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避免了在对一些体型较大的锅具进行加热时容易出现支撑机构对锅具的支撑产生偏差,锅具放置稳定性难以掌控的问题,借此提高了对锅具的支撑稳定性;该装置通过第一防脱杆、第二防脱杆、活动槽、弹簧和连接套的相互配合,挂设缆绳时,避免了现有的固定防脱杆存在的对较粗的线缆挂设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问题,同时该装置通过连接孔、滚轴槽、滚轴和活动套的相互配合,从而避免了传统的直接连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连接处磨损较大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公开号:CN214331162U
申请号:CN202022519831.3U
申请日:2020-11-0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赵丽平
申请人:Suzhou Suyang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16B45-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簧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
[n0002] 弹簧钩是一种利用弹簧弹力进行复位锁紧的挂钩,具有优秀的防脱落性能,使用便捷程度较高,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类物品的安全吊装上。
[n0003] 现有的弹簧钩在使用过程中,多利用弹簧的弹力使防脱落挂杆在移动后复位至初始位置处,但该设计所使用的弹性挂杆多为一体式设计,在挂设一些直径较粗的绳缆时,容易会对绳缆的正常挂设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降低了弹簧钩对不同绳缆的适应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解决上述问题。
[n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避免了现有的固定防脱杆存在的对较粗的线缆挂设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问题。
[n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包括弹簧钩主体和第一防脱杆,所述弹簧钩主体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防脱杆,所述弹簧钩主体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脱杆,且第二防脱杆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上端套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槽的内部下端套设在第一防脱杆的外部,所述第二防脱杆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套,且连接套套设在弹簧钩主体一端外部。
[n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钩主体的下端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内壁均开设有多组滚轴槽,每组所述滚轴槽的内部皆套设有滚轴,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套设有活动套。
[n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槽的长度等于第一防脱杆的长度,且活动槽的内径等于第一防脱杆的直径。
[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脱杆通过弹簧与活动槽的内壁顶端弹性连接,且弹簧的长度小于活动槽内部长度。
[n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套的两侧皆设置有环形延伸部分,且环形延伸部分外表面成圆角设计。
[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轴槽开口大小等于滚轴的直径,所述连接孔内壁距离活动套外壁的间距等于滚轴的半径。
[n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轴槽共开设有8组,且每组滚轴槽间间距相同。
[n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n0013] 1、该装置通过第一防脱杆、第二防脱杆、活动槽、弹簧和连接套的相互配合,挂设缆绳时,先转动连接套使连接套解除与弹簧钩主体的螺纹连接关系,转动第二防脱杆使第二防脱杆带动第一防脱杆绕弹簧钩主体转动,当连接套在第二防脱杆和第一防脱杆的带动下与弹簧钩主体的内壁相互接触时,推动第二防脱杆使第二防脱杆延第一防脱杆滑动,弹簧在第二防脱杆的推动下形变蓄力,连接套与弹簧钩主体的相对位置改变,从而使第一防脱杆和第二防脱杆可进一步绕转轴转动,以便于较粗的缆绳的挂设,避免了现有的固定防脱杆存在的对较粗的线缆挂设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问题;
[n0014] 2、同时该装置通过连接孔、滚轴槽、滚轴和活动套的相互配合,使用时,将另一组线缆贯穿活动套并固定,当另一组线缆与弹簧钩主体间的相对位置处改变时,活动套在线缆的带动下在连接孔的内部转动,同时活动套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滚轴使滚轴在滚轴槽的内部滚动,在滚轴槽和滚轴的共同支撑下,活动套在连接孔的内部转动,从而避免了传统的直接连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连接处磨损较大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19] 其中:1、弹簧钩主体;2、第一防脱杆;3、第二防脱杆;4、活动槽;5、弹簧;6、连接套;7、连接孔;8、滚轴槽;9、滚轴;10、活动套。
[n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n0021] 实施例
[n0022]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包括弹簧钩主体1和第一防脱杆2,弹簧钩主体1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防脱杆2,弹簧钩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脱杆3,且第二防脱杆3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4,活动槽4内部上端套设有弹簧5,活动槽4的内部下端套设在第一防脱杆2的外部,第二防脱杆3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套6,且连接套6套设在弹簧钩主体1一端外部;
[n0023] 挂设缆绳时,先转动连接套6使连接套6解除与弹簧钩主体1的螺纹连接关系,转动第二防脱杆3使第二防脱杆3带动第一防脱杆2绕弹簧钩主体1转动,当连接套6在第二防脱杆3和第一防脱杆2的带动下与弹簧钩主体1的内壁相互接触时,推动第二防脱杆3使第二防脱杆3延第一防脱杆2滑动,弹簧5在第二防脱杆3的推动下形变蓄力,连接套6与弹簧钩主体1的相对位置改变,从而使第一防脱杆2和第二防脱杆3可进一步绕转轴转动,以便于较粗的缆绳的挂设,避免了现有的固定防脱杆存在的对较粗的线缆挂设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问题。
[n0024]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钩主体1的下端开设有连接孔7,且连接孔7的内壁均开设有多组滚轴槽8,每组滚轴槽8的内部皆套设有滚轴9,连接孔7的内部套设有活动套10;
