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星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行星减速机构,行星减速机构包括内齿圈、行星架、行星轮和太阳轮,各行星轮设置在内齿圈内并均布在太阳轮的四周,行星轮通过行星架相互连接形成行星轮组件,行星轮组件外周带有锥度,内齿圈为与行星轮组件相适配的锥度内齿圈,内齿圈可在机壳内产生轴向位移。行星减速机构分为两级,一级内齿圈和二级内齿圈的锥度方向相反,一级内齿圈和二级内齿圈之间设有双向受力平衡机构,使一级内齿圈和二级内齿圈在机壳内产生同向的轴向位移。本行星减速机的传动精度大大提高,寿命大大延长,颠覆性的解决了现有行星减速机的通病。
公开号:CN214331372U
申请号:CN202120079314.0U
申请日:2021-01-1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云鹏;王鸿亮;赵玉玲;朱雪松
申请人:Shandong Lir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16H1-3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属于行星减速机技术领域。
[n0002] 行星减速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产品,可以降低电机的转速,同时增大输出转矩。市面上现有的行星减速机结构,内齿圈是刚性齿圈,是通过螺栓与后端盖连接为一体,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内齿圈会逐渐磨损,传动间隙会越来越大,造成减速机反向间隙越来越大,降低传动精度,并增大工作时的噪音,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n0003]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自适应内齿圈的、可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径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轮系,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行星减速机构,行星减速机构包括内齿圈、行星架、行星轮和太阳轮,各行星轮设置在内齿圈内并均布在太阳轮的四周,行星轮通过行星架相互连接形成行星轮组件,行星轮组件外周带有锥度,内齿圈为与行星轮组件相适配的锥度内齿圈,内齿圈可在机壳内产生轴向位移。
[n0005] 锥度内齿圈轴向移动产生的径向力会作用于行星轮,继而作用于太阳轮,从而消除齿轮之间的传动间隙。
[n0006] 所述的行星减速机构分为两级,一级内齿圈和二级内齿圈的锥度方向相反,一级内齿圈和二级内齿圈之间设有双向受力平衡机构,使一级内齿圈和二级内齿圈在机壳内产生同向的轴向位移。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二级行星减速机构设有轴向自适应内齿圈,该内齿圈是锥度内齿圈,在一二级锥度内齿圈中间连接部位安装有双向受力平衡机构,当其中任何一个锥度内齿圈产生轴向位移时,迫使另外一个锥度内齿圈产生同向位移,由于行星轮的轴向位置不可轴向偏移,由内齿圈轴向移动而产生的径向力会作用于行星轮,继而作用于太阳轮,从而消除齿轮之间的传动间隙,使减速机的传动精度大大提高。
[n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受力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带齿凸轮,两个带齿凸轮的齿轮部分啮合在一起,两个带齿凸轮的顶端分别抵接一级内齿圈和二级内齿圈。如图4所示,当C点施加外力时通过带齿凸轮结构,B点会产生同向受力。当B点受力方向受限时会通过带齿凸轮结构,把作用力反向再传回给C点,这样就保证了B、C两点处的压力一致。由于偏心凸轮的关系,一二级锥度内齿圈作用于一二级行星轮上的径向力始终是保持一致的,从而消除一二级行星减速装置的齿轮传动间隙,且间隙的消除幅度也是一致的。
[n0009] 所述的带齿凸轮转动设置在销轴上,销轴固定在滚针轴承的外环上(如图2、4所示)。
[n0010] 所述的带齿凸轮设置有若干对,若干对带齿凸轮均布在滚针轴承的外环上(如图3所示)。
[n0011] 所述的滚针轴承套设在支撑环上,支撑环对滚针轴承进行径向和轴向定位;还包括中间轴承,中间轴承套设在一级行星架上,中间轴承对支撑环进行支撑定位。
[n0012] 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前端设有输出轴承,后端设有定位轴承和输入轴承;输出轴承套设在二级行星架上,输入轴承设置在一级太阳轮外,定位轴承设置在输入轴承外,输出轴承、定位轴承和输入轴承对二级行星减速机构进行径向和轴向定位。
