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流变阻尼器技术领域,公开了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本体,所述阻尼器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内部设置有磁流变液,所述活塞杆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板,所述工作缸右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套筒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活塞杆外壁设置有螺纹齿。本实用新型中,将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分别与待减振装置的两个部分联接,前支撑板受力沿着工作杆向右移动时,推动活塞杆沿着套筒向右移动,当活塞杆沿着套筒向右移动时,由于活塞杆外壁设置有螺纹齿,使套筒发生旋转,磁流变阻尼器的磁路部分将产生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缸内的磁流变液的粘度增大,从而增大其刚度,达到减振的目的。
公开号:CN214331327U
申请号:CN202120645423.4U
申请日:2021-03-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琦
申请人:Jiangxi Sinotech New Materials Co ltd;
IPC主号:F16F15-03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流变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为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
[n0002]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液压粘滞阻尼器, 在美国被结构工程界接受以前,经历了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特别是地震考验的漫长过程;
[n0003] 现有技术中的磁流变阻尼器一般通过活塞杆和工作缸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产生阻尼,但是当活塞杆和工作缸产生的运动距离较短时,无法产生所需的阻尼。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磁流变阻尼器一般通过活塞杆和工作缸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产生阻尼,但是当活塞杆和工作缸产生的运动距离较短时,无法产生所需的阻尼的问题,提供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
[n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本体,所述阻尼器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内部设置有磁流变液,所述工作缸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壁固定连接有激励线圈,所述工作缸内部固定连接有前密封环和后密封环,所述套筒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板,所述活塞杆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板,所述工作缸右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套筒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活塞杆外壁设置有螺纹齿。
[n0006]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圈与后支撑板外壁相接触。
[n0007]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环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环内部均开设有与套筒相适配的槽口。
[n0008]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均位于工作缸外部。
[n0009]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为磁导率低、矫顽力高的不锈钢。
[n0010]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励线圈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n0011]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2] 本实用新型中,将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分别与待减振装置的两个部分联接,前支撑板受力沿着工作杆向右移动时,推动活塞杆沿着套筒向右移动,当活塞杆沿着套筒向右移动时,由于活塞杆外壁设置有螺纹齿,使套筒发生旋转,套筒带动激励线圈旋转,提高激励线圈和磁流变液的剪切面积,当激励线圈通以电流时,磁流变阻尼器的磁路部分将产生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缸内的磁流变液的粘度增大,从而增大其刚度,达到减振的目的,通过改变套筒上激励线圈的工作电流,来改变磁场回路的磁场强度,从而达到改变减振器阻尼力大小的目的。
[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示意简图;
[n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中工作缸的剖面图;
[n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中套筒的剖面图;
[n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中套筒和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中标记:1-阻尼器本体、2-工作缸、3-磁流变液、4-固定环、5-套筒、6-激励线圈、7-前密封环、8-后密封环、9-活塞杆、10-前支撑板、11-后支撑板、12-橡胶圈、13-连接槽、14-螺纹齿。
