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可移動握緊件之樞軸式管接頭
专利摘要: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將管元件以端至端關係緊固在一起之接頭,該接頭具有若干區段,其於一端係藉由一樞轉附接件結合且於一相對之端係由一可調整連接構件結合。該等區段圍繞收納該等管元件之一中央空間。一握緊件係卡持於該等區段之間。該等區段具有角定向之反作用表面。該握緊件具有與該等反作用表面界接之角定向接觸表面。當該等區段係藉由該等連接構件而朝向彼此拉引時,該等反作用表面與該等接觸表面之間之相互作用迫使該握緊件徑向向內。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上之面向內之弧形表面接合且固持該等管元件。本發明亦揭示一種當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係支撐於一密封件上時將管元件插入該接頭中之方法。 公开号:TW201303193A 申请号:TW101112108 申请日:2012-04-05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Douglas R Dole 申请人:Victaulic Co Of America; IPC主号:F16L17-00
专利说明:
具有可移動握緊件之樞軸式管接頭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將管元件以端至端之關係結合在一起之接頭。 本申請案係基於在2011年4月5日所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471,713號且主張該申請案之優先權,該申請案之全文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用於將管元件以端至端之方式結合之機械接頭係廣泛應用於多種工業中,諸如,市政給水排水服務及用於建築物及其他結構之滅火系統中,且亦用於化學工業、石油工業及礦業中。 美國專利第7,086,131號中提供當前使用之一種先前技術之接頭之實例,其揭示一種具有一對接頭區段之接頭,該等接頭區段係藉由收納於該等區段之各個端處之凸耳中之緊固件而端至端地接合。一密封構件係定位於該等區段之間。該接頭係於工廠中預裝配。該等區段之設計及大小經設定以收納處在實際應用中之管元件,該等管元件係直接插入處於該預裝配狀態中之該等接頭區段之間,且無需拆卸且再裝配該接頭。在插入該等管元件之後,該等緊固件係上緊,以實現該等管元件之間之一機械限制之流體密封結合部。 雖然有利的是由於在構造期間將節省時間且因此節約成本而預先裝配此等接頭,通常為了便利需使用電動工具來上緊該等緊固件,因為該等電動工具速度較快且疲勞度較低。然而,在無法獲得電源或壓縮空氣之情形下,電力工具存在有限值,即使電池供電之工具亦如此。此外,在諸如礦業之可能存在爆炸性條件之環境中,不可使用可造成電火花之電力工具。有利的是,提供一種可預先裝配(且因此可確保此等接頭之成本優勢及使用之便利)且同時可藉由安裝該等接頭之工作人員輕易地手動上緊之管接頭。進一步有利的是,對於某些應用,可減小由於該接頭形成之結合部之勁度。此可藉由採用根據本發明之接頭完成。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將一對管元件之端部以端至端之方式緊固在一起之管接頭。在一實例實施例中,該接頭包括端至端地連接之一對區段,其繞用於收納該等管元件之一中央空間。各個該區段具有以間隔關係定位之一對弧形表面。該等弧形表面面對該中央空間且係可與該等管元件接合。一樞轉附接件係定位於該等區段之一端處。該樞轉附接件使該等區段樞轉地連接至彼此。連接構件係定位於該等區段中之各者上,位於與該樞轉附接件相對置之一端處。該等連接構件係可調整地上緊,以拉引該等區段朝向彼此。至少一個反作用表面係定位於該等區段中之各者上。該等反作用表面面向該中央空間。至少一個握緊件係定位於該等區段之間。該握緊件具有以間隔之關係定位且面對該中央空間之一對握緊表面。一對接觸表面係定位於該握緊件上。該等接觸表面中之各者係與該等反作用表面中之一者成相面對之關係。對該等連接構件之可調整上緊使得該等區段繞該樞轉附接件樞轉,因此將該等接頭區段拉引在一起,以使該得弧形表面與該等管元件接合。該等接觸表面與該等反作用表面相互作用,以使該握緊件朝向該中央空間移動,以使得該等握緊表面與該等管元件接合。 在一實例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握緊件係定位成鄰近該等連接構件。在另一實例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握緊件係定位成鄰近該樞轉附接件。 在一特定之實例實施例中,該等連接構件中之各者包括自該區段之與該樞轉附接件相對置之該端向外延伸之一第一突起。該等突起係適於收納用於使該等區段可調整地彼此連接之一緊固件。該等反作用表面可定位於該等突起中之各者上。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該等接觸表面及/或該等反作用表面中之任一者或二者可具有一凸形。 在一特定之實例實施例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一鉸鏈,其具有定位於各個區段上之至少一個軸承,該等軸承係藉由一軸連接。在另一實例實施例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一鉸鏈,其具有定位於該等區段中之一者上之一對軸承及定位於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上之一單一軸承。該對軸承係藉由一軸連接至該單一軸承。在另一實例實施例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突起之一柄腳及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鐙狀物。該柄腳互配於該鐙狀物內,該柄腳及該鐙狀物係可相對於彼此樞轉。在另一實例實施例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突起。一第一槽係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一第一彎曲表面係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上。一第二突起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一第二槽係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中。一第二彎曲表面係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該第二彎曲表面係與該第一彎曲表面界接。一緊固件延伸穿過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之間之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至少一個肋件係可定位於該第一彎曲表面上。該至少一個肋件可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槽而定向。至少一個凹部可定位於該第二彎曲表面內。該至少一個凹部可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槽而定向。該至少一個肋件係收納於該至少一個凹部內。 在另一實例實施例中,該樞轉附接件可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突起。一第一槽係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至少一個第一齒狀物係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上。一第二突起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一第二槽係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中。至少一個第二齒狀物係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該第二齒狀物係與該第一齒狀物界接。一緊固件延伸穿過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之間之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該接頭可進一步包括複數個該等第一及第二齒狀物。該等第一及第二齒狀物可包括相互嚙合之齒輪齒,或者該等第一及第二齒狀物包括相互嚙合之花鍵。 在另一實例實施例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突起。一第一槽係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一第二突起係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一舌狀物係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且與該第一突起上之該第一槽界接。一緊固件延伸於該第一突起及該第二突起之間,且穿過該第一槽及該舌狀物。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一密封構件係卡持於該等區段之間且定位於該等弧形表面之間。該密封構件具有面向內之密封表面,其係可與該等管元件接合,以在該等管元件之間形成一流體密封結合部。該密封構件可具有一外表面,且其直徑經設定大小從而以間隔之關係支撐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且使得其充分遠離該中央空間,以允許該等管元件插入該中央空間中。為了促進該等管元件之插入,該接頭可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該等弧形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中之至少一個凹口。該凹口可定位成鄰近該樞轉附接件。 本發明亦涵蓋使用一接頭將管元件以端至端關係結合在一起之方法,該接頭具有相對置之接頭區段及定位於該等區段之間之一可移動握緊件。在一實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將該等管元件插入該接頭中;藉由使該等接頭區段繞一樞轉軸線樞轉而拉引該等接頭區段與該等管元件達成接合;及移動該握緊件與該等管元件達成接合。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將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支撐於一密封件之一外表面上。該等區段與該握緊件係以間隔之關係支撐,且遠離程度足以允許該等管元件插入該接頭中。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使該等區段變形,以使得該等區段依形於該等管元件。 圖1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接頭實施例10之一分解等角視圖。接頭10包括複數個區段12及14。區段12與區段14係可以端至端之方式連接,以圍繞一中央空間16。該等區段於一端11處之連接係藉由一樞轉附接件13實現。在此實例實施例中,樞轉附接件13為一榫眼鉸鏈,其包括以並排間隔之關係安裝於區段12上之一對軸承15及安裝於區段14上之一單一軸承17。