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素電路、顯示裝置、電子設備以及驅動像素電路的方法
专利摘要:
本文中揭示一種像素電路,其包含:一電光元件;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其將對應於供應至其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及一驅動電晶體,其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其中該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該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該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且該像素電路經調適以使得其可在其中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期間,抑制該電光元件之接通。 公开号:TW201303830A 申请号:TW101121035 申请日:2012-06-13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Naobumi Toyomura;Katsuhide Uchino 申请人:Sony Corp; IPC主号:G09G3-00
专利说明:
像素電路、顯示裝置、電子設備以及驅動像素電路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像素電路、包含該像素電路之一顯示裝置、包含該顯示裝置之一電子設備及驅動該像素電路(顯示裝置)之一方法。 目前,通常利用包含具有一顯示元件(亦稱為「一電光元件」)之一像素電路(亦稱為「一像素」)之一顯示裝置及包含該顯示裝置之一電子設備。已知使用其中照度取決於施加至其之一電壓或一電流而改變之一電光元件作為一像素中之一顯示元件之一顯示裝置。舉例而言,取決於施加至其之電壓而改變照度之電光元件係由液晶顯示元件代表。另一方面,取決於施加至其之電流而改變照度之電光元件係由有機電致發光元件(有機EL元件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下文中稱為「一有機EL元件」)代表。使用後者(有機EL元件)之一有機EL顯示裝置係使用自發射電光元件作為像素中之顯示元件之一所謂之自發射型顯示裝置。 附帶而言,在使用顯示元件之顯示裝置中,用於驅動顯示裝置之系統可係為被動矩陣系統及主動矩陣系統中之任一者。然而,選用被動矩陣系統之一顯示裝置涉及可難以實現一大大小及高清晰度顯示裝置之一問題,但結構係簡單的。 出於此原因,近年來,已對藉由使用一像素中之一主動元件(舉例而言,諸如一絕緣閘極場效電晶體(一般而言,薄膜電晶體(TFT))之一電晶體)作為一切換電晶體來控制供應至該像素中之一顯示元件之像素信號的主動矩陣系統實施了積極開發。 在利用主動矩陣系統之現有顯示裝置中,用於驅動顯示元件之電晶體之臨限電壓及移動率可由於程序變化而變化。另外,顯示元件之特性隨時間而改變。驅動電晶體之此特性變化及構成像素之元件(諸如顯示元件)之此特性改變對發射照度產生一影響。亦即,若將處於相同位準之影像信號施加至所有像素,則每一像素應發射具有相同照度之光且因此應獲得圖像之均勻性。然而,驅動電晶體之特性變化及顯示元件之特性改變消弱螢幕之均勻性。舉例而言,鑒於此,第4240059號日本專利及第4240068號日本專利提出校正由諸如構成像素電路之元件(舉例而言,電晶體及顯示元件)之特性變化等因素引起之顯示不均勻性以將顯示裝置之整個螢幕內之發射照度控制為均勻之一技術。 然而,已發現在某些情形中,一圖像之均勻性由於在透過一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一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中之程序期間接通一電光元件而消弱。 因此,可期望提供可抑制由於在透過一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一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中之程序期間一電光元件之接通而導致之顯示不均勻性之一技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一像素電路,其包含:一電光元件;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其將對應於供應至其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及一驅動電晶體,其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其中該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該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該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且該像素電路經調適以使得其可在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期間,抑制該電光元件之接通。在基於上文組態之情況下,根據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之該像素電路可採取各種實際組態。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若干顯示元件,其呈一陣列,該等顯示元件各自包含一電光元件,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其操作以將對應於供應至該寫入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中,及一驅動電晶體,其操作以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該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該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該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及一控制部分,其操作以連同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一起抑制接通該電光元件。在基於上文組態之情況下,根據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之該顯示裝置可採取各種實際組態。此外,此實施例之該顯示裝置可併入根據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之該像素電路可採用之各種技術及方法中之任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其包含:一像素部分,其包含呈一陣列之若干顯示元件,該等顯示元件各自包含一電光元件,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其操作以將對應於供應至該寫入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中,及一驅動電晶體,其操作以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該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該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該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一信號產生器,其操作以產生供應至該像素部分之該視訊信號;及一控制部分,其操作以連同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一起抑制接通該電光元件。根據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之該電子設備可併入根據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之該像素電路可採用之各種技術及方法中之任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驅動包含驅動一電光元件之一驅動電晶體之一像素電路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在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一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處理期間抑制該電光元件之接通。驅動根據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之一像素電路之該方法可併入根據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之該像素電路可採用之各種技術及方法中之任一者。 簡言之,藉助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電光元件經控制以便在透過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中之程序期間不接通。在對應於透過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程序之一特定時間週期內防止接通電光元件。「特定時間週期」可經判定以使得在彼時間週期內甚至在將電流施加至電光元件時電光元件亦將不接通。在透過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程序之前,可將電光元件設定於一反向偏壓狀態中以使得該電光元件將不接通直至後續發光週期之前為止。因此,可能防止由於接通一電光元件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 如上文中所陳述,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可能抑制由於在透過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程序期間一電光元件之接通而導致之顯示不均勻性現象。 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地闡述本發明之實施例。當欲將功能元件在不同模式之間彼此區分時,藉由將一字母或「_n」(n:數字字元)或其之一組合之尾綴添加至該等功能元件進行區分。另一方面,當欲在不進行特別區分之情況下闡述功能元件時,省略此等尾綴。此亦適用於附圖。 下文將按以下次序給出說明。 1.整體概述 2.顯示裝置概述 2-1.顯示裝置(第一實施例) 2-2.發光元件(像素電路)(第二實施例) 2-3.驅動發光元件之方法:基礎(第三實施例) 3.電子設備(第四實施例) 4.具體實例:用於處理由於接通一電光元件引起之一顯示不均勻性現象之措施 4-1.實例1:控制在移動率校正之一開始階段中之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處之一電位以便變成一低電位 4-2.實例2:實例1+初始化獨立掃描 5.應用實例 5-1.應用實例1 5-2.應用實例2 5-3.應用實例3 5-4.應用實例4 5-5.應用實例5 6.本發明之構成 1.整體概述 首先,下文將闡述基本點。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之任一項組態之一像素電路、一顯示裝置或一電子設備包含一電光元件(顯示部分)、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及一驅動電晶體。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供應至其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保持電容器。驅動電晶體使其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且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驅動電壓驅動電光元件。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全部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且在此組態中,在第一處理(亦即,透過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程序)期間抑制電光元件之接通。換言之,以使得在一第一處理時間週期期間防止接通電光元件之一方式控制一像素電路之操作。 至於在第一處理期間抑制電光元件之接通,可在第一處理開始之前事先控制該電光元件,以在使得在第一處理期間該電光元件將不接通之一程度上為一反向偏壓狀態。「使得該電光元件將不接通之一程度」意指在對應於透過驅動電晶體將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程序的一特定時間週期內該電光元件將不接通之一程度。若在該特定時間週期內防止接通該電光元件則足夠,或者換言之,甚至若在該有關時間週期期間將一電流施加至該電光元件,若在該電光元件接通之前中斷該電流則足夠。因此,將基於此條件判定「反向偏壓狀態」之程度及「特定時間週期」之範圍。因此,可能在用於透過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程序的時間週期期間防止電光元件之接通。因此,可防止由於接通一電光元件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 作為能夠在第一程序期間抑制電光元件之接通之構成部件,像素電路較佳地在其中包含一電晶體及視情況其他電子部件。亦即,較佳地,像素電路、顯示裝置或電子設備包含用於連同用於透過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一起防止接通電光元件之一控制部分。 舉例而言,該控制部分可具有包含介於第一節點與驅動電晶體之另一電極端子之間的一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之一組態,該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用於控制係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之一程序之一第二程序。關於對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之接通/關斷控制,可連同一寫入驅動脈衝或根據其控制寫入電晶體之任何其他適合控制脈衝一起實施該控制。另一選擇係,可獨立於根據其控制寫入電晶體之一寫入驅動脈衝或諸如此類實施該控制。用於接通/關斷控制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之功能部分可由一臨限電壓校正控制掃描部分形成。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可係為一n通道類型或一P通道類型,且可根據該電晶體之類型設定控制脈衝之極性。 舉例而言,該控制部分可選用包含介於第二節點與寫入電晶體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之間的一耦合電容器之一組態。透過寫入電晶體及耦合電容器將一視訊信號供應至第二節點。較佳地,耦合電容器之電容實質上等效於保持電容器之彼電容。 舉例而言,該控制部分可選用其中透過在用於校正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之第二程序中寫入電晶體將用於第二程序之一初始化電壓供應至耦合電容器之一組態。透過寫入電晶體及耦合電容器不僅將視訊信號而且亦將初始化電壓供應至第二節點。 另一選擇係,舉例而言,該控制部分可選用包含用於在用於校正驅動電晶體之臨限電壓之第二程序中將初始化電壓供應至耦合電容器之一初始化電晶體之一組態。透過寫入電晶體及耦合電容器將一視訊信號供應至第二節點而透過初始化電晶體及耦合電容器將初始化電壓供應至該第二節點。關於對初始化電晶體之接通/關斷控制,可連同一寫入驅動脈衝或根據其控制寫入電晶體之任何其他適合控制脈衝一起實施該控制。另一選擇係,可獨立於根據其控制寫入電晶體之一寫入驅動脈衝或諸如此類實施該控制。作為用於接通/關斷控制初始化電晶體之功能部分,可提供一初始化掃描部分。初始化控制電晶體可係為一n通道類型或一P通道類型,且可根據該電晶體之類型設定控制脈衝之極性。 較佳地,在透過耦合電容器將初始化電壓供應至第二節點之組態中,視訊信號之初始化電壓之極性可經設定以使得可在第一程序開始之前將電光元件控制為一反向偏壓狀態。 此外,舉例而言,該控制部分可選用包含介於驅動電晶體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與一電源線之間的一光發射控制電晶體之一組態。作為用於接通/關斷控制光發射控制電晶體之功能部分,可提供一光發射控制掃描部分。光發射控制電晶體可係為一n通道類型或一P通道類型,且可根據該電晶體之類型設定控制脈衝之極性。 關於裝置組態,其可具有一個像素電路(電光元件)或可具有其中電光元件係安置成一線或一個二維矩陣之一像素部分。在包含一像素部分之一組態之情形中,提供用於連同透過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程序一起防止接通電光元件之一控制部分係較佳的。較佳地,與電光元件(顯示部分)分離地提供形成控制部分之一部分之一掃描部分。因此,在具有其中電光元件係安置成一個二維矩陣之一像素部分之一組態之情形中,可藉由掃描處理每一列來防止接通顯示部分。 電光元件可係併入有一自發射型之一發光部分作為其顯示部分之一發光元件。此一發光部分之實例係一有機電致發光發光部分、一無機電致發光發光部分、一LED發光部分或一半導體雷射發光部分。特定而言,有機電致發光發光部分係適合的。 2.顯示裝置概述 在以下說明中,為了促進對應關係之理解,分別由與添加至組成一電路之部件之彼等參考符號相同之參考符號指定此等部件之一電阻值、一電容(靜電電容)及諸如此類。 [基礎] 首先,闡述包含一發光元件(電光元件)之一顯示裝置之概述。在下文對所闡述之電路組態之說明中,將用語「電連接」簡單地闡述為「連接」。用語「電連接」之含義不限於一直接連接且其包含透過一電晶體(例如,一切換電晶體)或任何其他適合電元件(一主動元件或一被動元件)之連接。 顯示裝置包含複數個像素電路(亦可簡單地稱為「像素」)。該等像素電路中之每一者併入有包含一顯示部分(發光部分)及用於驅動該顯示部分之一驅動電路之一顯示元件(電光元件)。該顯示部分可係包含一自發射型之一發光部分之一發光元件。該發光部分之實例係一有機電致發光發光部分、一無機電致發光發光部分、一LED發光部分及一半導體雷射發光部分。應注意,雖然在原理上選用一恆定電流驅動類型作為用於驅動顯示元件之發光部分之系統,但該系統不限於恆定電流驅動類型且可替代係一恆定電壓驅動類型。 在以下情形中,將給出對其中顯示裝置採用一有機電致發光發光部分作為發光元件之一情形之一說明。更具體而言,該發光元件係具有驅動電路與連接至該驅動電路之有機電致發光發光部分(ELP:發光部分)之一疊層結構之一有機電致發光發光元件(有機EL元件)。 雖然已知各種種類之電路作為用於驅動發光部分ELP之驅動電路,但像素電路可選用包含一5Tr/1C型、一4Tr/1C型、一3Tr/1C型、一2Tr/1C型或諸如此類之一驅動電路之一組態。此處,術語「αTr/1C型」中之α意指電晶體之數目,且「1C」意指電容部分包含一個保持電容器CCS。構成驅動電路之電晶體較佳地全部係n通道電晶體,但本發明絕不限於此且構成驅動電路之電晶體之部分亦可係一(若干)p通道電晶體。附帶而言,可藉由在一半導體基板或諸如此類上形成電晶體來將電路組態。未特定地限制組成驅動電路之電晶體之結構且可能使用由一MOSFET代表之一絕緣閘極場效電晶體(一般而言,薄膜電晶體(TFT))。另外,組成驅動電路之電晶體可係一增強型或一空乏型中之任一者,且亦可係一單閘極型或一雙閘極型中之任一者。 在上文所闡述之結構中之任一者中,顯示裝置基本上包含作為最小構成元件之包含於一2Tr/1C型中之組件,該等組件係一發光部分ELP、一驅動電晶體TRD、一寫入電晶體TRW(亦稱為「一取樣電晶體」)、包含至少一寫入掃描部分之一垂直掃描部分、具有一信號輸出部分之一功能之一水平掃描部分及一保持電容器CCS。較佳地,為了組態一啟動程式電路,將保持電容器CCS連接於驅動電晶體TRD之控制輸入端子(閘極端子)與其主要電極端子(源極及汲極區域)之一者(通常係源極端子)之間。驅動電晶體TRD使其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連接至發光部分ELP且另一者連接至一電源線PWL。將一電源電壓(一穩定電壓或一脈衝電壓)自一電源電路或該電源電壓之一掃描電路或諸如此類供應至電源線PWL。 水平驅動部分將一視訊信號Vsig或在廣泛意義上表示用於臨限電壓校正之一(若干)參考電位(不限於一種種類)之一視訊信號VS或諸如此類供應至一視訊信號線DTL(亦稱為「資料線」)以控制發光部分ELP之照度。寫入電晶體TRW使其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連接至視訊信號線DTL且其主要電極端子中之另一者連接至驅動電晶體TRD之控制輸入端子。寫入掃描部分透過一寫入掃描線WSL將一控制脈衝(寫入驅動脈衝WS)供應至寫入電晶體TRW之控制輸入端子以便控制寫入電晶體TRW之接通及關斷。寫入電晶體TRW之主要電極端子中之另一者之連接點、驅動電晶體TRD之控制輸入端子及保持電容器CCS之一個端子稱為「一第一節點ND1」。驅動電晶體TRD之主要電極端子中之該一者與保持電容器CCS之另一端子之間的連接點稱為「一第二節點ND2」。 [2-1.顯示裝置(第一實施例)] [組態] 圖1及圖2係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實施例之一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及本發明之該第一實施例之一經修改改變之示意性組態的方塊圖。