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無線傳輸方法,應用於複數無線傳輸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本發明方法將每一時間週期分為一旗標時段以及一傳輸時段。旗標時段包括複數旗標時槽且傳輸時段包括複數傳輸時槽。每一無線裝置分別對應一旗標時槽。複數無線裝置進行同步後,任一無線裝置於需要時於所對應的旗標時槽內發出傳輸請求。對應該傳輸請求之無線裝置於其所對應之旗標時槽內傳送一指派指令。發出該傳輸請求之無線傳輸裝置於該指派指令所指定的傳輸時槽內傳輸資料。本發明方法令複數無線裝置之每一無線裝置可執行資料傳送者或資料接收者的任務。
公开号:TW201303599A
申请号:TW100125116
申请日:2011-07-15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Chien-Nan Lin
申请人:Primax Electronics Ltd;
IPC主号:G06F3-00
专利说明:
無線傳輸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無線傳輸方法,尤其係指一種使用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之無線傳輸方法。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裝置以及其週邊裝置已相當普及化。而電腦裝置與其週邊裝置之架設以及其互相連接係需要透過實體線路來實施,因此,對於使用者而言,該些電子設備之實體連接線之收納整理亦造成些許困擾。另外,電腦裝置以及其週邊裝置間之設置受限於其實體線路之長度,因此,市面上研發出許多可藉由無線傳輸技術之無線電腦週邊裝置供使用者使用,且該些無線電腦週邊裝置構成一無線傳輸系統而可透過無線傳輸技術傳送訊號,以克服實體連接線所造成之不便,其中該些無線電腦週邊裝置包括無線滑鼠、無線耳機、無線鍵盤以及無線音響等,且無線傳輸技術係為無線電頻率(Home Radio Frequency,HRF)傳輸技術。
首先說明無線傳輸系統的架構,以一利用無線傳輸運作之電腦系統為例,請參閱圖1,其為習知無線傳輸系統之結構示意圖。習知無線傳輸系統1包括一電腦主機10、一無線滑鼠11以及一無線鍵盤12,且電腦主機10連接於一無線訊號接收器13。無線滑鼠11具有一無線滑鼠控制單元111,無線滑鼠控制單元111用以控制無線滑鼠11產生一無線滑鼠訊號WS11予無線訊號接收器13。而無線鍵盤12具有一無線鍵盤控制單元121,無線鍵盤控制單元121用以控制無線鍵盤12產生一無線鍵盤訊號WS12予無線訊號接收器13,其中無線滑鼠控制單元111以及無線鍵盤控制單元121皆係為無線裝置微晶片,且該二者皆被設定為輸出無線滑鼠訊號WS11/無線鍵盤訊號WS12予無線訊號接收器13。藉此,使電腦主機10可根據無線滑鼠訊號WS11以及無線鍵盤訊號WS12而進行相對應之運作。
一般而言,當使用者僅單純使用無線滑鼠11時,無線滑鼠11產生無線滑鼠訊號WS11予無線訊號接收器13,使電腦主機10可根據無線滑鼠訊號WS11而運作。但當使用者同時使用無線滑鼠11以及無線鍵盤12時,由無線滑鼠11所產生之無線滑鼠訊號WS11以及由無線鍵盤12所產生之無線鍵盤訊號WS12極有可能同時傳輸至無線訊號接收器13,亦即無線滑鼠訊號WS11以及無線鍵盤訊號WS12產生資料碰撞,使無線訊號接收器13無法接收到無線滑鼠訊號WS11或無線鍵盤訊號WS12,甚至於兩者皆無法接收到。鑑此,習知技術提出一種可於資料碰撞發生時,繼續進行無線傳輸之無線傳輸方法。
接下來說明習知無線傳輸方法,其仍以圖1中之無線傳輸系統來說明。請同時參閱圖1以及圖2,圖2係為習知無線傳輸系統執行無線傳輸方法之時序示意圖,其中時脈圖CLK13係表示無線訊號接收器13之工作情形,時脈圖CLK11係表示無線滑鼠11之工作情形,而時脈圖CLK12則表示無線鍵盤12之工作情形。無線傳輸系統1中之各元件之運作情形如下,連接於電腦主機10之無線訊號接收器13於每一通知時間Td發射一通知訊號DS,通知訊號DS用以通知無線滑鼠11或無線鍵盤12可發射無線滑鼠訊號WS11或無線鍵盤訊號WS12,且每一通知訊號DS之間間隔一接收時間Tr。當無線訊號接收器13係於接收時間Tr期間接收到無線滑鼠訊號WS11或無線鍵盤訊號WS12時,無線訊號接收器13發出包括一回覆訊號RS予無線滑鼠11或無線鍵盤12,且回覆訊號RS包括一時段報告訊號(未標示於圖中)及接收確認訊號(未標示於圖中),時段報告訊號用以通知無線滑鼠11或無線鍵盤12關於無線訊號接收器13係於哪一時段接收到無線滑鼠訊號WS11或無線鍵盤訊號WS12,而接收確認訊號則用以通知無線滑鼠11或無線鍵盤12其無線滑鼠訊號WS11或無線鍵盤訊號WS12已被無線訊號接收器13接收到。而每一接收時間Tr包括第一接收時段Tsr1以及第二接收時段Tsr2,且第一接收時段Tsr1用以接收無線滑鼠訊號WS11,第二接收時段Tsr2用以接收無線鍵盤訊號WS12。
無線傳輸系統1中,其為了避免於無線傳輸中發生資料碰撞之情形,於無線滑鼠控制單元111中設定無線滑鼠11於一預設第一接收時段產生無線滑鼠訊號WS11,且於無線鍵盤控制單元121中設定無線鍵盤12於一預設第二接收時段產生無線鍵盤訊號WS12。於初始狀態時,由於無線滑鼠11以及無線鍵盤12皆未與無線訊號接收器13進行訊號之交流,使無線滑鼠11無法得知由無線滑鼠控制單元111決定之預設第一接收時段是否與無線訊號接收器13中實際上之第一接收時段Tsr1有時間差。同理,無線鍵盤12亦同,因此,無線滑鼠11以及無線鍵盤12無法得知產生無線滑鼠訊號WS11以及產生無線鍵盤訊號WS12之時機是否與實際上的第一接收時段Tsr1以及第二接收時段Tsr2符合。
接下來,無線鍵盤12於無線鍵盤控制單元121所設定之預設第二接收時段時段發送無線鍵盤訊號WS12,而無線滑鼠11於無線滑鼠控制單元111所設定之預設第一接收時段發送無線滑鼠訊號WS11。由圖2可知,無線鍵盤控制單元121所設定之預設第二接收時段係與實際上接收時間Tr之第一接收時段Tsr1相符,而無線滑鼠控制單元111所設定之預設第一接收時段則與實際上接收時間Tr之第二接收時段Tsr2相符。由此可知,預設第一接收時段以及預設第二接收時段與實際上的第一接收時段Tsr1以及第二接收時段Tsr2具有誤差。
無線傳輸系統1為了校正預設第一接收時段以及預設第二接收時段與實際上的第一接收時段Tsr1以及第二接收時段Tsr2間之誤差,無線訊號接收器13之接收器控制單元131於接收到無線訊號時會產生回覆訊號,若無線訊號接收器13接收到無線滑鼠訊號WS11則發送回覆訊號予無線滑鼠11,其中回覆訊號包括時段報告訊號及接收確認訊號。接收確認訊號用以使無線滑鼠11或無線鍵盤12得知無線訊號接收器13已接收到無線滑鼠訊號WS11或無線鍵盤訊號WS12,而時段報告訊號用以將無線訊號接收器13接收到無線滑鼠訊號WS11或無線鍵盤訊號WS12之時機係處於第一接收時段Tsr1或第二接收時段Tsr2的接收時段資訊提供予無線滑鼠11或及無線鍵盤12。當無線滑鼠11以及無線鍵盤12分別接收到回覆訊號時,無線滑鼠控制單元111得知無線滑鼠訊號WS11已傳送成功,並且了解預設第一接收時段與實際上之第一接收時段Tsr1不相符,因此無線滑鼠控制單元111必須計算預設第一接收時段與第一接收時段Tsr1之時間差,並調整預設第一接收時段,使預設第一接收時段與第一接收時段Tsr1同步化。同理,無線鍵盤12亦然,故其預設第二接收時段亦修正至與第二接收時段Tsr2同步之狀態。藉此,無線滑鼠11與無線鍵盤12發送資料之時機得以錯開而不發生資料碰撞。
雖然習知無線傳輸系統可藉由上述無線傳輸方法而避免資料碰撞之情況發生,但執行無線傳輸方法之習知無線傳輸系統1中,僅可進行無線滑鼠11傳輸無線滑鼠訊號WS11至電腦主機10以及無線鍵盤12傳輸無線鍵盤訊號WS12至電腦主機10之運作,而無法進行無線滑鼠11與無線鍵盤12之間之資料傳輸。隨著科技之進步,各種電子設備之功能越來越豐富,例如具有音量控制功能之無線鍵盤或者具有顯示螢幕之無線滑鼠等,使得每一電子設備之間之進行資料傳輸之需求變得必要,例如無線滑鼠與無線鍵盤之間之資料傳輸。因此,需要一種複數無線裝置之間皆可互相進行資料傳輸之無線傳輸方法。