軸承17之大小經設定以互配於該軸承對15之間,且全部三個軸承收納一軸19,該軸19界定可允許該等區段12及14繞而在樞轉附接件13上樞轉之一軸線21。亦可採用其他樞轉附接件實施例。 例如,在圖20、圖21及圖22中所示,該樞轉附接件23包括安裝於區段14上之一柄腳25。該柄腳自該區段徑向向外突起且互配於安裝於該區段12上且自該區段12突起之一鐙狀物27內。當與該柄腳及該鐙狀物相對置之區段端被迫朝向彼此時(如圖20及圖21中所示),該柄腳與該鐙狀物彼此抵靠,因此在區段12與區段14之間提供一牢固之結合部。然而,由於該柄腳與該鐙狀物並非牢固地附接至彼此,該柄腳及該鐙狀物及該等區段12及14係彼此背離而自由樞轉,因此作為一鉸鏈,如圖22中所示。 圖23顯示一實例樞轉附接件實施例29,其中樞轉附接件組件包括突起31及突起33,各個突起係分別安裝於區段12及區段14上。該等突起係藉由一緊固件35樞轉地連接至彼此,該緊固件35係橫向於可允許該等區段繞而樞轉之軸線37而定向。在此實例中,該緊固件包括一螺母及一螺栓,但其亦可為一個雙頭銷。使用一螺母及一螺栓緊固件35允許一旦形成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之間之該結合部,則可對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之間之連接部進行額外之調整。圖23顯示突起31中之一槽31a及類似地形成於突起33中之一槽33a。緊固件35係分別收納於突起31內之槽31a中及突起33內之槽33a中。如對圖24及圖25之一比較所示,該突起31及該突起33具有界接之彎曲表面39及41,其允許該等突起及附接至該等突起之該等區段繞軸線37在一開放組態(圖25)與一閉合組態(圖24)之間樞轉。應注意,不同於一習知之鉸鏈,軸線37並非相對於該等區段固定,而是可隨著該等區段樞轉而橫向地移動。為了促成該樞轉運動,各個區段12及14具有一凹部43,該凹部43收納緊固件35之處於軸承中之端45且作為一止動件來限制該等區段之間之該相對樞轉運動,如圖25中所圖解。 圖26、圖27及圖28中顯示另一樞轉附接件實施例47,其中位於區段12上之突起49及位於區段14上之突起51具有角定向界接表面53及55。此等表面允許該等區段繞該軸線37進行相對樞轉運動,如對圖解該等區段在一開放組態(圖28)與一閉合組態(圖27)之間之運動之圖27與圖28之一比較所示。應注意,不同於一習知鉸鏈,軸線37並非相對於該等區段固定,而是可隨著該等區段樞轉而橫向地移動。圖26顯示突起49中之一槽49a。一槽51a係類似地形成於突起51中。緊固件35係收納於由該等突起49及51所界定之槽49a及51a內。緊固件35同樣地將該等區段固持在一起但允許該樞轉運動。 可能希望將若干特徵併入該對突起31與33之該等界接表面中,此防止該等區段之間發生除了繞一軸線之樞轉運動之外之相對運動。圖29顯示一實例樞轉附接件實施例57,其中該等界接彎曲表面39及41(未圖示)具有定位於該突起31之一側上之一突起肋件59,及位於該突起之另一側上之一凹部61。當在使用中時,如圖30及圖31所示,該等區段12與14係對準,使得一區段上之該突起肋件59互配於另一區段上之該凹部61內,且反之亦然。該等肋件與該等凹部之間之相互作用防止該等區段在該樞轉附接件處發生相對之軸向運動,因此維持其相互對準。 在圖32、圖33及圖34所示之另一實例樞轉附接件63中,該突起31及該區段33之該等界接之彎曲表面39及41具有至少一個但較佳複數個齒狀物65,在該等區段之樞轉運動期間,該等齒狀物相互嚙合,以防止該等區段相對於彼此進行橫向運動。在此實例中,該等齒狀物65係齒輪齒。圖33繪示該等區段12及14處於一閉合組態;圖34繪示該等區段處於一開放組態。 在圖35、圖36及圖37所示之另一樞轉附接件實施例67中,花鍵69包括與該等突起31及33之該等界接之表面39及41關聯之該或該等齒狀物。該等花鍵69類似於齒輪齒相互嚙合,以防止該等接頭區段之間發生橫向運動。圖36繪示該等區段12及14處於一閉合組態;圖37繪示該等區段處於一開放組態。 如圖38至圖41中所示,另一樞轉附接件實施例71具有安裝於一區段(14)上之該突起33上之一舌狀物73。舌狀物73係收納於另一區段(12)上之該突起31之該槽31a內,以防止該等區段之間發生相對之軸向運動。該舌狀物73接合該槽31a,以防止該等接頭區段之間發生橫向運動。應注意,該舌狀物73可分裂以容納該緊固件35。圖40繪示該等區段12及14處於一閉合組態;圖41繪示該等區段處於一開放組態。 頒與Raymond等人之美國專利第4,702,499號中詳盡揭示圖17至圖33中所示之多個樞轉附接件實施例,該專利之全文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應注意,結合該等區段之該樞轉附接件可具有一運動中心,該等區段可圍繞該中心旋轉,該中心係相對於該接頭固定。例如,傳統之鉸鏈(諸如圖1中所示之該榫眼鉸鏈)具有由軸線21指示之一固定之運動中心。然而,本發明亦涵蓋其暫態運動中心並不固定而是隨著該等區段相對於彼此樞轉而移動之樞轉附接件。本文之圖23至圖25中顯示此等樞轉附接件,該等圖藉由軸線37之偏移顯示該暫態運動中心之移動。 再次參考圖1,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在與該樞轉附接件13相對置之端75處之連接係藉由一連接構件18實現。在此實施例中,該連接構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之該等端向外地延伸之突起20。突起20具有適於收納一緊固件(諸如螺栓24,其與螺母26協作)之孔隙22。該緊固件係可調整地上緊且與該等突起20協作,以在上緊之後拉引該區段12及該區段14朝向該中央空間16。 各個區段具有一對弧形表面28。表面28係以彼此間隔之關係定位且面對該中央空間16。當連接該等突起20之該緊固件經上緊以拉引該等區段朝向彼此時,該等弧形表面接合且固持管元件30(參考圖4)。該等弧形表面可接合該等管元件、平端管元件、擴口端管元件或具有一肩部或一肩部及一圓緣之管端中之圓周凹槽。該等弧形表面28可具有定位成鄰近具有該樞轉附接件13之該端11之凹口87。凹口87提供徑向間隙,其允許在該等區段12及14在被拉引朝向該中央空間16之前管元件插入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之間,以藉由接合該等管元件30而實現該結合。 各個區段亦具有至少一個但較佳複數個反作用表面32。反作用表面32可定位於該等連接構件18上。在圖1中所示之該實施例中,兩個反作用表面32係定位於各個突起20上。該等反作用表面係相對於該等突起角定向,且可具有自約30°至約60°之一定向角34且經傾斜以面對該中央空間16。下文將解釋,約45°之定向角係較佳。 接頭10亦包括定位於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之間且與該樞轉附接件13相對置之一握緊件36。該握緊件具有一對握緊表面40(圖中僅顯示其中一者)。類似於該等弧形表面28,該等握緊表面係以間隔之關係定位且面對該中央空間16。該握緊件具有一對接觸表面42(圖中僅顯示其中一者),其係以與該區段12及該區段14上之該等突起20上之該等反作用表面32相面對之關係定位。該等接觸表面亦相對於該等突起角定向,且可具有自約30°至約60°之一定向角44。下文將解釋,約45°之定向角係較佳。較佳的是,該等定向角34與44彼此互補,此意謂著其具有大體相同之角定向。 在該接頭10裝配之後,一密封件46係藉由該等區段12及14及該握緊件36而卡持於該中央空間16內。密封件46確保該接頭10提供管端之間之流體密封結合部。該密封件46之大小經設定使得在未變形狀態下,該密封件46之外圓周48以間隔之關係支撐該等區段12及14與該握緊件36,且遠離程度足以允許在不拆卸該接頭之情形下讓管元件插入該中央空間16中。 參考圖2至圖4描述該接頭之操作。圖2顯示接收自工廠之該接頭10係處於一預裝配狀態以準備安裝之一開放組態。在此組態中,該緊固件24尚未上緊,因此允許該等區段12及14及該握緊件36背離該中央空間16而徑向向外地定位,以允許管元件(為了清晰起見,未圖示)插入該中央空間中。如上所述,該密封件46之大小經設定以徑向向外固持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以促進管插入。在插入之後,該等管元件接合該密封件46,此達成該結合部之流體密封性。接著,上緊該螺栓24及該螺母26,因此拉引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朝向彼此且朝向該中央空間16且呈圖3及圖4中所示之一閉合組態。當該等區段移動時,該等弧形表面28經拉引與該等管元件之該外表面接合,以將其保持於該接頭中。如對圖3與圖4之一比較所示,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朝向彼此之運動造成該握緊件36在實質上垂直於該等區段之運動之一方向上向內朝向該中央空間16移動。此允許該握緊件36上之該等握緊表面40亦接合該等管元件之該外表面。該等握緊件朝向該中央空間16之運動係藉由該握緊件上之該等接觸表面42與該等突起20上之該等反作用表面32之間之相互作用而實現。該等接觸表面及該等反作用表面之角定向44及34(見圖1)分別允許該等表面之間之力分解成導向該中央空間之一分量。施加於該等接觸表面處之此力造成該握緊件朝向該中央空間之該運動。如上所述,對於該等反作用表面及該等接觸表面二者,約45°之定向角係較佳。 如圖2中所示,該握緊件36之端面79與區段12及區段14上之肩部81之間具有多個空隙77。該等空隙77允許該握緊件與該等區段之間進行相對運動。 有利的是,將該等反作用表面32定位於該突起20上且使得該等接觸表面背離該中央空間16而實質上徑向向外地突起,使得該等接觸表面與該等反作用表面之間之介面係鄰近該等連接構件18(在此實例中,突起20)彼此結合之該緊固件(螺栓24、螺母26)。作用於該密封件46上之該接頭10中的內部壓力將迫使該等區段12及14及該握緊件36遠離該中央空間。施加至該接頭內之該握緊件之力係傳送至該等接觸表面42與該等反作用表面32之間之介面處之該等區段。由於其角定向,該等接觸表面42將傾向於類似於一楔形物而作用且迫使該等突起20分開。藉由將該介面放置鄰近結合該等突起之該緊固件,該等突起之分離(程度)將比該介面更為遠離該緊固件之情形下小。接觸表面-反作用表面介面之有利定位使得該等區段之間之分離(程度)最小且允許該接頭承受較高之壓力而不發生流體洩漏。此外,藉由鄰近該等緊固件在該等區段與該等握緊件之間施加反作用力,該等區段由於該握緊件造成之扭曲將減少且該接頭可更好地維持其圓形。 圖5圖解根據本發明之一接頭之另一實例實施例83。在此實施例中,該握緊件36上之該等接觸表面42具有一凸形。此允許當該等區段12與14係拉引朝向彼此時,該等接觸表面42切線地接合該等反作用表面32,因此產生反作用力,其造成該握緊件36朝向該中央空間運動。該等反作用表面32係角定向。圖6顯示另一實例接頭實施例85,其中該等反作用表面32具有一凸形且該等接觸表面42係角定向。此同樣地允許該等反作用表面與該等接觸表面之間達成切向接合,因此產生反作用力,當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係拉引朝向彼此時,該等反作用力造成該握緊件36朝向該中央空間移動。 圖7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例接頭實施例50之一等角分解視圖。接頭50具有區段12及區段14,其係於一端藉由一樞轉附接件23結合在一起,且於另一端藉由與連接構件18協作之一螺紋緊固件58而結合在一起。應注意,對於上述接頭實施例,可使用任何類型之樞轉附接件。各個區段具有用於接合管元件之弧形表面28。接頭50具有定位於該等區段之間且與該樞轉附接件23相對置之一握緊件36。該握緊件具有定位於相對之側上之四個接觸表面52及以間隔關係定位且面對該中央空間16之兩個握緊表面40。