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嵌装螺母、电池模组和电池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装螺母、电池模组和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嵌装螺母用于与模具固定架配合,以在嵌装螺母外注塑输出极底座,模具固定架包括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的立柱;嵌装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内开设有用于与模具固定架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当配合孔与模具固定架配合时,固定座能封堵配合孔的第一端,立柱伸入配合孔内,且立柱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能封堵配合孔的第二端。该嵌装螺母在注塑成型时能与模具固定架配合,使得立柱和固定座能分别封堵配合孔的两端,从而使得生产过程中不易出现溢胶现象,进而能够确保螺纹的有效长度,保证其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公开号:CN214331144U 申请号:CN202120236551.3U 申请日:2021-01-2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钟君焐;邓江南;王佳;刘晨南;姜斌;杨秋立 申请人: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Jiangsu Tafel Power System Co Ltd; IPC主号:F16B37-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嵌装螺母、电池模组和电池。 [n0002] 现有技术中,在电池模组中,输出极底座安装于电池模组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输出极连接片,并为输出极连接片提供绝缘保护。目前,输出极底座与输出极连接片之间通过嵌装螺母相连,嵌装螺母嵌设于输出极底座内,输出极连接片开设螺栓孔,连接时,螺栓穿过该螺栓孔并与底座本体内的螺母螺栓连接。 [n0003] 通常而言,嵌装螺母与输出极底座注塑成型,且注塑成型为嵌装螺母与模具固定架配合后采用注塑件进行注塑后得到的。但是,由于模具固定架与嵌装螺母之间的配合过程复杂,且模具固定架与嵌装螺母之间的配合紧密度不够,使得注塑过程中胶料容易溢入嵌装螺母,影响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同时影响嵌装螺母的使用寿命。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过程不易出现溢胶现象的嵌装螺母、电池模组和电池,其能够保证其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n0006]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装螺母,用于与模具固定架配合,以在嵌装螺母外注塑输出极底座,模具固定架包括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的立柱;嵌装螺母包括: [n0007] 螺母本体,螺母本体内开设有用于与模具固定架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当配合孔与模具固定架配合时,固定座能封堵配合孔的第一端,立柱伸入配合孔内,且立柱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能封堵配合孔的第二端。 [n0008]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立柱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凸起部,且凸起部的尺寸小于立柱的尺寸; [n0009] 配合孔的第二端向内凸设有凸台环,凸台环的尺寸小于配合孔的尺寸,且与凸起部的尺寸相适配;当模具固定架与配合孔配合时,立柱伸入配合孔内,且凸起部与凸台环插接,以封堵配合孔的端部。 [n001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凸起部远离立柱的一端还倒角形成有环状的引导部,以引导凸起部与凸台环插接配合。 [n001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螺纹从配合孔的第一端开设至靠近凸台环的位置,且与凸台环间隔预设距离。 [n0012]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立柱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环状锥形部; [n0013] 内螺纹从配合孔的第一端开设至靠近配合孔的第二端的位置处,且配合孔的第二端的侧壁尺寸逐渐减小以形成与锥形部适配的锥形环; [n0014] 当模具固定架与配合孔配合时,立柱伸入配合孔内,且锥形部与锥形环插接,以封堵配合孔的端部。 [n001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螺母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外齿纹。 [n0016]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螺母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咬合环槽,咬合环槽用于与输出极底座咬合。 [n0017]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咬合环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咬合环槽间隔环设于螺母本体的外侧。 [n0018]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n0019] 电池主体、设置于电池主体的输出极底座、输出极连接片以及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嵌装螺母,嵌装螺母嵌设于输出极底座内,且与输出极连接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n0020]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 [n0021] 壳体和前述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的电池模组设置于壳体内。 [n002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n002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嵌装螺母,用于与模具固定架配合,以在嵌装螺母外注塑输出极底座,模具固定架包括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的立柱;嵌装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内开设有用于与模具固定架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当配合孔与模具固定架配合时,固定座能封堵配合孔的第一端,立柱伸入配合孔内,且立柱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能封堵配合孔的第二端。