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申请属于飞机隔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磁性隔振装置,包括壳体(1)、滑柱(2)及滑动件(3),壳体形成有容纳空间,并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5),两个第一磁铁之间设置有轨道(11),壳体连接有第一接触件(7);滑柱垂直于轨道(11)设置在壳体内,其上滑动设置有滑动件(3),滑动件(3)连接有第二接触件(8),滑动件(3)在滑柱(2)的两侧分别通过一连杆(4)连接有第二磁铁(6),第二磁铁(6)滑动设置在轨道(11)上,相邻的第二磁铁(6)与第一磁铁(2)在相互朝向的一侧极性相同。本申请通过磁性材料实现两个接触件的振动隔离,隔振效果更好,通过横向设置隔振装置,节省了轴向空间。
公开号:CN214331302U
申请号:CN202023244039.8U
申请日:2020-12-2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曹燚
申请人:AVIC FIRST AIRCRAFT INSTITUTE;
IPC主号:F16F6-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属于飞机隔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性隔振装置。
[n0002] 飞机或直升机其特有的复杂气动环境和传动系统决定其振动问题的复杂性,振动问题一直是机身设计使用中的重要问题。飞机振动特点是典型的周期振动KnΩ与随机振动的叠加,振源主要是旋翼、尾桨和传动系统。例如旋翼的振动载荷在桨毂上合成六个分量的力和力矩,通过主减与机体的安装结构传递到机体上,是引起全机整体振动的最主要振源。
[n0003] 直升机主减隔振主要是针对直升机主要激励源主旋翼,通过减小传递的机身的动载荷水平,改善直升机全机的振动水平,达到提升直升机驾乘舒适性以及机载设备振动环境的目的。主减隔振装置在主旋翼激励下产生与旋翼经主减传递至机身相反的动载荷,从而抵消旋翼的激励动载荷降低直升机全机振动。
[n0004] 现有减振隔振装置主要采用单一的轴向减振,即通过在两个被隔离件之间增加隔振板或者弹性材料达到减振目的,然而受限与安装空间以及隔振材料的磨损,隔振寿命较低。
[n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磁性隔振装置,主要包括:。
[n0006] 壳体,所述壳体固定于飞机机身上,并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两个第一磁铁之间设置有轨道,壳体外端底部连接有第一接触件;
[n0007] 滑柱,设置在壳体内,滑柱垂直于所述轨道设置;
[n0008] 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滑柱上,滑动件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后连接有第二接触件,滑动件的另一端在滑柱的两侧分别通过一连杆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滑动件与连杆,以及连杆与第二磁铁之间相互铰接,所述第二磁铁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上,相邻的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在相互朝向的一侧极性相同。
[n0009]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隔磁材料。
[n0010]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接触件通过螺栓连接。
[n0011]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接触件通过螺栓连接。
[n0012]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件套接在滑柱的端部,且所述滑动件的底部与所述滑柱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n0013]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磁铁包覆有外壳,所述连杆铰接在所述外壳上。
[n0014] 优选的是,两个第二磁铁之间设置有磁性屏蔽材料,所述磁性屏蔽材料附着在所述第二磁铁的外壳上。
[n0015] 本申请通过磁性材料实现两个接触件的振动隔离,隔振效果更好,通过横向设置隔振装置,节省了轴向空间。
[n0016] 图1是本申请磁性隔振装置结构示意图。
[n0017] 其中,1-壳体,11-轨道,2-滑柱,3-滑动件,4-连杆,5-第一磁铁,6-第二磁铁,7-第一接触件,8-第二接触件,9-弹簧。
[n0018]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n0019]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磁性隔振装置,特别适用于直升机旋翼系统,磁性隔振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
[n0020] 壳体1,所述壳体1固定于飞机机身上,并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5,两个第一磁铁之间设置有轨道11,壳体1外端底部连接有第一接触件7;
[n0021] 滑柱2,设置在壳体1内,滑柱2垂直于所述轨道11设置;
[n0022] 滑动件3,滑动设置在滑柱2上,滑动件3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1后连接有第二接触件8,滑动件3的另一端在滑柱2的两侧分别通过一连杆4连接有第二磁铁6,所述滑动件与连杆,以及连杆与第二磁铁之间相互铰接,所述第二磁铁6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11上,相邻的所述第二磁铁6与所述第一磁铁2在相互朝向的一侧极性相同。
[n0023] 如图1所示,当第二接触件8受力向第一接触件7方向运动时,带动滑动件3向下滑动,此时连杆4推动第二磁铁6向两侧靠近第一磁铁5的方向运动,由于同极相斥,并且斥力越来越大,从而提供了一个反向的阻力,实现了隔振效果。
[n0024]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外部设置有隔磁材料。
[n0025] 本实施例中,壳体1外侧可以设置有多层屏蔽结构,以与飞机其它电磁系统相互隔离,例如采用三层屏蔽结构,相邻屏蔽体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内层一般选用低磁导率材料,中间层用中磁导率材料,外层用高磁导率材料,中层例如可以选用Cu层,在Cu层上通以强的交流电流可对内屏蔽层消磁,同时Cu层还可以屏蔽静磁场的干扰。
