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气举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反气举设备,一种反气举设备,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过滤部、进水管,第二管体呈“U”型状,第二管体一端与第一管体下方连接,且第二管体靠近第一管体的一端设有进氧口;过滤部底部与第二管体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且过滤部外壁设有吸盘,吸盘与鱼缸内壁吸附,用于将过滤部固定在鱼缸上,进水管底部与过滤部顶部连接,通过将反气举过滤设备与带除油膜的进水管相结合,从而实现在增氧培菌的同时,具备除油膜功能,且静音不嘈杂。
公开号:CN214339490U
申请号:CN202120173048.8U
申请日:2021-01-22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王瑞
申请人:王瑞;
IPC主号:A01K63-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族过滤器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反气举设备。
[n0002] 随着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养起了宠物,同样水族爱好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各类水草、观赏类鱼虾层出不穷的同时,带来的还有各种专业的养殖技巧,这也直接导致对水族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高,而在众多水族设备中,增氧设备尤其重要,因为鱼食的投喂,长此以往鱼缸水面容易堆积油膜,但市面上的增氧设备往往动静太大,扰乱水面吸附鱼虾,或者不具备吸除油膜的功能。
[n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气举设备,该反气举设备不仅动静小,不扰乱水面吸附鱼虾,且可除油膜。
[n0005] (二)技术方案
[n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气举设备,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过滤部、进水管,所述第二管体呈“U”型状,所述第二管体一端与第一管体下方连接,且第二管体靠近第一管体的一端设有进氧口;所述过滤部底部与第二管体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且所述过滤部外壁设有吸盘,所述吸盘与鱼缸内壁吸附,用于将过滤部固定在鱼缸上;所述进水管底部与过滤部顶部连接。
[n0007] 优选地,第一管体远离第二管体的一端设有出氧口,所述出氧口与水面相平行。
[n0008] 优选地,出氧口内还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设有多个,并成圆周阵列设置。
[n0009] 优选地,进氧口高度高于第二管体底部。
[n0010] 优选地,过滤部还包括过滤腔和盖体,所述过滤腔设置在过滤部内部,所述盖体设置在过滤部上方,并用于盖合所述过滤腔,且所述进水管底部与盖体连接。
[n0011] 优选地,过滤腔内装载有生化棉,用于除油和培菌。
[n0012] 优选地,进水管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成网状设置。
[n0013] 优选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的连接通过过盈配合卡紧,所述第二管体与过滤部之间的连接也是通过过盈配合卡紧,所述进水管底部与过滤部顶部通过过盈配合卡紧。
[n0014] (三)有益效果
[n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气举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种反气举设备,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过滤部和进水管,通过将反气举原理和进水管的除油膜功能相结合,有效去除油膜,同时还兼顾培菌和增氧功能,且增氧方式安静,不惊扰鱼虾。
[n0016]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氧口的局部放大图;
[n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氧口的局部放大图;
[n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过滤部的剖视图;
[n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出水口高度调整前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进出水口高度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中: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过滤部、4进水管、5出氧口、21进氧口、31过滤腔、32盖体、33吸盘、41进水口、51突起部。
[n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7] 参阅附图,一种反气举设备,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过滤部3、进水管4,第二管体呈“U”型状,第二管体2一端与第一管体1下方连接,且第二管体2靠近第一管体1的一端设有进氧口21;过滤部3底部与第二管体2远离第一管体1的一端连接,且过滤部3外壁设有吸盘33,吸盘与鱼缸内壁吸附,用于将过滤部固定在鱼缸上;进水管4底部与过滤部3顶部连接。
[n0028] 综上所述,空气通过进氧口21进入第二管体2内,受水的浮力影响,空气不断上升,通过第一管体1排出,根据反气举的原理,第一管体1中上升的空气会使进水管4上端产生吸力,从而完成水流从进水管4远离过滤部3的一端流入,依次经过进水管4、过滤部3、第二管体2和第一管体1,最终从第一管体1远离第二管体的一端排出的过滤过程。
[n0029] 参阅附图,第一管体1远离第二管体2的一端设有出氧口5,出氧口5与水面相平行,出氧口5设计成与水面相平行,便于分散气体和水流。
[n0030] 参阅附图,出氧口5内还设有突起部51,突起部51设有多个,并成圆周阵列设置。
[n0031] 综上所述,出氧口5内设有突起部51,用于切割并细化大气泡,细化后的气泡消泡声音小,保持增氧效果的同时实现鱼缸静音。
[n0032] 参阅附图,进氧口21高度高于第二管体2底部,进氧口21高度高于第二管体2底部,防止气体进入第二管体2远离第一管的一端,影响反气举效果。
[n0033] 参阅附图,过滤部3还包括过滤腔31和盖体32,过滤腔31设置在过滤部 3内部,盖体32设置在过滤部3上方,并用于盖合过滤腔31,且进水管4底部与盖体32连接,过滤部3还包括过滤腔31,用以放置过滤材料。
