃局部發生破損,則會發生應力釋放,使得玻璃破碎成沒有尖銳棱角、不易傷人的無數小塊。
鋼化玻璃因加工方式不同可分為物理鋼化玻璃和化學鋼化玻璃。
物理鋼化玻璃又稱為淬火鋼化玻璃,其是將一般平板玻璃切割成所需的大小,進行磨邊或鑽孔,然後放在滾輪桌上,推入鋼化爐中加熱到接近玻璃的軟化溫度(約600至650℃),通過玻璃自身的形變消除內部應力,然後將玻璃移出鋼化爐,再用多頭噴嘴將高壓冷空氣吹向玻璃的兩面,使其迅速且均勻地冷卻至室溫。冷卻後,會在玻璃表面造成壓應力,而玻璃內部形成張應力,從而達到提高玻璃強度的目的。由於此種鋼化方式並不改變玻璃的化學組成,因此稱為物理鋼化玻璃。
物理鋼化玻璃的強度比一般玻璃高約3至5倍,且製程簡單,費用低廉,使用壽命長,通常可以達到20年左右的時間,是目前市面上最常使用的鋼化玻璃。但由於藉由滾輪桌進行加熱的方式限制,物理鋼化玻璃的厚度需在3毫米以上,才不會造成玻璃的變形。然而如使用的玻璃太厚,將增加產品的自身重量,不僅增加運輸重量,如使用在建築物頂部或屋頂表面,將加大承受重量,造成使用上的限制。此外,玻璃厚度越厚透光率則越差。
化學鋼化玻璃是通過改變玻璃表面的化學組成來提高玻璃的強度,一般是應用表面脫鹼或鹼金屬離子交換法等方法進行鋼化。化學鋼化方式改變了玻璃表面所含的成份,使得玻璃產生很大的耐壓力,其效果與物理鋼化玻璃類似。
化學鋼化玻璃的強度比一般玻璃強約9至15倍,且較無加工上厚度的限制。然而,化學鋼化玻璃很容易因為環境因素造成破壞,且後續塗膜不易,容易產生脫膜現象,因此使用壽命較短,通常只有不到10年,且費用較高,造成使用上的限制。
有鑒於此,本發明即針對前述問題所為的研發成果。本案發明人發現使用氣動加熱方式來鋼化玻璃,可以製得較薄的物理鋼化玻璃,且並不影響或甚可提升鋼化玻璃的機械性質、熱穩定性和透光率,可應用於特殊領域,特別是太陽能電池板之上蓋板或背板。
太陽能電池板之上蓋板位於太陽能電池板之最上層,其應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質、熱穩定性和透光率,以有效提升電池層的效率。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板之玻璃上蓋板較為厚重,使得太陽能電池板難以置於無法承重之屋頂上,因而限制了太陽能電池板之應用。
至於太陽能電池背板,其位於太陽能電池板之最底層,其主要功能為支持整個太陽能電池板,並能藉由其防水、防潮、防氧化、防熱變形及絕緣等特性保護內部太陽能電池元件,以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此外,於太陽能電池板組裝之過程中,太陽能電池背板除可固定光電元件外,亦對其提供絕緣及避免機械性傷害(如刮傷)等保護作用。另外,散熱性也是太陽能背板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常見的太陽能背板具有以下幾種結構:聚氟乙烯(PVF)/黏著層/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黏著層/PVF;PVF/黏著層/PET;PVF/黏著層/鋁箔/黏著層/PET;PET/黏著層/SiO2 PET;及塗布層/PET/黏著層/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EVA)底膠層,其中聚氟乙烯(PVF)/黏著層/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黏著層/PVF結構(即TPT結構)之市占率目前約為七成左右,是最常見的背板結構。
上述太陽能背板結構均以PVF或PET做為基板。其中PET具有良好的機械特性及絕緣特性,其可耐-70℃之低溫與120℃之高溫,機械特性受高低溫影響較小,並具有良好的氣體及水蒸氣滲透率,因此具有一定的市占規模。而PVF亦具有良好的機械及絕緣特性及耐熱性(最高可耐260℃之溫度),且因其高鍵結能量之C-F鍵,具有極佳之抗紫外線及高化學穩定性。根據美國杜邦公司之說法,其產品名稱為Tedlar®之PVF膜可具有25年以上之預期壽命。
玻璃具有良好之耐候性及絕緣性,因此亦可做為太陽能電池板的背板材料。事實上,太陽能電池發展之初期多以玻璃做為背板材料,但是由於以前玻璃之機械性質不佳,且加工不如聚合物材料便利,因此逐漸被聚合物所取代。目前玻璃材料於太陽能電池板的應用僅限於做為上蓋板。
惟玻璃仍具有許多較聚合物優異的特性,特別是穩定性。若能改善玻璃的機械性質,當能符合當今太陽能電池背板基板材料之需求。
有鑑於此,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物理鋼化玻璃為基板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具有良好之機械、耐候及絕緣等特性,並具有以聚合物材料為基板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無法達到的優點。
在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物理鋼化玻璃,其具有較薄的厚度和良好的機械性質、熱穩定性和透光率。本發明的物理鋼化玻璃可用於多種領域,如光學玻璃、車用玻璃、建築玻璃、裝飾玻璃和航空玻璃,特別是太陽能電池板中。
在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物理鋼化玻璃的製造方法,其包括將玻璃經氣動加熱處理。
在第三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板,其包括上述的物理鋼化玻璃,以作為上蓋板或背板基板或兩者。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板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質、熱穩定性和透光率,能有效提升電池層的效率,且整體重量大幅減輕,不但能降低成本,且應用範圍更廣。
