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包括保温房和安装在保温房内的自吸罐,自吸罐的侧壁上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缓冲罐,连接管位于缓冲罐的底部,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自吸罐的一侧还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贯穿保温房并延伸至保温房的一侧,自吸罐和缓冲罐之间连接有稳压管,自吸罐的一侧下部还连接有出水管。通过多个缓冲罐和自吸罐的并联连接,根据流量的大小调节并联缓冲罐数量,在不同流量下,保证充足的有效汽蚀余量,从而保障离心泵正常运行,减少流量少时,开启多个罐体造成的热量损失,单个罐体体积小,能够根据空间进行合理搭配,降低了相同成本体积罐体下罐体的维护和更换成本。
公开号:CN214331008U
申请号:CN202022439142.1U
申请日:2020-10-2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永昌;关志刚;王帅;王哲;熊永臻
申请人:Ordos Junzheng Energy Chemical Co ltd;
IPC主号:F04D29-6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
[n0002] 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空压力下会产生汽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对叶轮等金属表面产生剥蚀,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力,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单位用米标注,用(NPSH)r;吸程即为必需汽蚀余量:即泵允许吸液体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许的安装高度,单位用米。
[n0003] 在高温液体输送时,需要现将液体送入缓冲罐,待液体稳定后,在通过泵送至下一环节,缓冲罐和泵安装在保温房内,由于对高温液体的需求量,随着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高温液体流量也随着需求的变化时大时小,在流量较少时,缓冲罐的深度和直径满足泵的汽蚀余量,当大流量转运时,缓冲罐内的液体急剧减小,流入的液体不稳定,导致缓冲罐内的液体下降快,缓冲罐的汽蚀余量达不到要求,更换较大的罐体,在空间上不易调整搭配,不仅成本增加,而且还增加了保温房的建造成本,较大的罐体由于体积较大,在流速较低时,热损失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n00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解决了传统的缓冲罐体积较大时,散热快,检修成本高不易安装,体积较小时汽蚀余量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n000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包括保温房和安装在保温房内的自吸罐,所述自吸罐的侧壁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缓冲罐,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缓冲罐的底部,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自吸罐的一侧还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温房并延伸至所述保温房的一侧,所述自吸罐和所述缓冲罐之间连接有稳压管,所述自吸罐的一侧下部还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侧连接有离心泵,所述出水管还连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自吸罐和所述离心泵之间。
[n0006]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自控阀。
[n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手动阀。
[n0008] 优选地,所述缓冲罐的底部和所述连接管的最下侧水平。
[n0009] 优选地,所述自吸罐通过接地线接地。
[n0010] 优选地,所述自吸罐的底部通过水泥台固定。
[n0011] 优选地,所述缓冲罐的个数至少为一个。
[n0012]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高温液体通过进液管进入自吸罐内,当流量较小时,所有的第二控制阀关闭,液体流入自吸罐内,再通过离心泵泵出,当进入自吸罐内的流量较大时,自吸罐内的体积无法满足稳定有效的汽蚀余量时,根据流量的大小启动一个或多个第二控制阀,一个或多个缓冲罐和自吸罐并联,提高有效汽蚀余量,保障离心泵正常运行。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4] 通过多个缓冲罐和自吸罐的并联连接,根据流量的大小调节并联缓冲罐数量,在不同流量下,保证充足的有效汽蚀余量,从而保障离心泵正常运行,减少流量少时,开启多个罐体造成的热量损失,单个罐体体积小,能够根据空间进行合理搭配,降低了相同成本体积罐体下罐体的维护和更换成本。
[n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中:1自吸罐、2进液管、3稳压管、4缓冲罐、5保温房、6离心泵、7第一控制阀、8出水管、9第二控制阀、10连接管、11接地线。
