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鈕鎖
专利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小型輕量且可廉價地製作,並且於所設定之密碼資訊未被正確地輸入之情形時使門桿式手柄空轉,從而可防止內部之施解鎖機構之損傷或破壞於未然,阻止因惡作劇或不當操作所造成之故障或破壞,並且可易於調整內外之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之按鈕鎖。本發明係一種按鈕鎖:設置有殼體3,其可按壓地安裝有複數個按鈕12,且配置於門1之一側面;設置有鎖板56,其形成有複數個鎖孔57,於解鎖時可沿與按鈕12之按壓方向正交方向移動;設置有板狀之鎖銷19,其可沿上述按鈕12之按壓方向移動地配置,且具有可卡脫於上述鎖孔57之開口緣部之卡合槽24、25;設置有復位板41,其與上述鎖板56平行地配置,且可將內部之復位彈簧52卡合於上述鎖銷19地配置,可保持上述鎖銷19之位置;設置有段鎖7,其可供上述鎖定插銷8進退;及設置有角芯棒87,其連接於上述段鎖7,且可與桿式手柄5、6一起動作;於上述鎖板56移動區域,配置有經由該鎖板56之動作可使桿式手柄5、6之位移成為連接分離於角芯棒87之離合機構63,且於上述鎖板56之鎖解除時,經由上述離合機構63之離合動作,可將上述桿式手柄5、6之位移傳達至角芯棒87。 公开号:TW201303126A 申请号:TW101117530 申请日:2012-05-17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Akemaru Watanabe;Takayuki Yoshida 申请人:Nagasawa Seisakusho; IPC主号:E05B37-00
专利说明:
按鈕鎖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按鈕鎖,其小型輕量且可廉價地製作,並且於所設定之密碼資訊未被正確地輸入之情形時可使門桿式手柄空轉,從而防止內部之施解鎖機構之損傷或破壞於未然,可阻止因惡作劇或不當操作而造成之故障或破壞,並且可易於調整內外之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 近來,作為住宅或公司、車站、店鋪、醫院等之門鎖,可省略鑰匙之使用的無鑰類型之鎖具日趨普及。 在上述無鑰類型之鎖具中,利用機械式之方法進行施解鎖動作之所謂機械鎖相較於利用電性之方法進行施解鎖動作之電子或電氣鎖,無需配線且無停電或確保電源之擔憂,而且機械性強度較大,可獲得確實之防禦能力與使用上之安全性,並且由於可謀求維修之減輕等優點,近來其需求不斷增大。 上述機械鎖係採用如下構成:安裝於門上,於其箱框上設置有設定密碼數字之板狀之複數個按鈕與桿式手柄,而且於門之內部設置有段鎖,使該段鎖與按鈕之操作連動而進行施解鎖。 例如,存在如下之鎖具:於機械鎖之箱框之表面安裝設定區塊(set block),於該箱框之內部積層配置複數個板體,於該板體上形成複數個狹縫或通孔,於上述狹縫或通孔中,使形成有缺口槽之大致S字狀之板狀按鈕正立或倒立地插入,將該按鈕設定成記憶狀態或非記憶狀態而輸入密碼數字(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及2)。 然而,上述機械鎖於密碼數字之設定或變更時,需要將設定區塊與箱框自門上卸下而露出按鈕,並將鄰接零件分解而重組各按鈕之正立或倒立狀態,再將此插入狹縫中之煩雜之作業,此作業存在不僅費時而且因按鈕之正立或倒立狀態極為相似而易於出錯之問題。 而且,若於按錯按鈕,或藉由錯誤之密碼數字操作按鈕之後,操作桿式手柄而欲將門打開時,則存在與桿式手柄一體之小齒輪、及嚙合於該小齒輪之齒條齒輪損傷,或凸輪栓銷抵接於鑰匙板(key plate)而折彎,而造成無法使用等問題。 另一方面,存在如下之鎖具:於其他機械鎖之中,於箱框之內部積層配置複數個板體,於該板體上形成複數個狹縫凹口(notch)或滑件凹口,在此等中插入突設有複數個止動部凸緣之栓銷狀之按鈕本體,將上述止動部凸緣可卡合地配置於鄰接之板體之滑件凹口之突起,將上述按鈕本體設定成記憶狀態或非記憶狀態而輸入密碼數字(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 然而,上述按鈕本體存在有形狀複雜且加工困難,製作費用會變高之問題。 而且,若於錯按按鈕或藉由錯誤之密碼數字操作按鈕本體後,操作桿式手柄而欲將門打開時,則存在有旋轉凸輪用力地抵接於鑰匙板而造成兩者損傷或破損,或兩個止動部凸緣用力地卡合於鑰匙板與按鈕固定部板之滑件凹口之突起,使雙方之止動部凸緣與滑件凹口損傷或破損,從而變得無法使用等問題。 此一問題由於除了知道密碼數字之利用者以外,亦可能有不知道密碼數字之第三者或不法侵入者使用之情形,故期待由構造上及防犯上之理由來進行改善。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公昭623525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280351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3451041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解決此一問題,小型輕量且可廉價地製作,並且於所設定之密碼資訊未被正確地密碼輸入之情形時使門桿式手柄空轉,防止內部之施解鎖機構之損傷或破壞於未然,能阻止因惡作劇或不當操作所造成之故障或破壞,並且易於調整內外之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之按鈕鎖。 第1發明係一種按鈕鎖,其係包括:殼體,其可按壓地安裝有複數個按鈕,且配置於門之一側面;鎖板,其形成有複數個鎖孔,於解鎖時可沿與按鈕之按壓方向正交方向移動;板狀之鎖銷,其可沿上述按鈕之按壓方向移動地配置,且具有可卡脫於上述鎖孔之開口緣部之卡合槽;復位板,其與上述鎖板平行地配置,可將內部之復位彈簧卡合於上述鎖銷而配置,可保持上述鎖銷之位置;段鎖,其可使鎖定插銷進退;及角芯棒,其連接於該段鎖,且可與桿式手柄一起動作;於上述鎖板之移動區域配置有可經由該鎖板之動作將桿式手柄之位移連接分離於角芯棒之離合機構,於上述鎖板之鎖解除時,經由上述離合機構之離合動作,可將上述桿式手柄之位移傳達至角芯棒,從而於解除鎖板之鎖定狀態,且使離合機構動作時,將桿式手柄之位移傳達至角芯棒而成為可將門打開,強化防禦功能而提高使用上之安全性。 第2發明係於鎖板之鎖定動作時,停止上述離合機構之離合動作,阻斷桿式手柄相對於上述角芯棒之位移之傳達,可使上述桿式手柄空轉,從而於所設定之密碼資訊未被正確地密碼輸入之情形時使桿式手柄空轉,可防止內部之施解鎖機構之損傷或破壞於未然,阻止因惡作劇或不當操作所造成之故障或破壞。 第3發明係於殼體之表面可按壓地設置輸入按鈕,將該輸入按鈕連接於上述離合機構,於上述鎖板之鎖解除後,經由上述輸入按鈕之操作,可使上述離合機構動作,從而僅藉由對按鈕之正確之密碼輸入、及輸入按鈕之操作而成為可將門打開,強化防禦功能而提高使用上之安全性。 第4發明係使上述離合機構包括:離合齒輪外部,其可與桿式手柄一起動作;變速齒輪,其可移動且可卡脫於該離合齒輪外部;離合齒輪內部,其可卡脫於該變速齒輪,且可將上述角芯棒裝接於一端部;及離合器位移器,其將一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鎖板,將另一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變速齒輪;從而使上述離合機構連接於鎖板之動作與桿式手柄之位移,以鎖板之鎖定動作解除為基礎而可確實地使離合機構動作。 第5發明係將上述離合齒輪外部可一起動作地連結於上述桿式手柄,於其內側設置有可嚙合於上述變速齒輪之環狀齒輪,從而將桿式手柄之位移直接連結至離合齒輪外部,可將其動力確實傳達至變速齒輪。 第6發明係將上述變速齒輪可滑動地設置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與離合齒輪內部之間,且於其內側設置有大小異徑之兩個內部齒輪,將該內部齒輪設置為可嚙合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與離合齒輪內部,從而於鎖板之鎖定動作解除時朝離合齒輪外部側移動,使得傳達至該離合齒輪外部之動力確實地傳達至離合齒輪內部。 第7發明係使上述離合齒輪內部近接地配置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端部,設置有可嚙合於上述變速齒輪之小徑側之內部齒輪之齒輪、及可卡合上述角芯棒之方孔,從而將傳達至變速齒輪之動力傳達至角芯棒,而可自該角芯棒確實地傳達至另一桿式手柄。 第8發明係使上述離合器位移器可將中間部卡合於不動之軸支突起地配置,可以該軸支突起為支點而朝內外方向擺動地設置,並且突設一對位移板,將該位移板可卡合於上述變速齒輪之端面地設置,從而於鎖板之鎖定動作解除時以軸支突起為支點地擺動,使上述位移板卡合於變速齒輪之端面,可使該變速齒輪朝離合齒輪外部側移動。 第9發明係於上述位移板設置卡合突起,並且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端面與變速齒輪之端面,形成有可卡合於上述卡合突起之凹部,從而使位移板確實地卡合於離合齒輪外部與變速齒輪,可使變速齒輪確實地移動。 第10發明係於上述離合齒輪內部之周面設置有可裝接扣環之環狀槽,於該環狀槽之一部分設置有連通於方孔之缺口槽,並且於角芯棒之角部形成缺口槽,於該缺口槽壓接有裝接於上述環狀槽之扣環,從而使角芯棒可容易地且迅速地組裝於離合齒輪內部,例如可使組裝有角芯棒之室內座經由門容易地且迅速地組裝於室外座。 第11發明係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外周面形成卡合面,於該卡合面可卡合地配置有上述復位板之下端部,經由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旋轉可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上述復位板,從而藉由連接於桿式手柄之離合齒輪外部之旋轉位移容易地實現上述復位板之上下移動,而可消除習知之複雜之構成。 第12發明係經由上述復位板之上下移動,可將上述復位板內部之復位彈簧卡脫於上述鎖銷,從而可容易地變更且保持鎖銷之位置。 第13發明之發明係使上述輸入按鈕可於室外側殼體之表面側移動地對其進行賦能,並且將輸入栓銷可滑動地插入至輸入按鈕之內部,將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可擺動地連結於該輸入栓銷,從而將卡合配置於鎖板之下端部之離合器位移器之下部連接於離合機構,藉由鎖板之向上移動位移使離合器位移器擺動,而將其下部位移確實地傳達至離合機構之變速齒輪。 第14發明之發明係於上述鎖板之鎖動作時,將輸入按鈕之後端部與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分開地配置,可使藉由上述離合器位移器進行之離合動作停止,從而使鎖板之鎖定動作時之離合機構之動作停止,而可持續進行桿式手柄之空轉。 第15發明係於上述鎖板之鎖定解除後,當按壓操作輸入按鈕時,將輸入按鈕之後端部可卡合於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地設置,將該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卡合於上述鎖板之下端部,且使鎖板可朝解鎖方向移動,從而於鎖板之鎖解除後使離合器位移器擺動位移,而可啟動離合機構之離合動作。 第16發明係經由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與上述鎖板之下端部之卡合,可保持離合器位移器之擺動位移,從而可獲得離合機構之確實且穩定之離合動作。 第17發明係於上述按鈕之內側,可上下移動地配置形成有可供鎖銷插入之鎖銷插入孔之防探測板,於上述輸入按鈕之後端部設置有彈簧卡合端,於輸入按鈕之按壓操作時將該彈簧卡合端可卡合於防探測板之下端部地配置,可使防探測板向上移動,並且可將鎖銷插入孔之開口緣部卡合於鎖銷,從而使施鎖時之鎖銷之舉動之差異無法察知,而可阻止因惡作劇或不當操作所造成之不當解鎖。 第18發明係於上述復位板與鎖板上,將上述鎖銷可沿操作方向之周圍旋轉地裝接,並且可朝該操作方向移動地裝接,從而於密碼資訊之變更時,可不分解內部機構而以手動容易地旋轉鎖銷。 第19發明係於上述鎖銷之兩側錯開彼此位置地形成兩個卡合槽,在沿操作方向之周圍反轉該鎖銷時,可卡脫於上述鎖孔之開口部周邊地裝接各卡合槽,從而藉由小型且簡單之構成,容易地實現卡合槽與鎖孔之開口緣部之卡脫,可易於獲得密碼資訊之設定與其變更之構成。 第20發明係於鎖銷之一端部形成密碼標記,並且於殼體外殼之鎖銷插入槽之一端部形成校對標記,使上述密碼標記與校對標記之位置一致而進行密碼設定,從而藉由雙方之標記之位置可於視覺上確認密碼設定之有無,可確實地進行密碼設定或其變更。 第21發明係將上述桿式手柄之基端部可旋轉地安裝於上述殼體,可使上述桿式手柄之握持部沿上述殼體之表面摺疊,從而可謀求上述桿式手柄與殼體之組裝後之小型化,可使該等之捆包與搬送容易地且小型化地進行。 