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柄组件及车辆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柄组件及车辆,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主体与转动件,手柄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基体、连接柱与连接头,连接头的两端设置有导向部与抵持部,转动件具有内腔,转动件在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安装体与第二安装体,第二安装体具有用于供导向部插入的连接孔,连接柱的外侧与第一安装体卡接,抵持部与第二安装体抵接,转动件的端部与基体抵接;车辆包括上述的手柄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柄组件与车辆,手柄主体与转动件可在多个方向的相互限位,避免手柄主体晃动或者使用时脱离转动件,并且通过设置导向部,使连接头与第二安装体的组装更为便利,提高了手柄主体与连接件的组装效率。 公开号:CN214330274U 申请号:CN202022573249.5U 申请日:2020-11-0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温志选 申请人:Shenzhen Huameihe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IPC主号:E05B85-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柄组件及车辆。 [n0002] 手柄结构广泛应用于锁具、操作开关及各种用于通过操作手柄达到相应操作的设备内,传统的手柄与转轴之间的配合存在问题,导致二者之间的间隙较大,手柄转动时出现晃动,影响手柄使用的灵敏度,相关技术中,为保证二者的稳固连接,通常通过紧配合的方式使二者相互挤压,装配的难度大。 [n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柄组件,便于装配,且手柄不易晃动。 [n000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手柄组件的车辆。 [n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手柄组件,包括: [n0006] 手柄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基体、连接柱与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两端设置有导向部与抵持部; [n0007] 转动件,具有内腔,所述转动件在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安装体与第二安装体,所述第二安装体具有用于供所述导向部插入的连接孔; [n0008] 其中,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头能够插入至所述内腔中,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体卡接,以使所述手柄主体与所述转动件在周向相互限位,所述抵持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体抵接,所述转动件能够与所述基体或所述连接柱抵接,以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手柄主体在轴向相互限位。 [n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n00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柄组件,连接头与连接柱可同时装入内腔,连接柱与第一安装体相互配合,连接头与第二安装体相互配合,完成手柄主体与转动件在多个方向的相互限位,避免手柄主体晃动或者使用时脱离转动件,并且通过设置导向部,使连接头与第二安装体的组装更为便利,提高了手柄主体与转动件的组装效率。 [n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体包括多个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围合形成所述连接孔。 [n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体包括多个安装柱,每一所述安装柱的端部均安装有所述安装板。 [n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体与所述转动件的内壁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体具有多个卡接槽,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棱,所述第一卡接棱能够卡入所述卡接槽内。 [n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棱,所述第二卡接棱间隔分布,相邻所述第二卡接棱之间形成所述卡接槽。 [n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卡接槽在所述转动件的内壁上围设有一周,多个所述第一卡接棱在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围设有一周。 [n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座,所述转动件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安装座内,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n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件的表面具有相互连通的转接槽与止转槽,所述止转槽沿所述转动件的转动方向延伸,所述安装座的内壁上设置有止转块,所述转接槽用于供所述止转块进入所述止转槽内,所述止转槽的两端能够抵持所述止转块。 [n001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所述转动件连接。 [n001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手柄组件。 [n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n0021] 通过使用手柄组件,简化了车辆内相关部件的组装步骤,并且克服了手柄主体运动时的晃动缺陷,使车辆内部件的开合更为灵敏。 [n0022]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n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n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柄组件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2为图1中手柄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n0026] 图3为图1中手柄组件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n0027] 图4为图1中转动件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n0028]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柄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6为图5中手柄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n0030] 图7为图5中手柄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n0031] 图8为图5中弹性件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n0032] 附图标记: [n0033] 手柄主体100,基体110,连接柱120,第一卡接棱121,连接头130,导向部131,抵持部132; [n0034] 转动件200,第一安装体210,卡接槽211,第二卡接棱212,第二安装体220,连接孔221,安装板222,安装柱223,安装槽224,止转槽230,转接槽240,限位槽250,凸起260,倒钩270; [n0035] 安装座300,止转块310,限位块320,插孔330; [n0036] 弹性件400。 [n0037]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n0040]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41]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n0042]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手柄组件,该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主体100及转动件200,手柄主体100与转动件200相互连接,通过操作手柄主体100使转动件200转动。手柄主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基体110、连接柱120及连接头130,转动件200的内部中空形成内腔,该内腔设置有第一安装体210及第二安装体220,第一安装体210用于与连接柱120进行装配,以对手柄主体100的周向进行限位,第二安装体220用于与连接头130进行装配,以在竖直方向对手柄主体100进行限位,使转动件200能够与手柄主体100同步运动。具体的,连接头130的两端设置有导向部131及抵持部132,第二安装体220具有连接孔221,该连接孔221用于供导向部131穿设,设置导向部131可提高连接头130穿入连接孔221时的便捷度;手柄主体100与转动件200组装时,连接柱120与连接头130插入内腔,连接柱120的外侧与第一安装体210卡接的同时,导向部131穿过连接孔221,使连接头130的抵持部132与第二安装体220抵接,转动件200的端部与基体110抵接,使手柄主体100与转动件200同时在周向与竖直方向进行相互限位,手柄主体100与转动件200的配合度较高。 [n0043] 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柄组件,连接头130与连接柱120可同时装入内腔,连接柱120与第一安装体210相互配合,连接头130与第二安装体220相互配合,完成手柄主体100与转动件200在多个方向的相互限位,避免手柄主体100晃动或者使用时脱离转动件200,并且通过设置导向部131,使连接头130与第二安装体220的组装更为便利,提高了手柄主体100与转动件200的组装效率。 [n004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轴向是指转动件200的中心线方向,上述的周向是指与转动件200的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另外,连接柱120安装于基体110的一端,便于操作人员把持基体110进行相关操作,连接头130安装于连接柱120的下端,连接头130的体积较小,便于连接头130、连接柱120向内腔中装配。另外,转动件200的内部可设置台阶,使连接柱120的底部端面可以与转动件200的内部台阶面抵持,从而实现手柄主体100与转动件200在轴向的限位;并且,连接柱120与台阶面的相互抵持,可以与转动件200的顶部端面与基体110的抵持相互组合,以优化手柄主体100与转动件200在轴向的限位效果。 [n004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体220可以是一板状构件,并在其内部挖空形成连接孔221,连接孔221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第二安装体220形成连接孔221的内壁封闭,使连接孔221的截面呈闭合状,或者第二安装体220的内壁具有缝隙,使连接孔221的截面具有间断的空间,从而可降低连接头130插入连接孔221时的插入力,使连接头130与第二安装体220的组装更为便利。 [n0046] 参照图3与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体220包括多个安装板222,安装板222间隔排布并围合形成连接孔221。因相邻的安装板22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插装连接头130时,随着导向部131与安装板222的不断接触,安装板222可产生微小变形,使连接头130可快速穿过连接孔221,实现连接头130向第二安装体220的插装。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222可间隔围绕成一圆周状,或者如图4所示,围合呈一三角状。 [n0047]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体220包括多个安装柱223,每一个安装柱223的端部均安装有安装板222,多个安装柱223同样间隔排布,以使安装板222围合形成连接孔221,并且安装柱223之间形成可容置连接头130的安装槽224。