同樣地,在此實例中,該等接觸表面係相對於該等連接構件18角定向且與定位於該等連接構件18上之反作用表面54界接。針對此接頭設計,該等接觸表面之定向角56係自約30°至約60°係有利。較佳的是,該等反作用表面54之定向角與如圖10中所示之該等接觸表面52之定向角大約相同。 如圖8a及圖8b中所示,該等接觸表面52及該等反作用表面54中之一者或二者可具有一凸形。吾人發現,當藉由該握緊件36及該等區段12及14施加壓縮力至該等管元件時,此一形狀係有利。該等接觸表面52及該等反作用表面54中之一者或二者之該凸形使得該等表面之間之反作用點遠離該等表面之該端且更朝向該握緊件36之該中心。 接頭50之操作係類似於上述之接頭10之操作。如圖8中所示,在上緊緊固件58之前,該等區段12及14與該握緊件36係背離該中央空間16而向外間隔,以允許一管元件插入該中央空間中。如圖9中所示之上緊該緊固件將拉引該等區段12與14朝向彼此且朝向該中央空間,因此允許該等弧形表面28接合該等管元件之外表面。當該緊固件58經上緊時,該握緊件36上之該等接觸表面52與該等區段12及14上之該等反作用表面54之間之相互作用迫使該握緊件向內朝向該中央空間移動。該握緊件之該向內運動允許其握緊表面40接合該等管元件30,如圖10中所示。類似於上述之接頭實施例,一密封件46係卡持於該區段12及該區段14與該握緊件36之間。如圖8中所示,密封件46之外圓周48在未變形時之尺寸足以使該等區段與該握緊件以背離該中央空間而間隔之關係得以支撐,且遠離程度足以允許當該接頭50係處於如圖8中所示之一開放組態時,該等管元件30插入該中央空間中。當該接頭係處於如圖9中所示之一閉合組態時,該密封件46係藉由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而壓縮抵靠該等管元件且確保一流體密封結合部。 圖11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接頭實施例60之一分解圖。接頭60包括接頭區段12及14。該等區段係以面對之關係配置且係於一端由一樞轉附接件23結合且於相對之端由連接構件18結合。在此實施例中,如先前所述實施例一樣,該等連接構件包括向外延伸之突起20,其收納係可調整地上緊之一緊固件58。上緊該緊固件使得拉引該等接頭區段12與14朝向彼此且朝向該中央空間16。 各個區段具有以彼此間隔之關係定位之面向內之弧形表面28。該等弧形表面佔據各個區段之該等端之間之位置。反作用表面32係以間隔之關係定位於該接頭區段12及該接頭區段14之與該樞轉附接件23相對置之端處。該等反作用表面32係定位於該等突起20與該等弧形表面28之間且係向內面向該中央空間16。該等弧形表面32繞該等區段在一切線方向上延伸。該等反作用表面可如下文所述角定向。 一握緊件36係定位於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之間且鄰近該等連接構件18。該握緊件具有以間隔之關係配置之面向內之握緊表面40。較佳的是,當該接頭經裝配時(最佳於圖14中可見),該等握緊表面40與各別之弧形表面28對準。再次參考圖11,該握緊件具有成間隔關係之接觸表面42。接觸表面42背離該中央空間16面向外且接合該等區段12及14上之各別之反作用表面32。該握緊件上之該等接觸表面與該等區段上之該等反作用表面協作,使得當該等區段被拉引朝向彼此時(例如,藉由上緊該緊固件58),該握緊件被徑向向內壓迫,下文將進一步解釋。 一密封件46係定位於該接頭區段12及該接頭區段14與該握緊件36之間。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二者具有各別之通道62及64(見圖12)。通道62係定位於該等弧形表面28之間且通道64係定位於該等握緊表面40之間。該等通道62及64收納該密封件46。該密封件46之內圓周66具有面向內之密封表面68及70,其接合藉由該接頭結合之管元件,以形成一流體密封部。該密封件46之大小經設定使得在一未變形狀態中,該密封件46之外圓周72以間隔關係支撐該等區段12及14與該握緊件36,且遠離程度足以允許當該接頭係處於如圖12中所示之一開放組態時,管元件插入該中央空間16中。較佳的是,該密封件係由彈性、回彈性材料(例如,EPDM彈性體)形成之一環,當藉由可調整地上緊該等連接構件18而使得該等接頭區段拉引朝向彼此時,該環變形。 圖12顯示該管接頭60處於其預裝配狀態中,呈備用之一開放組態。為了達成使管元件以端至端關係連接之一流體密封結合部,管元件30係插入該密封構件46中,使得該等區段跨居而面對該等管元件之端部,如圖12A中所示。該等管元件之一插入程度可使得該等管元件之該等外表面中之凹槽74係與該等區段之該等弧形表面28及該握緊件36之該等握緊表面40對準。可藉由定位於該密封表面68與該密封表面70之間之該密封構件上之一管止動件76而促進使該等管元件插入合適之深度。該管止動件向內突起,以視需要接合該等管元件之該等端且限制該插入深度。 圖12及圖13顯示該接頭60在管元件30插入之情形下之橫截面圖。應注意,該等區段12及14上之該等反作用表面32接合握緊件36上之該等接觸表面42。該等反作用表面係角定向,使得當上緊該緊固件58時,使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拉引朝向彼此且進入如圖13中所示之一閉合組態,該握緊件36經徑向向內移動,使得該握緊件上之該等握緊表面40接合且握緊該等管元件30之該等凹槽74,如圖13A中所示。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朝向彼此之運動亦造成各個區段上之該等弧形表面28接合且握緊該等凹槽,如圖14所圖解。因此,該等管元件係以端至端之關係緊固。該密封構件係徑向向內變形,以迫使該等密封表面68及70與該等管元件之該等外表面達成進一步接合。此組態產生一相對剛性之結合部。或者,在該等弧形表面經限制而無法接合且夾持該凹槽之底部之情形下,可提供一可撓性更大之結合部。為此,該等握緊件之行進係受該等反作用表面及該等接觸表面之延伸度或長度限制。限制該等區段上之該等弧形表面朝向該中央空間之運動係較佳藉由限制該等區段透過該等連接構件18之接觸而發生之運動而控制。 如圖14中所示,該等區段12及14上之反作用表面32及握緊件36上之接觸表面42具有相對於該等連接構件18(更明確而言,該等構件18之間之該介面80)而測量之一共同定向角78。對於此實施例在某些應用中,自約30°至約60°之定向角係符合實際,且約45°之定向角係有利。 圖15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接頭實施例60a之一分解圖。接頭60a包括接頭區段12及14。該等區段係以面對之關係配置且係於一端由一樞轉附接件23結合且於相對之端係由連接構件18結合。在此實施例中,如先前實施例中所述,該等連接構件包括向外延伸之突起20,其收納係可調整地上緊之一緊固件58。上緊該緊固件使得該接頭區段12與該接頭區段14拉引朝向彼此且朝向該中央空間16。 各個區段具有以彼此間隔之關係定位之面向內之弧形表面28。該等弧形表面佔據各個區段之該等端之間之位置。反作用表面32係以間隔關係定位於各個接頭區段12及14之鄰近該樞轉附接件23之端處(不同於實施例60,該等反作用表面係鄰近該等連接構件18)。該等反作用表面32向內面向該中央空間16且繞該等區段在一切線方向上延伸。該等反作用表面係如針對實施例60所述而角定向。 一握緊件36係定位於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之間,且鄰近該樞轉附接件23(不同於實施例60,其中該握緊件係鄰近該等連接構件18)。該握緊件具有以間隔關係配置之面向內之握緊表面40。較佳的是,當該接頭經裝配時,該等握緊表面40與各別之弧形表面28對準。該握緊件36具有成間隔關係之接觸表面42。接觸表面42背離該中央空間16而面向外且接合該等區段12及14上之各別之反作用表面32,如圖16及圖17中所示。該握緊件上之該等接觸表面與該等區段上之該等反作用表面協作,使得當該等區段被拉引朝向彼此(例如,藉由使緊固件58上緊)時,該握緊件係徑向向內壓迫,下文將進一步詳盡地解釋。 一密封件46係定位於該等接頭區段12及14與該握緊件36之間。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具有各自之通道62及64(參考圖15)。通道62係定位於該等弧形表面28之間且通道64係定位於該等握緊表面40之間。該等通道62及64收納該密封件46。該密封件46之該內圓周66具有面向內之密封表面68及70,其接合由該接頭結合之管元件,以形成一流體密封之密封部。該密封件46之大小經設定使得在一未變形狀態中,其外圓周72使該等區段12及14與該握緊件36以間隔之關係支撐,且遠離程度足以使得當該接頭係處於如圖16中所示之一開放組態時該等管元件插入該中央空間16中。較佳的是,該密封件係由彈性、回彈性材料(例如,EPDM彈性體)形成之一環,當藉由可調整地上緊該等連接構件18而使得該等接頭區段拉引朝向彼此時,該環會變形。 圖16顯示該管接頭60a處於其預裝配狀態中,呈備用之一開放組態。為了達成使管元件以端至端關係連接之一流體密封結合部,管元件30係插入該密封構件46中,使得該等區段跨置而面對該等管元件之端部。該等管元件之一插入程度可使得該等管元件之該等外表面中之凹槽(未圖示)係與該等區段之該等弧形表面28及該握緊件36之該等握緊表面40對準(見圖15)。可藉由定位於該密封表面68與該密封表面70之間之該密封構件上之一管止動件76而促進使該等管元件插入合適之深度,如圖15及圖16中所示。該管止動件向內突起,以視需要接合該等管元件之該等端且限制該插入深度。 圖16及圖17顯示該接頭60a在管元件30插入之情形下之橫截面圖。應注意,該等區段12及14上之該等反作用表面32接合握緊件36上之該等接觸表面42。該等反作用表面係角定向,使得當上緊該緊固件58時,拉引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朝向彼此且進入如圖13中所示之一閉合組態,該握緊件36經徑向向內移動,使得該握緊件上之該等握緊表面40接合且握緊該等管元件30之該等凹槽。該區段12與該區段14朝向彼此之運動亦造成各個區段上之該等弧形表面28接合且握緊該等凹槽。因此,該等管元件係以端至端之關係緊固。該密封構件係徑向向內變形,以迫使該等密封表面68及70(見圖15)與該等管元件之該等外表面達成進一步接合。 圖18及圖19顯示另一接頭實施例82,其包括區段12及14,其係於一端由一樞轉附接件23結合且具有定位於該等區段之間而與該樞轉附接件相對置之一握緊件36。接頭82係類似於先前所述之該等接頭實施例,但不同之處在於,定位於該等區段12及14上而面對該中央空間16之該等弧形表面28具有之一曲率半徑大於該等管元件30之該等外表面88之除了該等凹槽(若在該等管元件之該等外表面中存在凹槽)之外之部分之曲率半徑86。該等弧形表面28之曲率半徑與該等管元件30之曲率半徑之間之關係係於圖18中圖解,圖18圖解該接頭82處於一開放組態,以備妥以收納管元件以形成一結合部之情形。圖19顯示該接頭82係處於一閉合組態,且管元件30係插入該中央空間16中且該緊固件58經上緊,其與各個區段上之該等連接構件18協作,以拉引該等區段在一起,因此藉由接觸表面與反作用表面之間之相互作用(如先前針對其他實施例所述)使得該等弧形表面與該等管元件接合且迫使該握緊件36朝向該中央空間。該握緊件36上之握緊表面40移動而與該等管元件接合,如對圖18與圖19之比較所示,且該等區段12及14在其弧形表面與該等管元件接觸之後變形,使得沿該弧形表面28與該等管元件之間之接觸線90,該等弧形表面28之該曲率半徑84減小,以大致上符合該等管元件之曲率半徑,如圖19中所示。該等弧形表面之曲率半徑較大則藉由在該接頭係處於如圖18中所示之該開放組態時藉由提供更大之間隙而促進該等管元件插入該接頭中。美國專利第7,086,131號及美國專利第7,712,796號中描述了可變形管接頭,該兩個專利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根據本發明之接頭實現藉由使用可移動握緊件而使得可使用手動工具使該等接頭自該預裝配狀態安裝之一優點。