具體而言,圖1係展示一共同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之一示意性組態之一方塊圖,且圖2係展示該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在其能夠進行彩色影像顯示時之一示意性組態之一方塊圖。 如圖1中所展示,顯示裝置1包含一顯示面板部分100、一驅動信號產生器(所謂之時序產生器)200及一視訊信號處理器220。顯示面板部分100包含經配置以形成X:Y(舉例而言,9:16)之一水平與垂直縱橫比之一有效影像區之像素電路10(亦稱為「像素」),且像素電路10中之每一者併入有一有機EL元件(未展示)作為一顯示元件。驅動信號產生器200係產生根據其驅動及控制顯示面板部分100之各種種類之脈衝信號之一面板控制部分之一實例。驅動信號產生器200及視訊信號處理器220係內建於一單晶片積體電路(IC)中,且在此處所展示之實例中,其係安置於顯示面板部分100外部。 應注意,產品形式不限於一模組(複合部分)形式,諸如包含顯示面板部分100、驅動信號產生器200及視訊信號處理器220中之所有者之顯示裝置1,如圖1中所展示。舉例而言,可僅提供顯示面板部分100作為顯示裝置1。另外,顯示裝置1亦可係具有一經囊封組態之一模組顯示裝置。舉例而言,以使得一支力部分(諸如一透明玻璃)附接至像素陣列部分102之一方式形成之一顯示模組對應於此一顯示裝置。可在該透明支力部分上提供一彩色濾光器、一保護膜、一光阻擋膜及諸如此類。該顯示模組亦可具備一電路部分、一撓性印刷電路(FPC)板或諸如此類以用於將一視訊信號Vsig及各種種類之驅動脈衝自外部輸入/輸出至像素陣列部分102。 此一顯示裝置1可用於任何領域中之各種種類之電子設備之顯示部分中,顯示裝置1操作以顯示由輸入至電子設備之一視訊信號或在電子設備中產生之一視訊信號形成之一靜止影像或一移動影像(視訊)。舉例而言,該顯示裝置可用於利用一記錄媒體(諸如一半導體記憶體、一迷你磁碟(MD)或一盒式磁帶)之一可攜式音樂播放器、一數位相機、一筆記型電腦大小個人電腦、行動終端設備(諸如一行動電話)、一視訊攝影機及諸如此類中。 在顯示面板部分100中,一像素陣列部分102、一垂直驅動部分103、一水平驅動部分106(亦稱為一「水平選擇器」或一「資料線驅動部分」)、一介面部分130(IF)、用於連接至外部之一端子部分108(襯墊部分)及諸如此類係彼此整合地形成於一基板101上。亦即,選用一組態以使得周邊驅動電路(諸如垂直驅動部分103、水平驅動部分106及介面部分130)係形成於其上形成有像素陣列部分102之同一基板101上。在圖1中,位於一第m列(m=1、2、3、...、M)及一第n行(n=1、2、3、...、N)上之一發光元件(像素電路10)係指定為10_n,m。 像素電路10係呈一M(列)×N(行)矩陣安置於像素陣列部分102中。垂直驅動部分103沿垂直方向掃描像素電路10。水平驅動部分106沿水平方向掃描像素電路10。驅動部分(垂直驅動部分103及水平驅動部分106)與一外部電路透過介面部分130(IF)彼此介接。介面部分130包含一垂直IF部分133及一水平IF部分136。垂直驅動部分103與該外部電路透過垂直IF部分133彼此介接,而水平驅動部分106與該外部電路透過水平IF部分136彼此介接。 垂直驅動部分103及水平驅動部分106構成用於控制一信號電位至保持電容器之寫入、臨限電壓校正操作、移動率校正操作及啟動程式操作之一控制部分109。藉助控制部分109及介面部分130(包含垂直IF部分133及水平IF部分136)組成操作以控制對像素陣列部分102中之像素電路10之驅動之驅動控制電路。 當選用2Tr/1C型驅動組態時,垂直驅動部分103包含一寫入掃描部分(一寫入掃描器WS;寫入掃描)及用作具有一電源供應能力之一電力掃描器之一驅動掃描部分(一驅動掃描器DS;驅動掃描)。舉例而言,像素陣列部分102係由垂直驅動部分103自圖中所展示之水平方向之一側或兩側驅動。並且,像素陣列部分102係由水平驅動部分106自圖中所展示之垂直方向之一側或兩側驅動。 各種種類之脈衝信號係自安置於顯示裝置1外部之驅動信號產生器200供應至端子部分108。端子部分108亦接收自視訊信號處理器220供應之視訊信號Vsig。在與彩色顯示相容之顯示裝置1之情形中,對應於每一色彩(在此情形中,三個原色:紅色(R);綠色(G);及藍色(B))之一視訊信號Vsig_R、一視訊信號Vsig_G及一視訊信號Vsig_B係自視訊信號處理器220供應至端子部分108。 作為用於沿垂直方向開始掃描之脈衝之一實例,移位開始脈衝SP(圖中之兩種移位開始脈衝SPDS及SPWS)及垂直掃描時脈CK(圖中之兩種垂直掃描時脈CKDS及CKWS)係作為用於垂直驅動之脈衝信號供應至端子部分108。另外,視情況,脈衝信號(諸如反相垂直掃描時脈xCK(圖中之兩種垂直掃描時脈xCKDS及xCKWS))及用於指示在一特定時序下輸出一脈衝之一啟用脈衝係作為用於垂直驅動之脈衝信號供應至端子部分108。至於用於水平驅動之脈衝信號,用於沿水平方向開始掃描之脈衝(諸如一水平開始脈衝SPH及一水平掃描時脈CKH以及視情況一反相水平掃描時脈xCKH)及用於指示在一特定時序下輸出一脈衝之一啟用脈衝係供應至端子部分108。 端子部分108之端子透過佈線110連接至垂直驅動部分103及水平驅動部分106。舉例而言,在視情況已在一位準移位器部分(未展示)中在供應至端子部分108之脈衝之電壓位準上內部地調整該等脈衝之後,所得脈衝係供應至水平驅動部分106及垂直驅動部分103中之部分。 雖然此處未具體圖解說明(稍後將闡述細節),但像素陣列部分102係以使得具備用於作為顯示元件之有機EL元件之像素電晶體之像素電路10二維地安置成一矩陣,且垂直掃描線SCL經佈線以便分別對應於像素陣列之列而視訊信號線DTL經佈線以便分別對應於像素陣列之行的一方式組態。簡言之,像素電路10透過垂直掃描線SCL連接至垂直驅動部分103且亦透過視訊信號線DTL連接至水平驅動部分106。具體而言,對於安置成一矩陣之像素電路10,由垂直驅動部分103根據驅動脈衝驅動之M列垂直掃描線SCL_1至SCL_M經佈線以便分別對應於像素列。垂直驅動部分103係由邏輯閘(包含一鎖存器、一移位暫存器以及諸如此類)之一組合組成且按列選擇像素陣列部分102中之像素電路10。亦即,垂直驅動部分103根據自驅動信號產生器200供應的垂直驅動系統之脈衝信號透過垂直掃描線SCL連續地選擇像素電路10。水平驅動部分106係由邏輯閘(包含一鎖存器、一移位暫存器以及諸如此類)之一組合組成且按行選擇像素陣列部分102中之像素電路10。亦即,水平驅動部分106針對所選擇像素電路10透過視訊信號線DTL對視訊信號VS內之一預定電位(舉例而言,一視訊信號Vsig位準)取樣,且根據自驅動信號產生器200供應的水平驅動系統之脈衝信號將經取樣預定電位寫入至保持電容器CCS中之每一者。 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可實施線順序驅動或點順序驅動。因此,垂直驅動部分103之寫入掃描部分104及驅動掃描部分105逐線地(亦即,按列)掃描像素陣列部分102。與此掃描同步地,水平驅動部分106將視訊信號針對一個水平線(在線順序驅動之情形中)同時寫入或將視訊信號逐像素地(在點順序驅動之情形中)寫入於像素陣列部分102中。 為了能夠進行彩色影像顯示(舉例而言,如圖2中所展示),像素陣列部分102併入有作為對應於每一色彩(在此情形中,三個原色:紅色(R);綠色(G);及藍色(B))且以一預定次序安置成一縱向條帶形式之子像素之一像素電路10_R、一像素電路10_G及一像素電路10_B。單色彩像素係由各自對應於一各別色彩之一組子像素組成。雖然此情形中之佈局係為其中分別對應於色彩之子像素安置成一縱向條帶形式之一條帶結構,但此僅係子像素之佈局之一實例且該佈局絕不限於此一安置實例。舉例而言,亦可選用其中子像素沿垂直方向移位之一形式。 注意,參考圖1及圖2,選用其中垂直驅動部分103(具體而言,其構成元件)僅安置於像素陣列部分102之一側上之一組態。然而,可能選用其中垂直驅動部分103之構成元件分別安置於右手側及左手側上以便將像素陣列部分102夾在其間之一組態。另外,亦可能選用其中垂直驅動部分103之構成元件中之某些構成元件與其他構成元件分別彼此分離地安置於右手側及左手側上之一組態。同樣,參考圖1及圖2,其展示其中水平驅動部分106僅安置於像素陣列部分102之一側上之一組態。然而,亦可能選用其中水平驅動部分106分別安置於上部側及下部側以便夾住像素陣列部分102之一組態。在圖1中所展示之實例中,選用其中諸如垂直移位開始脈衝、垂直掃描時脈脈衝、水平開始脈衝及水平掃描時脈等脈衝信號全部自顯示面板部分100之外部輸入之一組態。然而,用於產生此等各種時序脈衝之驅動信號產生器200亦可安裝於顯示面板部分100上。 圖中所展示之組態僅係一種形式之顯示裝置,且因此可將任何其他適合形式視為產品形式。亦即,若顯示裝置經組態以便整體地包含:像素陣列部分,其中組成像素電路10之元件安置成一矩陣;控制部分,其包含連接至用於驅動像素之掃描線之掃描部分作為一主要部分;驅動信號產生器,其用於產生根據其操作該控制部分之各種種類之信號;及視訊信號處理器則足夠。一種可能產品形式係經組態以使得與其中像素陣列部分及控制部分安裝於同一基板(舉例而言,一玻璃基板)上之顯示面板部分分離地提供驅動信號產生器及視訊信號處理器之圖中所展示之形式(此組態稱為一「面板上安置組態」)。亦可能選用其中像素陣列部分安裝於顯示面板部分上且周邊電路(諸如控制部分)、驅動信號產生器及視訊信號處理器安裝於與顯示面板部分之基板分離之另一板(舉例而言,一撓性板)上之一形式(稱為一「周邊電路面板外部安置組態」)。另外,在其中顯示面板部分將像素陣列部分及控制部分併入於同一基板上之面板上安置組態之情形中,亦可能選用其中在形成像素陣列部分之TFT之程序中同時形成控制部分(以及(可視需要)驅動信號產生器及視訊信號處理器)之電晶體之一形式(稱為「一電晶體整合組態」)。此外,可能選用其中藉由利用一玻璃上晶片(COG)安裝技術將控制部分(以及(可視需要)驅動信號產生器及視訊信號處理器)之一半導體晶片直接安裝於其上安裝有像素陣列部分之基板上之一形式(稱為「一COG安裝組態」)。另外,僅顯示面板部分(包含至少像素陣列部分)可提供為一顯示裝置。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進一步包含用於連同用於透過驅動電晶體將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一起抑制接通電光元件之一控制部分。因此,提供以使得在第一處理時間週期內防止接通電光元件之一方式控制像素電路之操作之效應。 [2-2.發光元件:像素電路](第二實施例) 圖3係圖解說明包含一驅動電路之一發光元件11(實質上,像素電路10)之結構的一部分剖視圖。圖3係發光元件11(像素電路10)之一部分之一示意性部分剖視圖。圖3中所展示之絕緣閘極場效電晶體係一薄膜電晶體(TFT)。雖然未圖解說明,但亦可使用一所謂之後閘極型薄膜電晶體或一MOS電晶體。 組成每一發光元件11之驅動電路之電晶體及電容部分(保持電容器CCS)係形成於一支撐主體20上。舉例而言,發光部分ELP透過一層間絕緣層40形成於組成該驅動電路之電晶體及保持電容器CCS上方。驅動電晶體TRD源極及汲極區域之一者透過一接觸孔連接至發光部分ELP之一陽極電極。在圖3中,僅圖解說明驅動電晶體TRD。一寫入電晶體TRW及其他電晶體隱藏了且係不可見的。發光部分ELP具有眾所周知之構成及結構且可包含(舉例而言)一陽極電極、一孔輸送層、一發光層、一電子輸送層、一陰極電極等。 具體而言,汲極電晶體TRD係由一閘極電極31、一閘極絕緣層32、一半導體層33、提供於半導體層33中之源極及汲極區域35、及源極及汲極區域35之間的半導體層33之部分對應於其之一通道形成區域34組成。保持電容器CCS係由另一電極36、由閘極絕緣層32之一延伸部分形成之一介電層及一個電極37(對應於一第二節點ND2)組成。閘極電極31、閘極絕緣層32之一部分及構成保持電容器CCS之另一電極36全部形成於支撐主體20上。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及汲極區域35之一者係連接至一佈線38,且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及汲極區域35中之另一者係連接至另一電極37。驅動電晶體TRD、保持電容器CCS及諸如此類全部藉助一層間絕緣層40校正。並且,由陽極電極51、孔輸送層、發光層、電子輸送層及陰極電極53組成之發光部分ELP係提供於層間絕緣層40上。在圖3中,孔輸送層、發光層及電子輸送層係圖解說明為一個層52。一第二層間絕緣層54係提供於其上未提供有發光部分ELP的層間絕緣層40之一部分上。並且,一透明基板21係安置於第二層間絕緣層54及陰極電極53上。因此,自發光層發射之一光經傳輸穿過基板21以發射至外部。一個電極37及陽極電極51透過提供於層間絕緣層40中之一接觸孔而彼此連接。陰極電極53透過分別提供於第二層間絕緣層54及層間絕緣層40中之一接觸孔56及一接觸孔55而連接至提供於閘極絕緣層32之延伸部分上之佈線39。 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在像素電路10中,像素電路10經調適以在用於透過驅動電晶體TRD將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CCS、同時透過稍後將闡述之一寫入電晶體TRW將對應於稍後將闡述之一視訊信號Vsig之驅動電壓寫入至保持電容器CCS之第一處理期間抑制接通電光元件(有機EL元件)。因此,提供以使得在第一處理時間週期內防止接通電光元件之一方式控制像素電路之操作之效應。 [2-3.驅動像素電路之方法:基礎](第三實施例) 下文中將闡述一種驅動發光部分(像素電路)之方法。驅動發光部分之方法實質上係驅動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之一方法。為了促進理解,在後續說明中假設如下組態像素電路。首先,組成像素電路10之電晶體中之每一者係一n通道電晶體。另外,假定發光部分ELP之陽極端子係連接至一第二節點ND2且其陰極端子係連接至在後續圖中標示為「cath」之一陰極佈線(其電位係定義為陰極電位Vcath)。根據一汲極電流Ids之值之量值控制發光部分ELP之光發射狀態(照度)。關於驅動電晶體TRD之兩個主要電極端子(源極及汲極區域)之發光部分之光發射狀態,一個主要電極端子(在發光部分ELP之陽極側上之一者)充當一源極端子(源極區域)且另一主要電極端子充當一汲極端子(汲極區域)。顯示裝置係與彩色影像顯示相容之一顯示裝置且併入有安置成一個二維(N/3)×M矩陣之像素電路10。形成彩色影像顯示之一個單位之一個像素電路係由三個子像素電路組成:用於發射紅色光之一紅色發光像素電路10_R;用於發射綠色光之一綠色發光像素電路10_G;及用於發射藍色光之一藍色發光像素電路10_B。逐線順序地驅動組成像素電路10之發光元件且顯示圖框速率係FR(時間/秒)。亦即,同時驅動安置於一第m列(m=1、2、3、...、M)中之(N/3)像素電路10或更具體而言N個子像素電路10之發光元件。換言之,以一列之一單位控制組成一列之發光元件之發射/非發射之時序。可藉由將視訊信號同時寫入至所有像素電路10(亦稱為「同時寫入處理」)或藉由將一視訊信號連續地寫入至每一像素電路10(亦稱為「連續寫入處理」)來完成用於將視訊信號寫入至組成一列之像素電路10之程序。可取決於驅動電路之組態而適合地選擇處理之類型。 此處,將給出對位於一第m列及一第n行(n=1、2、3、...、N)中之一發光元件(像素電路10)之驅動操作之一說明。位於第m列及第n行中之發光元件稱為第(n,m)個發光元件或第(n,m)個發光元件像素電路。執行各種種類之處理(諸如臨限電壓校正處理、寫入處理及移動率校正處理)直至針對安置於第m列中之發光元件之一水平掃描時間週期(一第m個水平掃描時間週期)結束為止。附帶而言,應在第m個水平掃描時間週期內執行寫入處理及移動率校正處理。另一方面,可取決於驅動電路之種類在第m個水平掃描時間週期之前執行臨限電壓校正處理及伴隨該臨限電壓校正處理之預處理。 在所有各種種類之處理結束之後,致使形成安置於第m列中之發光元件之發光部分發射光。附帶而言,在結束所有各種種類之處理之後,可立即致使該等發光部分發射光,或另一選擇係,可在一預定時間週期(舉例而言,針對預定數目個列之一水平掃描時間週期)之一推移之後致使該等發光部分發射光。可取決於顯示裝置之規格、像素電路10(簡言之,驅動電路)之組態及諸如此類設定「預定時間週期」。在以下說明中,為了說明之方便起見,假設在所有各種種類之處理完成之後,立即致使該等光發射部分發射光。繼續組成安置於第m列中之發光元件之發光部分之光發射直至恰在針對安置於第(m+m')列中之發光元件之水平掃描時間週期開始之前為止。可取決於顯示裝置之設計及規格判定「m'」。亦即,繼續組成安置於一特定顯示圖框之第m列中之發光元件之光發射部分之光發射直至一第(m+m'-1)個水平掃描時間週期為止。同時,在原理上,組成安置於第m列中之發光元件之光發射部分維持一非光發射狀態直至在自第(m+m')個水平掃描時間週期開始至針對下一顯示圖框之第m個水平掃描時間週期之一時間週期內之寫入處理及移動率校正處理結束為止。由於提供一非光發射狀態之時間週期(亦稱為「一非發射時間週期」),因此減小伴隨主動矩陣驅動之殘留影像模糊且因此移動影像品質可變得更令人滿意。然而,像素電路10(發光元件)中之每一者之光發射狀態/非光發射狀態不限於目前已闡述之狀態。水平掃描時間週期之時間長度係短於(1/FR)×(1/M)秒之一時間長度。當(m+m')之值超出M時,在下一顯示圖框中處理超出(m+m')之值的水平掃描週期之剩餘時間。 用語「電晶體係保持於一接通狀態中(於一導電狀態中)」意指其中在主要電極端子(源極及汲極區域)之間形成一通道且一電流是否正自一個主要電極端子流動至另一主要電極端子無光緊要之一狀態。另一方面,用語「電晶體係保持於一關斷狀態中(於一非導電狀態中)」意指不在主要電極端子之間形成通道。用語「一特定電晶體之一主要電極端子係連接至另一電晶體之一主要電極端子」暗示其中一特定電晶體之一源極/汲極區域與另一電晶體之一源極/汲極區域佔據同一區域之一形式。此外,源極/汲極區域可不僅由一導電材料(諸如多晶矽或其中含有一雜質之非晶矽)形成,而且亦由由一金屬、一合金、一導電粒子、彼等之一疊層結構製成之一層或由一有機材料(導電材料)製成之一層形成。附帶而言,在以下說明中將使用之時序圖中,表示各種時間週期之水平線之長度(時間長度)係示意性的,且因此不表示時間週期之時間長度之比率。 驅動像素電路10之方法包含一預處理程序、一臨限電壓校正處理程序、一視訊信號寫入處理程序、一移動率校正程序及一光發射程序。預處理程序、臨限電壓校正處理程序、視訊信號寫入處理程序及移動率校正程序亦統稱為「一非光發射程序」。在某些情形中,取決於像素電路10之組態同時執行視訊信號寫入處理及移動率校正程序。下文中,將概述此等程序。 在發光元件之光發射狀態中,根據表達式(1)驅動驅動電晶體TRD以便致使一汲極電流Ids流動:Ids=k×μ×(Vgs-Vth)2………(1)其中μ係一有效移動率,Vgs係一控制電極端子處之一電位(一閘極電位Vg)與一源極端子處之一電位(一源極電位Vs)之間的一電位差(閘極至源極電壓),Vth係一臨限電壓,且k係一係數。在此情形中,由表達式(2)給出常熟k:k≡(1/2)×(W/L)×Cox………(2)其中W係一通道寬度,L係一通道長度,Cox係一等效電容((閘極絕緣層之相對電容率)×(真空之電容率)/(閘極絕緣層之厚度))。 汲極電流Ids流動穿過發光部分ELP,發光部分ELP藉此發射光。根據汲極電流Ids之值之量值控制發光部分ELP之光發射狀態(照度)。在驅動電晶體TRD之兩個主要電極端子(源極及汲極區域)之發光元件之光發射狀態中,一個主要電極端子(在發光部分ELP之陽極端子側上之一者)充當一源極端子(源極區域)且另一主要電極端子充當一汲極端子(汲極區域)。為了說明之方便起見,在以下說明中,在某些情形中,驅動電晶體TRD之一個主要電極端子係簡單地稱為一「源極端子」且另一主要電極端子係簡單地稱為一「汲極端子」。 在以下說明中,除非另外陳述,否則假定發光部分ELP之一寄生電容之一靜電電容Cel係充分大於一保持電容器CCS之一靜電電容CCS及作為驅動電晶體TRD之一寄生電容之一實例之一閘極電極端子與一源極電極端子之間的一靜電電容Cgs中之每一者之彼值之一值。因此,不考量基於汲極電晶體TRD(閘極電位Vg)之閘極端子處之一電位改變的汲極電晶體TRD(源極電位Vs)之源極區域(第二節點ND2)之一電位改變。 [預處理程序] 執行預處理程序以使得第一節點ND1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一電位差超出汲極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且防止電位第二節點ND2與包含於光發射部分ELP中之陰極電極之間的一電位差超出發光部分ELP之一臨限電壓VthEL。為了獲得此情況,將一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ofs)施加至第一節點ND1且將一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ini)施加至第二節點ND2。舉例而言,將根據其控制發光部分ELP之照度之視訊信號Vsig設定為0 V至10 V之範圍,將一電源電壓Vcc設定為20 V,將汲極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設定為3 V,將一陰極電位Vcath設定為0 V,且將發光部分ELP之臨限電壓VthEL設定為3 V。在此情形中,將用於初始化汲極電晶體TRD之控制輸入端子處之電位(閘極電位Vg,亦即,第一節點ND1處之電位)之電位Vofs設定為0 V,且將用於初始化驅動電晶體TRD之源極端子處之電位(源極電位Vs,亦即,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之電位Vini設定為-10 V。 [臨限電壓校正處理程序] 在第一節點ND1處之電位保持於其中之一狀態中,致使汲極電流Ids流動穿過驅動電晶體TRD,藉此將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自第一節點ND1處之電位朝向藉由自第一節點ND1處之電位減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而獲得之一電位改變。在此階段處,將超出在預處理程序之後藉由將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與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相加而獲得之電壓之一電壓(舉例而言,光發射時之電源電壓)施加至驅動電晶體TRD之兩個主要電極端子中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在與第二節點ND2相對之側上)。在此臨限電壓校正處理程序中,第一節點ND1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一電位差(換言之,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接近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之程度取決於用於臨限電壓校正處理之時間。