在第四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上述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及太陽能電池板的製造方法。
在第五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散熱良好的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其在前述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的玻璃基板外側具有一散熱層。
于本文中,除非特別限定,單數形「一」及「所述」亦包括其附複數形。本文中任何及所有實施例及例示性用語(如「例如」)目的僅為了更加突顯本發明,並非針對本發明的範圍構成限制,本案說明書中的用語不應被視為暗示任何未請求的組件可構成實施本發明時的必要組件。 物理鋼化玻璃
本發明的物理鋼化玻璃具有較市售物理鋼化玻璃更薄的厚度。本發明的物理鋼化玻璃具有約0.5毫米至約2.8毫米,較佳約1.0毫米至約2.5毫米,且更佳約1.5毫米至約2.0毫米的厚度,視應用的產品的需求而定。上述範圍包含數值中的任意數字,以約1.0毫米至約2.5毫米之厚度為例,其可以包括約1.2毫米至約2.2毫米,或約1.3毫米至約2.3毫米。
此外,本發明的物理鋼化玻璃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質,其包括約120 MPa至約300 MPa,較佳約150 MPa至約250 MPa的抗壓強度(compressive Strength),約120 MPa至約300 MPa,較佳約150 MPa至約250 MPa的抗彎強度(bending strength),和約90 MPa至約180 MPa,較佳約100 MPa至約150 MPa的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
另外,本發明的物理鋼化玻璃具有極佳的透光率,透光率是與玻璃的厚度有關。在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態樣中,具有厚度約為2.0毫米的物理鋼化玻璃基板具有約92%至約93%的透光率。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中,物理鋼化玻璃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具有約0.5毫米至約2.8毫米的厚度的平板玻璃;將平板玻璃經氣動加熱處理;和冷卻平板玻璃。
在本發明中,適合的平板玻璃是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習知者,且可由任何習知方法製得,其例如但不限於浮法玻璃或退火玻璃。
在本發明中,術語「氣動加熱」是指物體與空氣或其他氣體作高速相對運動時所產生的高溫氣體對物體的傳熱過程。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態樣中,氣動加熱處理是在一氣動加熱鋼化爐,如李賽克公司(LiSEC)生產的平板鋼化爐(LiSEC's flatbed tempering furnace)中進行。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中,氣動加熱處理的加熱溫度為約600℃至約750℃,較佳為約630℃至約700℃。
在本發明中用來冷卻平板玻璃的方法是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習知者,較佳是以空氣使用噴嘴急速冷卻。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中,物理鋼化玻璃的製造方法可視需要包括其他步驟,如在經氣動加熱處理前,將平板玻璃切割成所需尺寸、磨邊或鑽孔;在經氣動加熱處理前,於平板玻璃上形成一塗層,其例如但不限於抗反射層、透明導電薄膜、透明金屬氧化物薄膜、化合物薄膜或金屬薄膜;和在冷卻玻璃後,於平板玻璃上形成一塗層,其例如但不限於抗反射層、透明導電薄膜、透明金屬氧化物薄膜、化合物薄膜或金屬薄膜。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態樣中,可于形成塗層後,將玻璃經加熱爐加熱和冷卻處理,以增加塗層與玻璃之間的附著力,其中加熱爐的溫度例如但不限於約100℃至約600℃,較佳為約250℃至約400℃。
本發明是使用氣動加熱方式來鋼化玻璃,玻璃與鋼化爐不直接接觸,不會造成玻璃的變形,適用鋼化較薄的玻璃。此外,本發明藉由以上方法製得的物理鋼化玻璃,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質、熱穩定性和透光率,可用於多種領域,如光學玻璃、車用玻璃、建築玻璃、裝飾玻璃和航空玻璃,特別是太陽能電池板的玻璃基板、中空玻璃、隔熱玻璃或隔音玻璃。 太陽能電池板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光伏電池層;及一背板結構,其包含一第二基板、一反射層、一緩衝層及一封裝層,其中該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之一或二者為本發明之物理鋼化玻璃。
在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板中,光伏電池層是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習知者。在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中,光伏電池層是選自由晶圓型光伏電池層和薄膜型光伏電池層所組成的群組,其例如但不限於,單晶矽光伏電池層、多晶矽光伏電池層、鉮化鉀光伏電池層、非晶矽光伏電池層、碲化鎘光伏電池層、銅銦硒光伏電池層、銅銦鎵硒光伏電池層或染料敏化光伏電池層。而電池層中的各電池片之間是由導線串、並聯彙集到引線端。
