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组件、炫彩膜及电子设备。本申请的壳体组件包括:皮质层,所述皮质层具有纹理结构;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皮质层的一侧;以及第二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远离所述皮质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液晶层对光的反射波长与所述第一液晶层对光的反射波长不同。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通过将皮质层与第一液晶层及第二液晶层结合,使得壳体组件具有皮革的手感及外观,同时,具有随角异色效果。
公开号:CN214338314U
申请号:CN202120466372.9U
申请日:2021-03-0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陈益明;金挺顺
申请人: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PC主号:H05K5-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组件、炫彩膜及电子设备。
[n0002]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外观要求越要越高。当前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电子设备的壳体具有不同的颜色,然而,当前设计的壳体不能随角异色,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对壳体炫彩效果的需求。
[n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其具有皮革的手感及随角异色效果。
[n00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n0005] 皮质层,所述皮质层具有纹理结构;
[n0006] 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皮质层的一侧;以及
[n0007] 第二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远离所述皮质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液晶层对光的反射波长与所述第一液晶层对光的反射波长不同。
[n0008]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炫彩膜,其包括:
[n0009] 皮质层,所述皮质层具有纹理结构;
[n0010] 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皮质层的一侧;以及
[n0011] 第二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远离所述皮质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液晶层对光的反射波长与所述第一液晶层对光的反射波长不同。
[n0012]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或者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炫彩膜。
[n0013] 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通过将皮质层与第一液晶层及第二液晶层结合,使得壳体组件具有皮革的手感及外观,同时,利用第一液晶层及第二液晶层对光的反射作用,使得壳体组件具有绚丽的色彩效果,且由于液晶对于光的反射波宽较窄,使得壳体组件呈现的颜色更为纯净。此外,液晶具有随角异色效果,从而使得壳体组件也具有随角异色效果。
[n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5]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6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菲林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炫彩膜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n0027]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n0028]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n002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n0030]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
[n0031] 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100,其包括:皮质层10,所述皮质层10具有纹理结构;第一液晶层30,所述第一液晶层30设置于所述皮质层10的一侧;以及第二液晶层80,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3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一侧,所述第二液晶层80对光的反射波长与所述第一液晶层30对光的反射波长不同,以使得第二液晶层80与第一液晶层30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n0032] 本申请术语“皮质层10”指使壳体组件100具有皮革纹理或者皮革手感的材料层,其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多层结构。皮革可以为人造皮革(聚氨酯PU等)或者真皮革(例如猪皮、牛皮、羊皮等)。此外,还可以为其它使壳体组件100具有舒适手感的材料层,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n0033] 本申请术语“液晶层”指具有液晶态的物质,将其液晶态进行固化后形成的具有液晶结构的膜层。
[n0034] 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通过将皮质层10与第一液晶层30及第二液晶层80结合,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皮革的手感及外观,同时,利用第一液晶层30及第二液晶层80对光的反射作用,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绚丽的色彩效果,且由于液晶对于光的反射波宽较窄,使得壳体组件100呈现的颜色更为纯净。此外,液晶具有随角异色效果,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也具有随角异色效果。本申请术语“随角异色”指随观察角度的不同能闪现出明度和色调不同的颜色的一种光学效应。此外,通过控制第一液晶层30及第二液晶层80的原料组分,使得两种不同的颜色同时存在于同一壳体组件100中,使得壳体组件100的颜色更加丰富。相较于一层液晶层两层液晶层,第二液晶层80可以增加整个壳体组件100对光的反射性能,使得壳体组件100的颜色更炫、更亮,可以获得更加鲜艳的炫彩效果。
[n0035] 可选地,壳体组件100可以为2D结构、2.5D结构、3D结构等。壳体组件100可以但不限于为电子设备的后盖、中框、装饰件等。
[n0036] 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质层10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层11及手感层13,基底层11相较于手感层13靠近第一液晶层30设置,所述手感层13远离基底层11的一侧具有纹理结构。
