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包括底座、两组机架、铲刀、一号支撑辊、二号支撑辊、输送筛、一号减速电机、三号支撑辊、四号支撑辊、输送带、二号减速电机、控制箱、储料仓和行走轮机构,两组机架的侧壁均与底座的左端侧壁连接,铲刀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一号支撑辊和二号支撑辊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输送筛张紧套装在一号支撑辊和二号支撑辊上,一号减速电机的后端与前侧机架的外壁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现了土豆或红薯收获、筛选一体化,提高了土豆收集水平,减轻了人民的劳动强度和驾驶员的身体损伤,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公开号:CN214338673U
申请号:CN202023277615.9U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李会建
申请人:Shijiazhuang Zhengh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IPC主号:A01D13-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
[n0002] 土豆又名马铃薯,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随着农业机械领域的发展,土豆收获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需要及时跟上步伐,更是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土豆收获机亦可对红薯进行收获。现有技术中,土豆收获机的基本原理都是将土豆和泥土挖出地面,并进行土豆和泥土的分离,而经过土豆收获机的挖掘之后,从泥土中分离出的土豆仍然散落在土地中,需要人工再次进入土地中,然后将其收集起来,劳动强度非常的大,并且效率也较低,同时需要驾驶员操作机械进行挖掘,在对土豆进行挖掘时,尘土飞扬,对驾驶员的身体有很大的损伤。因此,需要一种全自动土豆收获筛选一体机,它操作简单,实现土豆收获、筛选一体化,提高土豆收集水平,减轻人民的劳动强度和驾驶员的身体损伤。
[n0003]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实现土豆或红薯收获、筛选一体化,提高土豆收集水平,减轻人民的劳动强度和驾驶员的身体损伤,提高实用性。
[n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n0005] 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包括底座、两组机架、铲刀、一号支撑辊、二号支撑辊、输送筛、一号减速电机、三号支撑辊、四号支撑辊、输送带、二号减速电机、控制箱、储料仓和行走轮机构,两组机架的侧壁均与底座的左端侧壁连接,铲刀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一号支撑辊和二号支撑辊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输送筛张紧套装在一号支撑辊和二号支撑辊上,一号支撑辊的输入端延伸至机架的外侧,一号减速电机的后端与前侧机架的外壁连接,并且一号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一号支撑辊的输入端连接,三号支撑辊和四号支撑辊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输送带张紧套装在三号支撑辊和四号支撑辊上,输送带的外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组拨片,二号减速电机的后端与前侧机架的外侧壁连接,三号支撑辊的输入端延伸至机架的外侧并与二号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箱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在控制箱的空腔内设置有控制系统,储料仓的底端与控制箱的顶端连接,储料仓的内部设置有顶端开口的腔室,行走轮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底端。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行走轮机构由四组支撑座、两组转轴、动力电机和链条组成,四组支撑座的顶端均与底座的底端连接,两组转轴的侧壁分别与四组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两组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轮毂,动力电机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连接,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右侧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链轮,链条张紧套装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储料仓内设置有隔板和筛网,隔板的侧壁与储料仓的腔室内壁连接,将储料仓的腔室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筛网的侧壁与储料仓的左腔室内壁倾斜固定连接。
[n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还包括两组伸缩缸和两组支撑板,两组伸缩缸的右端分别与两组机架的左端侧壁可转动连接,两组支撑板的侧壁分别与铲刀的两侧外壁连接,两组伸缩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的右端连接。
[n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储料仓侧壁上配装两组料仓门,储料仓的前端外壁设置有两组出料口,所述两组出料口分别与储料仓的左腔室和右腔室连通,两组料仓门的侧壁分别与两组出料口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
[n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四组轮毂的外圆壁上均布设置有多组加强防滑筋。
[n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铲刀的底端设置有多组犁尖。