該等可移動握緊件減小使得該等區段拉引在一起且握緊該等管元件以實現一流體密封結合部所需之力矩。此外,據觀察,使三個組件接合該管元件(即,該握緊件之該等握緊表面及該兩個區段之該等弧形表面)提供之接頭比存在更多元件時提供之接頭剛性更大。據信,剛性之此增加係歸因於該等管元件及該接頭之製造容差,其使得難以確保三個以上之組件將以相同之接合程度與該等管元件接觸。 10‧‧‧接頭 11‧‧‧端 12‧‧‧接頭區段 13‧‧‧樞轉附接件 14‧‧‧接頭區段 15‧‧‧軸承 16‧‧‧中央空間 17‧‧‧軸承 18‧‧‧連接構件 19‧‧‧軸 20‧‧‧突起 21‧‧‧軸線 22‧‧‧孔隙 23‧‧‧螺栓 24‧‧‧樞轉附接件 25‧‧‧柄腳 26‧‧‧螺母 27‧‧‧鐙狀物 28‧‧‧弧形表面 29‧‧‧樞轉附接件 30‧‧‧固持管元件 31‧‧‧突起 31a‧‧‧槽 32‧‧‧反作用表面 33‧‧‧突起 33a‧‧‧槽 34‧‧‧定向角 35‧‧‧緊固件 36‧‧‧握緊件 37‧‧‧軸線 39‧‧‧彎曲表面 40‧‧‧握緊表面 41‧‧‧彎曲表面 42‧‧‧接觸表面 43‧‧‧凹部 44‧‧‧定向角 45‧‧‧緊固件35之端 46‧‧‧密封件 47‧‧‧樞轉附接件 48‧‧‧密封件46之外圓周 49‧‧‧突起 49a‧‧‧槽 50‧‧‧接頭 51‧‧‧突起 51a‧‧‧槽 52‧‧‧接觸表面 53‧‧‧表面 54‧‧‧反作用表面 55‧‧‧表面 56‧‧‧定向角 57‧‧‧樞轉附接件 58‧‧‧螺紋緊固件 59‧‧‧突起肋件 60‧‧‧接頭 60a‧‧‧接頭 61‧‧‧凹部 62‧‧‧通道 63‧‧‧樞轉附接件 64‧‧‧通道 65‧‧‧齒狀物 66‧‧‧內圓周 67‧‧‧樞轉附接件 68‧‧‧密封表面 69‧‧‧花鍵 70‧‧‧表面 71‧‧‧樞轉附接件 72‧‧‧密封件46之外圓周 73‧‧‧舌狀物 74‧‧‧凹槽 75‧‧‧端 76‧‧‧管止動件 77‧‧‧間隙 78‧‧‧共同定向角 79‧‧‧握緊件36之端面 80‧‧‧介面 81‧‧‧區段12及14上之肩部 82‧‧‧接頭 83‧‧‧接頭 84‧‧‧弧形表面28之曲率半徑 85‧‧‧接頭 86‧‧‧外表面88之曲率半徑 87‧‧‧凹口 88‧‧‧管元件30之曲率半徑 90‧‧‧接觸線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接頭之一實例實施例之一分解等角視圖;圖2及圖3係圖1中所示之該接頭之橫截面圖;圖4係圖1中所示之該接頭之一等角視圖;圖5係圖1中所示之該接頭之一替代實施例之一等角視圖;圖6係圖1中所示之該接頭之一替代實施例之一等角視圖;圖7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接頭之另一實例實施例之一分解等角視圖;圖8及圖9係圖7中所示之該接頭之橫截面圖;圖8a及圖8b係圖7中所示之該接頭之另一實例實施例之橫截面圖;圖10係圖7中所示之該接頭之一等角視圖;圖11係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例接頭實施例之一分解等角視圖;圖12及圖13係圖11中所示之該接頭之橫截面圖;圖12A自沿圖12中之線12A-12A而截取之一橫截面圖;圖13A係沿圖13中之線13A-13A而截取之一橫截面圖;圖14係圖11中所示之該接頭之一等角視圖;圖15係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例接頭實施例之一分解等角視圖;圖16及圖17係圖15中所示之該接頭之橫截面圖;圖18及圖19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接頭之一替代實施例之橫截面圖;圖20係可與根據本發明之一接頭配合使用之一實例樞轉附接件之一等角視圖;圖21及圖22係沿圖20中之線21-21而截取之橫截面圖;圖23係可與根據本發明之一接頭配合使用之一實例樞轉附接件之一等角視圖;圖24係具有圖23中所示之該樞轉附接件之一實例接頭之一橫截面圖;圖25係圖23中所繪示之該樞轉附接件之一放大橫截面圖;圖26係可與根據本發明之一接頭之配合使用之一實例樞轉附接件之一等角視圖;圖27係具有圖26中所示之該樞轉附接件之一實例接頭之一橫截面圖;圖28係圖26中所繪示之該樞轉附接件之一放大橫截面圖;圖29係可與根據本發明之接頭配合使用之一樞轉附接件之一實例實施例之一等角視圖;圖30及圖31係分別顯示圖24中所示之該樞轉附接件處於閉合組態及開放組態之側視圖;圖32係可與根據本發明之接頭配合使用之一樞轉附接件之一實例實施例之一等角視圖;圖33及圖34係分別顯示圖32中所繪示之該樞轉附接件處於閉合組態及開放組態之側視圖;圖35係可與根據本發明之接頭配合使用之一樞轉附接件之一實例實施例之一等角視圖;圖36及圖37係分別顯示圖35中所繪示之該樞轉附接件處於閉合組態及開放組態之側視圖;圖38及圖39係可與根據本發明之接頭配合使用之一樞轉附接件之一實例實施例之等角視圖;及圖40及圖41係分別顯示圖38及圖39中所繪示之該樞轉附接件處於閉合組態及開放組態之側視圖。 10‧‧‧接頭 11‧‧‧端 12‧‧‧接頭區段 13‧‧‧樞轉附接件 14‧‧‧接頭區段 15‧‧‧軸承 16‧‧‧中央空間 17‧‧‧軸承 18‧‧‧連接構件 19‧‧‧軸 20‧‧‧突起 21‧‧‧軸線 22‧‧‧孔隙 24‧‧‧樞轉附接件 26‧‧‧螺母 28‧‧‧弧形表面 32‧‧‧反作用表面 34‧‧‧定向角 36‧‧‧握緊件 40‧‧‧握緊表面 42‧‧‧接觸表面 44‧‧‧定向角 46‧‧‧密封件 48‧‧‧密封件46之外圓周 75‧‧‧端 87‧‧‧凹口
权利要求:
Claims (41) [1] 一種用於將一對管元件之端部以端至端之方式緊固在一起之管接頭,該接頭包括:一對以端至端方式連接之區段,其圍繞用於收納該等管元件之一中央空間,各個該區段具有以間隔關係定位之一對弧形表面,該等弧形表面面對該中央空間且係可與該等管元件接合;一樞轉附接件,其係定位於該等區段之一端處,該樞轉附接件使該等區段可樞轉地彼此連接;若干連接構件,其係定位於該等區段中之各者上,位於與該樞轉附接件相對之一端處,該等連接構件係可調整地上緊,以拉引該等區段朝向彼此;至少一個反作用表面,其係定位於該等區段中之各者上,該等反作用表面面向該中央空間;至少一個握緊件,其係定位於該等區段之間,該握緊件具有以間隔關係定位且面對該中央空間之一對握緊表面;一對接觸表面,其係定位於該握緊件上,各個該接觸表面係與該等反作用表面中之一者處於面對關係,且其中對該等連接構件之可調整上緊可使得該等區段繞該樞轉附接件而樞轉,因此將該等接頭區段拉引在一起,以使得該等弧形表面與該等管元件接合,該等接觸表面與該等反作用表面相互作用,以使該至少一個握緊件朝向該中央空間移動,以達成該等握緊表面與該等管元件之接合。 [2]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至少一個握緊件係定位成鄰近該等連接構件。 [3] 如請求項2之管接頭,其中該等連接構件中之各者包括自該區段之與該樞轉附接件相對之該端向外延伸之一突起,該等突起係適於收納用於使該等區段可調整地連接至彼此之一緊固件,該等反作用表面係定位於該等突起中之各者上。 [4]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至少一個握緊件係定位成鄰近該樞轉附接件。 [5]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等接觸表面具有一凸形。 [6]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等反作用表面具有一凸形。 [7]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一鉸鏈,其具有定位於各個該區段上之至少一個軸承,該等軸承係藉由一軸連接。 [8]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突起之一柄腳及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鐙狀物,該柄腳係互配於該鐙狀物中,該柄腳與該鐙狀物係可相對於彼此樞轉。 [9]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突起;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之一第一槽;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上之一第一彎曲表面;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第二突起;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中之一第二槽;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且與該第一彎曲表面界接之一第二彎曲表面;及一緊固件,其延伸穿過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之間之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 [10] 如請求項9之管接頭,其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該第一彎曲表面上之至少一個肋件,該至少一個肋件係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槽而定向;定位於該第二彎曲表面內之至少一個凹部,該至少一個凹部係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槽而定向,該至少一個肋件係收納於該至少一個凹部內。 [11]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突起;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之一第一槽;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上之至少一個第一齒狀物;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第二突起;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中之一第二槽;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且與該第一齒狀物界接之至少一個第二齒狀物;及延伸穿過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之間之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之一緊固件。 [12] 如請求項11之管接頭,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該等第一及第二齒狀物,該等第一及第二齒狀物包括相互嚙合之齒輪齒。 [13] 如請求項11之管接頭,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該等第一齒及第二齒狀物,該等第一及第二齒狀物包括相互嚙合之花鍵。 [14]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突起;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之一第一槽;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第二突起;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且與該第一突起上之該第一槽界接之一舌狀物;及在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之間延伸且穿過該第一槽及該舌狀物之一緊固件。 [15]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突起;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之一第一槽;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上之一第一角定向表面;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第二突起;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中之一第二槽;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且與該第一角定向表面界接之一第二角定向表面;及延伸穿過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之間之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之一緊固件。 [16]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進一步包括卡持於該等區段之間且定位於該等弧形表面之間之一密封構件,該密封構件具有面向內之密封表面,其係可與該等管元件接合,以在該等管元件之間形成一流體密封結合部。 [17] 如請求項16之管接頭,其中該密封構件具有一外表面,其大小經設定以遠離該中央空間成間隔關係支撐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且遠離之程度足以允許該等管元件插入該中央空間中。 [18]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該等弧形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中之至少一個凹口,該凹口係定位成鄰近該樞轉附接件。 [19] 如請求項1之管接頭,其中該等弧形表面具有之一曲率半徑係大於該等管元件之該等外表面之曲率半徑。 [20] 一種用於使一對管元件之端部以端至端之方式緊固在一起之管接頭,該接頭包括:以端至端方式連接之一對區段,其圍繞用於收納該等管元件之一中央空間,各個該區段具有以間隔關係定位之一對弧形表面,該等弧形表面面對該中央空間且係可與該等管元件接合;一樞轉附接件,其係定位於該等區段之一端處,該樞轉附接件使該等區段樞轉地連接至彼此;於與該樞轉附接件相對之一端處定位於該等區段中之各者上之連接構件,該等連接構件係可調整地上緊,以拉引該等區段朝向彼此;定位於該等區段中之各者上之一對反作用表面,該等反作用表面面向該中央空間;定位於該等區段之間之至少一個握緊件,該握緊件具有經定位成間隔關係且面對該中央空間之一對握緊表面;定位於該握緊件上之第一對接觸表面及第二對接觸表面,各個該接觸表面係與該等區段上之該等反作用表面中之一者成面對關係,且其中對該等連接構件之可調整上緊使該等區段繞該樞轉附接件樞轉,因此將該等接頭區段拉引在一起,以使得該等弧形表面與該等管元件接合,該等接觸表面與該等反作用表面相互作用,以使該至少一個握緊件移動朝向該中央空間,以使得該等握緊表面與該等管元件接合。 [21]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至少一個握緊件係定位成鄰近該等連接構件。 [22] 如請求項21之管接頭,其中該等連接構件中之各者包括自該區段之與該樞轉附接件相對之該端向外延伸之一突起,該等突起係適於收納用於使該等區段可調整地彼此連接之一緊固件,該等反作用表面係定位於該等突起中之各者上。 [23]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至少一個握緊件係定位成鄰近該樞轉附接件。 [24]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等接觸表面具有一凸形。 [25]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等反作用表面具有一凸形。 [26]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一鉸鏈,其具有定位於該等區段中之一者上之一對軸承及定位於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上之一單一軸承,該對軸承係藉由一軸與該單一軸承連接。 [27]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突起之一柄腳及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鐙狀物,該柄腳係互配於該鐙狀物內,該柄腳與該鐙狀物係可相對於彼此樞轉。 [28]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突起;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之一第一槽;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上之一第一彎曲表面;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第二突起;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中之一第二槽;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且與該第一彎曲表面界接之一第二彎曲表面;及延伸穿過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之間之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之一緊固件。 [29] 如請求項28之管接頭,其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該第一彎曲表面上之至少一個肋件,該至少一個肋件係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槽而定向;定位於該第二彎曲表面內之至少一個凹部,該至少一個凹部係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槽而定向,該至少一個肋件係收納於該至少一個凹部內。 [30]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突起;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之一第一槽;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上之至少一個第一齒狀物;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第二突起;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中之一第二槽;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且與該第一齒狀物界接之至少一個第二齒狀物;及延伸穿過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之間之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之一緊固件。 [31] 如請求項30之管接頭,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該等第一及第二齒狀物,該等第一及第二齒狀物包括相互嚙合之齒輪齒。 [32] 如請求項30之管接頭,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該等第一及第二齒狀物,該等第一及第二齒狀物包括相互嚙合之花鍵。 [33]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突起;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之一第一槽;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第二突起;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且與該第一突起上之該第一槽界接之一舌狀物;及在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之間延伸且穿過該第一槽及該舌狀物之一緊固件。 [34]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樞轉附接件包括:自該等區段中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突起;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中之一第一槽;定位於該第一突起上之一第一角定向表面;自該等區段中之另一者延伸之一第二突起;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中之一第二槽;定位於該第二突起上且與該第一角定向表面界接之一第二角定向表面;及延伸穿過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之間之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之一緊固件。 [35]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進一步包括卡持於該等區段之間且定位於該等弧形表面之間之一密封構件,該密封構件具有面向內之密封表面,其係可與該等管元件接合,以在該等管元件之間形成一流體密封結合部。 [36] 如請求項35之管接頭,其中該密封構件具有一外表面,其大小經設定以遠離該中央空間成間隔關係支撐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且遠離之程度足以允許該等管元件插入該中央空間中。 [37]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該等弧形表面中之各者中之一各別之凹口,該等凹口中之各者係定位成鄰近該樞轉附接件。 [38] 如請求項20之管接頭,其中該等弧形表面具有之一曲率半徑係大於該等管元件之該等外表面之該曲率半徑。 [39] 一種使用一接頭將管元件以端至端之關係結合之方法,該接頭具有相對之接頭區段及定位於該等接頭區段之間之一可移動握緊件,該方法包括:將該等管元件插入該接頭中;藉由使該等接頭區段繞一樞轉軸線樞轉來拉引該等接頭區段與該等管元件接合;移動該握緊件與該等管元件接合。 [40]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該等區段及該握緊件以間隔關係支撐於一密封件之一外表面上,且遠離程度足以允許該等管元件插入該接頭中。 [41]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使該等區段變形,以使該等區段依形於該等管元件。