因此,舉例而言,當確保用於臨限電壓校正處理之一充分長時間時,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將達到藉由自第一節點ND1處之電位減去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而獲得之電位。因此,驅動電晶體TRD變成一關斷狀態。另一方面,舉例而言,當將用於臨限電壓校正處理之時間強迫設定為短時,第一節點ND1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電位差可大於驅動電晶體TRD之臨限電壓Vth。因此,在某些情形中,驅動電晶體TRD可能達不到關斷狀態。作為執行臨限電壓校正處理之一結果,驅動電晶體TRD不必必要地變成關斷狀態。在臨限電壓校正處理程序中,較佳地,電位經選擇且經決定以便滿足表達式(3),藉此防止發光部分ELP發射光。 (Vofs-Vth)<(VthEL+Vcath)………(3) [視訊信號寫入處理程序] 透過已根據自寫入掃描線WSL供應之寫入驅動脈衝WS接通之寫入電晶體TRW將視訊信號Vsig自視訊信號線DTL施加至第一節點ND1,藉此致使第一節點ND1處之電位升高至Vsig。將基於第一節點ND1處之一電位改變(△Vini=Vsig-Vofs)而產生之電荷分配給保持電容器CCS、發光部分ELP之寄生電容Cel及驅動電晶體TRD之寄生電容(諸如一閘極至源極電容Cgs)。當靜電電容Cel係比靜電電容CCS及閘極至源極電容Cgs之靜電電容Cgs中之每一者之彼值充分較大之一值時,基於電位改變(Vsig-Vofs)之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改變係小的。一般而言,發光部分ELP之寄生電容Cel之靜電電容Cel大於保持電容器CCS之靜電電容CCS及閘極至源極電容Cgs之靜電電容Cgs中之每一者。鑒於此點,除其中存在一特別需要之情形之外,不考量由第一節點ND1處之電位改變引起之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改變。在此情形中,閘極至源極電壓Vgs可由表達式(4)表達: [移動率校正處理程序] 透過驅動電晶體TRD將一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CCS、同時透過寫入電晶體TRW將視訊信號Vsig供應至保持電容器CCS之一個端子(亦即,將對應於視訊信號Vsig之驅動電壓寫入至保持電容器CCS)。舉例而言,在其中透過已根據自寫入掃描線WSL供應之寫入驅動脈衝WS接通之寫入電晶體TRW將視訊信號Vsig自視訊信號線DTL供應至第一節點ND1之一狀態中,將電力供應至驅動電晶體TRD以致使汲極電流Ids流動,藉此改變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然後,在一預定時間週期之一推移之後,關斷寫入電晶體TRW。此時,令△V(=一電位校正值或一負回饋量)係第二節點ND2處之一電位改變。可在顯示裝置之設計期間將用於執行移動率校正處理之一預定時間週期預先決定為一設計值。在此情形中應注意,較佳地,一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經判定以便滿足表達式(5)。藉由選用此一程序,在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內防止發光部分ELP發射光。 (Vofs-Vth+△V)<(VthEL+Vcath)………(5)當驅動電晶體TRD之移動率μ之一值係大時,電位校正值△V變大。另一方面,當驅動電晶體TRD之移動率μ之值係小時,電位校正值△V變小。此時,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亦即,第一節點ND1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電位差)可由表達式(6)表達: 閘極至源極電壓Vgs定義光發射期間之照度。電位校正值△V與驅動電晶體TRD之汲極電流Ids成比例,並且汲極電流Ids與驅動電晶體TRD之移動率μ成比例。因此,由於電位校正值△V隨著移動率μ變大而變得較大,因此可能移除像素電路10當中之移動率μ之分散。 [光發射程序] 根據自寫入掃描線WSL供應之寫入驅動脈衝WS關斷寫入電晶體TRW以致使第一節點ND1變成一浮動狀態。在此浮動狀態中,將電力自電源供應至驅動電晶體TRD以致使對應於驅動電晶體TRD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第一節點ND1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電位差)之汲極電流Ids透過驅動電晶體TRD流動穿過發光部分ELP,藉此驅動發光部分ELP以發射光。 [由於驅動電路之組態造成之不同點] 此處,典型5Tr/1C型驅動組態、4Tr/1C型驅動組態、3Tr/1C型驅動組態及2Tr/1C型驅動組態當中之不同點如下。在5Tr/1C型驅動組態之情形中,提供一第一電晶體TR1(光發射控制電晶體)、一第二電晶體TR2及一第三電晶體TR3。第一電晶體TR1係連接於電源側上之驅動電晶體TRD之主要電極端子與電源電路(電源部分)之間。第二電晶體TR2應用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第三電晶體TR3應用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第一電晶體TR1、第二電晶體TR2及第三電晶體TR3中之每一者係一切換電晶體。在光發射時間週期內,將第一電晶體TR1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且然後關斷以進入非光發射時間週期。其後,在後續臨限電壓校正時間週期期間接通第一電晶體TR1一次且在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中及之後(亦在下一光發射時間週期期間)亦將其保持於接通狀態中。僅在第二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內將第二電晶體TR2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且在除第二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之外的任何時間週期內將其保持於關斷狀態中。僅在自第一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至臨限電壓校正時間週期之時間週期內將第三電晶體TR3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且在除彼時間週期之外的任何時間週期內將其保持於關斷狀態中。在自一視訊信號寫入處理時間週期至移動率校正處理時間週期之時間週期內將寫入電晶體TRW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且在除彼時間週期之外的任何時間週期內將其保持於關斷狀態中。 在4Tr/1C型驅動組態之情形中,自5Tr/1C型驅動組態移除供應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之第三電晶體TR3。並且,以一分時方式自視訊信號線DTL藉助視訊信號Vsig供應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亦在第一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內將寫入電晶體TRW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以在該第一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內將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自視訊信號線DTL供應至第一節點。通常,在自第一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至移動率校正處理時間週期之時間週期內將寫入電晶體TRW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且在除彼時間週期之外的任何時間週期內將其保持於關斷狀態中。 在3Tr/1C型驅動組態之情形中,自5TR/1C型驅動組態移除第二電晶體TR2及第三電晶體TR3兩者。並且,以一分時方式自視訊信號線DTL藉助視訊信號Vsig供應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及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對於視訊信號DTL之電位,為了可在第二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內將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設定為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且可在後續第一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內將第一節點ND1處之電位設定為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供應對應於該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之一電壓Vofs_H且然後獲得一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ofs_L(=Vofs)。並且,由於此情況,因此在第一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以及第二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兩者內將寫入電晶體TRW保持於接通狀態中。通常,在自第二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至移動率校正處理時間週期之時間週期內將寫入電晶體TRW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且在除彼時間週期之外的任何時間週期內將其保持於關斷狀態中。 附帶而言,在3Tr/1C型驅動組態之情形中,藉由利用視訊信號線DTL來改變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出於此原因,就設計而言,將保持電容器CCS之靜電電容CCS設定為比其他類型之驅動電路之彼值大之一值(舉例而言,將靜電電容CCS設定為靜電電容Cel之約1/4至1/3)。因此,考量由於第一節點ND1處之電位改變係大的而引起之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改變之程度之關注點。 在2Tr/1C型驅動組態之情形中,自5TR/1C型驅動組態移除所有第一電晶體TR1、第二電晶體TR2及第三電晶體TR3。並且,以一分時方式自視訊信號線DTL藉助視訊信號Vsig供應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並且,藉由使用第一電位Vcc_H(在5Tr/1C型驅動組態之情形中=Vcc)及第二電位Vcc_L(在5Tr/1C型驅動組態之情形中=Vini)兩者來脈衝驅動電源側上之驅動電晶體TRD之主要電極端子,藉此給出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在光發射時間週期內將電源側上之驅動電晶體TRD之主要電極端子處之電位設定為第一電位Vcc_H且然後設定為第二電位Vcc_L,以使得發光部分ELP進入非光發射時間週期。並且,在後續臨限值校正時間週期中及之後(亦在下一光發射時間週期內)將電源側上之驅動電晶體TRD之主要電極端子處之電位設定為第一電位Vcc_H。亦在第一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內將寫入電晶體TRW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以在該第一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內將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自視訊信號線DTL供應至第一節點ND1。通常,在自第一節點初始化時間週期至移動率校正處理時間週期之時間週期內將寫入電晶體TRW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且在除彼時間週期之外的任何時間週期內將其保持於關斷狀態中。 應注意,雖然此處已給出對其中(由於驅動電晶體之特性之分散)針對臨限電壓及移動率兩者執行校正處理之情形之說明,但可替代地僅針對臨限電壓及移動率之一者執行校正處理。 在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中,在用於透過驅動電晶體TRD將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CCS、同時將對應於稍後將闡述之視訊信號Vsig之驅動電壓寫入至保持電容器CCS之處理期間抑制接通電光元件(有機EL元件)。因此,提供以使得在第一處理時間週期內防止接通電光元件之一方式控制像素電路之操作之效應。 3.電子設備(第四實施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實施例之一電子設備包含像素陣列部分102、信號產生部分及控制部分。在此情形中,發光元件(像素電路)10各自包含:電光元件(有機EL元件);保持電容器CCD;寫入電晶體TRW,其用於寫入對應於供應至其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視訊信號Vsig之驅動電壓;及驅動電晶體TRD,其用於根據寫入至保持電容器CCS之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在第一節點處連接至保持電容器CCS之一個端子的驅動電晶體TRD之控制輸入端子安置於像素陣列部分102中。並且,驅動電晶體TRD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保持電容器CCS之另一端子及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像素陣列部分102中之第二節點。並且,信號產生部分產生供應至像素部分之視訊信號。除此之外,控制部分連同用於透過驅動電晶體TRD將電流施加至保持電容器CCS、同時透過寫入電晶體TRW將對應於視訊信號Vsig之驅動電壓寫入至保持電容器CCS之第一處理一起抑制接通電光元件。因此,提供以使得在第一處理時間週期內防止接通電光元件之一方式控制像素電路之操作之效應。 雖然目前已基於較佳實施例闡述了本發明,但本發明絕不限於該等較佳實施例。組成顯示裝置之各種種類之組態及結構、顯示元件(像素電路)、驅動像素電路之方法及在實施例中已闡述之電子設備以及驅動像素電路之方法中之程序全部僅經例示且因此可被適合地改變。 另外,關於5Tr/1C型驅動組態、4Tr/1C型驅動組態及3Tr/1C型驅動組態、寫入處理及移動率校正處理之操作可單獨地執行或者移動率校正處理可與寫入處理一起執行。具體而言,在其中將第一電晶體TR1(光發射控制電晶體)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之一狀態中,僅透過寫入電晶體TRw將視訊信號Vsig自資料線DTL供應至第一節點ND1係必要地。 4.具體實例 下文中,將給出對併入抑制由於電光元件之接通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現象之技術之具體實例的一說明。應注意,舉例而言,在使用主動矩陣型有機EL面板之一顯示裝置中,產生欲由安置於該面板之兩側或該面板之一側上之垂直掃描部分供應至電晶體之控制輸入端子之各種種類之閘極信號(控制脈衝)且然後施加至像素電路10。除此之外,在使用此一有機EL面板之顯示裝置中,為減少元件之數目及達成高清晰度推廣,在某些情形中使用2Tr/1C型像素電路10。鑒於此點,在以下說明中,將闡述其中將該技術應用於2Tr/1C型驅動組態之具體實例。 (4-1.實例1) [像素電路] 圖4及圖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技術之實例之比較實例的一像素電路10Z及包含像素電路10Z之一種形式之一顯示裝置。包含像素陣列部分102中之比較實例之像素電路10Z之顯示裝置稱為一顯示裝置1Z。圖4展示一基板組態(針對一個像素),且圖5展示一具體組態(整個顯示裝置之一具體組態)。圖6及圖7分別係展示實例1之一種形式之一像素電路10A及包含像素電路10A之一顯示裝置之圖式。包含像素陣列部分102中之實例1之像素電路10A之顯示裝置稱為實例1之一顯示裝置1A。圖6展示一基本組態(針對一個像素),且圖7展示一具體組態(整個顯示裝置之一具體組態)。附帶而言,在比較實例及實例1中之任一者中,與顯示面板部分100之基板101上之其他構成部分一起展示垂直驅動部分103及水平驅動部分106兩者。此亦適用於稍後將闡述之實例中之每一者。 首先,將在省略參考符號A及Z之情況下闡述比較實例及實例1共同之部分。在顯示裝置1中,致使像素電路10內之一電光元件(在此情形中,一有機EL元件127用作發光部分ELP)根據視訊信號Vsig(具體而言,一信號振幅△Vin)發射光。出於此原因,顯示裝置1包含至少一驅動電晶體121(驅動電晶體TRD)、一保持電容器120(保持電容器CCS)、有機EL元件127(發光部分ELP)及一取樣電晶體125(寫入電晶體TRW)。在此情形中,驅動電晶體121產生一驅動電流且將所得驅動電流供應至有機EL元件127。保持電容器120係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21之一控制輸入端子(通常,一閘極電極端子)與一輸出端子(通常,一源極電極端子)之間。有機EL元件127係電光元件之一實例且連接至驅動電晶體121之該輸出端子。並且,取樣電晶體125根據信號振幅△Vin將資訊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在像素電路10中,由驅動電晶體121產生欲致使其流動穿過作為電光元件之實例之有機EL元件127之基於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資訊之驅動電流Ids,藉此致使有機EL元件127發射光。 由於取樣電晶體125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因此取樣電晶體125提取其之一輸入端子(其之一源極電極端子或汲極電極端子中之任一者)中之一信號電位(Vofs+△Vin),且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寫入至連接至一輸出端子(其源極電極端子或汲極電極端子中之另一者)之保持電容器120。更不必提及取樣電晶體125之輸出端子亦連接至驅動電晶體121之控制輸入端子。 注意,此處所展示之像素電路10之連接組態係最基本組態。因此,只要像素電路10係包含至少上文所闡述之構成元件之像素電路則足夠,且像素電路10可包含除彼等構成元件之外的構成元件(亦即,其他構成元件)。另外,用語「連接」不限於直接連接,但亦可係指透過其他構成元件進行之一連接。舉例而言,可視需要在某些情形中可做出諸如插入一切換電晶體或具有一特定功能之一功能部分之一更改。甚至在此等經修改改變之像素電路之情形中,此修改中之任一者只要可實現將在實例1(或任何其他適合實例)中闡述之構成及操作其便實現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 另外,舉例而言,在用於驅動像素電路10之周邊部分中提供包含一寫入掃描部分104及一驅動掃描部分105之一控制部分109。在此情形中,寫入掃描部分104藉由在一水平循環中順序地控制取樣電晶體125而逐線地掃描像素電路10,以便針對一列將關於視訊信號Vsig之信號振幅△Vin之資訊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同時,根據藉由寫入掃描部分104之此線順序掃描,驅動掃描部分105輸出一掃描驅動脈衝(電源驅動脈衝DSL)以控制施加至一列之驅動電晶體121之電源供應端子之電力供應。控制部分109亦包含一水平驅動部分106。根據藉由寫入掃描部分104之線順序掃描,水平驅動部分106以使得視訊信號Vsig在每一水平循環中在參考電位(Vofs)與信號電位(Vofs+△Vin)之間切換之一方式實施控制。 較佳地,控制部分109執行控制以便實施啟動程式操作。在此情形中,啟動程式操作意指此操作:在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時,使取樣電晶體125進入至一非導電狀態中以停止將視訊信號Vsig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21之控制輸入端子,藉此連同驅動電晶體121之輸出端子處之電位改變一起改變控制輸入端子處之電位。較佳地,控制部分109亦在完成取樣操作之後的光發射之一開始之一初始級處實施啟動程式操作。亦即,在取樣電晶體125已在正將信號電位(Vofs+△Vin)供應至取樣電晶體125時進入至一導電狀態中之後,致使取樣電晶體125變成一非導電狀態,以使得驅動電晶體121之控制輸入端子與輸出端子之間的電位差維持恆定。 另外,較佳地,控制部分109以使得在光發射時間週期中實現對電光元件(有機EL元件127)之時間改變之校正操作之一方式控制啟動程式操作。為了達成此情況,控制部分109可在基於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資訊之驅動電流Ids正流動穿過電光元件(有機EL元件127)之時間週期期間不斷地將取樣電晶體125保持於一非導電狀態中。然後可使驅動電晶體121之控制輸入端子與輸出端子之間的電位差維持恆定,藉此實現對電元件之時間改變之校正操作。甚至當有機EL元件127之電流-電壓特性隨時間而改變時,用於光發射之保持電容器120之啟動程式操作亦由於藉由保持電容器120使驅動電晶體121之控制輸入端子與輸出端子之間的電位之電壓差保持恆定而允許發射照度總是穩定。