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专利摘要:
提供一種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所述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可獲得具有感光度高、對比度高、與基板的密接性高的著色膜的彩色濾光片,且可獲得於將所得的彩色濾光片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中時液晶的比電阻良好的彩色濾光片。一種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含有:(A)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C)光聚合起始劑、(D)聚合性化合物。於通式(I)中,R1~R6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取代基,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 公开号:TW201300948A 申请号:TW100143841 申请日:2011-11-30 公开日:2013-01-01 发明作者:Soji Ishizaka;Junichi Ito;Kazumi Nii;Yoshihiko Fujie;Daisuke Sasaki 申请人:Fujifilm Corp; IPC主号:G03F7-00
专利说明:
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染料作為著色劑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作為製作液晶顯示裝置中所使用的彩色濾光片的方法之一,廣泛利用顏料分散法。顏料分散法存在有使用顏料分散於各種感光性組成物中而成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利用光刻法(photolithography)而製作彩色濾光片的方法。該方法由於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含有顏料而對於光或熱穩定,並且利用光刻法而進行圖案化(patterning),因此可充分地確保位置精度,成為適於製作液晶顯示裝置等中所使用的彩色濾光片等的方法。 作為彩色濾光片的製作中所使用的著色劑,不僅對顏料,而且對染料等顏料以外的色素化合物也進行了廣泛研究。其中,染料已知有吡咯亞甲基系染料、嘧啶偶氮系染料、吡唑偶氮系染料、氧雜蒽系染料等多種多樣的具有色素母體的化合物(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8-29297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7-039478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第3387541號公報)。 若使用染料作為著色劑,則由於染料自身的色純度或其色調的色度,於可提高畫像顯示時的顯示畫像的色調或亮度的方面有用。 而且,揭示了若使用特定的蒽醌化合物作為染料,則可獲得對比度(contrast)等優異的彩色濾光片(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1-108815號公報)。 而且,已知提出了包含有機溶劑可溶性染料、鹼可溶性黏合劑、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等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能夠以高感光度獲得矩形的圖案(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6-71890號公報)。而且,已知使用有染料等著色劑和具有不飽和基的特定結構的低分子黏合劑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可使耐溶劑性提高(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9-169231號公報)等。 然而,於為了使對比度、色再現性提高等而在液晶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中使用染料時,自防止產生串擾(crosstalk)的觀點考慮,要求電氣特性良好的彩色濾光片,期待可獲得電氣特性良好的著色圖案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先前技術而成的。亦即,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所述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可獲得具有感光度高、對比度高、與基板的密接性高的著色膜的彩色濾光片,且可獲得於將所得的彩色濾光片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中時液晶的比電阻良好的彩色濾光片。另外,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使用該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彩色濾光片而電氣特性良好、且畫像品質良好的液晶顯示裝置。 用以達成所述課題的具體手段如下所述。 <1> 一種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含有:(A)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C)光聚合起始劑、(D)聚合性化合物; [化1] 於通式(I)中,R1~R6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取代基,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 <2> 根據<1>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A)染料是下述通式(I-3)所表示的絡合化合物;通式(I-3) 於通式(I-3)中,R2及R5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48的烷基、碳數2~48的烯基、碳數6~48的芳基、碳數1~32的雜環基、氰基、硝基、碳數1~48的醯基、碳數2~48的烷氧基羰基、碳數7~32的芳氧基羰基、碳數1~48的胺甲醯基、碳數36以下的醯亞胺基、碳數1~48的烷基磺醯基、碳數6~48的芳基磺醯基、或碳數32以下的胺磺醯基,R3及R4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48的烷基、碳數2~48的烯基、碳數6~48的芳基、碳數1~32的雜環基、氰基、碳數1~48的醯基、碳數2~48的烷氧基羰基、碳數1~48的胺甲醯基、碳數2~48的羧醯胺基、碳數1~32的脲基、碳數36以下的醯亞胺基、碳數2~48的烷氧基羰基胺基、碳數1~48的磺醯胺基、碳數1~48的烷硫基、碳數6~48的芳硫基、碳數1~32的雜環硫基、碳數1~48的烷基磺醯基、碳數6~48的芳基磺醯基、或碳數32以下的胺磺醯基,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碳數1~48的烷基、碳數6~48的芳基、或碳數1~32的雜環基,Ma表示Zn、Mg、Si、Pt、Pd、Cu、Ni、Co、B或VO,X3及X4分別獨立為NRa(此處,Ra為氫原子、碳數1~36的烷基、或碳數1~24的雜環基)或氧原子,Y1及Y2分別獨立為NRb(此處,Rb為氫原子或碳數1~36的烷基)、氮原子、或碳原子,X5是經由氧原子或氮原子而鍵結的基,R8及R9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36的烷基、碳數6~36的芳基、碳數1~24的雜環基、碳數1~36的烷氧基、或碳數1~36的烷基胺基,a為0或1。 <3> 根據<1>或<2>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更包含:(E)具有蒽-9,10-二酮骨架的蒽醌化合物。 <4> 根據<1>~<3>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是具有2個以上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 [化2] 於通式(2)中,R表示氫原子或烷基,A表示-CO-或-CH2-。 <5> 根據<1>~<4>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是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3] 於通式(1)中,R表示氫原子或烷基,A表示-CO-或-CH2-;L表示n價連結基,n表示2~6的整數。 <6> 根據<1>~<5>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以重量基準計,所述(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含量相對於所述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而言為0.1%~20%。 <7> 根據<1>~<6>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以重量基準計,所述(A)染料的含量相對於所述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而言為0.1%~30%。 <8> 根據<1>~<7>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C)光聚合起始劑是具有肟結構的化合物。 <9> 根據<1>~<8>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C)光聚合起始劑是下述通式(III)所表示的肟化合物; [化4] 於通式(III)中,X1、X2及X3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烷基,R1表示-R、-OR、-COR、-SR、-CONRR'、或-CN,R2及R3分別獨立地表示-R、-OR、-COR、-SR、或-NRR';R及R'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芳基、芳烷基、或雜環基,該些基亦可被選自由鹵素原子及雜環基所構成的群組的1個以上取代,構成該烷基、及芳烷基中的烷基鏈的碳原子的1個以上亦可被取代為不飽和鍵、醚鍵、或酯鍵,R及R'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環。 <10> 根據<1>~<8>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C)光聚合起始劑是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肟化合物; [化5] 於通式(II)中,R22表示1價取代基;A22表示2價連結基,Ar表示芳基;n為0~5的整數;X22表示1價取代基,於n為2~4的整數的情況時,多個存在的X22可相同亦可不同。 <11> 一種彩色濾光片,其使用根據<1>~<10>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而成。 <12> 一種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其具有:著色層形成步驟,將根據<1>~<10>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賦予至支撐體上而形成著色層;曝光步驟,對該著色層進行圖案形狀的曝光而形成潛影;顯影步驟,對所述形成了潛影的著色層進行顯影而形成圖案。 <13>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具備根據<11>所述的彩色濾光片。 [發明的效果] 通過本發明,可提供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所述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可獲得具有感光度高、對比度高、與基板的密接性高的著色膜的彩色濾光片,且可獲得於將所得的彩色濾光片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中時液晶的比電阻良好的彩色濾光片。另外,可提供使用該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彩色濾光片而電氣特性良好、且畫像品質良好的液晶顯示裝置。 以下,對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加以詳細的說明,且對使用該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顯示裝置加以詳細的說明。 <著色感光性組成物>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含有:(A)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C)光聚合起始劑、(D)聚合性化合物。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可視需要進一步使用鹼可溶性樹脂等黏合劑、有機溶劑、及各種添加劑而構成。 以下,對構成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各成分加以詳細說明。另外,於以下中,有時將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簡稱為“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或“著色組成物”。 另外,於本說明書中,使用“~”而表示的數值範圍表示其下限值以上、其上限值以下的範圍。 於本說明書中的基(原子團)的表述中,未記載經取代及未經取代的表述包含不具有取代基的基(原子團)以及具有取代基的基(原子團)。例如,所謂“烷基”,不僅僅包含不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未經取代的烷基),而且亦包含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經取代的烷基)。 而且,所謂烷基,若無特別的說明,則是直鏈、支鏈、或環狀烷基的總稱。 於本發明中所謂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是自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整體除去溶劑的成分的累積計量。 <(A)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包含1種以上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以下適宜稱為“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亦可包含2種以上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 以下,對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加以說明。 [化6] 於通式(I)中,R1、R2、R3、R4、R5、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取代基,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 於通式(I)中,作為R1~R6所表示的1價取代基,分別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烷基(優選為碳數1~48的直鏈、支鏈、或環狀的烷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直鏈、支鏈、或環狀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三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2-乙基己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1-降冰片基、1-金剛烷基)、烯基(優選為碳數2~48的烯基,更優選為碳數2~18的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3-丁烯-1-基)、芳基(優選為碳數6~48的芳基,更優選為碳數6~24的芳基,例如:苯基、萘基)、雜環基(優選為碳數1~32的雜環基,更優選為碳數1~18的雜環基,例如:2-噻吩基、4-吡啶基、2-呋喃基、2-嘧啶基、1-吡啶基、2-苯並噻唑基、1-咪唑基、1-吡唑基、苯並三唑-1-基)、矽烷基(優選為碳數3~38的矽烷基,更優選為碳數3~18的矽烷基,例如:三甲基矽烷基、三乙基矽烷基、三丁基矽烷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基、第三己基二甲基矽烷基)、羥基、氰基、硝基、烷氧基(優選為碳數1~48的烷氧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1-丁氧基、2-丁氧基、異丙氧基、第三丁氧基、十二烷基氧基,而且若為環烷基氧基,例如:環戊基氧基、環己基氧基)、芳氧基(優選為碳數6~48的芳氧基,更優選為碳數6~24的芳氧基,例如:苯氧基、1-萘氧基)、雜環氧基(優選為碳數1~32的雜環氧基,更優選為碳數1~18的雜環氧基,例如:1-苯基四唑-5-氧基、2-四氫吡喃基氧基)、矽烷氧基(優選為碳數1~32的矽烷氧基,更優選為碳數1~18的矽烷氧基,例如:三甲基矽烷氧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氧基、二苯基甲基矽烷氧基)、醯氧基(優選為碳數2~48的醯氧基,更優選為碳數2~24的醯氧基,例如:乙醯氧基、特戊醯氧基、苯甲醯氧基、十二醯基氧基)、烷氧基羰氧基(優選為碳數2~48的烷氧基羰氧基,更優選為碳數2~24的烷氧基羰氧基,例如:乙氧基羰氧基、第三丁氧基羰氧基),而且,若為環烷基氧基羰氧基,例如:環己基氧基羰氧基)、芳氧基羰氧基(優選為碳數7~32的芳氧基羰氧基,更優選為碳數7~24的芳氧基羰氧基,例如:苯氧基羰氧基)、胺甲醯基氧基(優選為碳數1~48的胺甲醯基氧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胺甲醯基氧基,例如:N,N-二甲基胺甲醯基氧基、N-丁基胺甲醯基氧基、N-苯基胺甲醯基氧基、N-乙基-N-苯基胺甲醯基氧基)、胺磺醯基氧基(優選為碳數1~32的胺磺醯基氧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胺磺醯基氧基,例如:N,N-二乙基胺磺醯基氧基、N-丙基胺磺醯基氧基)、烷基磺醯氧基(優選為碳數1~38的烷基磺醯氧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烷基磺醯氧基,例如:甲基磺醯氧基、十六烷基磺醯氧基、環己基磺醯氧基)、芳基磺醯基氧基(優選為碳數6~32的芳基磺醯基氧基,更優選為碳數6~24的芳基磺醯基氧基,例如:苯基磺醯氧基)、醯基(優選為碳數1~48的醯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醯基,例如:甲醯基、乙醯基、特戊醯基、苯甲醯基、十四醯基、環己醯基)、烷氧基羰基(優選為碳數2~48的烷氧基羰基,更優選為碳數2~24的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十八烷氧基羰基、環己基氧基羰基、2,6-二-第三丁基-4-甲基環己基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優選為碳數7~32的芳氧基羰基,更優選為碳數7~24的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胺甲醯基(優選為碳數1~48的胺甲醯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胺甲醯基,例如:胺甲醯基、N,N-二乙基胺甲醯基、N-乙基-N-辛基胺甲醯基、N,N-二丁基胺甲醯基、N-丙基胺甲醯基、N-苯基胺甲醯基、N-甲基-N-苯基胺甲醯基、N,N-二環己基胺甲醯基)、胺基(優選為碳數32以下的胺基,更優選為碳數24以下的胺基,例如:胺基、甲基胺基、N,N-二丁基胺基、十四烷基胺基、2-乙基己基胺基、環己基胺基)、苯胺基(優選為碳數6~32的苯胺基,更優選為6~24的苯胺基,例如:苯胺基、N-甲基苯胺基)、雜環胺基(優選為碳數1~32的雜環胺基,更優選為1~18的雜環胺基,例如:4-吡啶基胺基)、羧醯胺基(優選為碳數2~48的羧醯胺基,更優選為2~24的羧醯胺基,例如:乙醯胺基、苯甲醯胺基、十四烷醯胺基、特戊醯基醯胺基、環己烷醯胺基)、脲基(優選為碳數1~32的脲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脲基,例如:脲基、N,N-二甲基脲基、N-苯基脲基)、醯亞胺基(優選為碳數36以下的醯亞胺基,更優選為碳數24以下的醯亞胺基,例如:N-琥珀醯亞胺基、N-鄰苯二甲醯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胺基(優選為碳數2~48的烷氧基羰基胺基,更優選為碳數2~24的烷氧基羰基胺基,例如:甲氧基羰基胺基、乙氧基羰基胺基、第三丁氧羰基胺基、十八烷氧基羰基胺基、環己基氧基羰基胺基)、芳氧基羰基胺基(優選為碳數7~32的芳氧基羰基胺基,更優選為碳數7~24的芳氧基羰基胺基,例如:苯氧基羰基胺基)、磺醯胺基(優選為碳數1~48的磺醯胺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磺醯胺基,例如:甲基磺醯胺基、丁基磺醯胺基、苯基磺醯胺基、十六烷基磺醯胺基、環己基磺醯胺基)、胺磺醯胺基(優選為碳數1~48的胺磺醯胺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胺磺醯胺基,例如:N,N-二丙基胺磺醯胺基、N-乙基-N-十二烷基胺磺醯胺基)、偶氮基(優選為碳數1~32的偶氮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偶氮基,例如:苯基偶氮基、3-吡唑基偶氮基)、烷硫基(優選為碳數1~48的烷硫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辛硫基、環己硫基)、芳硫基(優選為碳數6~48的芳硫基,更優選為碳數6~24的芳硫基,例如:苯硫基)、雜環硫基(優選為碳數1~32的雜環硫基,更優選為碳數1~18的雜環硫基,例如:2-苯並噻唑基硫基、2-吡啶基硫基、1-苯基四唑基硫基)、烷基亞磺醯基(優選為碳數1~32的烷基亞磺醯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烷基亞磺醯基,例如:十二烷基亞磺醯基)、芳基亞磺醯基(優選為碳數6~32的芳基亞磺醯基,更優選為碳數6~24的芳基亞磺醯基,例如:苯基亞磺醯基)、烷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1~48的烷基磺醯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烷基磺醯基,例如: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丙基磺醯基、丁基磺醯基、異丙基磺醯基、2-乙基己基磺醯基、十六烷基磺醯基、辛基磺醯基、環己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6~48的芳基磺醯基,更優選為碳數6~24的芳基磺醯基,例如:苯基磺醯基、1-萘基磺醯基)、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32以下的胺磺醯基,更優選為碳數24以下的胺磺醯基,例如:胺磺醯基、N,N-二丙基胺磺醯基、N-乙基-N-十二烷基胺磺醯基、N-乙基-N-苯基胺磺醯基、N-環己基胺磺醯基)、磺基、膦醯基(優選為碳數1~32的膦醯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膦醯基,例如:苯氧基膦醯基、辛氧基膦醯基、苯基膦醯基)、或膦基胺基(優選為碳數1~32的膦基胺基,更優選為碳數1~24的膦基胺基,例如:二乙氧基膦基胺基、二辛氧基膦基胺基)。 