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18275B|2016-01-21|具有可移動握緊件之樞軸式管接頭 TWI453354B|2014-09-21|具有可移動夾緊本體之管接頭 AU2014202154B2|2015-11-26|Pipe coupling having movable gripping bodies AU2012205150A1|2012-08-30|Pipe coupling having movable gripping bodies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CN103270359A|2013-08-28| US8556302B2|2013-10-15| MX2013011605A|2013-12-09| WO2012138677A1|2012-10-11| TWI518275B|2016-01-21| JP5967729B2|2016-08-10| CA2832137C|2019-05-28| US20120256415A1|2012-10-11| AU2012240321B2|2016-06-30| BR112013024478A2|2017-03-21| KR101989884B1|2019-06-17| US9388922B2|2016-07-12| EP2694857A4|2014-06-11| KR20140008321A|2014-01-21| CA2832137A1|2012-10-11| US20140015248A1|2014-01-16| SG193019A1|2013-10-30| AU2012240321A1|2013-05-30| EP2694857A1|2014-02-12| EP2694857B1|2015-09-16| CN103270359B|2015-04-29| ES2556795T3|2016-01-20| HK1187392A1|2014-04-04| MX336612B|2016-01-22| JP2014513252A|2014-05-29|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591796A||1897-10-12||Chusetts | US711946A|1899-12-06|1902-10-28|Sanitary Coupling Company|Water-closet.| US1004634A|1909-10-06|1911-10-03|Safety Car Heating & Lighting|Hose appliance.| US1662954A|1922-07-10|1928-03-20|Broido Anna G Freedman|Pipe joint| US1532596A|1923-07-18|1925-04-07|Peter Madsen|Hose clamp| US1831641A|1927-07-20|1931-11-10|M B Skinner Co|Pipe clamp| US1791810A|1927-08-11|1931-02-10|Furman Eugene Clay|Fluid-tight joint| US1821863A|1929-11-01|1931-09-01|Wylie G Wilson|Fluid tight joint and method of making| US1930194A|1930-06-28|1933-10-10|Stephen V Dillon|Pipe coupling| US2028182A|1932-04-28|1936-01-21|Jr Ferd Barnickol|Coupling| US2005056A|1934-05-26|1935-06-18|Gustin Bacon Mfg Co|Pipe coupling| US2182797A|1938-03-15|1939-12-12|Stephen V Dillon|Gripping and coupling means| US2165920A|1938-03-17|1939-07-11|Us Stoneware Co|Pipe joint| US2377510A|1942-09-26|1945-06-05|Dresser Ind|Hinged self-sealing coupling| US2512741A|1945-04-17|1950-06-27|Howard W Goodall|Hose coupling| US2473046A|1945-11-29|1949-06-14|Jr Charles Adams|Pipe clamp| US3078108A|1959-08-05|1963-02-19|Joseph B Smith|Split coupling| US3003793A|1960-04-14|1961-10-10|Edmund W Pitt|Longitudinally divided sleeved pipe coupling| US3116078A|1961-07-18|1963-12-31|Bernard F Scherer|Coupling having annularly arranged u-shaped gripping members retained against movement in sleeve| US3351352A|1962-02-27|1967-11-07|Victaulic Co Of America|Gasket for pipe joint| US3249371A|1963-10-14|1966-05-03|Imp Eastman Corp|Full grip clamp| US3329446A|1966-08-18|1967-07-04|Automatic Sprinkler Corp|Pipe coupling| US3479066A|1967-07-03|1969-11-18|Morris Gittleman|Pipe coupling| US4417755A|1974-10-07|1983-11-29|Familian Corp.|Pipe coupling| US4018979A|1975-12-22|1977-04-19|Sunbank Electronics, Inc.|Split shell connector accessory for electrical cables| JPS57161391A|1981-03-26|1982-10-04|Isuzu Fishing Reel Mfg|Tube body connector| US4408788A|1981-09-23|1983-10-11|Grinnell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Company, Inc.|Hingeable split pipe collar| US4611839A|1983-07-12|1986-09-16|Victaulic Company Of America|Self-adjusting pipe clamp and coupling| US4639020A|1983-07-12|1987-01-27|Victaulic Company Of America|Self-adjusting pipe clamp and coupling| US4611835A|1984-02-17|1986-09-16|Familian Corp.|Pipe coupling| DE3524621C2|1985-07-10|1989-06-01|Rasmussen Gmbh, 6457 Maintal, De|| US4702499A|1986-10-21|1987-10-27|Victaulic Company Of America|Hingeable segmented pipe couplings| US4838584A|1987-09-24|1989-06-13|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Quick disconnect duct coupler| GB8724335D0|1987-10-16|1987-11-18|Victaulic Plc|Pipe joint & coupling| DE68905254T2|1988-07-16|1993-08-12|Peart E & Co Ltd|Eine rohrverbindung bzw. verschlusseinrichtung.| US5058931A|1988-11-28|1991-10-22|Gustin-Bacon Division, A Division Of Tyler Pipe|Clamp with teeth for grooved pipes| GB8830202D0|1988-12-23|1989-02-22|Parkfield Group Plc|Pipe coupling| GB2240600B|1990-02-02|1993-04-21|Peart E & Co Ltd|A pipe repair or jointing collar| US5018768A|1990-07-19|1991-05-28|Quikcoup, Incorporated|Pipe coupling hinge| GB2253451B|1991-02-23|1995-01-11|Glynwed Consumer & Building|Pipe coupling| US5161836A|1992-01-23|1992-11-10|Mckinnon Robert M|Pipe connecting apparatus| US5286064A|1992-04-02|1994-02-15|Bridges Donald Y|Sealing plate for a pipe coupling| US5605537A|1994-08-08|1997-02-25|Ivey; Jack L.|Endoscopic device| US5605357A|1995-06-05|1997-02-25|M&Fc Holding Co.|Pipe collar| US5769467A|1995-10-10|1998-06-23|Bridges; Donald Y.|Pipe couplings for misaligned or out-of-round pipes and expanding/contracting pipes| GB2310903B|1996-03-05|1999-12-15|Avk Mfg Ltd|A pipe repair or jointing collar| US5758907A|1996-07-26|1998-06-02|Victaulic Company Of America|Mis-adjustment limiting segmented pipe coupling| US5722701A|1996-12-04|1998-03-03|Choi; Sang-Min|Method and assembly for joining pipes| DE19802676C1|1998-01-24|1999-05-06|Rasmussen Gmbh|Spannbare Rohrkupplung| US6533333B1|1998-08-24|2003-03-18|Central Sprinkler Corporation|Hinged mechanical couplings with interfitting ends| DE19901663C2|1999-01-18|2001-02-22|Rasmussen Gmbh|Rohrkupplung| WO2000046537A1|1999-02-05|2000-08-10|Minemyer John T|Clamshell coupling system and method| AUPP863899A0|1999-02-12|1999-03-11|Mining Supplies Australia Pty Ltd|Interlocking pipe coupling| JP3546250B2|1999-05-24|2004-07-21|東拓工業株式会社|波形管用継手| JP3563010B2|2000-04-20|2004-09-08|李到▲妍▼|非鉄金属管の連結構造| US6499771B1|2000-07-18|2002-12-31|Victaulic