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包括:进料件,设有第一、第二进料通道;汇合件,设有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汇合通道;混料件,设有连通汇合通道的混合通道;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可旋转的装设于进料件内,具有一阀头,阀头上设有第一、第二连接通道;第一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以驱动第一、第二连杆阀芯转动;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第二连接通道分别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前后段;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前后段被阀头阻断。采用旋转阀芯的方式连通或阻断进料通道,避免了直动柱塞式阀门阀杆抬起和下压过程中使得阀流体腔体容积发生变化的问题,提高了混合浇注的精度。 公开号:CN214331582U 申请号:CN202022986683.6U 申请日:2020-12-1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林鹏;张朝鑫;郑森辉;周智伟 申请人:Xiamen Insvac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IPC主号:F16K11-2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胶混合浇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 [n0002] 在电工、电子绝缘胶混合浇注领域,经常使用结构简单紧凑且成本低廉的双液体混胶阀。现有的双液混胶阀的流道密封方式一般直动式锥面或平面密封方式,密封阀杆在开启与关闭的时,会使得流道腔体容积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实际浇注量跟理论需要的浇注量发生较大的偏差,浇注量精度较差。并且在阀门的不断地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密封阀套等不断地受到冲击作用,密封寿命短。 [n0003]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 [n0004]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5] 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包括:进料件,用于通入A胶料和B胶料,设有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汇合件,用于汇合A胶料和B胶料,设有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汇合通道;混料件,用于混合A胶料和B胶料,设有连通汇合通道的混合通道;A、B胶料分别经第一、第二进料通道进入汇合通道,经汇合通道汇合后进入混合通道,进行混合后出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阀芯,可旋转的装设于进料件内,具有一阀头,阀头上设有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杆阀芯,可旋转的装设于进料件内,具有一阀头,阀头上设有第二连接通道;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第二连杆阀芯连接,提供动力以驱动第一、第二连杆阀芯转动;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第二连接通道分别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前后段,第一、第二进料通道保持通畅;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第二连接通道不再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前后段,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前后段被阀头阻断。 [n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由独立的第一旋转气动执行器和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组成,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还包括用以保持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同步旋转的同步旋转牵掣机构,同步旋转牵掣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第一、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第二连杆阀芯,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的两端枢接。 [n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连杆阀芯的一端向外延伸至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的外部,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第二延伸部。 [n0008] 优选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为长板状,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同一侧。 [n0009] 优选的,所述阀头为锥型阀头,锥型阀头与进料件内壁之间设有锥形阀套,锥形阀套开设有与各通道相匹配的通孔;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处于第一、第二位置时,锥型阀头的外锥密封面与锥形阀套的内锥密封面紧密配合。 [n0010]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一、第二连杆阀芯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以驱动第一、第二连杆阀芯沿轴向移动。 [n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由第一、第二气缸组成,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气缸;第一、第二气缸包括气缸体、气缸座、气缸盖、活塞以及卡环,气缸体、气缸座、气缸盖共同配合形成一密封腔体,活塞密封活动设置在密封腔体中并将密封腔体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第一、第二连杆阀芯通过卡环与活塞固定连接。 [n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进料件还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回料通道;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第二连接通道分别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前段和第一、第二回料通道。 [n0013] 优选的,所述进料件为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第二进料件,第一、第二进料件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第二进料通道和第一、第二回料通道;汇合件设置于第一、第二进料件下方;混料件设置于汇合件下方;所述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对称设置于第一、第二进料件的后侧;所述第一、第二气缸对称设置并位于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与第一、第二进料件之间,第一、第二连杆阀芯穿过第一、第二气缸连接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 [n0014] 优选的,所述混料件包括连接头、注嘴、混料管、外套管;连接头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汇合件下方;混料管为塑料管,混料管上端连接连接头下端;注嘴连接混料管下端;外套管套设于混料管外侧,外套管的内腔壁与混料管的外柱面紧密配合,其上端与连接头连接,下端与注嘴连接。 [n001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n0016] (1)采用旋转阀芯的方式连通或阻断进料通道,避免了直动柱塞式阀门阀杆抬起和下压过程中使得阀流体腔体容积发生变化的问题,阀芯阻断进料通道时,收料迅速,提高了混合浇注的精度。 [n0017] (2)同步旋转牵掣机构保证第一、第二连杆阀芯能够同步旋转,保证了A、B胶料的同步进料和截止,保证了混合效果。 [n0018] (3)第一驱动装置在驱动阀芯旋转之前,第二装置可驱使阀芯沿轴向移动微小距离,阀芯阀头外锥密封面与锥形阀套密封内锥面脱离迫紧状态,在旋转过程中可避免阀芯阀头外锥密封面与锥形阀套密封内锥面在迫紧状态下的强烈摩擦,大幅地降低密封面的磨损,极大地延长了阀芯与锥形阀套的密封寿命。 [n0019] (4)混料件通过连接头可拆卸的连接汇合件,混合胶液固化后,即可迅速拆卸更换,维护操作方便。 [n0020] (5)外套管的内腔壁与混料管外柱面紧密配合,保证了在比较大的操作压力或比较高的操作温度下时,塑料混料管不发生较大的膨胀变形,保证混料效果,拓展了塑料混料管应用范围与场合。 [n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要介绍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n0022] 图1是本实施例中混胶阀的立体图一; [n0023] 图2是本实施例中混胶阀的立体图二; [n0024] 图3是本实施例中混胶阀的立体图三; [n0025] 图4是本实施例中混胶阀的工作状态时的剖视图; [n0026] 图5是本实施例中混胶阀的循环回料状态时的剖视图; [n0027] 图6是图5的D-D向剖视图; [n0028] 附图标记:1.第一进料件;2.第二进料件;3.第一进料通道;4.第二进料通道;5.第一回料通道; 6.第二回料通道;7.阀块;8.阀盖;9.进料头;10.回料头;11.汇合件;12.汇合通道;13.混料件;14.混合通道;15.连接头;16.混料管;17.外套管;18.注嘴;19.第一旋转气动执行器;20.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21.第一气缸;22.第二气缸;23.气缸体;24.气缸座;25.气缸盖;26.活塞;27.卡环;28.上腔体;29.下腔体;30.同步旋转牵掣机构;31.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第三连接件;34.第一连杆阀芯;35.第二连杆阀芯;36.阀头;37.第一连接通道;38.第二连接通道;39.阀杆;40.第一延伸部;41.第二延伸部;42.锥形阀套。 [n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n0030] 参见图1-6,本实施例的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包括进料件、汇合件11、混料件13、第一连杆阀芯34、第二连杆阀芯35、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同步旋转牵掣机构30。 [n0031] 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由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19,20)组成;第二驱动装置由第一、第二气缸(21,22)组成。 [n0032] 本实施例的进料件为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第二进料件(1,2),第一、第二进料件(1,2)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进料通道(3,4)和第一、第二回料通道(5,6),汇合件11设置于第一、第二进料件(1,2)下方;混料件13设置于汇合件11下方;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19,20)对称设置于第一、第二进料件(1,2)的后侧;第一、第二气缸(21,22)对称设置于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19,20)与第一、第二进料件(1,2)之间,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的一端穿过第一、第二气缸(21,22)连接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19,20)。 [n0033] 本实施例的第一、第二进料件(1,2)包括阀块7、阀盖8、进料头9和回料头10,阀盖8与阀块7共同形成密封腔体,阀块7上开设有一上下竖直贯通的通孔和一与通孔垂直且朝向侧部的盲孔,盲孔和通孔相交于通孔中间,通孔中间朝下部分和盲孔构成了第一、第二进料通道(3,4),通孔中间朝上部分构成了第一、第二回料通道(5,6);进料头9固定于阀块7侧部,进料头9开设有用于通料的贯穿通孔,贯穿通孔与阀块7的盲孔连接,共同构成的第一、第二进料通道(3,4);回料头10固定于阀块7顶部,回料头10开设有用于通料的贯穿通孔,贯穿通孔与阀块7的通孔中间朝上部分连接,共同构成的第一、第二回料通道(5,6)。 [n0034] 本实施例的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具有一锥型阀头36,阀头36上开设有通孔构成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通道(37,38)阀头36装设于阀块7的盲孔和通孔的相交处,第一、第二连接通道(37,38)与第一、第二进料通道(3,4)相对应;阀头36与通道内壁之间设有锥形阀套42,锥形阀套42开设有与各通道相匹配的通孔;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处于第一、第二位置时,锥型阀头36的外锥密封面与锥形阀套42的内锥密封面紧密配合;阀头36向外延伸出一阀杆39,阀杆39首先穿过阀块7与第一、第二气缸(21,22)连接,再穿过与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19,20)连接,阀杆39的端部最终穿过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19,20)形成第一、第二延伸部(41,42)。 [n0035] 本实施例的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19,20)与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连接,提供动力以驱动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转动。当第一旋转气动执行器驱动第一连杆阀芯34顺时针旋转时,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同步驱动第二连杆阀芯35逆时针旋转;同样地,第一旋转气动执行器驱动第一连杆阀芯34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同步驱动第二连杆阀芯35顺时针旋转。 [n0036] 本实施例的第一、第二气缸(21,22)包括气缸体23、气缸座24、气缸盖25、活塞26以及卡环27,气缸体23、气缸座24、气缸盖25共同配合形成一密封腔体,活塞26密封活动设置在密封腔体中并将密封腔体分成上腔体28和下腔体29,阀杆39通过卡环27与活塞26固定连接。活塞26上下运动带动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沿其轴向移动。 [n0037] 本实施例用以保持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同步旋转的同步旋转牵掣机构30包括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和第三连接件33,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33均为长板状,第一、第二连接件(31,3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第二延伸部(41,42),第一、第二连接件(31,32)位于同一平面并相互垂直设置,第三连接件33位于第一、第二连接件(31,32)的同一侧。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转动时同步带动第一、第二连接件(31,32)转动,第一、第二连接件(31,32)因受到第三连接件33的限制作用能够能保持同步转动,也使得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能够保持同步转动。 [n0038] 本实施例的汇合件11为一长方块,开设有两个下端相交的斜孔,斜孔的上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进料件(1,2)的阀块7的通孔。 [n0039] 本实施例的混料件13包括连接头15、注嘴18、塑料混料管16和外套管17,连接头15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汇合件11下方与汇合件11的斜孔的相交处相连通,混料管16上端连接连接头15下端,注嘴18连接混料管16下端,外套管17套设于混料管16外侧,外套管17的内腔壁与混料管16的外柱面紧密配合,外套管17上端与连接头15连接,下端与注嘴18连接,塑料混料管16内腔填充有混料芯。 [n0040]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处于工作状态,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处于第一位置,第一、第二连接通道(37,38)分别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3,4)的前后段,第一、第二进料通道(3,4)保持通畅。分别向第一、第二进料件(1,2)通入A、B胶料,A、B胶料分别流经第一、第二进料通道(3,4)后,进入汇合件11的汇合通道12, A、B胶料汇合后,进入混合件13的混合通道14,在混料管16内进行混合后从注嘴18出料。 [n0041]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处于循环回料状态,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第二连接通道(37,38)不再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3,4)的前后段,第一、第二进料通道(3,4)的前后段被阀头36阻断,第一、第二连接通道(37,38)分别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3,4)的前段和第一、第二回料通道(5,6)。 [n0042] 本实施例的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处于工作状态和循环回料工作状态时,在气缸上腔体28通入压缩空气,活塞26驱使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往下压紧,阀头36的外锥密封面紧密地与锥形阀套42密封内锥面贴合,保证A、B胶料往正确的方向流动。 [n0043] 当需要须要切换工作状态时,在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19,20)驱动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旋转之前,气缸上腔体28排气,在气缸下腔体29通入压缩空气,活塞26驱使第一、第二连杆阀芯(34,35)上抬,使得阀头36外锥密封面与锥形阀套42密封内锥面以微小距离的脱离以脱离迫紧状态,大幅地降低密封面的磨损。 [n0044] 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阀芯的方式连通或阻断进料通道,避免了直动柱塞式阀门阀杆抬起和下压过程中使得阀流体腔体容积发生变化的问题,阀芯阻断进料通道时,收料迅速,提高了混合浇注的精度。并且同步旋转牵掣机构保证第一、第二连杆阀芯能够同步旋转,保证了A、B胶料的同步进料和截止,保证了混合效果。 [n0045]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包括: 进料件,用于通入A胶料和B胶料,设有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 汇合件,用于汇合A胶料和B胶料,设有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汇合通道; 混料件,用于混合A胶料和B胶料,设有连通汇合通道的混合通道; A、B胶料分别经第一、第二进料通道进入汇合通道,经汇合通道汇合后进入混合通道,进行混合后出料;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杆阀芯,可旋转的装设于进料件内,具有一阀头,阀头上设有第一连接通道; 第二连杆阀芯,可旋转的装设于进料件内,具有一阀头,阀头上设有第二连接通道; 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第二连杆阀芯连接,提供动力以驱动第一、第二连杆阀芯转动; 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第二连接通道分别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前后段,第一、第二进料通道保持通畅; 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第二连接通道不再连通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前后段,第一、第二进料通道的前后段被阀头阻断。