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複數無線裝置之間皆可互相進行資料傳輸之無線傳輸方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無線傳輸系統,該無線傳輸系統包括複數無線裝置,該複數無線傳輸裝置於複數時間週期期間傳輸資料,且每一該無線裝置對應一裝置辨識碼,該無線傳輸方法包括:將每一該時間週期分為一旗標時段以及一傳輸時段;其中該旗標時段包括複數旗標時槽且該傳輸時段包括複數傳輸時槽,而每一該旗標時槽對應每一該無線裝置;該複數無線裝置進行同步;該複數無線裝置之一第一無線裝置於其所對應之該旗標時槽發出一傳輸請求;其中該傳輸請求包含對應於該複數無線裝置之一第二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該第二無線裝置根據該傳輸請求而於其所對應之該旗標時槽發出一指派指令;其中該指派指令包含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以及該第一無線裝置根據該指派指令而於被指派之該傳輸時槽傳輸其所對應之該資料予該第二無線裝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傳輸請求係以複數請求訊號方式於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被發出,且除該第一無線裝置外之該複數無線裝置根據於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以及對應於該第二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而判斷該第一無線裝置對該第二無線裝置發出該傳輸請求。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指派指令包含有被該第二無線裝置指派之該傳輸時槽,且該指派指令係以複數指派訊號方式於對應於該第二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被發出,除該第二無線裝置外之該複數無線裝置根據該複數指派訊號而判斷被指派之該傳輸時槽已被使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無線裝置係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該複數請求訊號以及其所對應之該資料,且該第二無線裝置亦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該複數指派訊號。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於該複數無線裝置之一第一無線裝置於其所對應之該旗標時槽發出一傳輸請求之後,更包括:該複數無線裝置之一第三無線裝置於其所對應之該旗標時槽發出一另一傳輸請求;其中該另一傳輸請求包含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該第一無線裝置根據該另一傳輸請求而於其所對應之該旗標時槽發出一另一指派指令;其中該另一指派指令包含對應於該第三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以及該第三無線裝置根據該另一指派指令而於被指派之一另一傳輸時槽傳輸其所對應之該資料予該第一無線裝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另一傳輸請求係以複數另一請求訊號方式於對應於該第三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被發出,且除該第三無線裝置外之該複數無線裝置根據於對應於該第三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以及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而判斷該第三無線裝置對該第一無線裝置發出該另一傳輸請求。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另一指派指令包含有被該第一無線裝置指派之該另一傳輸時槽,且該另一指派指令係以複數另一指派訊號方式於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被發出,除該第一無線裝置外之該複數無線裝置根據該複數指派訊號而判斷被指派之該另一傳輸時槽已被使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無線裝置係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該複數請求訊號、該複數另一指派訊號以及其所對應之該資料,且該第二無線裝置亦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該複數指派訊號,而該第三無線裝置亦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該複數另一請求訊號以及其所對應之該資料。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於該複數無線裝置進行同步化之步驟中,每一該無線裝置獲得對應於其餘該無線裝置之每一該裝置辨識碼,以及每一該無線裝置所對應之旗標時槽資訊。
鑑於習知技術之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傳輸方法。請參閱圖3,其為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步驟流程圖。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包括:步驟S1:將每一時間週期分為一旗標時段以及一傳輸時段;其中旗標時段包括第一旗標時槽以及第二旗標時槽,且傳輸時段包括第一傳輸時槽以及第二傳輸時槽,而第一旗標時槽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第二旗標時槽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步驟S2:將第一無線裝置以及第二無線裝置同步化、步驟S3:第一無線裝置於第一旗標時槽輸出一第一請求訊號予第二無線裝置、步驟S4:第二無線裝置根據該第一請求訊號而於第二旗標時槽輸出一第二指派訊號予第一無線裝置、步驟S5:第二無線裝置於第二旗標時槽輸出一第二請求訊號予第一無線裝置,且第一無線裝置根據該第二指派訊號而於對應於該第二指派訊號之一第一傳輸時槽傳輸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之一第一資料予第二無線裝置、步驟S6:第一無線裝置根據該第二請求訊號而於第一旗標時槽輸出第一指派訊號予第二無線裝置、以及步驟S7:第二無線裝置根據該第一指派訊號而於對應於該第一指派訊號之一第二傳輸時槽傳輸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之一第二資料予第一無線裝置。