[n0026] 本申请中,滑动件3滑动设置在滑柱2上,并且要突出壳体1,以便与第二接触件8连接,为此,壳体1上需要设置开孔,为了减少磁散射发生,所述开孔处一般采用圆弧倒角过渡,避免出现尖锐的拐角。
[n0027]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一接触件7通过螺栓连接。
[n0028]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3与所述第二接触件8通过螺栓连接。
[n0029]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3套接在滑柱2的端部,且所述滑动件3的底部与所述滑柱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簧9。
[n0030]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磁铁6包覆有外壳,所述连杆4铰接在所述外壳上。
[n0031]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二磁铁6之间设置有磁性屏蔽材料,所述磁性屏蔽材料附着在所述第二磁铁6的外壳上。
[n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磁性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固定于飞机机身上,并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5),两个第一磁铁之间设置有轨道(11),壳体(1)外端底部连接有第一接触件(7);
滑柱(2),设置在壳体(1)内,滑柱(2)垂直于所述轨道(11)设置;
滑动件(3),滑动设置在滑柱(2)上,滑动件(3)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1)后连接有第二接触件(8),滑动件(3)的另一端在滑柱(2)的两侧分别通过一连杆(4)连接有第二磁铁(6),所述滑动件与连杆,以及连杆与第二磁铁之间相互铰接,所述第二磁铁(6)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11)上,相邻的所述第二磁铁(6)与所述第一磁铁(5)在相互朝向的一侧极性相同。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部设置有隔磁材料。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一接触件(7)通过螺栓连接。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3)与所述第二接触件(8)通过螺栓连接。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3)套接在滑柱(2)的端部,且所述滑动件(3)的底部与所述滑柱(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簧(9)。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6)包覆有外壳,所述连杆(4)铰接在所述外壳上。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磁铁(6)之间设置有磁性屏蔽材料,所述磁性屏蔽材料附着在所述第二磁铁(6)的外壳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7478598B2|2009-01-20|Oscillation damping means for magnetically levitated systems
Musolino et al.2009|A new passive maglev system based on eddy current stabilization
CN214331302U|2021-10-01|一种磁性隔振装置
CN204784410U|2015-11-18|一种电磁式主被动复合隔振器
EP3495686A1|2019-06-12|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mpening dynamic loading
CN207829204U|2018-09-07|一种轨道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
CN207403948U|2018-05-25|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动力系统装配框架
US8618898B2|2013-12-31|System for transferring power and/or data through a non-ferrous skin of a vehicle
CN203593166U|2014-05-14|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动力装置
US10940956B2|2021-03-09|Suspension system for an aircraft auxiliary power unit
CN107676411A|2018-02-09|一种用于航空电机的电磁制动器
CN109027124B|2020-02-11|一种负刚度可调的扭转准零刚度隔振器及控制方法
CN105605120A|2016-05-25|一种永磁式电磁离合器
CN111301667A|2020-06-19|无人机用电磁刹车系统及无人机
CN105889401B|2018-09-11|动力吸振单元及可穿戴振动抑制装备
CN210889859U|2020-06-30|一种电磁制动器
CN213954150U|2021-08-13|一种具有减震、降噪、易拆装特性的保护连接装置
KR101431113B1|2014-08-19|조종사 좌석의 진동 저감용 진동 흡수기
CN201580555U|2010-09-15|特种飞机电磁防护结构
CN207106923U|2018-03-16|无人直升机降落辅助装置
CN112039310B|2021-07-20|一种模块化的涡流制动装置
CN214057152U|2021-08-27|一种半挂车电控悬架装置
KR101431112B1|2014-08-20|진동 저감용 진동 흡수기
CN210680975U|2020-06-05|一种爬壁机器人的磁性轮装置
CN110081081B|2020-08-28|一种应用于液压元件的液磁矢量支撑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44039.8U|CN214331302U|2020-12-29|2020-12-29|一种磁性隔振装置|CN202023244039.8U| CN214331302U|2020-12-29|2020-12-29|一种磁性隔振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