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包括:蓄水池以及若干个结构相同的齿装收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安装于陡岩质边坡顶端,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均匀的安装于陡岩质边坡侧壁上,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通过虹吸结构连接于蓄水池上,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内分别设置有过滤收集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陡岩质边坡绿化技术领域,有通过虹吸引流原理,将雨水收集以及引流到土壤内,同时通过密封阀门将虹吸U型管进行密封,从而达到储存运输的效果,当需要喷淋时,开启密封阀门,便可对陡岩质边坡进行喷淋。
公开号:CN214339139U
申请号:CN202120047882.2U
申请日:2021-01-08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李远航;孙彬朝;刘周;吉立浦;袁冰;郝云阳;张涛;张利;赵东旭;王宇翔;呼世雄;刘小龙;王国栋;闫朋阳;席大鹏
申请人:Hebei Xinjia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Design Co ltd;
IPC主号:A01G25-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陡岩质边坡绿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
[n0002] 高陡岩石边坡原生生态植被破坏,坡面上少土、少水、无肥,不具备植被赖以生长的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植被生态体系恢复十分困难。边坡剖面是一个不完整土体构型:表土层及淋溶淀积层基本被铲除,只剩残余的弱风化层和母岩层;岩体边坡水土流失高峰期一过,雨水降临,只有水的流失,几乎没有土的流失,对下游区域不构成水土冲刷威胁。因此,相对于其他岩体边坡,特别是道路边坡,高陡岩石边坡生态修复的难度较大。现阶段国内外的岩质边坡常用的绿化方法有客土喷播法、植生袋法、三维网格法、混凝土框格梁法、植被混凝土绿化、鱼鳞坑开挖客土法、混凝土框格梁法和攀爬植物绿化等方法。
[n0003] 目前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格梁法、鱼鳞坑开挖客土法和三维网格法等,混凝土框格梁法虽然能有效解决边坡不稳固的问题,但投入成本高;三维网格法一般采用“框格梁+生态袋+锚固+喷播”进行绿化,该方法虽然能保证绿化的效果,但不适用于坡度大于40度的边坡,坡高一般只能在8-10米,投入成本非常高,一般每平方米的绿化成本高达400多元,而且后期养护成本也较高,难以在我国推广普及。鱼鳞坑客土生态修复法是利用鱼鳞坑的蓄水能力,通过客土改善坑内土壤质地,然后在坑内栽种苗木。但鱼鳞坑客土技术一般适用于坡度在15-40°的中坡植树造林,对于坡度大于45°的陡坡,特别是道路边坡,该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而且由于鱼鳞坑面积有限,坑深约50cm,坑面为50cm×50cm,这样提供给植物根系生长的空间非常有限,植物根系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因触碰到岩石后就无法再生长,因此绿化植物后期生长就受到限制。虽然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但高陡岩石边坡且因其高、陡的地形特点,很难在边坡上蓄积到雨水,因此苗木在养护过程因缺水会造成出苗和成苗率低,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n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部分背景技术问题。
[n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包括:蓄水池以及若干个结构相同的齿装收集管,所述蓄水池安装于陡岩质边坡顶端,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均匀的安装于陡岩质边坡侧壁上,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通过虹吸结构连接于蓄水池上,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内分别设置有过滤收集结构;
[n0006] 所述过滤收集结构包含有:密封盖、U型过滤箱、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回形过滤块、若干个结构相同的过滤网、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凸型升降滑块、引流管、一对结构相同的引流虹吸管、一对结构相同的遮挡轴、一对结构相同的防逆遮挡板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密封垫;
[n0007] 所述齿装收集管开设有引流口以及升降槽,所述密封盖盖装于引流口上,所述U型过滤箱安装于升降槽内,若干个所述回形过滤块分别活动插装于U型过滤箱内,若干个所述过滤网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回形过滤块上,若干个所述凸型升降滑块分别安装于U型过滤箱以及若干个所述回形过滤块上,所述升降槽以及U型过滤箱上分别开设有凸型升降滑道,所述引流管插装于齿装收集管上,所述齿装收集管上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遮挡槽,一对所述引流虹吸管分别活动插装于齿装收集管上一对所述遮挡槽内,一对所述遮挡轴分别通过轴承活动插装于一对所述遮挡槽内,一对所述防逆遮挡板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遮挡轴上,一对所述密封垫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防逆遮挡板上。
[n0008] 优选的,所述虹吸结构包含有:若干个结构相同的虹吸U型管、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喷洒管以及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喷洒密封头;
[n0009] 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以及蓄水池上,若干个所述喷洒管分别均匀的插装于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上,若干个所述喷洒密封头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喷洒管上。
[n0010]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喷洒管分别与虹吸U型管成90度角。
[n0011]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上分别开设有密封阀门。
[n0012]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两侧上分别设置有U型虹吸喷洒管。