[n00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n001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内齿圈轴向是可以移动的,由于偏心凸轮的关系,一二级锥度内齿圈作用于一二级行星轮上的径向力始终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一二级行星减速装置的齿轮传动间隙,且间隙的消除幅度也是一致的。使行星减速机的传动精度大大提高,寿命大大延长,颠覆性的解决了现有行星减速机的通病,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n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n0017] 图3是双向受力平衡机构和滚针轴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n0018] 图4是双向受力平衡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n0019] 图中:1、输出轴;2、二级行星架;3、骨架油封;4、输出轴承;5、二级行星轮;6、前机壳;7、二级内齿圈;8、支撑环;9、中间轴承;10、一级行星架;11、一级内齿圈;12、一级行星轮;13、定位轴承;14、输入轴承;15、输入轴夹套;16、一级太阳轮;17、二级太阳轮;18、带齿凸轮;19、销轴;20、滚针轴承。
[n002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n0021] 如图1~4所示,一种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包括机壳,机壳由前机壳6和后机壳组成,机壳前端设有骨架油封3。机壳内设有两级行星减速机构,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包括一级内齿圈11、一级行星架10、一级行星轮12和一级太阳轮16,二级行星减速机构包括二级内齿圈7、二级行星架2、二级行星轮5和二级太阳轮17,一级太阳轮16连接输入轴,输入轴连接输入轴夹套15(输入轴夹套15连接电机输出轴),二级行星架2连接输出轴1,一级行星架10连接二级太阳轮17。各行星轮设置在内齿圈内并均布在太阳轮的四周,行星轮通过行星架相互连接形成行星轮组件,一二级行星轮组件外周带有锥度,内齿圈为与行星轮组件相适配的锥度内齿圈,一级内齿圈11和二级内齿圈7的锥度方向相反,一级内齿圈11和二级内齿圈7之间设有双向受力平衡机构,使一级内齿圈11和二级内齿圈7在机壳内产生同向的轴向位移。
[n0022] 其中,双向受力平衡机构包括带齿凸轮18,两个带齿凸轮18的齿轮部分啮合在一起,两个带齿凸轮18的顶端分别抵接一级内齿圈11和二级内齿圈7。带齿凸轮18转动设置在销轴19上,销轴19固定在滚针轴承20的外环上。带齿凸轮18设置有若干对,若干对带齿凸轮18均布在滚针轴承20的外环上。
[n0023] 本实施例的滚针轴承20套设在支撑环8上,支撑环8对滚针轴承20进行径向和轴向定位;还包括中间轴承9,中间轴承9套设在一级行星架10上,中间轴承9对支撑环8进行支撑定位。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前端设有输出轴承4,后端设有定位轴承13和输入轴承14;输出轴承4套设在二级行星架2上,输入轴承14设置在一级太阳轮16外,定位轴承13设置在输入轴承14外,输出轴承4、定位轴承13和输入轴承14对二级行星减速机构进行径向和轴向定位。机壳配合输出轴承4、中间轴承9、定位轴承13和输入轴承14,对机壳5内的部件进行定位,巧妙解决了内部部件的定位的问题。
[n0024] 本实用新型的一二级行星减速机构设有轴向自适应内齿圈,该内齿圈是锥度内齿圈,在一二级锥度内齿圈中间连接部位安装有双向受力平衡机构----偏心凸轮,当C点施加外力时通过带齿凸轮结构,B点会产生同向受力。当B点受力方向受限时会通过齿凸轮结构,把作用力反向再传回给C点,这样就保证了B、C两点处的压力一致。当其中任何一个锥度内齿圈产生轴向位移时,迫使偏心凸轮产生旋转,从而触发另外一个锥度内齿圈产生同向位移,由于行星轮的轴向位置不可轴向偏移,由内齿圈轴向移动而产生的径向力会作用于行星轮,继而作用于太阳轮,从而消除齿轮之间的传动间隙,使减速机的传动精度大大提高。由于偏心凸轮的关系,一二级锥度内齿圈作用于一二级行星轮上的径向力始终是保持一致的,从而消除一二级行星减速装置的齿轮传动间隙,且间隙的消除幅度也是一致的。本行星减速机的传动精度大大提高,寿命大大延长,颠覆性的解决了现有行星减速机的通病,经济、社会效益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行星减速机构,行星减速机构包括内齿圈、行星架、行星轮和太阳轮,各行星轮设置在内齿圈内并均布在太阳轮的四周,行星轮通过行星架相互连接形成行星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行星轮组件外周带有锥度,内齿圈为与行星轮组件相适配的锥度内齿圈,内齿圈可在机壳内产生轴向位移。