於上述1價取代基是可進一步被取代的基的情況時,亦可被上述各基(以下稱為取代基R)的任意基而進一步取代。另外,於具有2個以上取代基R的情況時,該些取代基R可相同亦可不同。 於通式(I)中,R1與R2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R2與R3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R4與R5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R5與R6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另外,所形成的環存在有飽和環或不飽和環。該5員、6員、或7員的飽和環或不飽和環例如可列舉吡咯環、呋喃環、噻吩環、吡唑環、咪唑環、三唑環、噁唑環、噻唑環、吡咯烷環、呱啶環、環戊烯環、環己烯環、苯環、吡啶環、吡嗪環、噠嗪環,優選列舉苯環、吡啶環。 於所形成的5員、6員、及7員的環是可進一步被取代的基的情況時,亦可被所述取代基R的任意基所取代,於被2個以上取代基R取代的情況時,該些取代基R可相同亦可不同。 另外,優選R1與R6並不形成環。 而且,於通式(I)中,R7為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的情況時,該些的優選範圍與前述的作為R1~R6的1價取代基的例而列舉的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的優選範圍相同。 於通式(I)中,作為所述R1及R6,於上述中分別獨立地優選為烷基胺基、芳基胺基、羧醯胺基、脲基、醯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胺基、磺醯胺基,更優選為羧醯胺基、脲基、烷氧基羰基胺基、磺醯胺基,進一步更優選為羧醯胺基、脲基、烷氧基羰基胺基、磺醯胺基,特別優選為羧醯胺基、脲基。 於通式(I)中,作為所述R2及R5,於上述中分別獨立地優選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胺甲醯基、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腈基、醯亞胺基、胺甲醯基磺醯基,更優選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胺甲醯基、烷基磺醯基、腈基、醯亞胺基、胺甲醯基磺醯基,進一步更優選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胺甲醯基、腈基、醯亞胺基、胺甲醯基磺醯基,特別優選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胺甲醯基。 於通式(I)中,作為所述R3及R4,於上述中分別獨立地優選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雜環基,更優選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 於通式(I)中,作為R3及R4所表示的烷基,優選為碳數1~12的直鏈、支鏈、或環狀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烷基,更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及苄基,更優選為碳數1~12的支鏈或環狀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烷基,更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異丙基、環丙基、異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進一步更優選為碳數1~12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第二或第三烷基,更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異丙基、環丙基、異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環己基。 於通式(I)中,作為R3及R4所表示的芳基,優選列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萘基,更優選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 作為R3及R4表示雜環基的情況時的該雜環基,優選列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2-噻吩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4-吡啶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3-吡啶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2-吡啶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2-呋喃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2-嘧啶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2-苯並噻唑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1-咪唑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1-吡唑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並三唑-1-基,更優選列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2-噻吩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4-吡啶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2-呋喃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2-嘧啶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1-吡啶基。 其次,對形成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的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加以說明。 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若為可形成絡合物的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則可為任意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包含2價金屬原子、2價金屬氧化物、2價金屬氫氧化物、或2價金屬氯化物。至於金屬或金屬化合物,例如除了Zn、Mg、Si、Sn、Rh、Pt、Pd、Mo、Mn、Pb、Cu、Ni、Co、Fe、B等以外,亦包含AICl3、InCl3、FeCl3、TiCl2、SnCl2、SiCl2、GeCl2等金屬氯化物,TiO、VO等金屬氧化物,Si(OH)2等金屬氫氧化物。 於該些中,自絡合物的穩定性、分光特性、耐熱、耐光性、及製造適合性等觀點考慮,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優選為Fe、Zn、Mg、Si、Pt、Pd、Mo、Mn、Cu、Ni、Co、TiO、B、或VO,更優選為Fe、Zn、Mg、Si、Pt、Pd、Cu、Ni、Co、B、或VO,最優選為Fe、Zn、Cu、Co、B、或VO。該些中特別優選Zn。 於所述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中,優選的態樣如下所示。 亦即,可列舉如下的態樣:於通式(I)中,R1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烷基、烯基、芳基、雜環基、矽烷基、羥基、氰基、烷氧基、芳氧基、雜環氧基、醯基、烷氧基羰基、胺甲醯基、胺基、苯胺基、雜環胺基、羧醯胺基、脲基、醯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胺基、芳氧基羰基胺基、磺醯胺基、偶氮基、烷硫基、芳硫基、雜環硫基、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或膦基胺基,R2及R5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烯基、芳基、雜環基、羥基、氰基、硝基、烷氧基、芳氧基、雜環氧基、醯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胺甲醯基、醯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胺基、磺醯胺基、偶氮基、烷硫基、芳硫基、雜環硫基、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或胺磺醯基,R3及R4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烯基、芳基、雜環基、矽烷基、羥基、氰基、烷氧基、芳氧基、雜環氧基、醯基、烷氧基羰基、胺甲醯基、苯胺基、羧醯胺基、脲基、醯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胺基、磺醯胺基、偶氮基、烷硫基、芳硫基、雜環硫基、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胺磺醯基、或膦基胺基,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表示Zn、Mg、Si、Pt、Pd、Mo、Mn、Cu、Ni、Co、TiO、B、或VO。 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更優選的態樣如下所示。 亦即,可列舉如下的態樣:於所述通式(I)中,R1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烷基、烯基、芳基、雜環基、氰基、醯基、烷氧基羰基、胺甲醯基、胺基、雜環胺基、羧醯胺基、脲基、醯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胺基、芳氧基羰基胺基、磺醯胺基、偶氮基、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或膦基胺基,R2及R5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烯基、芳基、雜環基、氰基、硝基、醯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胺甲醯基、醯亞胺基、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或胺磺醯基,R3及R4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烷基、烯基、芳基、雜環基、氰基、醯基、烷氧基羰基、胺甲醯基、羧醯胺基、脲基、醯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胺基、磺醯胺基、烷硫基、芳硫基、雜環硫基、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或胺磺醯基,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表示Zn、Mg、Si、Pt、Pd、Cu、Ni、Co、B或VO。 所述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的優選態樣是下述通式(I-1)、通式(I-2)、以及通式(I-3)所表示的絡合化合物。 [化7] 通式(I-1) 於所述通式(I-1)中,R1、R2、R3、R4、R5、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取代基。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Ma表示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X1表示可鍵結於Ma上的基,X2表示為了中和Ma的電荷所必須的基。另外,X1與X2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 通式(I-1)中的R1~R6分別與通式(I)中的R1~R6同義,優選的態樣亦相同。 通式(I-1)中的Ma表示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與所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絡合物”中的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同義,其優選的範圍亦相同。 通式(I-1)中的R7與通式(I)中的R7同義,優選的態樣亦相同。 通式(I-1)中的X1若為可鍵結於Ma上的基則可為任意基,可列舉源自水、醇類(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等、另外“金屬螯合物”[1]阪口武一、上野景平著(1995年南江堂(Nankodo Co.,Ltd.))、同[2](1996年)、同[3](1997年)等中所記載的化合物的基。其中,於製造的方面而言,優選為水、羧酸化合物、醇類、胺化合物、及醯胺化合物,更優選為水、羧酸化合物、及醯胺化合物。 通式(I-1)中的X2表示為了中和Ma的電荷所必須的基,例如可列舉鹵素原子、羥基、羧酸基、磷酸基、磺酸基、R-CONHCO-R(R分別獨立為烷基、芳基、雜環基)、及R-CONHSO2-R(R分別獨立為烷基、芳基、雜環基)等,其中,於製造的方面而言,優選為鹵素原子、羥基、羧酸基、磺酸基、R-CONHCO-R、及R-CONHSO2-R,更優選為羥基、羧酸基、及R-CONHCO-R。 通式(I-1)中的X1與X2亦可相互鍵結而與Ma一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所形成的5員、6員、及7員的環可為飽和環亦可為不飽和環。而且,5員、6員、及7員的環可僅包含碳原子及氫原子,亦可為具有至少1個選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的原子的雜環。 [化8] 通式(I-2) 於所述通式(I-2)中,R1、R2、R3、R4、R5、R6、R8、R9、R10、R11、R12、及R13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取代基。R7及R14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Ma表示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 通式(I-2)中的R1~R6分別與通式(I)中的R1~R6同義,優選的態樣亦相同。 通式(I-2)中的R8~R13所表示的1價取代基分別與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的R1~R6所表示的1價取代基同義,其優選的態樣亦相同。通式(I-2)所表示的化合物的R8~R13所表示的1價取代基為可進一步被取代的基的情況時,可被前述的取代基R的任意基取代,於被2個以上取代基R取代的情況時,該些取代基R可相同亦可不同。 通式(I-2)中的R7與通式(I)中的R7同義,優選的態樣亦相同。 通式(I-2)中的R14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R14的優選的範圍與所述R7的優選的範圍相同。於R14為可進一步被取代的基的情況時,可被前述的取代基R的任意基取代,於被2個以上取代基R取代的情況時,該些取代基R可相同亦可不同。 通式(I-2)中的Ma表示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與所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絡合物”中的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同義,其優選的範圍亦相同。 通式(I-2)中的R8與R9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飽和環或不飽和環,R9與R10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飽和環或不飽和環,R11與R12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飽和環或不飽和環,R12與R13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飽和環或不飽和環。所形成的飽和環或不飽和環與由R1與R2、R2與R3、R4與R5、及R5與R6所形成的飽和環或不飽和環同義,優選例亦相同。 而且,優選通式(I-2)中的R1並不與R8或R13形成環,優選R6並不與R8或R13形成環。 [化9] 通式(I-3) 於所述通式(I-3)中,R2、R3、R4、及R5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取代基,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R8及R9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烯基、芳基、雜環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胺基、芳基胺基、或雜環胺基。Ma表示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X3及X4分別獨立地表示NRa(Ra表示氫原子、烷基、烯基、芳基、雜環基、醯基、烷基磺醯基、或芳基磺醯基)、氧原子、或硫原子。Y1及Y2分別獨立地表示NRb(Rb表示氫原子、烷基、烯基、芳基、雜環基、醯基、烷基磺醯基、或芳基磺醯基)、氧原子、硫原子、或碳原子。 X5表示可與Ma鍵結的基,a表示0、1、或2。R8與Y1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R9與Y2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 通式(I-3)中的R2~R5及R7分別與通式(I)中的R2~R5及R7同義,優選的態樣亦相同。 通式(I-3)中的Ma表示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與所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絡合物中的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同義,其優選的範圍亦相同。 於通式(I-3)中,R8及R9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優選為碳數1~36的直鏈、支鏈、或環狀的烷基,更優選為1~12的直鏈、支鏈、或環狀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己基、2-乙基己基、十二烷基、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1-金剛烷基)、烯基(優選為碳數2~24的烯基,更優選為2~12的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3-丁烯-1-基)、芳基(優選為碳數6~36的芳基,更優選為6~18的芳基,例如:苯基、萘基)、雜環基(優選為碳數1~24的雜環基,更優選為1~12的雜環基,例如:2-噻吩基、4-吡定基、2-呋喃基、2-嘧啶基、1-吡啶基、2-苯並噻唑基、1-咪唑基、1-吡唑基、苯並三唑-1-基)、烷氧基(優選為碳數1~36的烷氧基,更優選為1~18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己氧基、2-乙基己氧基、十二烷基氧基、環己基氧基)、芳氧基(優選為碳數6~24的芳氧基,更優選為1~18的芳氧基,例如:苯氧基、萘氧基)、烷基胺基(優選為碳數1~36的烷基胺基,更優選為1~18的烷基胺基,例如: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丙基胺基、丁基胺基、己基胺基、2-乙基己基胺基、異丙基胺基、第三丁基胺基、第三辛基胺基、環己基胺基、N,N-二乙基胺基、N,N-二丙基胺基、N,N-二丁基胺基、N-甲基-N-乙基胺基)、芳基胺基(優選為碳數6~36的芳基胺基,更優選為6~18的芳基胺基,例如:苯基胺基、萘基胺基、N,N-二苯基胺基、N-乙基-N-苯基胺基)、或雜環胺基(優選為碳數1~24的雜環胺基,更優選為1~12的雜環胺基,例如:2-胺基吡咯基、3-胺基吡唑基、2-胺基吡啶基、3-胺基吡啶基)。 於通式(I-3)中,R8及R9所表示的烷基、烯基、芳基、雜環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胺基、芳基胺基、或雜環胺基是可進一步被取代的基的情況時,可被所述取代基R的任意基取代,於被2個以上取代基R取代的情況時,該些取代基R可相同亦可不同。 於通式(I-3)中,X3及X4分別獨立地表示NRa、氧原子、或硫原子。