接下來說明實施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之無線傳輸系統。請參閱圖4,其為本發明無線傳輸系統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無線傳輸系統2包括一第一無線裝置20以及一第二無線裝置21,且第一無線裝置20包括一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01,用以控制第一無線裝置20於一時間週期之一第一旗標時槽Tf1(請參照圖5)輸出訊號或因應相對應之訊號而輸出相對應之資料,其中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01預設有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20之一第一裝置辨識碼ID1。第二無線裝置21包括一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11,用以控制第二無線裝置21於時間週期之一第二旗標時槽Tf2(請參照圖5)輸出訊號或因應相對應之訊號而輸出相對應之資料,其中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11預設有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21之一第二裝置辨識碼ID2。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無線裝置20係為一電腦主機,第二無線裝置21係為一無線滑鼠,而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01以及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11皆為無線裝置微晶片,且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01以及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11皆被設定為可輸出訊號並可接收訊號。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無線傳輸系統實施無線傳輸方法之情形。請同時參閱圖4以及圖5,圖5係為本發明無線傳輸系統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執行無線傳輸方法之時序示意圖。首先說明無線傳輸方法中之時間週期,圖5顯示複數時間週期T1~T5,且每一時間週期包括一旗標時段Tf以及一傳輸時段Tt。由於本較佳實施例中之無線裝置數量為2,因此,每一旗標時段Tf被分為二個旗標時槽,且每一傳輸時段Tt被分為二個傳輸時槽,亦即每一旗標時段Tf包括第一旗標時槽Tf1以及第二旗標時槽Tf2,且每一傳輸時段Tt包括第一傳輸時槽Tt1以及第二傳輸時槽Tt2。旗標時段Tf用以供第一無線裝置2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21互相溝通而確認哪一無線裝置輸出資料,而哪一無線裝置接收該資料,亦即更新每一無線裝置之動態,且第一旗標時槽Tf1係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20,第二旗標時槽Tf2則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21。而傳輸時段Tt係用以供第一無線裝置2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21於溝通完成之後輸出資料。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旗標時槽Tf1係被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01設定為供第一無線裝置20輸出一第一請求訊號RS1或一第一指派訊號AS1,第一傳輸時槽Tt1係被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01設定為供第一無線裝置20輸出第一資料D1。而第二旗標時槽Tf2係被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11設定為供第二無線裝置21輸出一第二請求訊號RS2(請參照圖6)或一第二指派訊號AS2,第二傳輸時槽Tt2係被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11設定為供第二無線裝置21輸出第二資料D2。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被實施之詳細情形。當無線傳輸系統2被啟動時,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01以及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11皆將每一時間週期T分為一旗標時段Tf以及一傳輸時段Tt,且旗標時段Tf中之第一旗標時槽Tf1被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01設定為供第一無線裝置20輸出訊號或資料,而旗標時段Tf中之第二旗標時槽Tf2被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211設定為供第二無線裝置21輸出訊號或資料(亦即步驟S1)。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無線裝置2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21皆係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訊號以及其所對應之該資料。
接下來,第一無線裝置2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21進行同步(亦即步驟S2),使第一無線裝置20獲得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21之第二裝置辨識碼ID2,且第二無線裝置21獲得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20之第一裝置辨識碼ID1。同時,第一無線裝置20亦獲得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21之第二旗標時槽Tf2之資訊,且第二無線裝置21亦獲得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20之第一旗標時槽Tf1之資訊。
圖5中,當無線傳輸系統2運作時,其第一無線裝置20於一第一時間週期T1之第一旗標時槽Tf1輸出一第一請求訊號RS1予第二無線裝置21(亦即步驟S3),且第一請求訊號RS1包含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21之第二裝置辨識碼ID2。另一方面,第一時間週期T1之第一旗標時槽Tf1中,第二無線裝置21接收到該第一請求訊號RS1,且第二無線裝置21根據第一請求訊號RS1中之傳輸請求以及第二裝置辨識碼ID2而得知第一無線裝置20欲傳輸資料予第二無線裝置21。於下一時間週期(亦即第二時間週期T2)之第二旗標時槽Tf2中,第二無線裝置21根據第一請求訊號RS1而輸出一第二指派訊號AS2予第一無線裝置20(亦即步驟S4),且第二指派訊號AS2包含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20之第一裝置辨識碼ID1以及第一傳輸時槽Tt1之資訊。另一方面,第二時間週期T2之第二旗標時槽Tf2中,第一無線裝置20接收到該第二指派訊號AS2,且第一無線裝置20根據第二指派訊號AS2中之指派指令以及第一裝置辨識碼ID1而得知第二無線裝置21指派第一傳輸時槽Tt1予第一無線裝置20。
於下一時間週期(亦即第三時間週期T3)之第二旗標時槽Tf2中,第二無線裝置21輸出一第二請求訊號RS2予第一無線裝置20,且第二請求訊號RS2包含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20之第一裝置辨識碼ID1。另一方面,第一無線裝置20第三時間週期T3之第二旗標時槽Tf2中接收到該第二請求訊號RS2。而於第三時間週期T3之第一傳輸時槽Tt1中,第一無線裝置20根據該第二指派訊號AS2而傳輸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20之第一資料D1予第二無線裝置21(亦即步驟S5)。