另外,較佳地,控制部分109以使得在其中將參考電位(=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ofs)供應至取樣電晶體125之輸入端子(通常,源極電極端子)之一時區中,致使取樣電晶體125處於一導電狀態中以便實施用於致使保持電容器120保持對應於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之一電壓之臨限電壓校正操作的一方式實施控制。 視需要,可在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之操作之前重複地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達複數個水平循環。此處,用語「視需要」意指其中保持電容器120無法在一個水平循環中之臨限電壓校正時間週期內充分地保持對應於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之電壓之一情形。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達複數個次數,藉此將對應於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之電壓可靠地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 另外,更佳地,控制部分109以使得在其中將參考電位(Vofs)供應至取樣電晶體125之輸入端子之一時區中,在臨限值校正操作之前致使取樣電晶體125處於一導電狀態中藉此實施臨限電壓校正之準備操作(諸如放電操作及初始化操作)之一方式實施控制。在實施臨限電壓校正之前初始化驅動電晶體121之控制輸入端子及輸出端子處之電位。更具體而言,藉由將保持電容器120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21之控制輸入端子與輸出端子之間來將保持電容器120之該等端子之間的電位差設定為變得等於或大於臨限電壓Vtn。 附帶而言,至於2TR/1C型驅動組態中之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部分109可具備一驅動掃描部分105,驅動掃描部分105根據藉由寫入掃描部分104之線順序掃描以使得其在用於致使驅動電流Ids穿過電光元件(有機EL元件127)之一第一電位Vcc_H與不同於第一電位Vcc_H之一第二電位Vcc_L之間切換電位之一方式將電位輸出至一列中之像素電路10中之每一者。驅動掃描部分105可藉由以使得致使取樣電晶體125在其中將對應於第一電位Vcc_H之一電壓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21之電源供應端子並且將信號電位(Vofs+△Vin)供應至取樣電晶體125之一時區中處於一導電狀態中之一方式執行控制來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此外,至於在2TR型驅動組態中準備臨限電壓校正之操作,可致使取樣電晶體125在其中將對應於第二電位Vcc_L之電壓(=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Vini)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21之電源供應端子並且將參考電位(Vofs)供應至取樣電晶體125之一時區中進入至一導電狀態中。在此狀態中,可將驅動電晶體121之控制輸入端子(亦即,第一節點ND1)處之電位初始化為參考電位(Vofs),且可將輸出端子(亦即,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初始化為第二電位Vcc_L。 更佳地,控制部分109以使得在完成臨限電壓校正操作之後,致使取樣電晶體125在其中將對應於第一電位Vcc_H之電壓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21且將信號電位(Vofs+△Vin)供應至取樣電晶體125之一時區中處於一導電狀態中之一方式實施控制。因此,控制部分109以使得在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時,將用於驅動電晶體121之移動率μ之校正之資訊添加至欲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之資訊之一方式實施控制。在此階段中,取樣電晶體125可處於一導電狀態中達在期間將信號電位(Vofs+△Vth)供應至取樣電晶體125之時區內之一特定時間點處開始且短於該時區之一時間週期。接下來,將具體闡述具有2Tr/1C型驅動組態之像素電路10之一實例。 在像素電路10中,基本上,驅動電晶體係一n通道薄膜場效電晶體。像素電路10之一特徵在於其選用其中像素電路10包含用於抑制由於有機EL元件之時間劣化造成之供應至有機EL元件之驅動電流Ids之一改變之一電路(亦即用於藉由校正作為一電光元件之一實例之有機EL元件之電流-電壓特性之一改變而使驅動電流Ids維持恆定之一驅動信號固定電路(一第一者))之一驅動系統。像素電路10之另一特徵係其選用其中藉由實現防止由於驅動電晶體之特性改變(諸如臨限電壓及移動率之分散)造成之驅動電流Ids之改變之一臨限電壓校正功能及一移動率校正功能而使驅動電流Ids維持恆定之一驅動系統。 作為抑制由於驅動電晶體121之特性改變(諸如臨限電壓、移動率及諸如此類之分散及改變)造成之對驅動電流Ids施加之影響之一方法,直接選用2Tr/1C型驅動組態之驅動電路作為驅動信號固定電路(該第一者)。電晶體(驅動電晶體121及取樣電晶體125)之驅動時序經構想以藉此處理臨限電壓、移動率及諸如此類之分散及改變。由於像素電路10具有2Tr/1C型驅動組態且因此元件之數目及佈線之數目各自係小的,因此可能達成高清晰度之推廣。另外,由於可在視訊信號Vsig不劣化之情況下實施取樣,因此可能獲得車越影像品質。 另外,像素電路10在保持電容器120之連接形式上具有一特徵,且其包含係作為用於防止由於有機EL元件127之時間劣化造成之驅動電流Ids改變之一電路的一驅動信號固定電路(一第二者)之一實例之啟動程式電路。像素電路10之一個特徵係其包含甚至在存在有機EL元件之電流-電壓特性之時間改變時亦實現固定驅動電流Ids(防止驅動電流Ids改變)之啟動程式功能之驅動信號固定電路(該第二者)。 將場效電晶體(FET)用作包含驅動電晶體之電晶體。在此情形中,關於驅動電晶體,將閘極電極端子視為一控制輸入端子,將其源極電極端子及汲極電極端子之一者(此處,源極電極端子)視為輸出端子,且將另一者(在此情形中,汲極電極端子)視為電源供應端子。 具體而言,如圖4及圖5中所展示,像素電路10包含一n通道驅動電晶體121、一n通道取樣電晶體125及作為在一電流流動穿過其時發射光之一電光元件之一實例之一有機EL元件127。一般而言,由於有機EL元件127具有一整流性質,因此由一個二極體符號表示有機EL元件127。有機EL元件127具有一寄生電容Cel。在圖4及圖5中,寄生電容Cel係展示為與有機EL元件127(由一個二極體符號表示)並聯。 關於驅動電晶體121,其之一汲極端子D係連接至透過其供應第一電位Vcc_H或第二電位Vcc_L之一電力供應線105DSL,且其之一源極端子S係連接至有機EL元件127之一陽極端子A(其之連接點係第二節點ND2且係表示為一節點ND122)。有機EL元件127之一陰極端子K係連接至透過其供應參考電位且係所有像素電路10共同之一陰極佈線cath(其電位係一陰極電位Vcath,舉例而言,GND)。陰極佈線cath可僅由用於陰極佈線cath之一單層佈線(上部層佈線)組成或者舉例而言,由一輔助佈線組成(此乃因陰極佈線亦可提供於其中形成用於陽極之一佈線之陽極層中),藉此減小陰極佈線之一電阻值。輔助佈線係在像素陣列部分102(顯示區)內佈線成一似晶格形狀、一似行形狀或一似列形狀,且具有與上部層佈線之彼電位相同之電位,亦即,一固定電位。 關於取樣電晶體125,其之一閘極端子G係連接至自寫入掃描部分104延伸之一寫入掃描線104WS,其之一汲極端子D係連接至一視訊信號106HS(一視訊信號線DTL),且其之一源極端子S係連接至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其連接點係第一節點ND1且係表示為一節點ND121)。處於一有效H位準之一寫入驅動脈衝WS係自寫入掃描部分104供應至取樣電晶體125之閘極端子G。取樣電晶體125可選用其中源極端子S與汲極端子D係反向的一連接形式。 驅動電晶體121之汲極端子D係連接至自用作一電力掃描器之驅動掃描部分105延伸之電力供應線105DSL。電力供應線105DSL之特徵在於電力供應線105DSL本身具有將電力自電源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21之一能力。驅動掃描部分105以使得其在係對應於電源電壓之較高電壓之第一電位Vcc_H與係用於臨限值校正之前的準備操作且對應於電源電壓之較低電壓之第二電位Vcc_L(稱為一初始化電壓或亦稱為一初始電壓)之間切換電位之一方式將電位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21之汲極端子D。 藉由使用採取第一電位Vcc_H及第二電位Vcc_L之兩個值之電源驅動脈衝DSL來驅動驅動電晶體121之汲極端子D側(電源電路側),藉此使得可能實施臨限值校正之前的準備操作。將第二電位Vcc_L設定為充分低於視訊信號Vsig之參考電位(Vofs)之一電位。具體而言,電力供應線105DSL之低電位側上之第二電位Vcc_L經設定以使得驅動電晶體121之一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一閘極電位Vg與一源極電極電位Vs之間的差)變得大於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應注意,參考電位(Vofs)不僅用於臨限值校正操作之前的初始化操作,而且亦用於將視訊信號線106HS預充電。 在此一像素電路10中,當驅動有機EL元件127時,將第一電位Vcc_H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21之汲極端子D且將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S連接至有機EL元件127之陽極端子A側,藉此整體地形成一源極隨耦器電路。 當選用此一像素電路10時,採用其中除汲極電晶體121之外一個切換電晶體(取樣電晶體125)亦用於掃描之2TR型驅動組態。藉由設定根據其控制切換電晶體之電源驅動脈衝DSL及寫入驅動脈衝WS之接通/關斷時序,防止由於有機EL元件127之時間改變及驅動電晶體121之特性改變(諸如臨限電壓及移動率之分散及改變)造成之對驅動電流Ids施加之影響。 [實例1特有之組態] 此處,實例1之顯示裝置1A中之像素電路10A包含用於在用於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驅動電壓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之處理期間抑制顯示部分之接通之電晶體特性校正控制部分620A。實例1之電晶體特性校正控制部分620A包含一電容器部分621、一光發射控制電晶體624、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626、光發射控制掃描部分625及臨限電壓校正控制掃描部分627。電容器部分621係由保持電容器120及耦合電容器622組成。耦合電容器622之靜電電容Ccup可具有大約等於保持電容器120之靜電電容CCS之一值。比較實例之顯示裝置1Z中之像素電路10Z中之驅動掃描部分105係由一電源電路替換,且一恆定電力電壓(在此情形中,等於第一電位Vcc_H)而非一似脈衝電壓係供應至電力供應線105DSL。 亦即,在比較實例之像素電路10Z中,取樣電晶體125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與節點ND122(第二節點ND2)直接彼此連接,而在實例1之像素電路10A中,取樣電晶體125之主要電極端子與節點ND122透過耦合電容器622彼此連接。實例1之像素電路10A與比較實例之像素電路10Z之間的另一不同係,在比較實例之像素電路10Z中,驅動電晶體121之主要電極端子(在電源側上)係直接連接至電力供應線105DSL,而實例1之像素電路10A包含介於驅動電晶體121之主要電極端子(在電源側上)與電力供應線105DSL之間的光發射控制電晶體624。除此之外,實例1之像素電路10A亦不同於比較實例之像素電路10Z之處在於,實例1之像素電路10A包含介於驅動電晶體121之主要電極端子與光發射控制電晶體624之主要電極端子之間的連接點與驅動電晶體121之控制輸入端子(亦即,節點ND121)之間的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626。顯示裝置1A包含在像素陣列部分102外部之光發射控制掃描部分625及臨限電壓校正掃描部分627。光發射控制電晶體624之控制輸入端子(閘極端子)透過光發射控制線625DS連接至光發射控制掃描部分625,且處於有效H位準之一光發射脈衝DS係逐列地供應。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626之控制輸入端子(閘極端子)透過一臨限電壓校正控制線627AZ連接至臨限電壓校正掃描部分627,且處於有效H位準之一臨限電壓校正控制脈衝AZ係逐列地供應。 在實例1之組態中,透過耦合電容器622將參考電位(Vofs)及視訊信號Vsig(信號電位:Vofs+△Vin)供應至節點ND122。在實例1中,藉由利用此組態之一效應來實施臨限電壓校正、信號寫入及移動率校正。雖然稍後將闡述實例1之像素電路10A之意義及優點之細節,但特定而言,在寫入一信號之階段中,寫入處於一負電位之一信號Vsig以使得有機EL元件127將在隨後移動率校正階段中處於一大的經反向偏壓狀態中。因此,可在移動率校正期間防止接通有機EL元件127。由於在移動率校正期間防止了接通有機EL元件127,因此可能正常地實施移動率校正操作。 [像素電路之操作] 圖8係圖解說明(作為關於像素電路10之驅動時序之一實例)在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線順序地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時像素電路10之操作之一時序圖(在一理想狀態中)。圖9A至圖9G係各自圖解說明一等效電路及圖8中之時序圖中所闡述之週期中之主要者中之操作條件的電路圖。在圖8中,藉助一共同時間軸展示寫入掃描線104WS之電位改變、電力供應線105DSL之電位改變及視訊信號線106HS之電位改變。亦與此等電位改變並行展示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電位Vg及源極電位Vs之改變。基本上,在一個水平掃描週期之一延遲之情況下,對若干列寫入掃描線104WS及電力供應線105DSL中之每一者實施同一驅動操作。下文中,將給出關於比較實例之顯示裝置1Z中之像素電路10Z之一說明;然而,其中所闡述之操作亦適用於實例之操作惟具體提及之彼等事項除外。 如圖8中所繪示之信號,根據脈衝之時序控制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之電流之值。在圖8中所展示之時序之實例中,藉由將電源驅動脈衝DSL設定為第二電位Vcc_L來實施消光及節點ND122之初始化。其後,當將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ofs供應至視訊信號線106HS時,接通取樣電晶體125以初始化節點ND121,且在此狀態中,將電源驅動脈衝DSL設定為第一電位Vcc_H,藉此實施臨限電壓校正。其後,關斷取樣電晶體125且將視訊信號Vsig施加至視訊信號線106HS。在此狀態中,接通取樣電晶體125,藉此與寫入信號同時實施移動率校正。在已寫入信號之後,隨著關斷取樣電晶體125開始發射。以此一方式,藉由使用脈衝之間的一相位差控制用於移動率校正、臨限電壓校正及諸如此類之驅動。 接下來,將集中闡述臨限電壓校正及移動率校正之操作。在像素電路10Z中,關於驅動時序,首先,根據自寫入掃描線104WS供應至取樣電晶體125之寫入驅動脈衝WS致使取樣電晶體125處於一導電狀態中,且取樣電晶體125對自視訊信號線106HS供應至其之視訊信號Vsig取樣以將視訊信號Vsig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在下文中,出於促進解釋及理解之目的,除非另外陳述,否則假設寫入增益係1(理想值)且使用取樣用語及說明,諸如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寫入、保持或取樣於保持電容器120中。當寫入增益小於1時,不將關於信號振幅△Vin本身之資訊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但將對應於信號振幅△Vin之量值之所得到資訊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 關於用於像素電路10之驅動時序,當將關於視訊信號Vsig之信號振幅△Vin之資訊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時,依據順序掃描之觀點,執行將一列之視訊信號同時傳輸至屬於各別行之視訊信號線106HS之線順序驅動。特定而言,當在像素電路10中之驅動時序下實施臨限電壓校正及移動率校正時之一基本理想係,首先,假定在1 H時間週期期間視訊信號Vsig隨時間而在參考電位(Vofs)與信號電位(Vofs+△Vin)之間不同。具體而言,將在其期間視訊信號Vsig係處於參考電位(Vofs)且無效之週期設定為一個水平週期之第一半部分。另一方面,將在其期間視訊信號Vsig係保持於信號電位(Vsig=Vofs+△Vin)且係有效的週期設定為一個水平時間週期之第二半部分。當將一個時間週期劃分成一第一半部分與一第二半部分時,通常將該時間週期劃分為約其之一半。然而,此一劃分方式對本發明而言並非本質的。亦即,可使第二半部分長於第一半部分,或者與此相比而言,可使第二半部分短於第一半部分。 用於信號寫入之寫入驅動脈衝WS亦用於臨限電壓校正以及移動率校正。因此,在一個時間週期中兩次使寫入驅動脈衝WS有效以接通取樣電晶體125。以第一接通時序實施臨限電壓校正,且以第二接通時序同時實施信號電壓寫入及移動率校正。其後,驅動電晶體121接收來自保持於第一電位(高電位側)之電力供應線105DSL之電流且根據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信號電位(對應於在視訊信號Vsig之有效時間週期內之電位之電位)致使驅動電流Ids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應注意,替代在一個時間週期H中兩次使寫入驅動脈衝WS有效,可將視訊信號線106HS之電位設定為根據其在將取樣電晶體125保持於接通狀態中時控制有機EL元件127中之照度之信號電位(=Vofs+Vin)。 舉例而言,在有機EL元件127之光發射狀態中,將電力供應線105DSL之電位保持於第一電位Vcc_H,且將取樣電晶體125保持於關斷狀態中(參考圖8之週期A)。此時,由於驅動電晶體121經設計以便在一飽和區域中操作,因此致使其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之汲極電流Ids變得等於由取決於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節點ND121與節點ND122之間的電壓)而判定之表達式(1)表示之值。其後,在其中將電力供應線105DSL之電位保持於第一電位Vcc_H且在無效時間週期內將視訊信號線106HS之電位保持於視訊信號Vsig之參考電位(Vofs)之一時區中,垂直驅動部分103將寫入驅動脈衝WS輸出為根據其致使取樣電晶體125導電之一控制信號。因此,將對應於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之電壓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參考圖8之週期D)。此操作實現臨限電壓校正功能。此臨限電壓校正功能使得可能消除隨每一像素電路10變化之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之影響。 較佳地,垂直驅動部分103在對信號振幅△Vin進行取樣之前在複數個水平週期內重複地實施臨限值校正操作,藉此將對應於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之電壓可靠地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藉由複數次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來確保一充分長寫入時間。因此,可將對應於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之電壓事先地且可靠地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 對應於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臨限電壓Vth之電壓用於消除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之分散。因此,甚至當各別像素電路10中之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係各種的時,由於可針對像素電路10中之每一者極佳地消除臨限電壓Vth之變化,因此亦增強顯示器之整個圖像內之影像之均勻性(亦即,發射照度之均勻性)。特定而言,可能防止易於在信號電位對應於低漸變時出現之照度不均勻性。 較佳地,在臨限電壓校正操作之前,在其中將電力供應線105DSL之電位保持於第二電位Vcc_L且在無效時間週期內將視訊信號線106HS之電位保持於視訊信號Vsig之參考電位(Vofs)之一時區中,垂直驅動部分103使寫入驅動脈衝WS有效(在此情形中H位準)以致使取樣電晶體125導電。其後,垂直驅動部分103將電力供應線105DSL之電位設定為第一電位Vcc_H,同時將寫入驅動脈衝WS保持於有效H位準。 