[n0025] 使用时,将另一组线缆贯穿活动套10并固定,当另一组线缆与弹簧钩主体1间的相对位置处改变时,活动套10在线缆的带动下在连接孔7的内部转动,同时活动套1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滚轴9使滚轴9在滚轴槽8的内部滚动,在滚轴槽8和滚轴9的共同支撑下,活动套10在连接孔7的内部转动,从而避免了传统的直接连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连接处磨损较大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n0026] 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槽4的长度等于第一防脱杆2的长度,且活动槽4的内径等于第一防脱杆2的直径;
[n0027] 通过第一防脱杆2和活动槽4的相互配合,第一防脱杆2和活动槽4可起到对第二防脱杆3的位置的限定,从而使,活动槽4只能在第一防脱杆2限定的范围内滑动,保证第一防脱杆2和第二防脱杆3的连接状态稳定性。
[n0028]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防脱杆2通过弹簧5与活动槽4的内壁顶端弹性连接,且弹簧5的长度小于活动槽4内部长度;
[n0029] 通过该设计,弹簧5可起到对第一防脱杆2和第二防脱杆3相对位置的限定作用,从而使第二防脱杆3可始终稳定的套设在第一防脱杆2的外部,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
[n0030] 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套10的两侧皆设置有环形延伸部分,且环形延伸部分外表面成圆角设计;
[n0031] 通过环状延伸部分的设计,活动套10可稳定的套设在连接孔7的内部,同时贯穿活动套10的缆绳可在活动套10的阻隔下不与弹簧钩主体1直接接触,借此减少缆绳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提高连接处的接驳牢固性。
[n0032] 在其他实施例中,滚轴槽8开口大小等于滚轴9的直径,连接孔7内壁距离活动套10外壁的间距等于滚轴9的半径;
[n0033] 通过该设计,当活动套10套设在连接孔7的内部时,活动套10的外壁可分别与每组滚轴9紧密接触,从而使滚轴9可在连接孔7和活动套10的配合下稳定的套设在滚轴槽8的内部,借此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
[n0034] 在其他实施例中,滚轴槽8共开设有8组,且每组滚轴槽8间间距相同;
[n0035] 通过该设计,8组滚轴槽8可更加均匀的起到对活动套10的支撑作用,从而使活动套10在受到缆绳的拉力作用时,仍然可以较为轻松的转动,以便于活动套10和弹簧钩主体1间相对位置的改变。
[n003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n003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包括弹簧钩主体(1)和第一防脱杆(2),所述弹簧钩主体(1)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防脱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钩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脱杆(3),且第二防脱杆(3)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内部上端套设有弹簧(5),所述活动槽(4)的内部下端套设在第一防脱杆(2)的外部,所述第二防脱杆(3)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套(6),且连接套(6)套设在弹簧钩主体(1)一端外部。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钩主体(1)的下端开设有连接孔(7),且连接孔(7)的内壁均开设有多组滚轴槽(8),每组所述滚轴槽(8)的内部皆套设有滚轴(9),所述连接孔(7)的内部套设有活动套(10)。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4)的长度等于第一防脱杆(2)的长度,且活动槽(4)的内径等于第一防脱杆(2)的直径。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脱杆(2)通过弹簧(5)与活动槽(4)的内壁顶端弹性连接,且弹簧(5)的长度小于活动槽(4)内部长度。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10)的两侧皆设置有环形延伸部分,且环形延伸部分外表面成圆角设计。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槽(8)开口大小等于滚轴(9)的直径,所述连接孔(7)内壁距离活动套(10)外壁的间距等于滚轴(9)的半径。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槽(8)共开设有8组,且每组滚轴槽(8)间间距相同。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1162U|2021-10-01|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
CN108144933B|2019-12-10|一种瓶体清洗装置
CN205892513U|2017-01-18|一种可旋转c型钩
CN210260861U|2020-04-07|吊钩防脱钩装置
CN213899751U|2021-08-06|一种带有高摩擦阻力的钢丝绳卡扣
CN208561425U|2019-03-01|一种防旋转耐用钢丝绳挂钩
KR20090090909A|2009-08-26|완강기용 거치대
CN202296811U|2012-07-04|一种重物自动抓取及释放装置
CN202027340U|2011-11-09|衣架
CN209275990U|2019-08-20|一种可旋转吊具
CN204404797U|2015-06-17|耐火锚固砖
CN209051775U|2019-07-02|水桶
CN213294406U|2021-05-28|一种焊接件转运吊具
CN201929653U|2011-08-17|衣架
CN213171120U|2021-05-11|一种适用于扁平吊带的直柄双钩吊钩及吊装设备
CN2299051Y|1998-12-02|一种自锁式辊环吊装具
CN207108247U|2018-03-16|一种起重机用防脱钩装置
CN211681862U|2020-10-16|大型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圈拆装工具
CN211155425U|2020-08-04|一种单体双排变型挂钩
CN211992744U|2020-11-24|一种拉马
CN107826957B|2019-01-11|一种组合式自动脱钩吊具
CN214839019U|2021-11-23|一种端部便于进行拼接安装操作的支撑管
CN212655344U|2021-03-05|一种机械法兰表面防擦损起吊保护装置
CN204079251U|2015-01-07|一种辊轴式安全扣吊钩
CN210885014U|2020-06-30|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519831.3U|CN214331162U|2020-11-04|2020-11-04|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CN202022519831.3U| CN214331162U|2020-11-04|2020-11-04|一种弹性锁紧的弹簧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