[n0013]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U型虹吸喷洒管上分别设置有密封网框。
[n0014] 有益效果
[n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通过过滤收集结构将雨水进行过滤收集,通过虹吸引流原理,将雨水收集以及引流到土壤内,同时通过密封阀门将虹吸U型管进行密封,从而达到储存运输的效果,当需要喷淋时,开启密封阀门,便可对陡岩质边坡进行喷淋。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的过滤收集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的虹吸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中:1、蓄水池;2、齿装收集管;3、密封盖;4、U型过滤箱;5、回形过滤块;6、过滤网;7、凸型升降滑块;8、引流管;9、引流虹吸管;10、遮挡轴;11、防逆遮挡板;12、密封垫;13、虹吸U型管;14、喷洒管;15、喷洒密封头。
[n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1]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n0022] 实施例:根据附图1-3得出,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包括:蓄水池1以及若干个结构相同的齿装收集管2,所述蓄水池1安装于陡岩质边坡顶端,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2均匀的安装于陡岩质边坡侧壁上,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2通过虹吸结构连接于蓄水池1上,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2内分别设置有过滤收集结构;所述过滤收集结构包含有:密封盖3、U型过滤箱4、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回形过滤块5、若干个结构相同的过滤网6、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凸型升降滑块7、引流管8、一对结构相同的引流虹吸管9、一对结构相同的遮挡轴10、一对结构相同的防逆遮挡板11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密封垫12;所述齿装收集管2开设有引流口以及升降槽,所述密封盖3盖装于引流口上,所述U型过滤箱4安装于升降槽内,若干个所述回形过滤块5分别活动插装于U型过滤箱4内,若干个所述过滤网6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回形过滤块5上,若干个所述凸型升降滑块7分别安装于U型过滤箱4以及若干个所述回形过滤块5上,所述升降槽以及U型过滤箱4上分别开设有凸型升降滑道,所述引流管8插装于齿装收集管2上,所述齿装收集管上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遮挡槽,一对所述引流虹吸管9分别活动插装于齿装收集管2上一对所述遮挡槽内,一对所述遮挡轴10分别通过轴承活动插装于一对所述遮挡槽内,一对所述防逆遮挡板11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遮挡轴10上,一对所述密封垫12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防逆遮挡板11上;所述虹吸结构包含有:若干个结构相同的虹吸U型管13、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喷洒管14以及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喷洒密封头15;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13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2以及蓄水池1上,若干个所述喷洒管14分别均匀的插装于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13上,若干个所述喷洒密封头15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喷洒管14上;若干个所述喷洒管14分别与虹吸U型管13成90度角;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3上分别开设有密封阀门;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2两侧上分别设置有U型虹吸喷洒管;若干个所述U型虹吸喷洒管上分别设置有密封网框。
[n0023] 由上得知:当周围环境干燥时,通过对蓄水池1进行注水,通过蓄水池1以及若干个齿装收集管2上的若干个虹吸U型管13将注水引流到若干个齿装收集管2内,若干个虹吸U型管13上的若干个喷洒管14,将若干个虹吸U型管14内的水通过若干个喷洒管14上的喷洒密封头15喷洒出去,从而达到对陡岩质边坡进行喷洒,防止陡岩质边坡上的植物因干燥死亡,当雨水充足时,通过密封盖3上的孔洞,将雨水引流到齿装收集管2上的U型过滤箱4内,通过U型过滤箱4内的回形过滤块5上的若干个过滤网6对流入到齿装收集管2内的,雨水进行过滤,通过齿装收集管2内的水位高于引流虹吸管9,通过引流虹吸管9将过滤后的雨水引流到齿装收集管2两端上的凹槽内,从而将部分过滤后的雨水引流到下方的另一个齿装收集管2内,通过齿装收集管2另一侧凹槽上的U型虹吸喷洒管将过滤后的雨水引流到土壤内,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向更低的位置流出。虹吸的实质是因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而产生,从而达到将过滤后的雨水引流到下一个齿装收集管2以及土壤内。
[n0024]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虹吸结构包含有:若干个结构相同的虹吸U型管13、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喷洒管14以及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喷洒密封头15;
[n0025] 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13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2以及蓄水池1上,若干个所述喷洒管14分别均匀的插装于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13上,若干个所述喷洒密封头15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喷洒管14上。
[n0026]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喷洒管14分别与虹吸U型管13成90度角。
[n0027]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3上分别开设有密封阀门。