因此,在已將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S處之源極電位Vs設定為充分低於參考電位(Vofs)(放電週期C=第二節點初始化週期)(參考圖8之週期B)之第二電位Vcc_L且已將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處之閘極電位Vg設定為參考電位(Vofs)(初始化週期D=第一節點初始化週期)(參考圖8之週期C)之後,開始臨限電壓校正操作(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藉由實施用於重設閘極電位及源極電位之此處理(初始化操作),可能在初始化操作之後可靠地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放電週期C與初始化週期D之組合亦稱為「一臨限電壓校正準備週期」(=一預處理週期),在該週期期間初始化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電位Vg及源極電位Vs。附帶而言,在所圖解說明之情形中,針對作為第一節點之節點ND121三次重複地實施初始化操作(初始化週期D)。因此,自放電週期C開始至最後初始化週期D結束之時間週期係臨限電壓校正準備週期。 在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內,電力供應線105DSL之電位自低電位側上之第二電部分Vcc_L轉變至高電位側上之第一電部分Vcc_H,藉此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電位Vs開始上升。亦即,將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處之閘極電位Vg保持於視訊信號Vsig之參考電位(Vofs)。因此,汲極電流Ids試圖流動直至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處之源極電位Vs上升以切斷驅動電晶體121為止。當切斷驅動電晶體121時,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處之源極電位Vs變得等於「Vofs-Vth」。在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內,為了可唯一地致使汲極電流Ids流動穿過保持電容器120側(在CCS<<Cel之一階段中)且可禁止致使其流動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側,以使得切斷有機EL元件127之一方式設定所有像素共同之一接地佈線cath之一電位Vcath。 有機EL元件127之等效電路係表示為一個二極體與寄生電容Cel之一並聯電路。因此,驅動電晶體121之汲極電流Ids用於將保持電容器120及寄生電容Cel兩者充電,只要「Vel Vcath+VthEL」之一電位關係保持(簡言之,只要有機EL元件127之一洩漏電流明顯小於致使其流動穿過驅動電晶體121之一電流)即可。因此,有機EL元件127之陽極端子A處之一電壓Vel(簡言之,節點ND122處之一電位)隨時間上升。並且,當節點ND122處之電位(源極電位Vs)與節點ND121處之電壓(閘極電位Vg)之間的一電位差已恰等於臨限電壓Vth時,將驅動電晶體121自接通狀態切換至關斷狀態,且因此禁止致使汲極電流Ids流動。因此,結束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簡言之,在一給定時間之一推移之後,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採取臨限電壓Vth之一值。 此處,雖然亦可僅一次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但此對本發明而言並非本質的。將一個水平時間週期設定為一處理循環,且亦可複數次(在圖6中四次)重複地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舉例而言,實際上,將對應於臨限電壓Vth之電壓寫入至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與源極端子S之間的保持電容器120。然而,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介於在其處將寫入驅動脈衝WS設定為有效H位準之時序至在其處將寫入驅動脈衝WS返回至無效L位準之時序之範圍中。因此,當未充分確保此週期時,在此週期中及之後結束臨限電壓校正操作。出於解決此間題之目的,僅複數次重複地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係必要的。 為何當複數次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時,一個水平時間週期變成用於臨限電壓校正操作之處理循環之原因係,在臨限電壓校正操作之前實施用於在一個水平時間週期之第一半部分中透過視訊信號線106HS供應參考電位(Vofs)以將源極電位Vs設定為第二電位Vcc_L之初始化操作。必要地,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變得短於一個水平時間週期。因此,由於保持電容器120之靜電電容CCS與第二電位Vcc_L之間的量值關係,可致使其中對應於臨限電壓Vth之準確電壓太大而不能在短臨限電壓校正操作E內一次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情形及其他主要情形。為何較佳地複數次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之原因係其對於處理此狀況係必要的。亦即,較佳地,在將信號振幅Vin取樣(信號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之前,重複地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達複數個水平時間週期,藉此將對應於驅動電晶體123之臨限電壓Vth之電壓可靠地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 舉例而言,當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變得等於一電壓Vx1(>Vth)時,簡言之,當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電位Vs自低電位側上之第二電位Vcc_L切換至「Vofs-Vx1」時,結束一第一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1(參考圖7之D)。出於此原因,在已完成第一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1之一時間點處,將電壓Vx1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 接下來,在水平時間週期之第二半部分內,驅動掃描部分105將寫入驅動脈衝WS自有效H位準切換至無效L位準。另外,水平驅動部分106將視訊信號線106HS之電位自參考電位(Vofs)切換至視訊信號Vsig(=Vofs+Vin)之電位(參考圖7之F)。因此,視訊信號線HS之電位改變至視訊信號Vsig之電位,同時(寫入驅動脈衝WS)寫入掃描線104WS之電位變成低L位準。 此時,將取樣電晶體125保持於非導電(關斷)狀態中,且致使對應於在彼非導電狀態中及之前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電壓Vx1之汲極電流Ids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藉此源極電極電位Vs稍微上升。當令Va1係因此上升之電位時,源極電位Vs變得等於「Vofs-Vx1+Va1」。另外,保持電容器120係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與源極端子S之間,且閘極電位Vg由於保持電容器120之效應而連同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電位Vs之改變一起改變,藉此閘極電極電位Vg變得等於「Vofs+Va1」。 在下一第二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2內,以與第一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1之彼方式相同之方式操作像素電路10。具體而言,首先,將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處之閘極電位Vg保持於視訊信號Vsig之參考電位(Vofs),且將閘極電位Vg自最後「Vg=參考電位(Vofs)+Va1」即刻切換至參考電位(Vofs)。保持電容器120係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與源極端子S之間,且源極電位Vs由於保持電容器120之效應而連同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電位Vg之改變一起改變。出於此原因,將源極電位Vs自「Vofs-Vx1+Va1」減去Va1且因此變得等於「Vofs-Vx1」。其後,汲極電流Ids試圖流動直至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S處之源極電位Vs上升以切斷驅動電晶體121為止。然而,當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變得等於一電壓Vx2(>Vth)時,簡言之,當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S處之源極電位Vs變得等於「Vofs-Vx2」時,結束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2。因此,在已完成第一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1之一時間點處,將電壓Vx2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恰在下一第三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3之前,致使對應於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電壓Vx2之汲極電流Ids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藉此源極電位Vs變得等於「Vofs-Vx2+Va2」且閘極電位Vg變得等於「Vofs+Va2」。 同樣,當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變得等於一電壓Vx3(>Vth)時,簡言之,當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S處之源極電位Vs變得等於「Vofs-Vx3」時,結束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3。因此,在已完成第三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3之一時間點處,將電壓Vx3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恰在下一第四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4之前,致使對應於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電壓Vx3之汲極電流Ids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藉此源極電位Vs變得等於「Vofs-Vx3+Va3」且閘極電位Vg變得等於「Vofs+Va3」。 並且,在下一第四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4內,致使汲極電流Ids流動直至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S處之電位Vs上升以切斷驅動電晶體121為止。當切斷驅動電晶體121時,汲極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S處之源極電位Vs變得等於「Vofs-Vth」且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變成與臨限電壓Vth之彼狀態相同之狀態。在已完成第四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4之一時間點處,將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 除臨限電壓校正功能外,像素電路10亦包含移動率校正功能。亦即,為了可在其中在有效時間週期中將視訊信號線106HS之電位保持於視訊信號Vsig之信號電位「Vofs+Vin」之一時區中使取樣電晶體125在導電狀態,垂直驅動部分103僅在短於彼時間週期之一時間週期內使供應至寫入掃描線104WS之寫入驅動脈衝WS處於有效H位準。在此時間週期內,在其中將信號電位(Vofs+△Vin)供應至驅動電晶體121之控制輸入端子之一狀態中,用穿過驅動電晶體121之電力將有機EL元件127之寄生電容Cel及保持電容器120兩者充電(參考圖8之F)。適合地設定寫入驅動脈衝WS之一有效時間週期(不僅對應於一取樣時間週期並且亦對應於一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藉此當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時,同時可能校正驅動電晶體121之移動率μ。藉由水平驅動部分106將信號電位(Vofs+△Vin)實際上供應至視訊信號線106HS,藉此將其中使寫入驅動脈衝WS處於有效H位準之一時間週期設定為其中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之一時間週期(亦稱為「取樣時間週期」)。 特定而言,在像素電路10中之驅動時序下,在其中將電力供應線105DSL之電位保持於作為高電位側之第一電位Vcc_H且將視訊信號Vsig保持於有效時間週期(信號振幅△Vin之一時間週期)中之一時區中,使寫入驅動脈衝WS處於有效H位準。簡言之,因此,取決於其中一時間寬度(其中在有效時間週期中將視訊信號線106HS之兩個電位保持於視訊信號Vsig之信號電位(Vofs+△Vin))與寫入驅動脈衝WS之有效時間週期彼此重疊之一區域而判定移動率校正時間(以及取樣時間週期)。特定而言,寫入驅動脈衝WS之有效時間週期之一寬度經窄判定以便屬於其中將視訊信號線106HS之電位保持於信號電位之一時間寬度中,此導致取決於寫入驅動脈衝WS而判定移動率校正時間。精確地,移動率校正時間(以及取樣時間週期)變成介於自在其處寫入驅動脈衝WS上升以接通取樣電晶體125之一時間點至在其處寫入驅動脈衝WS下降以關斷取樣電晶體125之一時間點之間的範圍中之一時間。順便而言,雖然在圖8中,在完成第四臨限電壓校正週期E_4之後,暫時使寫入驅動脈衝WS之電位處於無效L位準,但此對本發明而言並非本質的。舉例而言,亦可在寫入驅動脈衝WS之電位係保持於有效H位準之情況下在有效時間週期中將視訊信號Vsig之電位自參考電位(Vofs)切換至信號電位(Vofs+△Vin)。 具體而言,在取樣時間週期內,在其中將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電位Vg保持於信號電位(Vofs+△Vin)之一狀態中,取樣電晶體125變成導電(接通)狀態。因此,在寫入及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H內,在其中將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電位Vg固定為信號電位(Vofs+△Vin)之一狀態中,致使驅動電流Ids流動穿過驅動電晶體121。以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添加至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之形式來保持該資訊。因此,由於通常消除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in之改變,因此實施臨限電壓校正。藉由實施臨限電壓校正,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變得等於「Vsig+Vth」=「△Vin+Vth」。另外,同時,由於移動率校正係在取樣時間週期內實施,因此該取樣時間週期亦用作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寫入及移動率校正週期H)。 此處,當令VthEL係有機EL元件127之一臨限電壓時,臨限電壓VthEL經設定以便滿足「Vofs-Vth<VthEL」之一電位關係。因此,由於將有機EL元件127保持於一反向狀態中且因此保持於一切斷狀態(高阻抗狀態)中,因此防止有機EL元件127發射一光,且因此不提供二極體特性但提供簡單電容特性。因此,將致使其流動穿過驅動電晶體121之汲極電流(驅動電流Ids)寫入至藉由將保持電容器120之靜電電容CCS與有機EL元件127之寄生電容(等效電容)Cel相加而獲得之一電容「C=CCS+Cel」。因此,致使驅動電晶體121之汲極電流流動至有機EL元件127之寄生電容Cel中以開始改變操作。因此,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電位Vs上升。 在圖8中所展示之時序圖中,由△V表示源極電位Vs之一上升量。以此一方式,在像素電路10中之驅動時序下,在寫入及移動率校正週期H內實施用於移動率μ之校正之信號振幅△Vin之取樣及對△V(一負回饋量、一移動率校正參數)之調整。 在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一級中,寫入掃描部分14釋放寫入驅動脈衝WS至寫入掃描線104WS之施加。亦即,將寫入掃描線104WS之電位設定為無效L(低)位準。因此,致使取樣電晶體125變成非導電狀態,且因此斷開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與視訊信號線106HS之電連接(脈衝之一光發射週期I:參考圖8之G)。 有機EL元件127之光發射狀態繼續至一第(m+m'-1)個水平掃描時間週期為止。在彼情況下,完成組成第(n,m)個子像素之有機EL元件127之光發射之操作。其後,操作繼續進行至下一圖框(或下一場),且再次重複地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準備操作、臨限電壓校正操作、移動率校正操作及發光操作。 在光發射週期I內,將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與水平信號線106HS斷開。由於釋放信號電位(Vofs+Vin)至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之施加,因此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電位Vg可上升。保持電容器120係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與源極端子S之間,且基於保持電容器120之效應而實施啟動程式操作,且因此可使閘極至源極電壓Vgs維持恆定。此時,亦致使經致使流動穿過驅動電晶體121之驅動電流Ids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且因此有機EL元件127之陽極電位根據驅動電流Ids上升。令Vel係因此上升之一陽極電位量。在一短時間中,由於隨源極電位Vs之上升一起消除有機EL元件127之反向偏壓狀態,因此有機EL元件127藉由驅動電流Ids之流入而實際上開始發射光。 [顯示不均勻性現象之來源] 如上文所闡述,在圖8中所展示之驅動時序下,移動率校正係用於透過驅動電晶體121將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120、同時將對應於視訊信號Vsig之驅動電流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之處理。在移動率校正中,在寫入視訊信號Vsig時致使電流流動穿過驅動電晶體121,藉此致使源極電位Vs(第二節點處之電位)上升。然而,源極電位Vs可達到有機EL元件127(其之光發射部分ELP)之臨限電壓VthEL,以使得在某些情形中可接通有機EL元件127。因此,阻止反應驅動電晶體121之移動率μ之源極電位Vs之上升,且因此不能正常實施校正操作,此致使不均勻性劣化。舉例而言,當使用具有過大(高)之移動率μ之驅動電晶體121時,實施移動率校正過度。因此,致使恰在光發射之前的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之粉碎,藉此產生顯著照度減小及均勻性減小。為了抑制此不幸,舉例而言,考量使移動率校正脈衝變窄。然而,實質上,藉由使用窄移動率校正脈衝來實施操作,此導致脈衝寬度之設定及管理就電路組態、延遲及其他而言係困難的。舉例而言,由於在MOSFET中移動率μ係大的,因此應將移動率校正脈衝設定為約數毫微秒以便防止實施移動率校正過度而減小照度。此一窄脈衝係難以控制。根據此點,較佳地在不使移動率校正脈衝變窄之情況下(在實質上維持電流狀況之情況下)解決上文所闡述之問題。 [採取措施以處理顯示不均勻性現象之方法] 圖10係解釋驅動實例1之顯示裝置1A中之像素電路10A之一方法的一時序圖,其中注意經採取以處理由於有機EL元件127在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內之接通現象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之措施。在此連接中,圖10中所展示之實例係其中事實上與臨限電壓校正操作一起實施針對作為第一節點之節點ND121、作為第二節點之節點ND122之初始化操作且一次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之情形。雖然未圖解說明,但亦可能複數次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 此實施例中之驅動方法之特徵係,移動率校正之開始階段中之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處之電位經控制以便變成低於比較實例中之彼電位之一電位,換言之,事先控制電光元件以便在移動率校正開始之前變成強於比較實例中之彼反向偏壓狀態之一反向偏壓狀態。