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其包括上垫圈和下垫圈,所述上垫圈和下垫圈的两面上分别设有锯齿面和楔面,所述上垫圈和下垫圈的楔面相配合接触,所述下垫圈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下垫圈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上垫圈,且所述限位杆穿过上垫圈的一端低于上垫圈的锯齿面;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将上垫圈固定在限位杆上的抵紧件。本申请有助于防止上垫圈与下垫圈之间发生打滑,提升螺栓在零件上稳定性的效果。
公开号:CN214331152U
申请号:CN202022985862.8U
申请日:2020-12-0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陆优明
申请人:Shanghai Qunli Fastener Manufacturing Co ltd;
IPC主号:F16B39-24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
[n0002] 目前,垫圈指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
[n0003] 相关技术中,现有螺栓普遍采用两片结构相同的双垫圈防松,垫圈结构为在其中一面上设置锯齿面,锯齿较为密集,另一面上设置有坡度的楔面,楔面的锯齿较为稀疏,其中相互配合的面是有坡度的楔面,其中一个垫圈的锯齿面嵌入被连接的零件表面,另一个垫圈的锯齿面嵌入螺栓头表面,起到了防松的效果。目前工作人员是将两个垫圈用胶粘在一起进行使用。
[n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涂覆的胶很容易填平了中间配合的楔面,螺栓连接紧固件后,振动发生时,两个配合的楔面会错动抬升,涂胶后两个垫圈楔面之间打滑,容易导致螺栓松动。
[n0005] 为了改善两个垫圈楔面之间容易打滑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
[n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包括上垫圈和下垫圈,所述上垫圈和下垫圈的两面上分别设有锯齿面和楔面,所述上垫圈和下垫圈的楔面相配合接触,所述下垫圈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下垫圈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上垫圈,且所述限位杆穿过上垫圈的一端低于上垫圈的锯齿面;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将上垫圈固定在限位杆上的抵紧件。
[n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中,工作人员将上垫圈通过限位杆与下垫圈相配合接触,然后抵紧件抵紧在限位杆与上垫圈之间,组装完成以后,工作人员将上垫圈与下垫圈套设在螺栓上,然后将螺栓拧紧在待连接的零件上,上垫圈与下垫圈抵紧在螺栓与零件之间,上垫圈通过限位杆以及抵紧件与下垫圈配合,有助于防止上垫圈与下垫圈之间发生打滑,提升螺栓在零件上的稳定性。
[n0009] 可选的,所述抵紧件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同轴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橡胶套抵紧在所述限位杆与上垫圈之间。
[n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橡胶套抵紧在上垫圈与限位杆之间,有助于提升上垫圈在下垫圈上的稳定性。
[n0011] 可选的,所述上垫圈与下垫圈均呈断开设置,且所述上垫圈与下垫圈两者断开处之间均形成有避让空间。
[n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让空间分别形成与上垫圈与下垫圈之间的断开处,上垫圈与下垫圈在螺栓的挤压下向避让空间发生形变,有助于防止上垫圈或下垫圈在螺栓的挤压下发生断裂。
[n0013] 可选的,所述下垫圈上的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的一端与下垫圈固定连接,所述衬套的另一端向上垫圈的一侧延伸。
[n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衬套的一端与下垫圈固定,另一端向靠近上垫圈的一侧延伸,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将上垫圈安装在下垫圈上的便捷性。
[n0015] 可选的,所述衬套背离上垫圈的一侧开设有嵌设槽,所述嵌设槽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下垫圈与零件表面之间的空隙。
[n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密封件密封零件表面与下垫圈之间的空隙,有助于提升下垫圈与零件表面之间的防水性。
[n0017] 可选的,所述衬套上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在背离上垫圈与下垫圈的一侧面上,所述加强件加强衬套的结构强度。
[n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加强件与衬套背离上垫圈与下垫圈的一侧面固定,加强件抵紧在衬套与螺栓之间,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衬套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有助于防止螺栓与衬套发生相对滑动。