Ra表示氫原子、烷基(優選為碳數1~36的直鏈、支鏈、或環狀的烷基,更優選為1~12的直鏈、支鏈、或環狀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己基、2-乙基己基、十二烷基、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1-金剛烷基)、烯基(優選為碳數2~24的烯基,更優選為2~12的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3-丁烯-1-基)、芳基(優選為碳數6~36的芳基,更優選為6~18的芳基,例如:苯基、萘基)、雜環基(優選為碳數1~24的雜環基,更優選為1~12的雜環基,例如:2-噻吩基、4-吡啶基、2-呋喃基、2-嘧啶基、1-吡啶基、2-苯並噻唑基、1-咪唑基、1-吡唑基、苯並三唑-1-基)、醯基(優選為碳數1~24的醯基,更優選為2~18的醯基,例如:乙醯基、特戊醯基、2-乙基己基、苯甲醯基、環己醯基)、烷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1~24的烷基磺醯基,更優選為1~18的烷基磺醯基,例如: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異丙基磺醯基、環己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6~24的芳基磺醯基,更優選為6~18的芳基磺醯基,例如:苯基磺醯基、萘基磺醯基)。而且,於Ra可被取代的情況時,亦可進一步被取代基取代,於被多個取代基取代的情況時,該些取代基可相同亦可不同。 優選X3及X4分別獨立為氧原子或硫原子,特別優選X3及X4均為氧原子。 於通式(I-3)中,Y1及Y2分別獨立地表示NRb、硫原子、或碳原子,Rb與所述X3中的Ra同義。 優選Y1及Y2分別獨立為NRb(Rb為氫原子或碳數1~8的烷基),特別優選Y1及Y2均為NH。 於通式(I-3)中,R8與Y1亦可相互鍵結而與R8、Y1、及碳原子一同形成5員環(例如:環戊烷、吡咯烷、四氫呋喃、二氧戊環、四氫噻吩、吡咯、呋喃、噻吩、吲哚、苯並呋喃、苯並噻吩)、6員環(例如:環己烷、呱啶、呱嗪、嗎啉、四氫吡喃、二噁烷、硫化環戊烷、二噻烷、苯、呱啶、呱嗪、噠嗪、喹啉、喹唑啉)、或7員環(例如:環庚烷、六亞甲基亞胺)。 於通式(I-3)中,R9與Y2亦可相互鍵結而與R9、Y2、及碳原子一同形成5員、6員、或7員的環。所形成的5員、6員、及7員的環可列舉所述R8與Y1及碳原子所形成的環中的1個鍵變化為雙鍵的環。 於通式(I-3)中,R8與Y1、及R9與Y2鍵結所形成的5員、6員、及7員的環是可進一步被取代的環的情況時,可被所述取代基R的任意基中所說明的基取代,於被2個以上取代基R取代的情況時,該些取代基R可相同亦可不同。 於通式(I-3)中,X5表示可與Ma鍵結的基,可列舉與所述通式(I-1)中的X2相同的基。X5優選為總碳數1~20,特別優選為總碳數1~10,且優選為以雜原子(例如:O、N或S)與金屬(Ma)鍵結的基。 a表示0、1、或2。於a為2的情況時,2個X5可相互相同亦可不同。 將通式(I-3)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優選態樣表示如下。亦即,R2~R5、R7、及Ma分別為包含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與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的絡合物的優選態樣,X3及X4分別獨立為NRa(Ra為氫原子、烷基、雜環基)或氧原子,Y1及Y2分別獨立為NRb(Rb為氫原子或烷基)、氮原子、或碳原子,X5為經由氧原子或氮原子而鍵結的基,R8及R9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芳基、雜環基、烷氧基、或烷基胺基,或者R8與Y1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或6員環,R9與Y2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或6員環,a表示0或1的態樣。 將通式(I-3)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更優選的態樣表示如下。亦即,R2~R5、R7、Ma分別為包含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與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的絡合物的優選態樣,X3及X4為氧原子,Y1為NH,Y2為氮原子,X5為經由氧原子或氮原子而鍵結的基,R8及R9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芳基、雜環基、烷氧基、或烷基胺基,或者R8與Y1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或6員環,R9與Y2相互鍵結而形成5員或6員環,a表示0或1的態樣。 將通式(I-3)所表示的化合物的進一步更優選的態樣表示如下。亦即,R2及R5分別獨立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數7~32的芳氧基羰基,R3及R4分別獨立為苯基,R7為氫原子,R8及R9分別獨立為碳數6~36的經取代的苯基或碳數1~36的烷基,Ma為Zn,X3及X4分別獨立為氧原子,Y1及Y2分別獨立為NH,X5為-OC(O)CH3或下述基的態樣。 所述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的優選態樣的所述通式(I-1)、通式(I-2)以及通式(I-3)所表示的絡合化合物中,所述通式(I-3)所表示的絡合化合物是特別優選的樣態。 以下,表示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所述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的具體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些具體例。 另外,於下述的例示化合物43~例示化合物45中,a/b以及a/b/c表示各個構成成分的重量比。 [化10] [化11] [化12] [化13] [化14] [化15] [化16] 該些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的例示化合物中,例示化合物(46)~例示化合物(50)是通式(I-1)的例示化合物,例示化合物(51)是通式(I-2)的例示化合物,例示化合物(1)~例示化合物(45)是通式(I-3)的例示化合物。 而且,除了上述例示化合物以外,亦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2008-292970號公報中所記載的例示化合物(Ia-3)~例示化合物(Ia-83)、例示化合物(Ia-1)~例示化合物(IIa-20)、例示化合物(I-1)~例示化合物(I-36)、例示化合物(II-1)~例示化合物(II-11)、及例示化合物(III-1)~例示化合物(III-103)、日本專利第3324279號公報中所記載的例示化合物(I-1)~例示化合物(I-35)、日本專利第3279035號公報中所記載的例示化合物(I-1)~例示化合物(I-13)、日本專利特開平11-256057號公報中所記載的例示化合物(2-1)~例示化合物(2-32)、例示化合物(3-1)~例示化合物(3-32)、例示化合物(4-1)~例示化合物(4-26)、及例示化合物(5-1)~例示化合物(5-26)、日本專利特開2005-77953號公報中所記載的例示化合物(I-1)~例示化合物(I-6)、及例示化合物(VII-1)~例示化合物(VII-8)、日本專利特開平11-352686號公報中所記載的例示化合物(1-1)~例示化合物(1-45)、日本專利特開2000-19729號公報中所記載的例示化合物(1-1)~例示化合物(1-50)、及日本專利特開平11-352685號公報中所記載的例示化合物(1-1)~例示化合物(1-45)等作為本申請中的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的例子。 以重量基準計,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所述(A)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的含量相對於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而言優選為0.1%~30%,更優選為0.5%~20%。藉由使其為該範圍,可獲得良好的色濃度(例如適於進行液晶表示的色濃度),若為50 wt%以下,則於像元的圖案化變良好的方面有利。 (其他染料)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亦可更包含所述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以外的公知染料。 作為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所亦可包含的其他染料,可列舉吡唑偶氮系染料、苯胺基偶氮系染料、三苯基甲烷系染料、蒽醌系染料、蒽吡啶酮系染料、苯亞甲基系染料、氧雜菁系染料、吡唑並三唑偶氮系染料、吡啶酮偶氮系染料、花菁系染料、吩噻嗪系染料、吡咯並吡唑甲亞胺系染料、氧雜蒽系染料、方酸菁(squarylium)系染料、酞菁系染料、苯並吡喃系染料、及靛藍系染料。 作為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所亦可包含的其他染料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昭64-9040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4-91102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9430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6-11614號公報、日本專利特登2592207號、美國專利第4,808,501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5,667,920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5,059,500號說明書、日本專利特開平5-33320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6-3518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6-5111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6-19482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211599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4-249549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0-123316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1-30228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7-28610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1-482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15522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2977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14621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1-34343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62416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1422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1422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14222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1422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302224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7375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17912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8-15153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6-230210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染料。 <(E)蒽醌化合物>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所亦可包含的其他染料優選為(E)具有蒽-9,10-二酮骨架的蒽醌化合物的至少一種的染料。 由於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含有所述蒽醌化合物,雖然理由並不確定,但在將該著色感光性組成物適用於彩色濾光片中的情況時,可有效地提高對比度。 本發明中的(E)具有蒽-9,10-二酮骨架的蒽醌化合物(以下簡稱為“蒽醌化合物”)是於400 nm~700 nm具有極大吸收的化合物,於本發明中優選於500 nm~700 nm具有極大吸收的蒽醌化合物,特別優選於550 nm~700 nm具有極大吸收的蒽醌化合物。若為具有此種極大吸收的蒽醌化合物,則於結構上並無特別限定,於將著色感光性組成物適用於彩色濾光片中的情況時的對比度提高效果優異。 本發明中的蒽醌化合物中,優選下述通式(IX)所表示的二胺基蒽醌化合物。 該二胺基蒽醌化合物中,自吸收特性的觀點考慮,更優選為下述通式(X)所表示的化合物,而且自熱穩定性的觀點考慮,更優選為下述通式(XI)所表示的化合物,另外自兼顧吸收特性與熱穩定性的觀點考慮,特別優選下述通式(XII)或下述通式(XIII)所表示的化合物。 首先,對下述通式(IX)所表示的胺基蒽醌化合物加以說明。 [化17] 於所述通式(IX)中,R11a及R12a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R11a與R12a並不同時表示氫原子。 R11a、R12a所表示的烷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烷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烷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0的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六烷基、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等。 R11a、R12a所表示的芳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基,更優選為碳數6~20的芳基,特別優選為碳數6~12的芳基,例如可列舉:苯基、鄰甲基苯基、對甲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聯苯基、2,6-二溴苯基、萘基、蒽基、菲基等。 R11a、R12a所表示的雜環基優選為碳數1~30的雜環基,更優選為碳數1~12的雜環基,雜原子包括例如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雜環基例如可列舉咪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呋喃基、噻吩基、苯並噁唑基、苯並咪唑基、苯並噻唑基、萘並噻唑基、苯並噁唑基、哢唑基、吖庚因基等。 而且,R11a、R12a所表示的烷基、芳基、雜環基亦可進一步具有取代基。 具有取代基的情況時的取代基例如可列舉烷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烷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烷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0的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六烷基、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等)、烯基(優選為碳數2~30的烯基,更優選為碳數2~20的烯基,特別優選為碳數2~10的烯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烯丙基、2-丁烯基、3-戊烯基等)、炔基(優選為碳數2~30的炔基,更優選為碳數2~20的炔基,特別優選為碳數2~10的炔基,例如可列舉炔丙基、3-戊炔基等)、芳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基,更優選為碳數6~20的芳基,特別優選為碳數6~12的芳基,例如可列舉苯基、對甲基苯基、聯苯基、萘基、蒽基、菲基等)、胺基(優選為碳數0~30的胺基,更優選為碳數0~20的胺基,特別優選為碳數0~10的胺基,包括烷基胺基、芳基胺基、或雜環胺基。具體例可列舉胺基、甲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二苄基胺基、二苯基胺基、二甲苯基胺基等)、烷氧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烷氧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烷氧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0的烷氧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2-乙基己氧基等)、芳氧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氧基,更優選為碳數6~20的芳氧基,特別優選為碳數6~12的芳氧基,例如可列舉苯氧基、1-萘氧基、2-萘氧基等)、芳香族雜環氧基(優選為碳數1~30的芳香族雜環氧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芳香族雜環氧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2的芳香族雜環氧基,例如可列舉吡啶氧基、吡嗪氧基、嘧啶氧基、喹啉氧基等)、醯基(優選為碳數1~30的醯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醯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2的醯基,例如可列舉乙醯基、苯甲醯基、甲醯基、特戊醯基等)、烷氧基羰基(優選為碳數2~30的烷氧基羰基,更優選為碳數2~20的烷氧基羰基,特別優選為碳數2~12的烷氧基羰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等)、芳氧基羰基(優選為碳數7~30的芳氧基羰基,更優選為碳數7~20的芳氧基羰基,特別優選為碳數7~12的芳氧基羰基,例如可列舉苯氧基羰基等)、醯氧基(優選為碳數2~30的醯氧基,更優選為碳數2~20的醯氧基,特別優選為碳數2~10的醯氧基,例如可列舉乙醯氧基、苯甲醯氧基等)、醯基胺基(優選為碳數2~30的醯基胺基,更優選為碳數2~20的醯基胺基,特別優選為碳數2~10的醯基胺基,例如可列舉乙醯基胺基、苯甲醯基胺基等)、烷氧基羰基胺基(優選為碳數2~30的烷氧基羰基胺基,更優選為碳數2~20的烷氧基羰基胺基,特別優選為碳數2~12的烷氧基羰基胺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羰基胺基等)、芳氧基羰基胺基(優選為碳數7~30的芳氧基羰基胺基,更優選為碳數7~20的芳氧基羰基胺基,特別優選為碳數7~12的芳氧基羰基胺基,例如可列舉苯氧基羰基胺基等)、磺醯胺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磺醯胺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磺醯胺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2的磺醯胺基,例如可列舉甲基磺醯胺基、苯基磺醯基胺基等)、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0~30的胺磺醯基,更優選為碳數0~20的胺磺醯基,特別優選為碳數0~12的胺磺醯基,例如可列舉胺磺醯基、甲基胺磺醯基、二甲基胺磺醯基、苯基胺磺醯基等)、胺甲醯基(優選為碳數1~30的胺甲醯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胺甲醯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2的胺甲醯基,例如可列舉胺甲醯基、甲基胺甲醯基、二乙基胺甲醯基、苯基胺甲醯基等)、烷硫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烷硫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烷硫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2的烷硫基,例如可列舉甲硫基、乙硫基等)、芳硫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硫基,更優選為碳數6~20的芳硫基,特別優選為碳數6~12的芳硫基,例如可列舉苯硫基等)、芳香族雜環硫基(優選為碳數1~30的芳香族雜環硫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芳香族雜環硫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2的芳香族雜環硫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硫基、2-苯並咪唑基硫基、2-苯並噁唑基硫基、2-苯並噻唑基硫基等)、磺醯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磺醯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磺醯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2的磺醯基,例如可列舉甲基磺醯基、甲苯基磺醯基等)、亞磺醯基(優選為碳數1~30的亞磺醯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亞磺醯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2的亞磺醯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亞磺醯基、苯基亞磺醯基等)、脲基(優選為碳數1~30的脲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脲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2的脲基,例如可列舉脲基、甲基脲基、苯基脲基等)、磷醯胺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磷醯胺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磷醯胺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2的磷醯胺基,例如可列舉二乙基磷醯胺基、苯基磷醯胺基等)、羥基、巰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磺基、羧基、硝基、異羥肟酸基、亞磺酸基、肼基、亞氨基、雜環基(優選為碳數1~30的雜環基,更優選為碳數1~12的雜環基,雜原子例如包括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作為具體例,例如可列舉咪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呋喃基、噻吩基、呱啶基、嗎啉基、苯並噁唑基、苯並咪唑基、苯並噻唑基、哢唑基、吖庚因基等)、矽烷基(優選為碳數3~40的矽烷基,更優選為碳數3~30的矽烷基,特別優選為碳數3~24的矽烷基,例如可列舉三甲基矽烷基、三苯基矽烷基等)等。