[n0037] 可选地,基底层11为透明或半透明,基底层1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热塑性聚氨酯(TPU)基底、涤纶基底等。涤纶基底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全芳香族聚酯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等。可选地,基底层11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25mm至0.4mm,例如,可以为0.25mm、0.28mm、0.3mm、0.32mm、0.35mm、0.38mm、0.4mm等。
[n0038] 可选地,手感层13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手感层13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紫外光固化纹理层(UV纹理层),具有皮革等纹理结构。可选地,手感层13由光固化胶水转印后,经光固化形成。可选地,光固化胶水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溶剂及助剂。可选地,光引发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hydroxycyclohexyl phenyl ketone,光引发剂184)、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氧磷(Diphenyl(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TPO)、二苯甲酮(Benzophenone,BP)、丙基噻吨酮(ITX)、2,4-二乙基硫杂蒽酮(DETX)、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光引发剂1173)、光引发剂1000(20wt%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与80wt%的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光引发剂1300(30wt%的光引发剂369与70wt%光引发剂651(二甲基苯偶酰缩酮,DMPA))、光引发剂1700(25wt%的光引发剂BAPO(又称光引发剂819)与75wt%的光引发剂1173)、光引发剂500(50wt%的光引发剂1173与50wt%的BP)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溶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甲醚,异丙醇,丁酮,甲基丁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包括消泡剂、流平剂等。消泡剂可以为有机硅消泡剂、聚醚型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流平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有机硅流平剂等。具体地,手感层13由光固化胶水于固化能量为800mj/cm2至1000mj/cm2下固化形成。可选地,手感层13的原料组分还可以包括颜料,以使手感层13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或图案。可选地,手感层13的厚度为30μm至50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0μm、33μm、35μm、38μm、40μm、42μm、45μm、47μm、50μm等。
[n0039]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基底层11的厚度0.25mm,手感层13的厚度为50μm。
[n00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晶层30为胆甾相液晶层。胆甾相液晶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反射,通过调节胆甾相液晶层的组分,可以使得第一液晶层30对光具有不同的反射波长,从而使得第一液晶层30呈现不同的颜色。
[n0041] 可选地,第一液晶层30的原料组分可以包括可聚合单体、向列相液晶、手性分子、光引发剂及溶剂等。可选地,可聚合单体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向列相液晶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下述结构式(Ⅰ)。手性分子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下述结构式(Ⅱ)。光引发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异丙基噻吨酮(2-Isopropylthioxanthone,ITX)、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氧磷(diphenyl(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TPO)、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hydroxycyclohexyl phenyl ketone,光引发剂184)。溶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环戊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
[n0042] 结构式(Ⅰ):
[n0043] 结构式(Ⅱ):
[n004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晶层30的厚度为1μm至10μm,具体地,第一液晶层30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μm、2μm、3μm、3.2μm、3.5μm、3.8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等。当第一液晶层30的厚度小于1μm时,第一液晶层30对光的反射率较低,第一液晶层30的亮度及色浓度均太低,使得第一液晶层30的炫彩效果不明显,当第一液晶层30的厚度大于10μm时,由于胆甾相液晶分子取向为螺旋状,厚度太大,使得第一液晶层30的反射率降低,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的炫彩效果减弱。可选地,所述第一液晶层30的厚度为3μm至4μm。当第一液晶层30的厚度处于这个范围时,使得第一液晶层30对光具有更高的反射率,从而使得获得的壳体组件100的更炫、更亮,具有更好的炫彩效果。第一液晶层30通过在基底层11背离手感层13的表面或一侧涂布第一液晶层30的原料组分组成的胶液,经光固化(例如紫外光固化,UV固化)后形成。此外,第一液晶层30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1)在PET膜上涂布光取向剂溶液,光取向剂溶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肉桂酸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烘干后得到光取向膜;2)在光取向膜远离PET膜的表面涂布第一液晶层30的原料组分组成的胶液;3)进行光固化,得到液晶膜材;4)将液晶膜材上的液晶层通过热压成型转移至皮质层10的一侧,以在皮质层10的一侧形成第一液晶层30。
[n0045]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晶层30的反射率为30%至50%,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0%、32%、35%、38%、40%、42%、45%、48%、50%等。当第一液晶层30的反射率处于这个范围时,可以使第一液晶层30具有更好的炫彩效果,从而使壳体组件100具有更好的炫彩效果。
