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控制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车受到振动和冲击传递到控制器上损坏元器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振结构,可减振和消减冲击力,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使用活塞结构连接,稳定连接的同时不影响缓冲移动;通过设置连接结构,防止内壳体左右晃动,不影响减振结构的缓冲效果;通过在内壳体上的接线孔边缘套设橡胶条,防止磨损控制器连接线且利于散热;通过在外壳体上的接线孔上设置橡胶密封块,防水密封;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电动车振动影响控制器使用的问题,实用性高。
公开号:CN214338369U
申请号:CN202120547944.6U
申请日:2021-03-16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晓燕;李春生
申请人:Wuxi Tapuwang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5K7-1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
[n0002] 电动车控制器是用来控制电动车电机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停止以及电动车的其它电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它就像是电动车的大脑,是电动车上重要的部件。
[n0003] 当电动车行驶在不平的路面受到振动和冲击的时候,如果这些振动和冲击被直接从车轮传递到控制器上,则会使控制器中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松动甚至断开,或者元器件与壳体产生碰撞损坏,导致电动车失控,影响电动车正常使用,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n0004]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
[n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车受到振动和冲击传递到控制器上,使控制器中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松动甚至断开,或者元器件与壳体产生碰撞损坏,导致电动车失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振结构,可吸收和过滤振动能量,并缓冲消减冲击力,避免振动冲击传递给内壳体,保证电动车正常使用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在内外壳体之间的底部使用活塞结构连接,稳定连接的同时不影响缓冲移动;通过在内外壳体之间的侧端上设置连接结构,左右端连接稳定,防止内壳体左右晃动;内外壳体之间可上下相对移动,不影响减振结构的缓冲效果;通过在内壳体上的接线孔边缘套设橡胶条,防止内壳体弹性移动时接线孔边缘磨损控制器连接线;且接线孔非密封,有利于内壳体中的热量向外散发;通过在外壳体上的接线孔上设置橡胶密封块,控制器连接线可从橡胶块中穿过使用,且水分不易进入壳体中,增强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电动车振动影响控制器使用的问题,实用性高。
[n0007] (二)技术方案
[n0008]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n0009]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
[n0010] 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减振结构,减振结构包括设置在内壳体底部的活塞杆,和设置在外壳体底部的活塞缸,活塞杆带有活塞头的一端穿设在活塞缸中;
[n0011] 还包括减振弹簧,减振弹簧套设在活塞杆和活塞缸的外侧,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内壳体和外壳体的底部。
[n0012]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内壳体侧端上的连接桩、设置在外壳体侧端上的轨道和设置在轨道中的连接块,连接桩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块上。
[n0013] 优选的,所述连接桩相对内壳体和外壳体呈倾斜设置,连接桩的一端与内壳体固定连接,连接桩的另一端与外壳体滑动连接。
[n0014]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对应的侧端上均设置有接线孔。
[n0015]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上的接线孔边缘套设有橡胶条,外壳体上的接线孔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块。
[n0016] (三)有益效果
[n001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8] 1、减振缓冲,避免振动冲击传递给内壳体,提高电动车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减振结构,当电动车的振动冲击传递到控制器外壳体时,减振结构吸收和过滤振动能量,并弹性跳动缓冲消减冲击力,避免振动冲击传递给内壳体,保证电动车正常使用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n0019] 2、内外壳体底部移动连接:由于电动车收到的振动冲击力通常是上下的,通过在内外壳体之间的底部使用活塞结构连接,稳定连接的同时不影响缓冲移动;
[n0020] 3、内外壳体侧端连接,防止内壳体左右晃动:通过在内外壳体之间的侧端上设置连接结构,左右端连接稳定,防止内壳体左右晃动;内外壳体之间可上下相对移动,不影响减振结构的缓冲效果;
[n0021] 4、内接线孔防接线磨损,利于散热:通过在内壳体上的接线孔边缘套设橡胶条,防止内壳体弹性移动时接线孔边缘磨损控制器连接线;且接线孔非密封,有利于内壳体中的热量向外散发;
[n0022] 5、外接线孔防水密封:通过在外壳体上的接线孔上设置橡胶密封块,控制器连接线可从橡胶块中穿过使用,且水分不易进入壳体中,增强密封效果;
[n0023] 6、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电动车振动影响控制器使用的问题,实用性高。
[n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n0026]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n0027] 图中:内壳体1;外壳体2;减振结构3;活塞杆3.1;活塞缸3.2;活塞头3.3;减振弹簧3.4;连接结构4;连接桩4.1;轨道4.2;连接块4.3;接线孔5。
[n002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9] 参照附图1-3,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