該些取代基亦可進一步被取代。 於所述通式(IX)中,n11表示1~4的整數,於n11為2~4的整數的情況時,多個NR11aR12a可相同亦可不同。 其次,對通式(X)所表示的二胺基蒽醌化合物加以說明。 [化18] 於所述通式(X)中,R21a及R22a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或芳基。R21a、R22a所表示的烷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烷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烷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0的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六烷基、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等。R21a、R22a所表示的芳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基,更優選為碳數6~20的芳基,特別優選為碳數6~12的芳基,例如可列舉苯基、鄰甲基苯基、對甲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聯苯基、2,6-二溴苯基、萘基、蒽基、菲基等。 而且,所述R21a、R22a所表示的烷基或芳基亦可進一步具有取代基,進一步的取代基的例子可列舉作為所述通式(IX)中的R11a、R12a所表示的烷基、芳基、雜環基的進一步的取代基而所述的例子。其中,該取代基的例子優選為烷基、芳基、胺基、烷氧基、芳氧基、醯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醯氧基、醯基胺基、磺醯胺基、胺磺醯基、磺醯基、脲基、羥基、鹵素原子、磺基、羧基等。關於該些取代基的詳細及優選態樣,如所述的例子所示。其次,對通式(XI)所表示的二胺基蒽醌化合物加以說明。[化19] 於所述通式(XI)中,R31a、R32a、R33a、及R34a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或鹵素原子。R31a、R32a、R33a、R34a所表示的烷基優選為碳數1~10的烷基,更優選為碳數1~5的烷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2的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六烷基、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等。 R31a、R32a、R33a、R34a所表示的鹵素原子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優選為氯原子、溴原子。於所述通式(XI)中,R35a及R36a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烷氧基、芳氧基、磺基或其鹽、胺基磺醯基、烷氧基磺醯基、或苯氧基磺醯基。R35a、R36a所表示的烷基與所述R31a、R32a、R33a、R34a所表示的烷基同義,優選的態樣亦相同。R35a、R36a所表示的烷氧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烷氧基,更優選為碳數1~20的烷氧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0的烷氧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2-乙基己氧基等。R35a、R36a所表示的芳氧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氧基,更優選為碳數6~20的芳氧基,特別優選為碳數6~12的芳氧基,例如可列舉苯氧基、1-萘氧基、2-萘氧基等。R35a、R36a所表示的磺基及其鹽優選為磺酸基及源自磺酸鹽的基。磺酸鹽優選為四級銨鹽或胺鹽,特別優選為碳數4~30(優選為10~30、更優選為15~30)的磺酸鹽。R35a、R36a所表示的胺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1~30的胺基磺醯基,更優選為碳數2~20的胺基磺醯基,特別優選為碳數2~15的胺基磺醯基,具體例可列舉乙基胺基磺醯基、丙基胺基磺醯基、異丙基胺基磺醯基、丁基胺基磺醯基、異丁基胺基磺醯基、第二丁基胺基磺醯基、戊基胺基磺醯基、異戊基胺基磺醯基、己基胺基磺醯基、環己基胺基磺醯基、2-乙基己基胺基磺醯基、癸基胺基磺醯基、十二烷基胺基磺醯基、苯基胺基磺醯基等,而且二烷基胺基磺醯基可列舉二甲基胺基磺醯基、二乙基胺基磺醯基、二丙基胺基磺醯基、二異丙基胺基磺醯基、二丁基胺基磺醯基、二第二丁基胺基磺醯基、二第二丙基胺基磺醯基、二己基胺基磺醯基、甲基乙基胺基磺醯基、甲基丁基胺基磺醯基、乙基丁基胺基磺醯基、苯基甲基胺基磺醯基等。其中,特別優選烷基部位的碳數4~15的二烷基胺基磺醯基。 R35a、R36a所表示的烷氧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烷氧基磺醯基,更優選為2~20的烷氧基磺醯基,進一步更優選為2~15的烷氧基磺醯基,特別優選為4~15的烷氧基磺醯基,具體例可列舉丁基磺醯基、己基磺醯基、癸基磺醯基、十二烷基磺醯基等。R35a、R36a所表示的苯氧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苯氧基磺醯基,更優選為6~20的苯氧基磺醯基,特別優選為6~15的苯氧基磺醯基,具體例可列舉苯氧基磺醯基、甲苯基磺醯基等。R35a、R36a亦可進一步具有取代基,該取代基的例子可列舉作為所述通式(IX)中的R11a、R12a所表示的烷基、芳基、雜環基的進一步的取代基而所述的例子。 於所述通式(XI)中,n31及n32分別獨立地表示0~2的整數,於n=2的情況時,多個R35a及/或R36a可相同亦可不同。於上述中,優選為選自下述通式(XII)或下述通式(XIII)所表示的二胺基蒽醌化合物的化合物。[通式(XII)所表示的二胺基蒽醌化合物][化20] 於所述通式(XII)中,R41a、R42a、R43a、及R44a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或鹵素原子,與所述通式(XI)中的R31a、R32a、R33a、R34a中的烷基、鹵素原子同義,優選的態樣亦相同。 所述通式(XII)中的R45a、R46a、R47a、及R48a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磺基或其鹽、或胺基磺醯基。R45a及R47a的任意一方與R46a及R48a的任意一方表示磺基或其鹽、或胺基磺醯基。R45a、R46a、R47a、及R48a與所述通式(XI)中的R35a、R36a所表示的烷基、磺基或其鹽、胺基磺醯基同義,優選的態樣亦相同。[通式(XIII)所表示的二胺基蒽醌化合物][化21] 於所述通式(XIII)中,R51a、R52a、R53a、及R54a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或鹵素原子,與通式(XI)中的R31a、R32a、R33a、R34a中的烷基、鹵素原子同義,優選的態樣亦相同。於所述通式(XIII)中,R55a及R56a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烷基,該烷基與所述通式(XI)中的R31a、R32a、R33a、R34a中的烷基同義,優選的態樣亦相同。而且,R57a及R58a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烷基,該烷基優選為碳數1~10的烷基,更優選為碳數1~5的烷基,特別優選為甲基。 於所述通式(XIII)中,L51a及L52a分別獨立地表示二價連結基,優選為碳數1~10的伸烷基、碳數6~20的伸芳基、-O-、-S-、-NR-、-SO2-、-CO-、或多個該些基組合而成的二價連結基。L51a、L52a更優選為碳數1~10的伸烷基、碳數6~12的伸苯基、磺醯胺基、或多個該些基組合而成的二價連結基,特別優選為碳數1~10的伸烷基、磺醯胺基、或多個該些基組合而成的二價連結基。所述碳數1~10的伸烷基或其與-O-等組合而成的二價連結基可未經取代亦可具有取代基,例如可列舉伸乙基、伸丙基、伸丁基、伸乙基氧基、伸丙基氧基、伸乙基胺基磺醯基、伸丙基胺基磺醯基、伸丁基胺基磺醯基、伸戊基胺基磺醯基、1-甲基伸乙基磺醯基等。其中,優選為碳數2~10的伸烷基胺基磺醯基(例如:伸乙基胺基磺醯基、伸丙基胺基磺醯基、伸丁基胺基磺醯基、伸戊基胺基磺醯基)。 所述碳數6~20的伸芳基或其與-O-等組合而成的二價連結基可未經取代亦可具有取代基,例如可列舉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苯基胺基磺醯基等,其中,優選為碳數6~12的伸芳基胺基磺醯基(例如:伸苯基胺基磺醯基等)。而且,-NR-的R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10的烷基。具體的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丁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2-乙基己基等。於所述通式(XIII)中,L53a及L54a分別獨立地表示氧原子或-NH-基。 於上述中,本發明中優選的蒽醌化合物是選自所述通式(XII)或所述通式(XIII)所表示的二胺基蒽醌化合物的化合物,進一步而言,特別優選下述的情況。亦即,優選於所述通式(XII)中,R41a、R42a、R43a、及R44a分別獨立為甲基、乙基、或溴原子,R45a及R46a分別獨立為碳數2~15的胺基磺醯基,R47a及R48a為甲基的情況,而且,優選於所述通式(XIII)中,R51a、R52a、R53a、及R54a分別獨立為甲基、乙基、或溴原子,R55a及R56a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57a及R58a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L51a及L52a分別獨立為碳數1~10的伸烷基胺基磺醯基、碳數7~12的伸芳烷基胺基磺醯基、或碳數2~10的伸烷基氧基,L53a及L54a為氧原子的情況。於該情況時,於更有效地起到本發明的效果的方面而言,優選將下述染料化合物與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上而成的二吡咯亞甲基系金屬絡合化合物組合使用的情況。以下,表示本發明中的蒽醌化合物的具體例。但於本發明中,並不受該些具體例限制。[化22] [化23] [化24] [化25] [化26] [化27] 以重量基準計,所述蒽醌化合物相對於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的含量優選為200 wt%以下,更優選為1wt%~200 wt%的範圍,進一步更優選為10 wt%~150 wt%的範圍。若蒽醌化合物的比率為該範圍,則可維持堅牢性,且著色畫像的色調良好,更有效地提高對比度。優選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所含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以外的其他染料相對於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而言為1 wt%~200 wt%,更優選為10 wt%~150 wt%。 (顏料) 於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亦可將顏料與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一同併用。顏料優選為平均一次粒徑為10 nm以上30 nm以下的顏料。若為上述態樣,則獲得色調與對比度優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 顏料可使用先前公知的各種無機顏料或有機顏料,於可靠性的觀點考慮,優選使用有機顏料。於本發明中,有機顏料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2009-256572號公報的段落[0093]中所記載的有機顏料。 而且,特別是 C.I.顏料紅177、224、242、254、255、264、 C.I.顏料黃138、139、150、180、185、 C.I.顏料橙36、38、71、 C.I.顏料綠7、36、58、 C.I.顏料藍15:6、 C.I.顏料紫23 於色再現性的觀點而言適宜,但於本發明中並不限定於該些有機顏料。該些有機顏料可單獨使用,或者為了提高色純度而加以各種組合而使用。 於使用顏料的情況時,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的顏料的含量相對於該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而言優選為0.5 wt%~50 wt%,更優選為1 wt%~30 wt%。若顏料的含量為所述範圍內,則可有效地確保優異的顏色特性。 <(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包含多官能硫醇化合物。 由於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包含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因此可提高感光度,抑制由於染料等色材所引起的離子溶出等,於液晶顯示裝置的彩色濾光片的製作中使用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時,可防止串擾等畫像品質的劣化,可進行鮮明的高畫像品質的顯示。而且,使用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彩色濾光片由於圖案形狀具有適當的錐度(taper),即使賦予透明電極亦不產生透明電極的斷線,且不產生圖案顯影中的著色像元的突起等,圖案的直線性良好。藉由具有使用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彩色濾光片,可獲得高畫像品質的液晶顯示裝置。 於本發明中,所謂“多官能硫醇化合物”是表示於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巰基的化合物。上述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優選分子量為100以上的低分子化合物,具體而言優選分子量為100~1500,更優選為150~1000。上述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優選於分子內具有2個~10個巰基,更優選具有2個~6個巰基。而且,優選該些多官能硫醇化合物於後述的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時成為輔助性使用的系統。具體而言,優選使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對於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而言為0.01 wt%~20 wt%,或者使其成為少於所同時含有的後述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添加量的添加量。 於本發明中,(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優選為具有2個以上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化28] 於通式(2)中,R表示氫原子或烷基,A表示-CO-或-CH2-。 (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優選為具有2個以上6個以下通式(2)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更優選為具有2個以上4個以下通式(2)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通式(2)中的R的烷基是直鏈、支鏈、以及環狀的烷基,碳數的範圍優選為1~16,更優選為1~10的範圍。烷基的具體例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己基、2-乙基己基等,優選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R特別優選氫原子、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最優選為甲基、乙基。 於本發明中,(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特別優選具有多個所述通式(2)的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化29] 於通式(1)中,R表示氫原子或烷基,A表示-CO-或-CH2-。L表示n價連結基,n表示2~6的整數。通式(1)中的R的烷基與所述通式(1)中的R同義,優選範圍亦相同。n優選為2~4。通式(1)中的n價連結基L,例如可列舉-(CH2)m-(m為2~6)等2價連結基、三羥甲基丙烷殘基、具有3個-(CH2)p-(p為2~6)的異三聚氰酸環等3價連結基、季戊四醇殘基等4價連結基、二季戊四醇殘基等6價連結基。 作為(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四乙二醇雙(3-巰基丙酸)酯、二季戊四醇六(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巰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丁酸)酯、丁二醇雙(3-巰基丁酸)酯、1,4-雙(3-巰基丁醯基氧基)丁烷、1,4-雙(3-巰基丁基氧基)丁烷、1,3,5-三(3-巰基丁氧基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等作為適宜的多官能硫醇化合物。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含量相對於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的所有固形物而言優選為0.01 wt%~20 wt%,更優選為0.1 wt%~10 wt%。若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含量為該範圍內,則可提供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感光度良好,保存穩定性良好,所得的彩色濾光片中的基板與像元的密接性良好而無圖案缺陷,且於液晶顯示裝置中使用的情況時電氣特性良好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C)光聚合起始劑>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含有至少一種光聚合起始劑。 光聚合起始劑若為可使所述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的光聚合起始劑,則並無特別限制,優選根據特性、起始效率、吸收波長、獲得性、成本等觀點而選擇。光聚合起始劑是由於曝光光線而感光,並起始、促進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的化合物。優選為感應波長300 nm以上的活性光線,並起始、促進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的化合物。而且,關於並不直接感應波長300 nm以上的活性光線的光聚合起始劑,可與增感劑組合而優選使用。 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肟酯化合物、有機鹵化化合物、噁二唑化合物、羰基化合物、縮酮化合物、安息香化合物、吖啶化合物、有機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香豆素化合物、疊氮化合物、茂金屬化合物、六芳基二咪唑化合物、有機硼酸化合物、二磺酸化合物、鎓鹽化合物、醯基膦(氧化物)、二苯甲酮化合物、苯乙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於該些化合物中,自感光度的方面考慮,優選肟酯化合物、六芳基二咪唑化合物。 肟酯化合物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00-8006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1-233842號公報、日本專利特表2004-534797號公報、國際公開第2005/080337號、國際公開第2006/018973號說明書、日本專利特開2007-21099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7-23100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7-269779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9-191061號公報、國際公開第2009/131189號說明書中所記載的化合物。 