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池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包括养殖池本体,所述养殖池本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养殖池本体的侧面隔板之间活动卡接有分区板,所述分区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养殖池本体侧面活动套接。该淡水养殖池结构,通过在养殖池本体的侧面和隔板的侧面开设侧槽,并在侧槽中固定连接圆杆,使得分区板侧面卡板和圆杆套接,并利用侧面的连接杆与分区板的侧面连接,并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使得螺纹套接在螺纹杆外侧面上的横板左右移动,进而实现横板带动连接杆推动分区板,从而实现池内鱼类生活空间的调节,使得不同鱼类得到合适的活动空间,提高养殖效果,使用效果好。
公开号:CN214339455U
申请号:CN202022566167.8U
申请日:2020-11-09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田成湧
申请人:田成湧;
IPC主号:A01K63-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池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
[n0002]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为农业生产部门之一,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为农业生产部门之一。按水域性质不同分为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按养殖、种植对象,分为鱼类、虾蟹类、贝类,及藻类、芡、莲、藕等。中国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远至公元前1142年(殷末周初)已知凿池养鱼,范蠡约在公元前460年著有《养鱼经》,为世界最早的养鱼文献。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力改造利用一切可供养殖的水域和潜在水域,扩大养殖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水体)产量;开拓水产养殖的新领域、新途径,发展工厂化、机械化、高密度温流水、网箱(包括多层网箱)、人工鱼礁、立体、间套混等养殖,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挖掘水产生产潜力;保护水产资源和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获得较快发展。水产养殖业是利用适宜水域养殖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事业。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事水产养殖的时期较之采捕天然水产资源的捕捞业为晚。水产养殖业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人类影响及控制水域能力的增强,发展水产养殖有重要意义,表现在:①能经济地为人类提供优质动物蛋白食品。在动物饲养中,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较之陆生恒温的家畜、家禽能量消耗少,饲料转化效率高,产品中动物蛋白质含量也高。②能为工业提供原料,是医药工业、化学工业、饲料工业等的重要原料来源。③对于弥补海洋捕捞的不足具有重大作用。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要量日益增加,但捕捞量受到天然渔业资源更新的限制。渔业预测指出,年渔获量不断增加的趋势已达到顶点,今后单靠捕捞天然渔业资源将无法满足需求量。④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在近海地区,可因养殖产量增长减轻捕捞强度,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生态失去平衡;在内陆水域,水产养殖与农业的其他一些生产相结合,利于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n0003] 现有的淡水养殖池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养殖池内通常是多种鱼类分区养殖,然而同一时期不同鱼类的生产情况不同,且不同鱼类的繁殖能力不同,同一时间上区间内鱼类需要的实际空间不同,造成部分鱼类活动空间内鱼类相对密度大,部分鱼类活动空间小,影响鱼类的生长,无法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节,使用效果不佳。
[n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具备便于调节区间空间以及便于梳理池底泥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包括养殖池本体,所述养殖池本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养殖池本体的侧面隔板之间活动卡接有分区板,所述分区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养殖池本体侧面活动套接,所述连接杆的外端穿过养殖池本体并延伸至养殖池本体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侧面螺纹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端设有电机。
[n0006]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面与电机固定安装。
[n0007]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本体和隔板的侧面均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杆。
[n0008] 优选的,所述侧槽的内表面活动卡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侧面与分区板固定连接。
[n0009] 优选的,所述卡板的侧面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孔的内径大于圆杆的直径,所述套孔的内表面与圆杆活动套接。
[n0010] 优选的,所述分区板的底面开设有底槽。
[n0011]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2] 1、该淡水养殖池结构,通过在养殖池本体的侧面和隔板的侧面开设侧槽,并在侧槽中固定连接圆杆,使得分区板侧面卡板和圆杆套接,并利用侧面的连接杆与分区板的侧面连接,并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使得螺纹套接在螺纹杆外侧面上的横板左右移动,进而实现横板带动连接杆推动分区板,从而实现池内鱼类生活空间的调节,使得不同鱼类得到合适的活动空间,提高养殖效果,使用效果好。
[n0013] 2、该淡水养殖池结构,通过在养殖池本体的侧面和隔板的侧面开设侧槽,并在侧槽中固定连接圆杆,使得分区板侧面卡板和圆杆套接,并利用侧面的连接杆与分区板的侧面连接,并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使得螺纹套接在螺纹杆外侧面上的横板左右移动,进而实现横板带动连接杆推动分区板,使得分区板移动的同时,分区板底部的凸出板可以对池底泥进行松动梳理,避免清理池底泥时池底泥板结,使用效果好。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n0016]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n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圆杆和卡板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n0018] 图中:1、养殖池本体;2、隔板;3、侧槽;4、圆杆;5、分区板;6、连接杆;7、横板;8、螺纹杆;9、电机座;10、电机;11、卡板;12、套孔;13、底槽。
