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底板,顶板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机、单片机和蓄电池,顶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和风扇组,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有刺尖板,支撑腿的内侧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依次设置有固定装置,传送带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传送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将腊肠放置于固定装置中进行固定,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从而对固定装置中的腊肠进行扎孔,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从而带动传送带开始运作,让固定装置移动至风扇组底部时,单片机控制风扇组工作,加快腊肠的风干。
公开号:CN214339764U
申请号:CN202120228520.3U
申请日:2021-01-27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周文明
申请人:周文明;
IPC主号:A22C11-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
[n0002] 腊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中国特色肉制品,是中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产品。因为用牙签再上面打眼后以后,晒的时候油能渗出去很多,对口感很有帮助.扎眼可让腊肠泄掉里面的空气,防止胀破肠衣。晒干后不会太缩水,而且以后切的时候才不容易散。同时让腊肠里的空气排出来,也容易风干.南方由于气气温高,要尽快排出水分,要不然腊肠容易坏,所以南方用牙签打眼很常见。
[n0003] 目前,在现有的腊肠制作中,需要进行扎孔和风干,需要人工佩戴防护设备手持操作,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安全性低,在腊肠的制作中十分容易出现人为对腊肠造成污染,导致腊肠放置时间变短,容易腐烂,故而提出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解决腊肠的加工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
[n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6] 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边侧固定有支撑腿,且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机、单片机和蓄电池,所述顶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和风扇组,且电动伸缩杆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有刺尖板,所述支撑腿的内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依次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传送带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传送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位于底板上,所述第二电机上设置有皮带,且皮带的另一端与主动轮相连接。
[n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第一凹槽、第二凹槽、铰链、弹簧销和U型槽,所述下夹板位于传送带上,所述下夹板的顶部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安装有铰链,所述上夹板的一侧安装有弹簧销,所述下夹板的一侧安装有U型槽,且弹簧销与U型槽对应安装,所述上夹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夹板上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应安装。
[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边侧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个数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分布。
[n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风扇组和蓄电池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轴与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n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n001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腊肠加工所存在的问题,将腊肠放置于固定装置中进行固定,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从而对固定装置中的腊肠进行扎孔,使得腊肠更加容易保存,油能够更好的渗入到肉里面,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从而带动传送带开始运作,让固定装置移动至风扇组底部时,单片机控制风扇组工作,加快腊肠的风干,让腊肠的制作速率大大加快,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自动化制作,省时省力。
[n001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n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n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中:1、底板;2、支撑腿;3、顶板;4、第一电机;5、单片机;6、蓄电池;7、电动伸缩杆;8、风扇组;9、刺尖板;10、传送带;11、固定装置;111、上夹板;112、下夹板;113、第一凹槽;114、第二凹槽;115、铰链;116、弹簧销;117、U型槽;12、主动轮;13、从动轮;14、第二电机;15、皮带;16、滚轮。
[n001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n0018] 实施例1
[n0019]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边侧固定有支撑腿2,且呈矩形阵列分布,支撑腿2的顶部固定有顶板3,顶板3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机4、单片机5和蓄电池6,顶板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电动伸缩杆7和风扇组8,且电动伸缩杆7与第一电机4相连接,电动伸缩杆7的底端固定有刺尖板9,支撑腿2的内侧设置有传送带10,传送带10上依次设置有固定装置11,传送带10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传送带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4,且第二电机14位于底板1上,第二电机14上设置有皮带15,且皮带15的另一端与主动轮12相连接。
[n0020] 进一步的,固定装置11包括上夹板111、下夹板112、第一凹槽113、第二凹槽114、铰链115、弹簧销116和U型槽117,下夹板112位于传送带10上,下夹板112的顶部设置有上夹板111,上夹板111与下夹板112之间安装有铰链115,上夹板111的一侧安装有弹簧销116,下夹板112的一侧安装有U型槽117,且弹簧销116与U型槽117对应安装,上夹板11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3,下夹板11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14,且第一凹槽113与第二凹槽114对应安装,将腊肠放置于下夹板111上的第二凹槽114处,通过铰链115将上夹板111与下夹板112闭合,腊肠位于第一凹槽113与第二凹槽114形成的通孔内侧,将弹簧销116插入U型槽117内,即可对腊肠进行固定。