[n0046] 可选地,第一液晶层30的反射波宽为60nm至100n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60nm、65nm、70nm、75nm、80nm、85nm、90nm、95nm、100nm等,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第一液晶层30的反射波宽较短,使得获得的壳体组件100的颜色更纯净。
[n0047] 可选地,第一液晶层30为图案化膜层,例如,花朵图案、动物图案等。这样可以使得壳体组件100表面呈现图案化且可以随角异色的绚丽色彩。
[n004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晶层80为胆甾相液晶层。胆甾相液晶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反射,通过调节胆甾相液晶层的组分,可以使得第二液晶层80对光具有不同的反射波长,从而使得第二液晶层80呈现不同的颜色。
[n0049] 可选地,第二液晶层80的原料组分可以包括可聚合单体、向列相液晶、手性分子、光引发剂及溶剂等。相同部分的描述请参见第一液晶层3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n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晶层80的厚度为1μm至10μm,具体地,第二液晶层80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μm、2μm、3μm、3.2μm、3.5μm、3.8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等。当第二液晶层80的厚度小于1μm时,第二液晶层80对光的反射率较低,第二液晶层80的亮度及色浓度均太低,使得第二液晶层80的炫彩效果不明显,当第二液晶层80的厚度大于10μm时,由于胆甾相液晶分子取向为螺旋状,厚度太大,使得第二液晶层80的反射率降低,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的炫彩效果减弱。可选地,所述第二液晶层80的厚度为3μm至4μm。当第二液晶层80的厚度处于这个范围时,使得第二液晶层80对光具有更高的反射率,从而使得获得的壳体组件100的更炫、更亮,具有更好的炫彩效果。第二液晶层80通过在基底层11背离手感层13的表面或一侧涂布第二液晶层80的原料组分组成的胶液,经光固化(例如紫外光固化,UV固化)后形成。此外,第二液晶层80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1)在PET膜上涂布光取向剂溶液,光取向剂溶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肉桂酸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烘干后得到光取向膜;2)在光取向膜远离PET膜的表面涂布第二液晶层80的原料组分组成的胶液;3)进行光固化,得到液晶膜材;4)将液晶膜材上的液晶层通过热压成型转移至皮质层10的一侧,以在皮质层10的一侧形成第二液晶层80。
[n0051] 可选地,所述第二液晶层80的反射率为30%至50%,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0%、32%、35%、38%、40%、42%、45%、48%、50%等。当第二液晶层80的反射率处于这个范围时,可以使第二液晶层80具有更好的炫彩效果,从而使壳体组件100具有更好的炫彩效果。
[n0052] 可选地,第二液晶层80的反射波宽为60nm至100n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60nm、65nm、70nm、75nm、80nm、85nm、90nm、95nm、100nm等,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第二液晶层80的反射波宽较短,使得获得的壳体组件100的颜色更纯净。
[n0053] 可选地,第二液晶层80为图案化膜层,例如,花朵图案、动物图案等。这样可以使得壳体组件100表面呈现图案化且可以随角异色的绚丽色彩。
[n0054] 第二液晶层80的原料组分与第一液晶层30的原料组分不同,以使得第一液晶层30与所述第二液晶层80反射不同波长的光,从而使得第一液晶层30与第二液晶层80呈现不同的颜色。
[n0055] 请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还包括位于第一液晶层30及皮质层10之间,且层叠设置的处理层20及粘胶层40,粘胶层40相较于处理层20靠近第一液晶层30设置,粘胶层40用于将所述第一液晶层30粘合至皮质层10的基底层11;处理层20用于提高粘胶层40与所述皮质层10的基底层11之间的粘合力。
[n0056] 可选地,处理层20可以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处理层20可以包括聚氨酯层,聚氨酯与基底层11具有更好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第一粘合层与基底层11的结合力。处理层20的厚度为5μm至8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μm、6μm、7μm、8μm等。
[n0057] 可选地,粘胶层40可以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粘胶层40的原料组分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热熔胶、热固性胶水、UV胶水等。热熔胶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热固性胶水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聚氨酯热固胶。UV胶水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粘胶层40的厚度为10μm至50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等。当粘胶层40的原料组分为热熔胶时,粘胶层40的厚度可以为30μm至50μm。当粘胶层40的原料组分为热固性胶水或UV胶水时,粘胶层40的厚度可以为10μm至20μm。
[n0058] 请参见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光学镀膜层60,形成于所述第一液晶层3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镀膜层60形成于所述第一液晶层30与第二液晶层80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镀膜层60形成于第二液晶层80远离皮质层10的一侧。
[n0059] 可选地,第一光学镀膜层60采用In/Sn、TiO2、NbO2、Nb2O3、Nb2O2、Nb2O5、SiO2、ZrO2或者其他不导电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电镀材料,利用不导电真空镀膜技术(NCVM,Nonconductive vacuum metalization),在第一液晶层30背离皮质层10的一侧上镀一层第一光学镀膜层60。相较于只有液晶层或者只有第一光学镀膜层60的方案,将第一光学镀膜层60与第一液晶层30及第二液晶层80结合,可以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更高的反射率,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的皮质层10侧具有更炫、更亮的视觉效果,此外,还可以实现单纯使用第一光学镀膜层60所达不到的多种颜色效果,例如,可以使第二液晶层30为600纳米作用的红色相,第一光学镀膜层60为550纳米的绿色相,两种互补色呈现在同一个载体上。可选地,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多层,例如可以为三层、四层、五层等。第一光学镀膜层60的厚度可以为70nm至350nm,具体地,第一光学镀膜层60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70nm、80nm、90nm、100nm、110nm、120nm、130nm、150nm、160nm、180nm、200nm、220nm、250nm、280nm、300nm、320nm、330nm、350nm等。