具體而言,選用藉以使得在信號寫入之階段中電光元件之相對端子之間的一電位差變得大於電光元件之臨限電壓VthEL之一方式將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設定為低於正常情形中之彼電位側之電位側之一技術,藉此解決由於電光元件在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期間之接通現象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現象。藉由選用此一技術,可在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期間防止由於第二節點處之電位改變而接通電光元件。 舉例而言,在實例1中,在光發射時間週期B期間將光發射控制脈衝DS之位準設定為無效L位準以關斷光發射控制電晶體624,以使得操作進入消光時間週期。此時,大約與關斷光發射控制電晶體624、同時將寫入驅動脈衝WS及臨限電壓校正控制脈衝AZ之位準中之每一者設定為有效H位準以關斷取樣電晶體125及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626兩者,藉此實施臨限電壓校正。具體而言,在其中將視訊信號線106HS之電位保持於參考電位(Vofs)之時間週期內,接通取樣電晶體125以用基於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ofs)之電力將耦合電容器622充電。隨著此一起,關斷光發射控制電晶體624且接通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626(一週期K)。因此,將節點ND122處之一電位VND2改變至(Vcath+VthEL),且將節點ND121處之一電位VND1改變至(VND2+Vth)。由於第一節點ND121與節點ND122之間的電位差(跨越保持電容器120之相對端子產生之一電壓)變得等於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因此以此一方式實施臨限電壓校正。週期K係臨限電壓校正時間週期,且因此用於以基於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Vofs)之電力將耦合電容器622充電之操作可視為針對第一節點及第二節點兩者之初始化操作。 其後,將寫入驅動脈衝WS及臨限電壓校正控制脈衝AZ之位準中之每一者設定為無效L位準以關斷取樣電晶體125及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626兩者(信號寫入準備週期L)。其後,在其中將視訊信號線106HS之電位保持於視訊信號Vsig(Vofs-△Vin)之電位之時間週期內,將寫入驅動脈衝WS之位準設定為有效H位準且再次接通取樣電晶體125,藉此將視訊信號Vsig寫入至節點ND122(信號寫入週期M)。在信號寫入週期M內,視訊信號Vsig之電位係負電位且因此,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變得等於(Vth+Vsig×Gin)。在信號寫入週期M內之信號寫入操作之階段中,如何將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大量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變得重要。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之關於信號振幅△Vin之資訊之一大小的一比率稱為一寫入增益Gin。 其後,在將取樣電晶體125保持於接通狀態中之情況下將光發射控制脈衝DS之位準設定為有效H位準,藉此接通光發射控制電晶體624。因此,當透過取樣電晶體125將視訊信號Vsig供應至保持電容器120之一個端子時(簡言之,當將對應於視訊信號Vsig之驅動電壓寫入至保持電容器120時),透過驅動電晶體121將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CCS,藉此執行移動率校正處理(一移動率校正週期N)。亦即,在接通取樣電晶體125期間,接通光發射控制電晶體624,藉此開始移動率校正操作且節點ND121處之電位隨節點ND122處之電位上升而上升。在完成移動率校正之一級中,寫入掃描部分104釋放寫入驅動脈衝WS至寫入掃描線104WS之施加。因此,寫入掃描部分104之操作繼續進行至一光發射週期O之處理。 此處,在移動率校正中,視訊信號Vsig至保持電容器120之寫入之極性與透過驅動電晶體121之電流供應之極性彼此相反。出於此原因,透過臨限值校正自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Vin+Vth」減去由透過驅動電晶體121之電流供應引起之電位改變(作為移動率校正參數之電位校正值△V)。雖然在光發射之階段中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調節照度,但電位校正值△V與驅動電晶體121之汲極電流Ids成比例,且汲極電流Ids與移動率μ成比例。出於此原因,因此,由於電位校正值△V隨移動率μ變大而變大,因此可能移除像素電路10A中之移動率μ之分散。 以此一方式,在實例1之顯示裝置1A之像素電路10A中之驅動時序下,在一移動率校正週期N內,與維持信號振幅△Vin之取樣一起調整用於校正移動率μ之電位校正值△V(負回饋量、移動率校正參數)。寫入掃描部分104可調整移動率校正週期N之時間寬度,藉此可能最佳化保持電容器120之驅動電流Ids之負回饋量。 電壓校正值△V係由表達式(7)表達: 如自表達式(7)明瞭,電壓校正值△V隨作為驅動電晶體121之汲極至源極電流之驅動電流Ids變大而變大。與此相比而言,當驅動電晶體121之驅動電流Ids係小時,電壓校正值△V變小。以此一方式,取決於驅動電流Ids來判定電壓校正值△V。隨著信號振幅Vin變大,驅動電流Ids變大且電壓校正值△V之一絕對值亦變大。因此,可能實現對應於發射照度位準之移動率校正。在此情形中,移動率校正週期N不必係恆定的,且相比而言,在某些情形中較佳地根據驅動電流Ids調整移動率校正週期N。舉例而言,當驅動電流Ids係大時,僅將一移動率校正週期t設定為短係必要的。與此相比而言,當驅動電流Ids變小時,僅將寫入及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H設定為長係必要的。 另外,電位校正值△V由Ids×t/Cel表達。因此,甚至當由於像素電路10中之移動率μ之分散而使驅動電流Ids分散時,亦獲得電位校正值△V以便對應於各別情形。因此,可能校正像素電路10中之移動率μ之分散。簡言之,當使信號振幅Vin恆定時,電位校正值△V之絕對值隨驅動電晶體121之移動率μ變大而變大。換言之,由於電位校正值△V隨移動率μ變大而變大,因此可能移除像素電路10中之移動率μ之分散。 有機EL元件127之光發射狀態繼續至一第(m+m'-1)個水平掃描時間週期為止。在彼情況下,完成組成第(n,m)個子像素之有機EL元件127之光發射之操作。其後,操作移動至下一圖框(或下一場),且再次重複地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準備操作、臨限電壓校正操作、移動率校正操作及發光操作。 由於在光發射時間週期O內,將取樣電晶體125保持於關斷狀態中,因此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電位Vg可上升。保持電容器120係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與源極端子S之間,且基於保持電容器120之效應而實施啟動程式操作,且因此可使閘極至源極電壓Vgs維持恆定。此時,亦致使經致使流動穿過驅動電晶體121之驅動電流Ids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且因此有機EL元件127之陽極電位根據驅動電流Ids上升。令Vel係因此上升之一陽極電位量。在一短時間中,由於與源極電位Vs之上升一起消除有機EL元件127之反向偏壓狀態,因此有機EL元件127藉由驅動電流Ids之流入而實際上開始發射光。此處,可藉由將「Vsig+Vth-△V」或「Vin+Vth-△V」減去至表達先前電晶體特性之表達式(1)中以表達式(8)或(9)之形式表達驅動電流Ids對閘極電壓Vgs之一關係:Ids=k×μ×(Vsig-Vth-△V)2………(8) Ids=k×μ×(Vin-Vofs-△V)2………(9) 自表達式(8)及(9)兩者應理解,消除臨限電壓Vth之項且因此供應至有機EL元件127之驅動電流Ids獨立於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亦即,當將參考電位Vofs設定為(舉例而言)0 V時,致使其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之驅動電流Ids與一值之一平方成比例,該值係藉由自根據其控制有機EL元件127中之照度之視訊信號Vsig之值減去由於驅動電晶體121之移動率μ產生之第二節點ND2(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中之電位校正值△V之值而獲得。換言之,致使其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之電流Ids獨立於有機EL元件127之臨限電壓VthEL及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兩者。亦即,有機EL元件127之一光發射量(照度)不經受有機EL元件127之臨限電壓VthEL之一影響及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Vth之一影響兩者。並且,第(n,m)個有機EL元件127之照度具有對應於電流Ids之一值。 除此之外,由於電位校正值△V在具有較大移動率μ之驅動電晶體121中變大,因此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之值變小。因此,甚至當在表達式(8)及(9)兩者中移動率μ之值係大時,(Vsig-Vofs-△V)2之一值亦變小。因此,可能校正汲極電流Ids。亦即,若甚至在彼此在移動率μ上不同之電晶體121中視訊信號Vsig之值亦彼此相同,則汲極電流Ids之值變得彼此大約相等。因此,使致使其流動穿過各別有機EL元件127且根據其控制之有機EL元件127之照度之電流Ids均勻化。亦即,可能校正由於移動率μ之分散(及k之分散)造成之有機EL元件127中之照度之分散。 另外,保持電容器120係連接於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端子G與源極端子S之間。因此,基於保持電容器120之效應而在光發射時間週期之第一部分中實施啟動程式操作,且閘極電位Vg及源極電位Vs兩者上升而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Vin+Vth-△V」維持恆定。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電位Vs變得等於「-Vth+△V+Vel」,藉此閘極電位Vg變得等於「△Vin+Vel」。此時,由於使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保持恆定,因此驅動電晶體121致使恆定電流(驅動電流Ids)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因此,有機EL元件127之陽極端子A處之電位(=節點ND122處之電位)繼續上升直至藉以致使作為處於飽和狀態中之驅動電流Ids之一電流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之一電壓為止。 此處,當光發射時間週期變長時,有機EL元件127之I-V特性相應改變。出於此原因,節點ND122處之電位亦隨一時間推移而改變。然而,甚至當有機EL元件127之陽極電位由於有機EL元件127之此時間劣化而改變時,保持於保持電容器120中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通常亦維持於「△Vin+Vth-△V」之一恆定電壓。由於驅動電晶體121係操作為恆定電流源,因此甚至當有機EL元件127之I-V特性經受時間改變且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端子S處之源極電位Vs亦經改變以便遵循彼時間改變時,驅動電晶體121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亦藉由保持電容器120而保持於恆定電壓(△Vin+Vth-△V)。因此,致使其流動穿過有機EL元件127之電流不改變且因此有機EL元件127之發射照度亦保持恆定。雖然由於實際上啟動程式增益小於「1」,因此閘極至源極電壓Vgs變得小於「△Vin+Vth-△V」,但閘極至源極電壓Vgs仍保持於對應於啟動程式增益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 如上文所闡述,在實例1之顯示裝置1中之像素電路10A中,藉由構想電路組態及驅動時序來組態臨限電壓校正電路及移動率校正電路。並且,像素電路10A用作驅動信號固定電路,該驅動信號固定電路用於藉由校正臨限電壓Vth及移動率μ之影響而使驅動電流維持恆定以防止由於驅動電晶體121之特性之分散(在此情形中,驅動電晶體121中之臨限電壓Vth及載流子移動率μ之分散)造成之對驅動電流Ids施加之影響。由於不僅實施啟動程式操作而且亦實施臨限電壓校正操作及移動率校正操作,因此藉由對應於臨限電壓Vth之電壓及用於移動率校正之電位校正值△V兩者來調整藉由啟動程式操作維持之閘極至源極電壓Vgs。因此,有機EL元件127之發射照度不僅經受驅動電晶體121中之臨限電壓Vth及載流子移動率μ之分散之影響而且亦經受有機EL元件127之時間劣化之影響。因此,可以對應於所輸入之視訊信號Vsig(信號振幅△Vin)之穩定漸變展示影像且因此可能獲得具有高影像品質之影像。 另外,由於像素電路10可由使用n通道驅動電晶體121之源極隨耦器電路組成,因此甚至當照原樣使用具有陽極及陰極電極之現有有機EL元件時,針對有機EL元件127之驅動亦變得可能。另外,像素電路10可藉由使用其中之每一者僅係為n通道類型之電晶體(包含驅動電晶體及取樣電晶體及周邊部分之類似電晶體)而組成,且因此甚至在該等電晶體之製造中亦實現成本節省。 除此之外,在實例1之顯示裝置1A中之像素電路10A中,在信號寫入週期M內,將設定為負電位之視訊信號Vsig寫入至節點ND122。因此,在隨後移動率校正週期N內,可將有機EL元件127設定為處於大反向偏壓狀態中。亦即,在移動率校正週期N內,可能滿足表達式(10)及表達式(11):VND2=(Vofs-Vth+△V)<<(VthEL+Vcath)………(10) VND2-VthEL<<Vcath………(11)其中VND2係節點ND122(第二節點ND2)處之電位。可使在表達式(11)之一左手部分中表示之電位差大於比較實例之顯示裝置1Z中之像素電路10Z之情形中之彼電位差。因此,可能在移動率校正期間防止接通有機EL元件127,可能正常地實施移動率校正操作,且因此防止發射任何光。 4-2.實例2 圖11及圖12分別係展示一種形式之一像素電路10B及包含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實例2之像素電路10B之一顯示裝置的圖式。包含像素陣列部分102中之實例2之顯示裝置1B中之像素電路10B的顯示裝置稱為實例2之顯示裝置1B。圖11展示一基本組態(針對一個像素),且圖12展示一具體組態(整個顯示裝置之一具體組態)。並且,圖13係解釋驅動實例2之顯示裝置中之像素電路之一方法的一時序圖,其中注意經採取以處理由於有機EL元件127在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期間之接通現象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之手段。 如圖11及圖12中所展示,基於實例1之顯示裝置1A之像素電路10A之組態,實例2中之電晶體特性校正控制部分620B進一步包含一初始化電晶體628及一初始化掃描部分629。實例2不同於實例1之處在於僅將經窄定義之視訊信號Vsig供應至視訊信號線106HS,且透過初始化電晶體628供應參考電位(Vofs)。亦即,實例2之顯示裝置1B中之像素電路10B包含用於施加一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參考電位(Vofs))之初始化電晶體628。參考電位(Vofs)係施加至初始化電晶體628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且初始化電晶體628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係連接至取樣電晶體125之主要電極端子與耦合電容器622之間的一連接點。顯示裝置1B在像素部分102之外部中包含初始化掃描部分629。初始化電晶體628之一控制輸入端子(閘極端子)係透過一初始化控制線629ofs連接至初始化掃描部分629,且因此將設定於有效H位準之一初始化控制脈衝OFS每一列供應至初始化電晶體628之控制輸入端子。 實例2之顯示裝置1B中之像素電路10B之一操作係如圖13中所展示。所需要的係僅在寫入週期M及移動率校正週期N兩者內將寫入驅動脈衝WS保持於有效H位準。實例2基本上與實例1相同,惟根據設定於有效H位準之初始化控制脈衝OFS透過初始化電晶體628供應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參考電位(Vofs))除外。類似於實例1之情形,可能在移動率校正期間防止接通有機EL元件127,且亦可能正常地實施移動率校正操作。 在實例2中設定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參考電位(Vofs))之供應時序之自由度高於在實例1中。就一經修改改變而言,舉例而言,可選用一組態以使得在不提供初始化掃描部分629之情況下使臨限電壓校正控制掃描部分627接管初始化掃描部分629之功能,將初始化電晶體628之控制輸入端子(閘極端子)連接至保持電壓校正控制線627AZ,且每一列供應設定於有效H位準之臨限電壓校正控制脈衝AZ。然而,雖然在此經修改改變中,顯示裝置1之電路組態變得簡單,但設定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之供應時序之自由度次於在圖11及圖12中所展示之組態中之彼自由度。 5.應用實例 圖14A至圖14F分別係解釋在其中之每一者中將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應用於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電子設備之應用實例的視圖。具體而言,圖14A至圖14E分別展示各自裝載有應用用於抑制及解決上文所闡述之由於有機EL元件127在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期間之接通現象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之技術之顯示裝置之電子設備的情形。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之顯示不均勻性抑制處理可應用於包含在各種種類之電設備(諸如一遊戲機、一電子書、一電子詞典及一行動電話)中使用之一電流驅動型顯示元件之一顯示裝置。 [5-1.應用實例1] 舉例而言,圖14A係展示作為應用實例1之一電視接收器702之一外觀之一透視圖,其中一電子設備700利用一顯示模組704作為一顯示模組704之一實例。電視接收器702具有其中將顯示模組704安置於由一底座706支撐之一前面板703之一前表面上之一構造。並且,在一顯示表面上提供一濾光玻璃705。在此情形中,顯示模組704係藉由使用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而製造。 [5-2.應用實例2] 圖14B係展示在電子設備700係數位相機712時作為應用實例2之一數位相機之一外觀之一透視圖。數位相機712包含一顯示模組714、一控制開關716、一快門按鈕717及其他。在此情形中,顯示模組714係藉由使用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而製造。 [5-3.應用實例3] 圖14C係展示在電子設備700係視訊攝影機722時作為應用實例3之一視訊攝影機之一外觀之一透視圖。視訊攝影機722包含在一主體723前面之用於擷取一物件之一影像之一影像擷取透鏡725。另外,一顯示模組724、在擷取一物件之一影像時製造之一開始/停止開關726及諸如此類係安置於視訊攝影機722中。在此情形中,顯示模組724係藉由使用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而製造。 [5-4.應用實例4] 圖14D係展示在電子設備700係電腦732時作為應用實例4之一電腦之一外觀之一透視圖。電腦732包含一下部側底盤733a、一上部側底盤733b、一顯示模組734、一網路攝影機735、一鍵盤736及諸如此類。在此情形中,顯示模組734係藉由使用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而製造。 [5-5.應用實例5] 圖14E展示其中電子設備700係行動電話742之處於一打開狀態中之作為應用實例5之一行動電話之一正視圖、處於打開狀態中之其之一側視立面圖及處於一關閉狀態中之其之一正視圖。行動電話742係可摺疊的且包含一上部側底盤743a、一下部側底盤743b、一顯示模組744a、一子顯示部分744b、一攝影機745、一耦合部分746(在此情形中一鉸鏈部分)、一圖像燈747及諸如此類。在此情形中,顯示模組部分744a及/或子顯示部分744b係藉由使用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而製造。 因此,在應用於應用實例5之實例1中之電子設備700中之每一者中,不僅可連接由於驅動電晶體121之臨限電壓及移動率之分散(及k之分散)造成之照度之分散,而且亦可抑制及解決上文所闡述之由於有機EL元件127在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期間之接通現象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因此,可能顯示高品質影像。 