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板另視需要包括其他元件,其例如但不限於抗反射層、隔熱保溫層或吸熱板。 太陽能電池板之上蓋板
本發明之物理鋼化玻璃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高透光性及輕量化之優點,非常適合做為太陽能電池板的上蓋板。
本發明使用具有約0.5毫米至約2.8毫米的物理鋼化玻璃作為玻璃基板,與習知一般使用3.0毫米或4.0毫米的玻璃基板相比,體積、重量均下降約7%至約88%,較佳約40%,從而降低了太陽能電池板的整體重量和體積,也相應降低了包裝和運輸成本,減少了電站支架、屋頂和其他建築物的承重。太陽能電池板可在其他工藝、生產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太陽能電池板生產、運輸和安裝的總成本有較大幅度降低,並為太陽能電池板發電上網電價接近火電電價創造了條件,經濟效益巨大。
惟當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板之背板為本發明之物理鋼化玻璃時,其上蓋板不排除習知材料例如傳統之玻璃、聚丙烯酸類樹脂、氟化乙烯丙烯、透明聚酯、聚碳酯等之使用。 太陽能電池板背板結構
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依序包含:一玻璃基板,其為本發明之物理鋼化玻璃;一反射層;一緩衝層;及一封裝層;並可於玻璃基板外側額外包含一散熱層。
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之示意圖可參考圖1,其中10為玻璃基板,20為反射層,30為緩衝層,40為封裝層,並可視情況於玻璃基板10外側增加一散熱層50。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中之各層的技術特徵及製法做進一步的說明。 (1)背板玻璃基板
習知之玻璃均無法做為太陽能電池板背板結構之基板。普通玻璃無法達到太陽能電池背板對於機械性質的要求,因此無法適用於本發明。又習知之物理鋼化玻璃雖然可能具有足夠的機械性質,但是為了避免產生變形,其厚度必須在3毫米以上,此不但造成材料及運輸成本的增加,更會影響太陽能電池的散熱性。又一般化學鋼化玻璃亦可能達到以上機械性質的要求,且較無加工厚度的限制。然而化學鋼化玻璃很容易因為環境因素造成破壞,且有後續塗膜不易、易產生脫膜現象及成本較高之缺點,其使用亦受限制。
另外,雖然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於玻璃基板上有一層反射層,但是由於反射層可能非常薄,因此光線仍有可能穿透反射層而達到玻璃基板之表面。為了增加反射率,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中的玻璃基板可於與反射層同側的表面做粗化處理(texturization)而使光線經由散射再次回到反射層之上。粗化處理之方式包括但不限於習知之噴砂、壓花、蝕刻或雷射雕刻等。 (2)反射層
為增加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中的玻璃基板上具有一層反射層。反射層的折射率理論上應大於其上緩衝層的折射率,較佳應具有大於2.0之折射率。
因為反射層最主要的功能即為反射光線,因此其材料之種類並無特殊限制,其較佳可為金屬,例如Ag、Au、Al及Cr等;亦可使用金屬氧化物或非金屬材料,而諸如TiO2、BaSO4、Teflon等材料因具有白色外觀,可有效的增加光線反射,而成為較佳之材料。
反射層的厚度無特殊限制,一般來說,20奈米至2000奈米的厚度均為合適。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反射層為具有100奈米厚度的Ag或Al薄膜。
可用任何適合的方法將反射層與玻璃基板結合,例如使用黏著劑將兩者黏結。
當反射層的材料是金屬時,較佳的方法是利用物理氣相沈積等方法直接將金屬沈積於玻璃基板上,此方法無需使用黏著劑,除了節省制程步驟外,亦可避免黏著劑變質所產生之問題,因此具有較佳的可靠性。相較於習知之以聚合物為基材材料的太陽能電池背板,此亦為本發明的優點之一。
此外,結合反射層與玻璃基板的步驟可於玻璃鋼化後進行,亦可於玻璃進行氣動加熱之前進行。 (3)緩衝層
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中的反射層上為一層緩衝層。緩衝層主要的目的是隔離封裝層與反射層,以避免封裝層與反射層在惡化的環境下發生反應(例如封裝層為EVA時,其中之醋酸可能會與反射層的金屬產生醋酸鹽)而產生缺陷。因此,緩衝層應選用不與封裝及反射層反應的材料。
緩衝層的折射率應介於反射層及封裝層的折射率之間,使光線得以順利由反射層反射回封裝層,如圖2所示。具體而言,較佳的緩衝層應具有1.4至2.0的折射率,更較佳應具有1.48至1.9的折射率。
基於上述考慮,合適的緩衝層材料包括但不限於SiO2、SiNx、Al2O3、MoO3、WO3、MnO2、ZnO或SnO2
緩衝層的厚度無特別限制。一般來說,20奈米至200奈米的厚度皆可,較佳厚度為50奈米至100奈米。
可使用任何合適的方法將緩衝層與反射層結合,例如化學氣相沈積或塗布等方式。一般來說,化學氣相沈積可獲得較薄且質地緻密的薄膜。 (4)封裝層
封裝層主要是用以固定太陽能電池板中的光伏電池元件並對其提供物理上的保護,例如抗衝擊及防止水氣進入等。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中的封裝層可使用任何習知的材料,例如EVA。
目前EVA為使用最為廣泛的太陽能電池板封裝材料。EVA為一種熱固性樹脂,其固化後具有高透光、耐熱、耐低溫、抗濕、耐候等特性,且其與金屬、玻璃及塑膠均有良好的接著性,又具有一定的彈性、耐衝擊性及熱傳導性,因此為理想的太陽能電池封裝材料。EVA具有1.4至1.5的折射率,一般約為1.48。一般EVA層具有約0.4釐米至約0.6釐米的厚度,較佳為約0.45釐米。