接下來,於下一時間週期(亦即第四時間週期T4)之第一旗標時槽Tf1中,第一無線裝置20根據該第二請求訊號RS2而輸出第一指派訊號AS1予第二無線裝置21(亦即步驟S6),且第一指派訊號AS1包含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21之第二裝置辨識碼ID2以及第二傳輸時槽Tt2之資訊。另一方面,第四時間週期T4之第一旗標時槽Tf1中,第二無線裝置21接收到該第一指派訊號AS1,且第二無線裝置21根據第一指派訊號AS1中之指派指令以及第二裝置辨識碼ID2而得知第一無線裝置20指派第二傳輸時槽Tt2予第二無線裝置21。
最後,於下一時間週期(亦即第五時間週期T5)中,第一無線裝置20欲傳輸第一資料D1予第二無線裝置21,由於第一無線裝置20與第二無線裝置21已於第一時間週期T1以及第二時間週期T2溝通完畢,且被指派之第一傳輸時槽Tt1未被使用,因此,於該兩者之溝通狀態未變更之情況,第一無線裝置20可不需再次發出第一請求訊號RS1而可於第五時間週期T5之第一傳輸時槽Tt1中直接傳輸第一資料D1予第二無線裝置21。而第五時間週期T5之第二傳輸時槽Tt2中,第二無線裝置21根據該第一指派訊號AS1而傳輸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21之第二資料D2予第一無線裝置20(亦即步驟S7)。無線傳輸系統2中之各無線裝置傳輸資料完成。
需特別說明的有三點,第一,當第二無線裝置21於第一旗標時槽Tf1中接收到該第一請求訊號RS1時,由於第二無線裝置21與第一無線裝置20已進行同步,因此第二無線裝置21得知僅有第一無線裝置20得以於第一旗標時槽Tf1中發出訊號或資料,故第二無線裝置21可判斷該第一請求訊號RS1係來自於第一無線裝置20。第一無線裝置20接收到第二指派訊號AS2之情況亦為同理。第二,於第一無線裝置20輸出之第一請求訊號RS1中,其包括有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21之第二裝置辨識碼ID2,故其第一無線裝置20所輸出之訊號係藉由其內含之第二裝置辨識碼ID2而使第二無線裝置21進行後續相對應之運作。而第二無線裝置21所輸出之訊號亦為同理。第三,當第一資料D1之資料量太大而無法於第三時間週期T3之第一傳輸時槽Tt1中傳輸完畢時,其第一資料D1中未被傳輸之部分資料將於下一時間週期(亦即第四時間週期T4)之第一傳輸時槽Tt1中傳輸,若其資料亦無法於第四時間週期T4之第一傳輸時槽Tt1中傳輸完畢時,則以此類推。
再者,本發明更提供一第二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6,其為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步驟流程圖。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包括步驟S1’~步驟S7’,其分別為步驟S1’:將每一時間週期分為一旗標時段以及一傳輸時段;其中旗標時段包括第一旗標時槽、第二旗標時槽以及第三旗標時槽,且傳輸時段包括第一傳輸時槽、第二傳輸時槽以及第三傳輸時槽,而第一旗標時槽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第二旗標時槽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第三旗標時槽對應於第三無線裝置、步驟S2’:第一無線裝置、第二無線裝置以及第三無線裝置進行同步、步驟S3’:欲傳輸資料之每一無線裝置於其所對應之旗標時槽輸出請求訊號、步驟S4’:接收到請求訊號而欲接收資料之每一無線裝置根據該請求訊號而於其所對應之旗標時槽輸出指派訊號、步驟S5’:欲傳輸資料之每一無線裝置於其所對應之旗標時槽輸出下一請求訊號,且欲傳輸資料之每一無線裝置根據指派訊號而於對應於該指派訊號之傳輸時槽傳輸其所對應之資料、步驟S6’:接收到該下一請求訊號而欲接收資料之每一無線裝置根據該請求訊號而於其所對應之旗標時槽輸出下一指派訊號、以及步驟S7’:欲傳輸資料之每一無線裝置根據下一指派訊號而於對應於該下一指派訊號之傳輸時槽傳輸其所對應之資料。
接下來說明實施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之無線傳輸系統。請參閱圖7,其為本發明無線傳輸系統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無線傳輸系統3包括一第一無線裝置30、一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一第三無線裝置32。由於本較佳實施例中之無線裝置數量為3,因此,時間週期T1’~T5’中之每一旗標時段Tf’被分為三個旗標時槽,且每一傳輸時段Tt’被分為三個傳輸時槽,亦即每一旗標時段Tf’包括第一旗標時槽Tf1’、第二旗標時槽Tf2’以及第三旗標時槽Tf3’,且每一傳輸時段Tt’包括第一傳輸時槽Tt1、第二傳輸時槽Tt2以及第三傳輸時槽Tt3’,如圖8所示。
無線傳輸系統3中,其第一無線裝置30包括一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01,用以控制第一無線裝置30於一時間週期之一第一旗標時槽Tf1’(請參照圖8)輸出訊號或因應相對應之訊號而輸出相對應之資料,其中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01預設有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30之一第一裝置辨識碼ID1’。第二無線裝置31包括一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11,用以控制第二無線裝置31於時間週期之一第二旗標時槽Tf2’(請參照圖8)輸出訊號或因應相對應之訊號而輸出相對應之資料,其中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11預設有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31之一第二裝置辨識碼ID2’。而第三無線裝置32包括一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21,用以控制第三無線裝置32於時間週期之一第三旗標時槽Tf3’(請參照圖8輸出訊號或因應相對應之訊號而輸出相對應之資料,其中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21預設有對應於第三無線裝置32之一第三裝置辨識碼ID3’。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無線裝置30係為一電腦主機,且第二無線裝置31係為一無線滑鼠,第三無線裝置32係為一無線鍵盤,而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01、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1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21皆為無線裝置微晶片,且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01、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1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21皆被設定為可輸出訊號並可接收訊號。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無線傳輸系統實施無線傳輸方法之情形。請同時參閱圖7以及圖8,圖8係為本發明無線傳輸系統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執行無線傳輸方法之時序示意圖。首先說明無線傳輸方法中之時間週期,圖8顯示複數時間週期T1’~T5’,每一時間週期包括旗標時段Tf’以及傳輸時段Tt’,且每一旗標時段Tf’包括第一旗標時槽Tf1’、第二旗標時槽Tf2’以及第三旗標時槽Tf3’,而每一傳輸時段Tt’包括第一傳輸時槽Tt1’、第二傳輸時槽Tt2’以及第三傳輸時槽Tt3’。