第22發明係於上述室外側殼體之外側與內側殼體之內側連結有手柄接頭之一端部,於該手柄接頭之另一端部連結有室外側或室內側之桿式手柄之基端部,從而經由手柄接頭合理地連結室內外側桿式手柄與室內外側殼體。 技術方案23之發明係於上述各手柄接頭可卡脫地裝接有室外側桿式手柄或內側桿式手柄,可沿手柄接頭之圓周方向旋轉地裝接上述桿式手柄之基端部,可調整上述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從而成為可根據使用形態調整室內外側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 第24發明係於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內周面、與可嵌合於該內周面之上述手柄接頭之外周面,沿軸方向形成有可相互嚙合之複數個卡合齒,從而成為可藉由上述卡合齒之嚙合對內外側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正確地且確實地進行安裝之角度調整。 第25發明係將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內周面形成為圓錐面狀,並且將上述手柄接頭之外周面形成為可嵌合於上述圓錐面之圓錐面狀,從而合理地構成內側桿式手柄與手柄接頭,而可易於進行上述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調整。 第26發明係於上述各手柄接頭可沿軸方向移動地裝接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於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之移動時,解除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與上述手柄接頭之卡合,且使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可沿上述手柄接頭之圓周方向旋轉,從而成為可藉由簡單之操作容易地調整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 第27發明係於上述各手柄接頭可沿軸方向移動地螺固室外側或室內側桿式手柄,於上述桿式手柄進行軸方向移動時,可防止脫落地將上述桿式手柄裝接於各手柄接頭,從而於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調整時防止桿式手柄之脫落,可容易地且順利地進行上述角度調整。 第1發明係於上述鎖板之移動區域配置有可經由該鎖板之動作將桿式手柄之位移連接分離於角芯棒之離合機構,於上述鎖板之鎖解除時,經由上述離合機構,可將上述桿式手柄之位移傳達至角芯棒,從而於解除鎖板之鎖定狀態,且使離合機構動作時,將桿式手柄之位移傳達至角芯棒而成為可將門打開,強化防禦功能而提高使用上之安全性。 第2發明係於上述鎖板之鎖定動作時,經由上述離合機構,阻斷上述桿式手柄之位移與角芯棒之動力傳達,可使上述桿式手柄空轉,從而於所設定之密碼資訊未被正確地密碼輸入之情形時使桿式手柄空轉,可防止內部之施解鎖機構之損傷或破壞於未然,阻止因惡作劇或不當操作所造成之故障或破壞。 第3發明係於上述殼體之表面可按壓地設置輸入按鈕,將該輸入按鈕連接於上述離合機構,於上述鎖板之鎖解除後,經由上述輸入按鈕之操作,可使上述離合機構動作,故而可僅藉由對按鈕之正確之密碼輸入、及輸入按鈕之操作而成為可將門打開,強化防禦功能而提高使用上之安全性。 第4發明係使上述離合機構包括:離合齒輪外部,其可與桿式手柄一起動作;變速齒輪,其可移動且可卡脫於該離合齒輪外部;離合齒輪內部,其可卡脫於該變速齒輪,且可將上述角芯棒裝接於一端部;及離合器位移器,其將一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鎖板,將另一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變速齒輪;從而使上述離合機構連接於鎖板之動作與桿式手柄之位移,以鎖板之鎖定動作解除為基礎而可確實地使離合機構動作。 第5發明係將上述離合齒輪外部可一起動作地連結於上述桿式手柄,於其內側設置有可嚙合於上述變速齒輪之環狀齒輪,從而將連結桿式手柄之位移直接連結至離合齒輪外部,可將其動力確實傳達至變速齒輪。 第6發明係將上述變速齒輪可滑動地設置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與離合齒輪內部之間,且於其內側設置有大小異徑之兩個內部齒輪,將該內部齒輪設置為可嚙合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與離合齒輪內部,故而於鎖板之鎖定動作解除時朝離合齒輪外部側移動,使得傳達至該離合齒輪外部之動力確實地傳達至離合齒輪內部。 第7發明係使上述離合齒輪內部近接地配置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端部,設置有可嚙合於上述變速齒輪之小徑側之內部齒輪之齒輪、及可卡合上述角芯棒之方孔,從而將傳達至變速齒輪之動力傳達至角芯棒,而可自該角芯棒確實地傳達至另一桿式手柄。 第8發明係使上述離合器位移器可將中間部卡合於不動之軸支突起地配置,可以該軸支突起為支點而朝內外方向擺動地設置,並且突設一對位移板,將該位移板可卡合於上述變速齒輪之端面地設置,從而於鎖板之鎖定動作解除時以軸支突起為支點地擺動,使上述位移板卡合於變速齒輪之端面,可使該變速齒輪向離合齒輪外部側移動。 第9發明係於上述位移板設置卡合突起,並且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端面與變速齒輪之端面,形成有可卡合於上述卡合突起之凹部,從而使位移板確實地卡合於離合齒輪外部與變速齒輪,可使變速齒輪確實地移動。 第10發明係於上述離合齒輪內部之周面設置有可裝接扣環之環狀槽,於該環狀槽之一部分設置有連通於方孔之缺口槽,並且於角芯棒之角部形成缺口槽,於該缺口槽壓接有裝接於上述環狀槽之扣環,從而使角芯棒可容易地且迅速地組裝於離合齒輪內部,例如可使組裝有角芯棒之室內座經由門容易地且迅速地組裝於室外座。 第11發明係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外周面形成卡合面,於該卡合面可卡合地配置有上述復位板之下端部,經由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旋轉可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上述復位板,從而藉由連接於桿式手柄之離合齒輪外部之旋轉位移容易地實現上述復位板之上下移動,而可消除習知之複雜之構成。 第12發明係經由上述復位板之上下移動,可將上述復位板內部之復位彈簧卡脫於上述鎖銷,從而可容易地變更且保持鎖銷之位置。 第13發明係使上述輸入按鈕可於室外側殼體之表面側移動地對其進行賦能,並且將輸入栓銷可滑動地插入至輸入按鈕之內部,將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可擺動地連結於該輸入栓銷,從而將卡合配置於鎖板之下端部之離合器位移器之下部連接於離合機構,藉由鎖板之向上移動位移使離合器位移器擺動,而將其下部位移確實地傳達至離合機構之變速齒輪。 第14發明係於上述鎖板之鎖動作時,將輸入按鈕之後端部與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分開地配置,可使藉由上述離合器位移器進行之離合動作停止,從而使鎖板之鎖定動作時之離合機構之動作停止,而可持續進行桿式手柄之空轉。 第15發明係於上述鎖板之鎖定解除後,當按壓操作輸入按鈕時,將輸入按鈕之後端部可卡合於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地設置,將該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卡合於上述鎖板之下端部,且使鎖板可朝解鎖方向移動,從而於鎖板之鎖解除後使離合器位移器擺動位移,而可啟動離合機構之離合動作。 第16發明係經由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與上述鎖板之下端部之卡合,可保持離合器位移器之擺動位移,從而有可獲得離合機構之確實且穩定之離合動作之效果。 第17發明係於上述按鈕之內側,可上下移動地配置形成有可供鎖銷插入之鎖銷插入孔之防探測板,於上述輸入按鈕之後端部設置有彈簧卡合端,於輸入按鈕之按壓操作時將該彈簧卡合端可卡合於防探測板之下端部地配置,可使防探測板向上移動,並且可將鎖銷插入孔之開口緣部卡合於鎖銷,從而使施鎖時之鎖銷之舉動之差異無法察知,而可阻止因惡作劇或不當操作所造成之不當解鎖。 第18發明係於上述復位板與鎖板上,將上述鎖銷可沿操作方向之周圍旋轉地裝接,並且可朝該操作方向移動地裝接,故而於密碼資訊之變更時,可不分解內部機構而以手動容易地旋轉鎖銷。 第19發明係於上述鎖銷之兩側錯開彼此位置地形成兩個卡合槽,在沿操作方向之周圍反轉該鎖銷時,可卡脫於上述鎖孔之開口部周邊地裝接各卡合槽,從故而有如下之效果:即藉由小型且簡單之構成,容易地實現卡合槽與鎖孔之開口緣部之卡脫,可易於獲得密碼資訊之設定與其變更之構成。 第20發明係於鎖銷之一端部形成密碼標記,並且於殼體外殼之鎖銷插入槽之一端部形成校對標記,使上述密碼標記與校對標記之位置一致而進行密碼設定,從而藉由雙方之標記之位置可於視覺上確認密碼設定之有無,可確實地進行密碼設定或其變更。 第21發明係將上述桿式手柄之基端部可旋轉地安裝於上述殼體,可使上述桿式手柄之握持部沿上述殼體之表面摺疊,從而可謀求上述桿式手柄與殼體之組裝後之小型化,可使該等之捆包與搬送容易地且小型化地進行。 第22發明係於上述室外側殼體之外側與內側殼體之內側連結有手柄接頭之一端部,於該手柄接頭之另一端部連結有室外側或室內側之桿式手柄之基端部,從而經由手柄接頭合理地連接室內外側桿式手柄與室內外側殼體。 第23發明係於上述各手柄接頭可卡脫地裝接有室外側桿式手柄或內側桿式手柄,可沿手柄接頭之圓周方向旋轉地裝接上述桿式手柄之基端部,可調整上述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從而成為可根據使用形態調整室內外側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 第24發明係於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內周面、與可嵌合於該內周面之上述手柄接頭之外周面,沿軸方向形成有可相互嚙合之複數個卡合齒,從而成為可藉由上述卡合齒之嚙合對內外側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正確地且確實地進行安裝之角度調整。 第25發明係將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內周面形成為圓錐面狀,並且將上述手柄接頭之外周面形成為可嵌合於上述圓錐面之圓錐面狀,從而合理地構成內側桿式手柄與手柄接頭,而可易於進行上述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調整。 第26發明係於上述各手柄接頭可沿軸方向移動地裝接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於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進行移動時,解除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與上述手柄接頭之卡合,且使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可沿上述手柄接頭之圓周方向旋轉,從而成為可藉由簡單之操作容易地調整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 第27發明係於上述各手柄接頭可沿軸方向移動地螺固室外側或室內側桿式手柄,於上述桿式手柄進行軸方向移動時,可防止脫落地將上述桿式手柄裝接於各手柄接頭,從而於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調整時防止桿式手柄之脫落,可容易地且順利地進行上述角度調整。 以下,針對圖示之實施形態說明本發明,於圖1至圖41中元件符號1係經由鉸鏈將轉軸側之一端可旋轉地連結於框體(均省略圖示)之門,且於另一側端部之中高位置設置有機械鎖即按鈕鎖2。 上述按鈕鎖2具備有配置於門1之外側之外部殼體即室外座3、及配置於門1之內側之內部殼體即室內座4,於此等室內外座3、4上可同步旋轉地安裝有桿式手柄5、6。 於上述門1之中高位置之內部埋設有段鎖7,經由該段鎖7內部之旋轉凸輪(省略圖示),可使鎖定插銷8自門1之側端部出沒地設置。 於上述鎖定插銷8之正下方可使閂鎖觸發器9出沒地設置,從而可形成鎖定插銷8之突出動作。 圖中,元件符號10係配置於門1之另一側端面之中高位置之前板,並經由螺釘11所安裝。 上述室外座3係藉由鋅合金壓鑄而成形為縱長矩形之箱形,其前面係形成為具有較小階差之大致平坦面狀,於其上側平面可按壓地設置有複數個按鈕12。 於上述按鈕12群之正下方可按壓地設置有輸入按鈕13,於該輸入按鈕13下方之下側平面,可旋轉地安裝有桿式手柄5之軸部。 