具體例可列舉2-(O-苯甲醯肟)-1-[4-(苯硫基)苯基]-1,2-丁二酮、2-(O-苯甲醯肟)-1-[4-(苯硫基)苯基]-1,2-戊二酮、2-(O-苯甲醯肟)-1-[4-(苯硫基)苯基]-1,2-己二酮、2-(O-苯甲醯肟)-1-[4-(苯硫基)苯基]-1,2-庚二酮、2-(O-苯甲醯肟)-1-[4-(苯硫基)苯基]-1,2-辛二酮、2-(O-苯甲醯肟)-1-[4-(甲基苯硫基)苯基]-1,2-丁二酮、2-(O-苯甲醯肟)-1-[4-(乙基苯硫基)苯基]-1,2-丁二酮、2-(O-苯甲醯肟)-1-[4-(丁基苯硫基)苯基]-1,2-丁二酮、1-(O-乙醯肟)-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哢唑-3-基]乙酮、1-(O-乙醯肟)-1-[9-甲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哢唑-3-基]乙酮、1-(O-乙醯肟)-1-[9-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哢唑-3-基]乙酮、1-(O-乙醯肟)-1-[9-乙基-6-(2-乙基苯甲醯基)-9H-哢唑-3-基]乙酮、1-(O-乙醯肟)-1-[9-乙基-6-(2-丁基苯甲醯基)-9H-哢唑-3-基]乙酮等。但是並不限定於該些化合物。 而且,於本發明中,自感光度、經時穩定性、後加熱時的著色的觀點考慮,作為光聚合起始劑的肟酯化合物,下述通式(III)所表示的化合物亦適宜。[化30] 於通式(III)中,X1、X2、及X3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烷基,R1表示-R、-OR、-COR、-SR、-CONRR'、或-CN,R2及R3分別獨立地表示-R、-OR、-COR、-SR、或-NRR'。R及R'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芳基、芳烷基、或雜環基,該些基亦可被選自由鹵素原子及雜環基所構成的群組的1種以上取代,該烷基及芳烷基中的構成烷基鏈的碳原子的1個以上亦可被取代為不飽和鍵、醚鍵、或酯鍵,R及R'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環。 於上述通式(III)中,X1、X2、及X3表示鹵素原子的情況時的鹵素原子可列舉氟、氯、溴、碘,X1、X2、及X3表示烷基的情況時的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異辛基、2-乙基己基、第三辛基、壬基、異壬基、癸基、異癸基、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乙炔基、丙炔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氧基乙基、甲氧基丙基、單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全氟乙基、2-(苯並噁唑-2'-基)乙烯基等。 其中,優選X1、X2、及X3均表示氫原子,或者X1表示烷基,X2及X3均表示氫原子。 於上述通式(III)中,R及R'所表示的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異辛基、2-乙基己基、第三辛基、壬基、異壬基、癸基、異癸基、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乙炔基、丙炔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氧基乙基、甲氧基丙基、單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全氟乙基、2-(苯並噁唑-2'-基)乙烯基等。 R及R'所表示的芳基例如可列舉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乙基苯基、氯苯基、萘基、蒽基、菲基等。 R及R'所表示的芳烷基例如可列舉苄基、氯苄基、α-甲基苄基、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乙基、苯基乙烯基等。R及R'所表示的雜環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噻吩基等。 而且,R及R'相互鍵結而形成的環例如可列舉呱啶環、嗎啉環等。包含上述R及R'而構成的R2及R3分別獨立地特別優選的態樣是甲基、己基、環己基、-S-Ph、-S-Ph-Cl、及-S-Ph-Br。於(C)光聚合起始劑中,以下化合物作為光聚合起始劑而言特別適宜:於上述通式(III)中,X1、X2及X3均為氫原子的化合物;R1為烷基、特別是甲基的化合物;R2為烷基、特別是甲基的化合物;R3為烷基、特別是乙基的化合物。 因此,上述通式(III)所表示的光聚合起始劑的優選具體例可列舉以下所例示的化合物A~化合物G。但本發明並不受以下化合物任何限制。 [化31] [化32] [化33] 上述通式(III)所表示的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利用日本專利特開2005-220097號公報中所記載的方法而合成。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通式(III)所表示的化合物是於250 nm~500 nm的波長範圍具有吸收波長的化合物。更優選可列舉於300 nm~380 nm的波長範圍具有吸收波長的化合物。特別優選308 nm及355 nm的吸光度高的化合物。而且,於本發明中,自感光度、經時穩定性、後加熱時著色的觀點考慮,作為光聚合起始劑的肟酯化合物,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化合物亦適宜。[化34] 於通式(II)中,R22表示1價取代基。A22表示2價連結基,Ar表示芳基。n為0~5的整數。X22表示1價取代基,於n為2~4的整數的情況時,多個存在的X22可相同亦可不同。所述R22所表示的一價取代基優選為以下所示的一價非金屬原子團。R22所表示的一價非金屬原子團可列舉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磺醯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磺醯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醯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雜環基等。 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環戊基、環己基、三氟甲基等。 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基,例如可列舉苯基、聯苯基、1-萘基、2-萘基等。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1~20的烷基磺醯基,例如可列舉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等。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磺醯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基磺醯基,例如可列舉苯基磺醯基、1-萘基磺醯基等。亦可具有取代基的醯基優選為碳數2~20的醯基,例如可列舉乙醯基、丙醯基、丁醯基、三氟甲基羰基、戊醯基、苯甲醯基、1-萘甲醯基、2-萘甲醯基、4-甲基硫基苯甲醯基、4-苯基硫基苯甲醯基、4-二甲基胺基苯甲醯基、4-二乙基胺基苯甲醯基、2-氯苯甲醯基、2-甲基苯甲醯基、2-甲氧基苯甲醯基、2-丁氧基苯甲醯基、3-氯苯甲醯基、3-三氟甲基苯甲醯基、3-氰基苯甲醯基、3-硝基苯甲醯基、4-氟苯甲醯基、4-氰基苯甲醯基、4-甲氧基苯甲醯基等。亦可具有取代基的雜環基優選為包含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或磷原子的芳香族或脂肪族的雜環。例如可列舉噻吩基、呋喃基、吡喃基等。 作為所述R22,自高感光度化的方面考慮,更優選為未經取代的或具有取代基的醯基,具體而言優選為未經取代的或具有取代基的乙醯基、未經取代的或具有取代基的丙醯基、未經取代的或具有取代基的苯甲醯基、未經取代的或具有取代基的甲苯甲醯基。所述取代基例如可列舉下述結構式所表示的基,其中優選(d-1)、(d-4)及(d-5)的任意基。[化35] 所述A22所表示的二價連結基可列舉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數1~12的伸烷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伸環己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伸炔基。 作為可導入至該些基中的取代基,例如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鹵素原子,甲氧基、乙氧基、第三丁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對甲苯氧基等芳氧基,甲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等烷氧基羰基等。其中,作為所述A22,自提高感光度、抑制由於加熱隨時間經過所造成的著色的方面而言,優選為未經取代的伸烷基、經烷基(例如甲基、乙基、第三丁基、十二烷基)取代的伸烷基、經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取代的伸烷基、經芳基(例如苯基、對甲苯基、二甲苯基、異丙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苯乙烯基)取代的伸烷基。所述Ar所表示的芳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基,而且亦可具有取代基。 具體而言,Ar可列舉苯基、聯苯基、1-萘基、2-萘基、聯三苯基、聯四苯基、鄰甲苯基、間甲苯基及對甲苯基、二甲苯基、鄰異丙苯基、間異丙苯基及對異丙苯基、均三甲苯基等。其中,自提高感光度、抑制加熱隨時間經過所造成的著色的方面而言,優選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基。於上述苯基具有取代基的情況時,該取代基例如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鹵素原子,甲氧基、乙氧基、第三丁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對甲苯氧基等芳氧基,甲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等烷氧基羰基,乙醯氧基、丙醯氧基、苯甲醯氧基等醯氧基,乙醯基、苯甲醯基、異丁醯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基、甲草醯基等醯基,甲基胺基、環己基胺基等烷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嗎啉基、呱啶基等二烷基胺基,苯基胺基,甲基、乙基、第三丁基、十二烷基等烷基,羥基,羧基等。 於通式(III)中,若所述Ar與鄰接的S所形成的“SAr”的結構是如下所示的結構,則於感光度方面而言較佳。[化36] 所述X22所表示的一價取代基可列舉: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炔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氧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硫基氧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硫基氧基、鹵素原子、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胺基、亦可於N上具有取代基的醯胺基等。X22所表示的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烷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環戊基、環己基、三氟甲基等亦可具有取代基的鹵代烷基、2-乙基己基、苯甲醯甲基等。X22所表示的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基,例如有苯基、聯苯基、1-萘基、2-萘基、聯三苯基、聯四苯基、鄰甲苯基、間甲苯基及對甲苯基、二甲苯基、等。 X22所表示的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優選為碳數2~10的烯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烯丙基、苯乙烯基等。X22所表示的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炔基優選為碳數2~10的炔基,例如可列舉乙炔基、丙炔基、炔丙基等。X22所表示的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烷氧基,例如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苄氧基等。 X22所表示的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氧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氧基,例如可列舉苯氧基、1-萘氧基、2-萘氧基、2-氯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2-甲氧基苯氧基等。X22所表示的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硫基氧基優選為碳數1~30的硫基烷氧基,例如可列舉甲硫基氧基、乙硫基氧基、丙硫基氧基、異丙硫基氧基、丁硫基氧基、異丁硫基氧基、第二丁硫基氧基、第三丁硫基氧基、戊硫基氧基、異戊硫基氧基、己硫基氧基、庚硫基氧基、辛硫基氧基、2-乙基己硫基氧基、癸硫基氧基、十二烷硫基氧基、十八烷硫基氧基、苄硫基氧基等。X22所表示的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硫基氧基優選為碳數6~30的芳硫基氧基,例如存在有苯硫基氧基、1-萘硫基氧基、2-萘硫基氧基、2-氯苯硫基氧基、2-甲基苯硫基氧基、2-甲氧基苯硫基氧基、2-丁氧基苯硫基氧基、3-氯苯硫基氧基、3-三氟甲基苯硫基氧基、3-氰基苯硫基氧基、3-硝基苯硫基氧基、4-氟苯硫基氧基、4-氰基苯硫基氧基、4-甲氧基苯硫基氧基、4-二甲基胺基苯硫基氧基、4-甲基硫基苯硫基氧基、4-苯基硫基苯硫基氧基等。X22所表示的鹵素原子存在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X22所表示的亦可具有取代基的鹵代烷基可列舉單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單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等。X22所表示的亦可於N上具有取代基的醯胺基可列舉N,N-二甲基醯胺基、N,N-二乙基醯胺基等。於該些中,自溶劑溶解性與長波長範圍的吸收效率提高的方面而言,X22優選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炔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氧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硫基氧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硫基氧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鹵代烷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胺基、或亦可於N上具有取代基的醯胺基,其中更優選為亦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而且,通式(III)中的n表示0~5的整數,自合成的容易性的觀點考慮,優選為0~3的整數,更優選為0~2的整數。 於通式(III)中,於X22多個存在的情況時,多個X22可相同亦可不同。將上述的通式(III)所表示的肟光聚合起始劑的具體例表示如下。 [化37] [化38]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通式(III)所表示的化合物是於250 nm~500 nm的波長範圍具有吸收波長的化合物。更優選可列舉於300 nm~380 nm的波長範圍具有吸收波長的化合物。特別優選308 nm及355 nm的吸光度高的化合物。 有機鹵化化合物的例子具體可列舉:若林等人、“日本化學會通報(Bull Chem. Soc. Japan)”42、2924(1969)、美國專利第3,905,815號說明書、日本專利特公昭46-460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48-3628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55-3207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0-239736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1-16983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1-16983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2-5824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2-21240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3-7024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3-298339號公報、M.P.Hutt“雜環化學雜誌(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1(No3),(1970)等中所記載的化合物,特別是可列舉經三鹵甲基取代的噁唑化合物、均三嗪化合物。 六芳基二咪唑化合物的例子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公平6-29285號公報、美國專利第3,479,185號、美國專利第4,311,783號、美國專利第4,622,286號等各說明書中所記載的各種化合物,具體而言為2,2'-雙(鄰氯苯基)-4,4',5,5'-四苯基聯咪唑、2,2'-雙(鄰溴苯基)4,4',5,5'-四苯基聯咪唑、2,2'-雙(鄰,對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聯咪唑、2,2'-雙(鄰氯苯基)-4,4',5,5'-四(間甲氧基苯基)聯咪唑、2,2'-雙(o,o'-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聯咪唑、2,2'-雙(鄰硝基苯基)-4,4',5,5'-四苯基聯咪唑、2,2'-雙(鄰甲基苯基)-4,4',5,5'-四苯基聯咪唑、2,2'-雙(鄰三氟苯基)-4,4',5,5'-四苯基聯咪唑等。 光聚合起始劑可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於使用2種以上的情況時,可使用多種通式(III)所表示的化合物,亦可使用多種通式(II)所表示的化合物。而且,亦可使用通式(II)以及通式(III)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各至少1種。而且,亦可使用通式(II)以及通式(III)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各至少1種和通式(II)以及通式(III)所表示的化合物以外的肟化合物或肟化合物以外的光聚合起始劑。而且,亦可併用增感劑。 光聚合起始劑的總含量相對於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的所有固形物而言優選為0.1 wt%~20 wt%,更優選為0.5 wt%~10 wt%,最優選為1 wt%~5 wt%。若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為該範圍內,則曝光時的感光度高,且顏色特性亦良好。 (增感劑) 於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亦可添加增感劑。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典型的增感劑可列舉於Crivello[J.V.Crivello,高分子科學(Adv.in Polymer Sci),62,1(1984)]中所揭示的增感劑,具體可列舉芘、苝、吖啶、噻噸酮、2-氯噻噸酮、苯並黃素、N-乙烯基哢唑、9,10-二丁氧基蒽、蒽醌、二苯甲酮、香豆素、酮香豆素、菲、樟腦醌、吩噻嗪衍生物等。優選以相對於光聚合起始劑而言為50 wt%~200 wt%的比例而添加增感劑。 <(D)聚合性化合物>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含有至少一種聚合性化合物。 聚合性化合物是例如具有至少一個乙烯性不飽和雙鍵的聚合性化合物,可自公知的構成組成物的成分中選擇而使用。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2006-23696號公報的段落編號[0010]~[0020]中所記載的成分或者日本專利特開2006-64921號公報的段落編號[0027]~[0053]中所記載的成分。 而且,使用異氰酸酯與羥基的加成反應而製造的胺基甲酸酯加成聚合性化合物亦適宜,於日本專利特開昭51-3719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平2-3229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平2-16765號公報中所記載的丙烯酸胺基甲酸酯類或者日本專利特公昭58-4986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56-17654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62-3941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62-39418號公報中所記載的具有環氧乙烷骨架的胺基甲酸酯化合物類亦適宜。 