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其中壳体组件包括中框,至少一个限位件,以及后壳。中框包括顺次连接的多个边框,边框具有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第二表面上设有定位槽。至少一个限位件设于第二表面上。后壳包括本体、及与本体周缘弯折连接的弯折部,本体与弯折部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弯折部远离本体的一端设于定位槽内,且限位件设于第二收容空间内。通过增设至少一个限位件,并使限位件设于第二表面上,即控制限位件设于定位槽的周缘处,使限位件靠近定位槽。这样当后壳开始设入定位槽内时,后壳可通过与限位件接触,从而校正后壳的位置,提高了后壳与边框之间缝隙的均匀性,提高了装配精度。
公开号:CN214338368U
申请号:CN202120537663.2U
申请日:2021-03-1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刘建福;周火平
申请人: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PC主号:H05K7-14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n0002] 电子设备中的中框和后壳在装配时,通常在中框上开设定位槽并使后壳的端部设于定位槽内。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定位槽的尺寸会稍大于后壳端部的尺寸,以降低装配难度。但人或设备均或多或少地存在误差,这样就会导致装配后后壳与中框之间的缝隙不均匀,降低了装配精度。
[n0003] 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
[n0004] 中框,包括顺次连接的多个边框,所述边框具有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定位槽;
[n0005] 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至少一个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以及
[n0006] 后壳,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周缘弯折连接的弯折部,所述本体与所述弯折部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
[n0007]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增设至少一个限位件,并使限位件设于第二表面上,即控制限位件设于定位槽的周缘处,使限位件靠近定位槽。这样当后壳开始设入定位槽内时,后壳可通过与限位件接触,起到一个初定位和止位作用,从而校正后壳的位置,实现后壳与边框装配后间隙均匀,提高了后壳与边框之间缝隙的均匀性,提高了装配精度。此方案利用在中框和后壳上设计配合结构,规避了因设备或人为装偏,降低了后壳因装配缝隙而导致的刮手感。
[n0008] 另外,本申请使限位件设于第二收容空间内,即使限位件相较于定位槽靠近第一收容空间,这样当后壳与边框装配后,限位件便可设于第二收容空间内,从而隐藏限位件,使用户无法从外部看到,提高了壳体组件外观的简洁性。
[n0009]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组件、及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壳体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于所述边框上,且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后壳设于所述边框的相对两侧。
[n0010]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壳体组件可提高后壳与边框之间缝隙的均匀性,提高了装配精度,降低刮手感,提高电子设备外观的简洁性。
[n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n0012]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n0013]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俯视图。
[n0014] 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n0015] 图4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
[n0016]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n0017]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n0018]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中框与限位件的俯视图。
[n0019]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n0020]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弯折部、中框、以及限位件的局部配合示意图。
[n0021]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n0022]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中框、限位件、以及支撑件的配合示意图。
[n0023]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n0024]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n0025] 标号说明:
[n0026] 壳体组件-1,电子设备-2,中框-10,边框-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第一收容空间-14,定位槽-15,子定位槽-150,第一侧面-16,第三侧面-17,底面-18,限位件-20,第二侧面-21,倒角结构-22,后壳-30,本体-31,弯折部-32,子弯折部-321,定位部-322,第二收容空间-33,支撑件-40,粘结件-50,显示组件-60。
[n0027]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n0028] 请一并参考图1-图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1,包括中框10,至少一个限位件20,以及后壳30。其中,中框10包括顺次连接的多个边框11,所述边框11具有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表面12与第二表面13,所述第一表面12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14,所述第二表面13上设有定位槽15。所述至少一个限位件20设于所述第二表面13上。后壳30包括本体31、及与所述本体31周缘弯折连接的弯折部32,所述本体31与所述弯折部32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33,所述弯折部32远离所述本体31的一端设于所述定位槽15内,且所述限位件20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33内。