Company Of America|Mechanical pipe coupling with toothed retainer| US7107662B1|2000-12-21|2006-09-19|Gene W. Arant, as Trustee|Method and a coupler for joining two steel pipes| US20030062718A1|2001-09-28|2003-04-03|Central Sprinkler Corporation|Ferrous pipe couplings and prelubricated coupling gaskets| FR2833065B1|2001-12-05|2004-09-03|Caillau Ets|Systeme de serrage pour le raccordement etanche de deux tubes ayant des surfaces d'appui| GB2401157B|2002-02-20|2005-10-26|Taylor Kerr|Anchoring device for pipe coupling| GB2389395B|2002-06-07|2006-02-15|Taylor Kerr|Pipe coupling| US7712796B2|2004-05-14|2010-05-11|Victaulic Company|Deformable mechanical pipe coupling| US7086131B2|2004-05-14|2006-08-08|Victaulic Company|Deformable mechanical pipe coupling| US20060103135A1|2004-11-18|2006-05-18|Michael Scott|Exhaust pipe coupling| JP4699150B2|2005-09-16|2011-06-08|日本ヴィクトリック株式会社|ハウジング形管継手| IL174110D0|2006-03-05|2006-08-01|Krausz Metal Ind Ltd|Pipes coupling with integrated grip| US7726703B2|2006-06-07|2010-06-01|Victaulic Company|Deformable pipe coupling having multiple radii of curvature| US7950701B2|2007-05-15|2011-05-31|Victaulic Company|Pipe coupling having movable gripping bodies| WO2009102698A1|2008-02-12|2009-08-20|Victaulic Company|Couplings having stiffening ribs and keys with oppositely disposed camming surfaces| US20130327415A1|2012-06-12|2013-12-12|William Paul Camp, JR.|Coupling mechanism|WO2007083377A1|2006-01-19|2007-07-26|Fujitsu Limited|パリティ生成回路、計数回路および計数方法| US7950701B2|2007-05-15|2011-05-31|Victaulic Company|Pipe coupling having movable gripping bodies| US8282136B2|2008-06-30|2012-10-09|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Slip on groove coupling with multiple sealing gasket| USD696751S1|2011-10-27|2013-12-31|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Slip-on gasket| USD680629S1|2011-11-21|2013-04-23|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Slip-on coupling segment| USD680630S1|2011-11-21|2013-04-23|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Slip-on coupling assembly| US9039046B2|2012-01-20|2015-05-26|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Coupling with tongue and groove| US9534715B2|2012-01-20|2017-01-03|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Coupling gasket with multiple sealing surfaces| US9500307B2|2012-01-20|2016-11-22|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Slip-on coupling gasket| US9194516B2|2012-01-20|2015-11-24|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Slip-on coupling| US9168585B2|2012-11-02|2015-10-27|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Coupling with extending parting line| US20200137906A9|2012-11-05|2020-04-30|Gui Global Products, Ltd.|Devices and accessories employing a living hinge| WO2014100272A1|2012-12-19|2014-06-26|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fluid flow in a wellbore using acoustic signals| US9816373B2|2012-12-19|2017-11-14|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ieving annular pressure in a wellbore using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O2014100274A1|2012-12-19|2014-06-26|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racture geometry using acoustic telemetry| WO2014100264A1|2012-12-19|2014-06-26|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Telemetry system for wireless electro-acoustical transmission of data along a wellbore| WO2014100276A1|2012-12-19|2014-06-26|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Electro-acoustic transmission of data along a wellbore| WO2014100275A1|2012-12-19|2014-06-26|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Wired and wireless downhole telemetry using a logging tool| US10578234B2|2013-05-02|2020-03-03|Victaulic Company|Coupling having arcuate stiffness ribs| USD756212S1|2013-09-25|2016-05-17|Victaulic Company|Pipe coupling segment| USD750957S1|2013-09-25|2016-03-08|Victaulic Company|Pipe coupling segment| USD755621S1|2013-09-25|2016-05-10|Victaulic Company|Pipe coupling segment| WO2015080754A1|2013-11-26|2015-06-04|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Remotely actuated screenout relief valv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he same| US10100957B2|2013-12-23|2018-10-16|Victaulic Company|Split ring coupling| CN104019307A|2014-06-16|2014-09-03|成都力锋清洗机股份有限公司|一种超高压管接头安全防护套| US9958095B2|2014-09-11|2018-05-01|Victaulic Company|Coupling and seal| US10508536B2|2014-09-12|2019-12-17|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Discrete wellbore devices, hydrocarbon wells including a downho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the discrete wellbore devic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he same| US9863222B2|2015-01-19|2018-01-09|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fluid flow in a wellbore using acoustic telemetry| US10408047B2|2015-01-26|2019-09-10|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Real-time well surveillance using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n in-wellbore tool| JP6525057B2|2015-09-08|2019-06-12|日本管洗工業株式会社|圧力配管の接続方法及びフランジ付き圧力配管の作成方法| EP3397884B1|2015-12-28|2020-06-03|Victaulic Company|Adapter coupling| US10605394B2|2016-05-16|2020-03-31|Victaulic Company|Fitting having tabbed retainer and observation