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包括主齿轮箱,所述主齿轮箱右端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注油孔,所述主齿轮箱左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副齿轮箱,所述副齿轮箱与主齿轮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副齿轮箱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旋转轴一,所述旋转轴一外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旋转轴一前后两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盘一,所述限位圆盘一位于主齿轮箱前后两端的外侧,所述限位圆盘一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槽。该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便于传动齿轮和连接齿轮出现疲劳或者是运行强度降低情况下可以方便进行维护,齿轮能够更好的进行连接,齿轮在使用过程中运行更平稳,使用效果更好,进而提高了轨道交通用齿轮的使用寿命。
公开号:CN214331356U
申请号:CN202023171845.7U
申请日:2020-12-2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许娟萍
申请人:Vcs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hangzhou Co ltd;
IPC主号:F16H1-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技术领域,具体为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
[n0002] 齿轮是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螺旋齿轮是齿轮结构的一种,螺旋齿轮传动是由两个斜齿轮相啮合组成的,它的特点是振动小,噪音低,节能高,并且还节省空间因此使用范围也比较广。
[n0003] 现有的轨道交通用齿轮长时间会出现疲劳与强度降低的情况,齿轮与齿轮直接的摩擦力降低使得强度降低,降低了齿轮的运行效果,齿轮与齿轮之间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时会出现疲劳,从而使齿轮使用寿命降低。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轨道交通用齿轮长时间会出现疲劳与强度降低的情况,齿轮与齿轮直接的摩擦力降低使得强度降低,降低了齿轮的运行效果,齿轮与齿轮之间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时会出现疲劳,从而使齿轮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包括主齿轮箱,所述主齿轮箱右端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注油孔,所述主齿轮箱左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副齿轮箱,所述副齿轮箱与主齿轮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副齿轮箱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旋转轴一,所述旋转轴一外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旋转轴一前后两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盘一,所述限位圆盘一位于主齿轮箱前后两端的外侧,所述限位圆盘一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槽。
[n0006] 优选的,所述副齿轮箱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旋转轴二,所述旋转轴二延伸至副齿轮箱的前后两端,所述旋转轴二外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的直径小于传动齿轮的直径,所述连接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n0007]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二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盘二,所述限位圆盘二位于副齿轮箱的前后两端,所述旋转轴二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外连接轴,所述外连接轴延伸至限位圆盘二的外侧,所述限位圆盘一和限位圆盘二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抗疲劳圆环,所述抗疲劳圆环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橡胶圈,所述限位橡胶圈位于外连接轴的外侧。
[n0008]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一与旋转轴二外侧的左右两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强度环,所述强度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加固槽,所述旋转轴二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内连接轴,所述内连接轴位于连接槽的内侧。
[n0009]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一与旋转轴二的外侧与强度环内部的左右两端之间活动安装有加固套环,所述加固套环的内侧与旋转轴一与旋转轴二的外侧之间活动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等距分布于加固套环的内侧与旋转轴一与旋转轴二的外侧之间。
[n0010] 优选的,所述加固套环外侧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外侧的左右两端之间活动安装有加强套环,所述加强杆位于加强套环的内侧,所述加强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紧固弹簧。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2] 1、该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将传动齿轮和连接齿轮分别安装于主齿轮箱和副齿轮箱的内部,使得传动齿轮和连接齿轮出现疲劳或者是运行强度降低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进行维护,且传动齿轮和连接齿轮安装于不同的齿轮箱内可以快速的进行散热,进而提高了该轨道交通用齿轮的便捷性和散热效果;
[n0013] 2、该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齿轮能够更好的进行连接,连接齿轮与传动齿轮传动效果更好,且齿轮在使用过程中运行更平稳,使用效果更好,进而提高了轨道交通用齿轮的使用寿命;
[n0014] 3、该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齿轮出现疲劳和强度降低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进行维护,并且出现错位的状况时,不会对旋转轴一和旋转轴二造成损坏的现象,还可以进行短暂运行旋转,进而提高了轨道交通用齿轮的维护效果与防护效果。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强度环正视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轮连接正视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轮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强度环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中:1、主齿轮箱;2、注油孔;3、副齿轮箱;4、旋转轴一;5、传动齿轮;6、限位圆盘一;7、连接槽;8、旋转轴二;9、连接齿轮;10、限位圆盘二;11、外连接轴;12、抗疲劳圆环;13、限位橡胶圈;14、强度环;15、加固槽;16、内连接轴;17、加固套环;18、滚珠;19、加强杆;20、加强套环;21、紧固弹簧。
