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莓培育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包括建造在既有地面上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的相对侧壁上沿直线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两侧大棚的侧壁上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靠近底部的孔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齿圈,所述第二支撑板和限位孔之间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靠近第一滑槽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本实用新型使得照明装置可以升降,进而便于照明装置的维护。 公开号:CN214338930U 申请号:CN202022692953.2U 申请日:2020-11-19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邬林;刘辉 申请人:Guizhou Jiudil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A01G9-1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莓培育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 [n0002] 草莓进行培育种植时需要使用到种植大棚,种植大棚中需要解决补光的问题。 [n0003] 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45419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包括照明装置和大棚支架,所述照明装置受控于一感光电路,所述感光电路包括照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照度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模块,用于提供基准电压;比较模块,耦接于所述照度传感器和基准模块,当所述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输出所述补偿信号,所述照明装置受控于补偿信号工作。 [n0004]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存在以下不足:照明装置高度很高,不便于对照明装置进行维护。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 [n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包括建造在既有地面上的大棚,所述大棚的相对侧壁上沿直线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两侧大棚的侧壁上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靠近底部的孔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齿圈,所述第二支撑板和限位孔之间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靠近第一滑槽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螺纹套筒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底部安装有照明装置,所述螺杆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剖面为矩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剖面为矩形的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下端依次穿过限位槽和限位孔并向下延伸,所述限位杆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齿轮,且齿轮与齿圈相啮合。 [n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靠近第一滑槽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滚珠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槽口并向外延伸,且与第一滑槽的槽底滚动连接。 [n0009]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相对槽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两块所述第二滑块相向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第二滑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均与限位杆的杆壁固定连接。 [n0010] 优选的,所述滚珠槽呈收口设置,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滚珠槽槽口的直径。 [n0011]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杆。 [n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防护罩上均涂有防锈漆。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4] 该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通过设置大棚、第一滑槽、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限位孔、齿圈、螺杆、螺纹套筒、第一滑块、防护罩、限位槽、拉簧、限位杆和齿轮,需要对照明装置进行维护时,向下拉动限位杆,当限位杆上的齿轮脱离齿圈后,顺时针旋转限位杆以旋转螺杆,旋转的螺杆使得螺纹套筒随之运动,由于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限位作用,螺纹套筒无法随着螺杆的旋转二旋转,进而使得螺纹套筒沿着螺杆向下运动,进而使得防护罩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照明装置向下运动,进而可进行维护,需要照明装置复位时,反向旋转螺杆即可,便于对对照明装置进行维护。 [n0015]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使得照明装置可以升降,进而便于照明装置的维护。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n0018]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n0019] 图中:1大棚、2第一滑槽、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限位孔、6齿圈、7螺杆、8螺纹套筒、9第一滑块、10防护罩、11限位槽、12拉簧、13限位杆、14齿轮、15滚珠槽、16滚珠、17第二滑槽、18第二滑块。 [n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n0021] 参照图1-3,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包括建造在既有地面上的大棚1,大棚1的相对侧壁上沿直线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滑槽2,位于第一滑槽2两侧大棚1的侧壁上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3上开设有限位孔5,限位孔5靠近底部的孔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齿圈6,第二支撑板4和限位孔5之间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螺杆7,螺杆7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8,螺纹套筒8靠近第一滑槽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9,且第一滑块9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内,螺纹套筒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0,且防护罩10的底部安装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与外界电性连接为现有技术,采用电线上安装防护套且线预留足够长度即可,螺杆7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剖面为矩形的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槽底固定连接有拉簧12,拉簧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剖面为矩形的限位杆13,且限位杆13的下端依次穿过限位槽11和限位孔5并向下延伸,限位杆13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齿轮14,且齿轮14 与齿圈6相啮合,需要对照明装置进行维护时,向下拉动限位杆13,当限位杆13上的齿轮14脱离齿圈6后,顺时针旋转限位杆13以旋转螺杆7,旋转的螺杆7使得螺纹套筒8随之运动,由于第一滑槽2 与第一滑块9的限位作用,螺纹套筒8无法随着螺杆7的旋转二旋转,进而使得螺纹套筒8沿着螺杆7向下运动,进而使得防护罩10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照明装置向下运动,进而可进行维护,需要照明装置复位时,反向旋转螺杆7即可,便于对对照明装置进行维护。 [n0022] 第一滑块9靠近第一滑槽2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滚珠槽15,滚珠槽15内滚动连接有滚珠16,滚珠16远离滚珠槽15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15槽口并向外延伸,且与第一滑槽2的槽底滚动连接,使得第一滑块9运动的更加快捷。 [n0023] 限位槽11的相对槽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 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8,两块第二滑块18相向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第二滑槽17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均与限位杆13的杆壁固定连接,防止限位杆13脱离限位槽11的情况发生。 [n0024] 滚珠槽15呈收口设置,滚珠16的直径大于滚珠槽15槽口的直径,防止滚珠16脱离滚珠槽15的情况发生。 [n0025] 限位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便于旋转限位杆13。 [n0026] 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防护罩10上均涂有防锈漆,防止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防护罩10生锈的情况发生。 [n0027] 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对照明装置进行维护时,向下拉动限位杆 13,当限位杆13上的齿轮14脱离齿圈6后,顺时针旋转限位杆13 以旋转螺杆7,旋转的螺杆7使得螺纹套筒8随之运动,由于第一滑槽2与第一滑块9的限位作用,螺纹套筒8无法随着螺杆7的旋转二旋转,进而使得螺纹套筒8沿着螺杆7向下运动,进而使得防护罩 10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照明装置向下运动,进而可进行维护,需要照明装置复位时,反向旋转螺杆7即可,便于对对照明装置进行维护。 [n0028]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包括建造在既有地面上的大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的相对侧壁上沿直线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滑槽(2),位于所述第一滑槽(2)两侧大棚(1)的侧壁上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开设有限位孔(5),所述限位孔(5)靠近底部的孔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齿圈(6),所述第二支撑板(4)和限位孔(5)之间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8),所述螺纹套筒(8)靠近第一滑槽(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9),且第一滑块(9)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内,所述螺纹套筒(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0),且防护罩(10)的底部安装有照明装置,所述螺杆(7)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剖面为矩形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槽底固定连接有拉簧(12),所述拉簧(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剖面为矩形的限位杆(13),且限位杆(13)的下端依次穿过限位槽(11)和限位孔(5)并向下延伸,所述限位杆(13)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齿轮(14),且齿轮(14)与齿圈(6)相啮合。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9)靠近第一滑槽(2)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滚珠槽(15),所述滚珠槽(15)内滚动连接有滚珠(16),所述滚珠(16)远离滚珠槽(15)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15)槽口并向外延伸,且与第一滑槽(2)的槽底滚动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的相对槽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8),两块所述第二滑块(18)相向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第二滑槽(17)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均与限位杆(13)的杆壁固定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槽(15)呈收口设置,所述滚珠(16)的直径大于滚珠槽(15)槽口的直径。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杆。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防护罩(10)上均涂有防锈漆。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DE20016549U1|2000-12-28|Zier-Solarlampenbaueinheit CN105514804B|2017-06-20|一种可升降移动的避雷装置 CN206370899U|2017-08-01|智慧景区安全敏感监测管理装置 CN214338930U|2021-10-08|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 CN108988275B|2020-04-03|一种可升降的天台用避雷支架 CN109505452B|2020-05-08|智能电力线杆自动固定装置 CN105226555B|2018-07-20|一种电力架线跨线器 CN205993163U|2017-03-08|一种具有感应标识记录功能的树木矫正装置 CN210094129U|2020-02-21|一种火龙果种植架 US20100212236A1|2010-08-26|Gin Pole Device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a Tower DE202014103145U1|2015-10-12|Beleuchtung für einen Fahnenmast und Energiezuführungsvorrichtung CN208793989U|2019-04-26|一种用于提高负荷预测精度的温湿度数据采集装置 CN206680906U|2017-11-28|一种户外安全警示装置 CN205932691U|2017-02-08|一种适用于小型线缆盘的放缆装置 CN111480487A|2020-08-04|一种火龙果种植架 RU191534U1|2019-08-12|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CN206768319U|2017-12-19|一种纺织用纱线架 CN212178594U|2020-12-18|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室外led灯 CN212252335U|2020-12-29|一种园林景观用照明装置 CN208981885U|2019-06-14|一种铁塔防植物攀爬结构 CN211482174U|2020-09-15|一种组合式温室大棚 CN213157494U|2021-05-11|一种用于老年人行走辅助装置 CN210242839U|2020-04-03|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 EP1517082A2|2005-03-23|Dekorleuchte CN213576616U|2021-06-29|一种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脚架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692953.2U|CN214338930U|2020-11-19|2020-11-19|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CN202022692953.2U| CN214338930U|2020-11-19|2020-11-19|一种草莓培育自动补光大棚|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