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包括循环系统、供氧系统和分解过滤系统;所循环系统包括鱼缸本体、水管、第一速度控制阀、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设置在浴缸本体外部;第一水管的第一端口插入可变性桶底部,第一水管的第二端口悬置在鱼缸本体上方;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接入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其中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高于第二水管的第二端口;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速度控制阀;第三水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接入循环硬质桶和鱼缸本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利用大气压强,将鱼缸本体中的水形成动态循环,能够增加氧气含量,改善鱼的生存环境。 公开号:CN214339461U 申请号:CN202023229750.6U 申请日:2020-12-28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赵静;韩建秋 申请人: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PC主号:A01K63-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 [n0002] 鱼缸,一种装活鱼的水缸,缸体透明,多为玻璃质地,也可用来饲养热带鱼或者金鱼起到观赏的作用,在使用鱼缸养鱼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鱼的存货和较好的观赏度,需要人工定期对鱼缸进行换水,清理鱼的排泄物和剩余食物溶于水中腐化产生的NH3和HNO2等有害物质,尤其是遇到鱼缸体积较大时,既耗费人力,又浪费水资源和电力等能源。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耗费人工和浪费能源的技术问题。 [n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包括循环系统、供氧系统和分解过滤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鱼缸本体、水管、第一速度控制阀、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其中V可变形桶≥2V循环硬质桶;所述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设置在浴缸本体外部;第一水管的第一端口插入可变性桶底部,第一水管的第二端口悬置在鱼缸本体上方;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接入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其中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高于第二水管的第二端口;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速度控制阀;第三水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接入循环硬质桶和鱼缸本体的底部。 [n0005] 进一步的,所述供氧系统包括补充性自动供氧系统,所述补充性自动供氧系统包括第一供氧硬质桶、第二供氧硬质桶、输气软管和定时动力电机,第一供氧硬质桶和第二供氧硬质桶在竖直方向上堆叠,底部相接,并且底部通过滴水管联通;第四水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伸入第一供氧硬质桶和第二供氧硬质桶的底部;所述输气软管的第一端口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第四水管连接,所述输气软管的第二端口固定有气石,并设置在鱼缸底部; [n0006] 所述三通接头处设置有第二速度控制阀,所述定时动力电机在设定的时间间隔为第一供氧硬质桶和第二供氧硬质桶提供180°旋转的动力。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供氧系统还包括生物供氧系统,所述生物供氧系统包括产生O2的沉水植物。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沉水植物为软骨草属或狐尾藻属植物。 [n0009] 进一步的,分解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棉和硝化细菌。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硝化细菌放置在玻璃环中;所述过滤棉和玻璃环均放置在鱼缸本体底面。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可变形桶为硅胶桶。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硬质桶、第一供氧硬质桶和第二供氧硬质桶均为PVC材质。 [n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n0014] 循环系统利用大气压强,将鱼缸本体中的水形成动态循环,能够增加氧气含量,改善鱼的生存环境。 [n0015] 供氧系统包括生物供氧系统和补充性自动供氧系统,其中生物供氧系统即产生O2的沉水植物,如软骨草属或狐尾藻属植物;补充性自动供氧系统即利用压强,将O2压入鱼缸本体中。 [n0016] 分解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棉(物理过滤)和硝化细菌(生物化学过滤),双管齐下,有效的分解和过滤水中的排泄物和剩余食物,过滤棉也容易进行更换。 [n0017] 所述过滤棉吸附排泄物,沉水植物释放的O2可吸收NH3和HNO2等有害物质,适当的进行沉水植物种类配置可以达到很好的造景效果。 [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中: [n0020] 1、鱼缸本体;2、鱼缸本体底面;3、玻璃环;4、过滤棉;5、沉水植物;6a、第一水管的第一端口;6b、第一水管的第二端口;7a、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7b、第二水管的第二端口;8a、第三水管的第一端口;8b、第三水管的第二端口;9a、第四水管的第一端口;9b、第四水管的第二端口;10、输气软管;11、气石;12、滴水管;13a、第一速度控制阀;13b、第二速度控制阀;14、硅胶桶;15、定时动力电机;16a、循环硬质桶;16b、第一供氧硬质桶;16c、第二供氧硬质桶。 [n002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n0022] 一种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包括循环系统、供氧系统和分解过滤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鱼缸本体1、水管、第一速度控制阀13a、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16a,其中V可变形桶≥2V循环硬质桶16a;所述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16a设置在浴缸本体外部;第一水管的第一端口6a插入可变性桶底部,第一水管的第二端口6b悬置在鱼缸本体1上方;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7a和第二端口分别接入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16a,其中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7a高于第二水管的第二端口7b;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速度控制阀13a;第三水管的第一端口8a和第二端口分别接入循环硬质桶16a和鱼缸本体1的底部。其中所述可变形桶为硅胶桶14;所述循环硬质桶16a为PVC材质。 [n0023] 所述供氧系统包括补充性自动供氧系统,所述补充性自动供氧系统包括第一供氧硬质桶16b、第二供氧硬质桶16c、输气软管10和定时动力电机15,第一供氧硬质桶16b和第二供氧硬质桶16c体积相同,在竖直方向上堆叠,底部相接,并且底部通过滴水管12联通;第四水管的第一端口9a和第二端口分别伸入第一供氧硬质桶16b和第二供氧硬质桶16c的底部;所述输气软管10的第一端口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第四水管连接,所述输气软管10的第二端口固定有气石11,并设置在鱼缸底部;其中第一供氧硬质桶16b和第二供氧硬质桶16c均为PVC材质。 [n0024] 所述三通接头处设置有第二速度控制阀13b,所述定时动力电机15在设定的时间间隔为第一供氧硬质桶16b和第二供氧硬质桶16c提供180°旋转的动力。 [n0025] 所述供氧系统还包括生物供氧系统,所述生物供氧系统包括产生O2的沉水植物5。所述沉水植物5为软骨草属或狐尾藻属植物。 [n0026] 分解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棉4和硝化细菌。所述硝化细菌放置在玻璃环3中;所述过滤棉4和玻璃环3均放置在鱼缸本体底面2。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的工作原理为: [n0028] 首先,关闭第一速度控制阀13a,将硅胶桶14注满水,将第一水管的第一端口6a插入硅胶桶14底部,将第一水管的第二端口6b放置于鱼缸本体1上部,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7a、第二水管的第二端口7b分别接入硅胶桶14和循环硬质桶16a,第三水管的第一端口8a、第三水管的第二端口8b分别接入循环硬质桶16a和鱼缸本体1底部。其次,打开第一速度控制阀13a,水流从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7a流向第二水管的第二端口7b,进入循环硬质桶16a,等到硅胶桶14的水位线流至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7a以下整个装置即静止;然后挤压硅胶桶14,将水管中多余空气排出,此时可以看到,由于内外气压差,鱼缸本体1中的水被压入第三水管的第二端口8b,在硅胶桶14中的水流从第一水管的第二端口6b流向鱼缸本体1的瞬时松开挤压硅胶桶14的力,即可看到鱼缸本体1中的水持续流向循环硬质桶16a,循环硬质桶16a中的气体持续压向压硅胶桶14,以至于压硅胶桶14中的液体持续流向鱼缸本体1;由于V硅胶桶14≥2V硬质PVC桶,可对硅胶桶14的水进行不断补充,最终得到水循环系统。 [n0029] 第一供氧硬质桶16b和第二供氧硬质桶16c为可密封的,并且完全相同的PVC桶,将第一供氧硬质桶16b倒满水,并将两者的底部相接,水流可通过滴水管12进行流动,第四水管的第一端口9a、第四水管的第二端口9b分别伸入第一供氧硬质桶16b、第二供氧硬质桶16c底部。当第二速度控制阀13b打开时,第一供氧硬质桶16b中的水从滴水管12流入第二供氧硬质桶16c,将第二供氧硬质桶16c中原有的O2通过第四水管的第二端口9b压入输气软管10,通过气石11进入鱼缸本体1进行O2补充;每隔一段时间,当第二供氧硬质桶16c中的水即将流尽,通过定时动力电机15进行180度旋转,重新开始O2补充。 [n0030] 鱼缸本体1内部下方设置有鱼缸本体底面2,所述鱼缸本体底面2放置有多个玻璃环3,所述玻璃环3中存活大量硝化细菌,所述鱼缸本体1的底板上放过滤棉4,所述过滤棉4吸附排泄物,沉水植物5释放的O2可吸收NH3和HNO2等有害物质,适当的进行沉水植物5种类配置可以达到很好的造景效果。 [n0031] 循环系统利用大气压强,将鱼缸本体1中的水形成动态循环,能够增加氧气含量,改善鱼的生存环境。 [n0032] 供氧系统包括生物供氧系统和补充性自动供氧系统,其中生物供氧系统即产生O2的沉水植物5,如软骨草属或狐尾藻属植物;补充性自动供氧系统即利用压强,将O2压入鱼缸本体1中。 [n0033] 分解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棉4(物理过滤)和硝化细菌(生物化学过滤),其中硝化细菌的作用原理为:生物化学过滤(硝化细菌),其作用原理为:2NH3+3O2→2HNO2+2H2O和2HNO2+O2→2HNO3。