[n0034] 参阅附图,过滤腔31内装载有生化棉,用于除油和培菌,生化棉在起到过滤作用的同时还为鱼缸中的有益菌群提供生存繁殖环境。
[n0035] 参阅附图,进水管4顶部设有进水口41,进水口41成网状设置。
[n0036] 综上所述,进水口41成网状设置,可提高油膜吸入效率,且网口细密,有效防止鱼虾被吸入。
[n0037] 参阅附图,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之间的连接通过过盈配合卡紧,第二管体2与过滤部3之间的连接也是通过过盈配合卡紧,进水管4底部与过滤部3 顶部通过过盈配合卡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各管件间通过过盈配合卡紧,能够根据使用环境调整进出水口的高度及角度。
[n0038]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n0039]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n0040]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n0041]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n0042]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n004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反气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体(1);
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呈“U”型状,所述第二管体(2)一端与第一管体(1)下方连接,且第二管体(2)靠近第一管体(1)的一端设有进氧口(21);
过滤部(3),所述过滤部(3)底部与第二管体(2)远离第一管体(1)的一端连接,且所述过滤部(3)外壁设有吸盘(33),所述吸盘与鱼缸内壁吸附,用于将过滤部固定在鱼缸上;
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底部与过滤部(3)顶部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气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远离第二管体(2)的一端设有出氧口(5),所述出氧口(5)与水面相平行。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气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氧口(5)内还设有突起部(51),所述突起部(51)设有多个,并成圆周阵列设置。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气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氧口(21)高度高于第二管体(2)底部。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气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3)还包括过滤腔(31)和盖体(32),所述过滤腔(31)设置在过滤部(3)内部,所述盖体(32)设置在过滤部(3)上方,并用于盖合所述过滤腔(31),且所述进水管(4)底部与盖体(32)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气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31)内装载有生化棉,用于除油和培菌。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气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顶部设有进水口(41),所述进水口(41)成网状设置。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气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之间的连接通过过盈配合卡紧,所述第二管体(2)与过滤部(3)之间的连接也是通过过盈配合卡紧,所述进水管(4)底部与过滤部(3)顶部通过过盈配合卡紧。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9490U|2021-10-08|一种反气举设备
TWM605015U|2020-12-11|養殖池增氧、造流、過濾循環水系統
JP6217925B2|2017-10-25|飼育水槽用水浄化装置
JP4385221B2|2009-12-16|生物学的水浄化装置
CN2511128Y|2002-09-18|养殖用水质控制装置
CN205455388U|2016-08-17|一种受控式高效循环水集装箱养殖系统
CN214508845U|2021-10-29|一种新型水产养殖池
CN2919862Y|2007-07-11|水族箱用一体式杀菌过滤器
AU2020101797A4|2020-09-17|Multi-functional Breeding Apparatus
CN211091376U|2020-07-28|一种一体式水族箱用可替换过滤盒和一种水族生物箱
TWI737496B|2021-08-21|養殖池增氧、造流、過濾循環水系統
CN210610703U|2020-05-26|一种岩原鲤室内孵化系统
CN212212393U|2020-12-25|一种养滤一体式鱼池
CN209178070U|2019-07-30|一种空气漩流过滤器
CN214457517U|2021-10-22|一体化水产养殖水处理系统
CN213961357U|2021-08-17|一种鱼卵孵化器
CN209367967U|2019-09-10|一种气浮式吸污排污装置
CN211581231U|2020-09-29|一种水循环生态系统
CN214735246U|2021-11-16|一种壁挂式生物水处理器
CN211607909U|2020-10-02|一种南美白对虾育苗温室充气供氧装置
CN2726302Y|2005-09-21|一种水产鱼苗孵化器
CN214546605U|2021-11-02|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
CN213044793U|2021-04-27|一种观赏鱼养殖净水装置
CN211091378U|2020-07-28|一种水族箱用可替换过滤盒和一种水族生物箱
CN213663170U|2021-07-13|一种底过滤鱼缸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73048.8U|CN214339490U|2021-01-22|2021-01-22|一种反气举设备|CN202120173048.8U| CN214339490U|2021-01-22|2021-01-22|一种反气举设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