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包括恒温槽、与恒温槽固定连接的电源组件(11),所述恒温槽为导热材料一体成型且恒温槽底部(4)预留有孔洞,所述孔洞被光源套筒密封填充,所述光源套筒内部装载有光源(2),所述光源套筒正上方固定连接有观测平台(3)。本实用新型光源采用LED灯光,集成于水槽内,改变了传统的微循环观测系统光源与观察平台二者分离的方式,将光源与观测平台合二为一,使光线保持稳定聚焦于微循环观测系统的观测成像焦平面,保证清晰成像的观测需要。
公开号:CN214339375U
申请号:CN202023309714.0U
申请日:2020-12-31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柯丹;熊宗斌;余上斌
申请人: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PC主号:A01K29-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
[n0002] 微循环观察装置主要用于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和其他科学研究中观察肠系膜,配合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实验软件使用。现有装置在微循环观察时,是使用有机玻璃粘接的恒温水槽和外部侧光源,装置效果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恒温水槽容积偏大,浪费生理液较多;加温时间长,不稳定。二是加热管与观察操作台之间隔热、隔离防漏电性能差,存在较高安全隐患。三是光源照射角度不易掌握,显微镜焦距与光源聚焦平面存在偏差。四是外部侧光源照在观察区域的肠系膜上,光信号丢失,观察视野亮度不够,观察视野小。
[n0003] CN206214090U公开了一种微循环观察装置,包括灌流盒(3)、生物显微镜(1)以及解剖台(6),所述灌流盒(3)固定于所述解剖台(6)设定位置,所述解剖台(6)和所述灌流盒(3)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光的通光孔(10),所述解剖台(6)的下方设置有光源(7),所述生物显微镜(1)固定于能够水平移动的载物台上。该微循环观察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生物显微镜镜头不能万向稳定移动等问题,但是仍存在浪费生理液和安全隐患等问题,还存在改进空间。
[n0004] CN202120496U公开了一种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装置,具体公开了所述的被检物(6)为动物的肠系膜,所述的观察装置设有微循环池(1)和恒温水浴锅(2),在所述的微循环池(1)内设有海绵(3),将所述的被检物(6)置于所述的海绵(3)上,所述的微循环池(1)通过两根橡皮管(5)与所述的恒温水浴锅(2)连通。该技术方案采用了海绵设计合理,但是在光源照射和观测角度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
[n0005]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仍缺乏一种性能稳定、安全性高、易操控、节约实验材料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装置。
[n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采用LED灯光,集成于水槽内,改变了传统的微循环观测系统光源与观察平台二者分离的方式,将光源与观测平台合二为一,由此解决光源照射和观测角度难以协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n0007] 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包括恒温槽、与恒温槽固定连接的电源组件,所述恒温槽为导热材料一体成型且恒温槽底部预留有孔洞,所述孔洞被光源套筒密封填充,所述光源套筒内部装载有光源,所述光源套筒正上方固定连接有观测平台,所述观测平台和所述光源套筒为透光材料,所述恒温槽底部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加热片,所述观测平台的高度低于所述恒温槽的高度。
[n0008] 作为优选,所述观测平台和所述光源套筒均为圆柱体,所述观测平台的圆柱体底部与所述光源套筒的圆柱体底部无缝连接,且所述观测平台的圆柱体底部与所述光源套筒的圆柱体底部的尺寸一致。
[n0009] 作为优选,所述观测平台与所述恒温槽的高度之差为0.2-0.3cm。
[n0010] 作为优选,所述观测平台为LED透光片。
[n0011]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为LED灯。
[n0012]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片为半导体加热片。
[n0013]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材料为金属铝或铝合金。
[n0014]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装置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光源位于对称轴上,所述加热片以所述对称轴为轴设置在恒温槽底部上。
[n0015]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片的表面积为所述恒温槽底部的表面积的60-80%。
[n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n0017] (1)本实用新型光源采用LED灯光,集成于水槽内,改变了传统的微循环观测系统光源与观察平台二者分离的方式,将光源与观测平台合二为一,在使用过程中,光源与观察平台同步移动,使光线保持稳定聚焦于微循环观测系统的观测成像焦平面,光源强度无极可调,保证清晰成像的观测需要。
[n0018] (2)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片加热,经铝合金槽体传导,热效率高,槽体内温度均衡,设计简洁统一,线条流畅,功能结构紧凑,科学合理,密封效果良好,实用性高。
[n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观察装置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观察装置对称轴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
[n0021]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加热片1、光源2、观测平台3、恒温槽底部4、控制器5、显示屏6、温度控制键7、光强度调节钮8、启停开关9、控制联接线10、电源组件11。
[n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n0023] 实施例1
[n0024] 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恒温槽、与恒温槽固定连接的电源组件11,所述恒温槽为导热材料一体成型且恒温槽底部4预留有孔洞,所述孔洞被光源套筒密封填充,所述光源套筒内部装载有光源2,所述光源套筒正上方固定连接有观测平台3,所述观测平台3和所述光源套筒为透光材料,所述恒温槽底部4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加热片1,所述观测平台3的高度低于所述恒温槽的高度。