[n0060] 可选地,第一光学镀膜层60为图案化膜层,例如,花朵图案、动物图案等,这样可以使得壳体组件100表面呈现图案化色彩。
[n0061]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学镀膜层60、所述第一液晶层30及第二液晶层80可以部分重叠或者完全重叠,这样使得壳体组件100可以呈现更多的颜色,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n0062] 请再次参见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还包括:第一纹理层50。
[n0063]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镀膜层60设置于第一液晶层30和第二液晶层80之间,第一纹理层50形成于所述第一液晶层30与第一光学镀膜层60之间。如图3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镀膜层60设置于第二液晶层80远离皮质层10的表面,第一纹理层50形成于第一光学镀膜层60与第二液晶层80之间。第一纹理层50具有纹理结构,第一纹理层50与手感层13结合,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更多样的纹理结构,纹理结构更清晰,且内层的纹理结构不容易磨损,可以使壳体组件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还具有较好的纹理结构。第一纹理层50还可以增加第一光学镀膜层60与第一液晶层30之间的结合力。
[n0064] 可选地,第一纹理层50可以为紫外光固化纹理层(UV纹理层)。可选地,第一纹理层50由光固化胶水(例如UV胶水)转印后,经光固化形成,例如在第一液晶层30背离皮质层10的表面转印UV胶水后,经光固化形成第一纹理层50。可选地,光固化胶水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溶剂及助剂。可选地,光引发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hydroxycyclohexyl phenyl ketone,光引发剂184)、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氧磷(Diphenyl(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TPO)、二苯甲酮(Benzophenone,BP)、丙基噻吨酮(ITX)、2,4-二乙基硫杂蒽酮(DETX)、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光引发剂1173)、光引发剂1000(20wt%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与80wt%的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光引发剂1300(30wt%的光引发剂369与70wt%光引发剂651(二甲基苯偶酰缩酮,DMPA))、光引发剂1700(25wt%的光引发剂BAPO(又称光引发剂819)与75wt%的光引发剂1173)、光引发剂500(50wt%的光引发剂1173与50wt%的BP)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溶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甲醚,异丙醇,丁酮,甲基丁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包括消泡剂、流平剂等。消泡剂可以为有机硅消泡剂、聚醚型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流平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有机硅流平剂等。具体地,第一纹理层50由光固化胶水于固化能量为800mj/cm2至1000mj/cm2下固化形成。第一纹理层50的厚度为10μm至20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15μm、17μm、9μm、18μm、19μm、20μm等。固化能量不能太高,当固化能量太高时,形成的第一纹理层50的交联度过高,硬度过大,影响下述光学镀膜层60在第一纹理层50上的附着性。
[n0065] 请再次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还包括:基材70。
[n006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70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30和所述第二液晶层80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70还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液晶层8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一侧。
[n0067] 可选地,基材70是透光的,基材7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基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基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基材、PC/PMMA复合板、PET/PMMA复合板、PC/PET复合板、PC/PET/PMMA复合板、无机纤维树脂板等。基材的透光率可以为不限于为85%、88%、90%、91%、92%、93%、94%、95%、96%等。可选地,基材70的厚度为0.25mm至0.8mm;具体地,基材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25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等。可选地,基材70为无机纤维树脂板,无机纤维树脂板的厚度为0.25mm至0.4m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25mm、0.28mm、0.3mm、0.32mm、0.35mm、0.37mm、0.4mm等。
[n0068] 可选地,无机纤维树脂板的原料组分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无机纤维布及可聚合树脂。可聚合树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环氧树脂(例如双酚A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热塑性树脂等。无机纤维树脂板通过将无极纤维布浸泡至可聚合树脂中,经固化后,形成一层或多层层叠设置的无机纤维树脂板。无机纤维树脂板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因此,当用无机纤维树脂板作为基材时,可以将壳体组件100做得更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无机纤维布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石英玻璃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金属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无机纤维布。无机纤维树脂板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因此,当用无机纤维树脂板作为基材70时,可以将壳体组件100做得更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n0069] 请参见图4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还包括盖底层110,形成于所述第二液晶层8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一侧;以及第一防护层120,形成于所述盖底层11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表面。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盖底层110形成于所述第二液晶层8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表面。如图6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光学镀膜层60设置于第二液晶层80远离皮质层10的表面时,盖底层110形成于第一光学镀膜层6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表面。