[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2]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包括主齿轮箱1,主齿轮箱1右端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注油孔2,主齿轮箱1左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副齿轮箱3,副齿轮箱3与主齿轮箱1为一体式结构,副齿轮箱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旋转轴一4,旋转轴一4外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5,旋转轴一4前后两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盘一6,限位圆盘一6位于主齿轮箱1前后两端的外侧,限位圆盘一6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槽7。
[n0023] 进一步的,副齿轮箱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旋转轴二8,旋转轴二8延伸至副齿轮箱3的前后两端,旋转轴二8外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齿轮9,连接齿轮9的直径小于传动齿轮5的直径,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啮合连接,将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分别安装与副齿轮箱3和主齿轮箱1的内部,将传动齿轮5与驱动结构连接,通过主齿轮箱1的内侧旋转带动副齿轮箱3内部连接齿轮9进行旋转,然后使得旋转轴二8进行旋转,使得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出现疲劳或是强度低时可以方便进行维护,同时提高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进行散热,进而提高了该轨道交通用齿轮的便捷性。
[n0024] 进一步的,旋转轴二8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盘二10,限位圆盘二10位于副齿轮箱3的前后两端,旋转轴二8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外连接轴11,外连接轴11延伸至限位圆盘二10的外侧,限位圆盘一6和限位圆盘二1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抗疲劳圆环12,抗疲劳圆环12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橡胶圈13,限位橡胶圈13位于外连接轴11的外侧,通过安装抗疲劳圆环12结构,使用时与外界齿轮结构配合连接在限位圆盘一6和限位圆盘二10外侧一起使用,使其更加的稳定,进而提高了轨道交通用齿轮的稳定性。
[n0025] 进一步的,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外侧的左右两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强度环14,强度环14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加固槽15,旋转轴二8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内连接轴16,内连接轴16位于连接槽7的内侧,通过在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外侧的左右两端之间安装强度环14,可以使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在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的带动旋转下不会出现偏位的状况,避免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之间啮合连接的摩擦力降低,减少轨道交通用齿轮的使用强度,提高了轨道交通用齿轮的限位效果同时提高了轨道交通用齿轮的使用强度。
[n0026] 进一步的,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的外侧与强度环14内部的左右两端之间活动安装有加固套环17,加固套环17的内侧与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的外侧之间活动安装有滚珠18,滚珠18等距分布于加固套环17的内侧与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的外侧之间,通过安装加固套环17与滚珠18,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在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的带动旋转下出现偏移的现象时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还会通过滚珠18在加固套环17之间进行旋转,避免在轨道交通用齿轮运行的过程中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出现偏移导致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损坏折断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该轨道交通用齿轮的防护效果。
[n0027] 进一步的,加固套环17外侧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加强杆19,加强杆19外侧的左右两端之间活动安装有加强套环20,加强杆19位于加强套环20的内侧,加强杆19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紧固弹簧21,通过安装加强杆19、加强套环20和紧固弹簧21,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出现偏移后可以通过外部工具转动加强套环20,使得对称分布的加强杆19向加强套环20的内侧进行延伸,将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进行复位,同时紧固弹簧21可以使加强杆19与加固套环17之间的强度,便于工作人员维护。