旗標時段Tf’用以供第一無線裝置30、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互相溝通而確認哪一無線裝置輸出資料,而哪一無線裝置接收該資料,亦即更新每一無線裝置之動態。且第一旗標時槽Tf1’係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30,第二旗標時槽Tf2’則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31,第三旗標時槽Tf3’則對應於第三無線裝置32。而傳輸時段Tt’係用以供第一無線裝置30、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於溝通完成之後輸出資料。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旗標時槽Tf1’係被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01設定為供第一無線裝置30輸出一第一請求訊號RS1’(請參照圖8)或一第一指派訊號AS1’,第一傳輸時槽Tt1’係被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01設定為供第一無線裝置30輸出第一資料D1’。第二旗標時槽Tf2’係被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11設定為供第二無線裝置31輸出一第二請求訊號RS2’或一第二指派訊號AS2’,第二傳輸時槽Tt2’係被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11設定為供第二無線裝置31輸出第二資料D2’。而第三旗標時槽Tf3’係被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21設定為供第三無線裝置32輸出一第三請求訊號RS3’、一另一第三請求訊號RS3*、一第三指派訊號AS3’或一另一第三指派訊號AS3*,第三傳輸時槽Tt3’係被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21設定為供第三無線裝置32輸出第三資料D3’。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被實施之詳細情形。當無線傳輸系統3被啟動時,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01、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1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21皆將每一時間週期T’分為一旗標時段Tf’以及一傳輸時段Tt’,且旗標時段Tf’中之第一旗標時槽Tf1’被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01設定為供第一無線裝置30輸出訊號或資料,旗標時段Tf’中之第二旗標時槽Tf2’被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11設定為供第二無線裝置31輸出訊號或資料,而旗標時段Tf’中之第三旗標時槽Tf3’被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21設定為供第三無線裝置32輸出訊號或資料(亦即步驟S1’)。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無線裝置30、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皆係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訊號以及其所對應之該資料。
接下來,第一無線裝置30、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進行同步(亦即步驟S2’),使第一無線裝置30獲得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31之第二裝置辨識碼ID2’以及對應於第三無線裝置32之第三裝置辨識碼ID3’,且第二無線裝置31獲得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30之第一裝置辨識碼ID1’以及對應於第三無線裝置32之第三裝置辨識碼ID3’。同樣地,第三無線裝置32獲得第一裝置辨識碼ID1’以及第二裝置辨識碼ID2’。同時,第一無線裝置30亦獲得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31之第二旗標時槽Tf2’之資訊以及對應於第三無線裝置32之第三旗標時槽Tf3’之資訊,且第二無線裝置31亦獲得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30之第一旗標時槽Tf1’之資訊以及第三旗標時槽Tf3’之資訊,而第三無線裝置32同樣地獲得第一旗標時槽Tf1’之資訊以及第二旗標時槽Tf2’之資訊。
圖8中,當無線傳輸系統3運作時,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皆欲傳輸資料予第三無線裝置32。因此,其第一無線裝置30於一第一時間週期T1’之第一旗標時槽Tf1’輸出一第一請求訊號RS1’予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且第二無線裝置31於第一時間週期T1’之第二旗標時槽Tf2’輸出一第二請求訊號RS2’予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亦即步驟S3’),其中第一請求訊號RS1’包含對應於第三無線裝置31之第三裝置辨識碼ID3’,且第二請求訊號RS2’亦包含第三裝置辨識碼ID3’。
另一方面,第一時間週期T1’之第一旗標時槽Tf1’中,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分別接收到該第一請求訊號RS1’,且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根據第一請求訊號RS1’中之傳輸請求以及第三裝置辨識碼ID3’而得知第一無線裝置30欲傳輸資料予第三無線裝置32。同理,第一時間週期T1’之第二旗標時槽Tf2’中,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分別接收到該第二請求訊號RS2’,且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根據第二請求訊號RS2’中之傳輸請求以及第三裝置辨識碼ID3’而得知第二無線裝置31欲傳輸資料予第三無線裝置32。
而於下一時間週期(亦即第二時間週期T2’)之第三旗標時槽Tf3’中,第三無線裝置32根據第一請求訊號RS1’而輸出一第三指派訊號AS3’予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且第三無線裝置32根據第二請求訊號RS2’而輸出一另一第三指派訊號AS3*予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亦即步驟S4)。其中第三指派訊號AS3’包含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30之第一裝置辨識碼ID1’以及第一傳輸時槽Tt1’之資訊,而另一第三指派訊號AS3*包含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31之第二裝置辨識碼ID2’以及第二傳輸時槽Tt2’之資訊。