[n0019] 可选的,所述上垫圈与下垫圈上均设置有拿取块,任一所述拿取块的一端均与对应的上垫圈或下垫圈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向远离对应上垫圈或下垫圈的一侧延伸。
[n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拿取块将上垫圈与下垫圈分离,有助于提升上垫圈与下垫圈分离的便捷性。
[n0021] 可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下垫片的一端开设有引导角,所述引导角引导上垫圈与下垫圈相配合。
[n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引导角对上垫圈进行引导,有助于提升上垫圈安装在下垫圈上的便捷性。
[n0023]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有益技术效果:
[n0024] 通过限位杆以及抵紧件的设置,有助于防止上垫圈与下垫圈之间发生打滑,提升螺栓在零件上的稳定性;
[n0025] 通过拿取块与引导角的设置,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安装或拆除上垫圈与下垫圈的便捷性。
[n0026] 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限位杆结构的剖视图。
[n0028] 附图标记:1、上垫圈;11、锯齿面;12、楔面;13、通孔;14、拿取块;15、避让空间;2、下垫圈;21、限位杆;211、环槽;212、引导角;22、衬套;221、嵌设槽;222、防滑条;3、橡胶套;4、密封圈。
[n0029]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
[n0031] 参照图1,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安装于螺栓头或者螺母下面,用于防止螺栓松动,包括上垫圈1和下垫圈2,上垫圈1和下垫圈2的两面上分别设有锯齿面11和楔面12,上垫圈1和下垫圈2的楔面12相配合接触,下垫圈2上设置有限位杆21,限位杆21穿过上垫圈1,且限位杆21穿过上垫圈1的一端面低于上垫圈1的锯齿面11。限位杆21上还设置有将上垫圈1固定在限位杆21上的抵紧件。
[n0032] 参照图2,限位杆21呈竖直设置,限位杆21绕下垫圈2轴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杆21的一端均与下垫圈2一体成型,另一端均向远离下垫圈2的一侧延伸。上垫圈1上与限位杆21对应开设有通孔13,通孔13的轴线与对应限位杆21的轴线同轴。两个限位杆21上均同轴开设有环槽211,抵紧件包括橡胶套3,橡胶套3与限位杆21对应。橡胶套3同轴嵌设在环槽211上,橡胶套3抵紧在对应的限位杆21与上垫圈1的通孔13侧壁之间。上垫圈1由于橡胶套3的抵紧作用,则不会沿着限位杆21的轴线方向与下垫片发生脱落。
[n0033] 参照图2,两个限位杆21远离下垫圈2的一端均开设有引导角212,两个引导角212均自限位杆21远离下垫圈2的一端向靠近下垫圈2的一端呈向下倾斜。上垫圈1通过引导角212与下垫圈2配合。
[n0034] 参照图2,下垫圈2上设置有衬套22,衬套22设置为环状结构。衬套22轴线方向的一端与下垫圈2一体成型,另一端向靠近上垫圈1的一侧延伸。衬套22的侧壁与上垫圈1的内侧壁抵触,且衬套22靠近上垫圈1的一端面低于上垫圈1的锯齿面11。
[n0035] 参照图2,衬套22轴线方向背离上垫圈1的一端上开设有嵌设槽221,嵌设槽221的轴线与衬套22的轴线同轴。衬套22上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包括密封圈4,密封圈4嵌设在嵌设槽221内,密封圈4轴线方向的一端与嵌设槽221相抵触,另一端向远离上垫圈1的一侧延伸,密封圈4轴线方向远离上垫圈1的一端高于下垫圈2的锯齿面11。
[n0036] 参照图2,衬套22背离上垫圈1与下垫圈2的一内侧壁上设置有加强件,加强件包括防滑条222,防滑条222与衬套22一体成型。防滑条222的长度方向与衬套22的轴线方向平行,防滑条222长度方向的两端与衬套22轴线方向的两端平齐。防滑条222绕衬套22轴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
[n0037] 参照图2,上垫圈1与下垫圈2上均设置有拿取块14,拿取块14在上垫圈1或下垫圈2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每一个拿取块14均与上垫圈1或下垫圈2一体成型。
[n0038] 参照图1,上垫圈1与下垫圈2均呈断开设置,上垫圈1与下垫圈2断开处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15。螺栓挤压上垫圈1与下垫圈2,上垫圈1与下垫圈2向避让空间15形变。
[n0039]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中,工作人员将上垫圈1上的通孔13与下垫圈2上的限位杆21对应,然后限位杆21上的导向角对上垫圈1进行导向,上垫圈1与下垫圈2上的楔面12相配合接触,限位杆21上的橡胶套3抵紧在限位杆21与上垫圈1的通孔13之间,组装完成以后。工作人员将上垫圈1与下垫圈2套设在螺栓上,然后将螺栓拧紧在待连接的零件上,螺栓挤压上垫圈1与下垫圈2,上垫圈1与下垫圈2向避让空间15形变。
