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包括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一内齿轮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外齿轮,所述第一外齿轮的外端位于第一内齿轮外端的内侧,所述第一外齿轮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穿过第一外齿轮与第一内齿轮并延伸至第一外齿轮的左端,所述安装孔一与第一内齿轮与第一外齿轮的连通,所述安装孔一内端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卡口。该装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利用交错式传动可避免齿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脱齿的现象,导致齿轮受损影响使用寿命,同时交错式传动可利用多组齿轮交错连接,可使得旋转传动时传动效率更高,有效的提高了传动效率,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
公开号:CN214331359U
申请号:CN202023171239.5U
申请日:2020-12-2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许娟萍
申请人:Vcs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hangzhou Co ltd;
IPC主号:F16H1-2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
[n0002] 快速轨道交通rail rapid transit(RRT):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行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
[n0003] 在快速轨道交通过程中,内部的齿轮部件在长期旋转的过程中,会出现齿轮连接部位脱齿的现象,同时脱齿会造成内部齿轮磨损速度增加,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快速轨道交通过程中,内部的齿轮部件在长期旋转的过程中,会出现齿轮连接部位脱齿的现象,同时脱齿会造成内部齿轮磨损速度增加,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包括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一内齿轮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外齿轮,所述第一外齿轮的外端位于第一内齿轮外端的内侧,所述第一外齿轮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穿过第一外齿轮与第一内齿轮并延伸至第一外齿轮的左端,所述安装孔一与第一内齿轮与第一外齿轮的连通,所述安装孔一内端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卡口,所述安装孔一内端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排油槽,所述排油槽在安装孔一内端的后端对称分布。
[n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齿轮的下端后端安装有第二内齿轮,所述第二内齿轮与第一内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内齿轮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外齿轮,所述第二外齿轮与第一外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外齿轮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二穿过第二外齿轮与第二内齿轮并延伸至第二外齿轮的左端。
[n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齿轮的右端位于第一外齿轮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内部的下端位于第一内齿轮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进油槽,所述进油槽在导油槽内部的下端位于第一内齿轮的内部均匀分布,所述进油槽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孔一的内端。
[n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齿轮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在第二外齿轮的右端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外齿轮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的内端固定设置有内孔,所述内孔在储油槽的内端均匀分布,所述内孔与进油孔固定连通。
[n0009] 优选的,所述储油槽内部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内排油孔,所述内排油孔在储油槽内部的下端均匀分布。
[n0010]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齿轮的内端固定设置有外排油孔,所述外排油孔与内排油孔固定连通。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2] 1、该装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利用交错式传动可避免齿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脱齿的现象,导致齿轮受损影响使用寿命,同时交错式传动可利用多组齿轮交错连接,可使得旋转传动时传动效率更高,有效的提高了传动效率,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
[n0013] 2、该装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在旋转时油液会随着安装孔一内部的排油槽排出,使得油液在第一内齿轮的内部进行循环,在油液循环的过程中对第一内齿轮进行散热,有效的提高了第一内齿轮旋转时的散热效果;