[n0012]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n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铲刀的角度,使铲刀的底端扎向土壤中,通过行走轮机构带动装置向前移动,铲刀将土豆和泥土挖掘起,土豆和泥土通过铲刀掉落在输送筛的顶端,打开一号减速电机,一号减速电机输出动力输送至一号支撑辊,一号支撑辊带动二号支撑辊和输送筛转动,转动的输送筛将泥土过滤掉落至土壤表面,土豆被输送筛向右输送,之后打开二号减速电机,二号减速电机输出动力输送至三号支撑辊,三号支撑辊带动四号支撑辊和输送带转动,输送带同时带动多组拨片移动,经输送筛输送的土豆掉落在拨片的顶端,输送带带动多组拨片和土豆向三号支撑辊出移动,土豆到达三号支撑辊的顶端之后翻转掉落至储料仓的腔室内,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设备的运行,操作简单,自动化运行,减轻人民的劳动强度和驾驶员的身体损伤,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n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4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18] 附图中标记:1、底座;2、机架;3、铲刀;4、一号支撑辊;5、二号支撑辊;6、输送筛;7、一号减速电机;8、三号支撑辊;9、四号支撑辊;10、输送带;11、拨片;12、二号减速电机;13、控制箱;14、控制系统;15、储料仓;16、支撑座;17、转轴;18、轮毂;19、动力电机;20、链条;21、隔板;22、筛网;23、料仓门;24、加强防滑筋;25、犁尖;26、伸缩缸;27、支撑板。
[n0019]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20] 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其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底座1、两组机架2、铲刀3、一号支撑辊4、二号支撑辊5、输送筛6、一号减速电机7、三号支撑辊8、四号支撑辊9、输送带10、二号减速电机12、控制箱13、储料仓15和行走轮机构,两组机架2的侧壁均与底座1的左端侧壁连接,铲刀3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2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一号支撑辊4和二号支撑辊5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2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输送筛6张紧套装在一号支撑辊4和二号支撑辊5上,一号支撑辊4的输入端延伸至机架2的外侧,一号减速电机7的后端与前侧机架2的外壁连接,并且一号减速电机7的输出端与一号支撑辊4的输入端连接,三号支撑辊8和四号支撑辊9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2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输送带10张紧套装在三号支撑辊8和四号支撑辊9上,输送带10的外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组拨片11,二号减速电机12的后端与前侧机架2的外侧壁连接,三号支撑辊8的输入端延伸至机架2的外侧并与二号减速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箱13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连接,控制箱1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在控制箱13的空腔内设置有控制系统14,储料仓15的底端与控制箱13的顶端连接,储料仓15的内部设置有顶端开口的腔室,行走轮机构设置在底座1的底端。
[n0021] 行走轮机构由四组支撑座16、两组转轴17、动力电机19和链条20组成,四组支撑座16的顶端均与底座1的底端连接,两组转轴17的侧壁分别与四组支撑座16可转动连接,两组转轴1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轮毂18,动力电机19的顶端与底座1的底端连接,动力电机19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右侧转轴17上设置有从动链轮,链条20张紧套装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打开动力电机19,动力电机19输出动力通过链条20输送至右侧转轴17,右侧转轴17带动其两端的轮毂18转动,同时左侧两组轮毂18支撑设备向前移动。
[n0022] 储料仓15内设置有隔板21和筛网22,隔板21的侧壁与储料仓15的腔室内壁连接,将储料仓15的腔室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筛网22的侧壁与储料仓15的左腔室内壁倾斜固定连接;通过输送带10输送的土豆首先掉落在筛网22的顶端,较小的土豆通过筛网22的筛孔掉落至储料仓15的左腔室内,较大的土豆在筛网22的顶端滚落在储料仓15的右腔室内,将土豆的大小筛选分离出,便于更好的出售。
[n0023]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组伸缩缸26和两组支撑板27,两组伸缩缸26的右端分别与两组机架2的左端侧壁可转动连接,两组支撑板27的侧壁分别与铲刀3的两侧外壁连接,两组伸缩缸26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27的右端连接;调节两组伸缩缸26的伸缩节长度通过两组支撑板27带动铲刀3沿其顶部两侧轴做弧面运动,来调节铲刀3扎进土壤的深度,使土豆可以很好的挖掘出,但是铲刀3又不会扎向土壤太深而浪费动力输出。
[n0024] 储料仓15侧壁上配装两组料仓门23,储料仓15的前端外壁设置有两组出料口,所述两组出料口分别与储料仓15的左腔室和右腔室连通,两组料仓门23的侧壁分别与两组出料口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两组料仓门23,便于排出储料仓15的左腔室和右腔室内的土豆。
[n0025] 四组轮毂18的外圆壁上均布设置有多组加强防滑筋24,增加四组轮毂18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设备的抓地力。铲刀3的底端设置有多组犁尖25,减小铲刀3在土壤里向前的推力,降低设备的输出损耗。
[n0026]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调节两组伸缩缸的伸缩节长度通过两组支撑板带动铲刀沿其顶部两侧轴做弧面运动,来调节铲刀扎进土壤的深度,使铲刀的底端扎向土壤中,之后打开动力电机,动力电机输出动力通过链条输送至右侧转轴,右侧转轴带动其两端的轮毂转动,同时左侧两组轮毂支撑设备向前移动,铲刀将土豆和泥土挖掘起,土豆和泥土通过铲刀掉落在输送筛的顶端,然后打开一号减速电机,一号减速电机输出动力输送至一号支撑辊,一号支撑辊带动二号支撑辊和输送筛转动,转动的输送筛将泥土过滤掉落至土壤表面,土豆被输送筛向右输送,之后打开二号减速电机,二号减速电机输出动力输送至三号支撑辊,三号支撑辊带动四号支撑辊和输送带转动,输送带同时带动多组拨片移动,经输送筛输送的土豆掉落在拨片的顶端,输送带带动多组拨片和土豆向三号支撑辊出移动,土豆到达三号支撑辊的顶端之后翻转掉落在筛网的顶端,较小的土豆通过筛网的筛孔掉落至储料仓的左腔室内,较大的土豆在筛网的顶端滚落在储料仓的右腔室内,将土豆的大小筛选分离出即可。