通过设置安装柱223,在保证安装板222间隔排布并围合成连接孔221的同时,可增大连接头130插装时安装板222的变形程度,使连接头130与第二安装体220能够快速插装。 [n0048]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柱223的内壁所围合成的安装槽224与连接头130的形状适配,连接头130穿过连接孔221后,进入安装槽224内,安装槽224的槽壁可对连接头130进行限位。 [n0049]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导向部131可设置为斜坡状、圆弧状等,抵持部132可以是连接头130向内形成的凹陷,安装板222能够陷入该凹陷中,使第二安装体220与连接头130相互抵持。 [n0050] 参照图2与图3,第一安装体210为一体连接于转动件200内壁上的结构,第一安装体210设置有多个卡接槽211,该卡接槽211沿连接头130与连接头130的插接方向延伸,连接柱120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棱121,第一卡接棱121能够卡入卡接槽211内,实现第一安装体210与连接柱120的相互卡接,使手柄主体100与转动件200在周向相互限位,避免手柄主体100相对转动件200晃动。 [n005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卡接槽211在转动件200的内壁上排布有一周,多个第一卡接棱121在连接柱120的外表面排布有一周,从而使连接柱120在整个外周均与第一安装体210进行稳定限位与配合。 [n005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体210包括多个第二卡接棱212,多个第二卡接棱212间隔排布,相邻第二卡接棱212之间形成卡接槽211,第一卡接棱121插入卡接槽211后,与第二卡接棱212的侧部接触,以在周向对第一卡接棱121进行限位;并且,通过设置第二卡接棱212形成卡接槽211的形式,使第一卡接棱121可从相邻第二卡接棱212之间的缝隙插入卡接槽211,安装较为便利。另外,多个第二卡接棱212可呈齿状设置于转动件200的内壁上,多个第一卡接棱121呈齿状设置于连接柱120的外壁上,第一卡接棱121与第二卡接棱212可相互咬合,形成周向限位。 [n0053]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柄组件还包括安装座300,转动件200远离手柄的一端插入至安装座300内部,转动件200与安装座300转动连接,安装座300可安装于其他的构件上,通过操作基体110,使手柄主体100带动转动件200相对安装座300同步转动,以实现相应的操作。安装座300可作为手柄组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转接部件,通过操作手柄主体100即可实现转动件200相对于其他部件的转动。 [n0054] 参照图6与图7,为防止误操作或者操作人员开始使用手柄时撞到其他部件,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转动件200的表面设置有止转槽230,安装座300的内壁上设置有止转块310,止转块310进入止转槽230后,止转槽230的两端可对止转块310进行限位,以避免转动件200的转动幅度过大而与其他部件干涉或碰撞。需要说明的是,止转槽230沿转动件200的转动方向延伸,止转槽230的长度可根据手柄主体100具体的转动范围、转动角度合理设置;为便于止转块310进入止转槽230内,转动件20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转接槽240,转接槽240设置于止转槽230的上方并与止转槽230连通,转动件200与安装座300装配时,转动件200由上到下插入安装座300内部,止转块310则通过转接槽240进入止转槽230内,安装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止转槽230可在转动件200的外表面设置多个,每一止转槽230均可对其内部的止转块310进行限位,以保证限位效果。 [n0055] 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件20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限位槽250,限位槽250沿转动件200的转动方向延伸,安装座300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320,限位块320能够插入至限位槽250内,转动件200相对安装座300转动时,限位块320可在限位槽250内转动;限位块320插入限位槽250内后,限位块320的底部与限位槽250的槽壁抵接,转动件200位于止转槽230顶部的平面上具有凸起260,该凸起260与安装座300内壁的底面抵接,通过限位块320与凸起260的组合限位,避免转动件200在竖直方向产生位移,使转动件200相对于安装座300的转动更为平稳。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限位块320插入限位槽250,限位块320的底部与形成限位槽250的构件的顶部平面上均设置有斜坡,限位块320可沿斜坡划入限位槽250内,装配便利度高。 [n005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柄组件还包括弹性件400,弹性件400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300、转动件200连接,弹性件400用于转动件200转动后的复位,以提高手柄组件操作的便捷度。具体为,操作人员推动手柄主体100时,转动件200相对安装座300转动,弹性件400产生变形积蓄弹性力;松开手柄主体100后,弹性力释放,转动件200带动手柄主体100回位。 [n0057]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400可选用弹簧、扭簧、弹片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400选择为扭簧,弹性件400套设于转动件200的底部,弹性件400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300、转动件200抵接;为避免弹性件400在手柄组件内松脱,连接件200的底部设置有倒钩270,安装座300的底部设置有插孔330,弹性件400的一端卡入倒钩270内,另一端插入插孔330内,以使弹性件400积蓄或释放稳定的弹性力。 [n0058]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手柄组件,该手柄组件可应用于车辆内部件的开闭,如引擎盖的开合、后备箱的开合等。安装手柄组件时,可将转动件200、安装座300与车辆内的相关部件进行连接,然后通过操作手柄主体100即可实现相应部件的开合。