[n0025] 光源2与观察平台3固定连接同步移动,使光线保持稳定聚焦于微循环观测系统的观测成像焦平面,光源强度无极可调,保证清晰成像的观测需要。
[n0026] 所述观测平台3与所述恒温槽的高度之差为0.2-0.3cm。所述观测平台3的顶部用来观测大鼠肠系膜,这样的高度差可以使大鼠肠系膜刚好被恒温槽所浸泡。
[n0027] 所述观测平台3和所述光源套筒均为圆柱体,所述观测平台3的圆柱体底部与所述光源套筒的圆柱体底部无缝连接,且所述观测平台3的圆柱体底部与所述光源套筒的圆柱体底部的尺寸一致。
[n0028] 通过这样设置,观测平台3能够被光源2充分照明,使得观测平台3能够更好的观察。尺寸一致,能够避免多余的光可能存在的干扰。
[n0029]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观测平台3为LED透光片。
[n0030]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光源2为LED灯。
[n0031]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加热片1为半导体加热片,所述导热材料为金属铝或铝合金。
[n0032]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观察装置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光源2位于对称轴上,所述加热片1以所述对称轴为轴设置在恒温槽底部4上。
[n0033]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加热片1的表面积为所述恒温槽底部4的表面积的60-80%。
[n0034] 实施例2
[n0035]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5,具体如下所述。
[n0036] 控制器5与所述电源组件11通过控制联接线10连接,所述控制器5设置有显示屏6、温度控制键7、光强度调节钮8、启停开关9。所述显示屏6能够显示温度和光强度,所述温度控制键7能够调节温度,所述光强度调节钮8能够调节光强度,所述启停开关9负责控制器5的开启。
[n0037] 应用本实用新型时,恒温装置装满生理液,采用半导体片加热,经铝或铝合金槽体传导,热效率高,槽体内温度均衡。将大鼠肠系膜放置在观测平台3的顶部,由于观测平台3的高度低于所述恒温槽的高度,大鼠肠系膜被生理液保护。
[n0038] 光源采用LED灯光,集成于水槽内,改变了传统的微循环观测系统光源与观察平台二者分离的方式,将光源与观测平台合二为一。在使用过程中,光源与观察平台同步移动,使光线保持稳定聚焦于微循环观测系统的观测成像焦平面,光源强度无极可调,保证清晰成像的观测需要。
[n0039] 恒温装置整体,外观设计简洁统一,线条流畅,功能结构紧凑,科学合理,密封效果良好,实用性高。
[n004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槽、与恒温槽固定连接的电源组件(11),所述恒温槽为导热材料一体成型且恒温槽底部(4)预留有孔洞,所述孔洞被光源套筒密封填充,所述光源套筒内部装载有光源(2),所述光源套筒正上方固定连接有观测平台(3),所述观测平台(3)和所述光源套筒为透光材料,所述恒温槽底部(4)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加热片(1),所述观测平台(3)的高度低于所述恒温槽的高度。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平台(3)和所述光源套筒均为圆柱体,所述观测平台(3)的圆柱体底部与所述光源套筒的圆柱体底部无缝连接,且所述观测平台(3)的圆柱体底部与所述光源套筒的圆柱体底部的尺寸一致。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平台(3)与所述恒温槽的高度之差为0.2-0.3cm。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平台(3)为LED透光片。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为LED灯。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1)为半导体加热片。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为金属铝或铝合金。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装置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光源(2)位于对称轴上,所述加热片(1)以所述对称轴为轴设置在恒温槽底部(4)上。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1)的表面积为所述恒温槽底部(4)的表面积的60-80%。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M429824U|2012-05-21|LED lamp tube
CN214339375U|2021-10-08|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
CN101532607B|2011-03-30|移动式led手术无影灯
CN101706063A|2010-05-12|一种led射灯
CN108730879B|2021-01-08|调光大功率led太阳能路灯及调光使用方法
CN1760585A|2006-04-19|Led灯具
CN209281110U|2019-08-20|一种液晶显示屏封装模组
CN201354958Y|2009-12-02|一种节能环保led照明灯泡
CN207049724U|2018-02-27|Led庭院灯
CN207750907U|2018-08-21|一种自动跟踪太阳光的太阳能路灯
CN203208006U|2013-09-25|多功能红外探头控制显示检测系统
CN202486406U|2012-10-10|一种显微镜
CN206093876U|2017-04-12|可实时监控的太阳能路灯
CN201715318U|2011-01-19|一种led面光源
CN205759008U|2016-12-07|一种深紫外led消毒棒
CN203950096U|2014-11-19|一种高效散热液晶显示屏
CN207162362U|2018-03-30|一种安装有照明散热装置的led路灯
CN212118126U|2020-12-11|一种动物肠系膜微循环观测装置
CN206280841U|2017-06-27|一种检验科用多功能照明装置
CN201103859Y|2008-08-20|四棱锥体式发光二极管模块组合灯芯支架
CN209511817U|2019-10-18|一种水下使用的便携式led照明灯
CN208154364U|2018-11-27|一种新型的汽车前照明灯具
CN212057080U|2020-12-01|一种新型色温可调led灯
CN201752402U|2011-03-02|便携式led影像仪
CN213872514U|2021-08-03|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杆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309714.0U|CN214339375U|2020-12-31|2020-12-31|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CN202023309714.0U| CN214339375U|2020-12-31|2020-12-31|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