[n0028]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2两侧上分别设置有U型虹吸喷洒管。
[n0029]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U型虹吸喷洒管上分别设置有密封网框。
[n00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n00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包括:蓄水池以及若干个结构相同的齿装收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安装于陡岩质边坡顶端,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均匀的安装于陡岩质边坡侧壁上,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通过虹吸结构连接于蓄水池上,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内分别设置有过滤收集结构;
所述过滤收集结构包含有:密封盖、U型过滤箱、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回形过滤块、若干个结构相同的过滤网、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凸型升降滑块、引流管、一对结构相同的引流虹吸管、一对结构相同的遮挡轴、一对结构相同的防逆遮挡板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密封垫;
所述齿装收集管开设有引流口以及升降槽,所述密封盖盖装于引流口上,所述U型过滤箱安装于升降槽内,若干个所述回形过滤块分别活动插装于U型过滤箱内,若干个所述过滤网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回形过滤块上,若干个所述凸型升降滑块分别安装于U型过滤箱以及若干个所述回形过滤块上,所述升降槽以及U型过滤箱上分别开设有凸型升降滑道,所述引流管插装于齿装收集管上,所述齿装收集管上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遮挡槽,一对所述引流虹吸管分别活动插装于齿装收集管上一对所述遮挡槽内,一对所述遮挡轴分别通过轴承活动插装于一对所述遮挡槽内,一对所述防逆遮挡板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遮挡轴上,一对所述密封垫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防逆遮挡板上。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结构包含有:若干个结构相同的虹吸U型管、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喷洒管以及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喷洒密封头;
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以及蓄水池上,若干个所述喷洒管分别均匀的插装于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上,若干个所述喷洒密封头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喷洒管上。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喷洒管分别与虹吸U型管成90度角。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虹吸U型管上分别开设有密封阀门。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齿装收集管两侧上分别设置有U型虹吸喷洒管。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U型虹吸喷洒管上分别设置有密封网框。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0473271C|2009-04-01|利用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的系统工程方法
CN103306294B|2015-09-16|一种山间防止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的集雨净化系统
CN203775739U|2014-08-20|一种盐碱地改良绿化种植结构
CN206090587U|2017-04-12|一种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
CN206646467U|2017-11-17|坡地径渗流生态集蓄灌溉系统
CN103086570A|2013-05-08|农田面源污染阶梯式潜流坝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CN107810836A|2018-03-20|大区域定量灌溉系统
CN201813703U|2011-05-04|一种设施农业膜面集雨重力滴灌系统
CN104652452A|2015-05-27|一种用于喀斯特地区护坡的集水灌溉装置
CN107711461A|2018-02-23|干旱地区乔木一体化灌溉系统
CN214339139U|2021-10-08|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
CN106234175A|2016-12-21|一种收集雨水滴灌抗旱保肥的方法
CN211570332U|2020-09-25|一种矿山生态修复循环系统
CN202482930U|2012-10-10|适宜干旱山地应用的集雨造林系统
CN107155785A|2017-09-15|通过蓄积雨水植树的方法及装置
CN210151706U|2020-03-17|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装置
CN207519099U|2018-06-22|一种矿产岩土开采土地生态恢复结构
CN208128962U|2018-11-23|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装置
CN202787191U|2013-03-13|水土分离坝
CN111149656B|2021-03-30|一种山地分散式集流储水补灌造林系统
CN213427181U|2021-06-15|一种节水型道路绿化系统
CN211745621U|2020-10-27|一种蓄水树池
CN214784024U|2021-11-19|一种基岩边坡喷混植生绿化防护装置
CN213756099U|2021-07-23|一种园林微地形绿化灌溉系统
CN210094094U|2020-02-21|一种岩质边坡绿化种植坑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47882.2U|CN214339139U|2021-01-08|2021-01-08|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CN202120047882.2U| CN214339139U|2021-01-08|2021-01-08|一种陡岩质边坡生态绿化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