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韭黄栽培机,包括栽培机本体,栽培机包括底座、安装架,安装架安装于底座上,安装架上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有多个培养盒,每个培养盒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高度调节机构,栽培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导管,导管的一端位于栽培机上端的培养盒的顶部,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营养液池,每个培养盒上均设置有自吸回流管,栽培机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栽培机的下端的培养盒的自吸回流管连接,连接管的一端与营养液池连接;使使用者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调节培养盒的位置,提高栽培机的空间利用率;有效的减少劳动力,使营养液可回收利用,减少营养液的浪费。
公开号:CN214339230U
申请号:CN202022578770.8U
申请日:2020-11-10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杜华恩;罗跃明
申请人:Hunan Send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IPC主号:A01G31-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韭黄栽培机。
[n0002] 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白”,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韭黄的培养需要栽培机进行培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饮食的需求,使韭黄的需求量也得到了增大。现有的韭黄培育机在培育韭黄的过程中需要对韭黄喷洒营养液,当栽培机设置有多层培育层时,需人工一层一层的喷洒营养液,且当喷洒的营养液过多时,多余的营养液无法回收利用,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相邻两层之间的距离固定,无法调节。
[n0003]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n0004] 一种韭黄栽培机,包括栽培机本体,栽培机包括底座、安装架,安装架安装于底座上,安装架上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有多个培养盒每个培养盒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高度调节机构,栽培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导管,导管的一端位于栽培机上端的培养盒的顶部,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营养液池,每个培养盒上均设置有自吸回流管,自吸回流管包括竖管、第一折弯管、折弯部,竖管位于培养盒的前侧,竖管的上端与第一折弯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折弯管的另一端穿过培养盒并延伸至培养盒的底部,竖杆的下端与折弯部的一端连接,折弯部的另一端位于下一个培养盒的上方,栽培机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栽培机的下端的培养盒的自吸回流管连接,连接管的一端与营养液池连接。
[n0005] 进一步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杆、齿轮、齿条,齿条设置于安装架的一端,转杆设置于培养盒上,转杆的一端延伸至齿条处并与齿轮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安装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滑槽口,转杆的另一端穿过滑槽口连接有固定机构。
[n0006] 进一步的,固定机构包括转盘、固定柱,转盘与转杆的另一端连接,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孔,若干个圆孔围绕转盘的中心设置,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定位孔位于滑槽口的一侧,固定柱的一端穿过圆孔与定位孔连接。
[n0007] 进一步的,折弯部包括第二折弯管、第三折弯管,第二折弯管的一端与第三折弯管的一端连接,第二折弯的另一端与竖管连接,第三折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下一个培养盒的上方。
[n0008] 进一步的,栽培机本体的外侧套设有遮光套,遮光套的一侧设置有拉链。
[n0009] 进一步的,底座的底部的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
[n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1] (1)使使用者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调节培养盒的位置,进一步的使相邻的两个培养盒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提高栽培机的空间利用率;
[n0012] (2)培养盒内多余的营养液可通过自吸回流管补给下一个培养盒,有效的减少劳动力,使营养液可回收利用,减少营养液的浪费。
[n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吸回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5是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遮光套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中:栽培机本体1、底座2、安装架3、培养盒4、高度调节机构5、导管6、营养液池7、自吸回流管8、竖管9、第一折弯管10、折弯部11、连接管12、转杆13、齿轮14、齿条15、滑槽口16、固定机构17、转盘18、固定柱19、圆孔20、定位孔21、第二折弯管22、第三折弯管23、遮光套24、拉链25、万向轮26。
[n0021]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2]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韭黄栽培机,包括栽培机本体1,栽培机包括底座2、安装架3,安装架3安装于底座2上,安装架3上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有多个培养盒4,多个培养盒4,每个培养盒4与安装架3之间连接有高度调节机构5,栽培机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导管6,导管6的一端位于栽培机上端的培养盒4的顶部,导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营养液池7,每个培养盒4上均设置有自吸回流管8,自吸回流管8包括竖管9、第一折弯管10、折弯部11,竖管9位于培养盒4的前侧,竖管9的上端与第一折弯管10的一端连接,第一折弯管10的另一端穿过培养盒4并延伸至培养盒的底部,竖杆的下端与折弯部11的一端连接,折弯部11的另一端位于下一个培养盒的上方,栽培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与栽培机的下端的培养盒4的自吸回流管8连接,连接管12的一端与营养液池7连接。
[n0023] 一种韭黄栽培机,通过底座2、安装架3、高度调节机构5、培养盒4的配合使用,使使用者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5调节培养盒4的位置,进一步的使相邻的两个培养盒4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提高栽培机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导管6、营养液池7、自吸回流管8、连接管12、培养盒的配合使用,使培养盒4内多余的营养液可通过自吸回流管8补给下一个培养盒,有效的减少劳动力,使营养液可回收利用,减少营养液的浪费。