實施形態之按鈕12係於室外座3之上側平面上配置成3行,於其左右之行上配置4個按鈕12,於該等之間將3個按鈕12配置成1行,藉由此等11個按鈕12,可設定211組即2051組的密碼資訊(密碼數字)。 將於上述室外座3之上側平面收容上述按鈕12之複數個按鈕插入孔14開口,使按鈕12可滑動地收容於該按鈕插入孔14中,於上述插入孔14之階部14a可卡合地配置有按鈕12之凸緣。 於上述按鈕插入孔14之開口部之正上方,按鈕12之顯示部15即1~8之數字、及A~C之英文字母係形成為凹狀,從而可特定該按鈕12。 於此情形時,由於上述按鈕12實質上為相同構成,因此亦可將上述顯示部15全部統一成數字、英文字母抑或平假名或片假名、羅馬數字等一個種類。 上述按鈕12係對不鏽鋼板進行壓製成形,而如圖6所示成形為杯狀,將配置於其外側之按壓面成形為凹狀曲面,於內側之開口部周緣形成凸緣12a,將該凸緣12a可卡合於上述插入孔14之階部14a地配置。 於上述按鈕12之內部收容有合成樹脂製之鎖銷彈簧軸承16,該鎖銷彈簧軸承16如圖7所示成形為壁厚之圓板狀,於其中央貫通而形成有鎖銷插入槽17。 於上述鎖銷彈簧軸承16之一側,有底之鎖銷卡止槽18與上述鎖銷插入槽17以十字狀交叉而形成,於該鎖銷卡止槽18中可卡止地收容有鎖銷19之卡止部20。 上述鎖銷19係對不鏽鋼板壓製成形而成形為不規則形,此鎖銷19係如圖7及圖8所示於一側端部形成有卡止部20,鄰接於該卡止部20而形成有頸部21,於中間部之兩側朝圖8上之斜上方突設有吊鉤形狀之卡止突起22、22。 於上述卡止突起22、22之外側部朝斜上方形成有推拔面22a、22a,於該推拔面22a可卡合地配置有下述復位彈簧之端部。 上述卡止突起22、22可卡合於下述按鈕固定板之一側面地配置,且可插入至下述復位板基底與復位板外殼之卡合槽地配置。 於上述卡止突起22、22之基部圓弧狀地形成有卡合凹部23、23,從而使下述復位彈簧之端部可掛止於該凹部23、23。 於上述鎖銷19之另一側端部之大致兩側,於上下方向上錯開位置地形成有ㄈ字形狀之卡合槽24、25,此等係可卡合於下述鎖板之鎖孔之開口緣部地配置。圖中,元件符號26係於鎖銷19之另一側端之單側形成有切口之V字狀之密碼標記。 於上述室外座3之內側成形有劃分按鈕插入孔14之圓筒狀之周壁3a,於該周壁3a之開口緣部配置有按鈕固定部27。 上述按鈕固定部27係對鋼板進行壓製成形而如圖6所示形成為大致U字形剖面,於與按鈕插入孔14相同之位置形成有將鎖銷19插入該平坦之板面且可旋轉之鎖栓銷插入孔28,將鎖銷19插入至該鎖銷插入孔28且可旋轉地插入。 圖中,元件符號29係形成於按鈕固定部27之下端部之缺口槽,配置於在室外座3之內側下部所設置之下述離合齒輪室上。 於上述按鈕固定部27之上下端部形成有螺釘孔30,將該螺釘孔30外側之口緣部壓製成形於內側,將該成形部卡合於設置在室外座3內側之螺絲孔(省略圖示)之開口緣而定位,於該螺絲孔中螺入螺釘31而安裝按鈕固定部27。 於上述按鈕固定部27之外側,將鎖銷彈簧32與按鈕彈簧33如圖4至圖6所示配置於內外位置,於鎖銷彈簧32之內側配置有鎖銷19。 其中,上述鎖銷彈簧32係形成為圓錐螺旋狀,將其小徑側端部設置於鎖銷彈簧軸承16之下表面,藉由該彈簧32之彈性經由鎖銷彈簧軸承16,可使鎖銷19朝外側移動地賦能。 上述按鈕彈簧33係形成為圓筒螺旋狀,將其一端部設置於上述按鈕12之凸緣12a上,藉由其彈性可使按鈕12朝外側移動地賦能。 於上述按鈕固定部27之另一側面可上下滑動地配置有防探測板34,該防探測板34係對不鏽鋼板進行壓製成形而形成為平板狀,於其上下端部形成有彎曲片35、36。 其中,將上側之彎曲片35掛止於室外座3之內側上部之加強框37上,將下側之彎曲片36配置於輸入按鈕13之正上方,於該彎曲片36與其正上方之加強框38之間介插彈簧39,藉由該彈簧39之彈性可使防探測板34朝下方移動地賦能。 圖中,元件符號40係形成於防探測板34上之橫長之複數個卡合槽,其形成為可插入鎖銷19之卡止突起22、22,且可旋轉地形成有卡止突起22之基部側。 上述防探測板34係於輸入按鈕13之按壓操作時,使裝接於該按鈕13之下述雙扭力彈簧卡合於彎曲片36而成為可將該按鈕13向上頂起。 然後,藉由防探測板34之向上移動,將上述卡合槽40之口緣部強力地卡合於鎖銷19之側端面,將鎖銷19之中間部稍微向上頂起,而使按鈕12或鎖銷19在施鎖時之舉動之差異無法察知,從而可阻止因惡作劇或不當操作所造成之不當解鎖。 於上述按鈕固定部27之彎曲片27a、27a之間,如圖9所示可上下移動地配置有堅固之合成樹脂製之復位板41。 上述復位板41係如圖10所示,由大致同形之縱長矩形之復位板基底42、及復位板外殼43所構成,使此等相向而以栓銷連結。 圖中,元件符號45、46係形成於復位板基底42與復位板外殼43之相同位置之矩形通孔,可插入鎖銷19,元件符號44、47係形成於復位板基底42與復位板外殼43之上端部之卡合突起與卡合槽,可相互卡合地配置,元件符號48、49係形成於該等之下端部之縱長矩形之連通孔。 於上述通孔45、46之間之一側形成有大致L字形之彈簧掛槽50,於該彈簧掛槽50之彎曲部突設有栓銷51,對該栓銷51插入扭轉彈簧即復位彈簧52之螺旋部,將其兩端部掛止於彈簧掛槽50。 然後,使復位彈簧52之一端部突出於通孔45,可卡合於該突出端部地配置鎖銷19,從而可保持該鎖銷19之位置。此狀況係如圖10及圖11所示。 上述復位彈簧52平時係使其一端部突出於通孔45之一側端部,且可卡合地位於密碼輸入前及密碼輸入後之鎖銷19之推拔部22a,或於當初鎖銷19之密碼輸入之反轉操作時、及鎖銷19之密碼輸入途中,可卡合地位於卡合凹部23,從而使鎖銷19成為可卡留於復位板41之內部。 即,若於當初密碼輸入之鎖銷19之反轉操作時,將鎖銷19向後方拉伸,或者於密碼輸入途中將上述按鈕12壓入而使鎖銷19向後方移動、或使其沿按鈕12之壓入方向移動,則上述復位彈簧52之突出端部會卡合於推拔面22a而壓擴,且沿推拔面22a進一步向外側移動,從而可移動至下述缺口槽之開口部。 然後,若將鎖銷19進一步向後方拉伸,或進一步壓入按鈕12,則鎖銷19會向後方移動,或向壓入方向移動,從而可向上述缺口槽移動。 其後,將鎖銷19朝後方末端拉出,或將按鈕12按入至最內部為止,在鎖銷19之卡止突起22之前端部通過缺口槽之開口部時,復位彈簧52之突出部會藉由彈性自缺口槽向外側脫出,進一步向卡合凹部23移動而可將鎖銷19掛止。 然後,若將手自鎖銷19放開,操作桿式手柄5而將復位板41向上移動,或者將手自按鈕12放開,則復位彈簧52之突出端部會自鎖銷19分離,將復位彈簧52與鎖銷19之卡合解除,使鎖銷19藉由彈簧34之彈性推回至外側,或者使按鈕12藉由彈簧3415之彈性向外側推回,從而可恢復至原位置。 另一方面,於與上述復位板外殼43之上述栓銷51對應之位置形成有栓銷孔53,於該栓銷孔53壓入上述栓銷51,將復位板基底42與復位板外殼43連結成一體,於該等之內側收容有上述復位彈簧52。 上述所連結之復位板41之下端部,可卡合於下述離合齒輪外部之平坦之卡合面地配置,藉由該離合齒輪外部之旋轉角度可使其上下移動,平時藉由室外座3之內側上部之加強框、介插於復位板基底42與復位板外殼43之上端部之間之彈簧54之彈性,向下方進行賦能。 然後,經由桿式手柄5之旋轉操作使復位板41向上移動,使復位彈簧52之突出端部自鎖銷19分離,將該等之卡合解除,從而使鎖銷19之卡留狀態成為可解除。 圖中,元件符號55係面對上述復位板基底42之通孔45所形成之缺口槽,當突出於上述通孔45而配置之復位彈簧52之端部卡合於鎖銷19之推拔面22a而擴開時,成為可收容該端部。 鄰接於上述復位板外殼43配置有鎖板56,該鎖板56係對鋼板進行壓製成形而如圖12所示形成為縱長矩形,於其板面形成有可供鎖銷19插入之複數個鎖孔57。 上述鎖板56係藉由按鈕12之密碼輸入之有無,於鎖銷19之卡合槽25與鎖孔57之口緣部之下述卡爪之卡合時成為可施鎖,於該卡合解除時成為可解鎖。 上述鎖孔57係形成為大致鉤形或大致倒L字形,於其中間部之一側突設有卡爪58,於該卡爪58之正上方可進退地且可反轉地插入有鎖銷19。 而且,當鎖銷19之卡合槽25、24之開口緣部可卡合地位於卡爪58之正上方時,鎖銷19阻斷鎖板56之向上移動區域,從而阻止鎖板56之向上移動而成為可施鎖。 另一方面,當鎖銷19之卡合槽25或23之開口緣部可移動地位於上述卡爪58之正上方時,開放鎖板56之向上移動區域,從而成為可向上移動且可解鎖。 於上述鎖板56之兩側形成有可掛止設定彈簧(set spring)59之突片60,於下端部形成有可供下述離合動作板之連接片插入之缺口槽61。 於上述缺口槽61之上部傾斜向上地彎曲形成有卡合片62,於該卡合片62上,可卡合地配置有構成離合機構63之離合器位移器64之軸接板65。 上述離合機構63係配置於室外座3之內側下部,該離合機構63具備有:可與桿式手柄5一起動作之下述離合齒輪外部、可卡脫且移動於該離合齒輪外部之下述變速齒輪、可卡脫於該變速齒輪且成為可於一端部裝接下述角芯棒之下述離合齒輪內部、及將一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鎖板56且將另一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變速齒輪之上述離合器位移器64。 上述離合器位移器64係對鋼板進行壓製成形而形成為大致大字形狀,於其上部朝上方突設有軸接板65。上述軸接板65之上端部形成為厚度平緩地遞減之舌片狀,將該舌片部65a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卡合片59之基部側之一側面。 於上述軸接板65之中間部形成有通孔66,於該通孔66可移動地插入有輸入栓銷67。於上述輸入栓銷67之一端形成有凸緣68,經由該凸緣68可抵接於室外座外殼69,將其另一端可移動地插入輸入按鈕13之內部。 上述離合器位移器64之中央部可卡合於突設在室外座外殼69之外側面之半球狀之軸支突起70地配置,於其下端部分離而形成有一對位移板71。 於上述位移板71之間插入有離合齒輪內部72之軸部,於該位移板71、71之前端部形成有V字形剖面之突起73,將該突起73可卡合於形成在變速齒輪74之內側端面之V字形剖面之凹部75地配置。 上述輸入按鈕13係藉由鋅合金壓鑄成形為大致中空之角柱狀,將該角柱部可移動地插入設置於室外座3之中間部之方孔76。 於上述輸入按鈕13之內側端部,如圖17所示突設有矩形板狀之凸緣77,於該凸緣77之內側端部突設有軸部78、78,於該軸部78、78裝接有雙扭力彈簧79之螺旋部80、80。 上述雙扭力彈簧79係於螺旋部80、80之間傾斜向上地形成有U字形之彈簧卡合端81,且將該彈簧卡合端81可卡合於上述彎曲片36之正下方地配置。 於上述螺旋部80之另一端形成有大致L字形之掛止部82,沿著輸入按鈕13之端部側面之凹槽83收容該掛止部82之基部,將掛止部82之端部掛止而安裝於凸緣77之下端部。 圖中,元件符號84係形成於輸入按鈕13內部之中空室,於該中空室84可滑動地插入有輸入按鈕13之角柱部,於該中空室84之階部與軸接板65之間介插有輸入按鈕彈簧85。 然後,經由上述輸入按鈕彈簧85之彈性使輸入按鈕13向前方賦能,且使上述舌片部65a可卡合於卡合片62之彎曲部55地賦能。 介插有於上述軸接板65與凸緣68之間所介插之圓錐螺旋狀之離合器位移器彈簧86,藉由該彈簧86之彈性使軸接板65向前方賦能。 上述輸入按鈕13平時係藉由輸入按鈕彈簧85向前方突出,雙扭力彈簧79之彈簧卡合端81係可卡合地位於防探測板34之彎曲片36之正下方。 又,於輸入按鈕13之後方,軸接板65之前端部係卡合於彎曲片62之彎曲部,於其下方離合器位移器64之中央部係卡合於軸支突起70。 其後,若按照密碼資訊正確地操作特定之按鈕12,於鎖板56之鎖定解除時按壓操作輸入按鈕13,使彈簧卡合端81向後方移動,則彈簧卡合端81會與彎曲片36卡合,成為可對抗彈簧39而將防探測板34推頂起。 然後,將防探測板34之卡合槽40之口緣部卡合於鎖銷19之側端面,將鎖銷19稍微推頂起,使按鈕12或鎖銷19之舉動全部一致化,阻止藉由按鈕12所進行密碼輸入之有無或對密碼之探知,從而可阻止不當解鎖於未然。 其後,若進一步壓入按鈕13,使輸入按鈕13之前端部抵接於軸接板65,則離合器位移器64使軸支突起70位移而成為支點,使其上部之軸接板65向後方移動,使該軸接板65之前端部可移動至彎曲片62之正下方。 因此,使位移板71向前方移動,使該位移板71之突起73卡合於變速齒輪74之凹部75,使該變速齒輪74成為可向前方移動。 上述離合齒輪內部72係藉由鋅合金壓鑄成形為如圖18所示具段差之圓筒狀,於其內部貫通而形成有可嵌合角芯棒87之方孔88。 於上述離合齒輪內部72之一端部周面形成有環狀槽89,該環狀槽89係如圖4所示於組裝離合機構63之後,配置於室外座外殼69之內側。 於上述環狀槽89之一部分係如圖22所示,形成有連通於方孔88之弓形剖面之缺口槽90,橫跨上述環狀槽89與缺口槽90,而安裝有扣環91。 上述扣環91係將不鏽鋼鋼線彎折成大致C字形狀,於其開口部附近形成直線部91a,使該直線部91a位於上述缺口槽90,且將其一部分壓接而安裝於形成在角芯棒87之角部之缺口部87a。 於上述離合齒輪內部72之另一端部周面形成有齒輪92,使該齒輪92可嚙合於變速齒輪74之內部齒輪93,而且於上述另一端部之內側形成有凹部72a,成為可卡合於下述離合齒輪外部之凸軸。 另一方面,上述變速齒輪74係藉由鋅合金壓鑄,成形為如圖19所示可向下述離合齒輪外部插入且移動之大致盤狀,於其段差孔94之小徑部形成有上述內部齒輪93,於上述段差孔94之大徑部形成有內部齒輪95,該內部齒輪95可嚙合於離合齒輪外部96之環狀齒輪97地配置。 