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减速机构分为两级,一级内齿圈(11)和二级内齿圈(7)的锥度方向相反,一级内齿圈(11)和二级内齿圈(7)之间设有双向受力平衡机构,使一级内齿圈(11)和二级内齿圈(7)在机壳内产生同向的轴向位移。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受力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带齿凸轮(18),两个带齿凸轮(18)的齿轮部分啮合在一起,两个带齿凸轮(18)的顶端分别抵接一级内齿圈(11)和二级内齿圈(7)。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齿凸轮(18)转动设置在销轴(19)上,销轴(19)固定在滚针轴承(20)的外环上。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齿凸轮(18)设置有若干对,若干对带齿凸轮(18)均布在滚针轴承(20)的外环上。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针轴承(20)套设在支撑环(8)上,支撑环(8)对滚针轴承(20)进行径向和轴向定位;还包括中间轴承(9),中间轴承(9)套设在一级行星架(10)上,中间轴承(9)对支撑环(8)进行支撑定位。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的前端设有输出轴承(4),后端设有定位轴承(13)和输入轴承(14);输出轴承(4)套设在二级行星架(2)上,输入轴承(14)设置在一级太阳轮(16)外,定位轴承(13)设置在输入轴承(14)外,输出轴承(4)、定位轴承(13)和输入轴承(14)对二级行星减速机构进行径向和轴向定位。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4061745U|2014-12-31|行星齿轮为浮动双联齿轮的3z型行星减速机构
CN214331372U|2021-10-01|一种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
CN204083080U|2015-01-07|复差动减速传动轴承
CN214171240U|2021-09-10|一种用于二级行星减速机的双向受力平衡机构
CN106224453A|2016-12-14|一种大减速比外啮合中空轴行星减速器
CN210715883U|2020-06-09|一种结构紧凑的同轴减速器
CN210106494U|2020-02-21|一种工业用大比数减速器
CN204716907U|2015-10-21|齿轮变速结构与带轮齿差变速结构相结合的减速装置
CN207111848U|2018-03-16|结构紧凑型少齿差行星减速器
CN214331371U|2021-10-01|一种径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轮系及行星减速机
CN2921459Y|2007-07-11|行星齿轮减速器和摆线液压马达的组合装置
CN105134888A|2015-12-09|一种精密减速传动机构
CN107191547B|2020-10-13|涡轮发动机减速齿轮箱
CN202646560U|2013-01-02|可实现无级变速的拖拉机差动行星调速机构
CN212985934U|2021-04-16|一种新型结构盘式输出行星减速机
CN105020343B|2018-05-22|页岩油气压裂泵动力箱
CN106352024A|2017-01-25|一种单偏心短传动链减速器
CN205226243U|2016-05-11|一种斜齿轮行星减速器
CN205047749U|2016-02-24|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CN208719276U|2019-04-09|一种石英锭托举装置的同轴双速减速机
CN213419801U|2021-06-11|一种工业智能机器人高精度摆线减速机
CN212985935U|2021-04-16|一种减速机内部高效传动结构
CN212839201U|2021-03-30|行星减速机的出力承载强化结构
CN212643449U|2021-03-02|一种紧凑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CN212343568U|2021-01-12|一种与电机一体式行星减速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79314.0U|CN214331372U|2021-01-12|2021-01-12|一种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CN202120079314.0U| CN214331372U|2021-01-12|2021-01-12|一种轴向自动消除间隙的行星减速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