本發明之封裝層可以任何合適之方式將之與緩衝層結合。當使用EVA做為封裝層的材料時,一般是使用熱層壓方式將之與其他材料黏合。 (5)散熱層
目前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率多半僅介於10%至20%之間,換言之,大部分的光能皆轉換為廢熱,而當太多熱量累積於太陽能電池板中時,可能導致電池板故障。而由於太陽能電池板的上蓋板為向陽面,溫度較高,因此熱量應從背板部分移除,所以散熱能力也是太陽能電池背板的一個重要考慮。
由於本發明採用玻璃做為太陽能背板的基板,因此可以很輕易的在背板外側(即相對於反射層之另一側)直接塗布或沈積高導熱性材料,例如銅或鋁等金屬,或AlN、SiN、SiC等物質。此為一般聚合物基板無法達成之特點。
應理解前述說明書及附圖的內容是為了說明本發明,並非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範圍應只被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制,且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易於實現的任何修改或更改將屬於本說明書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內。 實施例1製備本發明的物理鋼化玻璃
將一大片退火玻璃切割為所需的長度2公尺、寬度1公尺和厚度2毫米,接著進行磨邊,和於後續安裝接線盒的位置鑽孔或切割出所需形狀,然後將其推入李賽克公司(LiSEC)生產的平板氣動鋼化爐中,以約600℃的空氣加熱,然後將玻璃移出平板氣動鋼化爐,再用多頭噴嘴將高壓冷空氣吹向玻璃的兩面,使其迅速且均勻地冷卻至室溫。
本發明使用氣動加熱方式來進行玻璃的鋼化處理,極適合用來鋼化薄玻璃。此外,本發明藉由氣動加熱處理所得到的物理鋼化玻璃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質、熱穩定性、散熱性及透光率,適合應用於多種領域,特別是太陽能電池板中,可有效提升太陽能電池板中電池層的效率,產生更多的電能,可承受更大的風壓和較大的日夜溫差變化,降低整體重量,和降低成本,使其應用範圍更為廣泛。
以上說明性實施例雖然描述了本發明,但應理解者為,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易於實現的任何修改或更改均屬於本說明書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揭示內容之範疇。
10‧‧‧玻璃基板
20‧‧‧反射層
30‧‧‧緩衝層
40‧‧‧封裝層
50‧‧‧散熱層
圖1為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0為玻璃基板,20為反射層,30為緩衝層,40為封裝層,並可視情況於玻璃基板10外側增加一散熱層50。
圖2為光線於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的行進路線示意圖,其中玻璃基板表面若經粗化處理,可增加散射率。
10‧‧‧玻璃基板
20‧‧‧反射層
30‧‧‧緩衝層
40‧‧‧封裝層
50‧‧‧散熱層
权利要求:
Claims (22)
[1] 一種物理鋼化玻璃,其具有約0.5毫米至約2.8毫米的厚度,約120 MPa至約300 MPa的抗壓強度,約120 MPa至約300 MPa的抗彎強度,及約90 MPa至約180 MPa的抗拉強度。
[2] 如請求項1之物理鋼化玻璃,其具有0.5至2毫米之厚度。
[3] 如請求項1之物理鋼化玻璃,其具有約150 MPa至約250 MPa的抗壓強度、約150 MPa至約250 MPa的抗彎強度、及約100 MPa至約150 MPa的抗拉強度。
[4] 如請求項1之物理鋼化玻璃,其係用於光學玻璃、車用玻璃、建築玻璃、裝飾玻璃或航空玻璃中。
[5] 如請求項1之物理鋼化玻璃,其係用於太陽能電池板的玻璃基板、中空玻璃、隔熱玻璃或隔音玻璃中。
[6] 一種物理鋼化玻璃之製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具有約0.5毫米至約2.8毫米的厚度的平板玻璃;將該平板玻璃經氣動加熱處理;及冷卻該平板玻璃。
[7] 如請求項6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氣動加熱處理係於氣動加熱鋼化爐中進行。
[8] 如請求項6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氣動加熱處理的溫度為約630℃至約700℃。
[9] 一種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依序包含:如請求項1之物理鋼化玻璃;一反射層;一緩衝層;及一封裝層。
[10] 如請求項9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中該玻璃基板於與反射層同側之表面經粗化處理。
[11] 如請求項9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中該反射層包含TiO2、BaSO4、Teflon、Ag、Au、Al、Cr或其組合。
[12] 如請求項9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中該反射層具有大於2.0之折射率。
[13] 如請求項9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中該緩衝層包含SiO2、SiNx、Al2O3、MoO3、WO3、MnO2、ZnO、SnO2或其組合。
[14] 如請求項9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中該緩衝層具有1.4至1.9之反射率。
[15] 如請求項9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中該封裝層之材料為EVA。