上述變速齒輪74係可於離合器位移器64與離合齒輪外部96之間移動地配置,平時係藉由介插於該等之間之設定彈簧98,可向離合器位移器64方向移動地賦能,從而成為可解除內部齒輪95與環狀齒輪97之嚙合。 上述離合齒輪外部96係藉由鋅合金壓鑄,成形為如圖18及圖20所示較上述變速齒輪74稍大形之大致盤狀,可旋轉地配置於設置在室外座外殼3之內側下部之離合齒輪室99。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96之內側突設有圓筒狀之套筒(boss)100,於該套筒100之外側形成有環狀槽101,於該環狀槽101收容有上述設定彈簧98。 於上述套筒100之端部突設有可與上述凹部72a卡合之軸筒部102,而且於離合齒輪外部96之內側端面形成有一對大致V字形之凹部103,可卡合於該凹部103地配置有上述卡合突起73。 圖中,元件符號104係於離合齒輪外部96之外周面大致跨越200°所形成之缺口槽,使其兩端之階部卡合於下述止動部,從而可將桿式手柄5、6之旋轉角度限制為90°。 圖中,元件符號105係形成於離合齒輪外部96之外表面之平坦之卡合面,可卡合於上述復位板基底42與復位外殼44之下端部,可藉由離合齒輪外部96之旋轉角度使復位板41上下移動。此狀況係如圖11(a)、(b)所示。 圖中,元件符號106係形成於上述套筒100內側之凹孔,於該凹孔106之底部形成有可供螺栓107插入之通孔108。 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96之前端部設置有凸部109,於其直徑方向之周面形成有朝軸方向傾斜之一對推拔狀之卡合面110,於該卡合面110卡合而安裝有上下一對桿式鎖板111。 上述桿式鎖板111係藉由合成樹脂而成形為細長矩形板狀,其一側面係形成為可卡合於上述卡合面110之推拔面,於其另一側之兩端部形成有凹孔112。 於上述凹孔112收容有彈簧113,該彈簧113之另一端係放置於室外座3內側之成形階部,藉由其彈性將桿式鎖板111按壓於上述卡合面110,可使桿式手柄5向原位置復歸旋轉地賦能。 於上述凸部109之外側端面形成有連通於上述通孔108之大致橫長矩形之凹槽114,於該凹槽114卡合有手柄接頭115之套筒。 上述手柄接頭115係藉由鋅合金壓鑄成形為如圖23所示大致圓錐梯形狀,於其一側端部設置有可卡合於上述凹槽114之大致橫長矩形之套筒116,於該套筒116形成有可供上述螺栓107螺入之螺絲孔117。 於上述手柄接頭115之圓錐面,沿軸方向形成有多個鋸齒狀之卡合齒118,而且於上述圓錐面沿圓周方向貫通而形成有長孔119,可自其下側之開口部螺入螺釘120。 於上述桿式手柄5之基端部,設置有可供上述手柄接頭115插入之推拔狀之嵌合孔121,於該嵌合孔121之內表面,沿軸方向形成有多個可與上述卡合齒118嚙合之鋸齒狀之卡合齒122。 於上述嵌合孔121之下部周面上形成有螺釘孔123,自該螺釘孔123對長孔119之下側開口部螺入上述螺釘120,可將角度調整後之桿式手柄5固定於手柄接頭115。 圖中,元件符號124係於手柄接頭115之另一側端部所開口之透孔,元件符號125係形成於上述嵌合孔121深處之螺釘孔,自上述透孔124對螺釘孔125螺入螺釘126,從而可連結並防止桿式手柄5與手柄接頭115脫落。 上述螺釘126之長度係構成為於將桿式手柄5朝外側移動而進行角度調整時,可一面維持與手柄接頭115之連結,一面解除卡合齒118、122之嚙合之長度。 即,上述桿式手柄5之安裝角度調整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於將桿式手柄5暫時組裝於門1之後,如圖27所示將螺釘120卸下,將桿式手柄5向外側拉動,將桿式手柄5自手柄接頭115稍微拔出,從而解除卡合齒118、122之嚙合。 於此狀況下以通過軸心之垂直線為基準,如圖26所示將桿式手柄5朝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其所期望之調整角度θ位置將桿式手柄5推回,使卡合齒118、122嚙合並保持。 其後,以將螺釘120自螺釘孔123螺入長孔119中,將桿式手柄5固定於手柄接頭115,保持上述調整角度θ之方式進行。 於此情形時,當將螺釘120垂直向上地螺入之調整角度θ=0之情形時,桿式手柄5係水平地安裝,當將螺釘120傾斜向上地螺入之情形時,桿式手柄5係以傾斜向上或向下之調整角度θ安裝。 於實施形態中將卡合齒118、122之齒數分別形成為100,使每1齒成為可使角度調整成3.6°,藉由將卡合齒122自垂直線之基準位置朝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移動特定齒數而進行角度調整,該調整角度θ係可形成為所移動之齒數乘以3.6°所得之角度。 於上述室外座3內側之上下端部、與中間位置形成有可供下述螺釘螺入之螺釘孔(省略圖示),而且於上述室外座3內側之上下位置形成有螺絲孔127,於該螺絲孔127中螺入有固定螺絲128。 然後,於上述固定螺絲128中螺入有螺桿軸129,於該螺桿軸129自室內座4側螺入有下述之螺釘,從而將室內座4安裝於門1之室內側面。 圖中,元件符號130係突設於上述離合齒輪室99之下部之止動部,可卡合於上述缺口槽104之兩端之階部地配置,可將桿式手柄5之旋轉角度限制於以止動部130為中心朝順時針方向及逆時針方向90°。 於上述室外座3之內側端部安裝有室外座外殼69,該室外座外殼69係藉由鋅合金壓鑄成形為縱長矩形板狀。 上述室外座外殼69之中間部係突出於內側,外側係如圖28所示形成為凹狀,於該凹部69a之上述按鈕插入孔14之對應位置,形成有淺底之複數個凹部131。 於上述凹部131形成有橫長之鎖銷插入槽132,於其中央部形成有旋轉孔,使鎖銷19之後端部可出入上述插入槽132,且可旋轉地插入上述旋轉孔中。 於上述凹部131之上部形成有凹狀之顯示部133,該顯示部133顯示有與上述按鈕12之顯示部15對應之1~8之數字、及A~C之英文字母。於上述鎖銷插入槽132之一端部形成有凹狀之校對標記134,使輸入密碼之鎖銷19之密碼標記26位於該校對標記134之位置。 圖中,元件符號135係形成於室外座外殼69上之複數個螺釘孔,可於該螺釘孔135中插入螺釘136,並將其螺入室外座3之螺絲孔161中。元件符號137係形成於室外座外殼69之上下端部之通孔,可供上述螺桿軸129插入,元件符號138係形成於室外座外殼69之中間部之透孔,可供上述輸入栓銷67之前端插入。 另一方面,上述室內座4係藉由鋅合金壓鑄成形為縱長矩形之盤狀,於其上下端部形成有可供螺桿軸129插入之段差孔139,自該段差孔139之外側將螺釘140螺入螺桿軸129,而安裝室內座4。 於上述室內座4之內側下部形成有凹部141,於該凹部141之中央形成有通孔142,於該通孔142自室內側插入有手柄接頭143之軸部144。 上述手柄接頭143係藉由鋅合金壓鑄成形為大致圓錐梯形狀,於其內側突設有具段差之軸部144,將該軸部144插入上述通孔142中。 於上述軸部144之前端部周面形成有凹槽145,於該凹槽145自室內座4之內側嵌入有卡環146,用以防止手柄接頭143脫落。 圖中,元件符號147係形成於軸部144之端面之方孔,於該方孔147可卡合地插入有上述角芯棒87,於其深處形成有可供下述之螺釘插入之透孔148。 於上述手柄接頭143之一側之圓錐面,沿軸方向形成有多個與上述卡合齒129相同之鋸齒狀之卡合齒149,於該圓錐面朝圓周方向貫通而形成有長孔150,自其下側開口部螺入有螺釘151。 另一方面,於上述通孔142之開口緣部相對向地突設有圓弧狀之卡止壁152、153,於該卡止壁152、153之內側配置有扭轉彈簧154,將其一端掛止於上述卡止壁153側,將另一端掛止於手柄接頭143之凸部155之一側,藉由其扭轉彈性力,可使手柄接頭143或桿式手柄6、5復歸旋轉至原位置地賦能。 於上述桿式手柄6之基端部,設置有可插入上述手柄接頭143之推拔狀之嵌合孔156,於該嵌合孔156之內表面,沿軸方向形成有多個可與上述卡合齒149嚙合之鋸齒狀之卡合齒157。 於上述嵌合孔156之下部周面形成有螺釘孔158,自該螺釘孔158將上述螺釘151螺入長孔150之下側閘口部,從而使角度調整後之桿式手柄6之安裝角度成為可調整。 圖中,元件符號159係形成於上述嵌合孔156之深處之螺釘孔,自上述透孔148將螺釘160螺入螺釘孔159,可連接桿式手柄6與手柄接頭143且防止其脫落。 於此情形時,上述螺釘160係形成為於桿式手柄6之角度調整時,將桿式手柄6朝軸方向拉動,既可維持與手柄接頭143之連接且可解除卡合齒149、144之嚙合之長度。 因此,上述螺釘160之長度係構成為於使桿式手柄6朝外側移動而進行角度調整時,既可維持與手柄接頭143之連接且可解除卡合齒149、157之嚙合之長度。 即,上述桿式手柄6之安裝角度調整係於將桿式手柄6暫時組裝於門1之後,如圖34所示將螺釘151卸下,將桿式手柄6向外側拉動從而解除卡合齒149、157之嚙合,防止桿式手柄6自手柄接頭143脫落。 於此狀況下,以通過軸心之垂直線為基準,如圖35所示將桿式手柄6朝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其所期望之調整角度δ位置將桿式手柄6推回,使卡合齒149、157嚙合而保持。 其後,以將螺釘151自螺釘孔158螺入長孔150中,將桿式手柄6固定於手柄接頭143,保持上述調整角度δ之方式進行。 於此情形時,當將螺釘151垂直向上地螺入之調整角度δ=0之情形時,桿式手柄6係水平地安裝,當將螺釘151傾斜向上地螺入之情形時,桿式手柄6係以傾斜向上或向下之調整角度δ安裝。 於實施形態中將卡合齒149、157之齒數分別形成為100,可將每1齒之角度調整成3.6°,藉由將卡合齒157自垂直線之基準位置朝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移動特定齒數而進行角度調整,該調整角度δ係可形成為所移動之齒數乘以3.6°所得之角度。 如此所構成之按鈕鎖於門1之外側配置包含室外座3、按鈕12、鎖板56及室外座外殼69等之室外座組件,於門1之內側配置室內座4,藉由上下一對螺桿軸129與螺釘140連結此等室內外座3、4,將桿式手柄5、6可旋轉地安裝於其下部。 上述桿式手柄5係經由手柄接頭115連結於室外座3之外側,桿式手柄6係經由手柄接頭143連結於室內座4之內側。 又,於門1之內部埋設有段鎖7,上述桿式手柄5、6可一起動作地連接於貫通該段鎖7之角芯棒87。 上述按鈕鎖之組裝,首先於室外座3之下部組裝入構成離合機構63之離合齒輪外部96、及手柄接頭115,將此等連結之後,依序組裝入按鈕組件與鎖板41,在進一步組裝入構成離合機構63之離合齒輪組件、及輸入按鈕組件之後,安裝室外座外殼69。 然後,於室外座3之外側安裝手柄接頭115,於該手柄接頭115之外側安裝桿式手柄5,而且於室內座4之內側安裝手柄接頭143,於該手柄接頭143之內側安裝桿式手柄6。 因此,首先當於室外座3之下部組裝入離合齒輪外部96之情形時,使離合齒輪外部96位於室外座3下部之離合齒輪室99,於其上下一對卡合面110配置桿式鎖板111、111,於該桿式鎖板111上放置彈簧113之一端,將該彈簧113之另一端放置於室外座3內側之成形階部,藉由該彈簧113之彈性,將桿式鎖板111、111按壓於上述卡合面110,並保持該狀態。 其次,於室外座3之外側保持暫時固定有桿式手柄5之手柄接頭115,將其一端之套筒116插入離合齒輪外部96之凹槽114中,於齒輪外部91之凹孔106中插入螺栓107,將其螺軸螺入手柄接頭115之螺絲孔117中,於室外座3之內外連結手柄接頭115與離合齒輪外部96。 另一方面,於上述手柄接頭115與上述離合齒輪外部96之組裝前,將手柄接頭115之圓錐面插入桿式手柄5之嵌合孔121中,於螺絲孔117深處之透孔124中插入螺釘126,並將其螺入嵌合孔121深處之內部之螺釘孔124中,而連結桿式手柄5與手柄接頭115。 此時,螺釘126係頭部側之大致一半自螺絲孔117之內部突出,可容許該突出部分朝桿式手柄5外側之移動。 其後,使桿式手柄5朝室外座3側移動,嚙合卡合齒118、122,使桿式手柄5以適當角度位於手柄接頭115,於此狀態下將螺釘120插入螺釘孔123中,並將其螺入長孔119中,從而將桿式手柄5以適當角度暫時固定。 另一方面,於組裝上述按鈕組件之情形時,使用組裝夾具(省略圖示)將室外座3之內側朝上地設置,於各按鈕插入孔14中插入按鈕12,於該按鈕12之凸緣12a上收容按鈕彈簧33。 然後,將鎖銷19插入按鈕固定部27之鎖銷插入孔28中,於其前端側插入鎖銷彈簧32,並且將前端之卡止部20插入鎖銷彈簧軸承16之鎖銷插入槽17中。 其後,將鎖銷19旋轉90°,使上述卡止部20可卡合地位於鎖銷卡止槽18,於此狀態下將鎖銷彈簧軸承16收容於按鈕12之底部。 由於上述鎖銷19係對板體進行壓製成形而製作獲得,因此相較於對金屬棒進行機械加工而製作之習知鎖銷,可謀求製作容易且小型輕量化與低價化,並且可謀求組裝入該鎖銷19之按鈕固定部27或防探測板34、復位板基底42及復位板外殼43、鎖板56或室外座外殼69之小型輕量化。 其後,將按鈕固定部27收容於室外座3內側之階部,使螺釘孔30位於其螺絲孔(省略圖示),自該螺釘孔30插入螺釘31,並將其螺入上述螺絲孔而將按鈕固定部27固定於室外座3之上述階部。 此狀況係如圖9所示,鎖銷彈簧32之小徑部係放置於鎖銷彈簧軸承16之端面上,藉由上述彈簧32之彈性使鎖銷彈簧軸承16朝外側賦能,使該彈簧軸承16密接於按鈕12之底部,並且對其加上按鈕彈簧33之彈性,而使按鈕12向外側突出。 卡止於上述彈簧軸承16之鎖銷19係朝外側賦能,該卡止突起22卡合於按鈕固定部27之內側面,使包含卡合槽24、25之鎖銷19之後端部側突出於按鈕固定部27之內側。