[n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0] 请参阅图1-4,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包括养殖池本体1,养殖池本体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养殖池本体1的侧面隔板2之间活动卡接有分区板5,分区板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外表面与养殖池本体1侧面活动套接,连接杆6的外端穿过养殖池本体1并延伸至养殖池本体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横板7,横板7的侧面螺纹套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外端设有电机10。
[n0021] 其中,养殖池本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座9,电机座9的顶面与电机10固定安装,利用电机10作为推动力带动螺纹杆8的旋转,实现横板7的水平移动,进而实现对分区板5的调节。
[n0022] 其中,养殖池本体1和隔板2的侧面均开设有侧槽3,侧槽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杆4,利用侧槽3和卡板11的活动卡接实现横板7连通分区板5的稳定水平移动。
[n0023] 其中,侧槽3的内表面活动卡接有卡板11,卡板11的侧面与分区板5固定连接,利用卡板11和侧槽3的活动卡接,避免分区板5翻转。
[n0024] 其中,卡板11的侧面开设有套孔12,套孔12的内径大于圆杆4的直径,套孔12的内表面与圆杆4活动套接,利用圆杆4和卡板11的活动套接,保证卡板11的滑动稳定迅速。
[n0025] 其中,分区板5的底面开设有底槽13,通过开设底槽13,使得分区板5移动时底部的凸板对池底泥进行梳理。
[n0026] 工作原理:需要进行分区调节时,启动电机10,使得电机10带动螺纹杆8旋转,使得螺纹套接在螺纹杆8外侧的横板7水平移动,横板7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杆6对分区板5进行推动,分区板5移动的同时,卡板11沿着圆杆4滑动,养殖池本体1内部不同鱼类活动空间改变;需要梳理池底泥时,同样启动电机10带动分区板5移动,使得分区板5底端对池底泥进行梳理。
[n002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n00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包括养殖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本体(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养殖池本体(1)的侧面隔板(2)之间活动卡接有分区板(5),所述分区板(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外表面与养殖池本体(1)侧面活动套接,所述连接杆(6)的外端穿过养殖池本体(1)并延伸至养殖池本体(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横板(7),所述横板(7)的侧面螺纹套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外端设有电机(10)。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本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座(9),所述电机座(9)的顶面与电机(10)固定安装。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本体(1)和隔板(2)的侧面均开设有侧槽(3),所述侧槽(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杆(4)。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槽(3)的内表面活动卡接有卡板(11),所述卡板(11)的侧面与分区板(5)固定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1)的侧面开设有套孔(12),所述套孔(12)的内径大于圆杆(4)的直径,所述套孔(12)的内表面与圆杆(4)活动套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板(5)的底面开设有底槽(13)。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2792908B|2014-04-30|斑鳜食性驯化用网箱及其食性驯化使用方法
CN104823883A|2015-08-12|一种罗氏沼虾虾苗的繁育方法
CN104012435B|2015-12-30|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高效繁殖方法
CN105028337B|2018-01-23|一种钢架浮网水蛭高密度养殖方法
CN104255603A|2015-01-07|一种黄颡鱼“全雄1号”夏花鱼种的培育方法
CN104957058B|2017-07-25|中华鲎虫仿生态养殖方法
CN104285851B|2016-08-17|利用人工生态基在池塘生态养殖日本沼虾、沙塘鳢的方法
CN105340801A|2016-02-24|一种蚌、鱼、虾、蟹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CN101790967B|2011-10-12|一种日本蟳早繁苗的培育方法
CN108633800B|2019-08-30|淡水珍珠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养殖方法
CN214339455U|2021-10-08|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
CN108782385A|2018-11-13|一种罗氏沼虾幼苗的培养方法
CN108293926A|2018-07-20|一种长蛸幼体的生态培育方法
CN102499156A|2012-06-20|一种基于工厂化的中华史氏鲟养殖方法
CN207836525U|2018-09-11|一种水产养殖防逃装置
CN105961249A|2016-09-28|一种胭脂鱼养殖工艺及饲养饲料
JP2005218344A|2005-08-18|鮎釣り用植物プランクトン餌料
CN105994041A|2016-10-12|一种黄鳝人工养殖箱及其养殖方法
CN105557682A|2016-05-11|一种复合式声波驱逐系统
CN214339454U|2021-10-08|一种用于淡水养殖的水循环系统
CN110235826A|2019-09-17|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CN109619004A|2019-04-16|一种中华绒螯蟹抱卵蟹室内养殖方法
CN109197715A|2019-01-15|一种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方法
CN203788904U|2014-08-27|一种用于日本沼虾和沙塘鳢混养的生态池塘
CN107251873A|2017-10-17|稚龟的养殖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566167.8U|CN214339455U|2020-11-09|2020-11-09|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CN202022566167.8U| CN214339455U|2020-11-09|2020-11-09|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