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包括有保护壳体、监控主体、底座架和U型固定架,底座架内部底端处焊接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丝杆,丝杆上螺纹贯穿连接有活动块,底座架顶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底座,旋转底座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活动板,保护壳体外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U型固定架,保护壳体外部位于U型固定架内部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线缆固定底座。有益效果:活动块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杆和第二转动件对活动板进行角度调节,U型固定架上的T型固定杆带动弧形固定板和线缆固定底座上的弧形凹槽对线缆进行固定,结构简单稳定,设计合理巧妙,使用方便安全,实用性能强。
公开号:CN214338327U
申请号:CN202120574400.9U
申请日:2021-03-1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艳丽
申请人:He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IPC主号:H05K5-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建筑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
[n0002]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随着建筑物的建设越来越多,在建筑物的建设中不小心发生的火灾也很多,因此在建筑物周围安装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n0003] 目前,现有的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一般设置在室外,当遭遇风雨天气时,雨水可能渗入装置主体内,对装置内部的电器件造成损害,影响使用寿命,且目前现有的建筑灾情报警装置采用外接电源,不能对太阳能进行合理的利用,此外现有的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由于保护壳的结构单一,且电源线和信号线等线材自身并不具有限位结构,若电源线和信号线等线材意外脱落,则造成装置无法正常实现对灾情报警监控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包括有保护壳体、监控主体、底座架和U型固定架,所述保护壳体顶部焊接固定有所述底座架,所述底座架内部底端处焊接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贯穿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底座架顶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保护壳体外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所述U型固定架,所述保护壳体外部位于所述U型固定架内部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线缆固定底座,所述U型固定架上螺纹贯穿连接有与所述线缆固定底座相吻合的T型固定杆,且所述T型固定杆一端通过旋转盘连接有弧形固定板。
[n0006]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体内部通过螺钉镶嵌安装有所述监控主体。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件,所述活动板底部一侧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件。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杆。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顶部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固定底座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弧形固定板相匹配的弧形凹槽。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架两侧中心处开设有活动槽,且连接杆活动贯穿在所述活动槽内。
[n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杆上的活动块运动,活动块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杆和第二转动件对活动板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活动板上的太阳能板实现展开和收纳,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操作方便,通过U型固定架上的T型固定杆带动弧形固定板和线缆固定底座上的弧形凹槽对线缆进行固定,避免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掉落,避免监控装置无法正常运转,导致损失,装置结构简单稳定,设计合理巧妙,使用方便安全,实用性能强。
[n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4]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的U型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n0016] 附图标记:
[n0017] 1、保护壳体;2、监控主体;3、底座架;31、伺服电机;32、丝杆;33、旋转底座;34、活动板;35、太阳能板;36、活动槽;4、U型固定架;41、线缆固定底座;42、T型固定杆;43、旋转盘;44、弧形固定板;45、弧形凹槽;5、活动块;51、第一转动件;52、连接杆;53、第二转动件。
[n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0]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包括有保护壳体1、监控主体2、底座架3和U型固定架4,所述保护壳体1顶部焊接固定有所述底座架3,所述底座架3内部底端处焊接固定有伺服电机31,所述伺服电机31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丝杆32,所述丝杆32上螺纹贯穿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底座架3顶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底座33,所述旋转底座33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活动板34,所述保护壳体1外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所述U型固定架4,所述保护壳体1外部位于所述U型固定架4内部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线缆固定底座41,所述U型固定架4上螺纹贯穿连接有与所述线缆固定底座41相吻合的T型固定杆42,且所述T型固定杆42一端通过旋转盘43连接有弧形固定板44。
[n0021] 其中,所述保护壳体1内部通过螺钉镶嵌安装有所述监控主体2,实现对建筑灾情的监控。
[n0022] 其中,所述活动块5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件51,所述活动板34底部一侧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件53,通过活动块5实现带动。
[n0023]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51和所述第二转动件53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杆52。
[n0024] 其中,所述活动板34顶部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35,为装置提供电能。
[n0025] 其中,所述线缆固定底座41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弧形固定板44相匹配的弧形凹槽45,实现对线缆的控制,避免脱落。
[n0026] 其中,所述底座架3两侧中心处开设有活动槽36,且连接杆52活动贯穿在所述活动槽36内。
[n0027] 工作原理
[n0028]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使用中通过伺服电机31带动丝杆31上的活动块5运动,活动块5通过第一转动件51、连接杆52和第二转动件53对活动板34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活动板34上的太阳能板35实现展开和收纳,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操作方便,通过U型固定架4上的T型固定杆42带动弧形固定板44和线缆固定底座41上的弧形凹槽45对线缆进行固定,避免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掉落,避免监控装置无法正常运转,导致损失,装置结构简单稳定,设计合理巧妙,使用方便安全,实用性能强。
[n0029]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n0030]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包括有保护壳体(1)、监控主体(2)、底座架(3)和U型固定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顶部焊接固定有所述底座架(3),所述底座架(3)内部底端处焊接固定有伺服电机(31),所述伺服电机(31)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丝杆(32),所述丝杆(32)上螺纹贯穿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底座架(3)顶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底座(33),所述旋转底座(33)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活动板(34),所述保护壳体(1)外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所述U型固定架(4),所述保护壳体(1)外部位于所述U型固定架(4)内部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线缆固定底座(41),所述U型固定架(4)上螺纹贯穿连接有与所述线缆固定底座(41)相吻合的T型固定杆(42),且所述T型固定杆(42)一端通过旋转盘(43)连接有弧形固定板(44)。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内部通过螺钉镶嵌安装有所述监控主体(2)。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5)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件(51),所述活动板(34)底部一侧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件(53)。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51)和所述第二转动件(53)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杆(52)。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4)顶部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35)。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底座(41)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弧形固定板(44)相匹配的弧形凹槽(45)。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架(3)两侧中心处开设有活动槽(36),且连接杆(52)活动贯穿在所述活动槽(36)内。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20150161860A1|2015-06-11|Security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214338327U|2021-10-01|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
CN202361985U|2012-08-01|塔式结构的倾斜预警装置
CN210771336U|2020-06-16|一种智能建筑安防装置
CN210325659U|2020-04-14|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漏电保护器
CN208836294U|2019-05-07|一种野外用红外录像装置
CN207362736U|2018-05-15|一种用于转弯路段处夜晚行车警示装置
CN213065219U|2021-04-27|一种监控设施
CN212305471U|2021-01-05|一种应急救援综合指挥系统
CN213089258U|2021-04-30|一种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用现场定位装置
CN214846187U|2021-11-23|一种快速组装且方便维修的监控探头
CN212543877U|2021-02-12|一种风光互补式太阳能摄像装置
CN214306370U|2021-09-28|一种大型室内监控装置
CN109282852A|2019-01-29|一种人工智能外界信息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715558U|2021-07-16|一种智慧消防物联传输设备
CN212411782U|2021-01-26|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用的箱式变压器
CN2922325Y|2007-07-11|自持供电式摄像装置
CN212644036U|2021-03-02|一种户外智能安防监控装置
CN214008553U|2021-08-20|一种智能家居摄像头
CN212366556U|2021-01-15|一种室外警报配电箱
CN212812356U|2021-03-26|一种机电设备远程监控装置
CN212392945U|2021-01-22|一种节能型高清安防监控结构
CN210536747U|2020-05-15|一种室外用监控设备
CN213817987U|2021-07-27|一种新型光伏离网监控装置
CN214011554U|2021-08-20|一种气象数据检测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74400.9U|CN214338327U|2021-03-15|2021-03-15|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CN202120574400.9U| CN214338327U|2021-03-15|2021-03-15|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