[n0070] 可选地,盖底层11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对光具有吸收或反射作用的遮光油墨。可选地,盖底层110可以为黑色、白色或灰色。当盖底层110为黑色时,可以反射出光学镀膜层60的颜色,当盖底层110为白色时,可以显现出光学镀膜层60的透射颜色。盖底层110的厚度为10μm至25μm,具体地,盖底层110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μm、12μm、15μm、18μm、20μm、22μm、25μm等。可选地,盖底层110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多层,例如为2层、3层或4层层叠设置。当盖底层110为多层时、相较于一层具有更好的遮挡效果。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盖底层110包括两层盖底层110。每层盖底层110的厚度为8μm至12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μm、9μm、10μm、11μm、12μm等。盖底层110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形成:1)将遮光油墨涂布至第一液晶层110远离皮质层10的一侧,于70℃至80℃下烘烤30min至60min,形成盖底层110。
[n0071] 可选地,第一防护层120为灰色或黑色,具有防火及阻燃作用。第一防护层120的原料组分包括聚氨酯及防火填料,例如包括丙烯酸及异氰酸酯组成的聚氨酯体系。第一防护层120的厚度为10μm至15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15μm等。第一防护层120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形成:1)将形成第一防护层120的胶液涂布至盖底层110远离皮质层10的表面;于70℃至80℃下烘烤50min至60min,形成第一防护层120。
[n0072] 请参见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还包括:菲林膜层90,形成于所述第二液晶层8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表面。
[n0073] 请参见图8,可选地,所述菲林膜层9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颜色层91、第二纹理层93、第二光学镀膜层95及第二防护层97,所述颜色层91相较于的第一防护层97靠近第一液晶层30设置。
[n0074] 可选地,颜色层91的原料组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聚氨酯、聚氯乙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颜色层91的原料组分还包括颜料,通过控制颜料的颜色及配比,可以使得颜色层91呈现不同的颜色外观效果。
[n0075] 第二纹理层93可以为紫外光固化纹理层(UV纹理层)。可选地,第二纹理层93由光固化胶水(例如UV胶水)转印后,经光固化形成。可选地,光固化胶水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溶剂及助剂。第二纹理层93与上述第一纹理层50相同部分的描述请参见上述对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n0076] 关于第二光学镀膜层95及第二防护层97的详细描述请分别参见上述实施例第一光学镀膜层60及第一防护层120对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n0077] 请再次参见图9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还包括:背胶层130,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层12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表面,当基材70位于第二液晶层80远离所述皮质层的一侧时,背胶层130用于将壳体组件100粘接至基材70表面。
[n0078] 可选地,背胶层13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热熔胶、热固性胶水等。热熔胶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热固性胶水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聚氨酯热固胶。背胶层130的厚度为30μm至50μ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0μm、32μm、35μm、38μm、40μm、42μm、45μm、48μm、50μm等。背胶层130的材料与粘胶层4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n0079]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组件100的制备方法,包括:
[n0080] S201,将液晶膜材、基材70及皮质层10依次叠合;其中,皮质层10的基底层11相较于手感层13靠近基材70;
[n0081] 可选地,液晶膜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n0082] 1)提供基膜,例如PET膜等;
[n0083] 可选地,基膜的厚度为0.3mm至0.7mm;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3mm、0.35mm、0.4mm、0.45mm、0.5mm、0.55mm、0.6mm、0.67mm、0.7mm等。
[n0084] 2)在基膜上涂布光取向剂溶液,烘干后得到光取向膜;
[n0085] 可选地,光取向剂溶液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肉桂酸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n0086] 3)在光取向膜远离基膜的表面涂布第一液晶层30的原料组分组成的胶液;以及
[n0087] 4)进行光固化,得到液晶膜材。
[n0088] 可选地,液晶膜材包括基膜及设置于基膜表面的第一液晶层30,可选地,第一液晶层30的厚度为1μm至10μm。
[n0089] 关于第一液晶层30、基材70及皮质层1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n0090] S202,进行热弯成型,并去除基膜,以使第一液晶层30、基材70及皮质层10粘合在一起;
[n0091] 可选地,热弯成型的温度为100℃至130℃,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0℃、105℃、110℃、115℃、120℃、130℃等。热弯成型的时间为3min至10min,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等。