雖然目前已基於實施例、實例及諸如此類闡述了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技術,但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之內容之技術範疇絕不限於該等實施例、實例及諸如此類之說明之範疇。在不背離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技術之標的物之情況下,可在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中做出各種種類之改變及改良,且其中做出此等改變及改良之態樣亦含在本說明中所揭示之技術中。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不限於根據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技術,且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中所解釋之特徵之所有組合對用於解決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技術欲解決之問題之手段而言並非本質的。各個技術階段係含在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中,且可基於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中所展示之複數個構成要求中之適合組合而提取各種種類之技術。甚至當自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中所展示之所有構成要求刪除某些構成要求時,亦可將藉由自所有構成要求刪除某些構成要求而獲得之構成提取為本說明書中所闡述之技術,惟可提供對應於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技術欲解決之問題之效應即可。 舉例而言,在實例1及實例2中,透過耦合電容器將視訊信號及用於校正臨限電壓之初始化電壓供應至第二節點。然而,此組態僅係用於在第一處理開始之前事先控制顯示裝置以便在使得在第一處理期間不接通顯示部分之一程度上變成反向偏壓狀態之組態中之一項實例。僅在第一處理開始之前事先控制顯示部分以便在使得在第一處理期間不接通該顯示部分之一程度上變成反向偏壓狀態係必要的。因此,亦可能選用具有其中將具有預定極性之視訊信號及用於校正臨限電壓之初始化電壓供應至第一節點側之一組態之一經修改改變。不言而喻,可選用其中針對電晶體將n通道與P通道彼此替換、根據導電性類型之替換反轉電源與信號之極性等等之一互補組態。 簡言之,亦可選用任何組態,只要其係其中以使得在用於透過驅動電晶體將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期間防止接通顯示部分之一方式控制像素電路之操作之一組態即可。所需要的係做出此組態以便抑制由於在執行用於在透過驅動電晶體將電流供應至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視訊信號之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處理(對應於移動率校正處理)期間接通電光元件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就此點而言,僅以使得可進行控制以便至少在用於有關處理之時間週期內防止接通電光元件之一方式做出組態係必要的。因此,可在限制內選用各種種類之組態。對於處理此情況,對本發明而言實現經採取以藉由構想由提供於像素電路10外部之控制部分(在上文情形中,光發射控制掃描部分625、臨限電壓校正控制掃描部分627及初始化掃描部分629)控制該像素電路之時序來處理此情況的措施並非本質的,與實例1及實例2一樣。因此,可每一像素電路提供用於產生根據其控制各種種類之電晶體之一(若干)控制脈衝之一電路元件以處理此情況。 舉例而言,不言而喻,可選用其中針對電晶體將n通道與P通道彼此替換、根據導電性類型之替換反轉電源與信號之極性等等之一互補組態。 6.本發明之構成 根據對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之說明,根據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中所揭示之請求項之技術僅係一實例,且舉例而言,將作為本發明之構成提取以下技術。下文中,將如下列出本發明之構成。 (1)一種像素電路,其包含:一電光元件;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其將對應於供應至其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及一驅動電晶體,其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其中該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該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該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且該像素電路經調適以使得其可在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期間抑制該電光元件之接通。 (2)在段落(1)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中可在該第一處理開始之前事先控制該電光元件,以便在使得在該第一處理期間該電光元件將不接通之一程度上變成一反向偏壓狀態。 (3)在段落(1)或(2)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進一步包含一控制部分,該控制部分操作以連同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該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第一處理一起抑制接通該電光元件。 (4)在段落(3)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介於該第一節點與該驅動電晶體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之間的一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該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操作以控制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 (5)在段落(3)或(4)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介於該寫入電晶體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與該第二節點之間的一耦合電容器。 (6)在段落(5)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中在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之一階段中,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一初始化電壓供應至該耦合電容器。 (7)在段落(5)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一初始化電晶體,該初始化電晶體操作以在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之一階段中將一初始化電壓供應至該耦合電容器。 (8)在段落(6)或(7)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中該視訊信號之一初始化電壓之一極性係可藉以在該第一處理開始之前將該電光元件控制為一反向偏壓狀態之一極性。 (9)在段落(3)至(8)中之任一者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介於該驅動電晶體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與一電源線之間的一光發射控制電晶體。 (10)在段落(1)至(9)中之任一者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進一步包含其中配置有複數個該等電光元件之一像素部分,其中一特性控制部分控制該驅動電晶體之特性。 (11)在段落(10)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中該等電光元件在該像素電路中配置成一個二維矩陣。 (12)在段落(1)至(11)中之任一者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中,其中該電光元件係一自發射類型。 (13)在段落(12)中所闡述之像素電路,其中該電光元件包含一有機電致發光發光部分。 (14)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若干顯示元件,其呈一陣列,該等顯示元件各自包含一電光元件,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其操作以將對應於供應至該寫入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中,及一驅動電晶體,其操作以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該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該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該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及一控制部分,其操作以連同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一起抑制接通該電光元件。 (15)在段落(14)中所闡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一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其介於該第一節點與該驅動電晶體之該等主要電極端子中之另一端子之間,該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操作以控制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及一臨限電壓校正控制掃描部分,其操作以控制該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之接通/關斷。 (16)在段落(15)中所闡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部分在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之一階段中控制其主要電極端子中之該一者被供應一初始化電壓之該寫入電晶體。 (17)在段落(15)中所闡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一初始化電晶體,其操作以在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之一階段中將一初始化電壓供應至一耦合電容器;及一初始化掃描部分,其操作以控制該初始化電晶體之接通/關斷。 (18)在段落(14)至(17)中之任一者中所闡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一光發射控制電晶體,其介於該驅動電晶體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與一電源線之間;及一光發射控制掃描部分,其操作以控制該光發射控制電晶體之接通/關斷。 (19)一種電子設備,其包含:一像素部分,其包含呈一陣列之若干顯示元件,該等顯示元件各自包含一電光元件,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其操作以將對應於供應至該寫入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中,及一驅動電晶體,其操作以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該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該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該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一信號產生器,其操作以產生供應至該像素部分之該視訊信號;及一控制部分,其操作以連同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之第一處理一起抑制接通該電光元件。 (20)一種驅動包含驅動一電光元件之一驅動電晶體之一像素電路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在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一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處理期間抑制該電光元件之接通。 本發明含有與在2011年7月7日在日本專利局提出申請之日本優先專利申請案JP 2011-150938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相關的標的物,該優先專利申請案之整個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1‧‧‧顯示裝置 1A‧‧‧顯示裝置 1Z‧‧‧顯示裝置 10‧‧‧像素電路/發光元件 10_n,m‧‧‧像素電路/發光元件 10_B‧‧‧像素電路/藍色發光像素電路 10_G‧‧‧像素電路/綠色發光像素電路 10_R‧‧‧像素電路/紅色發光像素電路 10A‧‧‧像素電路 10B‧‧‧像素電路 10Z‧‧‧像素電路 11‧‧‧發光元件 20‧‧‧支撐主體 21‧‧‧透明基板/基板 31‧‧‧閘極電極 32‧‧‧閘極絕緣層 33‧‧‧半導體層 34‧‧‧通道形成區域 35‧‧‧源極及汲極區域 36‧‧‧電極 37‧‧‧電極 38‧‧‧佈線 39‧‧‧佈線 40‧‧‧層間絕緣層 51‧‧‧陽極電極 52‧‧‧層 53‧‧‧陰極電極 54‧‧‧第二層間絕緣層 55‧‧‧接觸孔 56‧‧‧接觸孔 100‧‧‧顯示面板部分 101‧‧‧基板 102‧‧‧像素陣列部分/顯示區 103‧‧‧垂直驅動部分 104‧‧‧寫入掃描部分 104WS‧‧‧寫入掃描線 105‧‧‧驅動掃描部分 105DSL‧‧‧電力供應線 106‧‧‧水平驅動部分 106HS‧‧‧視訊信號/視訊信號線/水平信號線 108‧‧‧端子部分/襯墊部分 109‧‧‧控制部分 110‧‧‧佈線 120‧‧‧保持電容器 121‧‧‧驅動電晶體/n通道驅動電晶體/電晶體/汲極電晶體 125‧‧‧取樣電晶體/n通道取樣電晶體 127‧‧‧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130‧‧‧介面部分 133‧‧‧垂直介面部分 136‧‧‧水平介面部分 200‧‧‧驅動信號產生器/時序產生器 220‧‧‧視訊信號處理器 620A‧‧‧電晶體特性校正控制部分 620B‧‧‧電晶體特性校正控制部分 621‧‧‧電容器部分 622‧‧‧耦合電容器 624‧‧‧光發射控制電晶體 625‧‧‧光發射控制掃描部分 625DS‧‧‧光發射控制線 626‧‧‧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 627‧‧‧臨限電壓校正控制掃描部分/臨限電壓校正掃描部分 627AZ‧‧‧臨限電壓校正控制線/保持電壓校正控制線 628‧‧‧初始化電晶體 629‧‧‧初始化掃描部分 700‧‧‧電子設備 702‧‧‧電視接收器 703‧‧‧前面板 704‧‧‧顯示模組 705‧‧‧濾光玻璃 706‧‧‧底座 712‧‧‧數位相機 714‧‧‧顯示模組 716‧‧‧控制開關 717‧‧‧快門按鈕 722‧‧‧視訊攝影機 723‧‧‧主體 724‧‧‧顯示模組 725‧‧‧影像擷取透鏡 726‧‧‧開始/停止開關 732‧‧‧電腦 733a‧‧‧下部側底盤 733b‧‧‧上部側底盤 734‧‧‧顯示模組 735‧‧‧網路攝影機 736‧‧‧鍵盤 742‧‧‧行動電話 743a‧‧‧上部側底盤 743b‧‧‧下部側底盤 744a‧‧‧顯示模組/顯示模組部分 744b‧‧‧子顯示部分 745‧‧‧攝影機 746‧‧‧耦合部分 747‧‧‧圖像燈 A‧‧‧第二端子/陽極端子 AZ‧‧‧臨限電壓校正控制脈衝 cath‧‧‧陰極佈線/接地佈線 CCS‧‧‧保持電容器/靜電電容 Ccup‧‧‧靜電電容 Cel‧‧‧靜電電容/寄生電容/等效電容 CKDS‧‧‧垂直掃描時脈 CKH‧‧‧水平掃描時脈 CKWS‧‧‧垂直掃描時脈 D‧‧‧汲極端子 DS‧‧‧光發射脈衝/光發射控制脈衝/驅動掃描器 DSL‧‧‧電源驅動脈衝 DTL‧‧‧視訊信號線/資料線 E_1‧‧‧第一臨限電壓校正週期 E_2‧‧‧第二臨限電壓校正週期/臨限電壓校正週期 E_3‧‧‧第三臨限電壓校正週期/臨限電壓校正週期 E_4‧‧‧第四臨限電壓校正週期 ELP‧‧‧發光部分/光發射部分 G‧‧‧閘極端子 Ids‧‧‧汲極電流/驅動電流/電流 K‧‧‧陰極端子 ND121‧‧‧節點/第一節點 ND122‧‧‧節點/第二節點 OFS‧‧‧初始化控制脈衝 PWL‧‧‧電源線 S‧‧‧源極端子 SCL‧‧‧垂直掃描線 SCL_1至SCL_M‧‧‧垂直掃描線 SPDS‧‧‧移位開始脈衝 SPH‧‧‧水平開始脈衝 SPWS‧‧‧移位開始脈衝 TRD‧‧‧驅動電晶體/汲極電晶體 TRW‧‧‧一寫入電晶體 Va1‧‧‧電位 Vcath‧‧‧陰極電位/電位 Vcc_H‧‧‧第一電位/第一部分 Vcc_L‧‧‧第二電位/第二部分 Vg‧‧‧閘極電位/閘極電極電位 Vin‧‧‧信號振幅/臨限電壓 Vini‧‧‧第二節點初始化電壓/電位 VND2‧‧‧電位 Vofs‧‧‧第一節點初始化電壓/參考電位/電位 VS‧‧‧視訊信號 Vs‧‧‧源極電位/源極電極電位 Vsig‧‧‧視訊信號 Vsig_B‧‧‧視訊信號 Vsig_G‧‧‧視訊信號 Vsig_R‧‧‧視訊信號 Vth‧‧‧臨限電壓 VthEL‧‧‧臨限電壓 Vx1‧‧‧電壓 Vx2‧‧‧電壓 Vx3‧‧‧電壓 WS‧‧‧寫入驅動脈衝/寫入掃描器 WSL‧‧‧一寫入掃描線 △V‧‧‧電位校正值/負回饋量/移動率校正參數/源極電位上升量 △Vin‧‧‧信號振幅 圖1係展示作為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實施例之一顯示裝置之一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之一示意性組態的一方塊圖;圖2係作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一經修改改變之一顯示裝置的與彩色影像顯示相容之一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之一示意性組態之一方塊圖;圖3係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實施例之一發光元件(實質上,一像素電路)之一結構的一部分剖視圖;圖4係部分地以方塊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實例1之比較實例之一顯示裝置中之一種形式之一像素電路之一組態的一電路圖;圖5係部分地以方塊展示包含圖4中所展示之比較實例之像素電路之顯示裝置之一整個輪廓之一組態的一電路圖;圖6係部分地以方塊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實例1之一顯示裝置中之一種形式之一像素電路之一組態的一電路圖;圖7係部分地以方塊展示包含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實例1之像素電路之顯示裝置之一整個輪廓之一組態的一電路圖;圖8係解釋驅動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實例1之比較實例之顯示裝置之像素電路之一方法的一時序圖;圖9A至圖9G係分別解釋圖8中所展示之時序圖之主要時間週期中等效電路及其操作狀態之電路圖;圖10係解釋驅動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實例1之顯示裝置中之像素電路之一方法的一時序圖,其中注意用於處理由於在一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內一有機EL元件之一接通現象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之措施;圖11係部分地以方塊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實例2之一顯示裝置中之一種形式之一像素電路之一組態的一電路圖;圖12係部分地以方塊展示包含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實例2之像素電路之顯示裝置之一整個輪廓之一組態的一電路圖;圖13係解釋驅動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實例2之顯示裝置中之像素電路之一方法的一時序圖,其中注意用於處理由於在移動率校正時間週期內有機EL元件之接通現象造成之顯示不均勻性之措施;圖14A係展示展示作為第一實施例之圖1中所展示之顯示裝置應用至之應用實例1之一電視接收器之一外觀的一透視圖;圖14B係展示當自一背側觀看時,作為第一實施例之圖1中所展示之顯示裝置應用至之應用實例2之一數位相機之一外觀的一透視圖;圖14C係展示作為第一實施例之圖1中所展示之顯示裝置應用至之應用實例3之一視訊攝影機之一外觀的一透視圖;圖14D係展示作為第一實施例之圖1中所展示之顯示裝置應用至之應用實例4之一電腦之一外觀的一透視圖;圖14E展示第一實施例之圖1中所展示之顯示裝置應用至之處於一打開狀態中之作為應用實例5之一行動電話的一正視圖、處於該打開狀態中之其之一側視立面圖及處於一關閉狀態中之其之一正視圖。 11‧‧‧發光元件 20‧‧‧支撐主體 21‧‧‧透明基板/基板 31‧‧‧閘極電極 32‧‧‧閘極絕緣層 33‧‧‧半導體層 34‧‧‧通道形成區域 35‧‧‧源極及汲極區域 36‧‧‧電極 37‧‧‧電極 38‧‧‧佈線 39‧‧‧佈線 40‧‧‧層間絕緣層 51‧‧‧陽極電極 52‧‧‧層 53‧‧‧陰極電極 54‧‧‧第二層間絕緣層 55‧‧‧接觸孔 56‧‧‧接觸孔 CCS‧‧‧保持電容器/靜電電容 ELP‧‧‧發光部分/光發射部分 TRD‧‧‧驅動電晶體/汲極電晶體