於此情形時,於上述組裝時將各鎖銷19之密碼標記26朝同一方向排列。 其次,於組裝上述按鈕組件之後,依序於按鈕固定部27之內側面堆疊防探測板34、復位板41、及鎖板56。 於上述防探測板34之組裝時,在突出於按鈕固定部27上之鎖銷19插入各卡合槽40,將上端之彎曲片35掛止於室外座3之內側上部之加強框37上,使下側之彎曲片36位於室外座3之內側中間部之加強框38之正下方,於上述彎曲片36與加強框38之間介插彈簧39,藉由該彈簧39之彈性使防探測板34可朝加強框37之相反側移動地賦能。 上述復位板41係使復位板基底42與復位板外殼43相向地以栓銷連結,於該等之內側配置復位彈簧52。 此時,於復位板基底42之接合面之複數個栓銷51,插入復位彈簧52之螺旋部,將其兩端部掛止於彈簧掛槽50,將其一端部突出於通孔45而配置。 然後,使復位板外殼43之接合面相向地接合於上述復位板基底42之接合面,將各栓銷51壓入栓銷孔53中,將卡合突起44壓入卡合槽47中,將該等一體化地連結。此狀況係如圖10所示。 將如此所組裝之復位板41配置於上述防探測板34上,將各通孔45插入突出於防探測板34上之各鎖銷19,使其上端部位於室外座3之內側上部之加強框。 然後,於復位板41與加強框之間介插彈簧54,將復位板41之下端部配置於離合齒輪外部96之卡合面105上,藉由上述彈簧54之彈性使復位板41可朝下方移動地賦能。此狀況係如圖11所示。 其後,於上述復位板41上配置鎖板56,於其各鎖孔57中插入自復位板外殼43所突出之各鎖銷19,使其上端部位於室外座3之內側上部之加強框正下方。 然後,於兩側之突片60中插入設定彈簧59,將該彈簧59之上端放置於上述加強框上,藉由該彈簧59之彈性使鎖板56可朝下方移動地賦能。 其次,構成離合機構63之離合齒輪組件之組裝係於上述所組裝入之離合齒輪外部96之環狀齒輪97之外側插入設定彈簧98,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96之套筒100之軸筒部102卡合離合齒輪內部72之一側之凹部72a,於該齒輪內部72之另一側插入變速齒輪74。 然後,於上述離合齒輪內部72之環狀槽89中嵌入扣環91,藉由其彈性使扣環91密接於環狀槽89,不插入角芯棒87,而等待在實際之施工現場之角芯棒87之插入。 因此,消除伴隨角芯棒87之插入所造成捆包之大體積化,可謀求下述捆包之小型輕量化與容易化。 上述輸入按鈕組件之組裝係預先於附設在輸入按鈕13之凸緣77之軸部78、78裝接雙扭力彈簧79之螺旋部80、80,使其腳部82沿凹槽83地收容,將該腳部82掛止於凸緣77之端部。 然後,將上述輸入按鈕13自室外座3之內側插入方孔76中,將凸緣77卡合於其內側開口緣部,自輸入按鈕13之內側,將輸入按鈕彈簧85與輸入栓銷67插入中空室84中。 此時,於離合器位移器64之通孔66中插入輸入栓銷67,將輸入按鈕彈簧85之一端放置於上述通孔66之一側,於上述通孔66之另一側與輸入栓銷67之凸緣68之間介插離合器位移器彈簧86。 然後,藉由上述彈簧86之彈性,使離合器位移器64之一對位移板71位於離合齒輪內部72之兩側面,且使其突起73可卡合地位於離合齒輪外部96與變速齒輪74之凹部103、75。 然後,藉由上述輸入按鈕彈簧85之彈性,可使輸入按鈕13朝外側突出地賦能,將上述雙扭力彈簧79之彈簧卡合端81可卡合於防探測板34之彎曲片36地配置,並且使離合器位移器64之上端部朝內側賦能,平時係使其上端部可卡合地位於鎖板56之彎曲片62之外側面。 其後,於室外座3之內側端面收容室外座外殼69。 此時,於室外座外殼69之透孔138中插入輸入栓銷67之端部,於中間部之通孔160中插入離合齒輪內部72,於鎖銷插入槽132中插入鎖銷19之端部,將螺釘136插入螺釘孔135中,將其螺軸螺入室外座3之螺釘孔164中。 於此情形時,由於在此狀況下螺桿軸129或角芯棒87並未突出於室外座3之內側端面,因此可將室外座外殼69容易地且順利地收容於室外座3之內側端面上。 其次,當組裝室內座4之情形時,於室內座4之外側保持預先暫時固定有桿式手柄6之手柄接頭143,將該手柄接頭143之一端之軸部144插入室內座4之通孔142中,自室內座4之內側將卡環146插入形成於軸部144之凹槽145中,防止該手柄接頭143脫落。 因此,可將室內座4、桿式手柄6及手柄接頭143之組件一體化地處理,使於此之後之密碼數字變更作業易於進行。 此時,將扭轉彈簧154裝接於軸部144,將其一端掛止於突設在室內座4之凹孔141之卡止壁152上,將另一端掛止於手柄接頭143之凸部155之一側,藉由其扭轉彈性力,可使手柄接頭143或桿式手柄6、5復歸旋轉至原位置地賦能。 上述手柄接頭143與桿式手柄6之暫時固定係將手柄接頭143之圓錐面插入桿式手柄6之嵌合孔156中,於方孔147之內部之透孔148中插入螺釘160,並將其螺入嵌合孔156內部之螺釘孔159中,而連結桿式手柄6與手柄接頭143。 此時,螺釘160之頭部側之大致一半係自方孔147之內部突出,從而容許該突出部分朝桿式手柄6外側之移動。 其後,將桿式手柄6朝室內座4側移動,嚙合卡合齒149、157,使桿式手柄6以適當角度位於手柄接頭143,於此狀態下將螺釘151插入螺釘孔158中,並將其螺入長孔150中,以適當角度暫時固定桿式手柄6。 如此所組裝之按鈕鎖係將桿式手柄5安裝於室外座3,將按鈕12與鎖銷19與輸入按鈕13、離合齒輪內部72與變速齒輪74與離合齒輪外部96進行組裝,另一方面,將角芯棒87及螺桿軸129與組裝前之室外座組件、及於室內座4安裝有桿式手柄6之室內座組件分離,將此等與段鎖7或螺桿軸組件等之附屬品捆包而搬送給顧客。 上述螺桿軸組件係將固定螺絲128螺入於螺桿軸129之一端特定量,將該螺入部斂縫(calk)而壓扁,從而將兩者一體化地連結。 上述搬送係將安裝於室外座組件之桿式手柄5摺疊而捆包。 即,自組裝桿式手柄5時之大致水平位置,朝逆時針方向旋轉90°。此狀況係如圖35所示。 如此一來,則在桿式手柄5、連結於該桿式手柄5之手柄接頭115、及離合齒輪外部96一起動作,將桿式手柄5朝上述方向旋轉90°時,使離合齒輪外部96之缺口槽104之單側階部抵接於室外座3內之止動部130,停止該旋轉並保持該旋轉位置。 然後,使桿式手柄5位於與室外座3之長度方向相同之方向,使該手柄5不突出於側方而朝上方摺疊,而且角芯棒87或螺桿軸129未突出於室外座3之內側。 因此,使室外座組件變得精簡化,使其捆包亦變得精簡化,從而可謀求捆包之容易化與捆包資材之小型輕量化,而且可謀求搬送之容易化與其效能之提高。 於此情形時,上述桿式手柄5之旋轉係使室外座組件與室內座組件分離,使鎖板56於按鈕12輸入密碼資訊之前可上下移動,而且可藉由解除離合齒輪外部96與變速齒輪74之嚙合而實現。 當將如此所搬送之各組件於施工現場組裝至門1之情形時,預先於門1之內部形成鎖具安裝孔(省略圖示),於其上下位置形成螺桿軸129之貫通孔(省略圖示)、及角芯棒87之插入孔(省略圖示)。 然後,於上述安裝孔埋設段鎖7,於門1之側端面安裝前板10,可出沒地安裝鎖定插銷8與閂鎖觸發器9。 另一方面,於將室外座組件之桿式手柄5朝圖35中之順時針方向旋轉90°,解除其摺疊狀態之後,對按鈕12輸入設定密碼資訊(密碼數字)並安裝於門1。 上述密碼資訊之輸入設定,首先決定密碼資訊,操作裝接在對應於該密碼資訊之按鈕12之鎖銷19,使該鎖銷19自組裝入時之位置旋轉180°。 即,於剛組裝入鎖銷19之後,如表示其橫剖面之圖9所示密碼標記26全部位於同一方向,且此等密碼標記26係如圖28所示位於設置在凹部131之校對標記134之相反側,露出於室外座外殼69之外側,從而在視覺上可容易地識別出鎖銷19為密碼資訊輸入前之狀態。 於剛組裝入上述鎖銷19之後,藉由鎖銷彈簧32與按鈕彈簧33之彈性,使按鈕12與鎖銷彈簧軸承16朝外側賦能,使上述鎖銷彈簧軸承16卡合於按鈕12之前端部內表面,使鎖銷19受彈簧軸承16牽引而朝外側賦能,使其後端部露出於室外座外殼69之凹部131。 於此情形時,在復位板41之內部,復位彈簧52之前端部係卡合於鎖銷19之推拔面22a之基部,卡合突起22之前端係卡合於卡合槽40。 因此,於上述狀態下鎖銷19之卡合槽25之開口緣部係位於自鎖孔57之卡爪58分離,並容許鎖板56之向上移動。 其次,決定欲設定之密碼資訊。 於實施形態中使用設置在室外座3表面之按鈕12附近、或室外座外殼69之凹部131之1~8之8個數字與A~C之3個英文字母之顯示部15,選擇數字或英文字母、抑或將此等複合地使用之複數個位數之密碼資訊。 因此,於實施形態中可設定使用1個顯示部15之最小1位數之密碼資訊至使用全部顯示部15之最大11位數之密碼資訊。 於圖28中係決定「12348ABC」之8位數之密碼資訊。 其後,以上述所決定之密碼資訊為基礎,保持所對應之鎖銷19之後端部,對抗鎖銷彈簧32之彈性而向後方拉伸,於其移動末端位置使鎖銷19自組裝入時之位置旋轉180°。 上述操作係相向於室外座組件之背面,保持鎖銷19之後端部而朝後方拉伸,壓縮鎖銷彈簧32而將鎖銷19與鎖銷彈簧軸承16一起朝室外座外殼69方向移動,將其後端部朝凹部131之外側拉出。 此時,鎖銷19之推拔部22a係卡合於復位彈簧52之端部,將該彈簧52之端部撐開而朝通孔45之側方推出,按入彈簧掛槽50(省略圖示)中,將鎖銷19之移動區域開放。 然後,將鎖銷19進一步朝外側拉出,在卡合凹部23通過上述彈簧掛槽50之位置時,使復位彈簧52之端部藉由彈性朝原位置移動,卡合於卡合凹部23而卡留鎖銷19。 此狀況係如圖36之左側圖示所示,鎖銷19之前端部與鎖銷彈簧軸承16係於按鈕12之內側移動,使該等空餘空間形成於按鈕12之內側,而使鎖銷19之後端部突出於凹部131之外側該空餘空間的長度。 而且,於上述狀態下卡合槽25之外側周邊部係可卡合地位於鎖孔57之卡爪58之正上方,從而可阻止鎖板56之向上移動。 其後,於鎖銷19之拉出末端位置,將鎖銷19朝圖28上之逆時針方向旋轉180°,使設置於其後端部之密碼標記26位於上述校對標記134之正下方。 因此,若將手自鎖銷19之後端部放開,則藉由鎖銷彈簧32之彈性可使鎖銷19朝外側移動地賦能,且在復位彈簧52之端部卡合於卡合凹部23之狀態下維持上述之卡留狀態。 此狀況係如圖37之左側圖示所示,解除卡合槽24之外側周邊部與鎖孔57之卡爪58之卡合,從而使鎖板56可向上移動。 於此狀態下,使桿式手柄5對抗桿式鎖板111與彈簧113、113之彈性而旋轉特定角度,經由連結於該桿式手柄5之手柄接頭115,使連結於該接頭115之離合齒輪外部96旋轉。 如此一來,使下端部卡合於離合齒輪外部96之卡合面105之復位板41被一體地頂起,使安裝於其內部之復位彈簧52自插入鎖孔57中之鎖銷19分離。此狀況係如圖11(a)、(b)所示。 因此,解除復位彈簧52與卡合凹部23之卡合,使鎖銷19藉由鎖銷彈簧32之彈性而被頂起,使其前端部與鎖銷彈簧軸承16一起向上移動,卡合於按鈕12之內表面,並且使卡合突起22卡合於卡合槽40。此狀況係如圖38之左側圖示所示。 其後,若將手自桿式手柄5放開,則藉由桿式鎖板111與彈簧113之彈性使離合齒輪外部96復歸旋轉,使復位板41向下移動,使復位彈簧52卡合於鎖銷19之推拔面22a之下部。 此狀況係如圖38之左側圖示所示,卡合槽24之內側周邊部可卡合地位於鎖孔57之卡爪58之正上方,從而可阻止鎖板56之向上移動。 此一狀況係形成於已輸入設定密碼資訊之所有鎖銷19。 因此,於對與密碼資訊對應之所有鎖銷19輸入設定密碼資訊後,於室外座外殼69之上下端部之通孔135中插入固定螺絲128,並將其螺入室外座3之上下端部之螺絲孔161中而鎖固。 其後,在突出於上述室外座3下部之離合齒輪內部72之方孔88中,插入角芯棒87之一端部,將扣環91之直線部91a壓接於形成在角芯棒87之角部之缺口部87a,將角芯棒87之一端連接於離合齒輪內部72。 如此,藉由將角芯棒87之一端插入上述方孔88中,可容易地且迅速地將角芯棒87安裝於室外座組件上。此安裝後之狀況係如圖28所示。 其次,於將上述室外座組件與室內座組件安裝於門1之情形時,在門1之外側面上下之貫通孔中插入螺桿軸129,使該螺桿軸129之前端部位於門1之內側面,而且使室內座組件位於門1之內側之特定位置,將角芯棒87之另一端插入手柄接頭143之方孔147中。 其後,在室內座4之上下位置之螺釘孔139中插入螺釘140,將其螺軸螺入螺桿軸129中而鎖固,用以連結室內外座組件。 如此安裝於門1之室內外座3、4及桿式手柄5、6係如圖1至圖4所示。 此時,根據需要將上述暫時固定狀態之桿式手柄5、6之安裝角度調整成所期望之角度。 於此情形時,分別調整桿式手柄5、6之安裝角度。 首先,桿式手柄5之安裝角度調整係如圖27所示將螺釘120卸下,將桿式手柄5朝室外側拉動,解除桿式手柄5與手柄接頭115之卡合齒122、118之嚙合。 然後,將桿式手柄5沿手柄接頭115之圓周方向朝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在所期望之旋轉位置將桿式手柄5推回,嚙合該等之卡合齒122、118,並保持該角度位置。 其後,於螺釘孔123中插入螺釘120,並將其螺入長孔119中,將桿式手柄5固定於手柄接頭115。 其次,桿式手柄6之安裝角度調整係如圖34所示將螺釘151卸下,將桿式手柄6朝室內側拉動,解除桿式手柄6與手柄接頭143之卡合齒157、149之嚙合。 然後,將桿式手柄6沿手柄接頭143之圓周方向朝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在所期望之旋轉位置將桿式手柄6推回,嚙合該等之卡合齒157、149,並保持該角度位置。 其後,於螺釘孔158中插入螺釘151,並將其螺入長孔156中,將桿式手柄6固定於手柄接頭143。 