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包括车体、活动板、翻耕犁和卡杆,所述车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把手,且车体底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动轮,所述车体底端中间位置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内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插孔,滑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滑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翻耕犁,所述活动板两侧的一端皆活动连接有卡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装置放置在地面时,动轮会推动连接杆移动,使连接杆可以推动滑动块在套筒内部滑动,并使滑动块挤压弹簧,由于车体的重力效果会使其保持平衡,则会使两侧弹簧的挤压效果不同,则使装置可以适用与凹凸地面进行使用。
公开号:CN214338457U
申请号:CN202120174421.1U
申请日:2021-01-22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张明聪;张玉先;王孟雪;金喜军;任春元;于高波;曹亮;赵强
申请人: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PC主号:A01B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
[n0002] 玉米是大豆都是我国种植量巨大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其种植过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翻耕,为了节约人力都会采用翻耕装置,现有的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n0003] 1、现有的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土地里凹凸不平,装置不能适用进行使用;
[n0004] 2、现有的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翻耕犁的位置固定,不使用时不能对其进行收放;
[n0005] 3、现有的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翻耕犁的更换操作较为不便,使对其更换使用时较为不便。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置不能适用凹凸地面进行使用,不使用时不能对翻耕犁进行收放,翻耕犁的更换操作较为不便等问题。
[n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包括车体、活动板、翻耕犁和卡杆,所述车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把手,且车体底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动轮,所述车体底端中间位置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内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套,且滑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滑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翻耕犁,所述活动板两侧的一端皆活动连接有卡杆。
[n0008] 优选的,所述车体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
[n0009] 优选的,所述滑套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且固定螺母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固定螺母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且限位螺栓的外部设置有与固定螺母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n0010]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动轴,且活动板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
[n0011] 优选的,所述翻耕犁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翻耕犁两侧的顶端皆活动连接有连接板。
[n0012]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且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通槽。
[n0013] 优选的,所述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
[n0014] 优选的,所述卡杆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轴,且卡杆一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摩擦块。
[n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6] (1)该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通过在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装置放置在地面时,动轮会推动连接杆移动,使连接杆可以推动滑动块在套筒内部滑动,并使滑动块挤压弹簧,由于车体的重力效果会使其保持平衡,则会使两侧弹簧的挤压效果不同,则使装置可以适用与凹凸地面进行使用。
[n0017] (2)该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通过在滑套的一侧活动连接的支杆,滑套可以在滑杆上滑动,则滑套可以带动支杆移动,使支杆可以拉动活动板通过活动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翻耕犁的收放,此时可以在固定螺母内部转动限位螺栓,则限位螺栓可以在固定螺母内部移动,并插入此位置的插孔内部,从而实现对翻耕犁位置的固定,则在装置不使用时可以对翻耕犁进行收放。
[n0018] (3)该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通过在翻耕犁的一侧固定连接的限位块,翻耕犁可以带动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内部,此时连接板可以通过转轴转动,使连接板可以套在卡杆的一侧,此时卡杆会穿入通槽内部,此时卡杆可以带动摩擦块通过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使摩擦块可以卡在连接板的一侧,从而实现翻耕犁的安装固定,同理可实现其拆卸,则可以方便的对翻耕犁进行拆装,使对其更换使用时较为简便。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轮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耕犁正视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套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中:1、车体;101、推拉把手;102、滑杆;103、套筒;104、弹簧;105、插孔;2、滑套;201、支杆;202、固定螺母;203、限位螺栓;3、活动板;301、活动轴;302、限位槽;4、翻耕犁;401、限位块;402、转轴;403、连接板;404、通槽;5、动轮;501、连接杆;502、滑动块;6、卡杆;601、转动轴;602、摩擦块。
[n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6]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包括车体1、活动板3、翻耕犁4和卡杆6,车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把手101,且车体1底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动轮5,动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01,且连接杆5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502,车体1底端中间位置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杆102,且滑杆102的内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插孔105,车体1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套筒103,且套筒103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04,两侧弹簧104的挤压效果不同,则使装置可以适用与凹凸地面进行使用;