[n0029]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1为多个壳体组合而成的结构件,壳体组件1 可以为电子设备2的一部分,其用来保护和承载电子设备2的其他部件,为其他部件提供装设和保护基础。
[n003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1可包括中框10,中框10包括顺次连接的多个边框11。即中框10是由多个边框11首位连接围设形成的,也可以理解为中框 10是由一圈边框11围设形成的。可选地,中框10包括4个边框11,分别构成中框10的四个侧边。其中,每个边框11具有多个表面,例如边框11具有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表面12与第二表面13,即第一表面12与第二表面13并不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第一表面12与第二表面13分别为边框11不同的外表面。也可以理解为第一表面12与第二表面13是弯折连接的。其中,第一表面12可以理解为内表面,多个第一表面12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14。此时第二表面13可以理解为上表面或下表面,本申请以第二表面13为上表面进行示意。本实施方式可在第二表面13上开设定位槽15。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槽15由于只在第二表面13上设置,因此可以理解为定位槽15具有底壁、以及设于底壁周缘一圈的侧壁。
[n0031] 可选地,中框10可以为塑胶中框10,例如,中框10可以采用热塑性或者热固性等塑胶材料制成。中框10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而成,这样,中框10就具有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n0032]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中框10也可以为金属等其他材质制作而成,例如,中框10为铝合金中框10等,这样,中框10和盖板就可以兼具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本申请实施方式对中框10的具体材质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n0033]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1还包括后壳30。后壳30包括本体31与弯折部32,弯折部32是与本体31周缘弯折连接的,以使其后壳30形成2.5D后壳 30或者3D后壳30。另外,所述本体31与所述弯折部32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33,第二收容空间33可用于收容部分器件。可选地,弯折部32的形状为弧形,至于本体31的形状可以为直线型,也可以为弧形。可选地,后壳30的材质可与中框10的材质相同。
[n0034] 在中框10和后壳30的装配过程中,通常使后壳30的端部,即弯折部32 远离本体31的一端设于定位槽15内,利用定位槽15来定位和固定后壳30。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定位槽15的尺寸会稍大于后壳30端部的尺寸,即具有装配公差,以使后壳30更易进入定位槽15,降低装配难度。但人或设备在装配时或多或少地存在误差,这样就会导致装配后后壳30与中框10之间的缝隙不均匀,降低了装配精度。
[n0035]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1通过增设至少一个限位件20,并使限位件20设于第二表面13上,即控制限位件20设于定位槽 15的周缘处,使限位件20靠近定位槽15。这样当后壳30开始设入定位槽15 内时,后壳30可通过与限位件20接触,起到一个初定位和止位作用,从而校正后壳30的位置,实现后壳30与边框11装配后间隙均匀,提高了后壳30与边框11之间缝隙的均匀性,提高了装配精度。此方案利用在中框10和后壳30 上设计配合结构,规避了因设备或人为装偏,降低了后壳30因装配缝隙而导致的刮手感。
[n0036] 另外,本申请使限位件20设于第二收容空间33内,即使限位件20相较于定位槽15靠近第一收容空间14,这样当后壳30与边框11装配后,限位件20 便可设于第二收容空间33内,从而隐藏限位件20,使用户无法从外部看到,提高了壳体组件1外观的简洁性。
[n0037] 可选地,限位件20与边框1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申请人只不过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从而人为对不同部位进行了不同的命名。进一步可选地,可以中框10内腔中心为基准,通过CNC加工出限位件20。
[n0038] 请一并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11形成所述定位槽15的第一侧面16连接所述限位件20 背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4的第二侧面21。
[n0039] 本实施方式可使限位件20的第二侧面21直接连接定位槽15的第一侧面16,即使边框11紧邻定位槽15设置,这样可通过限位件20进一步限定后壳30与边框11的位置。这样在装配时后壳30会先抵接限位件20,通过限位件20校正后壳30的位置,即意味着弯折部32远离本体31的端部正好对准了定位槽15,保证后壳30在预定的空间下向下移动,进一步提高了装配精度。
[n0040] 请一并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20背离所述边框11的表面,及所述限位件20背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4的表面相连的棱边设有倒角结构22。
[n0041] 本实施方式可在限位件20背离边框11的表面,及限位件20背离第一收容空间14的表面相连的棱边设置倒角结构22,即图中的左上角设置倒角结构22。倒角结构22的设置可防止后壳30与限位件20相碰撞,使后壳30更易通过限位件20移入定位槽15内。
[n0042] 可选地,倒角结构22可以为斜面倒角结构或者圆倒角结构。
[n0043] 可选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数控加工(CNC)的方法加工形成限位件 20上的倒角结构22。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数控加工沿限位件20的周向进行切割以形成环形的倒角结构22。由于数控加工可以更为精准,因此,倒角结构22即便是毫米级别,也可以通过数控加工成型并且达到精准加工。
[n0044] 请一并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中框与限位件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多个所述限位件20,多个所述限位件20设于相对设置的所述边框11上。
[n0045] 从上述内容可知,限位件2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限位件20的数量为一个时,便可起到上述内容提及的作用。而当限位件20的数量为多个时可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提高后壳30与中框10之间缝隙的均匀性,提高装配精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使多个限位件20设于相对设置的所述边框11上。例如限位件20的数量为四个,两个限位件20设置在一个边框11上,其余的两个限位件20社会在与该边框11相对设置的另一个边框11上,从而提高该方向上的装配精度。或者,边框11的数量为四个,限位件20的数量也为四个,每个边框11上设置一个限位件20,从而将后壳30与中框10在该平面上进行完全限位。
