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包括安装在从动链轮中心孔内壁上的缓冲耐磨钢圈,所述缓冲耐磨钢圈背部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所述缓冲耐磨钢圈包括带有缺口的缓冲耐磨环和套装在缺口处且与缓冲耐磨环形成闭合环体的储油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缓冲耐磨环缺口处套装有耐磨防锈油的储油套,利用储油套不仅可以避免泥沙和水浸入,避免缓冲耐磨环锈死或者卡死,方便拆卸,而且使缓冲耐磨环与从动链轮之间形成油膜,在从动链轮和铝合金缓冲体工作时,起到润滑保护作用,避免从动链轮中心孔磨损,延长从动链轮的使用寿命。
公开号:CN214331221U
申请号:CN202022734638.1U
申请日:2020-11-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唐若瑜
申请人:唐若瑜;
IPC主号:F16C33-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以使用环形链、皮带或类似构件为特点的传动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和电瓶车上的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
[n0002] 链轮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元件,主要用于链轮与链条啮合形成的传动系统中,带动链条传动,进而带动相关部件的传动;摩托车、电瓶车和三轮车等均需要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以实现良好的传动效果。
[n0003] 现有的摩托车从动链轮常见是“大孔链轮”和“小孔链轮”,其中“大孔链轮”和“小孔链轮”其区别仅仅在于孔径尺寸不同,其中“大孔链轮”的中心孔孔径设置为64mm,“小孔链轮”的中心孔孔径设置为58mm,各个摩托车和电瓶车厂家对链轮的要求生产标准不同,导致摩托车从动链轮型号多杂,而且对装配精度要求不一,导致同一款的摩托车从动链轮产量多少不一,质量良莠不齐,产品合格率难以得到保证,成本居高不下,造成资源浪费,为了避免摩托车从动轮运转时对铝合金缓冲体的直接冲击和磨损,采用从动链轮中心孔加耐磨套的组合结构,本申请人2019年申请了一件申请号为2019206139891,发明名称为从动链轮的中国专利,其通过中心孔内增设钢圈的方式,钢圈采用内接C型卡圈或者安装盖组合耐磨钢套两种结构,这2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C型卡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缺口存在导致泥沙和水浸入中心孔安装槽内,容易使C型卡圈锈死或者卡死,导致C型卡圈拆卸困难,后者耐磨钢套结构的卡圈,成本高。
[n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该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通过在缓冲耐磨环缺口处套装有耐磨防锈油的储油套,利用储油套不仅可以避免泥沙和水浸入,避免缓冲耐磨环锈死或者卡死,方便拆卸,而且使缓冲耐磨环与从动链轮之间形成油膜,在从动链轮和铝合金缓冲体工作时,起到润滑保护作用,减少铝合金缓冲体磨损,提高铝合金缓冲体使用寿命。
[n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包括安装在从动链轮中心孔内壁上的缓冲耐磨钢圈,所述缓冲耐磨钢圈背部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所述缓冲耐磨钢圈包括带有缺口的缓冲耐磨环和套装在缺口处且与缓冲耐磨环形成闭合环体的储油套。
[n0006] 进一步,所述缓冲耐磨环背部设置有延伸至储油套内的储油槽。
[n0007] 进一步,所述缓冲耐磨环设置为由底部为平面、顶部为弧形的条形弹簧钢丝或者不锈钢钢丝制成的环形结构。
[n0008] 进一步,所述缓冲耐磨环内壁两端设置有延伸出缓冲耐磨环侧壁的延伸部。
[n0009] 进一步,所述储油套壁厚设置为0.2mm,其长度设置为6-8mm。
[n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n0011]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通过在缓冲耐磨环缺口处套装有耐磨防锈油的储油套,利用储油套不仅可以避免泥沙和水浸入,避免缓冲耐磨环锈死或者卡死,方便拆卸,而且使缓冲耐磨环与从动链轮之间形成油膜,在从动链轮和铝合金缓冲体工作时,起到润滑保护作用,避免从动链轮中心孔磨损,延长从动链轮的使用寿命。
[n0012] 图1为从动链轮的主视图;
[n0013] 图2为从动链轮的剖视图;
[n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的主视图;
[n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的剖视图;
[n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另一种实施结构的剖视图;
[n0017] 图6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中储油套的剖视图。
[n0018] 附图标记:1-从动链轮;2-中心孔;3-安装孔;4-凹槽;5-安装孔I;6-工艺槽;7-缓冲耐磨环;8-储油套;9-内壁;10-延伸部;11-储油槽。
[n001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n0020] 实施例一
[n0021]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包括安装在从动链轮1中心孔2内壁上的缓冲耐磨钢圈,所述缓冲耐磨钢圈背部设置有与凹槽4配合的凸起,所述缓冲耐磨钢圈7包括带有缺口的缓冲耐磨环7和套装在缺口处且与缓冲耐磨环7形成闭合环体的储油套8。
