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腔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其质量较轻,抗变形能力较高,散热效果较好,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可拆连接有防护套,防护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管,防护套的内部设置有稳固管,稳固管的底端和底板的顶端可拆连接,防护套、加强管和稳固管均为碳纤维材料,防护套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通气管,通气管的底部穿过稳固管的外壁,通气管的底部安装有电控阀门,稳固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接板,转接板的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板,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各控制器均位于各对应定位板的相对中间区域,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和电控阀门电连接。
公开号:CN214338333U
申请号:CN202120647641.1U
申请日:2021-03-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孙涛涛;金云峰;夏俊龙
申请人:Weihai Yiheda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IPC主号:H05K5-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腔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
[n0002] 随着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其具有质量较轻,强度和使用寿命较高的优点,在各行业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在某些控制结构中,由于不同的外壳其重量较重,不便于安装和使用,并且易变形,一般控制装置的外壳结构由壳体和内部加强肋板结构组成,质量较重,抗变形能力较低,而仅应用较为封闭的外壳结构,内部的散热效果较低,在较高温度时,会造成内部温度较高的情况,不利于内部控制结构的使用。
[n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质量较轻,抗变形能力较高,散热效果较好的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可拆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管,所述防护套的内部设置有稳固管,所述稳固管的底端和所述底板的顶端可拆连接,所述防护套、加强管和稳固管均为碳纤维材料,所述防护套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底部穿过所述稳固管的外壁,所述通气管的底部安装有电控阀门,所述稳固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各所述控制器均位于各对应所述定位板的相对中间区域,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控阀门电连接。
[n0005] 优选的,所述稳固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网,所述稳固管的后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后端穿过所述防护套的外壁,所述出料管的中部设置有堵板。
[n0006] 优选的,各所述通气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顶部和所述稳固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n0007]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端和所述防护套的底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稳固管的底端和所述底板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
[n0008]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外壁和所述防护套的外壁粘接,所述通气管的外壁和所述稳固管的外壁粘接。
[n0009]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散热板,各所述散热板的顶端分别和各对应所述控制器的底端相对。
[n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1] 该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通过在防护套受到外界撞击后,防护套变形进而挤压加强管,加强管挤压稳固管,防护套、加强管和稳固管形成较为坚固的结构,减少防护套的变形情况,并且在变形后,加强管变形可缓冲部分冲击力,进而减少稳固管进一步受力变形,减少内部零件损坏的情况,在内部温度较高的情况时,温度传感器感应到防护套内部的温度较高,之后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控阀门打开,进而使外界和防护套内部连通,降低防护套内部的温度,通过防护套、加强管和稳固管采用碳纤维材料,降低整体的重量,达到质量较轻,抗变形能力较高,散热效果较好的效果。
[n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套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中:1、底板;2、防护套;3、加强管;4、稳固管;5、通气管;6、电控阀门;7、转接板;8、温度传感器;9、定位板;10、控制器;11、散热板;12、加固板;13、隔网;14、出料管;15、堵板。
[n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8] 实施例:
[n0019] 请参阅图1-4,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可拆连接有防护套2,防护套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管3,防护套2的内部设置有稳固管4,稳固管4的底端和底板1的顶端可拆连接,底板1的顶端和防护套2的底端通过螺钉连接,稳固管4的底端和底板1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便于使用者拆卸防护套2和稳固管4,进而便于使用者维修内部的元器件,防护套2、加强管3和稳固管4均为碳纤维材料。
[n0020] 进一步的,防护套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通气管5,各通气管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2,加固板12的顶部和稳固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加固板12加强稳固管4底部的位置,进而减少稳固管4底部歪斜的情况,并通过加固板12加固部分防护套2的内部的区域,减少防护套2变形的情况,通气管5的底部穿过稳固管4的外壁,通气管5的外壁和防护套2的外壁粘接,通气管5的外壁和稳固管4的外壁粘接;通过粘接的方式,便于固定通气管5的位置,减少通气管5位置偏移的情况,进而提高通气管5的位置稳定性,通气管5的底部安装有电控阀门6,稳固管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网13,隔网13为铁丝网,稳固管4的后端连通有出料管14,出料管14的后端穿过防护套2的外壁,出料管14的中部设置有堵板15;通过隔网13隔离部分外界的较大颗粒杂物,减少外界杂物和内部控制元器件接触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定期将堵板15拆下,将隔网13上的杂物清除。