[n0046] 可选地,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多个所述限位件20,多个所述多个限位件20 设于相邻设置的所述边框11上。
[n0047] 请再次参考图7,本实施方式中,设于其中一个所述边框11上的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20、与设于另一个所述边框11上的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20正对应设置或者交错设置。
[n0048] 本实施方式当多个限位件20设于相对设置的所述边框11上使,两边的限位件20可正对应设置或者交错设置从而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提高后壳30与中框10之间缝隙的均匀性,提高装配精度。本实施方式以两边的限位件20交错设置进行示意。
[n0049] 请一并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设于所述定位槽15内的所述弯折部32、及与所述定位槽15内远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4的第三侧面17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图8中L所示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其中,所述预设距离为0.03-0.05mm。
[n0050] 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增加弯折部32远离本体31一端的尺寸,这样弯折部 32进入定位槽15时,可通过弯折部32来限定在中框10的定位槽15内,使移动空间被限制,可以保证后壳30装配居中,进而保证后壳30与中框10缝隙均匀,保证装配后的缝隙一致性。通过结构防呆,降低装偏风险,提升外观品质。从设计上矫正装配,减小对治具加工精度要求,降低成本。
[n0051] 另外,通过限位件20的限位,使弯折部32与定位槽15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从而减小后壳30与中框10之间的缝隙,从而减小后壳30与中框 10配合后后壳30在定位槽15内的活动空间,提高了后壳30与中框10的连接性能。另外,还可降低后壳30溢胶风险,降低因缝隙不均产生的刮手感。
[n0052] 可选地,预设距离为0.03mm-0.05mm。
[n0053] 请再次参考图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部32远离所述本体31一侧的尺寸大于所述弯折部32靠近所述本体31一侧的尺寸。
[n0054] 为了实现弯折部32与定位槽15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可改变所有弯折部32的形状,使所述弯折部32远离所述本体31一侧的尺寸大于所述弯折部32靠近所述本体 31一侧的尺寸。也可以理解为使要设于定位槽15的部分的尺寸增加,而其余的不需要设于定位槽15的部分尺寸可以不变或者减小,从而实现弯折部32与定位槽15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n0055] 请一并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弯折部、中框、以及限位件的局部配合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部32包括相连接的子弯折部321与定位部322,所述子弯折部321与所述定位部322均设于所述定位槽15内,所述定位部322对应所述限位件20设置;且所述定位部322的宽度大于所述子弯折部321的宽度。
[n0056]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可改变部分弯折部32的形状,即弯折部32包括子弯折部321与定位部322。本实施方式可仅使对应限位件20的定位部322的宽度增加,使其大于子弯折部321的宽度,从而实现弯折部32与定位槽15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n0057] 请一并参考图10,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1还包括支撑件40,所述支撑件40设于所述边框11形成所述定位槽15的底面18上,且所述支撑件40靠近所述限位件20设置。
[n0058] 本实施方式还可在定位槽15额底面18上增设支撑件40,因为通常在将后壳30与中框10装配之前,还会在中框10的定位槽15内填充粘结胶,利用粘结胶将后壳30与中框10进行连接。因此本申请可在底面18上设置支撑件40,并使支撑件40靠近限位件20设置,这样当弯折部32装入定位槽15内时,可使弯折部32抵接在支撑件40上,而不是粘结胶上,从而为弯折部32提供刚性支撑点,防止后壳30因用力不均而产生倾斜。
[n0059] 请一并参考图11,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中框、限位件、以及支撑件的配合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4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每个所述支撑件40正对应一个所述限位件20设置。
[n0060]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40不需要在定位槽15内设置一周,仅需要在正对应限位件20的位置出设置支撑件40即可,而其余区域仍可设置粘结件50,从而进一步提高后壳30与中框10的连接性能。
[n0061] 请一并参考图12,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1还包括粘结件50,所述粘结件50设于所述支撑件40、所述底面18、以及与所述定位槽15内远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4的第三侧面17围设形成的子定位槽150内,且所述粘结件50的粘结所述边框11与所述后壳30。
[n0062] 从上文内容可知,在后壳30装入中框10之前,通常在定位槽15内先填充液态的粘结胶,待液态的粘结胶固化后,便可得到粘结件50。在设置了支撑件 40之后,支撑件40、所述底面18、以及与所述定位槽15内远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4的第三侧面17围设形成了子定位槽150,子定位槽150属于定位槽15 的一部分,粘结件50便可设于子定位槽150内,这样可使粘结件50分别粘结边框11、后壳30、以及支撑件40,从而进一步提高边框11、后壳30、以及支撑件40的连接性能。
[n0063] 请一并参考图13,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包括显示组件60、及如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1,所述显示组件60设于所述边框11上,且所述显示组件60 与所述后壳30设于所述边框11的相对两侧。