[16] 如請求項9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於玻璃基板相對反射層之另一側包含一散熱層。
[17] 如請求項16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中該散熱層之材料選自金屬、AlN、SiN、SiC或其組合。
[18] 如請求項16之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其中該散熱層係以直接塗布或沈積之方式形成。
[19] 一種太陽能電池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光伏電池層;及一背板結構,其包含一第二基板、一反射層、一緩衝層及一封裝層,其中該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之一或二者為請求項1之物理鋼化玻璃。
[20] 如請求項19之太陽能電池板,其進一步包括位於第二基板相對於反射層另一側之一散熱層。
[21] 一種製造太陽能電池板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第一基板;於該第一基板上形成光伏電池層;及將包含一第二基板、一反射層、一緩衝層及一封裝層之背板結構設置於該光伏電池層上,其中該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之一或二者為請求項1之物理鋼化玻璃。
[22]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第二基板相對於反射層之表面直接沈積或塗佈一散熱層之步驟。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97732B|2015-08-21|物理鋼化玻璃、太陽能電池上蓋板、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及太陽能電池板
US10461206B2|2019-10-29|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system
US11097513B2|2021-08-24|Laminated glass pane and use thereof
JP2016511940A|2016-04-21|薄膜太陽電池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17425B|2016-01-11|Solar car sunroof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CN102113133B|2014-06-11|光伏玻璃叠层制品和层状制品
TWI542818B|2016-07-21|太陽能照明系統
US20150155410A1|2015-06-04|High efficiency double-glass solar modules
US20140326306A1|2014-11-06|Highly efficient solar cell module
WO2012037758A1|2012-03-29|大面积柔性光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WO2012056941A1|2012-05-03|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282356U|2012-06-20|一种高阻隔太阳能电池背膜
WO2014180019A1|2014-11-13|太阳能模块
CN103165710B|2018-05-04|太阳能电池背板结构
JP2019504494A|2019-02-14|熱反射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
TWI599059B|2017-09-11|弧彎透光組件、其用途及其製作方法
JP2012094742A|2012-05-17|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165003A1|2012-12-06|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075617A1|2015-03-19|High-power and high reliability solar module
CN210073875U|2020-02-14|太阳能幕墙组件及太阳能幕墙
CN210110808U|2020-02-21|一种电池背板
WO2019128085A1|2019-07-04|太阳能电池板
JP2012109294A|2012-06-07|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
CN102587545A|2012-07-18|一种光伏建筑玻璃幕墙组件
TWI475709B|2015-03-01|新型太陽能薄膜封裝生產工藝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EP2543644A3|2017-12-20|
EP2543644A2|2013-01-09|
US20130008500A1|2013-01-10|
TWI497732B|2015-08-2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CN103367507A|2013-03-22|2013-10-23|韩华新能源(启东)有限公司|光伏组件|JPS5420208B2|1976-05-07|1979-07-20|||
JPH0262953B2|1985-07-02|1990-12-27|Sanyo Electric Co||
US4713493A|1985-10-11|1987-12-15|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Inc.|Power generating optical filter|