[n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9] 参照图1-4,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本体1,阻尼器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缸2,工作缸2内部设置有磁流变液3,工作缸2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两个固定环4之间活动连接有套筒5,固定环4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环4内部均开设有与套筒5相适配的槽口,套筒5外壁固定连接有激励线圈6,激励线圈6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工作缸2内部固定连接有前密封环7和后密封环8,套筒5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9,活塞杆9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板10,活塞杆9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板11,前支撑板10和后支撑板11均位于工作缸2外部,前支撑板10和后支撑板11为磁导率低、矫顽力高的不锈钢,工作缸2右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2,橡胶圈12与后支撑板11外壁相接触,套筒5内部开设有连接槽13,活塞杆9外壁设置有螺纹齿14,将前支撑板10和后支撑板11分别与待减振装置的两个部分联接,前支撑板10受力沿着工作杆向右移动时,推动活塞杆9沿着套筒5向右移动,当活塞杆9沿着套筒5向右移动时,由于活塞杆9外壁设置有螺纹齿14,使套筒5发生旋转,套筒5带动激励线圈6旋转,提高激励线圈6和磁流变液3的剪切面积,当激励线圈6通以电流时,磁流变阻尼器的磁路部分将产生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缸2内的磁流变液3的粘度增大,从而增大其刚度,达到减振的目的,通过改变套筒5上激励线圈6的工作电流,来改变磁场回路的磁场强度,从而达到改变减振器阻尼力大小的目的。
[n0020] 工作原理:将前支撑板10和后支撑板11分别与待减振装置的两个部分联接,前支撑板10受力沿着工作杆向右移动时,推动活塞杆9沿着套筒5向右移动,当活塞杆9沿着套筒5向右移动时,由于活塞杆9外壁设置有螺纹齿14,使套筒5发生旋转,套筒5带动激励线圈6旋转,提高激励线圈6和磁流变液3的剪切面积,当激励线圈6通以电流时,磁流变阻尼器的磁路部分将产生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缸2内的磁流变液3的粘度增大,从而增大其刚度,达到减振的目的,通过改变套筒5上激励线圈6的工作电流,来改变磁场回路的磁场强度,从而达到改变减振器阻尼力大小的目的。
[n002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n002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缸(2),所述工作缸(2)内部设置有磁流变液(3),所述工作缸(2)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两个所述固定环(4)之间活动连接有套筒(5),所述套筒(5)外壁固定连接有激励线圈(6),所述工作缸(2)内部固定连接有前密封环(7)和后密封环(8),所述套筒(5)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板(10),所述活塞杆(9)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板(11),所述工作缸(2)右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2),所述套筒(5)内部开设有连接槽(13),所述活塞杆(9)外壁设置有螺纹齿(14)。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2)与后支撑板(11)外壁相接触。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环(4)内部均开设有与套筒(5)相适配的槽口。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板(10)和后支撑板(11)均位于工作缸(2)外部。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板(10)和后支撑板(11)为磁导率低、矫顽力高的不锈钢。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线圈(6)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Sun et al.2015|Development of a novel variable stiffness and damping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CN102777525B|2014-04-23|一种用于抑制轴向振动的电涡流耗能阻尼器
CN207333558U|2018-05-08|磁流变阻尼器和电涡流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混合式阻尼器
CN106678256B|2018-08-03|一种电动汽车磁电式自供电悬架减震器
CN214331327U|2021-10-01|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
CN202732815U|2013-02-13|一种用于抑制轴向振动的电涡流耗能阻尼器
CN103775549B|2015-10-28|偏心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装置
CN103089898B|2016-03-09|一种具有变截面梯形螺纹槽的粘滞阻尼器
CN110159689B|2021-04-27|一种磁场可控的颗粒阻尼器
CN108506405B|2020-10-27|一种双缸体双出杆流动式磁流变阻尼器
Abu-Ein et al.2010|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using MR fluids in automobiles suspension systems
CN105626754A|2016-06-01|一种基于蛇形磁路的多片旋转式磁流变液阻尼器
CN104141730B|2016-08-24|一种磁固式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109236932B|2020-09-08|一种流体激发固态颗粒运动的对称阻尼器
CN111005467A|2020-04-14|一种自供能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及电磁阻尼器
CN207080542U|2018-03-09|一种双层永磁体型轴向电涡流制退复进装置
CN103469924A|2013-12-25|电磁耗能阻尼器
CN207728792U|2018-08-14|一种具有多级耗能机制的阻尼空心杆
CN203654508U|2014-06-18|半环形背对式弯矩阻尼器
CN213061666U|2021-04-27|带有复进装置的永磁体电磁阻尼器
CN203487661U|2014-03-19|电磁耗能阻尼器
CN108442555A|2018-08-24|一种半主动自复位质量转轮复合磁流变液阻尼器
CN202628907U|2012-12-26|一种单出杆磁流变弹性体矩形减振器
CN202326894U|2012-07-11|挤压流动式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
CN214117074U|2021-09-03|一种旋转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45423.4U|CN214331327U|2021-03-30|2021-03-30|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CN202120645423.4U| CN214331327U|2021-03-30|2021-03-30|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