权利要求:
Claims (20) [1] 一種像素電路,其包括:一電光元件;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其將對應於供應至其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及一驅動電晶體,其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其中該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該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該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且該像素電路經調適以使得其可在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期間抑制該電光元件之接通。 [2] 如請求項1之像素電路,其中可在該第一處理開始之前事先控制該電光元件,以便在使得在該第一處理期間該電光元件將不接通之一程度上變為一反向偏壓狀態。 [3] 如請求項1之像素電路,其進一步包括一控制部分,該控制部分操作以連同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該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第一處理一起抑制接通該電光元件。 [4] 如請求項3之像素電路,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介於該第一節點與該驅動電晶體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之間的一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該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操作以控制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 [5] 如請求項3之像素電路,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介於該寫入電晶體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與該第二節點之間的一耦合電容器。 [6] 如請求項5之像素電路,其中在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之一階段中,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一初始化電壓供應至該耦合電容器。 [7] 如請求項5之像素電路,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一初始化電晶體,該初始化電晶體操作以在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之一階段中將一初始化電壓供應至該耦合電容器。 [8] 如請求項6之像素電路,其中該視訊信號之一初始化電壓之一極性係可藉以在該第一處理開始之前將該電光元件控制為一反向偏壓狀態之一極性。 [9] 如請求項3之像素電路,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介於該驅動電晶體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與一電源線之間的一光發射控制電晶體。 [10] 如請求項1之像素電路,其進一步包括其中配置有複數個該等電光元件之一像素部分,其中一特性控制部分控制該驅動電晶體之特性。 [11] 如請求項10之像素電路,其中該等電光元件在該像素電路中配置成一個二維矩陣。 [12] 如請求項1之像素電路,其中該電光元件係一自發射類型。 [13] 如請求項12之像素電路,其中該電光元件包含一有機電致發光發光部分。 [14]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若干顯示元件,其呈一陣列,該等顯示元件各自包含一電光元件,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其操作以將對應於供應至該寫入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中,及一驅動電晶體,其操作以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該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該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該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及一控制部分,其操作以連同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一起抑制接通該電光元件。 [15] 如請求項14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部分包括一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其介於該第一節點與該驅動電晶體之該等主要電極端子中之另一端子之間,該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操作以控制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及一臨限電壓校正控制掃描部分,其操作以控制該臨限電壓校正控制電晶體之接通/關斷。 [16] 如請求項15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部分在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之一階段中控制其主要電極端子中之該一者係被供應一初始化電壓之該寫入電晶體。 [17] 如請求項15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部分包括一初始化電晶體,其操作以在校正該驅動電晶體之一臨限電壓之第二處理之一階段中將一初始化電壓供應至一耦合電容器,及一初始化掃描部分,其操作以控制該初始化電晶體之接通/關斷。 [18] 如請求項14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部分包括一光發射控制電晶體,其介於該驅動電晶體之另一主要電極端子與一電源線之間,及一光發射控制掃描部分,其操作以控制該光發射控制電晶體之接通/關斷。 [19] 一種電子設備,其包括:一像素部分,其包含呈一陣列之若干顯示元件,該等顯示元件各自包含一電光元件,一保持電容器,一寫入電晶體,其操作以將對應於供應至該寫入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之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中,及一驅動電晶體,其操作以根據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該驅動電壓驅動該電光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一控制輸入端子在一第一節點處連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一個端子,該驅動電晶體之主要電極端子之一者、該保持電容器之另一端子及該電光元件之一個端子電連接至一第二節點;一信號產生器,其操作以產生供應至該像素部分之該視訊信號;及一控制部分,其操作以連同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該保持電容器、同時透過該寫入電晶體將對應於該視訊信號之該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第一處理一起抑制接通該電光元件。 [20] 一種驅動包含驅動一電光元件之一驅動電晶體之一像素電路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在透過該驅動電晶體將一電流供應至一保持電容器、同時將對應於一視訊信號之一驅動電壓寫入至該保持電容器之處理期間抑制該電光元件之接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90836B|2015-07-01|像素電路、顯示裝置、電子設備以及驅動像素電路的方法 JP5804732B2|2015-11-04|駆動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047813B2|2015-06-02|Pixe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pixel circuit US10431645B2|2019-10-01|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287210B2|2013-09-11|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300038B2|2012-10-30|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apparatus driv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US8345032B2|2013-01-01|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apparatus driving method and eletronic instrument KR101559366B1|2015-10-12|표시장치, 표시장치에 있어서의 배선의 레이아웃 방법 및 전자기기 KR101678333B1|2016-12-06|화소회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2010038928A|2010-02-18|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10145446A|2010-07-01|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984863B2|2012-07-25|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08145647A|2008-06-26|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09229635A|2009-10-08|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26118A|2010-02-04|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9237425A|2009-10-15|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239812B2|2013-07-17|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1221165A|2011-11-04|表示装置、電子機器、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5737570B2|2015-06-17|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133915A|2009-06-18|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168116B2|2013-03-21|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3122482A|2013-06-20|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9251318A|2009-10-29|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014747A|2010-01-21|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10145445A|2010-07-01|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9047814B2|2015-06-02| TWI490836B|2015-07-01| CN102867840B|2016-09-28| US20130009933A1|2013-01-10| JP2013019953A|2013-01-31| KR20130006302A|2013-01-16| JP5795893B2|2015-10-14| CN102867840A|2013-01-09|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478128B|2013-05-23|2015-03-21|Au Optronics Corp|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TWI718371B|2017-05-28|2021-02-11|國立大學法人東北大學|受光裝置及受光裝置之信號讀出方法|JPH04240068A|1991-01-21|1992-08-27|Fujitsu Ltd|Surface plate for polishing| JPH04240059A|1991-01-21|1992-08-27|Nec Corp|Control device for production tray| US6864863B2|2000-10-12|2005-03-08|Seiko Epson Corporation|Driving circuit includ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electro-optical device| JP4665419B2|2004-03-30|2011-04-06|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画素回路基板の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JP4660116B2|2004-05-20|2011-03-30|三洋電機株式会社|電流駆動画素回路| US7173590B2|2004-06-02|2007-02-06|Sony Corporation|Pixel circuit, active matrix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467541B|2004-09-16|2015-01-01|Semiconductor Energy Lab|顯示裝置和其驅動方法| JP4923505B2|2005-10-07|2012-04-25|ソニー株式会社|画素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JP4240059B2|2006-05-22|2009-03-18|ソニー株式会社|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240068B2|2006-06-30|2009-03-18|ソニー株式会社|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245057B2|2007-02-21|2009-03-25|ソニー株式会社|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と電子機器| JP2008233501A|2007-03-20|2008-10-02|Sony Corp|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部の駆動方法| JP5309470B2|2007-05-21|2013-10-09|ソニー株式会社|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と電子機器| KR100878066B1|2007-05-25|2009-01-13|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평판 표시 장치| JP5124250B2|2007-11-30|2013-01-23|エルジーディスプレイ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57019A|2007-12-26|2009-07-16|Sony Corp|表示装置と電子機器| JP5179581B2|2008-06-17|2013-04-10|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697297B2|2008-12-16|2011-06-08|ソニー株式会社|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画素レイアウト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305242B2|2009-06-09|2013-10-02|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画素駆動回路、発光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JP2014173842A|2013-03-05|2014-09-22|Canon Inc|発光素子駆動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光学式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カメラ| CN103198793B|2013-03-29|2015-04-29|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102021013B1|2013-04-02|2019-09-17|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화소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068263B1|2013-07-10|2020-01-21|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I653755B|2013-09-12|2019-03-11|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顯示裝置、其製造方法及電子機器| CN104036724B|2014-05-26|2016-11-02|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像素电路、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2194825B1|2014-06-17|2020-12-24|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4167171B|2014-07-17|2016-08-03|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489158B|2014-09-19|2018-06-01|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Oled像素驱动电路及电视机| CN104575395B|2015-02-03|2017-10-13|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Amoled像素驱动电路| CN109240539A|2017-02-22|2019-01-18|敦泰电子有限公司|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 CN108877649B|2017-05-12|2020-07-24|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US11217144B2|2019-11-06|2022-01-04|Silicon Works Co., Ltd.|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908258A|2021-03-23|2021-06-04|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150938A|JP5795893B2|2011-07-07|2011-07-07|表示装置、表示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