[n0028]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主齿轮箱1、副齿轮箱3、传动齿轮5和连接齿轮9与外界齿轮结构配合连接在限位圆盘一6和限位圆盘二10外侧一起使用,并且抗疲劳圆环12和限位橡胶圈13位于外界齿轮结构和限位圆盘一6和限位圆盘二10之间,使其更加的稳定,然后将传动齿轮5与外接驱动结构固定连接,通过主齿轮箱1的内侧旋转带动副齿轮箱3内部连接齿轮9进行旋转,然后使得旋转轴二8进行旋转带动外接齿轮进行旋转,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出现疲劳或是强度低时可以分别在副齿轮箱3和主齿轮箱1的内侧进行维护,并且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外侧的左右两端之间安装强度环14,可以使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在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的带动旋转下不会出现偏位的状况,避免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之间啮合连接的摩擦力降低,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在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的带动旋转下出现意外时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还会通过滚珠18在加固套环17之间进行短暂的旋转,最后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出现偏移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工具转动加强套环20,使得对称分布的加强杆19向加强套环20的内侧进行延伸,将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进行复位,同时紧固弹簧21可以使加强杆19与加固套环17之间的强度。
[n0029]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包括主齿轮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箱(1)右端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注油孔(2),所述主齿轮箱(1)左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副齿轮箱(3),所述副齿轮箱(3)与主齿轮箱(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副齿轮箱(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旋转轴一(4),所述旋转轴一(4)外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5),所述旋转轴一(4)前后两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盘一(6),所述限位圆盘一(6)位于主齿轮箱(1)前后两端的外侧,所述限位圆盘一(6)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槽(7)。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齿轮箱(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旋转轴二(8),所述旋转轴二(8)延伸至副齿轮箱(3)的前后两端,所述旋转轴二(8)外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齿轮(9),所述连接齿轮(9)的直径小于传动齿轮(5)的直径,所述连接齿轮(9)与传动齿轮(5)啮合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二(8)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盘二(10),所述限位圆盘二(10)位于副齿轮箱(3)的前后两端,所述旋转轴二(8)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外连接轴(11),所述外连接轴(11)延伸至限位圆盘二(10)的外侧,所述限位圆盘一(6)和限位圆盘二(1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抗疲劳圆环(12),所述抗疲劳圆环(12)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橡胶圈(13),所述限位橡胶圈(13)位于外连接轴(11)的外侧。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外侧的左右两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强度环(14),所述强度环(14)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加固槽(15),所述旋转轴二(8)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内连接轴(16),所述内连接轴(16)位于连接槽(7)的内侧。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的外侧与强度环(14)内部的左右两端之间活动安装有加固套环(17),所述加固套环(17)的内侧与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的外侧之间活动安装有滚珠(18),所述滚珠(18)等距分布于加固套环(17)的内侧与旋转轴一(4)与旋转轴二(8)的外侧之间。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套环(17)外侧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加强杆(19),所述加强杆(19)外侧的左右两端之间活动安装有加强套环(20),所述加强杆(19)位于加强套环(20)的内侧,所述加强杆(19)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紧固弹簧(21)。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671978U|2010-12-15|一种滑动联轴器
CN214331356U|2021-10-01|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
CN206327106U|2017-07-14|Agv舵轮驱动减震机构和agv舵轮驱动装置
CN208316512U|2019-01-01|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机
CN206221607U|2017-06-06|一种减振主动轮
CN202245758U|2012-05-30|铁路起重机自行走传动装置及铁路起重机
CN205823942U|2016-12-21|一种汽车传动轴用轴套
CN210419043U|2020-04-28|一种欧式起重机用联轴器
CN212046729U|2020-12-01|一种叉车驱动桥浮动半轴
CN212839254U|2021-03-30|一种改进结构的齿轮
CN103863102A|2014-06-18|轮边减速机、驱动桥及车辆
CN202225690U|2012-05-23|高速轨道车辆轮对行走装置
CN211000930U|2020-07-14|全液压压路机及其传动系统
CN211082816U|2020-07-24|一种汽车连杆的连接结构
CN210029692U|2020-02-07|一种电动扶梯驱动总成的驱动轴
CN210117182U|2020-02-28|一种用于车装石油修井机的变频电机直驱绞车
CN210888926U|2020-06-30|一种掘进机第一运输机的驱动装置
CN214404640U|2021-10-15|一种具有机械过载保护功能的轮边减速器
CN210661299U|2020-06-02|装载机变速箱转向泵取力口花键润滑结构
CN201419956Y|2010-03-10|双向防坠安全器
CN211844672U|2020-11-03|一种履带式链轨节高耐磨销套
CN212177796U|2020-12-18|一种耐用行星齿轮
CN201129378Y|2008-10-08|扭簧式汽车减阻节能器
CN209616882U|2019-11-12|一种新型纯电动汽车驱动轴总成
CN213176753U|2021-05-11|一种悬挂式减速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171845.7U|CN214331356U|2020-12-25|2020-12-25|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CN202023171845.7U| CN214331356U|2020-12-25|2020-12-25|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疲劳齿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