apertures| US10533688B2|2016-05-16|2020-01-14|Victaulic Company|Coupling having tabbed retainer| US10859190B2|2016-05-16|2020-12-08|Victaulic Company|Sprung coupling| CN105909630A|2016-06-06|2016-08-31|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管道净水机| US10590759B2|2016-08-30|2020-03-17|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Zonal isolation devices including sensing and wireless telemetry and methods of utilizing the same| US10344583B2|2016-08-30|2019-07-09|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Acoustic housing for tubulars| US10465505B2|2016-08-30|2019-11-05|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Reservoir formation characterization using a downhole wireless network| US10415376B2|2016-08-30|2019-09-17|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Dual transducer communications node for downhole acoustic wireless networks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US10697287B2|2016-08-30|2020-06-30|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Plunger lift monitoring via a downhole wireless network field| US10364669B2|2016-08-30|2019-07-30|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Methods of acoustically communicating and wells that utilize the methods| US10526888B2|2016-08-30|2020-01-07|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Downhole multiphase flow sensing methods| US10487647B2|2016-08-30|2019-11-26|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Hybrid downhole acoustic wireless network| USD823443S1|2016-09-29|2018-07-17|Victaulic Company|Pipe coupling| KR20190094413A|2017-01-24|2019-08-13|빅톨릭 컴패니|커플링 및 원주 홈 형상| JP6429413B2|2017-03-10|2018-11-28|株式会社Subaru|画像表示装置| US10962157B2|2017-04-18|2021-03-30|Cobalt Coupler Systems, LLC|Coupler| US11060646B2|2017-04-18|2021-07-13|Cobalt Coupler Systems, LLC|Coupler| US20180320721A1|2017-05-04|2018-11-08|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Apparatus to connect a valve stem to an actuator| EP3631271A1|2017-05-30|2020-04-08|Tyco Fire Products LP|Pre-assembled pipe coupling with manually manipulatable segments| EP3631270A1|2017-05-30|2020-04-08|Tyco Fire Products LP|Pre-assembled pipe coupling with an insertion boundary for axial receipt of pipe ends| AU2018278815B2|2017-06-02|2021-03-11|Victaulic Company|Coupling having seal with retracting center leg| US10697288B2|2017-10-13|2020-06-30|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Dual transducer communications node including piezo pre-tensioning for acoustic wireless networks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US10883363B2|2017-10-13|2021-01-05|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aliasing| CN111201454A|2017-10-13|2020-05-26|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用于利用通信执行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CA3078824A1|2017-10-13|2019-04-18|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hydrocarbon operations with mix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0771326B2|2017-10-13|2020-09-08|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operations using communications| US10837276B2|2017-10-13|2020-11-17|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ultrasonic communications along a drilling string| US10690794B2|2017-11-17|2020-06-23|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operations using communications for a hydrocarbon system| US11203927B2|2017-11-17|2021-12-21|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ultrasonic communications along tubular members| US10844708B2|2017-12-20|2020-11-24|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Energy efficient method of retrieving wireless networked sensor data| US11156081B2|2017-12-29|2021-10-26|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erating and maintaining a downhole wireless network| CA3090799A1|2018-02-08|2019-08-15|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Methods of network peer identifica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using unique tonal signatures and wells that use the methods| USD861473S1|2018-04-11|2019-10-01|Victaulic Company|Pipe coupling| CN109442108A|2018-12-14|2019-03-08|山东莱德机械有限公司|一种快连卡箍| USD897195S1|2019-02-28|2020-09-29|Victaulic Company|Ring and gusset coupling| KR102098328B1|2019-05-17|2020-04-07|주식회사 뉴아세아조인트|파이프 연결용 커플링 어셈블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711929B1|2019-06-29|2020-07-14|Shanghai Vision Mechanical Joint Co., Ltd.|Pipe element coupler and coupling method thereof| KR102094381B1|2019-07-18|2020-03-27|주식회사 뉴아세아조인트|파이프 연결용 커플링 어셈블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D941408S1|2019-09-06|2022-01-18|Dylan Jones|Locking barbell collar with side magnets| USD934515S1|2020-12-09|2021-10-26|Just Fur Love, LLC|Clamp for mounting an animal guard| USD943382S1|2020-12-14|2022-02-15|Mark A. Kelley|Six-hole half cylinder clamp| CN112984246B|2021-04-28|2021-07-13|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一种自适应卡箍连接头夹紧装置|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201161471713P| true| 2011-04-05|2011-04-05|| US13/438,186|US8556302B2|2011-04-05|2012-04-03|Pivoting pipe coupling having a movable gripping body| PCT/US2012/032038|WO2012138677A1|2011-04-05|2012-04-04|Pivoting pipe coupling having a movable gripping body|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