[n0014] 3、该装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通过内孔排至储油槽内部,通过油液的流动将第二外齿轮旋转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避免旋转时温度过高对第二外齿轮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外齿轮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内齿轮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中:1、第一内齿轮;2、第一外齿轮;3、安装孔一;4、固定卡口;5、排油槽;6、第二内齿轮;7、第二外齿轮;8、安装孔二;9、导油槽;10、进油槽;11、进油孔;12、储油槽;13、内孔;14、内排油孔;15、外排油孔。
[n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包括第一内齿轮1,第一内齿轮1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外齿轮2,第一外齿轮2的外端位于第一内齿轮1外端的内侧,第一外齿轮2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孔一3,安装孔一3穿过第一外齿轮2与第一内齿轮1并延伸至第一外齿轮2的左端,安装孔一3与第一内齿轮1与第一外齿轮2的连通,安装孔一3内端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卡口4,安装孔一3内端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排油槽5,排油槽5在安装孔一3内端的后端对称分布。
[n0022] 进一步的,第一内齿轮1的下端后端安装有第二内齿轮6,第二内齿轮6与第一内齿轮1啮合连接,第二内齿轮6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外齿轮7,第二外齿轮7与第一外齿轮2啮合连接,第二外齿轮7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孔二8,安装孔二8穿过第二外齿轮7与第二内齿轮6并延伸至第二外齿轮7的左端,将第一内齿轮1与第二内齿轮6进行对接,使得第二外齿轮7将第一内齿轮1进行包裹,同时第一外齿轮2与第二外齿轮7进行对接,在进行转动时,第一内齿轮1与第一外齿轮2同时转动带动第二外齿轮7与第二内齿轮6进行转动,利用交错设计将齿轮进行包裹运转,可避免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脱齿的现象,使得旋转更加的稳定,且多齿轮连接旋转,可有效的提高齿轮的旋转效率,进行一步的提高了传动性能。
[n0023] 进一步的,第一内齿轮1的右端位于第一外齿轮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导油槽9,导油槽9内部的下端位于第一内齿轮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进油槽10,进油槽10在导油槽9内部的下端位于第一内齿轮1的内部均匀分布,进油槽10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孔一3的内端,当第一内齿轮1进行旋转时,第一内齿轮1的右端导油槽9会将齿轮箱内部的油液向内输送,当油液进入到导油槽9内部后,进油槽10会将油液向安装孔一3内部导向,在旋转时油液会随着安装孔一3内部的排油槽5排出,使得油液可在第一内齿轮1的内部进行循环,在油液循环的过程中对第一内齿轮1进行散热,有效的提高了第一内齿轮1旋转时的散热效果。
[n0024] 进一步的,第二外齿轮7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进油孔11,进油孔11在第二外齿轮7的右端均匀分布,第二外齿轮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储油槽12,储油槽12的内端固定设置有内孔13,内孔13在储油槽12的内端均匀分布,内孔13与进油孔11固定连通,当第二外齿轮7旋转时,右端的进油孔11会将油液向第二外齿轮7的内部导流,通过内孔13排至储油槽12内部,通过油液的流动将第二外齿轮7旋转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避免旋转时温度过高对第二外齿轮7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n0025] 进一步的,储油槽12内部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内排油孔14,内排油孔14在储油槽12内部的下端均匀分布,储油槽12内部的油液会在旋转时,通过内排油孔14向外部排出,使得内部油液快速循环,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n0026] 进一步的,第二外齿轮7的内端固定设置有外排油孔15,外排油孔15与内排油孔14固定连通,油液通过内排油孔14排出时,外排油孔15会将油液甩向第二内齿轮6,利用甩动力第二内齿轮6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发,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n0027] 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内齿轮1与第二内齿轮6进行对接,使得第二外齿轮7将第一内齿轮1进行包裹,同时第一外齿轮2与第二外齿轮7进行对接,在进行转动时,第一内齿轮1与第一外齿轮2同时转动带动第二外齿轮7与第二内齿轮6进行转动,利用交错设计将齿轮进行包裹运转,当第一内齿轮1进行旋转时,第一内齿轮1的右端导油槽9会将齿轮箱内部的油液向内输送,当油液进入到导油槽9内部后,进油槽10会将油液向安装孔一3内部导向,在旋转时油液会随着安装孔一3内部的排油槽5排出,使得油液可在第一内齿轮1的内部进行循环,在油液循环的过程中对第一内齿轮1进行散热,当第二外齿轮7旋转时,右端的进油孔11会将油液向第二外齿轮7的内部导流,通过内孔13排至储油槽12内部,通过油液的流动将第二外齿轮7旋转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同时储油槽12内部的油液会在旋转时,通过内排油孔14向外部排出,使得内部油液快速循环,油液通过内排油孔14排出时,外排油孔15会将油液甩向第二内齿轮6,利用甩动力第二内齿轮6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发。