[n0021] 底板1的底部边侧安装有滚轮16,滚轮16的个数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分布,通过滚轮16方便移动该设备,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n0022] 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4、风扇组8和蓄电池6均与单片机5电性连接,第一电机4与电动伸缩杆7电性连接,第二电机14的传动轴与主动轮12通过皮带15传动连接,蓄电池6为单片机5提供电能支持,单片机5控制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4和风扇组8运行,第一电机4控制电动伸缩杆7伸缩,第二电机14的传动轴通过皮带15带动主动轮12旋转。
[n0023] 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先将腊肠放置于下夹板111上的第二凹槽114处,通过通过铰链115将上夹板111与下夹板112闭合,腊肠位于第一凹槽113与第二凹槽114形成的通孔内侧,将弹簧销116插入U型槽117内,即可对腊肠进行固定,启动该设备,通过顶板3上的单片机5(单片机5采用STM32单片机)控制第一电机4工作,第一电机4控制电动伸缩杆7伸长,带动尖刺板9下降,直至尖刺板9上的尖刺与腊肠接触,并对腊肠进行扎孔,使得腊肠更加容易保存,油能够更好的渗入到肉里面,扎孔完成后,单片机5控制电动伸缩杆7收缩,带动尖刺板9上升,与此同时,单片机5控制底板1上的第二电机14工作,第二电机14的传动轴通过皮带15带动主动轮12旋转,从而使得传送带10开始运转,从动轮13也因此开始旋转,固定装置11在传送带10上移动,移动至风扇组8的底部,单片机5控制风扇组8开始工作,风扇组8对固定装置11上的腊肠进行吹风,使得腊肠能够加速风干,让腊肠的制作速率大大加快,支撑腿2起到固定并支撑顶板3的作用。
[n0024] 该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腊肠加工所存在的问题,将腊肠放置于固定装置中进行固定,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从而对固定装置中的腊肠进行扎孔,使得腊肠更加容易保存,油能够更好的渗入到肉里面,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从而带动传送带开始运作,让固定装置移动至风扇组底部时,单片机控制风扇组工作,加快腊肠的风干,让腊肠的制作速率大大加快,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自动化制作,省时省力。
[n002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4)
[0001] 1.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边侧固定有支撑腿(2),且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腿(2)的顶部固定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机(4)、单片机(5)和蓄电池(6),所述顶板(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电动伸缩杆(7)和风扇组(8),且电动伸缩杆(7)与第一电机(4)相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底端固定有刺尖板(9),所述支撑腿(2)的内侧设置有传送带(10),所述传送带(10)上依次设置有固定装置(11),所述传送带(10)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所述传送带(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4),且第二电机(14)位于底板(1)上,所述第二电机(14)上设置有皮带(15),且皮带(15)的另一端与主动轮(12)相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1)包括上夹板(111)、下夹板(112)、第一凹槽(113)、第二凹槽(114)、铰链(115)、弹簧销(116)和U型槽(117),所述下夹板(112)位于传送带(10)上,所述下夹板(112)的顶部设置有上夹板(111),所述上夹板(111)与下夹板(112)之间安装有铰链(115),所述上夹板(111)的一侧安装有弹簧销(116),所述下夹板(112)的一侧安装有U型槽(117),且弹簧销(116)与U型槽(117)对应安装,所述上夹板(11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3),所述下夹板(11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14),且第一凹槽(113)与第二凹槽(114)对应安装。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边侧安装有滚轮(16),所述滚轮(16)的个数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分布。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4)、风扇组(8)和蓄电池(6)均与单片机(5)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与电动伸缩杆(7)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4)的传动轴与主动轮(12)通过皮带(15)传动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7379054B|2019-02-26|一种苹果切片装置
CN214339764U|2021-10-08|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
CN209863251U|2019-12-31|一种菠萝削皮设备
CN205813487U|2016-12-21|一种茶叶烘干设备
CN108890709B|2020-04-07|一种牛肉切丝设备
CN210525183U|2020-05-15|一种自动上料的切药机
CN110495620A|2019-11-26|一种苹果加工用去皮切片设备
CN205830835U|2016-12-28|蚕茧剥离下料装置
CN211306382U|2020-08-21|一种蜂蜜柚子茶加工用柚子切割装置
CN112093128A|2020-12-18|一种农产品加工用穿杆打捆装置及方法
CN213796750U|2021-07-27|一种蔬菜丁切割设备
CN212497876U|2021-02-09|一种鲜笋切片机
CN209335673U|2019-09-03|山楂去核切片机
CN211721802U|2020-10-23|一种自动化水果去皮机
CN212545345U|2021-02-19|一种自动切肉穿串机
CN2323601Y|1999-06-16|板栗脱壳机
CN212971587U|2021-04-16|一种新型苹果榨汁机
CN214179020U|2021-09-14|一种罐头生产中自动剥皮装置
CN213603327U|2021-07-06|一种果树修剪装置
CN210906842U|2020-07-03|一种冬枣筛选装置
CN212497930U|2021-02-09|一种高效的中药材切片装置
CN211153604U|2020-08-04|一种黄鳝宰杀装置
CN210650789U|2020-06-02|一种切南瓜设备
CN112715969A|2021-04-30|一种食品加工用板栗脱蓬装置
CN210173655U|2020-03-24|一种家用切菜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28520.3U|CN214339764U|2021-01-27|2021-01-27|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CN202120228520.3U| CN214339764U|2021-01-27|2021-01-27|一种食品加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