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控制单元及其壳体
专利摘要:
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及其壳体。该壳体,适于被设置于转接支架内,该壳体具有相背设置的两个外侧面,该两个外侧面上均设置有:侧向限位部,适于限制壳体相对于转接支架的侧向移动;前后向限位部,适于限制壳体相对于转接支架的前后向移动;以及上下向限位部,适于限制壳体相对于转接支架的上下向移动。该电子控制单元,其包括如前述的壳体。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单元及其壳体,其能够适配多种安装环境。 公开号:CN214338269U 申请号:CN202023226802.4U 申请日:2020-12-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陈程;孙新彪;刘迪 申请人:Continental Automotive Changchun Co Ltd; IPC主号:H05K5-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及其壳体。 [n0002]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车辆上装配有越来越多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 Unit,ECU)。为了将电子控制单元装配于车辆上,电子控制单元的壳体上通常设置有装配结构。目前电子控制单元壳体上的装配结构通常是专门为一种车型或一系列车型上的特定安装环境设计的。也就是说,如此设计的电子控制单元只能被装配于具有该特定安装环境的一种车型或一系列车型。若要将该电子控制单元装配于不同安装环境的其他车型上,则需要对壳体上的装配结构进行重新设计。相应地,在制造的过程中也就需要重新开模,以生产该重新设计后的壳体。可见,目前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壳体上的装配结构无法适应多种安装环境。 [n0003]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及其壳体,其能够适配多种安装环境。 [n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适于被设置于转接支架内,所述壳体具有相背设置的两个外侧面,所述两个外侧面上均设置有:侧向限位部,适于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转接支架的侧向移动;前后向限位部,适于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转接支架的前后向移动;以及上下向限位部,适于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转接支架的上下向移动。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其包括如前述的壳体。 [n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壳体的两个外侧面上设置有侧向限位部、前后向限位部和上下向限位部,以将电子控制单元稳固地设置于转接支架内,并且通过转接支架,可以在无需对电子控制单元的装配结构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使电子控制单元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安装环境。 [n0008] 图1例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与转接支架构成的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n0009] 图2例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三维示意图; [n0010] 图3例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转接支架的三维示意图。 [n0011]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n0012]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13]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14]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n0015]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n0016] 图1例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与转接支架构成的组件的三维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电子控制单元100设置于转接支架200内,构成组件。该组件整体地被装配于车辆上。由于电子控制单元100是通过转接支架200被装配于车辆上,因此为了适应车辆上的不同安装环境,仅需对转接支架200的装配结构进行调整即可,无需对电子控制单元100的装配结构进行调整,使电子控制单元100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安装环境。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电子控制单元100为蓝牙模块。 [n0017] 图2例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三维示意图。图3例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转接支架的三维示意图。结合参考参考图1-3所示,电子控制单元100包括壳体110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印刷电路板组件120。印刷电路板组件120上可以设置有接口121。相应地,壳体110上可以设置有对应于该接口121的开口,以便于接口121与线缆的连接,进而实现与外部部件的连接。 [n001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文中,对方位的定义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电子控制单元100的通常认知来定义的。例如,在电子控制单元100被装配于转接支架200上时,通常认为接口121朝前或朝后,因此,定义前后向为深度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D2所示;定义侧向为宽度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D1所示;定义上下向为厚度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D3所示。 [n0019] 继续结合参考图1-3所示,壳体110具有相背设置的两个外侧面111、112。两个外侧面111、112上均设置有侧向限位部113、前后向限位部114和上下向限位部115。侧向限位部113用于限制电子控制单元100的壳体110相对于转接支架200的侧向移动。前后向限位部114用于限制电子控制单元100的壳体110相对于转接支架200的前后向移动。上下向限位部115用于限制电子控制单元100的壳体110相对于转接支架200的上下向移动。如此,通过侧向限位部113、前后向限位部114和上下向限位部115,电子控制单元100被稳固地设置于转接支架200内。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侧向限位部113、前后向限位部114和上下向限位部115与壳体110一体成型。 [n0020] 侧向限位部113包括第一侧向限位筋113a和第二侧向限位筋113b。第一侧向限位筋113a和第二侧向限位筋113b沿前后向D2分别设置于外侧面111、112的两端。在电子控制单元100设置于转接支架200内时,第一侧向限位筋113a和第二侧向限位筋113b抵靠于转接支架200的侧壁220、230上,以限制电子控制单元100相对于转接支架200的侧向移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两个外侧面111、112上的第一侧向限位筋113a和第二侧向限位筋113b呈镜像设置。 [n0021]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向限位筋113a包括第一子筋113a1和第二子筋113a2。第一子筋113a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子筋113a2沿前后向延伸,并且其一端与第一子筋113a1连接。因此,第一侧向限位筋113的整体成倒转了90°的“T”字形。 [n0022]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侧向限位筋113b包括第三子筋113b1、第四子筋113b2和第五子筋113b3。第三子筋113b1和第四子筋113b2分别沿上下向延伸。第五子筋113b3沿前后向延伸。