另一方面,第二時間週期T2’之第一旗標時槽Tf1’中,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分別接收到該第三指派訊號AS3’,且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根據第三指派訊號AS3’中之指派指令以及第一裝置辨識碼ID1’而得知第三無線裝置32指派第一傳輸時槽Tt1’予第一無線裝置30。第二時間週期T2’之第二旗標時槽Tf2’中,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分別接收到該另一第三指派訊號AS3*,且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根據另一第三指派訊號AS3*中之指派指令以及第二裝置辨識碼ID2’而得知第三無線裝置32指派第二傳輸時槽Tt2’予第二無線裝置31。
接下來,第一無線裝置30欲傳輸資料予第二無線裝置31,第二無線裝置31欲再次傳輸資料予第三無線裝置32,而第三無線裝置32則欲傳輸資料予第一無線裝置30。因此,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必須再次發出傳輸請求,而第二無線裝置31與第三無線裝置32之間之溝通已於第一時間週期T1以及第二時間週期T2進行完成,使得第二無線裝置31不需發出傳輸請求而可直接傳輸資料予第三無線裝置32。
於下一時間週期(亦即第三時間週期T3’)之第一旗標時槽Tf1’中,第一無線裝置30輸出第一請求訊號RS1’予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且第一請求訊號RS1’包含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31之第二裝置辨識碼ID2’。另一方面,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於第三時間週期T3’之第一旗標時槽Tf1’中接收到該第一請求訊號RS1’。而第三時間週期T3’之第三旗標時槽Tf3’中,第三無線裝置32輸出第三請求訊號RS3’予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且第三請求訊號RS3’包含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31之第二裝置辨識碼ID2’。另一方面,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於第三時間週期T3’之第三旗標時槽Tf3’中分別接收到該第三請求訊號RS3’。於第三時間週期T3’之第一傳輸時槽Tt1’中,第一無線裝置30根據該第三指派訊號AS3’而傳輸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30之第一資料D1’予第三無線裝置32。而於第三時間週期T3’之第二傳輸時槽Tt2’中,第二無線裝置31根據該另一第三指派訊號AS3*而傳輸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31之第二資料D2’予第三無線裝置32(亦即步驟S5’)。
接下來,於下一時間週期(亦即第四時間週期T4’)之第二旗標時槽Tf2’中,第二無線裝置31根據第一請求訊號RS1’以及第三請求訊號RS3’而分別輸出第二指派訊號AS2’以及另一第二指派訊號AS2*予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且第二指派訊號AS2’包含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30之第一裝置辨識碼ID1’以及第一傳輸時槽Tt1’之資訊,而另一第二指派訊號AS2*包含對應於第三無線裝置32之第三裝置辨識碼ID3’以及第三傳輸時槽Tt3’之資訊。另一方面,第四時間週期T4之第二旗標時槽Tf2’中,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分別接收到第二指派訊號AS2’,且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根據第二指派訊號AS2’中之指派指令以及第一裝置辨識碼ID1’而得知第二無線裝置31指派第一傳輸時槽Tt1’予第一無線裝置30。接下來,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分別接收到另一第二指派訊號AS2*,且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根據另一第二指派訊號AS2*中之指派指令以及第三裝置辨識碼ID3’而得知第二無線裝置31指派第三傳輸時槽Tt3’予第三無線裝置32。
第四時間週期T4’之第三旗標時槽Tf3’中,第三無線裝置32根據第一請求訊號RS1’而輸出第三指派訊號AS3’予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亦即步驟S6’),且第三指派訊號AS3’包含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30之第二裝置辨識碼ID2’以及第二傳輸時槽Tt2’之資訊。另一方面,第四時間週期T4之第三旗標時槽Tf3’中,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接收到第三指派訊號AS3’,且第一無線裝置30以及第二無線裝置31根據第三指派訊號AS3’中之指派指令以及第一裝置辨識碼ID1’而得知第三無線裝置32指派第一傳輸時槽Tt1’予第一無線裝置30。於第四時間週期T4’之第二傳輸時槽Tt2’中,第二無線裝置31可不需根據請求訊號而直接傳輸對應於第二無線裝置31之第二資料D2’予第三無線裝置32。
最後,於下一時間週期(亦即第五時間週期T5’)之第一傳輸時槽Tt1’中,第一無線裝置30根據第二指派訊號AS2’而傳輸對應於第一無線裝置30之第一資料D1予第二無線裝置31。而於第五時間週期T5’之第三傳輸時槽Tt3’中,第三無線裝置32根據另一第二指派訊號AS2*而傳輸對應於第三無線裝置32之第三資料D3’予第二無線裝置31(亦即步驟S7’)。無線傳輸系統3中之各無線裝置傳輸資料完成。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三無線裝置32於第一時間週期T1’中接收到兩個請求訊號,此時,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321係被設定為控制第三無線裝置32於第二時間週期T2’之第三旗標時槽Tf3’中分別輸出第三指派訊號AS3’以及另一第三指派訊號AS3*,也就是即時輸出複數指派訊號之作法,其適用於硬體設備較佳之無線傳輸系統。而於其他較佳實施例中,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係被設定為控制第三無線裝置於第二時間週期之第三旗標時槽中輸出第三指派訊號,而於第三時間週期之第三旗標時槽中輸出第三指派訊號(其指派訊號內容與另一第三指派訊號AS3*完全相同),也就是控制一個旗標時槽僅發出一個指派訊號,如此作法可適用於所有無線傳輸系統。
需特別說明的是,本較佳實施例中之第一無線裝置30發出第一請求訊號RS1’時,其餘之第二無線裝置31以及第三無線裝置32皆可接收到第一請求訊號RS1’,需進行後續運作之第三無線裝置32當然必須接收到第一請求訊號RS1’,而不運作之第二無線裝置31接收到第一請求訊號RS1’之原因在於,第二無線裝置31必須即時更新每一無線裝置之動態而得知哪些傳輸時槽已被使用,以避免發生指派已被使用之傳輸時槽之情況。