[n0018]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n0019] 参见图1,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包括保温房5和安装在保温房5内的自吸罐1,方便对内部设备和罐体进行检修和更换,且有效的预防温度和风雨对内部设备的损害,自吸罐1通过接地线11接地,消除液体流动时产生静电,自吸罐1的底部通过水泥台固定,稳定的支撑自吸罐1,避免液体流动导致自吸罐1产生较大的震动,自吸罐1的侧壁上连接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直径在自吸罐1直径的 20%-80%,便于水体的快速流动,连接管10的一端连接有缓冲罐4,缓冲罐4的个数至少为一个,当进入自吸罐1内的流量较大时,自吸罐1内的体积无法满足稳定的有效汽蚀余量时,将缓冲罐4打开,增加容纳液体的体积,降低液面下降速度,从而提高有效汽蚀余量,保障离心泵6正常运行,连接管10位于缓冲罐4的底部,缓冲罐4的底部和连接管10的最下侧水平,保证缓冲罐4内的液体完全的流入自吸罐1内,连接管10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9为电磁自控阀,便于及时的控制自吸罐1和缓冲罐4 之间的闭合,减轻劳动强度,外部有测量流量的流量计,监测进入自吸罐1的流量,当外部无监测流量计或系统中无流量监控时,在进液管2上安装流量计,根据外部测得进入自吸罐1内定的流量,根据流量的大小启动一个或多个第二控制阀9,一个或多个缓冲罐4和自吸罐1并联,提高有效汽蚀余量,自吸罐1的一侧还连接有进液管2,进液管2的一端贯穿保温房5并延伸至保温房5的一侧,自吸罐1和缓冲罐4之间连接有稳压管3,自吸罐1和缓冲罐4上部的气体可以相互流通,避免产生压差,保证液体的正常流动,也可在自吸罐1和缓冲罐4的上端安装气阀,使得自吸罐1和缓冲罐4内的气压都稳定在大气压,自吸罐1的一侧下部还连接有出水管8,出水管8的一侧连接有离心泵6,将自吸罐1内的液体泵送至外部,出水管8还连接有第一控制阀7,第一控制阀 7位于自吸罐1和离心泵6之间,第一控制阀7为手动阀,检修离心泵6时,手动关闭第一控制阀7,使用频率低,降低成本。
[n0020]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使用时,高温液体通过进液管2进入自吸罐1内,当流量较小时,所有的第二控制阀9关闭,液体流入自吸罐1内,再通过离心泵6泵出,当进入自吸罐1内的流量较大时,自吸罐1内的体积无法满足稳定有效的汽蚀余量时,根据流量的大小启动一个或多个第二控制阀9,一个或多个缓冲罐4和自吸罐1并联,提高有效汽蚀余量,保障离心泵6正常运行。
[n0021]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n0022]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包括保温房(5)和安装在保温房(5)内的自吸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罐(1)的侧壁上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一端连接有缓冲罐(4),所述连接管(10)位于所述缓冲罐(4)的底部,所述连接管(10)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9),所述自吸罐(1)的一侧还连接有进液管(2),所述进液管(2)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温房(5)并延伸至所述保温房(5)的一侧,所述自吸罐(1)和所述缓冲罐(4)之间连接有稳压管(3),所述自吸罐(1)的一侧下部还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的一侧连接有离心泵(6),所述出水管(8)还连接有第一控制阀(7),所述第一控制阀(7)位于所述自吸罐(1)和所述离心泵(6)之间。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9)为电磁自控阀。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7)为手动阀。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4)的底部和所述连接管(10)的最下侧水平。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罐(1)通过接地线(11)接地。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通过水泥台固定。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4)的个数至少为一个。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1008U|2021-10-01|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
CN109078350B|2021-04-02|一种食品负压闪蒸系统
US6682309B2|2004-01-27|Submersible pump system
CN206488054U|2017-09-12|一种用于泵出口的泄压回流装置
CN207454290U|2018-06-05|一种离心泵引水罐
CN204783708U|2015-11-18|流体高程抽送装置
CN2797877Y|2006-07-19|低位热力除氧器
CN2499612Y|2002-07-10|一种防止离心泵气蚀的装置
CN209228340U|2019-08-09|一种油套环空加药举升装置
CN201416462Y|2010-03-03|汽轮机真空汽回收装置
CN208857880U|2019-05-14|一种泵站调峰控制装置
CN202925598U|2013-05-08|静音式管道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14403688U|2021-10-15|一种凝汽器冷却系统
CN103410475A|2013-11-27|环保型油气井环空连续加药自动控制装置及加药方法
CN203717382U|2014-07-16|具有自吸自动控制功能的超大流量高速循环水泵
CN211082306U|2020-07-24|一种浆体输送装置
CN211739930U|2020-10-23|一种火力发电厂冷却塔新型配水调节装置
CN209416100U|2019-09-20|一种防冻裂空冷器水箱
CN203834573U|2014-09-17|箱式气压消防供水设备
CN214617226U|2021-11-05|一种用于防止离心泵汽蚀的系统
CN207318159U|2018-05-04|一种化工原料抽样提取装置
CN209042314U|2019-06-28|一种小型蒸汽锅炉给水系统
CN208578633U|2019-03-05|一种柴油机冷却系统
CN212048878U|2020-12-01|新型地上式液硫储存设施
CN208042497U|2018-11-02|一种可控制排气的乳液加热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439142.1U|CN214331008U|2020-10-27|2020-10-27|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CN202022439142.1U| CN214331008U|2020-10-27|2020-10-27|一种增加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高温转运设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