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它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由若干根固定杆组成,相邻两根固定杆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角码,所述角码的两边分别安装在两根相邻的固定杆上且与固定杆卡接,相邻的两根固定杆通过角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角码和固定杆不易发生松动,提高了框架转角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内开窗变得更加牢固可靠;组装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公开号:CN214330392U 申请号:CN202022804175.1U 申请日:2020-11-2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丁年锋;高阳;徐志强 申请人:Zhejiang Boao Aluminium Co ltd; IPC主号:E06B3-96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开窗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 [n00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导致城市居住用房的需求量也迅猛增加,造成住宅建筑像高层甚至超高层方向发展;这种发展的结果对建筑物重要组成部分门窗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建筑楼层越高,风压越大,对门窗抗风压的要求越高;且雨水对建筑物和门窗的冲击水量也越大,对门窗的气密和水密性要求也就越高。从安全角度考虑,外开式门窗受风的作用坠落的可能性比较大。为减少这种安全隐患,高层门窗需采用防坠落安全装置,其中措施之一是采用内开窗。内开窗是窗子的一种式样,具有通风舒适、安全性高、易于清洁和防尘防雨性好而广泛应用于各大建筑场所,特别是高层建筑。 [n0003] 现有的内开窗在组装时,其转角结构往往会出现松动的情况,不仅影响内开窗的整体安装,而且这样组装起来的内开窗稳定性和牢固性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n0004]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容易松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易松动的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 [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由若干根固定杆组成,相邻两根固定杆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角码,所述角码的两边分别安装在两根相邻的固定杆上且与固定杆卡接,相邻的两根固定杆通过角码固定连接。 [n0007] 通过角码对两根固定杆之间进行连接组装,提高了框架转角处的牢固性,其次通过角码和固定杆的卡接设计,使得两者不易发生松动,增强了角码和固定杆之间的稳定性,内开窗变得更加牢固可靠。 [n0008] 作为优选,所述角码的形状为L形,相邻的两根固定杆上分别设有与角码的两边相匹配的角码安装槽,所述角码的侧边上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角码的侧边转动连接,所述角码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板相匹配的卡齿区。其中相邻两根固定杆之间的接触面均为45°的配合斜面,角码安装槽位于斜面上,两个接触面之间用断面胶进行粘连;通过角码侧边上的限位板抵住角码安装槽内侧壁上卡齿区的卡齿,使得角码不会从固定杆上脱落,增强角码和固定杆之间的稳定性。 [n0009] 作为优选,所述角码侧边的两侧侧面上均设有侧凹槽,所述侧凹槽内固定有固定柱,所述限位板的侧边设有与固定柱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限位板通过通孔安装在固定柱上且与固定柱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和侧凹槽之间安装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一边固定在侧凹槽的底面上,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边固定在限位板的侧面上。其中固定柱位于靠近角码侧边端部的位置,复位扭簧位于远离角码侧边端部的位置,卡齿区内的卡齿齿头朝向远离角码安装槽开口处的位置,方便角码顺利装入角码安装槽中;复位扭簧用于将限位板撑开并使其抵在卡齿区的卡齿齿头,防止装入角码安装槽的角码从角码安装槽中脱落。 [n0010] 作为优选,所述角码的直角转弯处设有切面,所述角码两条侧边上均设有角码凹槽,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有与切面相匹配的注胶孔一和与角码凹槽相匹配的注胶孔二。通过注胶孔一对角码的切面处注入组角胶,通过注胶孔二对码两条侧边上的角码凹槽注入组角胶,进一步提高角码和固定杆的连接强度。 [n0011] 作为优选,所述角码的两条侧边的端部均设有与角码安装槽相匹配的倒角。增设的倒角提高了角码在装入角码安装槽过程中的平滑性,使得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n0012] 作为优选,相邻的两根固定杆之间安装有平整片,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翻边,所述平整片固定在两条翻边的连接处,所述平整片的形状为L形,所述平整片的直角转弯处设有注胶孔三。平整片起到相邻两根固定杆组装时的定位作用,防止发生偏移,进一步提高了框架转角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通过注胶孔三对角码两条翻边的连接处注入组角胶,进一步提高平整片和固定杆的连接强度。 [n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角码和固定杆不易发生松动,提高了框架转角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内开窗变得更加牢固可靠;组装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n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是图1中A处的爆炸图; [n0016] 图3、图4和图5是图1中A处的立体图; [n0017] 图6是图2中角码和角码安装槽卡接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中:1. 框架,2. 固定杆,3. 卡齿区,4. 角码安装槽,5. 限位板,6. 角码,7.切面,8. 角码凹槽,9. 倒角,10. 注胶孔三,11. 平整片,12. 翻边,13. 注胶孔二,14. 注胶孔一,15. 侧凹槽,16. 复位扭簧,17. 通孔,18. 固定柱。 [n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n0020] 如图1和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包括框架1,框架1由若干根固定杆2组成,相邻两根固定杆2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角码6,角码6的两边分别安装在两根相邻的固定杆2上且与固定杆2卡接,相邻的两根固定杆2通过角码6固定连接。 [n0021] 如图2所示,角码6的形状为L形,相邻的两根固定杆2上分别设有与角码6的两边相匹配的角码安装槽4,角码6的侧边上安装有限位板5,限位板5和角码6的侧边转动连接,角码安装槽4的内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板5相匹配的卡齿区3。 [n0022] 如图2和图6所示,角码6侧边的两侧侧面上均设有侧凹槽15,侧凹槽15内固定有固定柱18,限位板5的侧边设有与固定柱18相匹配的通孔17,限位板5通过通孔17安装在固定柱18上且与固定柱18转动连接,限位板5和侧凹槽15之间安装有复位扭簧16,复位扭簧16的一边固定在侧凹槽15的底面上,复位扭簧16的另一边固定在限位板5的侧面上。 [n0023] 如图2所示,角码6的直角转弯处设有切面7,角码6两条侧边上均设有角码凹槽8,如图4和与5所示,固定杆2的表面设有与切面7相匹配的注胶孔一14和与角码凹槽8相匹配的注胶孔二13。 [n0024] 如图2所示,角码6的两条侧边的端部均设有与角码安装槽4相匹配的倒角9。 [n0025] 如图3所示,相邻的两根固定杆2之间安装有平整片11,固定杆2上设置有翻边12,平整片11固定在两条翻边12的连接处,平整片11的形状为L形,平整片11的直角转弯处设有注胶孔三10。 [n0026] 内开窗转角处的组装过程:在相邻两根待组装的固定杆2的接触面上分别涂上断面胶,然后将平整片11的两边分别安装在两根固定杆2的翻边上,同时将角码6的两边分别插入两根固定杆2的角码安装槽4中(插入过程中限位板5在复位扭簧16的作用下始终抵在卡齿区6的卡齿齿头上,使得角码6不会从角码安装槽4中脱落),之后对相邻两根固定杆2进行组角,并分别在注胶孔一14、注胶孔二13和注胶孔三10中注入组角胶,最后对两根固定杆2进行组角位置整平并等待胶体固化,依次类推完成整个内开扇转角结构的组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由若干根固定杆(2)组成,相邻两根固定杆(2)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角码(6),所述角码(6)的两边分别安装在两根相邻的固定杆(2)上且与固定杆(2)卡接,相邻的两根固定杆(2)通过角码(6)固定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角码(6)的形状为L形,相邻的两根固定杆(2)上分别设有与角码(6)的两边相匹配的角码安装槽(4),所述角码(6)的侧边上安装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和角码(6)的侧边转动连接,所述角码安装槽(4)的内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板(5)相匹配的卡齿区(3)。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角码(6)侧边的两侧侧面上均设有侧凹槽(15),所述侧凹槽(15)内固定有固定柱(18),所述限位板(5)的侧边设有与固定柱(18)相匹配的通孔(17),所述限位板(5)通过通孔(17)安装在固定柱(18)上且与固定柱(18)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5)和侧凹槽(15)之间安装有复位扭簧(16),所述复位扭簧(16)的一边固定在侧凹槽(15)的底面上,所述复位扭簧(16)的另一边固定在限位板(5)的侧面上。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角码(6)的直角转弯处设有切面(7),所述角码(6)两条侧边上均设有角码凹槽(8),所述固定杆(2)的表面设有与切面(7)相匹配的注胶孔一(14)和与角码凹槽(8)相匹配的注胶孔二(13)。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角码(6)的两条侧边的端部均设有与角码安装槽(4)相匹配的倒角(9)。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其特征是,相邻的两根固定杆(2)之间安装有平整片(11),所述固定杆(2)上设置有翻边(12),所述平整片(11)固定在两条翻边(12)的连接处,所述平整片(11)的形状为L形,所述平整片(11)的直角转弯处设有注胶孔三(10)。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20070240373A1|2007-10-18|Insertion Assembly for Door and Window Frames CN214330392U|2021-10-01|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 CN203373940U|2014-01-01|新型定位连接件及其组合 CN214498781U|2021-10-26|一种稳固内开窗中挺结构 CN203285299U|2013-11-13|木铝复合外开门 CN211257488U|2020-08-14|一种用小挤压机生产的大型铝合金型材 CN214531272U|2021-10-29|一种装配式拼接墙板 CN2921238Y|2007-07-11|现场组装的家具门窗连接件 CN209429954U|2019-09-24|一种木门内部拼装结构 CN210421521U|2020-04-28|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板墙的连接结构 CN2563202Y|2003-07-30|一种拼装式结构房屋 CN214463547U|2021-10-22|一种带有窄边框纱窗的一体式铝包木窗 CN213418834U|2021-06-11|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 CN211492086U|2020-09-15|一种清水混凝土试验模具 CN210396494U|2020-04-24|一种窗框固定结构 CN210659695U|2020-06-02|门窗框组件、建筑墙体以及建筑体 CN214614861U|2021-11-05|一种装饰装配式环保幕墙 CN209483133U|2019-10-11|静音门窗框扇装配构造 CN209762696U|2019-12-10|一种框剪式组合型材 CN214006903U|2021-08-20|一种可拆式断桥隔热型材 CN213898698U|2021-08-06|一种塑钢门窗焊接结构 CN213174328U|2021-05-11|开放式石材幕墙节点结构 CN213204561U|2021-05-14|一种方便安装的预制内墙板 CN212507902U|2021-02-09|一种隐藏式排水外框 CN213390720U|2021-06-08|一种半单元窗连接竖向龙骨的双层呼吸式幕墙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04175.1U|CN214330392U|2020-11-29|2020-11-29|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CN202022804175.1U| CN214330392U|2020-11-29|2020-11-29|一种可靠内开窗转角结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