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由独立的第一旋转气动执行器和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组成,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还包括用以保持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同步旋转的同步旋转牵掣机构,同步旋转牵掣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第一、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第二连杆阀芯,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的两端枢接。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连杆阀芯的一端向外延伸至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的外部,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第二延伸部。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为长板状,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同一侧。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头为锥型阀头,锥型阀头与进料件内壁之间设有锥形阀套,锥形阀套开设有与各通道相匹配的通孔;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处于第一、第二位置时,锥型阀头的外锥密封面与锥形阀套的内锥密封面紧密配合。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一、第二连杆阀芯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以驱动第一、第二连杆阀芯沿轴向移动。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由第一、第二气缸组成,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气缸;第一、第二气缸包括气缸体、气缸座、气缸盖、活塞以及卡环,气缸体、气缸座、气缸盖共同配合形成一密封腔体,活塞密封活动设置在密封腔体中并将密封腔体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第一、第二连杆阀芯通过卡环与活塞固定连接。 [00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件还设有第一、第二回料通道;第一、第二连杆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连接通道连通第一进料通道的前段和第一回料通道,第二连接通道连通第二进料通道的前段和第二回料通道。 [0009]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件为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第二进料件,第一进料件设有所述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一回料通道,第二进料件设有所述第二进料通道和第二回料通道;汇合件设置于第一、第二进料件下方;混料件设置于汇合件下方;所述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对称设置于第一、第二进料件的后侧;所述第一、第二气缸对称设置,第一气缸位于第一旋转气动执行器和第一进料件之间,第二气缸位于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和第二进料件之间,第一、第二连杆阀芯穿过第一、第二气缸连接第一、第二旋转气动执行器。 [0010]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件包括连接头、注嘴、混料管、外套管;连接头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汇合件下方;混料管为塑料管,混料管上端连接连接头下端;注嘴连接混料管下端;外套管套设于混料管外侧,外套管的内腔壁与混料管的外柱面紧密配合,其上端与连接头连接,下端与注嘴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3939645B2|2007-07-04|複式ピストン表面を有する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4331582U|2021-10-01|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 CN105381931A|2016-03-09|Ab胶点胶机 CN108068281B|2019-12-03|射出成形机 JP2006500528A|2006-01-05|多ピストン弁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1927227A|2010-12-29|一种三组份阀 JP5524348B2|2014-06-18|型締装置 CN102581229A|2012-07-18|一种垂直分型造型机 CN100560320C|2009-11-18|生产塑料物品的设备中使用的塑料计量系统 CN101293228B|2010-06-02|伸缩式多头集成气动胶阀 CN209534078U|2019-10-25|柱塞式射出机构的改良构造 US4545756A|1985-10-08|Hydraulic clamping apparatus for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EP2052161B1|2012-11-07|Pneumatic actuator CN202528403U|2012-11-14|注塑机锁模机构 US20030107154A1|2003-06-12|Production of moulded article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oulded articles CN201519647U|2010-07-07|一种三组份阀 CN213886951U|2021-08-06|一种双气路控的双组份开关胶阀ket900 CN214239405U|2021-09-21|一种气辅模具气针和气辅设备 CN208324061U|2019-01-04|一种减小注塑产品中心距的注塑模具 CN211730075U|2020-10-23|一种模内切水口模具 CN210999801U|2020-07-14|一种用于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的小间距结构气缸 CN209716402U|2019-12-03|一种造型机用液压比例控制式旋塞喷砂阀 CN213629014U|2021-07-06|一种气动微型配料阀 CN209918835U|2020-01-10|一种射砂系统 CN211031047U|2020-07-17|一种用于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的增压气缸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986683.6U|CN214331582U|2020-12-11|2020-12-11|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CN202022986683.6U| CN214331582U|2020-12-11|2020-12-11|一种旋塞式双液混胶阀|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