如此藉由個別將桿式手柄5、6之握持部設置成水平狀態、或傾斜上方抑或下方狀態,可獲得桿式手柄5、6所期望之使用形態,且可獲得桿式手柄5、6所期望之安裝形態與外觀。 如此於桿式手柄5、6之安裝角度調整後,使按鈕鎖之使用成為可能。 於按鈕鎖之使用上,當設定上述密碼資訊之後,若將門1開閉則自動施鎖發揮功能,使鎖定插銷8會卡入門框側之防塵殼(省略圖示)而施鎖。 於上述施鎖時,與上述密碼資訊所設定之「12348ABC」對應之8個鎖銷19係處於圖38之左側圖示之狀態,使卡合槽24之內側周邊部可卡合地位於鎖孔57之卡爪58之正上方,從而阻止鎖板56之向上移動而形成為施鎖狀態。 因此,在此後之解鎖開始操作即輸入按鈕13之按壓操作變為不可能,而維持施鎖狀態。於此情形時,密碼資訊設定量或實質上進行施解鎖定動作之鎖銷19之個數越多,越可強固地阻止鎖板56之向上移動,防禦能力也會相對地增大。 於此一施鎖狀態下,若不知道上述所設定之密碼資訊之第三者,自室外側惡作劇或不當操作地按壓輸入按鈕13,則該輸入按鈕13就會對抗輸入按鈕彈簧85而被押入至室外座3之內側,使裝接有上述按鈕13之凸緣部73之雙扭力彈簧79與其一起動作,使其彈簧卡合端81卡合於防探測板34之彎曲片36,對抗彈簧39之彈性而將該防探測板34頂起。 上述防探測板34平時係藉由上述彈簧39而壓下,使上述彎曲片36卡合於上述彈簧卡合端81,於防探測板34之卡合槽40之中間部貫通而配置有鎖銷19。此狀況係如圖15所示。 若於此狀況下頂起防探測板34,則卡合槽40之口緣部會強力地卡合於鎖銷19之下表面,將鎖銷19之中間部稍微頂起。 此狀況係如圖16所示,鎖銷19或按鈕12之舉動受到約束甚至阻止,而無法藉由鎖銷19或按鈕12察知密碼資訊設定輸入之有無,可獲得較高之防禦能力。因此,可阻止因不法侵入者或第三者之惡作劇所進行之解鎖。 其次,於將此一施鎖狀態解鎖之情形時,自室外座3之外側以適當順序按壓與密碼資訊所設定之「12348ABC」對應之8個按鈕12。 該解鎖順序係如圖41所示,若利用配置於室外座3中央之英文字母顯示之按鈕12對其進行說明,則按鈕12之按壓操作前係如圖41步驟1所示,與上述圖38之左側圖示相同。 即,於上述施鎖時使按鈕12向外側突出,使鎖銷彈簧軸承16保持鎖銷19並卡合於其內側,使鎖銷19之後端部可卡合地位於鎖板56之正上方,於單側之推拔面22a之基部卡合有復位彈簧52之端部。 因此,若按壓操作施鎖狀態之按鈕12,則按鈕12與鎖銷19會對抗按鈕彈簧33與鎖銷彈簧32之彈性而被按入,使復位彈簧52之端部卡合於推拔面22a而被押擴,使復位彈簧52之端部朝通孔45之側方移動而朝向形成於復位板基底42之彈簧掛槽50移動。此狀況係如圖41之步驟2、3所示。 其後,進一步按入按鈕12與鎖銷19,若上述推拔面22a越過彈簧掛槽50,則復位彈簧52之端部就會朝卡合凹部23移動而卡合,並保持此卡合狀態。此狀況係如圖41之步驟4、5所示。 然後,若上述推拔面22a越過彈簧掛槽50而移動,則卡爪58位於鎖銷19之卡合槽24內,而解除卡爪58與鎖板56之卡合。 此解除狀態係上述復位彈簧52之端部卡合地保持於卡合凹部23,使鎖板56成為可向上移動而形成解鎖狀態。 於此一狀態下,自室外側按壓操作輸入按鈕13,對抗輸入按鈕彈簧85而將輸入按鈕13朝室外座3之內側按入,使離合機構63進行離合動作。此狀況係如圖16所示。 如此一來,則雙扭力彈簧79之彈簧卡合端81與上述同樣地卡合於防探測板34之彎曲片36,頂起該防探測板34,並且使輸入按鈕13之後端部抵接於離合器位移器64之軸接板65,使該離合器位移器64朝同一方向移動,使離合機構63開始進行離合動作。 因此,使離合器位移器64以突設於室外座外殼69之內表面之軸支突起70為支點朝順時針方向旋轉,使其上半部朝室內側傾斜位移,將軸接板65之前端部卡合於鎖板56之下端之彎曲片62,對抗於設定彈簧59而頂起如上述成為可向上移動之鎖板56。此狀況係如圖14及圖16所示。 如此,軸接板65之上端部鑽出彎曲片62之下端部,自彎曲片62之一側向另一側移動。此時,由於軸接板65之舌片65a形成為凸狀彎曲面,因此可順利地進行與彎曲片62之卡合。 上述軸接板65之前端部與彎曲片62之卡合係維持至下述桿式手柄5之旋轉操作時為止,在其間維持鎖板56之頂起狀態、與離合器位移器64之上述傾斜位移。 然後,若於上述按壓操作後將手自輸入按鈕13放開,則該輸入按鈕13藉由輸入按鈕彈簧85之彈性被推回至原位置,雙扭力彈簧79與其一起動作而使防探測板34被推回。 如此,若離合器位移器64以軸支突起70為支點旋轉,使其下半部朝室外側傾斜位移,則形成於一對位移板71上之突起73會卡合於變速齒輪74之凹部75,將該變速齒輪74朝室外側按壓,並且使上述突起73之外側部卡合於離合齒輪外部96之凹部103。 因此,使變速齒輪74對抗設定彈簧98之彈性而朝室外側移動,使變速齒輪74之小徑側之內部齒輪93嚙合於離合齒輪內部72之齒輪92,使變速齒輪74之大徑側之內部齒輪95嚙合於離合齒輪外部96之環狀齒輪97。 若上述各齒輪74、92、93、95、97嚙合,則離合齒輪外部96之旋轉力會成為可經由上述齒輪92、90而傳達至變速齒輪74,該變速齒輪74之旋轉力會成為可經由齒輪97、95而傳達至離合齒輪內部72,該離合齒輪內部72之旋轉力會成為可傳達至角芯棒87。 其後,若旋轉室外側之桿式手柄5,則其旋轉力會經由手柄接頭115傳達至離合齒輪外部96,該齒輪外部96之旋轉力會經由變速齒輪74傳達至離合齒輪內部72。 然後,上述離合齒輪內部72之旋轉力會傳達至角芯棒87,該角芯棒87之旋轉力會傳達至段鎖7之旋轉凸輪(省略圖示),鎖定插銷8會自防塵殼(省略圖示)中被拔出,從而使門1成為可開放。 隨著上述桿式手柄5之旋轉,經由手柄接頭115使離合齒輪外部96旋轉,如上述將下端部卡合於離合齒輪外部96之卡合面105之復位板41被一體地頂起,使安裝於其內部之復位彈簧52自鎖銷19分離。 此狀況係如圖11(a)、(b)所示。 因此,解除復位彈簧52與卡合凹部23之卡合,使鎖銷19藉由鎖銷彈簧32之彈性被頂起,即向外側移動,使其前端部與鎖銷彈簧軸承16一起動作,而卡合於按鈕12之內表面,使卡合突起22卡合於卡合槽40,形成施鎖當初之狀態。此狀況係如圖41之步驟1所示。 又,若隨著上述桿式手柄5之旋轉,經由手柄接頭115使離合齒輪外部96與變速齒輪74旋轉,則使形成於該等之端面之凹部103與凹部75旋轉,解除此等與位移板71之突起73之卡合。 因此,使上述變速齒輪74藉由設定彈簧98之彈性被推回,使位移板71與其一起動作而復歸至原位置,使其上部以軸支突起70為支點位移至外側,使軸接板65之上端部解除與彎曲片62之卡合,而復歸至原位置。 此狀況係如圖13所示,離合機構63之離合動作停止。 其後,若將手自桿式手柄5放開,則藉由桿式鎖板111與彈簧113之彈性使離合齒輪外部96復歸旋轉,使復位板41向下移動而使復位彈簧52近接於鎖銷19,並卡合於推拔面22a之基部。 此狀況係如圖38之左側圖示所示,卡合槽24之內側周邊部係可卡合地位於鎖孔57之卡爪58之正上方,從而成為可阻止鎖板56之向上移動。 因此,其後,若將上述門1關閉則自動施鎖機構發揮功能,使鎖定插銷8卡入門框側之防塵殼(省略圖示)中而施鎖。 於上述施鎖時,與上述密碼資訊所設定之「12348ABC」對應之8個鎖銷19係處於圖38之左側圖示之狀態,使卡合槽24之內側周邊部可卡合地位於鎖孔57之卡爪58之正上方,從而阻止鎖板56之向上移動而形成施鎖狀態。 另一方面,當於上述解鎖時未正確地按壓操作與密碼資訊所設定之「12348ABC」對應之8個按鈕12之情形時,便無法進行解鎖。 例如,於按錯上述所設定之密碼資訊之一部分之按鈕12而按壓操作之情形時,此一事態可藉由按壓非密碼設定側之按鈕12而進行。 於此情形時,如圖38及圖39之右側圖示所示,復位彈簧52係卡合於卡合凹部23,而卡留鎖銷19。因此,使卡合槽25之外側周邊部可卡合地位於鎖孔57之卡爪58之正上方,由於阻止鎖板56之向上移動而形成施鎖狀態,因此無法解鎖。 如此若錯誤地輸入按鈕12,則即便按壓操作輸入按鈕13,由於如上述鎖板56之向上移動被阻止,因此在實質上無法按壓輸入按鈕13,從而可防止因鎖板56之向上移動所造成鎖銷19之彎折或破損於未然。 又,由於已阻止鎖板56之向上移動,因此如上述由於無法將輸入按鈕13按入特定量,無法使離合器位移器64按入而傾斜位移,因此離合齒輪外部96與變速齒輪74分離,解除該等之嚙合,而停止離合機構63之離合動作。 因此,若於此狀態下旋轉操作桿式手柄5,則桿式手柄5、手柄接頭115、僅會與離合齒輪外部96一起動作,離合齒輪外部96之旋轉力並不會傳達至變速齒輪74而空轉,從而阻止解鎖。 因此,角芯棒87或段鎖7、室內座4並不動作,可防止該等之損傷或破損於未然。 另一方面,按鈕鎖之設定密碼資訊,由於存在有因長時間之使用而被察知之虞,因此較佳為定期地進行變更。 於變更上述密碼資訊之設定之情形時,將上述室外座組件自門1卸下,藉由變更鎖銷19之密碼資訊而進行。 因此,於將室外座組件自門1卸下之情形時,自門1之內側鬆開螺釘140將桿式手柄6之組件與室內座4卸下,自門1之外側拔出螺桿軸129,將室外座組件卸下。此狀況係如圖28所示。 其次,決定欲變更之設定密碼資訊,保持裝接於以欲變更之密碼資訊為基礎所對應之按鈕12上之鎖銷19之後端部,對抗鎖銷彈簧32之彈性而向後方拉出,於其移動末端位置自組裝入鎖銷19時之位置旋轉180°,使設置於其後端部之密碼標記26位於校對標記134之正下方。 其後,將手自鎖銷19之後端部放開,藉由鎖銷彈簧32之彈性,可使鎖銷19朝外側移動地賦能,使復位彈簧52之端部卡合於卡合凹部23,而卡留鎖銷19。 此狀況係如圖37之左側圖示所示,解除卡合槽25之外側周邊部與鎖孔57之卡爪58之卡合,從而成為可使鎖板56向上移動。 又,關於藉由上述密碼資訊之變更而解除密碼資訊之設定之按鈕12,保持裝接於該按鈕12之鎖銷19之後端部,對抗鎖銷彈簧32之彈性而向後方拉出,於其移動末端位置朝組裝入鎖銷19時之位置復歸旋轉180°,使設置於其後端部之密碼標記26位於校對標記134之相反側。 其後,使桿式手柄5對抗桿式鎖板111與彈簧113之彈性而旋轉特定角度,經由連結於該桿式手柄5之手柄接頭115,旋轉離合齒輪外部96。 然後,將下端部卡合於離合齒輪外部96之卡合面105之復位板41一體地頂起,使安裝於其內部之復位彈簧52自鎖銷19分離。此狀況係如圖11(a)、(b)所示。 因此,解除復位彈簧52與卡合凹部23之卡合,使鎖銷19藉由鎖銷彈簧32之彈性被頂起,使其前端部與鎖銷彈簧軸承16一起向上移動,而卡合於按鈕12之內表面,並且使卡合突起22卡合於卡合槽40。 其後,將手自桿式手柄5放開,藉由桿式鎖板111與彈簧113之彈性使離合齒輪外部96復歸旋轉,使復位板41向下移動,將復位彈簧52卡合於鎖銷19之推拔面22a之下部。 此狀況係如圖38所示,已變更密碼資訊之按鈕12之鎖銷19係使卡合槽24之內側周邊部可卡合地位於鎖孔57之卡爪58之正上方,從而成為可阻止鎖板56之向上移動。 另一方面,於上述變更後未設定密碼資訊之按鈕12之鎖銷19係如圖38之右側圖示所示,使鎖孔57之卡爪58位於卡合槽25內,從而可實現鎖板56之向上移動。 如此,對與欲變更之密碼資訊對應之所有鎖銷19輸入設定密碼資訊,而且在變更後關於未設定密碼資訊之鎖銷19,於解除密碼資訊之設定後,將室外座外殼69之上下端部之螺桿軸129插入門1之貫通孔中。 然後,使室內座4與桿式手柄6之組件位於門1之內側,將螺釘140螺入螺桿軸129中而鎖固,只要同時將此等連結,一連串密碼資訊之變更作業便結束。 如此根據本發明之密碼資訊之變更,雖然於密碼數字之變更時需要將室外座組件自門1卸下,但無需分解室內座4與桿式手柄6之組件而可一體地進行處理,由於不需將鄰接零件分解、或重組鎖銷之正立或倒立狀態,並插入已積層有此等之板體之狹縫之煩雜之作業,因此相較於習知之密碼資訊之變更作業,可容易地且迅速地進行,並且可防止組裝錯誤於未然。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述本發明之按鈕鎖係小型輕量且可廉價地製作,並且可於所設定之密碼資訊未被正確地輸入之情形時使門桿式手柄空轉,而防止內部之施解鎖機構之損傷或破壞於未然,阻止因惡作劇或不當操作所造成之故障或破壞,並且可容易地調整內外之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 1‧‧‧門 2‧‧‧按鈕鎖 3‧‧‧室外座(殼體) 3a‧‧‧周壁 4‧‧‧室內座(殼體) 5、6‧‧‧桿式手柄(lever handle) 7‧‧‧段鎖 8‧‧‧鎖定插銷 9‧‧‧閂鎖觸發器 10‧‧‧前板 11、31、120、126、136、140、、151、160‧‧‧螺釘 12‧‧‧按鈕 12a、68、77‧‧‧凸緣 13‧‧‧輸入按鈕 14‧‧‧按鈕插入孔 14a‧‧‧階部 15、133‧‧‧顯示部 16‧‧‧鎖銷彈簧軸承 17、132‧‧‧鎖銷插入槽 18‧‧‧鎖銷卡止槽 19‧‧‧鎖銷 20‧‧‧卡止部 21‧‧‧頸部 22‧‧‧卡止突起 22a‧‧‧推拔面(推拔部) 23‧‧‧卡合凹部 24、25、40、47‧‧‧卡合槽 26‧‧‧密碼標記 27‧‧‧按鈕固定部 27a、35、36‧‧‧彎曲片 28‧‧‧鎖栓銷插入孔 29、55、61、90、104‧‧‧缺口槽 30、123、125、135、158、159、164‧‧‧螺釘孔 32‧‧‧鎖銷彈簧 33‧‧‧按鈕彈簧 34‧‧‧防探測板 37、38‧‧‧加強框 39、54、113‧‧‧彈簧 41‧‧‧復位板 42‧‧‧復位板基底 43‧‧‧復位板外殼 44‧‧‧卡合突起 45、46、66、108、137、142‧‧‧通孔 48、49‧‧‧連通孔 50‧‧‧彈簧掛槽 51‧‧‧栓銷 52‧‧‧復位彈簧 53‧‧‧栓銷孔 56‧‧‧鎖板 57‧‧‧鎖孔 58‧‧‧卡爪 59、98‧‧‧設定彈簧 60‧‧‧突片 62‧‧‧卡合片 63‧‧‧離合機構 64‧‧‧離合器位移器 65‧‧‧軸接板 65a‧‧‧舌片部 67‧‧‧輸入栓銷 69‧‧‧室外座外殼 70‧‧‧軸支突起 71‧‧‧位移板 72‧‧‧離合齒輪內部 73‧‧‧突起 74‧‧‧變速齒輪 69a、72a、75、103、131、141‧‧‧凹部 76‧‧‧方孔 78、144‧‧‧軸部 79‧‧‧雙扭力彈簧 80‧‧‧螺旋部 81‧‧‧彈簧卡合端 82‧‧‧掛止部 83、114、145‧‧‧凹槽 84‧‧‧中空室 85‧‧‧輸入按鈕彈簧 86‧‧‧離合器位移器彈簧 87‧‧‧角芯棒 87a‧‧‧缺口部 88、147‧‧‧方孔 89、101‧‧‧環狀槽 91‧‧‧扣環 91a‧‧‧直線部 92‧‧‧環狀齒輪 93、95‧‧‧內部齒輪 94、139‧‧‧段差孔 96‧‧‧離合齒輪外部 97‧‧‧環狀齒輪 99‧‧‧離合齒輪室 100、116‧‧‧套筒 102‧‧‧軸筒部 105、110‧‧‧卡合面 106‧‧‧凹孔 107‧‧‧螺栓 109、155‧‧‧凸部 111‧‧‧桿式鎖板 112‧‧‧凹孔 115、143‧‧‧手柄接頭 117、127、161‧‧‧螺絲孔 118、122、149、157‧‧‧卡合齒 119、150‧‧‧長孔 121、156‧‧‧嵌合孔 124、138、148‧‧‧透孔 128‧‧‧固定螺絲 129‧‧‧螺桿軸 130‧‧‧止動部 134‧‧‧校對標記 146‧‧‧卡環 152、153‧‧‧卡止壁 154‧‧‧扭轉彈簧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使用狀態之前視圖,其係表示安裝於門外側之室外側殼體即室外座之使用狀況。 