[n0064]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2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2,通过采用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1可提高后壳30与边框11之间缝隙的均匀性,提高了装配精度,降低刮手感,提高电子设备2外观的简洁性。
[n0065]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权利要求:
Claims (12)
[0001]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包括顺次连接的多个边框,所述边框具有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定位槽;
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至少一个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以及
后壳,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周缘弯折连接的弯折部,所述本体与所述弯折部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形成所述定位槽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限位件背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第二侧面。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背离所述边框的表面,及所述限位件背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表面相连的棱边设有倒角结构。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多个所述限位件,多个所述限位件设于相对设置的所述边框上。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设于其中一个所述边框上的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与设于另一个所述边框上的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正对应设置或者交错设置。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定位槽内的所述弯折部、及与所述定位槽内远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第三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其中,所述预设距离为0.03-0.05mm。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尺寸大于所述弯折部靠近所述本体一侧的尺寸。
[0008]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相连接的子弯折部与定位部,所述子弯折部与所述定位部均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部对应所述限位件设置;且所述定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子弯折部的宽度。
[000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边框形成所述定位槽的底面上,且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限位件设置。
[00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每个所述支撑件正对应一个所述限位件设置。
[0011]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粘结件,所述粘结件设于所述支撑件、所述底面、以及与所述定位槽内远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第三侧面围设形成的子定位槽内,且所述粘结件的粘结所述边框与所述后壳。
[0012]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于所述边框上,且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后壳设于所述边框的相对两侧。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8340540B|2020-10-02|制造装置外壳的方法和包括透明透镜的装置外壳
CN104427800B|2018-11-02|壳体和壳体部件
CN214338368U|2021-10-01|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KR101951498B1|2019-02-22|방수형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리셉터클 커넥터
KR20200045472A|2020-05-04|감광 어셈블리, 이미징 모듈, 인텔리전트 단말 및 감광 어셈블리의 제조 방법과 몰드
TW202006504A|2020-02-01|殼體、電子裝置及殼體的製作方法
KR20130030720A|2013-03-27|휴대 단말기에서 슬림형 디스플레이 모듈 고정장치
CN212992076U|2021-04-16|一种48m高清摄像模组vcm马达装配结构
CN210016534U|2020-02-04|一种摄像头模组支架及摄像头模组
CN108882580B|2020-06-02|壳体、电子设备及壳体制作方法
CN212569852U|2021-02-19|一种移动存储器的外壳及移动存储器
CN213586152U|2021-06-29|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
CN214474171U|2021-10-22|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12435802U|2021-01-29|电子设备
CN106941582B|2020-09-11|摄像模组保护结构
TWI714920B|2021-01-01|音圈馬達
CN108901154B|2020-06-30|中框制作方法、中框及电子装置
CN210898716U|2020-06-30|装配组件及电机
CN214540188U|2021-10-29|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312006B|2021-09-24|电子设备
CN110602362B|2021-04-13|电子设备
CN210839872U|2020-06-23|一种深度相机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CN209949238U|2020-01-14|一种潜望式摄像头阻尼结构
JP2013005257A|2013-01-07|携帯端末機器
WO2019061124A1|2019-04-04|电子产品壳体组件及电子产品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37663.2U|CN214338368U|2021-03-15|2021-03-15|壳体组件、电子设备|CN202120537663.2U| CN214338368U|2021-03-15|2021-03-15|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