该嵌装螺母在注塑成型时能与模具固定架配合,使得立柱和固定座能分别封堵配合孔的两端,从而使得生产过程中不易出现溢胶现象,进而能够确保螺纹的有效长度,同时保证其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n002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其包括上述的嵌装螺母,因此其也具有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n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n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嵌设有嵌装螺母的输出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n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嵌设有嵌装螺母的输出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n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装螺母与模具固定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装螺母与模具固定架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n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装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n003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装螺母的剖面示意图; [n003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嵌装螺母与模具固定架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n0033] 图标:100-嵌装螺母;101-输出极底座;102-螺母本体;103-模具固定架;105-配合孔;107-固定座;109-立柱;111-凸起部;113-凸台环;115-引导部;117-锥形部;119-锥形环;121-内螺纹;123-外齿纹;125-咬合环槽。 [n0034]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n0035]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36]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n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38]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n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40] 相关技术中,电池模组的嵌装螺母与输出极底座注塑成型,且注塑成型为嵌装螺母与模具固定架配合后采用注塑件进行注塑后得到的。但是,由于模具固定架与嵌装螺母之间的配合过程复杂,且模具固定架与嵌装螺母之间的配合紧密度不够,使得注塑过程中胶料容易溢入嵌装螺母,影响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同时影响嵌装螺母的使用寿命。 [n0041]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嵌装螺母与模具固定架之间的配合方式简单,配合紧密度高,因而可有效地防止溢胶现象的出现,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同时能保证其使用寿命。下面对该电池模组的结构进行详细地介绍。 [n0042]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嵌设有嵌装螺母100的输出极底座101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嵌设有嵌装螺母100的输出极底座101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装螺母100与模具固定架103配合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主体(图未示出)、设置于电池主体的输出极底座101、输出极连接片(图未示出)以及嵌装螺母100。 [n0043] 详细地,电池主体为电池的主体部分,输出极底座101安装于电池模组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输出极连接片。同时,嵌装螺母100嵌设于输出极底座101内,且与输出极连接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从而以保护输出极连接片安装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输出极底座101也能为输出极连接片提供良好的绝缘保护作用。由于本实施例中电池主体以及输出极连接片的结构并未进行改进,因而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 [n0044]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嵌装螺母100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输出极底座101固定连接。其中,此过程通常包括开模—嵌入嵌装螺母100并套入模具固定架103—合模—射料—开模,顶出成品。同时,嵌装螺母100的材料可以选择为碳钢或铜质材料,大致呈空心的圆筒状结构。其制造流程通常包括原料棒材讲过冷镦/机加工—攻丝/车牙—热处理—表面黑化后得到。 [n0045] 同时,嵌装螺母100为了保证其能通过螺栓与输出极连接片连接,其内通常设置有内螺纹121,因而在注塑时为了避免注塑胶料溢入内螺纹121处影响其与螺栓的配合效果和质量,通常会将嵌装螺母100在注塑前与模具固定架103配合。 [n0046] 详细地,模具固定架103具体包括固定座107和设置于固定座107的立柱109。固定座107与输出极底座101的尺寸适配,且大致为长方体状,立柱109与固定座107可一体成型也可以焊接成型,其大致呈圆柱状结构,且外表光滑。同时,嵌装螺母100包括螺母本体102,螺母本体102内开设有用于与模具固定架103配合的配合孔105,配合孔105大致为圆形通孔。配合孔105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栓配合的内螺纹121,内螺纹121从配合孔105的一端延伸至靠近另一端的位置上,其长度站螺母的总长度的比例高,对用于安装的空间的占用小。另外,当模具固定架103与配合孔105配合时,固定座107能封堵配合孔105的第一端,立柱109伸入配合孔105内,且立柱109远离固定座107的一端能封堵配合孔105第二端。 [n0047] 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将立柱109伸入配合孔105内就能与配合孔105配合,无需在立柱109外开设外齿纹123,能方便生产和操作;同时,由于固定座107能灯都配合孔105的第一端,立柱109远离固定座107的一端能封堵配合孔105的第二端,使得配合孔105的两端均被封堵,从而使得在注塑过程中注塑用的胶料不易从配合孔105溢入配合孔105,进而能够确保螺纹的有效长度,同时保证其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n0048]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装螺母100与模具固定架103配合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装螺母100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装螺母100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4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09远离固定座107的一端设有凸起部111,且凸起部111的尺寸小于立柱109的尺寸。