[n0092] S203,在第一液晶层30远离皮质层10的表面形成第一纹理层50;
[n0093] 具体地,在第一液晶层30远离皮质层10的表面涂布第一纹理层50的原料组分形成的胶液,固化形成第一纹理层50。
[n0094] S204,在第一纹理层50远离皮质层10的表面镀第一光学镀膜层60;
[n0095] 具体地,采用In/Sn、TiO2、NbO2、Nb2O3、Nb2O2、Nb2O5、SiO2、ZrO2或者其他不导电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电镀材料,利用不导电真空镀膜技术(NCVM,Non conductivevacuum metalization),在第一纹理层50远离皮质层10的表面镀第一光学镀膜层60。
[n0096] S205,在第一光学镀膜层60远离皮质层10的表面形成第二液晶层80;
[n0097] 具体地,采用第二液晶层80的原料组分,在第一光学镀膜层60远离皮质层10的表面形成第二液晶层80。
[n0098] S206,在第二液晶层80背离皮质层10的表面形成盖底层110;以及
[n0099] 具体地,在第二液晶层80背离皮质层10的表面涂布黑色油墨或白色油墨,于70℃至80℃下烘烤30min至60min,形成盖底层110。
[n0100] S207,在盖底层110背离皮质层10的表面形成第一防护层120。
[n0101] 具体地,在盖底层110背离皮质层10的表面涂布丙烯酸、异氰酸酯及防火填料组成的胶液,于70℃至80℃下烘烤50min至60min,形成第一防护层120。
[n0102] 请参见图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炫彩膜400,其包括:
[n0103] 皮质层10,所述皮质层10具有纹理结构;
[n0104] 第一液晶层30,所述第一液晶层30设置于所述皮质层10的一侧;以及第二液晶层80,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3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一侧,所述第二液晶层80对光的反射波长与所述第一液晶层30对光的反射波长不同,以使得第二液晶层80与第一液晶层30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n0105] 关于皮质层10、第一液晶层30及第二液晶层80的相关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n0106]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炫彩膜400还包括位于第一液晶层30及皮质层10之间,且层叠设置的处理层20及粘胶层40,粘胶层40相较于处理层20靠近第一液晶层30设置,粘胶层40用于将所述第一液晶层30粘合至皮质层10的基底层11;处理层20用于提高粘胶层40与所述皮质层10的基底层11之间的粘合力。关于处理层20及粘胶层4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n0107]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炫彩膜400还包括第一光学镀膜层60,形成于所述第一液晶层3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镀膜层60形成于所述第一液晶层30与第二液晶层80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镀膜层60形成于第二液晶层80远离皮质层10的一侧。关于第一光学镀膜层6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n01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炫彩膜400还包括第一纹理层50,形成于所述第一液晶层30与第一光学镀膜层6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光学镀膜层60设置于第一液晶层30和第二液晶层80之间时,第一纹理层50形成于所述第一液晶层30与第一光学镀膜层60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光学镀膜层60设置于第二液晶层80远离皮质层10的表面时,第一纹理层50形成于第一光学镀膜层60与第二液晶层80之间。第一纹理层50具有纹理结构,第一纹理层50与手感层13结合,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更多样的纹理结构,纹理结构更清晰,且内层的纹理结构不容易磨损,可以使壳体组件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还具有较好的纹理结构。第一纹理层50还可以增加第一光学镀膜层60与第一液晶层30之间的结合力。关于第一纹理层5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n01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炫彩膜400还包括盖底层110,形成于所述第二液晶层8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一侧;以及第一防护层120,形成于所述盖底层11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表面。关于盖底层110及第一防护层12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n0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炫彩膜400还包括菲林膜层90,形成于所述第二液晶层8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表面。关于菲林膜层9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n0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炫彩膜400还包括背胶层130,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层120远离所述皮质层10的表面,用于将壳体组件100粘接至基材70表面。关于背胶层130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n0112] 请参见图1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500,所述电子设备500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100或者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炫彩膜400。
[n0113]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500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电子阅读器等便携式设备或者可穿戴设备。
[n0114]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n011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3)
[0001]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皮质层,所述皮质层具有纹理结构;
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皮质层的一侧;以及