圖2係圖1之左側視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使用狀態之前視圖,其係表示安裝於門內側之室內側殼體即室內座之使用狀況。 圖4係沿著圖1之A-A線之放大剖面圖。 圖5係將本發明之重要部分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6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按鈕與按鈕固定部、鎖銷彈簧軸承、鎖銷彈簧、鎖銷等分離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7(a)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鎖銷與鎖銷彈簧軸承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b)係上述鎖銷彈簧軸承之前視圖。 圖8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鎖銷放大表示之前視圖。 圖9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鎖銷與鎖板剛組裝後之狀況之放大剖面圖,卡爪(dog)卡入鎖銷之卡合槽中,而解除鎖定狀態。 圖10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復位板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11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復位板與離合齒輪外部之動作狀況之前視圖,圖11(a)係表示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靜止狀態,圖11(b)係表示旋轉上述離合齒輪外部而使復位板向上移動之狀態。 圖12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鎖板與鎖銷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13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離合機構平常時之狀況之剖面圖,其係表示鎖板之鎖定狀態與離合機構之動作停止狀態。 圖14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離合機構之動作狀況之剖面圖,其係表示鎖板之鎖解除狀態與離合機構之動作狀態。 圖15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防探測機構平常時之狀況之剖面圖。 圖16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防探測機構動作時之狀況之剖面圖。 圖17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輸入按鈕與雙扭力彈簧、輸入栓銷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18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離合機構之重要部分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19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變速齒輪放大表示之立體圖。 圖20係自外側觀察應用於本發明之離合齒輪外部之立體圖。 圖21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離合齒輪內部與角芯棒之組裝狀態之前視圖。 圖22係沿著圖21之B-B線之放大剖面圖。 圖23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側之手柄接頭放大表示之立體圖。 圖24係沿著圖23之C-C線之放大剖面圖。 圖25係圖23之俯視圖。 圖26(a)係沿著圖25之D-D線之放大剖面圖,(b)係圖26(a)之重要部分之放大圖。 圖27係表示藉由上述室外側之手柄接頭所進行之室外側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調整狀態之剖面圖。 圖28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組件之背面狀況之立體圖,正在對鎖銷之一部分進行密碼輸入。 圖29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內座、室內側之手柄接頭、室內側桿式手柄分解而表示之剖面圖。 圖30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內側之手柄接頭放大表示之立體圖。 圖31係圖30之俯視圖。 圖32係沿著圖21之E-E線之放大剖面圖。 圖33(a)係沿著圖31之F-F線之放大剖面圖,(b)係圖33(a)之重要部分之放大圖。 圖34係表示藉由上述室內側之手柄接頭所進行之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調整狀態之剖面圖。 圖35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之組裝後之桿式手柄之摺疊狀況放大表示之前視圖。 圖36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之組合後,將鎖銷向後方拉出之密碼設定步驟1之狀況之放大剖面圖。 圖37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之組合後,將鎖銷反轉而進行密碼輸入,使其卡留之密碼設定步驟2之狀況之放大剖面圖。 圖38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之組合後,解除鎖銷之卡留而定位於原位置之密碼設定步驟3之狀況之放大剖面圖。 圖39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組合後,鎖銷之密碼設定側與非密碼設定側之動作狀態之放大剖面圖。 圖40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鎖板之鎖孔之卡爪與鎖銷之動作狀態之剖面圖,同圖40(a)係表示密碼設定前,圖40(b)係表示鎖銷之反轉後之密碼設定步驟1,圖40(c)係表示鎖銷之卡留狀態,圖40(d)係表示復位板之鎖銷之卡留解除後之鎖定狀態。 圖41係對應用於本發明之鎖具輸入密碼後,將解鎖操作分為步驟1~5而依序表示之剖面圖,各步驟之(a)係依序表示對鎖具輸入密碼後,按鈕之按壓狀況與鎖銷之動作狀態之剖面圖,各步驟之(b)係步驟1~5之各個(a)之俯視圖。 1‧‧‧門 2‧‧‧按鈕鎖 3‧‧‧室外座(殼體) 3a‧‧‧周壁 4‧‧‧室內座(殼體) 5‧‧‧桿式手柄(lever handle) 6‧‧‧桿式手柄(lever handle) 7‧‧‧段鎖 12‧‧‧按鈕 12a‧‧‧凸緣 13‧‧‧輸入按鈕 14‧‧‧按鈕插入孔 15‧‧‧顯示部 16‧‧‧鎖銷彈簧軸承 18‧‧‧鎖銷卡止槽 19‧‧‧鎖銷 27‧‧‧按鈕固定部 32‧‧‧鎖銷彈簧 33‧‧‧按鈕彈簧 34‧‧‧防探測板 35‧‧‧彎曲片 36‧‧‧彎曲片 37‧‧‧加強框 38‧‧‧加強框 39‧‧‧彈簧 42‧‧‧復位板基底 43‧‧‧復位板外殼 45‧‧‧通孔 46‧‧‧通孔 48‧‧‧連通孔 49‧‧‧連通孔 51‧‧‧栓銷 54‧‧‧彈簧 56‧‧‧鎖板 57‧‧‧鎖孔 59‧‧‧設定彈簧 60‧‧‧突片 61‧‧‧缺口槽 62‧‧‧卡合片 63‧‧‧離合機構 67‧‧‧輸入栓銷 68‧‧‧凸緣 69‧‧‧室外座外殼 69a‧‧‧凹部 70‧‧‧軸支突起 72‧‧‧離合齒輪內部 74‧‧‧變速齒輪 76‧‧‧方孔 79‧‧‧雙扭力彈簧 86‧‧‧離合器位移器彈簧 87‧‧‧角芯棒 88‧‧‧方孔 89‧‧‧環狀槽 91‧‧‧扣環 92‧‧‧環狀齒輪 93‧‧‧內部齒輪 95‧‧‧內部齒輪 96‧‧‧離合齒輪外部 97‧‧‧環狀齒輪 98‧‧‧設定彈簧 99‧‧‧離合齒輪室 101‧‧‧環狀槽 102‧‧‧軸筒部 105‧‧‧卡合面 106‧‧‧凹孔 107‧‧‧螺栓 111‧‧‧桿式鎖板 113‧‧‧彈簧 114‧‧‧凹槽 115‧‧‧手柄接頭 116‧‧‧套筒 117‧‧‧螺絲孔 118‧‧‧卡合齒 119‧‧‧長孔 120‧‧‧螺釘 123‧‧‧螺釘孔 124‧‧‧透孔 125‧‧‧螺釘孔 126‧‧‧螺釘 128‧‧‧固定螺絲 129‧‧‧螺桿軸 131‧‧‧凹部 132‧‧‧鎖銷插入槽 137‧‧‧通孔 138‧‧‧透孔 139‧‧‧段差孔 140‧‧‧螺釘 141‧‧‧凹部 142‧‧‧通孔 143‧‧‧手柄接頭 144‧‧‧軸部 145‧‧‧凹槽 146‧‧‧卡環 147‧‧‧方孔 148‧‧‧透孔 150‧‧‧長孔 151‧‧‧螺釘 152‧‧‧卡止壁 153‧‧‧卡止壁 154‧‧‧扭轉彈簧 156‧‧‧嵌合孔 159‧‧‧螺釘孔 160‧‧‧螺釘
权利要求:
Claims (27) [1] 一種按鈕鎖,其係包括:殼體,其可按壓地安裝有複數個按鈕,且配置於門之一側面;鎖板,其形成有複數個鎖孔,於解鎖時可沿與按鈕之按壓方向正交方向移動;板狀之鎖銷,其可沿上述按鈕之按壓方向移動地配置,具有可卡脫於上述鎖孔之開口緣部之卡合槽;復位板,其與上述鎖板平行地配置,可將內部之復位彈簧卡合於上述鎖銷而配置,可保持上述鎖銷之位置;段鎖,其可使鎖定插銷進退;及角芯棒,其連接於該段鎖,且可與桿式手柄一起動作;該按鈕鎖之特徵在於:於上述鎖板之移動區域配置有可經由該鎖板之動作將桿式手柄之位移連接分離於角芯棒之離合機構,於上述鎖板之鎖解除時,經由上述離合機構之離合動作,可將上述桿式手柄之位移傳達至角芯棒。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鎖板之鎖定動作時,停止上述離合機構之離合動作,阻斷桿式手柄相對於上述角芯棒之位移之傳達,使上述桿式手柄可空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殼體之表面可按壓地設置輸入按鈕,將該輸入按鈕連接於上述離合機構,於上述鎖板之鎖解除後,經由上述輸入按鈕之操作,使上述離合機構可動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上述離合機構包括:離合齒輪外部,其可與桿式手柄一起動作;變速齒輪,其可卡脫於該離合齒輪外部且可移動;離合齒輪內部,其可卡脫於該變速齒輪,且可將上述角芯棒裝接於一端部;及離合器位移器,其將一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鎖板,將另一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變速齒輪。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按鈕鎖,其中,將上述離合齒輪外部可一起動作地連結於上述桿式手柄,於其內側設置有可嚙合於上述變速齒輪之環狀齒輪。