两种方式双管齐下,有效的分解和过滤水中的排泄物和剩余食物,过滤棉4也容易进行更换。 [n0034]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系统、供氧系统和分解过滤系统; 所述循环系统包括鱼缸本体、水管、第一速度控制阀、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其中V可变形桶≥2V循环硬质桶;所述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设置在浴缸本体外部; 第一水管的第一端口插入可变性桶底部,第一水管的第二端口悬置在鱼缸本体上方;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接入可变形桶和循环硬质桶,其中第二水管的第一端口高于第二水管的第二端口;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速度控制阀;第三水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接入循环硬质桶和鱼缸本体的底部。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系统包括补充性自动供氧系统,所述补充性自动供氧系统包括第一供氧硬质桶、第二供氧硬质桶、输气软管和定时动力电机,第一供氧硬质桶和第二供氧硬质桶在竖直方向上堆叠,底部相接,并且底部通过滴水管联通;第四水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伸入第一供氧硬质桶和第二供氧硬质桶的底部;所述输气软管的第一端口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第四水管连接,所述输气软管的第二端口固定有气石,并设置在鱼缸底部; 所述三通接头处设置有第二速度控制阀,所述定时动力电机在设定的时间间隔为第一供氧硬质桶和第二供氧硬质桶提供180°旋转的动力。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系统还包括生物供氧系统,所述生物供氧系统包括产生O2的沉水植物。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为软骨草属或狐尾藻属植物。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其特征在于:分解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棉和硝化细菌。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细菌放置在玻璃环中;所述过滤棉和玻璃环均放置在鱼缸本体底面。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桶为硅胶桶。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硬质桶、第一供氧硬质桶和第二供氧硬质桶均为PVC材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801419U|2011-04-20|一种藻菌共生的生态沟渠 CN103999812A|2014-08-27|一种鱼菜共生整合系统 CN202026704U|2011-11-09|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和em菌净化养殖水的养殖系统 CN203661815U|2014-06-25|一种室内海水养殖生态循环系统 CN104145858B|2016-03-16|一种规模化牡蛎苗种高密度培育系统 CN103508639A|2014-01-15|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塘床耦联复合型人工湿地净水系统 CN203788669U|2014-08-27|具有排盐碱功能的盐碱地水循环系统 CN205099466U|2016-03-23|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 CN214339461U|2021-10-08|一种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 CN204714601U|2015-10-21|一种微生物滤床装置 CN109287538A|2019-02-01|一种螃蟹养殖水污染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CN203985548U|2014-12-10|一种简易高产且生态环保的养殖系统 CN204377721U|2015-06-10|一种生态循环淡水养殖系统 CN210528587U|2020-05-15|一种污水处理与污水灌溉的协同应用系统 JP2006136799A|2006-06-01|仮眠微生物による水質改善方法 TWM535939U|2017-02-01|魚菜共生系統之植栽裝置 CN208917019U|2019-05-31|一种人工湿地出水回流装置 CN102838213A|2012-12-26|一种复合生物滤净系统 CN206303011U|2017-07-07|一种易排污的对虾养殖池 CN205099475U|2016-03-23|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204981520U|2016-01-20|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成套装置 CN205635059U|2016-10-12|高效脉冲厌氧滤池 CN206624687U|2017-11-10|一种含磷水的处理设备 CN206109135U|2017-04-19|一种农村生活养殖混合污水处理集成系统 CN204039135U|2014-12-24|一种景观水体自动净化和水质保障的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29750.6U|CN214339461U|2020-12-28|2020-12-28|一种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CN202023229750.6U| CN214339461U|2020-12-28|2020-12-28|一种自动循环水净化的景观性环保鱼缸|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