根據上述各較佳實施例可知,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於傳輸資料之前,每一無線裝置之間皆更新彼此之動態而確保傳輸之資料不會發生碰撞之情形,且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係利用旗標時段來更新每一無線裝置之動態,旗標時段中之每一旗標時槽係專屬於每一無線裝置,也就是一個旗標時槽中僅有一個無線裝置發出訊號,而其餘無線裝置皆接收該訊號而更新每一無線裝置之動態。因此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中,無論是用以溝通之請求訊號以及指派訊號,或者被傳輸之資料皆不會發生訊號碰撞或資料碰撞之情形。此外,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中之每一無線裝置皆可傳輸資料予另一無線裝置,亦即每一無線裝置皆具有傳輸以及接收之功能,因此可使無線傳輸系統之功能性更加豐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2、3...無線傳輸系統
10...電腦主機
11...無線滑鼠
12...無線鍵盤
13...無線訊號接收器
20、30...第一無線裝置
21、31...第二無線裝置
32...第三無線裝置
111...無線滑鼠控制單元
121...無線鍵盤控制單元
201、301...第一無線裝置控制單元
AS1、AS1’...第一指派訊號
211、311...第二無線裝置控制單元
AS2、AS2’...第二指派訊號
321...第三無線裝置控制單元
AS3’...第三指派訊號
AS2*...另一第二指派訊號
AS3*...另一第三指派訊號
D1、D1’...第一資料
D2、D2’...第二資料
D3’...第三資料
DS...通知訊號
ID1、ID1’...第一辨識碼
ID2、ID2’...第二辨識碼
ID3’...第三辨識碼
RS...回覆訊號
RS1、RS1’...第一請求訊號
RS2、RS2’...第二請求訊號
RS3’...第三請求訊號
S1~S7、S1’~S7’...步驟
Td...通知時間
Tf、Tf’...旗標時段
T1~T5、T1’~T5’...時間週期
Tf1、Tf1’...第一旗標時槽
Tf2、Tf2’...第二旗標時槽
Tf3’...第三旗標時槽
Tr...接收時間
Tsr1...第一接收時段
Tsr2...第二接收時段
Tt、Tt’...傳輸時段
Tt1、Tt1’...第一傳輸時槽
Tt2、Tt2’...第二傳輸時槽
Tt3’...第三傳輸時槽
WS11...無線滑鼠訊號
WS12...無線鍵盤訊號
CLK11、CLK12、CLK13、CLK20、CLK21、CLK30、CLK31、CLK32...時脈圖
圖1係習知無線傳輸系統之結構示意圖。
圖2係習知無線傳輸系統執行無線傳輸方法之時序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步驟流程圖。
圖4係本發明無線傳輸系統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無線傳輸系統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執行無線傳輸方法之時序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無線傳輸方法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步驟流程圖。
圖7係本發明無線傳輸系統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無線傳輸系統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執行無線傳輸方法之時序示意圖。
AS1’...第一指派訊號
AS2’...第二指派訊號
AS3’...第三指派訊號
AS2*...另一第二指派訊號
AS3*...另一第三指派訊號
D1’...第一資料
D2’...第二資料
D3’...第三資料
RS1’...第一請求訊號
RS2’...第二請求訊號
RS3’...第三請求訊號
T1’~T5’...時間週期
Tf’...旗標時段
Tf1’...第一旗標時槽
Tf2’...第二旗標時槽
Tf3’...第三旗標時槽
Tt’...傳輸時段
Tt1’...第一傳輸時槽
Tt2’...第二傳輸時槽
Tt3’...第三傳輸時槽
CLK30、CLK31、CLK32...時脈圖
权利要求:
Claims (9)
[1] 一種無線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無線傳輸系統,該無線傳輸系統包括複數無線裝置,該複數無線傳輸裝置於複數時間週期期間傳輸資料,且每一該無線裝置對應一裝置辨識碼,該無線傳輸方法包括:將每一該時間週期分為一旗標時段以及一傳輸時段;其中該旗標時段包括複數旗標時槽且該傳輸時段包括複數傳輸時槽,而每一該旗標時槽對應每一該無線裝置;該複數無線裝置進行同步;該複數無線裝置之一第一無線裝置於其所對應之該旗標時槽發出一傳輸請求;其中該傳輸請求包含對應於該複數無線裝置之一第二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該第二無線裝置根據該傳輸請求而於其所對應之該旗標時槽發出一指派指令;其中該指派指令包含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以及該第一無線裝置根據該指派指令而於被指派之該傳輸時槽傳輸其所對應之該資料予該第二無線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傳輸方法,其中該傳輸請求係以複數請求訊號方式於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被發出,且除該第一無線裝置外之該複數無線裝置根據於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以及對應於該第二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而判斷該第一無線裝置對該第二無線裝置發出該傳輸請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傳輸方法,其中該指派指令包含有被該第二無線裝置指派之該傳輸時槽,且該指派指令係以複數指派訊號方式於對應於該第二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被發出,除該第二無線裝置外之該複數無線裝置根據該複數指派訊號而判斷被指派之該傳輸時槽已被使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無線傳輸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裝置係以無線電頻率(Home Radio Frequency,HRF)傳輸技術發出該複數請求訊號以及其所對應之該資料,且該第二無線裝置亦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該複數指派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傳輸方法,其中於該複數無線裝置之一第一無線裝置於其所對應之該旗標時槽發出一傳輸請求之後,更包括:該複數無線裝置之一第三無線裝置於其所對應之該旗標時槽發出一另一傳輸請求;其中該另一傳輸請求包含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該第一無線裝置根據該另一傳輸請求而於其所對應之該旗標時槽發出一另一指派指令;其中該另一指派指令包含對應於該第三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以及該第三無線裝置根據該另一指派指令而於被指派之一另一傳輸時槽傳輸其所對應之該資料予該第一無線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無線傳輸方法,其中該另一傳輸請求係以複數另一請求訊號方式於對應於該第三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被發出,且除該第三無線裝置外之該複數無線裝置根據於對應於該第三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以及