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按鈕鎖,其中,將上述變速齒輪可滑動地設置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與離合齒輪內部之間,且於其內側設置有大小異徑之兩個內部齒輪,將該內部齒輪設置為可嚙合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與離合齒輪內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按鈕鎖,其中,上述離合齒輪內部近接地配置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端部,設置有可嚙合於上述變速齒輪之小徑側之內部齒輪之齒輪、及可卡合上述角芯棒之方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按鈕鎖,其中,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係配置為可將中間部卡合於不動之軸支突起,可以該軸支突起為支點而朝內外方向擺動地設置,並且突設一對位移板,將該位移板設置為可卡合於上述變速齒輪之端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位移板設置卡合突起,並且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端面與變速齒輪之端面,形成有可卡合於上述卡合突起之凹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離合齒輪內部之周面設置有可裝接扣環之環狀槽,於該環狀槽之一部分設置連通於方孔之缺口槽,並且於角芯棒之角部形成切口槽,於該切口槽壓接有裝接於上述環狀槽之扣環。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外周面形成卡合面,於該卡合面可卡合地配置上述復位板之下端部,經由上述離合齒輪外部之旋轉可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上述復位板。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按鈕鎖,其中,經由上述復位板之上下移動,可將上述復位板內部之復位彈簧卡脫於上述鎖銷。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按鈕鎖,其中,使上述輸入按鈕可於室外側殼體之表面側移動地對其進行賦能,並且將輸入栓銷可滑動地插入至輸入按鈕之內部,將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可擺動地連結於該輸入栓銷。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鎖板之鎖定動作時,將輸入按鈕之後端部與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分開地配置,使藉由上述離合器位移器進行之離合動作可停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鎖板之鎖定解除後,當按壓操作輸入按鈕時,將輸入按鈕之後端部可卡合於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地設置,將該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卡合於上述鎖板之下端部,且使鎖板可朝解鎖方向移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按鈕鎖,其中,經由上述離合器位移器之上部與上述鎖板之下端部之卡合,可保持離合器位移器之擺動位移。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按鈕之內側,可上下移動地配置形成有可供鎖銷插入之鎖銷插入孔之防探測板,於上述輸入按鈕之後端部設置有彈簧卡合端,配置為於輸入按鈕之按壓操作時可將該彈簧卡合端卡合於防探測板之下端部,使防探測板可向上移動,並且可將鎖銷插入孔之開口緣部卡合於鎖銷。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復位板與鎖板上,將上述鎖銷裝接為可沿操作方向之周圍旋轉,並且可朝其操作方向移動。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鎖銷之兩側錯開彼此位置而形成兩個卡合槽,在沿操作方向之周圍反轉該鎖銷時,可卡脫於上述鎖孔之開口部周邊地裝接各卡合槽。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鎖銷之一端部形成密碼標記,並且於殼體外殼之鎖銷插入槽之一端部形成校對標記,使上述密碼標記與校對標記之位置一致,進行密碼設定。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將上述桿式手柄之基端部可旋轉地安裝於上述殼體,使上述桿式手柄之握持部可沿上述殼體之表面摺疊。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室外側殼體之外側與內側殼體之內側,連結有手柄接頭之一端部,於該手柄接頭之另一端部連結有室外側或室內側之桿式手柄之基端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各手柄接頭可卡脫地裝接有室外側桿式手柄或內側桿式手柄,沿手柄接頭之圓周方向可旋轉地裝接上述桿式手柄之基端部,成為可調整上述桿式手柄之安裝角度。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內周面、與可嵌合於該內周面之上述手柄接頭之外周面,沿軸方向形成有可相互嚙合之複數個卡合齒。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按鈕鎖,其中,將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之內周面形成為圓錐面狀,並且將上述手柄接頭之外周面形成為可嵌合於上述圓錐面之圓錐面狀。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各手柄接頭可沿軸方向移動地裝接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於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之移動時,解除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與上述手柄接頭之卡合,且使上述室外側及室內側桿式手柄成為可沿上述手柄接頭之圓周方向旋轉。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各手柄接頭可沿軸方向移動地螺固室外側或室內側桿式手柄,於上述桿式手柄進行軸方向移動時,可防止脫落地將上述桿式手柄裝接於各手柄接頭。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7357007B2|2008-04-15|Combination and key operated padlock with device for indicating the lock has been opened by a key US6928842B1|2005-08-16|Combination lock with key opening mechanism TWI564464B|2017-01-01|按鈕鎖 US7155944B1|2007-01-02|Combination lock and padlock combination with mechanism for visually indicating key opening permission US7155943B1|2007-01-02|Combination lock and padlock combination with mechanism for visually indicating key opening permission US20080098774A1|2008-05-01|Combination and key operated padlock with indicator for advising that the lock has been opened with a key US7565825B2|2009-07-28|Reset cradle for a quick rekey cylinder CN102834575B|2015-08-12|机械推压按钮锁定布置 US6295850B1|2001-10-02|Key-operated cylinder lock with removable plate tumbler container WO2004003321A1|2004-01-08|ボタン錠 US8366158B2|2013-02-05|Latch direction change structure of lock US20050155397A1|2005-07-21|Woven strap lock structure TWI461594B|2014-11-21|按鈕鎖 JP5319104B2|2013-10-16|ボタン錠 TWI381090B|2013-01-01|具有容納空間之掛鎖 EP1925764B1|2018-11-07|Handle for vehicle doors, handle and tool as well as proce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this handle NZ568587A|2010-08-27|A lock with an improved snib mechanism US20060021401A1|2006-02-02|Tubular lock having two-stage operable latch bolt mechanism KR200476806Y1|2015-04-07|슬립 기능을 갖는 회전동력 전달 구조체가 장착된 도어록 KR200358448Y1|2004-08-09|키실린더 겸용 다이얼 잠금장치 JP4508758B2|2010-07-21|ボタン錠 US11131114B2|2021-09-28|Trim assembly for a door lock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handle thereof US20020116967A1|2002-08-29|Lock core assembly US7043859B1|2006-05-16|Display sign card retainer AU2021202970A1|2021-06-03|A Lock Element for a Lock Cylinder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WO2013001691A1|2013-01-03| JP5052689B1|2012-10-17| TWI461594B|2014-11-21| JP2013011097A|2013-01-17|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3542797B2|2002-06-26|2004-07-14|株式会社長沢製作所|ボタン錠| TWI220910B|2003-03-14|2004-09-11|Ez Trend Technology Co Ltd|An electric handle| JP3891965B2|2003-07-08|2007-03-14|株式会社長沢製作所|複合錠| TWM258148U|2004-05-21|2005-03-01|Thase Entpr Co Ltd|Transmission device for door lock| TWM293304U|2006-02-17|2006-07-01|I Tek Metal Mfg Co Ltd|Clutch mechanism for door lock| TWI328069B|2007-11-23|2010-08-01||| JP5285524B2|2009-07-22|2013-09-11|株式会社アンセイ|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4812888B1|2010-05-31|2011-11-09|株式会社長沢製作所|ボタン錠|CN104594717B|2014-11-21|2017-01-18|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一种机械密码锁具|
法律状态:
2017-08-2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144080A|JP5052689B1|2011-06-29|2011-06-29|ボタン錠|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