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组机架(2)、铲刀(3)、一号支撑辊(4)、二号支撑辊(5)、输送筛(6)、一号减速电机(7)、三号支撑辊(8)、四号支撑辊(9)、输送带(10)、二号减速电机(12)、控制箱(13)、储料仓(15)和行走轮机构,两组机架(2)的侧壁均与底座(1)的左端侧壁连接,铲刀(3)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2)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一号支撑辊(4)和二号支撑辊(5)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2)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输送筛(6)张紧套装在一号支撑辊(4)和二号支撑辊(5)上,一号支撑辊(4)的输入端延伸至机架(2)的外侧,一号减速电机(7)的后端与前侧机架(2)的外壁连接,并且一号减速电机(7)的输出端与一号支撑辊(4)的输入端连接,三号支撑辊(8)和四号支撑辊(9)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机架(2)的相对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输送带(10)张紧套装在三号支撑辊(8)和四号支撑辊(9)上,输送带(10)的外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组拨片(11),二号减速电机(12)的后端与前侧机架(2)的外侧壁连接,三号支撑辊(8)的输入端延伸至机架(2)的外侧并与二号减速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箱(13)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连接,控制箱(1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在控制箱(13)的空腔内设置有控制系统(14),储料仓(15)的底端与控制箱(13)的顶端连接,储料仓(15)的内部设置有顶端开口的腔室,行走轮机构设置在底座(1)的底端。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行走轮机构由四组支撑座(16)、两组转轴(17)、动力电机(19)和链条(20)组成,四组支撑座(16)的顶端均与底座(1)的底端连接,两组转轴(17)的侧壁分别与四组支撑座(16)可转动连接,两组转轴(1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轮毂(18),动力电机(19)的顶端与底座(1)的底端连接,动力电机(19)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右侧转轴(17)上设置有从动链轮,链条(20)张紧套装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储料仓(15)内设置有隔板(21)和筛网(22),隔板(21)的侧壁与储料仓(15)的腔室内壁连接,将储料仓(15)的腔室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筛网(22)的侧壁与储料仓(15)的左腔室内壁倾斜固定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伸缩缸(26)和两组支撑板(27),两组伸缩缸(26)的右端分别与两组机架(2)的左端侧壁可转动连接,两组支撑板(27)的侧壁分别与铲刀(3)的两侧外壁连接,两组伸缩缸(26)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27)的右端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储料仓(15)侧壁上配装两组料仓门(23),储料仓(15)的前端外壁设置有两组出料口,所述两组出料口分别与储料仓(15)的左腔室和右腔室连通,两组料仓门(23)的侧壁分别与两组出料口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四组轮毂(18)的外圆壁上均布设置有多组加强防滑筋(24)。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铲刀(3)的底端设置有多组犁尖(25)。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1999270B|2012-07-04|筛片式油莎豆收获机
US5463856A|1995-11-07|Whole stalk sugar cane harvester that tops, cuts, cleans and loads
CN107950168A|2018-04-24|一种马铃薯二级筛土收成车
CN214338673U|2021-10-08|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
CN105580517B|2017-12-05|脱膜板式农膜回收机
RU2331176C2|2008-08-20|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й мостовой агрегат
CN210868756U|2020-06-30|一种土豆采集和分选装置
KR101942767B1|2019-04-17|구근류 농작물 수집형 수확기
CN212487304U|2021-02-09|一种芋头收获机
CN111096136A|2020-05-05|一种马蹄收获机及其收获方法
CN207054099U|2018-03-02|大蒜收获机
CN201243476Y|2009-05-27|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
JP2000157024A|2000-06-13|作業機
KR20170098205A|2017-08-29|탈곡기
CN209403045U|2019-09-20|一种油莎豆收获机
CN210247534U|2020-04-07|一种后置拖动式药材收获机
CN213603227U|2021-07-06|一种链条清选输送总成及一种履带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CN213029182U|2021-04-23|一种小型自走式全幅起苗收获机
SU1142030A1|1985-02-28|Картофелекопатель
CN209497909U|2019-10-18|新型油莎豆收获机
CN214015034U|2021-08-24|一种马铃薯收割机捡拾台用初筛进料装置
CN213368556U|2021-06-08|一种用于农业改良土壤的农业装置
CN110024546B|2021-05-25|一种浙贝母收获机
JP2590486Y2|1999-02-17|掘取機
CN214015037U|2021-08-24|一种马铃薯收割机用捡拾台总成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77615.9U|CN214338673U|2020-12-30|2020-12-30|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CN202023277615.9U| CN214338673U|2020-12-30|2020-12-30|一种土豆红薯全自动收获机器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