第二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远离所述皮质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液晶层对光的反射波长与所述第一液晶层对光的反射波长不同。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为胆甾相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厚度为1μm至10μm,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反射率为30%至50%;所述第二液晶层为胆甾相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厚度为1μm至10μm,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反射率为30%至50%。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第一光学镀膜层,形成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远离所述皮质层的一侧。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纹理层,形成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第一光学镀膜层之间。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层与所述第一光学镀膜层中的至少一个为图形化膜层。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基材,所述基材是透光的,所述基材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层之间。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无机纤维树脂板。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质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层及手感层,所述基底层相较于所述手感层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设置,所述手感层具有纹理结构。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粘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皮质层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液晶层粘合至所述基底层;以及
处理层,设置于所述粘胶层和所述基底层之间。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盖底层,形成于所述第二液晶层远离所述皮质层的一侧;以及
第一防护层,形成于所述盖底层远离所述皮质层的表面。
[0011]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菲林膜层,形成于所述第二液晶层远离所述皮质层的表面,所述菲林膜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颜色层、第二纹理层、第二光学镀膜层及第二防护层,所述颜色层相较于的第二防护层靠近第二液晶层设置。
[0012] 12.一种炫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皮质层,所述皮质层具有纹理结构;
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皮质层的一侧;以及
第二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远离所述皮质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液晶层对光的反射波长与所述第一液晶层对光的反射波长不同。
[0013]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或者包括权利要求12的所述的炫彩膜。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101707421B1|2017-02-17|커버글라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8129901A1|2018-07-19|母板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2180047B|2014-08-06|包括金属质感立体图案的穿插模具转印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90156A|2019-06-14|电子设备、壳体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US9526166B2|2016-12-20|Bezel structure for a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6893132A|2017-06-27|一种有机曲面壳体加工方法和有机曲面壳体
KR101282081B1|2013-07-04|모바일기기용 커버 액세서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10008715U|2011-09-15|고투과 터치패널
CN214338314U|2021-10-01|壳体组件、炫彩膜及电子设备
CN111314509A|2020-06-19|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
KR20150126317A|2015-11-11|커버글라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687206B1|2016-12-16|커버글라스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커버글라스
WO2020029575A1|2020-02-13|一种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10978873A|2020-04-10|壳体的制作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213338265U|2021-06-01|膜片、壳体及电子设备
EP3293568A1|2018-03-14|Display device having detachable lay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50125908A|2015-11-10|커버글라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3059938A|2021-07-02|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13710035A|2021-11-26|壳体、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311605A|2021-08-27|装饰膜、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457614U|2020-09-08|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510987A|2021-10-19|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98281A|2021-10-12|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73753A|2021-10-01|一种壳体、电子设备和壳体的制作方法
CN113556891A|2021-10-26|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66372.9U|CN214338314U|2021-03-03|2021-03-03|壳体组件、炫彩膜及电子设备|CN202120466372.9U| CN214338314U|2021-03-03|2021-03-03|壳体组件、炫彩膜及电子设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