[n0040]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包括上垫圈(1)和下垫圈(2),所述上垫圈(1)和下垫圈(2)的两面上分别设有锯齿面(11)和楔面(12),所述上垫圈(1)和下垫圈(2)的楔面(12)相配合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圈(2)上设置有限位杆(21),所述限位杆(21)的一端与下垫圈(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上垫圈(1),且所述限位杆(21)穿过上垫圈(1)的一端低于上垫圈(1)的锯齿面(11);所述限位杆(21)上设置有将上垫圈(1)固定在限位杆(21)上的抵紧件。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件包括橡胶套(3),所述橡胶套(3)同轴套设在限位杆(21)上,所述橡胶套(3)抵紧在所述限位杆(21)与上垫圈(1)之间。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圈(1)与下垫圈(2)均呈断开设置,且所述上垫圈(1)与下垫圈(2)两者断开处之间均形成有避让空间(15)。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圈(2)上的设置有衬套(22),所述衬套(22)的一端与下垫圈(2)固定连接,所述衬套(22)的另一端向上垫圈(1)的一侧延伸。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2)背离上垫圈(1)的一侧开设有嵌设槽(221),所述嵌设槽(221)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下垫圈(2)与零件表面之间的空隙。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2)上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在背离上垫圈(1)与下垫圈(2)的一侧面上,所述加强件加强衬套(22)的结构强度。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圈(1)与下垫圈(2)上均设置有拿取块(14),任一所述拿取块(14)的一端均与对应的上垫圈(1)或下垫圈(2)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向远离对应上垫圈(1)或下垫圈(2)的一侧延伸。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1)远离下垫片的一端开设有引导角(212),所述引导角(212)引导上垫圈(1)与下垫圈(2)相配合。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EP2761193B1|2016-12-21|Befestigungssystem
US20070246219A1|2007-10-25|Seal for a fluid assembly
CN214331152U|2021-10-01|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
EP3012484B1|2018-08-01|Connector for mechanically linking conveyor belts
CA1181001A|1985-01-15|Production casing tieback connector assembly
US5247996A|1993-09-28|Self preloading connection for a subsea well assembly
CN208280920U|2018-12-25|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抽油杆扶正器
AU2015203815B2|2019-06-13|A Nut and Tie Rod Assembly
CN206111801U|2017-04-19|一种连接紧固的密封螺栓
JP6570554B2|2019-09-04|コンクリート型枠の支持金具
CN2778883Y|2006-05-10|压力型永久性锚索之内锚固段的固定连接构件
CN213298555U|2021-05-28|一种防松螺栓
CN204984398U|2016-01-20|一种用于将钻井测试设备安装在钻杆内管壁的固定装置
CN211573988U|2020-09-25|一种锁紧效果较好的螺栓
CN211573989U|2020-09-25|一种螺栓防松及防脱结构
CN211312940U|2020-08-21|一种装配式组合墙板结构
CN210714712U|2020-06-09|盾构隧道管片用预埋套筒的防堵塞
CN211898903U|2020-11-10|一种装配式桁架结构
CN213929121U|2021-08-10|一种空间受限的钢结构连接用单侧拧固螺栓
CN210343987U|2020-04-17|一种便于与波纹钢板拼装使用的方榫螺栓
CN212717557U|2021-03-16|一种倒钩式机械锚栓
CN210423355U|2020-04-28|一种新型螺栓
CN111561333B|2021-09-17|一种急倾斜煤层顶板岩层支护系统
CN210599788U|2020-05-22|一种防退螺母组件
CN212077668U|2020-12-04|伸缩式钢箱涵桥接修复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985862.8U|CN214331152U|2020-12-09|2020-12-09|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CN202022985862.8U| CN214331152U|2020-12-09|2020-12-09|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