通过使用手柄组件,简化了车辆内相关部件的组装步骤,并且克服了手柄主体100运动时的晃动缺陷,使车辆内部件的开合更为灵敏。 [n005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基体、连接柱与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部与抵持部; 转动件,具有内腔,所述转动件在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安装体与第二安装体,所述第二安装体具有用于供所述导向部插入的连接孔; 其中,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头能够插入至所述内腔中,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体卡接,以使所述手柄主体与所述转动件在周向相互限位,所述抵持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体抵接,所述转动件能够与所述基体或所述连接柱抵接,以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手柄主体在轴向相互限位。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体包括多个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围合形成所述连接孔。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体包括多个安装柱,每一所述安装柱的端部均安装有所述安装板。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体与所述转动件的内壁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体具有多个卡接槽,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棱,所述第一卡接棱能够卡入所述卡接槽内。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棱,所述第二卡接棱间隔分布,相邻所述第二卡接棱之间形成所述卡接槽。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接槽在所述转动件的内壁上围设有一周,多个所述第一卡接棱在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围设有一周。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转动件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安装座内,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表面具有相互连通的转接槽与止转槽,所述止转槽沿所述转动件的转动方向延伸,所述安装座的内壁上设置有止转块,所述转接槽用于供所述止转块进入所述止转槽内,所述止转槽的两端能够抵持所述止转块。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所述转动件连接。 [0010] 10.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组件。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4912349A|1990-03-27|Pivotally adjustable electric hand tool JP2014169081A|2014-09-18|自動車のワイパブレード用コネクタのアダプタおよび連結ベース CN107111068B|2018-11-30|连接器内置插头 JPH0554933A|1993-03-05|コネクタ接続装置 JP4667004B2|2011-04-06|コネクタ CA2390801A1|2002-12-20|Angular mounted optical connector adaptor frame BRPI1002297A2|2012-06-05|conjunto de conexão, e, método para montar um conjunto de conexão JPH09237657A|1997-09-09|可動接続構造 US6312297B1|2001-11-06|Implantable electronic unit CN214330274U|2021-10-01|手柄组件及车辆 US7624613B2|2009-12-01|Terminal crimping machine US10518408B2|2019-12-31|Robot joint structure JP6447744B2|2019-01-09|コネクタ装置 US10003154B2|2018-06-19|Dust cap having a housing with a cantilever beam secured to a shell of a receptacle by a coupling member CN104769343A|2015-07-08|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连接用工具 WO2003003521A2|2003-01-09|Twist-lock connector WO2000066896A1|2000-11-09|Connection system for light, load-bearing modular structures KR100944009B1|2010-02-24|레버타입커넥터 및 레버타입커넥터의 결합방법 CN209990264U|2020-01-24|一种锁芯结构及锁具 JP4495613B2|2010-07-07|スイッチ装置 US6132235A|2000-10-17|Connector lock mechanism JPH11260482A|1999-09-24|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JPH07113480B2|1995-12-06|風向調節装置 CN212919178U|2021-04-09|压装装置 CN214884093U|2021-11-26|一种预埋盒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573249.5U|CN214330274U|2020-11-09|2020-11-09|手柄组件及车辆|CN202022573249.5U| CN214330274U|2020-11-09|2020-11-09|手柄组件及车辆|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