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插槽,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插槽上,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铜箔线路、第二铜箔线路、第三铜箔线路,所述第一铜箔线路、第二铜箔线路、第三铜箔线路均延伸至所述插槽内侧,所述第二电路板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端子孔、第二端子孔、第三端子孔,所述第一端子孔一端面设有第一焊盘,所述第一焊盘下端连接有第四铜箔线路,所述第四铜箔线路与所述第一铜箔线路相抵触。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结构,具有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能够将多种连接器呈竖状排列焊接在第二电路板上,能够适用于宽度尺寸小的设备。 公开号:CN214338207U 申请号:CN202120181509.6U 申请日:2021-01-2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龙光泽 申请人:Digit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 Ltd; IPC主号:H05K1-1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 [n0002] 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电路板从单层发展到双面板、多层板,未来电路板生产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是在性能上向高密度、高精度、细孔径、细导线、小间距、高可靠、多层化、高速传输、轻量、薄型方向发展。电路板上通常会焊接电源连接器、信号连接器等多种连接器,常见的结构是将连接器成排状焊接在电路板边缘上端,因此需要设计电路板的宽度尺寸较大,对于部分宽度尺寸小的设备,并不适用。 [n0003]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具有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能够将多种连接器呈竖状排列焊接在第二电路板上,能够适用于宽度尺寸小的设备。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n0005] 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插槽,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插槽上,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铜箔线路、第二铜箔线路、第三铜箔线路,所述第一铜箔线路、第二铜箔线路、第三铜箔线路均延伸至所述插槽内侧,所述第二电路板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端子孔、第二端子孔、第三端子孔,所述第一端子孔一端面设有第一焊盘,所述第一焊盘下端连接有第四铜箔线路,所述第四铜箔线路与所述第一铜箔线路相抵触,所述第二端子孔一端面设有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下端连接有第五铜箔线路,所述第五铜箔线路与所述第二铜箔线路相抵触,所述第三端子孔一端面设有第三焊盘,所述第三焊盘下端连接有第六铜箔线路,所述第六铜箔线路与所述第三铜箔线路相抵触。 [n0006] 具体的,所述第二电路板下端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插槽内侧。 [n0007] 具体的,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固定有第一载板、第二载板,所述第一载板、第二载板将所述第二电路板分隔成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区,所述第一端子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区内,所述第二端子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区内,所述第三端子孔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区内。 [n0008] 具体的,所述第一载板、第二载板均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n0009]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 [n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1]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结构,具有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呈正交设置,能够将多种连接器呈竖状排列焊接在第二电路板上,能够适用于宽度尺寸小的设备。 [n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n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n0014]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n0015] 附图标记为:第一电路板1、第一铜箔线路12、第二铜箔线路13、第三铜箔线路14、第二电路板2、插槽11、第一端子孔21、第二端子孔22、第三端子孔23、第一焊盘24、第四铜箔线路25、第二焊盘26、第五铜箔线路27、第三焊盘28、第六铜箔线路29、第一安装区201、第二安装区202、第三安装区203、第一载板3、第二载板4、第一螺钉5。 [n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n0017] 如图1-3所示: [n0018] 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1、第二电路板2,第一电路板1与第二电路板2呈正交设置,第一电路板1上设有插槽11,第二电路板2固定在插槽11上,第一电路板1上设有第一铜箔线路12、第二铜箔线路13、第三铜箔线路14,第一铜箔线路12、第二铜箔线路13、第三铜箔线路14均延伸至插槽11内侧,第二电路板2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端子孔21、第二端子孔22、第三端子孔23,第二电路板2上固定有第一载板3、第二载板4,第一载板3、第二载板4将第二电路板2分隔成第一安装区201、第二安装区202、第三安装区203,第一端子孔21设置在第一安装区201内,第二端子孔22设置在第二安装区202内,第三端子孔23设置在第三安装区203内,第一端子孔21一端面设有第一焊盘24,第一焊盘24下端连接有第四铜箔线路25,第四铜箔线路25与第一铜箔线路12相抵触,第二端子孔22一端面设有第二焊盘26,第一焊盘24下端连接有第五铜箔线路27,第五铜箔线路27与第二铜箔线路13相抵触,第三端子孔23一端面设有第三焊盘28,第三焊盘28下端连接有第六铜箔线路29,第六铜箔线路29与第三铜箔线路14相抵触,第一安装区201、第二安装区202、第三安装区203内用于安装连接器,安装时,先将三个连接器放置在第一安装区201、第二安装区202、第三安装区203内,将三个连接器的端子分别穿过第一端子孔21、第二端子孔22、第三端子孔23后焊接在第一焊盘24、第二焊盘26、第三焊盘28上。 [n0019] 优选的,第二电路板2下端设有插接部,插接部位于插槽11内侧。 [n0020] 优选的,第一载板3、第二载板4均通过第一螺钉5固定在第二电路板2上。 [n0021] 优选的,第一电路板1与第二电路板2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 [n0022]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1)、第二电路板(2),所述第一电路板(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1)上设有插槽(11),所述第二电路板(2)固定在所述插槽(11)上,第一电路板(1)上设有第一铜箔线路(12)、第二铜箔线路(13)、第三铜箔线路(14),所述第一铜箔线路(12)、第二铜箔线路(13)、第三铜箔线路(14)均延伸至所述插槽(11)内侧,所述第二电路板(2)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端子孔(21)、第二端子孔(22)、第三端子孔(23),所述第一端子孔(21)一端面设有第一焊盘(24),所述第一焊盘(24)下端连接有第四铜箔线路(25),所述第四铜箔线路(25)与所述第一铜箔线路(12)相抵触,所述第二端子孔(22)一端面设有第二焊盘(26),所述第一焊盘(24)下端连接有第五铜箔线路(27),所述第五铜箔线路(27)与所述第二铜箔线路(13)相抵触,所述第三端子孔(23)一端面设有第三焊盘(28),所述第三焊盘(28)下端连接有第六铜箔线路(29),所述第六铜箔线路(29)与所述第三铜箔线路(14)相抵触。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下端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插槽(11)内侧。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上固定有第一载板(3)、第二载板(4),所述第一载板(3)、第二载板(4)将所述第二电路板(2)分隔成第一安装区(201)、第二安装区(202)、第三安装区(203),所述第一端子孔(2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区(201)内,所述第二端子孔(22)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区(202)内,所述第三端子孔(23)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区(203)内。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板(3)、第二载板(4)均通过第一螺钉(5)固定在所述第二电路板(2)上。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20010046129A1|2001-11-29|Interposer for connecting two substrates and resulting assembly US8821188B2|2014-09-02|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ed for shielding KR20020064165A|2002-08-07|반도체 모듈 US20130029500A1|2013-01-31|Connec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9121294B|2020-09-18|电路板结构及电子设备 JP2000223183A|2000-08-11|電気コネクタ CN214338207U|2021-10-01|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 US6984156B2|2006-01-10|Connector for surface mounting subassemblies vertically on a mother board and assemblies comprising the same CN211090145U|2020-07-24|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211789647U|2020-10-27|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1656529U|2020-10-09|一种可更换芯片的多层电路板结构 CN106408070B|2021-08-31|接触式智能卡及制造方法 CN102255155A|2011-11-23|具有导电柱的插座连接器组件 JP2006339276A|2006-12-14|接続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84142B1|2006-05-26|이동단말기용 월 인쇄회로기판과 칩셋 장치 CN211047364U|2020-07-17|一种多层电路板 CN213847133U|2021-07-30|一种降低厚度的多层电路板结构 CN2884613Y|2007-03-28|电连接器 CN210928126U|2020-07-03|Pcb板组件 CN213847325U|2021-07-30|一种具有内腔的电路板结构 CN213426568U|2021-06-11|一种结构简单的线路板组装结构 CN201601895U|2010-10-06|一种扩展pcb板 CN212278533U|2021-01-01|一种容易组装的电路板 CN211457505U|2020-09-08|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结构 CN211184426U|2020-08-04|一种电路板堆叠结构及电子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81509.6U|CN214338207U|2021-01-22|2021-01-22|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CN202120181509.6U| CN214338207U|2021-01-22|2021-01-22|一种改良的电路板结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