其他例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昭48-6418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49-4319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52-30490號公報的各公報中所記載的聚酯丙烯酸酯類、環氧樹脂與(甲基)丙烯酸反應而所得的環氧丙烯酸酯類等多官能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另外,亦可使用於日本接著協會志(Journal of Adhesion Society of Japan)vol.20、No.7、第300~308頁(1984年)中作為光硬化性單體及寡聚物而介紹的化合物。 具體例可列舉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三聚氰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物、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物等,以及作為市售品的NK Ester A-TMMT、NK Ester A-TMM-3、NK Oligo UA-32P、NK Oligo UA-7200(以上由新中村化學工業株式會社(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製造)、ARONIX M-305、ARONIX M-306、ARONIX M-309、ARONIX M-450、ARONIX M-402、TO-1382、TO-2349(以上由東亞合成株式會社(Toa Gosei Co.,Ltd.)製造)、KAYARAD DPHA(日本化藥株式會社(Nippon Kayaku Co.,Ltd.)製造)、V#802(大阪有機化學工業株式會社(Osaka 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 Ltd.)製造)而作為優選例。 該些聚合性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者併用2種以上而使用。 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中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於2種以上的情況時為總含量)優選為10 wt%~80 wt%,更優選為15 wt%~75 wt%,特別優選為20 wt%~60 wt%。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亦可視需要進一步含有鹼可溶性黏合劑、鏈轉移劑、聚合抑制劑、有機溶劑、界面活性劑、密接改良劑、交聯劑、顯影促進劑、以及其他添加劑。 以下,對該些成分加以說明。 (鹼可溶性黏合劑) 鹼可溶性黏合劑除了具有鹼可溶性以外,並無特別限定,優選可自耐熱性、顯影性、獲得性等觀點而選擇。 鹼可溶性黏合劑是線狀有機高分子聚合物,且優選可溶於有機溶劑中,可利用弱鹼性水溶液而顯影的鹼可溶性黏合劑。此種線狀有機高分子聚合物可列舉:於側鏈具有羧酸的聚合物,例如日本專利特開昭59-44615號、日本專利特公昭54-34327號、日本專利特公昭58-12577號、日本專利特公昭54-25957號、日本專利特開昭59-53836號、日本專利特開昭59-71048號的各公報中所記載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共聚物、衣康酸共聚物、巴豆酸共聚物、馬來酸共聚物、部分酯化馬來酸共聚物等,同樣地可使用於側鏈具有羧酸的酸性纖維素衍生物。 除上述化合物以外,鹼可溶性黏合劑亦可使用於具有羥基的聚合物上加成酸酐而成的化合物等,或聚羥基苯乙烯系樹脂、聚矽氧烷系樹脂、聚((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環氧乙烷、聚乙烯醇等。而且,線狀有機高分子聚合物亦可為與具有親水性的單體共聚而成的化合物。其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丙三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烯醯胺、第二或第三烷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二烷基胺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嗎啉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內醯胺、乙烯基咪唑、乙烯基三唑、(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支鏈或直鏈的(甲基)丙烯酸丙酯、支鏈或直鏈的(甲基)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羥基丙酯等。另外,具有親水性的單體亦可使用包含四氫呋喃甲基、磷酸基、磷酸酯基、四級銨鹽基、伸乙基氧基鏈、伸丙基氧基鏈、磺酸基及源自其鹽的基、嗎啉基乙基等而成的單體等。 而且,作為鹼可溶性黏合劑,為了提高交聯效率,亦可於側鏈具有聚合性基,例如亦可使用於側鏈含有烯丙基、(甲基)丙烯基、烯丙氧基烷基等的聚合物等。含有上述聚合性基的聚合物的例子可列舉DIANAL NR系列(三菱麗陽株式會社(Mitsubishi Rayon Co.,Ltd.)製造)、Photomer 6173(含有COOH的聚胺酯丙烯酸酯齊聚物(polyurethane acrylic oligomer),Diamond Shamrock Co.Ltd.,製造)、VISCOAT R-264、KS RESIST 106(均為大阪有機化學工業株式會社(Osaka 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 Ltd.)製造)、CYCLOMER P系列、PLACCEL CF200系列(均為大賽璐化學工業株式會社(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製造)、Ebecry 13800((大賽璐UCB株式會社)Daicel UCB Company Ltd.製造)等。而且,為了提高硬化皮膜的強度,亦可使用醇可溶性尼龍或2,2-雙-(4-羥基苯基)-丙烷與表氯醇的聚醚等。 於該些各種鹼可溶性黏合劑中,自耐熱性的觀點考慮,優選為聚羥基苯乙烯系樹脂、聚矽氧烷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丙烯醯胺系樹脂、丙烯酸/丙烯醯胺共聚物樹脂,自顯影性控制的觀點考慮,優選為丙烯酸系樹脂、丙烯醯胺系樹脂、丙烯酸/丙烯醯胺共聚物樹脂。 所述丙烯酸系樹脂優選為由選自(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醯胺等的單體而構成的共聚物,或者所述的Photomer 6173、KS RESIST-106、CYCLOMER-P系列等。 作為鹼可溶性黏合劑,自顯影性、液體黏度等觀點考慮,優選重量平均分子量(利用GPC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而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值)為1000~2×105的聚合物,更優選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1×105的聚合物,特別優選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5×104的聚合物。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2種以上。 (鏈轉移劑) 於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亦可添加鏈轉移劑。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鏈轉移劑例如可列舉N,N-二甲基胺基苯甲酸乙酯等N,N-二烷基胺基苯甲酸烷基酯,2-巰基苯並噻唑、2-巰基苯並噁唑、2-巰基苯並咪唑、N-苯基巰基苯並咪唑等具有雜環的巰基化合物。 鏈轉移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自減低感光度不均一的觀點考慮,優選鏈轉移劑的添加量相對於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而言為0.01 wt%~15 wt%的範圍,更優選為0.1 wt%~10 wt%,特別優選為0.5 wt%~5 wt%。 (聚合抑制劑)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亦可含有聚合抑制劑。 所謂聚合抑制劑是指起到如下作用的物質:對由於光或熱而於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所產生的自由基等聚合起始種實施氫供與(或者氫授與)、能量供與(或者能量授與)、電子供與(或者電子授與)等,使聚合起始種去活化,抑制意想不到地起始的聚合。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07-334322號公報的段落0154~0173中所記載的聚合抑制劑等。 於該些化合物中,優選列舉對甲氧基苯酚作為聚合抑制劑。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的聚合抑制劑的含量相對於聚合性化合物的總重量而言優選為0.0001 wt%~5 wt%,更優選為0.001 wt%~5 wt%,特別優選為0.001 wt%~1 wt%。 (有機溶劑)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可含有有機溶劑。 有機溶劑若為可滿足並存的各成分的溶解性或製成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時的塗布性的溶劑,則基本上無特別的限制,特別是優選考慮固形物的溶解性、塗布性、安全性而選擇。 作為有機溶劑,酯類例如可列舉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異丁酯、甲酸戊酯、乙酸異戊酯、乙酸異丁酯、丙酸丁酯、丁酸異丙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氧代乙酸烷基酯類(例如氧代乙酸甲酯、氧代乙酸乙酯、氧代乙酸丁酯(具體而言可列舉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丁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乙酸乙酯等))、3-氧代丙酸烷基酯類、2-氧代丙酸烷基酯類、2-氧代-2-甲基丙酸甲酯、2-氧代-2-甲基丙酸乙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丙酯、乙醯乙酸甲酯、乙醯乙酸乙酯、2-氧代丁酸甲酯、2-氧代丁酸乙酯等。 而且,醚類例如可列舉二乙二醇二甲醚、四氫呋喃、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甲基溶纖劑乙酸酯、乙基溶纖劑乙酸酯、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等。 酮類例如可列舉丁酮、環己酮、2-庚酮、3-庚酮等。 芳香族烴類例如可適宜列舉甲苯、二甲苯等。 自前述各成分的溶解性、及於包含鹼可溶性黏合劑的情況時其溶解性、塗布面狀的改良等觀點考慮,該些有機溶劑亦優選混合2種以上。在這種情況時,特別優選為包括選自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乙基溶纖劑乙酸酯、乳酸乙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乙酸丁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2-庚酮、環己酮、乙基卡必醇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丙二醇甲基醚、及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的2種以上的混合溶液。 有機溶劑於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的含量,優選於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的所有固形物濃度成為10 wt%~80 wt%的量,更優選成為15 wt%~60 wt%的量。 (界面活性劑)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亦可含有界面活性劑。 界面活性劑無論是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陽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或兩性界面活性劑的任意種均可使用,優選的界面活性劑是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具體而言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2009-098616號公報的段落0058中所記載的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其中優選氟系界面活性劑。 可於本發明中使用的其他界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作為市售品的MEGAFACE F142D、MEGAFACE F172、MEGAFACE F173、MEGAFACE F176、MEGAFACE F177、MEGAFACE F183、MEGAFACE F479、MEGAFACE F482、MEGAFACE F554、MEGAFACE F780、MEGAFACE F781、MEGAFACE F781-F、MEGAFACE R30、MEGAFACE R08、MEGAFACE F-472SF、MEGAFACE BL20、MEGAFACE R-61、MEGAFACE R-90(DIC株式會社(DIC Corporation)製造)、FLUORAD FC-135、FLUORAD FC-170C、FLUORAD FC-430、FLUORAD FC-431、Novec FC-4430(住友3M株式會社(Sumitomo 3M Limited)製造)、ASAHI GUARD AG7105、7000、950、7600、SURFLON S-112、SURFLON S-113、SURFLON S-131、SURFLON S-141、SURFLON S-145、SURFLON S-382、SURFLON SC-1O1、SURFLON SC-102、SURFLON SC-103、SURFLON SC-104、SURFLON SC-105、SURFLON SC-106(旭硝子株式會社(Asahi Glass Co.,Ltd.)製造)、EFTOP EF351、EFTOP 352、EFTOP 801、EFTOP 802(Mitsubishi Materials Electronic Chemicals Co.,Ltd.製造)、FTERGENT 250(NEOS Company Ltd.製造)等。 而且,界面活性劑可列舉包含下述式(W)所表示的結構單元A及結構單元B,且以四氫呋喃為溶劑而用凝膠滲透色譜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所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1,000以上10,000以下的共聚物作為優選例。 [化39] (於式(W)中,R1及R3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數1以上、4以下的直鏈伸烷基,R4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以上、4以下的烷基,L表示碳數3以上、6以下的伸烷基,p及q是表示聚合比的重量百分率,p表示10 wt%以上、80 wt%以下的數值,q表示20 wt%以上、90 wt%以下的數值,r表示1以上、18以下的整數,n表示1以上、10以下的整數。) 所述L優選為下述式(W-2)所表示的支鏈伸烷基。式(W-2)中的R5表示碳數1以上、4以下的烷基,於相溶性與對被塗布面的潤濕性的方面而言,優選為碳數1以上、3以下的烷基,更優選為碳數2或3的烷基。優選式(W)中的p與q的和(p+q)為p+q=100,亦即為100 wt%。所述共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更優選為1,500以上、5,000以下。[化40] 該些界面活性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使用2種以上。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的界面活性劑的添加量優選於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中為0.01 wt%~2.0 wt%,特別優選為0.02 wt%~1.0 wt%。若為該範圍,則塗布性及硬化膜的均一性變良好。(密接改良劑)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亦可含有密接改良劑。 密接改良劑是使成為支撐體的無機物(例如玻璃,矽、氧化矽、氮化矽等矽化合物,金、銅、鋁等)與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層的硬化膜的密接性提高的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矽烷偶聯劑等。作為密接改良劑的矽烷偶聯劑的目的是對界面進行改質,可並無特別限定地使用公知的矽烷偶聯劑。矽烷偶聯劑優選為日本專利特開2009-98616號公報的段落0048中所記載的矽烷偶聯劑,其中更優選為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矽烷或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矽烷。該些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併用2種以上。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的密接改良劑的含量相對於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量而言優選為0.1 wt%~20 wt%,更優選為0.2 wt%~5 wt%。 (交聯劑) 於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補足性地使用交聯劑,亦可進一步提高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硬化而成的著色硬化膜的硬度。 交聯劑若為可通過交聯反應而進行膜硬化的交聯劑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a)環氧樹脂、(b)被選自羥甲基、烷氧基甲基、及醯氧基甲基的至少1個取代基所取代的三聚氰胺化合物、胍胺化合物、甘脲化合物或脲化合物、(c)被選自羥甲基、烷氧基甲基、及醯氧基甲基的至少1個取代基所取代的酚化合物、萘酚化合物或羥基蒽化合物。其中,優選多官能環氧樹脂。關於交聯劑的具體例等的詳細,可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4-295116號公報的段落[0134]~[0147]的記載。 (顯影促進劑)在促進對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層進行曝光的情況時的非曝光區域的鹼溶解性,並且實現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顯影性的進一步提高的情況時,亦可添加顯影促進劑。顯影促進劑優選為分子量為1000以下的低分子量有機羧酸化合物、分子量為1000以下的低分子量酚化合物。 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特戊酸、己酸、二乙基乙酸、庚酸、辛酸等脂肪族單羧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三烷二酸、甲基丙二酸、乙基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甲基琥珀酸、四甲基琥珀酸、檸康酸等脂肪族二羧酸;丙三羧酸、烏頭酸、樟腦三酸等脂肪族三羧酸;苯甲酸、甲基苯甲酸、枯茗酸、毗茬甲酸、間二甲基苯甲酸等芳香族單羧酸;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苯偏四甲酸、均苯四甲酸等芳香族多羧酸;苯乙酸、氫化阿托酸、氫化肉桂酸、扁桃酸、苯基琥珀酸、阿托酸、肉桂酸、肉桂酸甲酯、肉桂酸苄酯、亞肉桂基乙酸、香豆酸、傘形酸等。 (其他添加物)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可進一步視需要而調配各種添加物,例如填充劑、上述以外的高分子化合物、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等。該些添加物可列舉於日本專利特開2004-295116號公報的段落[0155]~[0156]中所記載的化合物。 於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中,可含有日本專利特開2004-295116號公報的段落[0078]中所記載的光穩定劑、日本專利特開2004-295116號公報的段落[0081]中所記載的熱聚合抑制劑。 (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調製方法)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可通過將前述的各成分與視需要的任意成分混合而調製。 另外,於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時,可將構成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各成分總括調配,亦可於將各成分溶解、分散於溶劑中以後進行逐次調配。而且,調配時的投入順序或作業條件並不受到特別的制約。例如,可將所有成分同時溶解、分散於溶劑中而調製組成物,亦可視需要預先將各成分適宜製成2種以上的溶液、分散液,於使用時(塗布時)將該些加以混合而調製為著色感光性組成物。 如上所述而調製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可優選使用孔徑0.01 μm~3.0 μm左右的過濾器等而進行過濾分離後,供至使用。 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可形成色調及對比度優異的著色硬化膜,因此可用以形成液晶顯示裝置中所使用的彩色濾光片等的著色像元,而且可適宜用於印刷墨水、噴墨墨水、及塗料等製作用途。 (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是設置有基板、於該基板上由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所構成的著色區域而構成的。