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属于火龙果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柱,支撑柱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承载套环,支撑杆至少设有两根,多根支撑杆将承载套环分成多个大小一样的区域,支撑柱的端口设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导向件,导向件成伞状型,导向件上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另一端贯穿弧形滑槽的一侧并向外延伸,弧形滑槽上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开口,丝杆远离弧形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操作简单,无需人力拨动火龙果枝条就能保证其自然向下生长,省时省力。 公开号:CN214338923U 申请号:CN202120523507.0U 申请日:2021-03-13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刘鹏;吴阳夏;龙隆香;刘峥 申请人:Jiangxi Xinto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IPC主号:A01G9-1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龙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 [n0002] 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土层,同时有很多气生根,可攀援生长,根茎深绿色,粗壮,长可达7米,边缘波浪状,茎节处生长攀援根,可攀附其他植物上生长,由于长期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其叶片已退化,光合作用功能由茎干承担,茎的内部是大量饱含粘稠液体的薄壁细胞,有利于在雨季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火龙果进行培育时多用扦插的方式进行培育。 [n0003] 火龙果在种植的过程中,影响其开花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火龙果的枝条向上生长,当火龙果的枝条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若还是向上生长,就需要对其进行压枝,压枝就是把火龙果枝条的一端向下垂,若火龙果枝条没有进行压枝工序,就影响其结果,在压枝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工作人员徒手将枝条向下压,这样的方式随说可以达到压枝的效果,但是人工容易将火龙果的枝条压开裂或者压断,并且此过程会耗时耗力。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已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承载套环,所述支撑杆至少设有两根,多根所述支撑杆将所述承载套环分成多个大小一样的区域,所述支撑柱的端口设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成伞状型,所述导向件上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弧形滑槽的一侧并向外延伸,所述弧形滑槽上设有与所述丝杆相配合的开口,所述丝杆远离所述弧形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n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柱远离导向件的一端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有三根且呈等距分布。 [n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柱上还开设有与所述伸缩杆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设有多个。 [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柱的端口与所述导向件的一端螺纹连接。 [n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弧形滑槽、弧形挡板、丝杆、开口和限位块为一组,组合设有多组,每组按照所述支撑杆将承载套环分布的区域排列。 [n001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11]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根支撑杆的设置,能够对承载套环起到一个支撑稳定的作用,同时因多根支撑杆将承载套环分成多个大小一样的区域,能够实现在对火龙果枝条进行种植的时候,可以按照一个区域给排列好,这样就不会出现交叉错位生长的情况,通过导向件的设置,实现火龙果枝条搭在支撑柱上进行生长的时候,其自然生长是向上的,利用导向件可以改变火龙果枝条生长的方向,使火龙果枝条的一端沿着导向件的方向生长,当火龙果的枝条生长到一定长度的时候,就会自然向下生长,实现无需人力就可改变火龙果生长的方向,省时省力,避免出现火龙果枝条断裂的情况。 [n0012] 2.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的设置,能够为支撑柱提供稳定性,这样就不会出现由于火龙果枝条生长过长而出现支撑柱倒塌的情况,通过凹槽的设置,实现在存放该装置的时候,可以将伸缩杆给收纳起来,有利于节省空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支撑柱和导向件可拆卸,为装置提供实用性,当火龙果枝条自然生长到下垂的时候,就可将导向件拆卸,这时就可将其运用到新的火龙果枝条,通过弧形滑槽、弧形挡板、丝杆、开口和限位块为一组,组合设有多组,每组按照支撑杆将承载套环分布的区域排列,实现处在支撑柱上所有的火龙果枝条都能进行向下生长。 [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n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n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n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丝杆和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中:1、支撑柱;101、支撑杆;2、承载套环;3、导向件;301、弧形滑槽;302、弧形挡板;303、丝杆;304、开口;305、限位块;4、伸缩杆;5、凹槽。 [n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9]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通过支撑杆101连接有承载套环2,支撑杆101至少设有两根,多根支撑杆101将承载套环2分成多个大小一样的区域,通过多根支撑杆101的设置,能够对承载套环2起到一个支撑稳定的作用,同时因多根支撑杆101将承载套环2分成多个大小一样的区域,能够实现在对火龙果枝条进行种植的时候,可以按照一个区域给排列好,这样就不会出现交叉错位生长的情况,支撑柱1的端口设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导向件3,导向件3成伞状型,通过导向件3的设置,实现火龙果枝条搭在支撑柱1上进行生长的时候,其自然生长是向上的,利用导向件3可以改变火龙果枝条生长的方向,使火龙果枝条的一端沿着导向件3的方向生长,当火龙果的枝条生长到一定长度的时候,就会自然向下生长,实现无需人力就可改变火龙果生长的方向,导向件3上设有弧形滑槽301,弧形滑槽301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挡板302,弧形挡板3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丝杆303,丝杆303的另一端贯穿弧形滑槽301的一侧并向外延伸,弧形滑槽301上设有与丝杆303相配合的开口304,丝杆303远离弧形挡板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5,为了避免出现有些火龙果枝条受到导向件3的导向依旧不会向下,这时可通过滑动弧形挡板302将其向外延伸,此时就能增加导向件3的弯曲程度,且当弧形挡板302完全伸出的时候,其一端是向下的,此时就保证了每个火龙果枝条都可以不通过人力就能向下生长,当弧形挡板302滑动到合适程度时,可对限位块305施加旋转的力,限位块305会带动丝杆303进行转动,利用丝杆303将弧形挡板302给固定住该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操作简单,无需人力拨动火龙果枝条就能保证其自然向下生长,省时省力。 [n0020] 支撑柱1远离导向件3的一端铰接有伸缩杆4,伸缩杆4设有三根且呈等距分布,通过伸缩杆4的设置,能够为支撑柱1提供稳定性,这样就不会出现由于火龙果枝条生长过长而出现支撑柱1倒塌的情况。 [n0021] 支撑柱1上还开设有与伸缩杆4相配合的凹槽5,凹槽5设有多个,通过凹槽5的设置,实现在存放该装置的时候,可以将伸缩杆4给收纳起来,有利于节省空间。 [n0022] 支撑柱1的端口与导向件3的一端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实现支撑柱1和导向件3可拆卸,为装置提供实用性,当火龙果枝条自然生长到下垂的时候,就可将导向件3拆卸,这时就可将其运用到新的火龙果枝条。 [n0023] 弧形滑槽301、弧形挡板302、丝杆303、开口304和限位块305为一组,组合设有多组,每组按照支撑杆101将承载套环2分布的区域排列,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处在支撑柱1上所有的火龙果枝条都能进行向下生长。 [n002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 [n0025] 在使用该装置的时候,首先将支撑柱1固定在土地上,利用伸缩杆4为支撑柱1增加稳定性,随后将导向件3安装在支撑柱1的顶端,准备好了后,就可将火龙果枝条捆绑在支撑柱1上,此时火龙果枝条就会随着导向件3的导向而进行生长,若出现火龙果枝条根据导向件3的导向依旧不向下生长,这时可滑动弧形挡板302,将弧形挡板302向外延伸,达到对导向件3延长的目的,最后通过旋转限位块305将弧形挡板302给限位住,这时就保证每根火龙果枝条径向下生长,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操作简单,无需人力拨动火龙果枝条就能保证其自然向下生长,省时省力。 [n002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1)通过支撑杆(101)连接有承载套环(2),所述支撑杆(101)至少设有两根,多根所述支撑杆(101)将所述承载套环(2)分成多个大小一样的区域; 所述支撑柱(1)的端口设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件(3),所述导向件(3)成伞状型,所述导向件(3)上设有弧形滑槽(301),所述弧形滑槽(301)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挡板(302),所述弧形挡板(3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丝杆(303),所述丝杆(30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弧形滑槽(301)的一侧并向外延伸,所述弧形滑槽(301)上设有与所述丝杆(303)相配合的开口(304),所述丝杆(303)远离所述弧形挡板(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5)。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远离导向件(3)的一端铰接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设有三根且呈等距分布。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伸缩杆(4)相配合的凹槽(5),所述凹槽(5)设有多个。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端口与所述导向件(3)的一端螺纹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槽(301)、弧形挡板(302)、丝杆(303)、开口(304)和限位块(305)为一组,组合设有多组,每组按照所述支撑杆(101)将所述承载套环(2)分布的区域排列。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annell et al.1988|Light use efficiency and woody biomass production of poplar and willow CN105028105A|2015-11-11|一种梨树双扇形有架栽培树形及其整形方法 CN104509377A|2015-04-15|一种野生猕猴桃人工栽培方法 CN106912344A|2017-07-04|梨树的修剪和管理方法 CN105917928A|2016-09-07|一种火龙果的种植方法 CN105557413A|2016-05-11|一种罗汉果的丰产栽培方法 CN214338923U|2021-10-08|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 CN206866174U|2018-01-12|一种优质火龙果种植架 CN205912538U|2017-02-01|一种使用方便可更换刀片的园林剪 CN103817141A|2014-05-28|猪殃殃在冬季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中的应用 CN103704087A|2014-04-09|猕猴桃无架栽培方法 CN209897778U|2020-01-07|一种重楼种植辅助支撑架 CN205455003U|2016-08-17|新型葡萄种植架 CN108834665A|2018-11-20|一种藤蔓植物高效稳定攀爬支架 CN106922482B|2020-07-28|一种提高石漠化区撂荒地茶条木植苗造林效率的方法 CN104273007A|2015-01-14|扁桃培植用雨季自动排水装置 CN108293456A|2018-07-20|一种大果榛子斜栽压条育苗方法 CN204217583U|2015-03-25|一种扁桃培植用雨季自动排水装置 CN205082359U|2016-03-16|一种用于保护茶树的三杆式遮阳罩架 CN109197311A|2019-01-15|一种苹果树疏花疏果的方法 CN208768518U|2019-04-23|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装置 CN210432504U|2020-05-01|一种用于油茶花种植的温室大棚 CN213153143U|2021-05-11|一种农业技术推广用种植大棚 CN105794578A|2016-07-27|一种提高红花油茶坐果率的方法 CN207219539U|2018-04-13|一种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23507.0U|CN214338923U|2021-03-13|2021-03-13|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CN202120523507.0U| CN214338923U|2021-03-13|2021-03-13|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