[n0028]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包括第一内齿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轮(1)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外齿轮(2),所述第一外齿轮(2)的外端位于第一内齿轮(1)外端的内侧,所述第一外齿轮(2)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孔一(3),所述安装孔一(3)穿过第一外齿轮(2)与第一内齿轮(1)并延伸至第一外齿轮(2)的左端,所述安装孔一(3)与第一内齿轮(1)与第一外齿轮(2)的连通,所述安装孔一(3)内端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卡口(4),所述安装孔一(3)内端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排油槽(5),所述排油槽(5)在安装孔一(3)内端的后端对称分布。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轮(1)的下端后端安装有第二内齿轮(6),所述第二内齿轮(6)与第一内齿轮(1)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内齿轮(6)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外齿轮(7),所述第二外齿轮(7)与第一外齿轮(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外齿轮(7)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孔二(8),所述安装孔二(8)穿过第二外齿轮(7)与第二内齿轮(6)并延伸至第二外齿轮(7)的左端。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轮(1)的右端位于第一外齿轮(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导油槽(9),所述导油槽(9)内部的下端位于第一内齿轮(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进油槽(10),所述进油槽(10)在导油槽(9)内部的下端位于第一内齿轮(1)的内部均匀分布,所述进油槽(10)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孔一(3)的内端。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齿轮(7)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进油孔(11),所述进油孔(11)在第二外齿轮(7)的右端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外齿轮(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储油槽(12),所述储油槽(12)的内端固定设置有内孔(13),所述内孔(13)在储油槽(12)的内端均匀分布,所述内孔(13)与进油孔(11)固定连通。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12)内部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内排油孔(14),所述内排油孔(14)在储油槽(12)内部的下端均匀分布。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齿轮(7)的内端固定设置有外排油孔(15),所述外排油孔(15)与内排油孔(14)固定连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3825404B|2016-07-06|电机与变速器集成冷却系统
CN214331359U|2021-10-01|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
CN206432845U|2017-08-22|一种强力散热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CN209277986U|2019-08-20|一种大功率柴油机散热器
CN204068482U|2014-12-31|一种新型浸油式油冷电机
CN205001057U|2016-01-27|一种导流散热器
CN209856312U|2019-12-27|大扭矩低转速节能电机
CN208184880U|2018-12-04|一种水力发电用水轮机过热保护装置
CN210724428U|2020-06-09|一种易散热的减速电机
CN213393473U|2021-06-08|一种高效散热减速机
CN205277795U|2016-06-01|带水冷系统的齿轮泵
CN213628818U|2021-07-06|一种减速机外壳
CN210770047U|2020-06-16|一种适用于化工设备的减速箱
CN110556974B|2021-01-26|一种具有外部高效循环冷却结构的大型直流电机
CN213236024U|2021-05-18|一种改进结构的传动齿轮箱
CN108471184A|2018-08-31|一种具有降低轴承磨损功能的防尘型电机
CN211744216U|2020-10-23|一种水冷电机壳
CN113036285A|2021-06-25|一种新能源电动车水冷一体式主控箱结构
CN210536401U|2020-05-15|一种具有轴向冷却流道的电机壳体
CN211930405U|2020-11-13|混合动力变速驱动电机前箱体
CN212106888U|2020-12-08|一种减速机用风扇自冷结构
CN212033904U|2020-11-27|一种用于同井注采系统中的潜油电机
CN213811222U|2021-07-27|一种防冻的空气能热泵用保护装置
CN211008809U|2020-07-14|一种发动机用高散热油底壳结构
CN212928323U|2021-04-09|一种离心泵用快速冷却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171239.5U|CN214331359U|2020-12-25|2020-12-25|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CN202023171239.5U| CN214331359U|2020-12-25|2020-12-25|高速轨道交通用防脱齿的齿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