第五子筋113b3设置于第三子筋113b1和第四子筋113b2之间,并且第五子筋113b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子筋113b1和第四子筋113b2连接。因此,第二侧向限位筋113b整体成“H”字形。 [n0023]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前后向限位部114包括前后向限位筋114a。在电子控制单元100设置于转接支架200时,前后向限位筋114a设置于转接支架200侧壁220、230上的的V形槽221、231内,从而限制电子控制单元100相对于转接支架200的前后向移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子筋113a2的另一端与前后向限位筋114a连接,如此可以第一侧向限位筋113a和前后向限位筋114a的强度。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两个外侧面111、112上的前后向限位筋114a呈镜像设置。 [n0024]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上下向限位部115包括上方向限位面115a和下方向限位面115b。上方向限位面115a用于限制壳体110相对于转接支架200的上方向移动。下方向限位面115b用于限制壳体110相对于转接支架200的下方向移动。 [n0025]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上方向限位面115a包括设置于外侧面111、112上的卡勾116的上表面。在电子控制单元100设置于转接支架200内时,卡勾116与转接支架200的侧壁220、230上的卡扣222、232相互配合形成卡合结构,同时卡勾116的上表面抵靠于卡扣222、232的一表面上,从而限制壳体110相对于转接支架200的上方向移动。 [n0026]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前后向限位筋114a的下端具有缺口,下方向限位面115b包括前后向限位筋114a位于缺口的下表面。在电子控制单元100设置于转接支架200内时,前后向限位筋114a设置于转接支架200侧壁220、230上的的V形槽221、231内,同时其下端缺口的下表面抵靠于V形槽221、231的底部,从而限制壳体110相对于转接支架200的下方向移动。 [n0027] 参考图3所示,转接支架200包括底板210和设置于底板210两侧的侧壁220、230。底板210上可以设置有多个通孔211。侧壁220、230上可以设置有V形槽221和卡扣22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转接支架200可以胶而被装配于车辆上。胶可以至少部分地流入到通孔211中,在凝固后可以增加粘连强度。 [n0028]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更动与修改,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壳体,适于被设置于转接支架内,所述壳体具有相背设置的两个外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外侧面上均设置有: 侧向限位部,适于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转接支架的侧向移动; 前后向限位部,适于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转接支架的前后向移动;以及 上下向限位部,适于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转接支架的上下向移动。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限位部包括第一侧向限位筋和第二侧向限位筋,所述第一侧向限位筋和所述第二侧向限位筋沿前后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外侧面的两端。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限位筋包括第一子筋和第二子筋,所述第一子筋沿上下向延伸,所述第二子筋沿前后向延伸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子筋连接。 [000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向限位筋包括第三子筋、第四子筋和第五子筋,所述第三子筋和所述第四子筋分别沿上下向延伸,所述第五子筋沿前后向延伸,所述第五子筋设置于所述第三子筋和所述第四子筋之间,并且所述第五子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子筋和所述第四子筋连接。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向限位部包括前后向限位筋。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向限位部包括上方向限位面和下方向限位面,所述上方向限位面适于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转接支架的上方向移动,所述下方向限位面适于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转接支架的下方向移动。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向限位面包括设置于所述外侧面上的卡勾的上表面。 [0008]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向限位部包括前后向限位筋,所述前后向限位筋的下端具有缺口,所述下方向限位面包括所述前后向限位筋位于所述缺口的下表面。 [0009] 9.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00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为蓝牙模块。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7287890B2|2007-10-30|Lamp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JP5423700B2|2014-02-19|電子ユニット用ケースおよび電子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336259B2|2013-11-06|電気接続箱のブラケット構造 CN214338269U|2021-10-01|电子控制单元及其壳体 JP4605112B2|2011-01-05|電気接続箱 CN111064144B|2021-01-19|颤动防止结构、电子部件模块、电气接线盒和线束 JP2002237358A|2002-08-23|車輛の安全関連制御装置用ハウジング KR101830434B1|2018-02-20|차량용 정션박스 JP2007205759A|2007-08-16|車載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のジャイロ基板取付構造 JP2003257564A|2003-09-12|コネクタホルダー JP5477786B2|2014-04-23|車載用制御装置 US8886082B2|2014-11-11|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canning unit stably supported to main casing CN209784740U|2019-12-13|壳体以及芯片组件 US8622596B2|2014-01-07|Automotive interior lamp JP2008025850A|2008-02-07|車両用熱交換器取付構造 CN213007634U|2021-04-20|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组件及车辆 JP2850095B2|1999-01-27|車載電子制御用コネクタにおける大型電子部品の実装構造 KR101830433B1|2018-02-20|차량용 정션박스 KR101830431B1|2018-02-20|차량용 정션박스 KR101830432B1|2018-02-20|차량용 정션박스 CN209938514U|2020-01-14|一种基于汽车安全系统的传感器安装组件 CN212870171U|2021-04-02|一种盒体结构、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09757006U|2019-12-10|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以及车辆 JP2019050200A|2019-03-28|バッテリ接続モジュール JP4121314B2|2008-07-23|車両用ドアのポケット構造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26802.4U|CN214338269U|2020-12-28|2020-12-28|电子控制单元及其壳体|CN202023226802.4U| CN214338269U|2020-12-28|2020-12-28|电子控制单元及其壳体|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