DE4227860A1|1991-09-19|1993-04-01|Aug Guttendoerfer Gmbh & Co|Photovoltaische platte, insbesondere zum einsatz als fassadenplatte|
JPH11505501A|1996-03-21|1999-05-21|リゼック、ペーター|焼きなましガラスのためり方法並びに装置|
EP1462420A1|2003-03-28|2004-09-29|Pilkington Plc|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mpering Bent Glass Sheets|
US20080223436A1|2007-03-15|2008-09-18|Guardian Industries Corp.|Back reflector for use in photovoltaic device|
CN100509378C|2008-04-22|2009-07-08|河北盛伟基业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一种玻璃钢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KR101180234B1|2009-04-03|2012-09-05|엘지하우시스|디자인층을 구비한 건물 일체형 태양전지 모듈|
KR101367050B1|2009-06-01|2014-02-25|미쓰이 가가쿠 토세로 가부시키가이샤|에틸렌계 수지 조성물, 태양 전지 봉지재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태양 전지 모듈|
CN101921053A|2009-06-09|2010-12-22|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导电玻璃的钢化方法|CN103378199B|2012-04-26|2018-11-16|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热系统|
US9153729B2|2012-11-26|2015-10-06|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Atomic layer deposition for photovoltaic devices|
CN104134705A|2013-05-03|2014-11-05|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4465826A|2013-09-18|2015-03-25|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高功率高可靠度太阳模块|
CN104701398B|2013-12-04|2018-03-23|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高效率双玻太阳能电池模块|
US10611664B2|2014-07-31|2020-04-07|Corning Incorporated|Thermally strengthened architectural glas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097974B2|2014-07-31|2021-08-24|Corning Incorporated|Thermally strengthened consumer electronic glas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EP3174835A1|2014-07-31|2017-06-07|Corning Incorporated|Thermally tempered glass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hermal tempering of glass|
CN104465835B|2014-11-14|2016-11-09|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一种耐酸腐蚀的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
CN105590977A|2015-12-18|2016-05-18|常熟高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轻量型光伏组件|
IT201800003348A1|2018-03-07|2019-09-07|Coveme S P A|Foglio multistrato preformato riflettente per modulo fotovoltaico e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WO2020086646A1|2018-10-24|2020-04-30|First Solar, Inc.|Buffer layers for photovoltaic devices with group v doping|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11101985261A|CN102863146A|2011-07-06|2011-07-06|物理钢化玻璃、太阳能电池板和彼等的制造方法|
CN201110439660.6A|CN103165710B|2011-12-12|2011-12-12|太阳能电池背板结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