基板上的著色區域包括成為彩色濾光片各像元的例如紅(R)、綠(G)、藍(B)等的著色層。 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具有:著色層形成步驟(A),將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賦予至支撐體上而形成著色層(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層);曝光步驟(B),對步驟(A)中所形成的著色層進行圖案形狀的曝光而形成潛影;顯影步驟(C),對所述形成了潛影的著色層進行顯影而形成圖案。 而且,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中,特別優選進一步設置對步驟(C)中所得的著色圖案進行加熱處理的步驟(D)。 以下,對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加以更具體的說明。 -步驟(A)- 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中,首先利用旋塗、狹縫塗布(slit coating)、流延塗布、輥塗(roll coating)、棒式塗布(bar coating)、噴墨(inkjet)等塗布方法將所述的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賦予至支撐體上而形成著色層,其後,利用加熱(預焙(pre-baking))或真空乾燥等使該著色層乾燥。 支撐體例如可列舉液晶顯示裝置中所使用的鈉玻璃(soda glass)、無鹼玻璃、硼矽玻璃、石英玻璃、矽基板、樹脂基板等。而且,於該些支撐體上,亦可視需要設置底層用以改良與上部層的密接、防止物質的擴散、或者使表面平坦化。 預焙的條件可列舉:使用熱板(hot plate)或烘箱(oven),於70℃~130℃下加熱0.5分鐘~15分鐘左右的條件。 而且,由著色感光性組成物所形成的著色層的厚度可視需要而適宜選擇。於用於液晶顯示裝置的彩色濾光片中,優選為0.2 μm~5.0 μm的範圍,更優選為1.0 μm~4.0 μm的範圍。另外,著色層的厚度是乾燥後的膜厚。 -步驟(B)- 繼而,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中,對支撐體上所形成的著色層進行圖案形狀的曝光。可適用於曝光的光或放射線優選為g線、h線、i線、各種雷射,特別優選i線。於照射光使用i線的情況時,優選以5 mJ/cm2~500 mJ/cm2的露光量進行照射。 而且,其他曝光光源可使用超高壓、高壓、中壓、低壓的各水銀燈、化學燈、碳弧燈、氙氣燈、金鹵燈、各種雷射光源等。 ~使用雷射光源的曝光步驟~ 於使用雷射光源的曝光方式中,照射光優選波長為300 nm~410 nm的範圍的波長範圍的紫外雷射,更優選為300 nm~360 nm的範圍的波長。具體而言,特別可適宜使用輸出大、比較廉價的固體雷射的Nd:YAG雷射的三次諧波(355 nm)或准分子雷射(excimer laser)的XeCl(308 nm)、XeF(353 nm)。作為圖案曝光量,自生產性的觀點考慮,優選1 mJ/cm2~100 mJ/cm2的範圍,更優選1 mJ/cm2~50 mJ/cm2的範圍。 曝光裝置並無特別限制,市售的曝光裝置可使用Callisto(V Technology Co.,Ltd.製造)或EGIS(V Technology Co.,Ltd.製造)或DF2200G(大日本網屏株式會社(Dainippon Screen MFG Co.,Ltd.)製造)等。而且,亦可適宜使用上述以外的裝置。 -步驟(C)- 繼而,利用顯影液對曝光後的著色層進行顯影。由此可形成著色圖案。顯影液若可溶解著色層的未硬化部,且不溶解硬化部,則可使用各種有機溶劑的組合或者鹼性水溶液。於顯影液為鹼性水溶液的情況時,可調整鹼濃度而使其pH優選成為10~13。所述鹼性水溶液例如可列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碳酸氫鈉、矽酸鈉、原矽酸鈉、氨水、乙基胺、二乙基胺、二甲基乙醇胺、氫氧化四甲基銨、氫氧化四乙基銨、膽鹼、吡咯、呱啶、1,8-二氮雜雙環-[5,4,0]-7-十一碳烯等鹼性水溶液。 顯影時間優選為30秒~300秒,更優選為30秒~120秒。顯影溫度優選為20℃~40℃,更優選為23℃。 可利用浸置方式、淋浴方式、噴霧方式等進行顯影。 而且,於使用鹼性水溶液而顯影後,優選以水加以清洗。 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中,特別優選的是亦可對使用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而形成的著色圖案(像元)進行利用紫外線照射的後曝光。 -步驟(D)- 優選對顯影後的著色圖案,或者對進行了如上所述的利用紫外線照射的後曝光的著色圖案進一步進行加熱處理。通過對所形成的著色圖案進行加熱處理(所謂的後烘處理),可使著色圖案進一步硬化。該加熱處理例如可利用熱板、各種加熱器、烘箱等而進行。 加熱處理時的溫度優選為100℃~300℃,更優選為150℃~250℃。而且,加熱時間優選為10分鐘~120分鐘左右。 如此而所得的著色圖案構成彩色濾光片中的像元。於具有多種色調的像元的彩色濾光片的製作中,亦可根據所期望的顏色數而反復進行上述步驟(A)、步驟(B)、步驟(C)、及步驟(D)。 另外,可於每次單色的著色層的形成、曝光、顯影結束(每1色)後進行所述步驟(D),亦可於所期望的顏色數的所有著色層的形成、曝光、顯影結束後總括進行所述步驟(D)。 通過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而所得的彩色濾光片(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使用了本發明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因此色調及對比度優異。於液晶顯示裝置等中使用的情況時,可達成良好的色調,且變得可顯示分光特性及對比度優異的畫像。 <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具有所述的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關於液晶顯示裝置的定義或各顯示裝置的詳細,例如於“電子顯示裝置(佐佐木 昭夫著、工業調查會株式會社(Kogyo Chosakai Publishing Co.,Ltd)1990年發行)”、“顯示裝置(伊吹 順章著、產業圖書株式會社(Sangyo Tosho Publishing)平成元年(1989年)發行)”等中有所記載。而且,關於液晶顯示裝置,例如於“下一代液晶顯示器技術(內田 龍男編集、工業調查會株式會社1994年發行)”中有所記載。對本發明可適用的液晶顯示裝置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適用於上述“下一代液晶顯示器技術”中所記載的各種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中。 作為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其中特別是對於彩色TFT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而言有效。關於彩色TFT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例如於“彩色TFT液晶顯示器(共立出版株式會社(Kyoritsu Shuppan Co.,Ltd.)1996年發行)”中有所記載。另外,本發明亦可適用於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切換)等橫向電場驅動方式、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域垂直配向)等像元分割方式等視角得到擴大的液晶顯示裝置,或者STN(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OCS(optically compensated splay,光學補償傾斜)、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邊緣場開關)、及R-OCB(reflected-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反射光學補償彎曲)等中。而且,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亦可供於COA(Color-filter On Array,色彩濾鏡矩陣)方式。 若將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中,則與先前公知的冷陰極管的三波長管組合時可實現高的對比度,另外通過將紅、綠、藍的LED光源(RGB-LED)作為背光源,可提供亮度高、而且色純度高的色再現性良好的液晶顯示裝置。 [實例] 以下,通過實例對本發明加以更具體的說明,但本發明只要不超過其主旨,則並不限定於以下實例。另外,若無特別限定,則“份”、“%”是重量基準。 [實例1] -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調製- 將下述的各成分加以混合、溶解,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 ‧有機溶劑1(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33.1 g ‧有機溶劑2(3-乙氧基丙酸乙酯) 25.2 g ‧鹼可溶性黏合劑1(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加成物(30/30/40[摩尔比]、45%丙二醇單甲醚溶液) 5.8 g ‧鹼可溶性黏合劑2(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摩爾比70/3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6800) 1.1 g ‧聚合性化合物1:日本化藥株式會社製造、KAYARAD DPHA 2.8 g ‧聚合性化合物2:東亞合成株式會社製造、ARONIX TO-2349 2.8 g ‧聚合抑制劑(對甲氧基苯酚) 0.003 g ‧光聚合起始劑(肟化合物1)(1-(O-乙醯肟)-1-[9-乙基-6-(噻吩醯基)-9H-哢唑-3-基]丙酮) 0.39 g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1 0.2 g ‧密接改良劑(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2 g ‧氟系界面活性劑(DIC公司製造的MEGAFACE F-554) 0.01 g ‧藍色顏料分散液(顏料藍15:6分散液(固形物濃度為16.8%、顏料濃度為9.9%)) 27.0 g ‧染料(A-1) 1.1 g ‧染料(B-1) 0.4 g 另外,所述藍色顏料分散液是以如下方式調製而成。 將12.8份的C.I.顏料藍15:6和7.2份的分散劑(日本路博潤公司(The Lubrizol Corporation)製造的SOLSPERSE 5500)與80.0份的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加以混合,使用珠磨機(beads mill)使顏料充分分散,調製藍色顏料分散液。 以下,一同表示實例1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調製中所使用的各成分與實例2~實例37及比較例1~比較例7中所得的各成分。 染料(A-1)以及染料(A-2)是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染料(B-1)以及染料(B-2)是蒽醌化合物(具有蒽-9,10-二酮骨架的化合物)。染料(A-3)、染料(A-4)以及染料(A-5)並非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以及蒽醌化合物的染料。 [化41] [化42] 而且,實例1~實例37以及比較例1~比較例7中所使用的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如下所述。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1:1,4-双(3-巰基丁酰基氧基)丁烷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2:1,4-双(3-巰基丁氧基)丁烷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3:1,3,5-三(3-巰基丁氧基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4:三羟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5: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6:二季戊四醇六(3-巰基丙酸)酯 -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層(著色層)的形成- 利用旋塗法(spin coating)於玻璃(#1737;康寧公司(Corning Inc.)製造)基板上塗布上述所調製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然後於室溫下使其乾燥30分鐘而使揮發成分揮發,形成著色層A。對該著色層A照射i線(波長為365 nm),形成潛影。i線的光源使用超高壓水銀燈,設為平行光後進行照射。此時,照射光量為40 mJ/cm2。其次,使用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水溶液(濃度為2.4%)而將形成有該潛影的著色層於26℃下進行45秒的顯影,其次以流水進行20秒的沖洗後,藉由噴霧(spray)使其乾燥,獲得細線圖案畫像。將所得的細線圖案畫像於230℃下進行20分鐘的後烘(post-baking)處理,獲得膜厚為2 μm的著色層B。 -評價- 對上述所得的著色層的感光度、液晶的比電阻、分光特性、對比度、以及密接性,藉由以下所示的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2。 (1)感光度 使用i線縮小投影曝光裝置,以365 nm的波長通過線寬20 μm的掩模(mask),以40 mJ/cm2的照射光量對上述所得的塗布乾燥後的著色層A進行照射。於照射後,使用顯影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水溶液(濃度為2.4%)),於26℃下進行45秒的顯影。其次,以流水進行20秒的沖洗後,通過噴霧使其乾燥,獲得細線圖案畫像。對於所得的畫像,利用光學顯微鏡以200倍的倍率而拍攝細線圖案的畫像。 此時,通過所得的畫像而測定細線的寬度。感光度越高,則細線寬度越變粗,因此將細線寬的自掩模寬度的增加寬度作為線寬感光度。數字大者感光度高而較佳。 (2)液晶的比電阻 將上述所得的著色層B自基板上刮下,將刮下物9.0 mg添加於液晶材料ZLI-4792(Merck Japan製造)2.00 g中,於120℃下進行5小時的加熱。其後,加以過濾,利用液晶比電阻測定裝置(型號為ADVANTEST R8340 ULTRA HIGHT RESISTANCE ME、Advantest Corporation製造)而測定液晶材料的比電阻。由於金屬離子的溶出而造成液晶材料的比電阻降低,因此根據該比電阻的程度而評價金屬離子的溶出。 <評價標準> ◎:比電阻≧5.0×1011 MΩ,於內裝於液晶顯示裝置中而製成面板時未發現燒痕故障。 ○:比電阻≧1.0×1011 MΩ,於內裝於液晶顯示裝置中而製成面板時幾乎未發現燒痕故障,在性能上並無問題。 ×:比電阻<1.0×1011 MΩ,於內裝於液晶顯示裝置中而製成面板時產生燒痕故障。 (3)分光特性 使用奧林巴司株式會社(Olympus Corporation)製造的顯微分光測定裝置OSP-SP200(商品名)而測定上述所得的著色層B的透射光譜。根據所得的透射光譜,求出CIE1931表色系中的色度座標x值、y值、Y值。 至於分光特性,在(x、y)=(0.138、0.085)中的Y值高的情況時,可以說具有優異的分光特性。可以說Y值越大則分光特性越優異。 (4)對比度 而且,將所得的具有各著色層B的基板夾於2枚偏光膜之間,使用色彩亮度計(Topcon Corporation製造、型號:BM-5A)而測定2枚偏光膜的偏光軸平行的情況及垂直的情況的亮度值,通過2枚偏光膜的偏光軸平行的情況時的亮度除以垂直的情況的亮度,求出所得的值作為對比度。對比度越高,則越作為液晶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而顯示出良好的性能。 (5)密接性 關於上述所得的著色層A,使用i線縮小投影曝光裝置,以365 nm的波長,通過具有5 μm、10 μm、15 μm、20 μm以及25 μm的掩模寬度的掩模而以40 mJ/cm2的露光量對著色層A進行照射。於照射後,使用所述顯影液,於23℃下進行60秒的顯影。其次,以流水進行20秒的沖洗後,通過噴霧使其乾燥,獲得細線圖案畫像。利用光學顯微鏡以及掃描電子顯微(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照片觀察,通過通常的方法而觀察畫像形成。而且,將基板上所殘留的最細的細線圖案的圖案尺寸作為密接性的評價。 殘留有更細的細線的情況可作為密接性優異。 [實例2~實例6] 於實例1中,將多官能硫醇化合物1分別變更為如表1中所記載的多官能硫醇化合物2~多官能硫醇化合物6,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匯總表示於表2中。 [實例7~實例8] 於實例1中,將染料(A-1)以及染料(B-1)變更成如表1中所記載般,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實例9] 於實例1中,將光聚合起始劑(肟化合物1)變更為4,4'-雙(二乙基胺基)二苯甲酮(光聚合起始劑1),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實例10] 於實例1中,將染料(B-1)置換為染料(A-1)(亦即,使實例1中的染料(A-1)與染料(B-1)的合計量為僅染料(A-1)的量),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實例11] 於實例1中,將光聚合起始劑(肟化合物1)變更為下述結構的肟起始劑(肟化合物2),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化43] [實例12] 於實例1中,將光聚合起始劑(肟化合物1)變更為下述結構的肟引發劑(肟化合物3),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化44] [實例13] 於實例1中,將光聚合起始劑(肟化合物1)變更為下述結構的肟引發劑(肟化合物4),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化45] [比較例1] 於實例1中,未添加多官能硫醇化合物1,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比較例2] 於實例7中,未添加多官能硫醇化合物1,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比較例3] 於實例8中,未添加多官能硫醇化合物1,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比較例4] 於實例1中,將多官能硫醇化合物1變更為單官能硫醇化合物1:巰基苯並咪唑,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比較例5] 於實例10中,將染料(A-1)變更為染料(A-3),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比較例6] 於實例10中,將染料(A-1)變更為染料(A-4),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比較例7] 於實例1中,將染料(A-1)變更為染料(A-5),除此以外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下述表2中。 根據表2可知以下事實。 實例1~實例13的使用了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與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感光度、分光特性(Y值)優異,對比度高,密接性優異,液晶的比電阻大,且使用實例1~實例13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而所得的液晶顯示裝置並不產生燒痕。相對於此,於未使用多官能硫醇的比較例1~比較例3中,感光度低,而且密接性亦低。於使用單官能硫醇化合物代替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比較例4中,感光度並不充分;於使用染料並非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的比較例5~比較例7中,所有的性能均惡化。 而且,於未使用肟起始劑作為光聚合起始劑的實例9中,感光度稍稍降低;於未使用蒽醌化合物的實例10中,對比度稍低。 [實例14] 將下述的各成分加以混合、溶解,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與實例1同樣地形成著色層,且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表5中。 ‧有機溶劑1(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6.4 g ‧有機溶劑3(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 25.2 g ‧鹼可溶性黏合劑1 1.3 g ‧鹼可溶性黏合劑2 3.4 g ‧聚合性化合物1 4.2 g ‧聚合性化合物2 1.4 g ‧聚合抑制劑(對甲氧基苯酚) 0.003 g ‧光聚合起始劑(肟化合物1) 0.39 g ‧光聚合起始劑2(1,3-二氫-1-苯基-2H-苯並咪唑-2-硫酮) 0.11 g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1 0.27 g ‧密接改良劑(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0.16 g ‧氟系界面活性劑(DIC公司製造的MEGAFACE F-554、0.2%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溶液) 5.36 g ‧藍色顏料分散液(與實例1中所使用的藍色顏料分散液相同、顏料藍15:6分散液(固形物濃度為16.8 wt%、顏料濃度為9.9%)) 22.0 g ‧染料溶液1 4.7 g ‧染料溶液2 25.1 g 另外,染料溶液1是將下述各成分加以混合、溶解而製作染料溶液。 ‧有機溶劑1: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4.23 g ‧染料(B-1) 0.47 g 而且,染料溶液2是將下述各成分加以混合、溶解而製作染料溶液。 ‧有機溶劑1: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23.94 g ‧染料(A-1) 0.04 g ‧染料(A-6) 1.22 g 以下表示實例14~實例37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調製中所使用的染料(A-6)~染料(A-10)。 染料(A-6)~染料(A-10)是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的染料。 [化46] [實例15~實例32] 於實例14的染料溶液2的調製中,將染料溶液2的調製中所使用的各成分變更成如表3中所記載般,除此以外與實例14同樣地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而形成著色層,並且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表5中。 [實例33~實例37] 於實例14中,將有機溶劑3的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變更為表4中所記載的溶劑,除此以外與實例14同樣地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而形成著色層,並且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表5中。 由表5可知以下事實。使用結構不同的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的實例14~實例32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使用2種二吡咯亞甲基金屬絡合化合物的實例14~實例18及實例26~實例28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以及變更了有機溶劑的實例33~實例37均由於與多官能硫醇化合物併用,因此感光度、分光特性(Y值)優異,對比度高,密接性優異,液晶的比電阻大。而且,使用本發明的實例14~實例37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而所得的液晶顯示裝置並不產生燒痕。 [實例38] 將下述的各成分加以混合、溶解,調製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與實例1同樣地形成著色層,且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表7中。 ‧有機溶劑1(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6.6 g ‧有機溶劑3(二乙二醇乙基甲基醚) 25.2 g ‧鹼可溶性黏合劑1 1.0 g ‧鹼可溶性黏合劑2 2.7 g ‧聚合性化合物1 4.8 g ‧聚合性化合物2 1.6 g ‧聚合抑制劑(對甲氧基苯酚) 0.003 g ‧光聚合起始劑(肟化合物1) 0.39 g ‧光聚合起始劑2(1,3-二氫-1-苯基-2H-苯並咪唑-2-硫酮) 0.11 g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1 0.27g ‧密接改良劑(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0.16g ‧氟系界面活性劑(DIC公司製造的MEGAFACE F-554、0.2%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溶液) 5.36 g ‧藍色顏料分散液(與實例1中所使用的藍色顏料分散液相同、顏料藍15:6分散液(固形物濃度為16.8 wt%、顏料濃度為9.9%)) 22.0 g ‧染料溶液1 4.7 g ‧染料溶液2 25.1 g [實例39~實例43] 將光聚合起始劑(肟化合物1)、光聚合起始劑2、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添加量變更成如表6所示般,除此以外與實例38同樣地進行而調製實例39~實例43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形成著色層,且與實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表示於表7中。 由表7可知以下事實。變更了聚合性化合物的添加量的實例38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變更了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量的實例39~實例40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變更了光聚合起始劑(肟化合物1)、光聚合起始劑2的添加量的實例41~實例43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均由於與多官能硫醇化合物併用,因此感光度、分光特性(Y值)優異,對比度高,密接性優異,液晶的比電阻大。而且,使用本發明的實例38~實例43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而所得的液晶顯示裝置並不產生燒痕。
权利要求:
Claims (13) [1] 一種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含有:(A)染料,所述(A)染料是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配位於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而成的金屬絡合化合物;(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C)光聚合起始劑;以及(D)聚合性化合物,[化1] 於通式(I)中,R1~R6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取代基,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芳基、或雜環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A)染料是下述通式(I-3)所表示的絡合化合物;通式(I-3) 於通式(I-3)中,R2及R5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48的烷基、碳數2~48的烯基、碳數6~48的芳基、碳數1~32的雜環基、氰基、硝基、碳數1~48的醯基、碳數2~48的烷氧基羰基、碳數7~32的芳氧基羰基、碳數1~48的胺甲醯基、碳數36以下的醯亞胺基、碳數1~48的烷基磺醯基、碳數6~48的芳基磺醯基、或碳數32以下的胺磺醯基,R3及R4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48的烷基、碳數2~48的烯基、碳數6~48的芳基、碳數1~32的雜環基、氰基、碳數1~48的醯基、碳數2~48的烷氧基羰基、碳數1~48的胺甲醯基、碳數2~48的羧醯胺基、碳數1~32的脲基、碳數36以下的醯亞胺基、碳數2~48的烷氧基羰基胺基、碳數1~48的磺醯胺基、碳數1~48的烷硫基、碳數6~48的芳硫基、碳數1~32的雜環硫基、碳數1~48的烷基磺醯基、碳數6~48的芳基磺醯基、或碳數32以下的胺磺醯基,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碳數1~48的烷基、碳數6~48的芳基、或碳數1~32的雜環基,Ma表示Zn、Mg、Si、Pt、Pd、Cu、Ni、Co、B或VO,X3及X4分別獨立為NRa(此處,Ra為氫原子、碳數1~36的烷基、或碳數1~24的雜環基)或氧原子,Y1及Y2分別獨立為NRb(此處,Rb為氫原子或碳數1~36的烷基)、氮原子、或碳原子,X5是經由氧原子或氮原子而鍵結的基,R8及R9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36的烷基、碳數6~36的芳基、碳數1~24的雜環基、碳數1~36的烷氧基、或碳數1~36的烷基胺基,a為0或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更包含(E)具有蒽-9,10-二酮骨架的蒽醌化合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是具有2個以上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基的化合物;[化2] 於通式(2)中,R表示氫原子或烷基,A表示-CO-或-CH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是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化3] 於通式(1)中,R表示氫原子或烷基,A表示-CO-或-CH2-;L表示n價連結基,n表示2~6的整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以重量基準計,所述(B)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含量相對於所述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為0.1%~2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以重量基準計,所述(A)染料的含量相對於所述著色感光性組成物的所有固形物為0.1%~30%。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C)光聚合起始劑是具有肟結構的化合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C)光聚合起始劑是下述通式(III)所表示的肟化合物;[化4] 於通式(III)中,X1、X2及X3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烷基,R1表示-R、-OR、-COR、-SR、-CONRR'、或-CN,R2及R3分別獨立地表示-R、-OR、-COR、-SR、或-NRR';R及R'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芳基、芳烷基、或雜環基,該些基亦可被選自由鹵素原子及雜環基所構成的群組的1個以上取代,構成該烷基及芳烷基中的烷基鏈的碳原子的1個以上亦可被取代為不飽和鍵、醚鍵、或酯鍵,R及R'亦可相互鍵結而形成環。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其中,所述(C)光聚合起始劑是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肟化合物;[化5] 於通式(II)中,R22表示1價取代基;A22表示2價連結基,Ar表示芳基;n為0~5的整數;X22表示1價取代基,n為2~4的整數時,多個存在的X22可相同亦可不同。 [11] 一種彩色濾光片,其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而成。 [12] 一種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其具有:著色層形成步驟,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著色感光性組成物賦予至支撐體上而形成著色層;曝光步驟,對該著色層進行圖案形狀的曝光而形成潛影;顯影步驟,對形成了所述潛影的所述著色層進行顯影而形成圖案。 [13]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彩色濾光片。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16867B|2016-01-11|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TWI526782B|2016-03-21|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TWI558692B|2016-11-21|著色硬化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及顯示裝置 TWI557188B|2016-11-11|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及液晶顯示裝置 TWI553401B|2016-10-11|彩色硬化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固態影像感測器及液晶顯示元件 TW201344360A|2013-11-01|著色硬化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及顯示裝置 KR101703681B1|2017-02-07|착색 조성물, 착색 경화막, 컬러필터, 컬러필터의 제조방법, 액정 표시 장치, 고체 촬상 소자, 및 신규의 디피로메텐계 금속 착체 화합물 또는 그 호변이성체 TW201536873A|2015-10-01|著色組成物、硬化膜、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固體攝影元件及圖像顯示裝置 TWI453195B|2014-09-21|著色組成物、著色硬化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固態攝影元件、及液晶顯示裝置 JP2012077154A|2012-04-19|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固体撮像素子 TWI540122B|2016-07-01|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以及顯示裝置 TW201339754A|2013-10-01|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顯示裝置 JP5722268B2|2015-05-20|着色組成物、着色硬化膜、カラーフィルタ、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固体撮像素子、並びに、新規なジピロメテン系金属錯体化合物又はその互変異性体 JP2012077026A|2012-04-19|ジピロメテン系金属錯体化合物及びその互変異性体、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固体撮像素子 TWI541294B|2016-07-11|彩色濾光片用著色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顯示裝置及固體攝像元件 TW201319741A|2013-05-16|著色硬化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其製造方法、顯示元件及固體攝影元件 TWI585526B|2017-06-01|著色感光性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顯示裝置 TWI501971B|2015-10-01|著色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液晶顯示裝置、固態攝影元件、以及二亞甲吡咯系金屬錯合物及其互變異構物 TWI574945B|2017-03-21|著色組成物、著色硬化膜、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液晶顯示裝置、固體攝影元件以及二吡咯亞甲基金屬錯合物或其互變異構物 TWI524137B|2016-03-01|著色硬化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顯示元件 JP5722267B2|2015-05-20|着色組成物、着色硬化膜、カラーフィルタ、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固体撮像素子、並びに、新規なジピロメテン系金属錯体化合物又はその互変異性体 TW201412711A|2014-04-01|著色硬化性組成物、著色硬化膜、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顯示裝置、固體攝影元件及化合物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CN102566266B|2017-03-01| CN102566266A|2012-07-11| KR20120071321A|2012-07-02| KR101773406B1|2017-08-31| TWI516867B|2016-01-11| JP5393766B2|2014-01-22| JP2013033195A|2013-02-14|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3324279B2|1994-06-23|2002-09-17|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光重合性組成物| JP2000275830A|1999-03-25|2000-10-06|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光重合性組成物、画像形成材料及び感光性平版印刷版| JP2003255121A|2002-02-28|2003-09-10|Toppan Printing Co Ltd|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2004295058A|2003-02-14|2004-10-21|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感光性組成物| JP4484482B2|2003-09-25|2010-06-16|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感光性着色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2005220097A|2004-02-06|2005-08-18|Asahi Denka Kogyo Kk|チオフェン構造を有するオキシムエステル化合物及び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光重合開始剤| JP2006071890A|2004-09-01|2006-03-16|Fuji Photo Film Co Ltd|染料含有ネガ型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197994B2|2006-09-27|2012-06-12|Fujifilm Corporation|Compound or its tautomer, metal complex compound, colored photosensitive curing composition, color filter, and production| JP2008224982A|2007-03-12|2008-09-25|Fujifilm Corp|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09078407A1|2007-12-19|2009-06-25|Toyo Ink Mfg. Co., Ltd.|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5448653B2|2008-09-02|2014-03-19|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ジピロメテン金属錯体化合物及びその互変異性体| JP5085489B2|2008-09-29|2012-11-28|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色素| JP2010175878A|2009-01-30|2010-08-12|Fujifilm Corp|着色感光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204213A|2009-02-27|2010-09-16|Fujifilm Corp|光重合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用光重合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固体撮像素子、並びに、平版印刷版原版| JP5602448B2|2009-03-26|2014-10-08|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顔料分散液、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CN103430099B|2011-03-23|2018-02-13|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着色树脂组合物、滤色片、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el显示装置| TWI641625B|2013-03-06|2018-11-21|日商艾迪科股份有限公司|Photocurable composition| CN105278246B|2014-07-04|2020-03-13|富士胶片株式会社|硬化性组合物、硬化膜的制造方法、硬化膜、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20160115347A|2015-03-26|2016-10-06|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KR20160115348A|2015-03-26|2016-10-06|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KR20160115338A|2015-03-26|2016-10-06|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KR20160115343A|2015-03-26|2016-10-06|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KR20160115438A|2015-03-27|2016-10-06|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0286191||2010-12-22|| JP2011093978||2011-04-20|| JP2011147441||2011-07-01||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