[n0027] 滑杆102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套2,且滑套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杆201,滑套2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202,且固定螺母2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203,固定螺母202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且限位螺栓203的外部设置有与固定螺母202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可以在固定螺母202内部转动限位螺栓203,则限位螺栓203可以在固定螺母202内部移动,并插入此位置的插孔105内部,从而实现对翻耕犁4位置的固定,则在装置不使用时可以对翻耕犁4进行收放;
[n0028] 滑杆10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板3,活动板3的一侧设置有活动轴301,且活动板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302,活动板3的一侧设置有翻耕犁4,翻耕犁4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1,且翻耕犁4两侧的顶端皆活动连接有连接板403,连接板403的一侧设置有转轴402,且连接板403的内部设置有通槽404,活动板3两侧的一端皆活动连接有卡杆6,卡杆6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轴601,且卡杆6一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摩擦块602,可以方便的对翻耕犁4进行拆装,使对其更换使用时较为简便。
[n0029] 工作原理:使用时,翻耕犁4可以带动限位块401卡入限位槽302内部,此时连接板403可以通过转轴402转动,使连接板403可以套在卡杆6的一侧,此时卡杆6会穿入通槽404内部,此时卡杆6可以带动摩擦块602通过转动轴601进行转动,从而使摩擦块602可以卡在连接板403的一侧,从而实现翻耕犁4的安装固定,同理可实现其拆卸,则可以方便的对翻耕犁4进行拆装,使对其更换使用时较为简便,滑套2可以在滑杆102上滑动,则滑套2可以带动支杆201移动,使支杆201可以拉动活动板3通过活动轴301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翻耕犁4的收放,此时可以在固定螺母202内部转动限位螺栓203,则限位螺栓203可以在固定螺母202内部移动,并插入此位置的插孔105内部,从而实现对翻耕犁4位置的固定,则在装置不使用时可以对翻耕犁4进行收放,装置放置在地面时,动轮5会推动连接杆501移动,使连接杆501可以推动滑动块502在套筒103内部滑动,并使滑动块502挤压弹簧104,由于车体1的重力效果会使其保持平衡,则会使两侧弹簧104的挤压效果不同,则使装置可以适用与凹凸地面进行使用。
[n003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包括车体(1)、活动板(3)、翻耕犁(4)和卡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把手(101),且车体(1)底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动轮(5),所述车体(1)底端中间位置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杆(102),且滑杆(102)的内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插孔(105),所述滑杆(102)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套(2),且滑套(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杆(201),所述滑杆(10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板(3),且活动板(3)的一侧设置有翻耕犁(4),所述活动板(3)两侧的一端皆活动连接有卡杆(6)。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套筒(103),且套筒(103)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04)。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2)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202),且固定螺母(2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203),所述固定螺母(202)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且限位螺栓(203)的外部设置有与固定螺母(202)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的一侧设置有活动轴(301),且活动板(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302)。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耕犁(4)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1),且翻耕犁(4)两侧的顶端皆活动连接有连接板(403)。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3)的一侧设置有转轴(402),且连接板(403)的内部设置有通槽(404)。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01),且连接杆(5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502)。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6)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轴(601),且卡杆(6)一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摩擦块(602)。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9750171B2|2017-09-05|Tillage implement with foldable shank frame
CN214338457U|2021-10-08|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
CN205124258U|2016-04-06|悬挂式联合整地机
CN103597922A|2014-02-26|可调频振动深松机
CN204047035U|2014-12-31|一种半月形压草耙齿
CN204707411U|2015-10-21|一种旋耕起垄机
CN103262682B|2016-01-20|中耕机
CN203181504U|2013-09-11|平耕、斜耕转换无级调幅翻转犁
CN206350307U|2017-07-25|多功能起垄机
CN2777923Y|2006-05-10|悬挂式机耕犁
CN206118322U|2017-04-26|一种农用刮板
CN205105550U|2016-03-30|一种收缩式液压平田机
CN204231884U|2015-04-01|一种可拆卸的复合式犁耙
CN208624046U|2019-03-22|一种双列对置式圆盘耙
CN210381825U|2020-04-24|农田用的开沟起垄装置
CN212034714U|2020-12-01|一种适用于丘陵地带牡丹种植的整地装置
CN211982462U|2020-11-24|一种农业种植旋耕机
CN210900232U|2020-07-03|一种伸缩与折叠双组合平田器
CN205491746U|2016-08-24|棉花放苗器
CN207406996U|2018-05-25|一种农业机械放置架
CN209882489U|2020-01-03|耘锄
CN211861006U|2020-11-06|一种秸秆全量还田联合耕整地机械
CN202168361U|2012-03-21|分体式草耙
CN201018755Y|2008-02-13|新型双铧犁
CN208148975U|2018-11-27|一种大型拖拉机用牵引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74421.1U|CN214338457U|2021-01-22|2021-01-22|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CN202120174421.1U| CN214338457U|2021-01-22|2021-01-22|一种玉米大豆轮作栽培用翻耕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