[n0022] 本实施例以现有从动链轮1为例,从动链轮1中心孔2孔径为64mm,四个安装孔3围绕中心孔2均匀等距分布,安装孔孔径8mm,安装孔圆心距中心孔圆心距离40mm,在此基础上,增加8个安装孔I5,组合1个链轮配3组共12个安装孔,链轮两侧侧壁上靠近齿部对称设置有工艺槽6,通过在中心孔2内加工凹槽4,在中心孔内套入缓冲耐磨钢圈,缓冲耐磨钢圈通过凸起配合限位在凹槽4内,在与直径为58mm的安装轴配合时,嵌入厚度为3mm的缓冲耐磨钢圈,将从动链轮1中1组安装孔与摩托车或者电瓶车缓冲体上螺栓位对准即可安装,通过在缓冲耐磨环7缺口处套装有耐磨防锈油的储油套8,利用储油套8不仅可以避免泥沙和水从缺口进入从动链轮1凹槽4内,避免泥沙和水在缓冲耐磨环7缺口处堆积导致缓冲耐磨环7锈蚀卡死在从动链轮上,方便拆卸缓冲耐磨钢圈,通过储油套8预储有防锈油,使缓冲耐磨环7与从动链轮1之间形成防锈油膜,避免缓冲耐磨环7锈蚀卡死在从动链轮1上,起到润滑保护作用,延长从动链轮1的使用寿命,避免从动链轮1凹槽磨损。
[n0023] 本实施例安装轴与从动链轮1之间装配后,从动链轮1凹槽磨损将会影响安装轴与从动链轮1之间装配精度,利用调试3组安装孔位置来提高铝合金缓冲体、安装轴与从动链轮1装配精度。
[n0024]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耐磨环7背部设置有延伸至储油套8内的储油槽11,该结构有利于储油套8内沿着储油槽11浸入缓冲耐磨环7与凹槽4连接处,避免缓冲耐磨环7锈蚀卡死在从动链轮1上,减少缓冲耐磨环7与从动链轮1之间的磨损。
[n0025]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耐磨环设置为由底部为平面、顶部为弧形的条形弹簧钢丝或者不锈钢钢丝制成的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缓冲耐磨环7有直径为3.5mm,底部为平面的条形弹簧钢丝或者不锈钢钢丝制成的,该结构有利于提高缓冲耐磨环与安装轴之间的受力面积,提高安装轴与从动链轮1装配精度,避免从动链轮1和铝合金缓冲体磨损。
[n0026]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耐磨环7内壁9两端设置有延伸出缓冲耐磨环7侧壁的延伸部10,该结构通过延伸部10不仅有利于提高缓冲耐磨环与安装轴之间的受力面积,而且有利于挡泥沙,避免泥沙和水从缺口进入从动链轮1凹槽4内。
[n0027]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油套8壁厚设置为0.2mm,其长度设置为6-8mm,本实施例该结构有利于储油套8套装在缓冲耐磨环上且便于与缓冲耐磨环一起安装在从动链轮1上,成本低,加工安装方便。
[n0028]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包括安装在从动链轮中心孔内壁上的缓冲耐磨钢圈,所述缓冲耐磨钢圈背部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耐磨钢圈包括带有缺口的缓冲耐磨环和套装在缺口处且与缓冲耐磨环形成闭合环体的储油套。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耐磨环背部设置有延伸至储油套内的储油槽。
[000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耐磨环设置为由底部为平面、顶部为弧形的条形弹簧钢丝或者不锈钢钢丝制成的环形结构。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耐磨环内壁两端设置有延伸出缓冲耐磨环侧壁的延伸部。
[000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套壁厚设置为0.2mm,其长度设置为6-8mm。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1221U|2021-10-01|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
CN201271696Y|2009-07-15|正装耐磨斜楔机构
CN201198814Y|2009-02-25|低噪音径向柱塞液压马达
CN206054673U|2017-03-29|一种高韧性、高耐磨铸锻齿轨
CN201944145U|2011-08-24|新型汽车离合器分泵
CN202883032U|2013-04-17|一种新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
CN202779409U|2013-03-13|一种铝车轮旋压模具滑块机构
CN205350032U|2016-06-29|一种基于锻造加工成型的高强度汽车发动机连杆
CN204077839U|2015-01-07|履带驱动轮
CN201836296U|2011-05-18|一种加强型双节距滚子链
CN213744797U|2021-07-20|一种高强度车桥齿轮
CN208497192U|2019-02-15|一种链锯导板
CN214887438U|2021-11-26|一种耐冲击破坏汽车起动机单向器
CN205674658U|2016-11-09|一种印刷机滚筒
CN105485253A|2016-04-13|带有保护装置的链条
CN207606700U|2018-07-13|一种新型抛丸机用橡塑履带
CN214742705U|2021-11-16|一种铝合金链轮曲轴
CN203146766U|2013-08-21|一种双辐板滑轮
CN201763794U|2011-03-16|一种连杆导向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中的连杆
CN209800500U|2019-12-17|一种钛合金防盗汽车轮毂螺栓
CN201739643U|2011-02-09|客车行李支架用直角梯形管
CN213620123U|2021-07-06|一种儿童自行车用前皮带传动齿轮
CN202272464U|2012-06-13|一种钢坯输送辊
CN102463842A|2012-05-23|后轮毂
CN208264480U|2018-12-21|一种电动车后平叉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734638.1U|CN214331221U|2020-11-23|2020-11-23|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CN202022734638.1U| CN214331221U|2020-11-23|2020-11-23|摩托车从动轮中心孔缓冲耐磨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