与此对应,配合孔105的第二端向内凸设有凸台环113,由于凸台环113向内凸起,因此凸台环113的尺寸小于配合孔105的尺寸,并且,凸台环113的尺寸设置为与凸起部111的尺寸相适配,也即凸台环113的内径与凸起部111的外径相等,以使得当模具固定架103与配合孔105配合时,立柱109伸入配合孔105内,且凸起部111与凸台环113插接,以封堵配合孔105的第二端。也即,通过凸台环113和凸起部111的匹配设置,使得立柱109能有效地实现对胶料的阻隔,防止溢胶现象,从而确保螺纹的有效长度。 [n0049]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11远离立柱109的一端还倒角形成有环状的引导部115,以引导凸起部111与凸台环113插接配合,从而便于立柱109与嵌装螺母100套接安装,避免损伤嵌装螺母100内部的螺纹,从而保证其能通过螺栓与输出极连接片固定连接。 [n0050] 需要说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部115可以设置为平面或者弧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导部115也可以设置为平面与弧面的复合面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n0051]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凸台环113是向内凸起的,因此使得配合孔105第二端的尺寸小于第一端的尺寸,因而嵌装螺母100反装时被固定架的立柱109顶住,无法安装到位,从而使得此嵌装螺母100与立柱109配合时还具有防呆功能,能够避免螺母装反,继而也能进一步地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 [n0052] 进一步可选地,请再次参阅图4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内螺纹121从配合孔105的第一端开设至靠近凸台环113的位置,且与凸台环113间隔预设距离。此预设力矩为钻孔和攻丝刀进刀的刀具间隙。同时,由于内螺纹121从第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二端的位置,也使得螺纹长度占螺母总长比例高,对安装空间占用小。 [n0053]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嵌装螺母100与模具固定架103配合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凸台环113与凸起部111的配合方式对配合孔105的第二端进行封堵,也可以将立柱109远离固定座107的一端设置环状锥形部117。与此对应,将内螺纹121从配合孔105的第一端开设至靠近配合孔105的第二端的位置处,且将配合孔105的第二端的侧壁尺寸逐渐减小以形成与锥形部117适配的锥形环119。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当模具固定架103与配合孔105配合时,立柱109伸入配合孔105内,且锥形部117与锥形环119插接,以封堵配合孔105的端部。也即,通过锥形部117和锥形环119的匹配设置,使得立柱109能有效地实现对胶料的阻隔,防止溢胶现象,从而确保螺纹的有效长度。 [n0054] 请再次参阅图4至图7,无论螺母本体102内的结构设置为如何,均可在螺母本体102的外侧设置外齿纹123,外齿纹123的设置使得进行注塑成型时输出极底座101与螺母本体102的接触面积得到有效地提高,二者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地保证,从而能防止螺母本体102从输出极底座101脱出,进而能保证输出极电极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n0055]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螺母本体10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咬合环槽125,咬合环槽125贯穿外齿纹123设置,且咬合环槽125用于在注塑过程中与输出极底座101咬合,以使得注塑过程中,嵌装螺母100侧面的咬合凹槽能被胶料填满,能够增加嵌装螺母100沿轴向的拔出力,防止嵌装螺母100与塑胶件本体分离,保证注塑的胶料能与螺母本体102咬合,从而进一步地防止螺母脱出,保证采用螺栓配合安装后的输出极电极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n0056] 进一步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咬合环槽12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咬合环槽125间隔环设于螺母本体102的外侧。通过两个咬合环槽125的设置,使得整个螺母本体102的截面呈“王”字形,从而进一步地增大输出极底座101与螺母本体102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二者注塑成型后的可靠性和稳固性,进而保证采用螺栓配合安装后的输出极电极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咬合环槽125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可以为三个或四个甚至更多,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n0057]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因此也具有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n0058]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电极片的安装过程进行详细地说明: [n0059] 在输出极电极片安装过程中,可先将输出极底座101设置于电池模组的输出端,然后在输出极电极片上开设螺栓孔,然后将输出极电极片通过螺栓与输出极底座101内嵌设的嵌装螺母100螺纹配合即可。其中,将嵌装螺母100嵌入输出极底座101的过程具体包括,先将嵌装螺母100与模具固定架103配合,使得固定座107封堵配合孔105的第一端,立柱109的凸起部111与配合孔105第二端的凸台环113插接,并封堵配合孔105的第二端,然后进行射料注塑胶料以形成包裹于嵌装螺母100外侧的输出极底座101即可。 [n0060] 在上述过程中,该嵌装螺母100在注塑成型时能与模具固定架103配合,使得立柱109和固定座107能分别封堵配合孔105的两端,从而使得生产过程中不易出现溢胶现象,进而能够确保螺纹的有效长度,同时保证其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螺母侧面设置多个咬合环槽125,能够增加嵌装螺母100与塑胶基体的咬合力,防止螺母因操作不当被意外拔出。并且,嵌装螺母100直接与模具固定架103套接配合,螺母安装时具有防呆功能,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n006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过程不易出现溢胶现象的嵌装螺母100、电池模组和电池,其能够保证其生产效率和可操作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证生产成本。 [n006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嵌装螺母,用于与模具固定架配合,以在所述嵌装螺母外注塑输出极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架包括固定座和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立柱;所述嵌装螺母包括: 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模具固定架配合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当所述配合孔与所述模具固定架配合时,所述固定座能封堵所述配合孔的第一端,所述立柱伸入所述配合孔内,且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能封堵所述配合孔的第二端。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装螺母,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立柱的尺寸; 所述配合孔的第二端向内凸设有凸台环,所述凸台环的尺寸小于所述配合孔的尺寸,且与所述凸起部的尺寸相适配;当所述模具固定架与所述配合孔配合时,所述立柱伸入所述配合孔内,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凸台环插接,以封堵所述配合孔的端部。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装螺母,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还倒角形成有环状的引导部,以引导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凸台环插接配合。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装螺母,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螺纹从所述配合孔的第一端开设至靠近所述凸台环的位置,且与所述凸台环间隔预设距离。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装螺母,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环状锥形部; 所述内螺纹从所述配合孔的第一端开设至靠近所述配合孔的第二端的位置处,且所述配合孔的第二端的侧壁尺寸逐渐减小以形成与所述锥形部适配的锥形环; 当所述模具固定架与所述配合孔配合时,所述立柱伸入所述配合孔内,且所述锥形部与所述锥形环插接,以封堵所述配合孔的端部。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嵌装螺母,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外齿纹。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装螺母,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咬合环槽,所述咬合环槽用于与所述输出极底座咬合。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嵌装螺母,其特征在于: 所述咬合环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咬合环槽间隔环设于所述螺母本体的外侧。 [0009]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主体、设置于所述电池主体的输出极底座、输出极连接片以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嵌装螺母,所述嵌装螺母嵌设于所述输出极底座内,且与所述输出极连接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0010]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的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2781190B|2016-02-17|用于车载电气装置的密封盖及其制造方法 CN214331144U|2021-10-01|一种嵌装螺母、电池模组和电池 CN103503198B|2016-02-10|蓄电池、其制造方法及搭载了蓄电池的机动车 KR101243239B1|2013-03-13|삽입식 가스밴트 CN102148485B|2015-08-05|底盒及生产底盒的方法 CN205212087U|2016-05-04|一种屏蔽罩锁扣连接结构 JP2014182915A|2014-09-29|コネクタ装置 JP2010272526A|2010-12-02|電気コネクタ US10730215B2|2020-08-04|Insert molded article, insert molding method, and insert molding apparatus CN203135108U|2013-08-14|Cpu连接器 CN205676635U|2016-11-09|一体式缝纫机电控装置 JP6502757B2|2019-04-17|電気コネクタ EP1993283B1|2014-10-01|Television receiving set US8926312B2|2015-01-06|Detachable threaded rod for use in a mold CN213636382U|2021-07-06|压铸机锁模力测试仪快插装置 CN211350818U|2020-08-25|化成钉 CN211088645U|2020-07-24|一种自锁电连接器 CN213425899U|2021-06-11|用于电机的端盖及制造该端盖的模具 CN110429447B|2021-09-24|一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JP3156330U|2009-12-24|蓄電池用端子キャップ CN212587693U|2021-02-23|注胶插接结构和电池模组生产系统 CN213808380U|2021-07-27|一种电动车防盗电池组 CN211830006U|2020-10-30|一种稳定型通信夹板 CN214819966U|2021-11-23|一种嵌件销限位结构 CN210490062U|2020-05-08|一种射频单芯连接器烧结用模具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2-02-08|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2022-02-08|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5 Address after: 215500 room 808, No. 1, Southeast Avenue, Changs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engli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No.15 Huashang Road,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afel Power System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36551.3U|CN214331144U|2021-01-27|2021-01-27|一种嵌装螺母、电池模组和电池|CN202120236551.3U| CN214331144U|2021-01-27|2021-01-27|一种嵌装螺母、电池模组和电池|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