[n0021] 进一步的,稳固管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接板7,转接板7的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板9,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10,各控制器10均位于各对应定位板9的相对中间区域,温度传感器8和控制器10电连接,控制器10和电控阀门6电连接,底板1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散热板11,散热板11为铜板,各散热板11的顶端分别和各对应控制器10的底端相对;通过过个散热板11对各元器件的底部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的效果;通过在防护套2受到外界撞击后,防护套2变形进而挤压加强管3,加强管3挤压稳固管4,防护套2、加强管3和稳固管4形成较为坚固的结构,减少防护套2的变形情况,并且在变形后,加强管3变形可缓冲部分冲击力,进而减少稳固管4进一步受力变形,减少内部零件损坏的情况,在内部温度较高的情况时,温度传感器8感应到防护套2内部的温度较高,之后传递信号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控制电控阀门6打开,进而使外界和防护套2内部连通,降低防护套2内部的温度,通过防护套2、加强管3和稳固管4采用碳纤维材料,降低整体的重量,达到质量较轻,抗变形能力较高,散热效果较好的效果。
[n0022] 综上所述,该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外界撞击防护套2后,防护套2变形进而挤压加强管3,加强管3挤压稳固管4,在变形后,加强管3变形可缓冲部分冲击力,进而减少稳固管4进一步受力变形,减少内部零件损坏的情况,在内部温度较高的情况时,温度传感器8感应到防护套2内部的温度较高,之后传递信号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控制电控阀门6打开,进而使外界和防护套2内部连通,降低防护套2内部的温度。
[n0023] 其中,电控阀门6选用型号为JO11S-1.0-3-F小型电磁阀,此电控阀门6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设备,在这里我们只是对其进行使用,并未对其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改进,在此我们不再详细赘述。
[n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端可拆连接有防护套(2),所述防护套(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管(3),所述防护套(2)的内部设置有稳固管(4),所述稳固管(4)的底端和所述底板(1)的顶端可拆连接,所述防护套(2)、加强管(3)和稳固管(4)均为碳纤维材料,所述防护套(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通气管(5),所述通气管(5)的底部穿过所述稳固管(4)的外壁,所述通气管(5)的底部安装有电控阀门(6),所述稳固管(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接板(7),所述转接板(7)的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板(9),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10),各所述控制器(10)均位于各对应所述定位板(9)的相对中间区域,所述温度传感器(8)和所述控制器(1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0)和所述电控阀门(6)电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管(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网(13),所述稳固管(4)的后端连通有出料管(14),所述出料管(14)的后端穿过所述防护套(2)的外壁,所述出料管(14)的中部设置有堵板(15)。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通气管(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2),所述加固板(12)的顶部和所述稳固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和所述防护套(2)的底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稳固管(4)的底端和所述底板(1)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5)的外壁和所述防护套(2)的外壁粘接,所述通气管(5)的外壁和所述稳固管(4)的外壁粘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散热板(11),各所述散热板(11)的顶端分别和各对应所述控制器(10)的底端相对。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5035359B|2017-03-08|一种刚度递减的复合材料一体成型舵面结构及加工方法
CN214338333U|2021-10-01|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
US9475435B2|2016-10-25|Vehicle exterior component
CN207826496U|2018-09-07|一种船舶防碰撞保护装置
CN211118056U|2020-07-28|一种防冲击性能优异的复合管
CN107859792A|2018-03-30|一种工业用高强度的防碎管道
CN208896965U|2019-05-24|一种具有三防功能的智能汽车报警装置安装壳体
CN208123581U|2018-11-20|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磁脉冲阀
CN207103585U|2018-03-16|多壁厚弯头胎具
CN213880689U|2021-08-03|一种可远程升级的能耗采集器
CN207664098U|2018-07-27|一种电池箱及其箱体、模组固定梁
CN109457669A|2019-03-12|一种内置伸缩导向套的鼓形橡胶护舷
CN212717781U|2021-03-16|一种可拆式液压破碎锤减震机构
CN211120031U|2020-07-28|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真空管
CN207944585U|2018-10-09|城市建设防护墙结构
CN211265571U|2020-08-14|一种可调节散热强度的智能锂电池组
CN213829928U|2021-07-30|一种新型防爆硫化机
CN210798449U|2020-06-19|设有引流孔的钢管塔
CN209650525U|2019-11-19|一种具有油箱舱的直升机短翼结构
CN213782125U|2021-07-23|一种新能源电池组箱体智能辅助散热装置
CN211926496U|2020-11-13|熔制炉自动敲埚装置
CN209957456U|2020-01-17|一种mbr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6283632U|2017-06-27|一种高强度汽车音箱罩
CN206100718U|2017-04-12|一种汽车控制器箱体
CN213270241U|2021-05-25|一种用于制备微珠的恒流泵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47641.1U|CN214338333U|2021-03-30|2021-03-30|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CN202120647641.1U| CN214338333U|2021-03-30|2021-03-30|一种碳纤维材质轻质加固的控制腔体结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