[n0024] 本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机构5包括转杆13、齿轮14、齿条15,齿条15设置于安装架3的一端,转杆13设置于培养盒4上,转杆13的一端延伸至齿条15处并与齿轮14连接,齿轮14与齿条15啮合,安装架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滑槽口16,转杆13的另一端穿过滑槽口16连接有固定机构17;通过转杆13、齿轮14、齿条15、滑槽口16、固定机构17的配合使用,有效的调节培养盒4的位置。
[n0025] 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17包括转盘18、固定柱19,转盘18与转杆13的另一端连接,转盘18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孔20,若干个圆孔20围绕转盘18的中心设置,安装架3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21,定位孔21位于滑槽口16的一侧,固定柱19的一端穿过圆孔20与定位孔21连接;通过转盘18、固定柱19、圆孔20、定位孔21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将培养盒的位置进行固定。
[n0026] 本实施例中,折弯部11包括第二折弯管22、第三折弯管23,第二折弯管22的一端与第三折弯管23的一端连接,第二折弯的另一端与竖管9连接,第三折弯管23的另一端延伸至下一个培养盒4的上方;通过第二折弯管22、第三折弯管23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将营养液引流至下一个培养盒4的上方。
[n0027] 本实施例中,栽培机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遮光套24,遮光套24的一侧设置有拉链25;通过遮光套24的设置,便于韭黄的培育。
[n0028] 本实施例中,底座2的底部的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26;通过万向轮26的设置,便于移动栽培机。
[n0029]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韭黄栽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机本体,栽培机包括底座、安装架,安装架安装于底座上,安装架上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有多个培养盒每个培养盒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高度调节机构,栽培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导管,导管的一端位于栽培机上端的培养盒的顶部,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营养液池,每个培养盒上均设置有自吸回流管,自吸回流管包括竖管、第一折弯管、折弯部,竖管位于培养盒的前侧,竖管的上端与第一折弯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折弯管的另一端穿过培养盒并延伸至培养盒的底部,竖杆的下端与折弯部的一端连接,折弯部的另一端位于下一个培养盒的上方,栽培机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栽培机的下端的培养盒的自吸回流管连接,连接管的一端与营养液池连接。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韭黄栽培机,其特征在于,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杆、齿轮、齿条,齿条设置于安装架的一端,转杆设置于培养盒上,转杆的一端延伸至齿条处并与齿轮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安装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滑槽口孔,转杆的另一端穿过滑槽口连接有固定机构。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韭黄栽培机,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包括转盘、固定柱,转盘与转杆的另一端连接,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孔,若干个圆孔围绕转盘的中心设置,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定位孔位于滑槽口的一侧,固定柱的一端穿过圆孔与定位孔连接。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韭黄栽培机,其特征在于,折弯部包括第二折弯管、第三折弯管,第二折弯管的一端与第三折弯管的一端连接,第二折弯的另一端与竖管连接,第三折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下一个培养盒的上方。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韭黄栽培机,其特征在于,栽培机本体的外侧套设有遮光套,遮光套的一侧设置有拉链。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韭黄栽培机,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底部的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4259494U|2015-04-15|建筑外墙绿化装置
CN201667861U|2010-12-15|一种可调式立体种植装置
CN206005272U|2017-03-15|一种可移动的菌菇与蔬菜培养装置
CN214339230U|2021-10-08|一种韭黄栽培机
CN205884278U|2017-01-18|立体式绿色栽培系统
CN107343468A|2017-11-14|建筑物植栽墙结构
CN208768536U|2019-04-23|一种便于家庭种植用的种植盒
CN204948900U|2016-01-13|一种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
CN206506936U|2017-09-22|一种农业大棚漂浮育苗养殖盘
CN208821305U|2019-05-07|一种蔬菜育苗装置
CN205848115U|2017-01-04|可旋转立柱式种植装置
CN107810747A|2018-03-20|一种多功能的农业种植培育装置
CN205266456U|2016-06-01|一种植物幼苗培育装置
CN206442759U|2017-08-29|一种高精度浇灌的蔬菜大棚种植架
CN209473102U|2019-10-11|一种立体绿化景观装置
CN209185187U|2019-08-02|一种便于安装的茶苗培育架
CN211482195U|2020-09-15|一种立体水稻育苗设施
CN208029836U|2018-11-02|家用立式水培装置
CN207476560U|2018-06-12|一种促进幼苗成长的立体式农业育苗装置
CN213153095U|2021-05-11|林业用育种栽培装置
CN211959996U|2020-11-20|一种富硒大米种子发芽培育装置
CN213306473U|2021-06-01|一种旋转育苗支架
CN212279064U|2021-01-05|一种绿化苗木育苗温室
CN212164509U|2020-12-18|可引线升降式立体水培架
CN206791412U|2017-12-26|一种立体分层型鱼菜共生架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578770.8U|CN214339230U|2020-11-10|2020-11-10|一种韭黄栽培机|CN202022578770.8U| CN214339230U|2020-11-10|2020-11-10|一种韭黄栽培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