[n0030] 所述内壳体1与外壳体2之间设置有减振结构3,减振结构3包括设置在内壳体底部的活塞杆3.1,和设置在外壳体底部的活塞缸3.2,活塞杆3.1带有活塞头3.3的一端穿设在活塞缸3.2中;
[n0031] 还包括减振弹簧3.4,减振弹簧3.4套设在活塞杆3.1和活塞缸3.2的外侧,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内壳体1和外壳体2的底部。
[n0032]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设置减振结构4,可吸收和过滤振动能量,并缓冲消减冲击力,避免振动冲击传递给内壳体,保证电动车正常使用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在内外壳体之间的底部使用活塞结构连接,稳定连接的同时不影响缓冲移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电动车振动影响控制器使用的问题,实用性高。
[n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1与外壳体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结构4,连接结构4包括设置在内壳体1侧端上的连接桩4.1、设置在外壳体2侧端上的轨道4.2和设置在轨道4.2中的连接块4.3,连接桩4.1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块4.3上;左右端连接稳定,防止内壳体1左右晃动。
[n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桩4.1相对内壳体1和外壳体2呈倾斜设置,连接桩的4.1一端与内壳体1固定连接,连接桩4.1的另一端与外壳体2滑动连接;内外壳体之间可上下相对移动,不影响减振结构的缓冲效果。
[n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1和外壳体2对应的侧端上均设置有接线孔5。
[n0036]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1上的接线孔5边缘套设有橡胶条,防止内壳体弹性移动时接线孔5边缘磨损控制器连接线;且接线孔5非密封,有利于内壳体1中的热量向外散发;外壳体2上的接线孔5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块,控制器连接线可从橡胶块中穿过使用,且水分不易进入壳体中,增强密封效果。
[n003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n0038]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减振结构,减振结构包括设置在内壳体底部的活塞杆,和设置在外壳体底部的活塞缸,活塞杆带有活塞头的一端穿设在活塞缸中;
还包括减振弹簧,减振弹簧套设在活塞杆和活塞缸的外侧,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内壳体和外壳体的底部。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内壳体侧端上的连接桩、设置在外壳体侧端上的轨道和设置在轨道中的连接块,连接桩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块上。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桩相对内壳体和外壳体呈倾斜设置,连接桩的一端与内壳体固定连接,连接桩的另一端与外壳体滑动连接。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对应的侧端上均设置有接线孔。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上的接线孔边缘套设有橡胶条,外壳体上的接线孔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块。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5854162U|2017-01-04|一种适用于高速动车的组合式减振缓冲装置
CN205780522U|2016-12-07|一种散热降噪的汽车减震器
CN214338369U|2021-10-01|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
CN108528616A|2018-09-14|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07433449U|2018-06-01|适用于小型机动车追尾的保护装置
CN101476610A|2009-07-08|汽车减振装置
CN202301732U|2012-07-04|具有抗振动性能的汽车减振器
CN102923202B|2016-08-24|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CN112503128A|2021-03-16|一种汽车悬架系统上减震器的阻力检测辅助装置
CN207454648U|2018-06-05|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09395876U|2019-09-17|一种四驱越野卡车用防撞收缩底盘
CN207200939U|2018-04-06|一种抗震动的汽车音响滤波器
CN205533979U|2016-08-31|一种汽车减震器的活塞杆缓冲装置
CN202140492U|2012-02-08|新型副车架悬置
CN208544335U|2019-02-26|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车身结构
CN212503745U|2021-02-09|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路桥工程用卷扬机
KR102109426B1|2020-05-12|스트럿 어셈블리
CN212297390U|2021-01-05|一种油压弹簧减震器
CN210799884U|2020-06-19|一种新型汽车减震器
CN213167958U|2021-05-11|一种具有稳定性的保险杠结构
CN203129031U|2013-08-14|新型安全防护板
CN213616631U|2021-07-06|一种半挂车配件收纳装置
CN205534944U|2016-08-31|一种电动汽车减速器的组合式固定支架
CN207261549U|2018-04-20|一种新型减震器
CN206368934U|2017-08-01|一种前副车架动力吸震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47944.6U|CN214338369U|2021-03-16|2021-03-16|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CN202120547944.6U| CN214338369U|2021-03-16|2021-03-16|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减震外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