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裝置辨識碼而判斷該第三無線裝置對該第一無線裝置發出該另一傳輸請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無線傳輸方法,其中該另一指派指令包含有被該第一無線裝置指派之該另一傳輸時槽,且該另一指派指令係以複數另一指派訊號方式於對應於該第一無線裝置之該旗標時槽被發出,除該第一無線裝置外之該複數無線裝置根據該複數指派訊號而判斷被指派之該另一傳輸時槽已被使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無線傳輸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裝置係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該複數請求訊號、該複數另一指派訊號以及其所對應之該資料,且該第二無線裝置亦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該複數指派訊號,而該第三無線裝置亦以無線電頻率傳輸技術發出該複數另一請求訊號以及其所對應之該資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傳輸方法,其中,於該複數無線裝置進行同步化之步驟中,每一該無線裝置獲得對應於其餘該無線裝置之每一該裝置辨識碼,以及每一該無線裝置所對應之旗標時槽資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20080175207A1|2008-07-24|Wireless network for personal computer human interface devices
US20120257561A1|2012-10-11|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multicasting using 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 wireless technology
JPWO2007091706A1|2009-07-02|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TW201013344A|2010-04-01|Synchronizing settings in a home control system
JP2007165972A|2007-06-28|通信システム
WO2008085131A1|2008-07-17|A wireless network for personal computer human interface devices
JP2010251887A|2010-11-04|双方向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被制御装置、干渉回避方法
US20170094410A1|2017-03-30|Speaker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TWI431480B|2014-03-21|無線傳輸方法
CN106068635A|2016-11-02|在通信系统中提供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47737A1|2019-03-14|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KR20170088267A|2017-08-01|멀티 스크린을 통해 출력되는 영상을 소프트웨어를 이용하여 동기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08022560A|2008-01-31|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060126671A1|2006-06-15|Cycle time synchron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1394 system
JP2008109711A|2008-05-08|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130138472A|2013-12-19|Fpga를 활용한 장치 제어용 범용 i2c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US20180018296A1|2018-01-18|Flow control protocol for an audio bus
US20180020309A1|2018-01-18|Synchronized Audio Playback Devices
CN102904617A|2013-01-30|无线传输方法
TWI672920B|2019-09-21|聲音播放裝置及其執行連線之方法
JP5414916B2|2014-02-12|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ツール、及び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KR20210053532A|2021-05-12|Nan 기반의 클러스터 머징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260040B|2021-10-22|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
JP6631539B2|2020-01-15|装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3163785B1|2018-03-28|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31480B|2014-03-21|
US9042394B2|2015-05-26|
US20130016704A1|2013-01-17|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345393B|2007-10-19|2011-07-11|Primax Electronics Ltd|A method of testing and pairing for wireless peripheral|
JP4702458B2|2009-01-09|2011-06-15|ソニー株式会社|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US20150032588A1|2013-07-24|2015-01-29|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oration|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rolling merchants using card data|
CN111464386A|2020-03-30|2020-07-28|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转换方法和装置、通信系统|
法律状态:
2015-12-2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25116A|TWI431480B|2011-07-15|2011-07-15|無線傳輸方法|TW100125116A| TWI431480B|2011-07-15|2011-07-15|無線傳輸方法|
US13/479,042| US9042394B2|2011-07-15|2012-05-23|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